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找了一劇劇場版看,挑了沒看過的高斯奧特曼。藍(lán)色皮套這一掛的奧真的都挺美的,開場武藏發(fā)現(xiàn)失去力量的高斯,像藍(lán)水晶一樣巨大又沉靜,太美了。
以前看形容高斯是慈愛的勇者,完全沒想到打斗場面會是這樣搞笑的啊?無論是飛機拿拳頭打怪獸,還是高斯的各種招式,太搞笑了……巴爾坦星人,老熟人了,迪迦里背著老奶奶滿街跑的是他嗎?分身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有奧特曼能跟他一起分身的!高斯基本都沒被揍,錘爆巴爾坦星人狗頭!體術(shù)真的太牛了,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特效真人一起上,雖然是蠻久以前的電影了但現(xiàn)在看也覺得還可以。
巴爾坦星人因為破壞了自己的家園所以來尋找新的棲息地,但最后還是選擇了離開,與曾經(jīng)的家園和解。其實寓意還蠻深刻的,不止是兒童,大人也可以看。小巴爾坦星人有點可愛!
整部電影看下來印象最深的是音樂老師說,夢是留給還相信它存在的孩子的。是啊,兒時做過的夢,還有多少人依然相信呢?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會遇到奧特曼,會幫助他,會坐在他的手掌上翱翔天際。也是孩子們,相信自己的伙伴。雖然武藏召喚不出奧特曼,朋友們嘲笑了他,但他們會幫他傳遞信物,會向他道歉,好單純的友情,明明是搞笑的劇情我卻有點感動。
這部劇場版解釋了武藏和高斯之前相遇的故事,應(yīng)該可以說是高斯奧特曼的前傳!武藏拯救了受傷的cosmos,并且和高斯一起在天空飛翔,可是當(dāng)他和別人提起這件事的時候,除了博士他們卻沒有人愿意相信他,甚至嘲笑他!最后cosmos為了拯救地球出現(xiàn)在了眾人面前,高斯奧特曼確實是非常溫柔的一部作品,就連巴爾坦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得開心才想要得到地球,武藏和cosmos約定要成為像高斯一樣的真正的勇者,在tv的最后一集,他終于得到了高斯的認(rèn)可,成為了真正的勇者,并且為保護(hù)怪獸和地球不斷地努力著!
盡管一直是作為子供向的奧特曼,但主角卻常常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時甚至是一個哲學(xué)性的旁觀者。雖然不時也會以孩子為敘述主體(以杰克和艾斯為主的諸多昭和奧為多),但能以孩子為主角的奧特曼作品實屬少見。
盡管理解受成本和孩子演技的限制,以童演為主演有一定風(fēng)險,但我覺得能真正反映出孩子們訴求與感受的作品還是贏為孩子主演的作品。
而這部高斯奧特曼卻大膽打破了這個限制,由此也在為TV造勢的同時也使這部作品成為特攝作品中不可忽視的一部。
說實話,按照個人觀點,我很不喜歡這個標(biāo)題的譯名——《日月第一擊》。
盡管這聽起來很酷炫,也很吸引人眼球,且更好的體現(xiàn)出高斯奧特曼的特點——但這同時也是問題所在。它只體現(xiàn)了高斯的特點,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第一次接觸”這類質(zhì)樸的標(biāo)題,它意味著高斯與武藏之間的紐帶就此開始,頗有種萌發(fā)的意味。
幼時初見這一幕就沒震撼到了,身懷偉力的巨人就這么靜靜地躺著,像水晶一般令人憐惜。如今更是不得不感嘆舊圓古的藝德初心,在那個好萊塢聲光電橫行的年代,用有限的經(jīng)費做出精致的畫面。
本片的內(nèi)涵可深可淺,筆者自認(rèn)無法駕馭反戰(zhàn),人與自然和諧等高深話題,彼岸與大家分享一二見解。
時隔多年再次回顧這部劇場版,觸動我的當(dāng)然很難再是奧特曼現(xiàn)身救場驚喜,也不是對軍官“豬隊友”咬牙切齒,反而是個似乎微不足道的一節(jié)。
這句話從小武藏口中冒出來真是如此的自然,渾然天成,但又是如此的亮眼與觸動人心。見到奧特曼的武藏一心想與親朋好友們分享這份喜悅,可惜無論是叫朋友還是叫爸爸,他們卻都只往周圍看。
好假,聲音的大致方位人耳怎么會聽不出來;可是轉(zhuǎn)念一想,溢出屏幕的真實卻撲面而來……
誰會在明知好友在遠(yuǎn)方時相信他在奧特曼的手中飛翔;誰會在知道自己孩子在外時,在奧特曼的幫助下實現(xiàn)小心愿?
