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冰雪奇緣(粵語版)

喜劇片美國2013

主演:克里斯汀·貝爾  伊迪娜·門澤爾  喬納森·格羅夫  喬什·加德  圣蒂諾·方塔納  艾倫·圖代克  塞倫·希德  克里斯·威廉姆斯  斯蒂芬·安德森  瑪雅·威爾遜  伊迪·麥克勒格  羅伯特·派恩  莫里斯·拉馬奇  珍妮弗·李  莉薇·施圖本勞赫  伊娃·貝拉  斯賓塞·萊西·加納斯  泰里·布朗  杰西·科爾蒂  杰夫·馬庫斯  塔克·吉莫爾  保羅·布里格斯  

導演:克里斯·巴克  珍妮弗·李  

 劇照

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2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3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4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5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6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3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4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5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6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7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8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19冰雪奇緣(粵語版)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1 01:22

詳細劇情

在四面環(huán)海、風景如畫的阿倫黛爾王國,生活著兩位可愛美麗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能力越來越強,甚至險些奪走妹妹的生命。為此國王緊閉宮門,也中斷了兩姐妹的聯系。悲哀的海難過后,艾莎(伊迪娜·門澤爾 Idina Menzel 配音 )終于到了加冕的年齡,各國王公齊來祝賀。艾莎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被人識破隱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當聽說安娜(克里斯汀·貝爾 Kristen Bell 配音)將要和初次見面的南埃爾斯王子漢斯(圣蒂諾·方塔納 Santino Fontana 配音)結婚時,依然情緒失控露出了馬腳。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冰雪王國,而阿倫黛爾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

 長篇影評

 1 ) 八十年后,王子終于露出了真實嘴臉——從迪士尼公主電影看女權主義的發(fā)展

文/ 五喬

微信訂閱號:five5qiao

————謹以此文獻給洛杉磯郊區(qū)長腿呂孩 @張阿聯,波士頓長腿少婦 @肘安哪僵,德國鄉(xiāng)村姑涼 @天邊的一粒谷子,以及家住北京朝陽區(qū)的女中醫(yī) @冥王星大白菜


############################################################
*****任何形式轉載都請私信聯系本人,拜托了*****
############################################################
最新更新:我把本文的配圖傳到豆瓣相冊了,讀者們閱讀此文的時候可以參考這個相冊: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24586088/?start=0
############################################################
糾結于迪士尼公主到底包括哪些人物的讀者,請閱讀這個Disney Princess Wiki:
//en.wikipedia.org/wiki/Disney_Princess

另外本文不是什么論文,樓主寫著玩兒的,單純出于個人興趣。
############################################################

寫在前面:

樓主最近吃飽了沒事兒,讀了本女權主義方面的書(書名叫:The World Split Open: How the Modern Women's Movement Changed America 作者:Ruth Rosen),于是想借著迪士尼公主電影簡單侃一侃女權主義發(fā)展,結果一開筆就文思如尿崩停不住了,此文很長,有耐性的話就請您看一眼。雖然打著給Frozen寫影評的旗號,其實只有文章最后提到了本片,有關鍵情節(jié)劇透,您請慎重閱讀啊。

樓主作為一個純爺們,從小就愛看迪士尼電影,包括迪士尼公主電影,還經常因此被小伙伴們嘲笑。樓主寫作本文也是想要證明,迪士尼公主電影也是可以看出深意的!樓主看公主的時候腦子里想的都是女權啊!樓主可是一個男性、女權主義者啊(簡稱男女權主義者)!

圖文并茂的版本可以點擊這個鏈接收看:http://i.mtime.com/wuqiao/blog/7738844/
(聽說時光網不給力,部分圖片看不到,請點擊最上豆瓣相冊看圖)
############################################################

正文開始:

要說這個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女子偶像團體,什么辣妹、什么少女、什么AKB恐怕通通都要靠邊閃,無論從名氣、吸金能力、文化影響力來考量,全球最紅少女組合非迪士尼旗下的公主們莫屬。隨著新片《冰雪奇緣》(Frozen)的全球上映,迪士尼家族再填兩位公主,人數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十三釵。電影作為社會文化與風尚的風向標,不可避免的帶著時代烙印。從1937年第一部公主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問世到2013年《冰雪奇緣》熱賣,十二部公主電影,跨越了將近八十年的時代變遷,這些影片雖然沒有故事上的連續(xù)性,但仍有一條清晰可見的線索熠熠發(fā)光:女權主義的發(fā)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1.毫無女權意識的無腦公主: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

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橫空出世,可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此片開創(chuàng)了動畫長片的先河。影片首映六天后,迪士尼先生就帶著七個小矮人登上了《時代》雜志封面,當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學院頒給了迪士尼先生一個特別榮譽獎,除了一個標準尺寸的獎杯,還附贈了七個小獎杯,迪士尼先生名利雙收,風光無限,迪士尼帝國就此拔地而起。

不過經典歸經典,白雪公主——作為迪士尼首席公主——卻是十三位公主中最無聊的一位。除了“肌膚如白雪,黑發(fā)如檀木,嘴唇如玫瑰”,白雪還有最純潔的靈魂和最善良的天性??梢哉f,她是一個完美到不適合做電影主角的人物,因為對于電影角色來說,完美就等于無聊了。但是如電影評論家Roger Ebert所言,這部電影其實不是為了塑造白雪這個角色,而是為了塑造白雪公主的童話世界。換言之,白雪公主就是一面照妖鏡——甚至有點女版基督耶穌的意思——透過不同人物對待她的態(tài)度,影片的重心在于塑造邪惡的皇后、獵人、七個小矮人和王子等這個童話世界中的諸多人物。

除了無聊,白雪顯然還是弱小又無腦的一位,她在片中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抗或獨立精神,除了唱歌跳舞并和小動物交朋友——這三個特征就此成為之后所有迪士尼公主的標準配置——就是在森林里被獵人追著跑,隨隨便便吃下皇后的毒蘋果,躺在棺材里等待被王子吻醒。白雪公主自始至終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tài),甚至她的主打歌《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總有一天我的王子會出現)》都充滿了盲目樂觀和消極等待的心態(tài)。當然,白雪的存在也是順應了歷史的需要,1937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的余威還未褪盡。心有余悸的美國人民確實需要這樣一個童話故事重燃他們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事實也證明了,白雪公主生逢其時。

時間快進到1950年,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過去,世界人民都還沒從戰(zhàn)爭的恐怖中緩過來,迪士尼瞅準了這個時機再次復制了白雪的成功模式,第二位公主辛德瑞拉華麗麗登場。她的故事再次沿襲好事多磨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治愈系模式,又一次全球熱賣。其實當時的迪士尼公司已經嚴重負債,正是靠著《灰姑娘》的成功,迪士尼公司才避免了破產的厄運。公主,再一次給迪士尼帶來了好運。

歷史證明,無聊的治愈系公主只對特定時期經歷過創(chuàng)傷的人們格外有吸引力,所以和平年代出場的公主《睡美人》(1959)就不大招人待見。奧若拉公主同樣美艷動人,純潔善良,當然這一次公主的厄運是不幸昏睡不醒,直到被王子解救。但是《睡美人》沒能享受之前兩位公主的無上風光,以至于迪士尼公司在《睡美人》后的三十年中都沒有再拍公主電影。

其實1937之前,美國的第一波(形容女權運動,用“波”格外恰當:p)女權主義運動已經結束,然而第一次女權主義運動的目標在于為女性爭取投票權,女性在社會生活以及婚姻生活中的其他權益仍然沒有改善,所以筆者將這三位公主稱為“前女權主義公主”。

2. 女人做飯是為了抵抗共產主義!

