安利故宮紀錄片《解密紫禁城》,老外的視角講紫禁城還挺新鮮的,更中立的第三方視角。每次看這種紀錄片都刷新對老祖宗智慧結晶的認知啊
1、無可避免的cue到了朱棣各種成就,結合看的相關明史,真的感覺朱棣雖然不是啥好人,卻是真的雄才大略。別的皇帝一輩子只能做1件事情的量級,他做全了。文治武功:篡位、遷都、《永樂大典》、修運河、鄭和外交、平定邊疆
2、太和殿的石階是漢白玉石階,體積大運輸非常不便,以前沒有起重機怎么運?
居然是冰路。。陸地拉根本不現(xiàn)實,在運輸路上沿途每隔一段距離打井澆水,天冷后結冰,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節(jié)省人力,只要180個人就能夠將270噸的漢白玉石階運輸?shù)阶辖?。冰球場地模擬實驗非常有趣。
3、斗拱結構
不需要任何釘子膠水,改良以往傳統(tǒng)的木質結構,飛檐+梁柱+斗拱就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柱子的地基不予以固定,已達到地震時能夠化解水平作用力而保護柱子,所以能夠承受10.1級地震(白塔在1600多年地震中毀掉,紫禁城安然無恙)
漢唐就使用但到明代是技藝巔峰
4、天花板金箔的修復,拍照建模保存,每一張金箔的厚度是頭發(fā)絲的1/100,何其精細何其匠心。
5、期待明年故宮將開放3/4。(目前只開放了整體面積的30%)【劃重點】
哎!想去故宮。
老外拍紫禁城,講科學精神,不講文化
這拍的很好??!營造 運輸 技術,對外知識簡介【早餐紀錄片】
非常好看!
抗震實驗還是很震撼的 畢竟已經(jīng)到了十點二級仍然不倒
怎么說呢,中西方在研究講述對方文化的時候總是存在不太能跨越的隔閡,一看就不是本國人拍攝的,但這片子里務實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還是蠻不錯的,尤其是地震測試這里,簡直要驕傲啊哈哈哈。
故宮的傳奇,歷久彌新
簡單普及知識型,其他還好~
總體比較粗糙??,不論是畫面還是對一些事件的描述。不過看這個片子還是有收獲滴,所以還是比較推薦。
學到了知識
10級抗震
在某一節(jié)走神的建筑課上偶然抬頭看到一個片段 過了一年又偶然看了全片 有時候覺得也許我本該在其他行業(yè)吧
木框架10級地震都不倒。。
BBC這次搞的不是很嚴謹啊,里面略業(yè)余,不過還是增長了不少知識
斗拱抗震好厲害,看完想買個斗拱模型玩玩
抗震實驗那段還真是開眼界,木建筑在跳舞的感覺,不得不服
只講了永樂皇帝建造故宮的一小段時期,后面的一筆帶過。畢竟是BBC拍出來給外國人看的,配樂不錯但放的位置很不合適,一會兒故宮一會兒橫店切來切去很別扭,現(xiàn)代科技的角度介紹了榫卯,鑲金,彩畫兒,抗震,大概他們只對這些感興趣吧,大多都是些皮毛,不過那個抗震十級還有點兒意思。
光故宮木結構能抗10級地震就夠吹好久了 中國古人的智慧太牛牛了
?關于紫禁城的英文語雙語字幕紀錄片 主要講①故宮的世界地位和創(chuàng)建過程,②是哪位歷史人物的主意,?③它是如何歷經(jīng)六百年的戰(zhàn)爭動蕩和自然災害依然屹立不倒。(“在地震上跳舞”這里太震撼了?。┕?看完很是驚嘆,為中華人民的巧奪天工的智慧所驚嘆,也驚訝于中西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之悠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這個紀錄片喲~ ??差不多一節(jié)課的時間。
紫禁城的建筑,也就是把當時最好的木結構建筑發(fā)揮到極致的建筑,怎樣withstood各種地震。那個測試有效性到底怎樣很難說,比如如果地震是上下行而不是左右方向,是否還是同樣結果?還有就是當時為了運輸重型貨物而引發(fā)的工程學。淺顯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