筆者在研究美國女權運動歷史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話說二戰(zhàn)之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政治陣營陷入冷戰(zhàn),雙方都害怕一旦核戰(zhàn)爆發(fā),世界將毀于一旦。與社會主義國家鼓勵女性們像男人一樣開飛機開火車不同,美國政府試圖將女性關在家里。他們認為美國強大的根基在于消費主義文化,以及嚴格定義的性別角色分工。換言之,他們認為女人就應該在家里相夫教子,女人就要有女人的樣子,就要穿裙子、燙頭發(fā)、做家務。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母母女女”。這往小了說是影響夫妻團結,影響子女身心健康,往大了說是影響美國核心價值觀,以至于影響冷戰(zhàn)走向的大問題。

這可不是筆者杜撰來的,有史料為證。1959年,在莫斯科的美國國家博覽會上,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松和蘇聯總理赫魯曉夫進行了一場奇怪的辯論。尼克松吹噓新出現的家用電器如何解放了美國的女性,讓她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增進魅力、教育孩子。赫魯曉夫反擊稱在蘇聯家庭主婦一點兒用沒有,他們的婦女都在忙著建設社會主義工業(yè)現代化呢(聽著有點兒耳熟?)。這次會面后,美國媒體開始大力抨擊社會主義國家,說他們的女人如何早早就失去了女性魅力,變成了一個個只會做苦力的男人婆,而美國的女性卻優(yōu)雅的享受著她們的女性身份,同時有充足的時間相夫教子。

話題扯得有點遠,回來繼續(xù)說公主,除去顯赫身世、傾國容貌、美妙嗓音還有控制小動物的本事,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三位公主還擁有一個共同的能力:會做飯!這點在冷戰(zhàn)開始時出現的灰姑娘身上尤為突出。我并不認為迪士尼的小公主們成了政治宣傳的工具,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三位女性形象都是順應當時社會需求(男人的需求)的。他們都是由男性視角出發(fā)、由男權社會定義的完美女性形象:貌美人傻會干活兒。男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美艷的妻子,還需要一個家務活樣樣精通的老媽子。而只有這樣的女人們,才會得到男人們(電影里的王子們)的救贖。其實仔細想想這是很不合理的,宮里長大的白雪,什么時候學會的燒火做飯?!還會烤蘋果派?!

3.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在這一小節(jié)開始之前,我們開個小差,先來聊一聊亞當的老婆。

眾所周知,亞當夏娃是一對兒,亞當是上帝用泥土造的,夏娃呢,是用亞當的肋骨造的。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夏娃之前,亞當還有另一個正牌老婆,名叫莉莉絲(Lilith。美國影視劇里但凡出現叫Lilith的角色,必定是個刁蠻難搞的女人,比如Fraiser里Fraiser的前妻Lilith)。傳說亞當之所以和莉莉絲結婚,是因為亞當厭倦了和動物們xxx(當時確實還沒什么人......)。與那無腦的夏娃不同,莉莉絲也是上帝用泥土造的。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婚后生活長期不和,既然你我生來平等,憑什么老娘要聽你亞當的話?最終他夫妻二人因為做愛時誰上誰下的體位問題大打出手,甚至驚動了上帝他老人家。莉莉絲一氣之下出走人間,與無數——如果不是所有——天使以及各路牛鬼蛇神瘋狂交歡,還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魔鬼。吃了虧的慫包亞當跑到上帝面前哭訴,懇請他老人家再幫他續(xù)一房小三。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上帝沒有用泥土,而是取下了亞當的一塊肋骨造出了夏娃。這才從根本上解決了男女尊卑的問題。這夏娃都是亞當身上的骨肉了(聽著有點兒亂倫的意思...),還不得處處聽亞當的指使么?豹子脾氣的莉莉絲當然不是好惹的,你亞當夏娃日子過得舒服了老娘可就不舒服了。于是烈女莉莉絲化作毒蛇盤踞在知識樹上,勾引夏娃偷吃了智慧果。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人類歷史開演。

以上關于莉莉絲的故事也不是筆者杜撰來得,莉莉絲的奇葩事跡,在猶太神話、死海古卷、中世紀文學傳說中均有記載??赡苡行┳x者看出來了,這莉莉絲簡直就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權主義者???她爭取的性愛體位問題,其實是女性社會地位的一種象征。莉莉絲爭取的,不過是與男性的平等地位罷了。莉莉絲在后世經典中被刻意丑化甚至掩蓋,筆者淺薄地認為,是男權社會心虛的表現。猶太人一定是深知莉莉絲的存在的,不過秉承家丑不可外揚的方針,并且為了維持猶太社會嚴重的男尊女卑的社會結構,他們也就閉口不提了。這些心虛的猶太男人們在禱告的時候,還會“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女人?!庇谑呛敛黄婀郑谝槐惊q太女權主義雜志就被命名為《莉莉絲》。

(關于更多Lilith的資料可以查閱Wiki的Lilith詞條
以及這個神話百科:http://www.pantheon.org/articles/l/lilith.html
藝術圈 還發(fā)表過一篇更勁爆的博文:http://www.guokr.com/post/539321/

伍迪艾倫說過,大家看完了《白雪公主》都愛上了白雪公主,他卻愛上了那個邪惡的皇后。其實如果觀眾仔細推敲邪惡皇后這個角色,同樣是美艷妖婦,同樣掌握著變身法術,同樣用蘋果(蘋果說我招誰惹誰了,怎么都拿我說事兒)引誘單純幼女,邪惡皇后簡直就是莉莉絲的童話翻版啊。沒錯,在歷史上莉莉絲一直作為女巫的保護神存在著。而且在英國、德國、希臘、甚至墨西哥、北美土著、東方傳說中都有她的影子(真可謂譽滿全球?。?。關于遠古的回憶,不可避免的以傳說的形式滲入了現代人的文化中。咱中國人民愛說的“化作美女的毒蛇“沒準就是對莉莉絲她老人家的回憶。

可以說,在前女權時代的三部公主電影中,女權主義元素均以反面角色出現:白雪公主的邪惡皇后,灰姑娘的變態(tài)后媽,睡美人的魔鬼教母(還會變身噴火巨龍),甚至后女權時代出品的《小美人魚》(1989),反派人物章魚大媽依然是個女兒身。這些女人要么對權利充滿欲望,要么嫉妒心膨脹,要么就是單純的抽象化的邪惡。她們不切實際的邪惡,是公主們不切實際的善良的另一個極端。正如人們對莉莉絲的妖魔化一樣,這些女性反派們,是男權社會對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見。女人對權利充滿了欲望,就是邪惡了。

反過來看,這些電影里出現的男人無一例外全是好人。憐香惜玉放走白雪的獵人啦,任勞任怨勇斗后媽的七矮人啦,一吻定情妙嘴回春的王子啦,甚至灰姑娘的親爹、以及她未來的公爹......但凡影片中提到的男人,從高帥富到窮屌絲,都-是-好-人!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男性沙文主義啊?!按竽凶又髁x言行是小男人心態(tài)的窘態(tài)畢露!”王蒙如是說。如此這般被貶低被丑化的女權主義者們,能不起義么?!

4. 你全家都女權主義
 
上回書說到,1959年的《睡美人》反響平平,迪士尼公司在之后的三十年內都沒敢碰公主話題,直到1989年《小美人魚》搖著尾巴出現,公主才回歸大銀幕。小美人魚一出場,就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味道——不、不是海腥味,而是清新的女權主義味道。

不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經過了幾十年的女權運動,“女權主義”已經不是什么好詞兒了。你要敢說小美人魚是女權主義者,搞不好人家還會吐你一臉海水:“你才女權主義,你全家都女權主義?!碑敃r的主流媒體已經造就了兩類女權主義者的刻板印象。一類是穿馬褲蹬皮靴、不刮腿毛、憎恨男人到骨髓的女同性戀者;另一類是自私冷酷的女強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幾十年的女權運動,早已使女權意識深入人心。女性與男性對等的權益,即女性在職業(yè)、教育、婚姻等等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與男性平起平坐的觀念早已潤物細無聲了。與1950年的家庭比起來,80年代末你全家很可能都已經是女權主義者了!

這一時期的公主終于開始有人味兒了,她們不再是做作死板的高大全形象,而是像凡人一樣,有小缺點小毛病。小美人魚一改之前三公主深閨美婦的形象,更像是一個普通的青春期叛逆女孩兒,為了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她私自用美妙歌喉換來兩條大長腿(說走就走也要有腿不是),勇敢主動地追求自己的男神。

而1991年出現的美女貝兒(出自《美女與野獸》)更是了不起,她是他們村兒唯一一個愛讀書的人!讀書——這可是歷來男權社會中男性獨享的特權,也是男性獲得權力的基石。要不然古今中外的祝英臺和楊朵(猶太版祝英臺)們也不需要女扮男裝混進學校讀書了。貝兒的性格是獨立、聰明、勇敢、倔強的,而且她霸氣外露地愛上了一只怪獸!她可以稱為迪士尼公主中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也是時至今日最受好評的迪士尼公主。

5. 少數族裔公主大爆炸

你別看今日的美國社會各種“政治正確”的口號喊得山響,要是有人膽敢做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取向歧視,甚至年齡歧視的言行,立刻就會被淹沒在一片批判聲中。其實這些都是在二戰(zhàn)后時至今日短短幾十年內各種社會運動取得的成果。1950年代的美國社會,各種針對少數族裔、女性、同性戀者以及社會邊緣群體的歧視絕不鮮見。從戰(zhàn)后開始到八十年代的美國歷史中,充斥著各種社會運動,比如最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反戰(zhàn)運動,第二波女權運動,同性戀平權運動等等。正是這些運動,給美國帶來了一場民主的躍進。這也是無數人流血流汗不流淚爭取到的勝利果實,比如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同志就不幸慘遭暗殺。然而,正是他們的抗爭,換來了今日美國社會更加深化的民主。任何坐等統治者良心發(fā)現自行改革的人,我只能對他們說:呵呵。

作為這些民權運動中的一支,女權運動也帶著其他運動的特征,其中種族平等就和女權運動聯系在一起。一頭紅發(fā)的小美人魚已經代表了進步,不再是金發(fā)碧眼的盎格魯薩克遜人種,小美人魚可是白人社會中長期不受人待見的“Ginger”亞種。90年代初迪士尼公司掐指一算,目前為止的五位公主可都是高加索人面孔,為了體現自己的政治覺悟,迪士尼在未來十幾年內猛造且只造少數民族公主:1992年《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此人還可能是個穆斯林)茉莉,1995年《風中奇緣》中的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1998年《花木蘭》中的中國(亞裔代表)公主木蘭(花木蘭就是一平民家的孩子哪兒是公主?。?,以及2009年《青蛙公主》中的黑人公主蒂安娜(奧巴馬都當了總統了還不麻溜兒造一個黑人公主??。?。終于迪士尼長噓一口氣,這下你不能說我種族歧視了吧?(于是我們看到,這之后的公主電影只專注造白人了。)

6. 嫁人不是你想嫁,想嫁就能嫁

筆者將《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風中奇緣》和《木蘭》這五部電影稱作”后女權運動公主電影“。這一時期的公主片兒,雖然帶著明顯的女權主義先進性,然而卻有一個致命缺陷!

女權主義色彩在這時期最晚出品的《木蘭》中登峰造極,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地位已經作為電影的主要矛盾出現,而且影片融入了東方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最終,花木蘭用超越男性的智慧和勇氣成了孤膽英雄,萬民給跪,寧死不向匈奴低頭的皇帝都給木蘭鞠了一躬。花木蘭她爹對她說:“花家最大的榮耀,就是有你這么一個女兒。”看看,女人終于可以光宗耀祖了!
  
但是這五部影片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導致她們的革命力度仍然不夠徹底。這一點就是影片中婚姻對女性的束縛。影片開始時,幾位主人公都面臨一個困境:找不著合適的老公,或者相親對象自己看不上。然而隨著影片發(fā)展,婚姻問題都隨著冒險一并解決了,小美人魚如愿嫁給王子,野獸變回人形兒抱得美人歸,茉莉搞死了怪叔叔嫁給了阿拉丁,木蘭得到了年輕有為的公務員......好吧,《風中奇緣》里的寶嘉康蒂慘了一些,她是這一時期唯一沒有收獲愛情的公主(別擔心,過個十幾年就會有個叫Merida的大齡剩女前來陪你)。我們不禁要問,要是她們的冒險沒有給她們帶來愛情,這婚還結不結?!日子可怎么過?!

這里體現了男性與女性反叛的一個本質區(qū)別。男性的反叛經常是拒絕物質上的享受,他們可能拒絕像父輩一樣成為醫(yī)生、律師、銀行家,而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但是并沒有豐富物質回報的生活;然而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他們仍然希望組建家庭,成為父親。但是女性的反叛,往往是徹底的逃離傳統家庭生活,也就是說她們如果還想有自己的事業(yè),往往就要完全放棄婚姻生活。比如Jane Austen就一輩子獻身文學終身未婚。究其根源,蓋因男權社會將撫養(yǎng)子女的責任定義為女性的天職,婚姻對于女性更像是一種職業(yè)。一些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眼見著母親為了家庭放棄事業(yè)和理想,在長大后會因害怕重蹈其覆轍,而選擇完全放棄家庭生活。

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會質問一切社會已有的價值體系,比如她們會說:為什么女性的手指纖細就要去做流水線裝配工人而不是神經外科醫(yī)生呢?同樣,她們也會問:為什么孩子是女人生的就一定要女人養(yǎng)呢?難道女性只有走進婚姻這一種選項嗎?公主們,你們不結婚會死嗎?!

7. 女人到底要什么?
 
迪士尼的電影,其實八十年來都在專注販賣同一主題:要有夢,要勇敢追夢。但是這做夢也有不同的做法,男人和女人的夢也大不相同。男孩子的夢想,1940年的迪士尼動畫《匹諾曹》中概括的最為充分,那就是成長、成為一個男人。但是對等的女性夢想,卻直到1989年的《小美人魚》才出現,落后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此之前的女性角色,夢想都是“被男人解救”。究其原因,當然和迪士尼先生自己的守舊思想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

后女權時代的公主們(小美人魚開始,木蘭為止),終于學會了做男人做的夢,她們夢想變得和男人一樣,甚至做男人做的事情,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起碼花木蘭是這樣)。然而,更為深層次的女權主義,不是要女人變得和男人一樣(不能否認男女生理心理上的差異性),更不是要女人和男人一決雌雄(這個不用決......),而是要拋開男性對女性的審視,由女性自己定義女性的身份、思考自身的優(yōu)勢和弱點。女性的夢想應該在于取悅“自己”,而不是取悅男權社會。所以自信的女權主義者應該這樣問自己:究竟“我”想要什么?男人?關男人屁事?在迪士尼公主當中,從2009年出場的《青蛙公主》開始,包括《長發(fā)公主》中的Rapunzel,《勇敢傳說》中的Merida,直至2013年《冰雪奇緣》中的Elsa和Anna,都帶著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故筆者將她們稱作“新女權時代公主”。

2009年上映的《青蛙公主》中,第一位黑人公主——“創(chuàng)業(yè)公主”蒂安娜從小的夢想就是開一家自己的餐館,不同于花木蘭出于無奈被逼上戰(zhàn)場證明自己的能力,蒂安娜從影片一開始就是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而2010年上映的《長發(fā)公主》則完美表達了新女權主義的內涵。從小被綁架的長發(fā)公主Rapunzel踏上的冒險之旅,一方面是一個少年踏出家庭的保護成長為人的成人禮(但這次是女人的成人禮),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真實身份(Female Identity)的探尋。最終電影落腳在Rapunzel找到了親生父母,找回自己的真實身份,而一路上順便認識的飛賊Flynn也不是什么王子,最終他們發(fā)展出來的愛情也不過是Rapunzel在尋找身份歸屬過程中繳獲的戰(zhàn)利品罷了。

成長于二十一世紀的女性,不僅擁有和男性同等的權益和機遇,更重要的是,她們有足夠的自信,去問自己這些問題: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的夢想是什么?

8. 大齡剩女你們怎么一點兒不急?

正如我在前文所批判的,后女權時代公主們的一大弱點,就在于婚姻仍然是左右她們成年生活的最重要因素。到了新女權時代,公主們故事的主線已經與愛情無關了?!肚嗤芄鳌肥谴蚬っ脛?chuàng)業(yè)開餐館;《長發(fā)公主》是失蹤少女找媽媽;2012年《勇敢傳說》中,公主Merida的主題已經變成了:逼老娘結婚,門兒都沒有!其實抗旨不婚這事兒不能完全怪她,片中出現的王子們,實在是沒有一個拿得出手??!

婚姻和家庭在女性生活中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說,變得不那么緊迫了,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樣,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何時——甚至根本要不要——邁入婚姻生活,以及要不要生養(yǎng)后代。這是男女平等帶來的自然而然的結果?,F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大齡剩女們,你們想過沒有,是誰給你們帶來的幸福生活?那都是無數女權主義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筆者突然就想到這么一句......)。正是因為女性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可以在職場與男性公平競爭、可以獲得與男性同等的福利和薪金,而且——不要小瞧這一點——因為避孕手段(包括人工墮胎)的進步而獲得了性解放,女性才得以脫離男性實現經濟、地位、以及性生活的獨立。當代大齡剩女享受的生活,對于五十年前的美國家庭婦女而言是難以想象的。

當然,女權主義不是鼓勵女人都不結婚(還是有女性打心眼兒里想結婚的),也不是鼓勵全體女性都不生養(yǎng)(那地球人早晚要死絕),更不是鼓勵所有女人都成為同性戀(假設全世界人都是同性戀,這種假設本身就很愚蠢),而是鼓勵女性要獨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社會輿論壓力就隨隨便便找個長期糧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年大媽們常說:男人不著急,三四十結婚也不算晚,女的就不一樣了,歲數大了就沒人要了。你仔細想想市井大媽的話,實際上是沒有邏輯可言的。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兒,不是三五年的買賣,如果一個男人只是因為女人年輕貌美就娶了她,你同樣有理由懷疑,他會在女人變成黃臉婆以后換一房小的。如果男人可以不著急結婚,女人為什么要著急?

9. 釋放你的Girl Power

筆者打著《冰雪奇緣》的名號,碼了這么多字兒,還沒提到本片,筆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F在筆者就開始侃一侃《冰雪奇緣》這片子,下文涉及嚴重劇透,沒看過本片的你可慎重閱讀。

從上一部《勇敢傳說》到這一部《冰雪奇緣》,電影的主題已經轉移到了女性與女性的關系上來。《勇敢傳說》講的是母女,《冰雪奇緣》就開始講姐妹。片中男性角色的形象卻變得越來越差。公主電影,越來越成為“女性電影”?!队赂覀髡f》中連個像樣的王子都沒有,《冰雪奇緣》更是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王子終于學壞了,竟然成了全片最大的反派。經歷了八十年時代變遷,男人終于從“拯救者”,淪落成為“幕后黑手”!女性終于意識到,長久以來壓制女性解放的,不是別人,是她們的兄弟、父親、丈夫、兒子,是所有虛偽的男人們!

上世紀九十年代,大英帝國出了一支自甲殼蟲以來最紅的組合,但不同的是,這次紅遍全球的卻是一支全女子組合,她們就是:Spice Girls(辣妹組合)。同時被辣妹推廣開來的還有一個全新的概念:Girl Power(女性力量)。它代表著女性獲得權力、女性團結與忠誠的理念。筆者看來,《冰雪奇緣》中Elsa竭力壓抑的超能力,就是Girl Power的形象表達,而最終Elsa接受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再害怕釋放自己的能力,擲地有聲地傳達了一個信息:女性要解放,能力要釋放,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ㄟ@口號好適合刷在墻上)

10.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費城》(1993)中有一句話:“不根據個體屬性,而根據該個體所屬的群體被賦予的刻板印象,先入為主的評判個體,就是歧視的本質?!睋Q言之,說女孩子數學就是學不好、說女司機開車一定比男人差,和見到黑人就覺得會被搶劫,見到同性戀就覺得他有艾滋一樣,都叫歧視。筆者啰里吧嗦寫了這么多,其實只是想借女權主義的進程,說明一個道理:一個社會的風氣,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必定是向著更深入、更全面的民主化發(fā)展。而人類文明的走向,也必定是向著消除一切不公正歧視的目標前進,任何企圖阻止這一進程的行為都不過是螳臂當車。任何企圖逆轉這一進程的個人,歷史都要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當今的女性們,最應該感謝那些女權運動先驅們,正是她們不甘淪為“沉默的大多數”、站起來爭取自己的權力,才造福了她們的女兒和女兒的女兒們。但同時,她們也要感謝迪士尼公主們。迪士尼電影,作為流行文化的晴雨表,記錄著點滴的社會變遷,這看似無關痛癢的流行文化,卻像那舊時王謝堂前燕,將公正、平等、民主的理念帶進了尋常百姓的意識中,進而改變了民主的走向。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提到迪士尼公主,會這么說:哦,就是那個拯救了王子的公主;哦,就是那個科學家公主;哦,就是那個成了總統的公主!

 2 ) 當王子跟公主不再是絕配,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108分鐘的電影,看完之后像是只過了十分鐘,
很小很小的時候小到還在收集奧特曼貼畫的時候,看著迪士尼的影片,公主遇上王子,經歷波折,最后終于在一起,感動的把結尾翻來覆去的看,覺得長大以后的世界可以如此精彩,
后來到了把收集了好幾年的奧特曼貼畫塞給喜歡的女孩的時候,迪士尼開始發(fā)布好多續(xù)集,那些完美童話的續(xù)集,美人魚,獅子王,小姐與流氓,然后開始意識到在一起不是結束,而只是開始,
再后來明白了收集了好幾年的貼畫就算再收集好幾十年對方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能在一起就是不能在一起的時候已經是高中了,知道圣誕節(jié)沒有圣誕老人,知道童話只是童話,而那些續(xù)集也只堅持到第三部也沒有往下寫,王子跟公主的絕配地位也開始動搖起來,開始懷疑,這世上有沒有絕配這一回事,
上大學了也就到了現在,貼畫擱置了好多年,那種碰見了喜歡得不得了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賽給她的那種人也沒有再遇見,平淡無奇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沒有盡頭,真的是很巧的機會下看見了這部電影,許久不看的迪士尼,今年給了我大大的驚喜,
公主跟王子碰見,一直自己孤苦伶仃的感覺卻被這個外來國的王子展現出的友好取代,然后相信這是一見鐘情,這就是愛情,一路奔波最后又是俗套的睡美人套路,公主堅信王子是真愛回城堡找王子,到后來,回到城堡,王子黑了,黑的那時候我發(fā)現迪士尼已經不是小時候的那個只會寫王子公主絕配的童話故事的浪漫幻想家,它長大了,
在風雪中拖著即將冰凍的身體去找那個在路途中對自己悉心照顧的那個人,相信他才是真愛,他才能拯救自己,像是要走王子被踢,窮小子跟公主在一起的套路時,迪士尼亮出了最后的底牌,在快要冰凍的那一剎那,她去救了姐姐,并沒有聽別人的誰才是自己真愛理論,她選擇了冰雪女王,
女王是可憐的角色,從小就害怕,害怕這個自己都不會控制的力量傷害自己最愛的妹妹,看著妹妹一年又一年長大一次又一次來敲自己的門,但她卻走不出去,恐懼將她牢牢鎖在里面,后來她解放了,去沒有人的地方,隨意揮灑,建筑自己的城堡,不用再害怕傷害某人,她解放了獲得了自由,哪怕是自己一個人,看似解脫了,可是她還是在逃避,妹妹來了也不敢跟她回去,我不想傷害任何人,所以在王宮的人來解決她的時候她卻一直害怕的逃跑,最后卻傷害了自己,被關進了牢房,她受了詛咒,這個詛咒一樣的力量,一直孤單到了現在,可是她卻不孤單,因為有一個比任何人都愛她的妹妹,會跟她吵架會不遠萬里來找她,會在最后的關頭放棄了男主放棄了生命來替她擋劍,
從中間開始部分就一直在強調,去找真愛去找真愛,童話的世界就是很簡單,沒有那么多七饒八拐小三二奶陰謀陽謀,只要你是真愛你就能融化這個冰,多么簡單多么難,一見鐘情王子殿下不是真愛,如果最后妹妹選擇了那個胡蘿卜男主,女王被砍死,男主又救不了女主,幸好沒有如果,最后那一個擁抱那一個融化見證了迪士尼的成長,見證了新的時代的來臨,
王子跟公主不再是絕配,一見鐘情什么都不是,備胎也只是備胎,一瞬間的溫暖友好只是錯覺,愛你的人不會把權利放在你之上,只有那個斥責你告訴你那是沖動那是錯覺,就算看似在傷害你在遠離你,其實一直在保護你的那個人才是真愛。
最后祝姐姐跟妹妹百年好合。

 3 ) Hard Revolution For Disney

      以下僅為個人觀影感受,望冰粉勿噴。
     看完Frozen,第一時間去看了影評,難道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還是跟大家看的不是同一個Frozen。總之在看之前和看時確實對影片抱有非常大的興趣,希望能有像看到瘋狂原始人時的那種驚喜,不過看完之后確切的說應該是看到后半段后只有越來越別扭的感覺。
      我看到很多評論說Frozen是迪斯尼的改革之作,拋棄了以往王子與公主的單一模式,將true love的意義延伸為對姐妹親情的闡述,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女性不再是處于被動接受英雄救美的模式并且在對命運也有了自己的選擇,于是乎女權主義在迪斯尼動畫里生根發(fā)芽了。。。。。。
      確實,影片不同于以往的迪斯尼動畫帶給人一種新鮮感,不過對我而言這種新鮮感并不是它所彰顯的女權主義(也許是我看的點不對),而是一開始所顯現的雙主角的設定模式,兩個非常相似的姐妹,一個有能力卻因為這能力而不得不受到禁閉性格也變得沉穩(wěn)內斂,一個沒有魔法平凡卻開朗活潑,在這部影片里為兩姐妹都分別鋪設了一條線然后又用姐妹情深保家衛(wèi)國將兩條線并在一起。
       不過從后面可以看出影片完全是以妹妹安娜為主角進行的,雙主角其實只是我YY了而已,但就故事性而言安娜并沒有姐姐Elsa的可敘述性強,在安娜身上是標準的女主性格開朗堅強,她會遇到她的“王子”,打鬧折騰一番后幸福地在一起,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而姐姐Elsa是典型的有超能力卻又被超能力限制無法與人交流連親人都只能疏遠,這才是導演們喜歡挖掘的角色才對啊,把Elsa這條線用那么冗長的爬山過程來替代真是太浪費了,尤其是在Elsa從城堡里逃出來,在雪山上釋放自我的那一段,是我個人認為全片的高潮以及最精彩的部分了,不論是音樂效果還是人物性格魅力的釋放都做到了最大化,讓人移不開眼,并且讓之前一直沒什么戲份和特點的姐姐一下就有了驚人的轉變,不過在這之后沒有進一步挖掘也就點到為止了,給人的感覺就像煙火一樣只有瞬間。
      妹妹安娜那一邊就是如最蹩腳的韓劇一般的發(fā)展過程,遇到多個男主與最平凡的一個經歷苦難在發(fā)現原來喜歡那個是個要搶奪自己國家的大Boss后想起了平凡男的溫暖,最后兩人在一起了。想要革命在感情戲上學習韓劇是不成滴啊!當然這部影片并非是把愛情戲作為主打,它想要表現的是姐妹之間的親情,所以才會有后來那個生拉硬拽上去的要救她只能給她true love 的設定(當時就扶額了。。。),這都是為了引出后來顛覆性的情節(jié),妹妹在自己的生命和姐姐的生命之間選擇了后者,而姐姐用姐妹之間的親情將妹妹解凍救回了妹妹,所以這故事跟王子壓根沒半毛錢關系,應該說男性角色都是打醬油的。既然如此何必要繞那么大的彎把那么多幀數費在那一段沒有任何特點的愛情故事上,最后本能表達清楚的也沒說清楚,能深入的也沒能深入,最后莫名其妙地就Happy Ending了,說實話真正為兩姐妹打動的鏡頭估計只有前面妹妹鍥而不舍地在門口逗姐姐出來玩,以及后面姐姐釋放的那一段了。一段平實一段華麗但卻是讓人為之動容。但到后面爸爸親情哪兒去了呢?
       這種為了革命為了顛覆而硬掰劇情的做法作為動畫迷的我是無法接受的,只能說出發(fā)點和創(chuàng)意是好的,但是卻選錯了表達方式,為了結果而不顧過程馬不停蹄地趕劇情的做法我也實在沒辦法給它太高的評分。不過音樂跟效果都是大贊!但這兩者也掩飾不了我對故事展開的失望。更確切地表達這種心情的話,Frozen的劇情完全配不上它的音樂和效果,雖然讓disney個性化于其他動畫公司的是它的音樂,但是所有動畫電影的基礎不是音樂也不是效果而是用正確的方式為觀眾講述一個好故事,如果故事沒辦法打動人心,能被記住的只能是音樂和效果而不是動畫本身。
        漫漫改革路,莫忘本勿忘心。

 4 ) Frozen是不是百合并非重點

Frozen這部電影的功績是,首先離開了傳統的迪士尼王子公主模式,開啟了女性獨立的新時代。男性要么心懷陰謀,要么是輔助角色,拯救女性的是女性,主導劇情的是女性,結尾還是女性。第二個功績是,文本的曖昧指涉產生的隱喻。艾爾莎的處境有同志隱喻,被要求隱藏,被歧視,被當成怪物,只有在黑夜的異境才能充分自由與釋放。但這還不算完全的自我認同,只有親人的接納與包容才能獲得真正的和諧。因此let it go之后再怎么自信的艾爾莎,看到尋來的安娜還是會恐懼,因為自己的異能對親人還是傷害,這是因為沒有走出自我的局限,尚無法控制它,如果無法控制,恐懼的傷害就會發(fā)生。
雖然表面上展現的是艾爾莎的異能,其實觀眾一定會想到同志,以及“驕傲做自己”的感覺,這在let it go里得到集大成的展現。很妙的是安娜與漢斯的對唱以及地精撮合安娜和克里斯的歌曲(這是必須為兩男角配備的主題歌)里面都有可以視為寫給艾爾莎的句子,前者不斷出現的door意象(結合從小到大安娜與艾爾莎之間關于door/gate的情節(jié)),后者中的壓力恐懼會讓人選擇錯誤云云,不都是對艾爾莎的證明么?還看到有說雪寶就是艾爾莎的化身,所以I love you也說了,喜歡夏天喜歡擁抱也說了,”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更是含義深刻,甚至可以將這句話套用在冰雕態(tài)的安娜身上,那值得融化的,不正是艾爾莎么?但同時不正也是艾爾莎冰凍的心值得為安娜融化么?
文本的曖昧之美就在于它只給觀眾/讀者提供現象,對文本的詮釋權利掌握在觀者手中。所以經常看到劇迷將每句臺詞每個場景截出來,每句話都力圖分析得十分透徹,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最有意思的是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挖掘隱喻的無窮感,覺得越想越妙哉,將這些線索整理起來,看出了一幅幅的地圖,恍悟原來是這樣!這本身就是欣賞帶來的樂趣之重要來源
關于過度詮釋的好玩與危險,《傅科擺》給出了十分強悍的假設。三個明知道在虛構的人,對世界瘋狂詮釋,胡亂聯系,結果玩大了,真的惹來堅信不疑之徒的追蹤,最后搭上生命祭奠了這虛無。但說實話,看到他們的詮釋,定力不強的讀者只怕也會信以為真,此時還真是要學習邏輯課才行。表面的聯系是普遍的但不是任意的,可只要抓住一些共同點就能得出足夠多的腦補,全看你是不是藝高人膽大。
文本既然只提供了現象而將詮釋的權利交給觀者,那么隱喻就是無窮無盡的,也就沒有標準的答案。每一個場景,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可以做出多重詮釋,這才是文本曖昧性的魅力,因為它將文本變成了無限開放的空間,讓它足以放置對隱喻的眾多詮釋,也就讓不同種類的觀者有了尋找自己需要意義的可能。
與其為Frozen是姐妹親情還是曖昧百合辯解不休,甚至指責對方狹隘,不如感嘆它是好電影,能夠經得起這么多詮釋,這就是妙處所在。大家怪迪士尼故意打擦邊球不點明,急得只想”怎么不親下去“,為什么一定要親呢?地精只說了解開冰凍魔法需要an act of true love,然后倆地精才舉例說a kiss of true love,意思很明顯啦,不一定要kiss,只要是”真愛的舉動“就行,那姐姐為啥不能擁抱呢?況且克里斯抱了那么久也沒有用(所以不完全是?),其實安娜在雪寶點出克里斯之前完全沒想到這點,腦袋蒙蒙的以為漢斯才是,但在漢斯黑化后,雪寶點出了真愛的意義“真愛就是將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安娜舍身救姐的行為本身已經證明了誰是真愛,真正做出act of true love的,除了艾爾莎,亦是安娜自己??!
這樣的分析可以延伸到每個細節(jié),并做出無窮假設(反正編劇也沒給出官方解釋),被刷過無數次的擁抱然后妹妹I love you啦,結尾的有愛滑冰啦,腦補停不下來的觀者細節(jié)癖發(fā)作,恨不得用每句話當定理解出這道證明題,更加上官方的訪談啦,周邊的畫冊劇本啦,然后誕生出許多讓我觀之興奮的同人圖文(不乏小黃圖文),試圖證明姐姐妹妹是真·愛。怎么不是真愛呢?姐姐那么怕妹妹受傷害為此可以一輩子躲著,妹妹在自己和姐姐的生命之間選擇了后者,爭論的焦點僅僅在于這種愛到底有沒有身體欲望,有沒有想撲與被撲的欲望。哎呦喂腦洞開太大。
電影狡猾(或者說一貫純潔)地一笑:”我只會給你們展現到這里哦,至于黑屏后的故事,完全由你們建構的詮釋邏輯去發(fā)展它的可能吧!“
觀者也狡猾(或者說一貫無辜)地一笑:”我當然知道迪士尼想展現什么價值觀啦:親情的修復、面對自我的勇敢、女性的獨立、成長的學習等等,這部電影都極好地展現出來了?!?br>所以迪士尼怎么不明確呢?它是如此鮮明地一以貫之自己的價值觀。既然迪士尼已經完成了它需要表達的,這些情節(jié)可能含有哪些更深的隱喻,就將詮釋的權利交諸觀眾好了。
迪士尼止于它需要止的,但它通過情節(jié)引發(fā)了觀者“不止于此”的興趣。
——FROZEN編劇的Twitter上有網友問她:
「我們想知道Elsa是不是同性戀,還有Let It Go是不是一首出櫃歌?」
她回應:
「我想這點最好還是別講明吧 :-)」(Think this is best left unsaid :-))
——即使艾爾莎的處境無限接近同志的隱喻(結合美國正在推進的同志婚姻合法化運動?),和將它坐實還是很不一樣,因為后者將只有一種解釋,前者則可以衍生出更多。當觀者抓耳撓腮感慨為何不給出確定答案時,不妨回轉過來想,正因為沒有確定的答案才讓它有了包納更多意義的可能。為什么不向更廣泛的意義開放呢?況且世界上有那么多可以為之贊嘆的美好東西?
“百合”是一個描述“女性之間具有強烈連結感”狀態(tài)的詞,以區(qū)別有著明確身體欲念的les,它是一種狀態(tài)不是一個定則。認為百合是創(chuàng)作者“預設”在文本中,只待觀者發(fā)掘和解讀,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握有正確的工具,于是爭論蜂起。百合是觀者而不是創(chuàng)作者主導,描述觀者看到文本中兩個女性具有“天然連結關系”時感到的某種朦朧模糊快意時使用。它只能暗示不可明言,暗示的范圍就不是創(chuàng)作者可以把控的了。創(chuàng)作者可以照亮他想照亮的東西,卻無法把握觀者可能從陰影中解讀出什么暗示。詮釋的權利在觀者手中,他人怎能代替自己的感覺?一個人感到朦朧模糊的快意,由此建構了一套“百合”邏輯,另一個人看到相同的內容卻無動于衷。既然人和人是根本不同的,共情雖有但差別仍在,即使排出一個個細節(jié),言之鑿鑿地說服,反倒是越俎代庖了創(chuàng)作者的工作。
誰說親情和百合不可相容?或者說它們之間的界線本來就很模糊?況且什么是百合?我認為百合指的是女性之間強烈的的依戀與連結感,如果兩個同性角色之間能夠給觀眾一種強烈的“天然連結感”,即他們/她們的行為、情感、思考方式只有在關涉到對方時才會出現,并且不明確涉及身體欲念(即使細節(jié)癖發(fā)作從每一句話里都看出它可能的走向)。百合的曖昧之美在于,它給觀者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將詮釋的自由延展至無窮。這無窮可止于何處?止于任何可以止于之處。

 5 ) 雪寶是姐姐的本體,馴鹿是男主的本體,那妹妹的本體是神馬

       通觀全片,我們不難看出姐姐與雪寶的人怪組合,男主與馴鹿的人獸主合實乃兩位一體!即雪寶/馴鹿是姐姐/男主的潛意識的具象化。

       男主出場不久,一些不明真相的觀眾便為其有人獸傾向,精分傾向而倍感失望或扼腕或興奮,但這只是誤解罷了,真相只有一個,馴鹿既非犬系運載工具也非幼馴染基友,而是口嫌體正直男主的本體!理由如下:
1.男主與馴鹿同吃一根蘿卜。你說你也敢和自家愛寵同吃一根蘿卜,但要是愛寵先吃,沒吃完吐出來,你敢接著吃么?男主就特么敢!
2.雪寶問男主與馴鹿的名字,妹妹的回答都是sven。這不僅是槽點,還是隱喻---男主不是精分,他只是常與內心對話!
3.意識與潛意識的區(qū)別簡單點說就是,意識是理性的,潛意識是本能的。馴鹿是潛意識的男主:遭受狼襲后,理智告訴男主不要攬麻煩不要幫助女主,但拗不過善良本性,還是聽馴鹿的話助人為樂去了;送公主回宮后,理智告訴他“白富美愛高富帥,奈何屌絲當備胎”于是悻悻離去,這時馴鹿的反抗反映了男主“我是屌絲我愛你,我要我們在一起”的心聲。所以結尾妹妹送男主雪橇,別看男主一臉寵辱不驚傲嬌樣,內心其實和車模馴鹿一樣得瑟著呢!
 
      雪寶是姐姐童年堆的雪人,后來暴走時賦予了它生命。無論是姐姐的童年還是暴走時,都是她最無畏最接近自我的時刻,雪寶便是姐姐“無畏的自我”的投射。
1. I'm Olaf, I love warm hugs. 這句話最早出自姐姐之口,當時的姐姐還是個不懂隱藏自己的小盆友,說明她天性是喜歡溫暖抱抱的,而非后來所展現出的高冷孤清。之后這句話就成了雪寶的專用開場白,作為一個snowman喜歡warm hugs憧憬夏天的矛盾,與成年后姐姐自我封閉而渴望他人接納的矛盾具有一致的內在聯系性。
2.雪寶與姐姐一樣敢于為愛犧牲,舍己為人。姐姐為不傷害家人變成了自閉癥兼神經衰弱癥患者。雪寶抱大雪怪大腿讓安娜逃跑,跟石頭說話裝瘋賣傻讓安娜逃跑,不畏融化為安娜生火取暖,赤裸裸的表明雪寶正是妹控姐姐的化身!
3.雪寶對真愛的理解。這得從故事的主題說起,不是真愛融化堅冰or真愛拯救世界,而是真愛本身。片中關于真愛的解讀有兩層:一是anna與hans所唱的love is an open door,這是anna對愛的理解與表達方式;二是雪寶所說的“Love is putting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這是elsa對愛的理解與表達方式。Open door又有兩方面,即open door to inner(接納自我,自我坦誠)和open door to outer(接納他者,與外界建立鏈接)。Elsa出走的一段let it go意味著open door to inner,但恐懼使她slam the door拒絕與他者與外界建立鏈接(盡管內心很渴望)。
       雪寶見證男主“送公主回王子身邊后永遠離開”(put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覺得男主是真愛,它對anna說「你真是一點也不懂愛」,事實上anna還是懂一點的,在她看來love is an open door,愛應該是坦誠的,需要表達的 。姐姐的拒絕和男主的離去盡管出于愛,但也無法傳達給anna。另一方面,雪寶說anna“一點也不懂”說明它也不是完全懂愛,它忽略了愛需要open door——它繼承了姐姐的感情模式。所以當男主聽從馴鹿(內心)返回王國找妹妹(open door)時,雪寶感到困惑“我想我錯了,Kristoff不夠愛妳愛到足以離開妳?!毙纬蓪Ρ鹊氖?,妹妹立馬便理解和認可了男主的行為,迫不及待地去見男主。
      故事重新詮釋了真愛,不是把愛情拓展為親情,百合情或人獸情,而是對真愛的普遍性進行詮釋:付出與接納的統一。妹妹用舍己為人這一姐姐理解和表達愛的方式撞開了姐姐緊閉的心扉,姐姐感受到來自他者的愛,與外界重新建立鏈接,從而真正而徹底地open door。而妹妹也由愛的承受者轉為施與者,懂得為愛付出也是愛的一面。姐妹同時實現了真愛之舉,冰凍之心因此消融,warm hugs象征著open door與put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的完美統一。在妹妹詐尸后,雪寶驚呼“It's TRUE LOVE! ”姐姐解除了冰雪魔法。
4.最后,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點,雪寶竟然和姐姐一樣抹了【眼影】??!我真的沒有開玩笑,不信回看==
    
    鑒于雪寶是姐姐的本體,馴鹿是男主的本體,那么妹妹的本體理所當然就是胡蘿卜!雪寶的鼻子!理由如下:
1.雪寶一開始是沒有鼻子的,后來才用胡蘿卜當鼻子,先后順序說明姐姐比妹妹先出生。
2.胡蘿卜是雪寶的鼻子,身體的一部分,說明姐妹骨肉相連。
3.馴鹿喜歡吃胡蘿卜,男主喜歡妹妹。
4.雪寶打噴嚏飛了胡蘿卜,識趣的馴鹿將胡蘿卜物歸原主。姐姐疏遠了妹妹,男主護送妹妹千里尋姐,最后兩人成功合體!

還記得有一版預告短片,就是雪寶和馴鹿在冰上搶胡蘿卜那個。在短片里,雪寶兩次失去鼻子對應電影里姐姐兩次中傷妹妹:第一次雪寶因花(地)粉(板)過(太)敏(滑)打噴嚏將胡蘿卜噴到冰上——這次是因為意外。第二次是和馴鹿的爭搶中不(魔)慎(法)失手(控)將胡蘿卜扔向了遠處的雪地——這次是因為恐懼,而且這次胡蘿卜差點拿給馴鹿吃了,對應妹妹差點隔屁=_=幸而雪寶和胡蘿卜情比冰堅感天動地,馴鹿深感天下的胡(女)蘿(漢)卜(子)何其多,無需非吃這一根!何況這(妹)根(妹)還是雪(姐)寶(姐)的鼻(真)子(愛),斷不能大(棒)快(打)朵(鴛)頤(鴦),于是我們看到馴鹿歷經千辛萬苦將鼻子還給了雪寶,體現一(百)只(合)馴(男)鹿(子)良好的自我修養(yǎng)。這短短幾分鐘的預告是整個電影的隱射,迪士尼真是在下好大一盤棋!

 6 ) “Frozen Heart”——迪士尼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開場歌曲之一

看過電影的每個人都記得“Let it go”,喜愛“Let it go”,卻往往忽視了這個開頭。
我要說,如果說“Let it go”是全片晶瑩剔透的一塊冰制拱心石的話,那么“Frozen Heart”就是全片堅不可摧的基石。


事實上,這是一首極重要的歌曲。作為采冰工人的采冰號子,歌詞內容看似歌詠堅冰、歌詠采冰,其實已經總括了全片的內容。

誰有一顆“Worth mining”的the Frozen Heart?
誰有一顆需要“Beware”的the Frozen Heart?
誰在“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誰要“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為什么“Watch your step”?
為什么“Let it go”?
為什么Ice既“Beautiful! Powerful!”又“Dangerous! Cold!”
為什么它“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

“Frozen Heart”已經告訴了我們一切。我們只需要在接下來的影片中去發(fā)現這一切。


“Frozen Heart”,這首歌的言語在全片中是最平實的,韻律是最鮮明的。
歌曲里充滿北方人(Norse)那古老的、刀砍斧劈般有力的頭韻。頭韻如冰鎬般劈開了堅冰,這首歌也如頭韻般開啟了全片的帷幕。
旋律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式的大巧不工,堅毅樸實卻回味悠遠。


更重要的是,這首歌還平衡了整部影片的結構。采冰工人是一大群最樸實最普通的社會下層的大老爺們兒,采冰的過程雖經過編排卻是全片最為現實主義的場景,與影片主體雙女主/公主故事/魔幻場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而Kristoff和Sven恰好可以作為承載/溝通二者的木板。


老實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我的整個眼眶都濕潤了。再來回味一下它的歌詞吧,我堅信,即使把它放進薩迦乃至《魔戒》的中土供英雄們吟詠,它也絲毫不會顯得平庸: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Split the ice apart.

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Beautiful! Powerful!

Dangerous! Cold!

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Stronger than one, stronger than ten.

Stronger than a hundred men!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There's beauty and there's danger here.

Split the ice apart!

Beware the frozen heart......








感謝迪士尼,你們做到了。你們一直都能做到最好。






最后祝各位豆友新春快樂,合家幸福?。?!

 短評

迪士尼強勢回歸,拍出了久違的好萊塢五六十年代歌舞片的精氣神,里面《在夏天》這場歌舞戲,雪寶帶著的草帽、拐杖,以及同海鷗翩翩起舞的戲,是在向《歡樂滿人間》(1964)里Bert和企鵝跳舞的戲致敬呢!去年好萊塢同期上映的《大夢想家》也是講《歡樂滿人間》搬上銀幕的故事。

9分鐘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薦

女建筑師的孤獨

12分鐘前
  • 葉揚 | 獨眼
  • 還行

我不知道是每個人看都有還是只有我們電影院有前面那段米老鼠的? 前面那段棒死了! ! 特效我看著也特別的美!!最后女主凍成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即視感--

16分鐘前
  • Secondstar2TR
  • 力薦

兩個女主沒親上去真是太對不起觀眾了···

20分鐘前
  • decidels
  • 還行

一對百合一對獸人,專注黑王子一百年!

23分鐘前
  • Wendy
  • 推薦

看女王頭也不回,身披大氅,踏水成冰,呼嘯而過,我默默地在心底念著“帥呆了,女王應當如此”,并噙了幾滴淚。

24分鐘前
  • danyboy
  • 力薦

結尾處的翻轉太生硬了。要完成各種意義上的解構,也不一定非讓王子一抹臉一亮獠牙,瞬間變壞人吧?一部片子里就非得有個臉譜化的壞人角色麼?塑造一個“愛情不在人情在”,能夠尊重女性,尊重對方的選擇,優(yōu)雅轉身,大方灑脫的正直男性形象,更符合時代精神,也更符合愛情真諦。

27分鐘前
  • 匡軼歌
  • 還行

這完完全全就是迪斯尼的出柜動畫:Elsa與眾不同的魔法即代表同性戀。整部電影都在影射與異性戀規(guī)范主義以及社交準則的偏離,隱瞞并懊悔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最終通過愛對自己的認可。毫無過度解讀的嫌疑,Let It Go的歌詞已經非常明顯。特殊時期,被狠狠擊中。

29分鐘前
  • icebloom
  • 力薦

一直很老派兒的迪斯尼,孩子們都愛看的迪斯尼,做出這種突破,意義特別重大,忍不住叫個好!《let it go》太好聽了。

34分鐘前
  • 螞蟻沒問題
  • 力薦

迪士尼總能在俗套和驚喜中迎刃有余,于我好于破壞王好于原始人,開頭妹妹一個人在城堡里唱唱跳跳眼眶竟然有熱淚劃過,勇敢依舊是近幾年的命題,最有笑點的動畫不同于小黃人的賣萌趨勢,沒有刻意煽情太加分。The happiest snowman is worth melting for!

35分鐘前
  • 費德里科維奇
  • 推薦

比去年《勇敢傳說》不知道動人多少倍,雖然故事非常簡單但還是有加分的小反轉和非常好聽的音樂。再就是....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你們懂的...

40分鐘前
  • CharlesChou
  • 推薦

迪斯尼首次讓出柜演員為男主配音,并通過故事向同志青少年及其家人傳達出認同和出柜的積極信息,對真愛的重新定義與女權向也是自我突破。不墨守陳規(guī)也不刻意討好成年觀眾,用最迪斯尼的公主童話滿足全年齡受眾。百老匯級別歌舞戲大贊。Elsa是首個沒遇到王子的迪斯尼公主,Let It Go是出柜之歌#想太多#

45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推薦

近些年看過最好的迪士尼動畫片。縱然有很多部影片的影子,但是擁有很獨特視角,聚焦于姐妹情,而不是傳統的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人物刻畫深刻,所有人都有多維不單一的性格,引入兩個女性主角也是前所未有的。音樂絕對是百老匯級別的,并且是storytelling的完整組成部分,不是為了唱而唱。精彩至極!

47分鐘前
  • 愛幻想的小孩
  • 力薦

百合愛大贊?。〔宦渌滋?!好愛!

49分鐘前
  • 力薦

劇情,音樂非常給力。姐妹情很感人,艾莎女王蓋宮殿那段音樂和畫面太震撼了。閨女超級喜歡,已經刷了N遍。

51分鐘前
  • 遇見彩虹??
  • 力薦

somebody is worth melting for.迪斯尼的動畫片又一次的超越。當真愛的舉動不再局限于真愛之吻。迪斯尼的公主已經不是命運的無辜的受害者。

52分鐘前
  • 香檳塔
  • 力薦

pixar看到沒有!這才叫「女性向動畫片」。在主題設定上可解讀性深了很多——「坦陳秘密獲得自由」和「家人的愛融化冰雪」——成年觀眾完全可以作出自己的解讀。除了祭出「歌唱必殺技」之外,在「真愛」這個項目上Disney終于突破自我。北歐風情還有在兒童向動畫中頗反轉的詭計。開頭的短片加分。

54分鐘前
  • 小斑
  • 力薦

拯救公主的不是王子的愛情之吻,而是女王姐姐的親情擁抱,當然最后公主和窮小子依然相吻了。姐妹百合挺令人浮想聯翩,我也樂得接受迪斯尼的開放暗示。Elsa的能力很有點“同志隱喻”,從小被要求隱藏,長大后被眾人當成怪物,自己也活在恐懼之中。Let it go是自我解放的出柜之歌,驕傲于“我就是我”。

56分鐘前
  • 鹿鳴之什
  • 力薦

迪斯尼去年年底是無敵破壞王,今年是冰雪大冒險...原來到最后是個百合片,全片音樂太精彩,從開頭的勞動號子到主體旋律無不是值得下OST的...冰雪魔法效果非常贊...故事也至少不是俗套的王子公主(都說了是百合)...強推

58分鐘前
  • GarethL
  • 力薦

論世俗偏見對于同志自我認知及出柜的影響。

1小時前
  • é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