“也許他們看不見吧。”整天要埋頭忙于公務(wù)的巡警,家教頗嚴(yán),忙于學(xué)業(yè)的女生應(yīng)該不會想到有那么一天,只要抬頭仰望天空就能見到飛翔的奧特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部劇場版,我至今都有抬頭望天的習(xí)慣,無論是晴空還是晚穹,誰知道你哪次抬頭會不會看見奧特曼呢?
以及首尾呼應(yīng),貫穿全片甚至于之后TV的“真正的勇者”,我覺得正如開頭小武藏那稚嫩又堅毅的表情,應(yīng)該可以很好的詮釋了。
“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倍受質(zhì)疑之后,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說實話,如果是我,我怎么都會動搖地去稍微懷疑自己);但并不是無堅不摧,也有脆弱的一面:
但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將心比心,與巴爾坦星人的孩子交心。
“真正的勇者”并不非要流血犧牲,絕不放棄夢想的勇氣,將心比心的勇氣,悅納他人的勇氣,適應(yīng)新事物的勇氣,堅持初心的勇氣,又或者僅僅是在大雨天里,眼見兄弟逃跑也堅持要看月全食而在外過夜的勇氣。
擁有這些勇氣也同樣可以是“勇者”。
最后以巴爾坦星人的孩子來呼吁我覺得很有意思:
ps:這就是我目前對這部《高斯奧特曼 “第一次接觸”》的一些回看時的淺見,以及有個彩蛋不知各位注意到?jīng)]——
圓谷嘛,老致敬怪了。
那一年暑假,我認(rèn)識了一位朋友,他的名字是春野武藏-高斯奧特曼。65集TV加上三部劇場版,讓我收獲了許許多多的感動,以及深刻的認(rèn)知、感悟與反思。在這之中我最鐘愛的是《高斯奧特曼劇場版 日月第一擊》 茫茫宇宙中高斯正在竭力阻止巴爾坦星人的“移民計劃”,在激戰(zhàn)中高斯失去了光墜落在叢林,被武藏救下。這是我喜歡的第一個理由,武藏很聰明;當(dāng)巴爾坦星人公布計劃時老師問我們能和宇宙人和平共處嗎,武藏回答說能,確實是這樣,艾斯奧特曼最后說過的話:熱忱之心不可泯滅,體恤弱者,互相幫助,就算不同的國家的人們也能成為朋友……這體現(xiàn)了武藏的善良;SRC用童謠讓巴爾坦睡著,看起來很傻,其實這是和怪獸和平共處的方法之一;最后高斯對武藏說的堅持自己的夢想也很有道理,而作為本作的反派的防衛(wèi)軍一直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也諷刺了當(dāng)時青少年普遍暴力的現(xiàn)象。 所以我把這部劇場版看完了再看也不會膩,慈愛才是真正的強大,100分的話我會99分,那一分丟在巴爾坦的技能有點惡心,一排排的刀片?。ê梗?/p>
拍這部電影的目的,首先是為了高斯TV的宣傳,畢竟平成三杰完結(jié)之后就只是重播了一遍迪迦,拍攝了幾部劇場版和一些OA作品,現(xiàn)在需要思考新的奧特曼企劃了,最終決定拍攝以愛和勇氣為主題的藍(lán)色的奧特曼:高斯。然后就需要預(yù)熱一下,這部劇場版于2001年7月20日公映,高斯首播于7月7日,正好用來吸引人氣。也算是探索新的宣傳方式。其次就是01年是奧特曼誕生三十五年周年,就找到了參與《奧特Q》,《奧特曼》的飯島敏宏,我們可以看到編劇和導(dǎo)演都是他,巴爾坦星人也是他命名的,來源于戰(zhàn)火紛飛的巴爾干半島,并且兩個標(biāo)志性的大鉗子也是他加的,當(dāng)然巴爾坦星人本身是由成田亨設(shè)計的(其實成田亨一直有意見,他說有智慧的外星人長個大鉗子也沒法進(jìn)行復(fù)雜工作?。S谑秋垗u敏宏把巴爾坦星人有搬出來,作為劇場版奧特曼的主要對手。
劇情上,由于要體現(xiàn)高斯的主題,與TV對應(yīng),所以對手不能是窮兇極惡的來侵略地球的外星人,或者地球壞獸。但是肯定要有阻力來推動劇情發(fā)展。防衛(wèi)軍就回到了昭和時期的那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基本上都幫倒忙。該出現(xiàn)的時候沒了,因為要將刻畫戲份留給主角(TV中是EYES,這部電影中就是SRC)。其實我不太喜歡TV中的防衛(wèi)軍刻畫,感覺就有一集開虎王坦克的那個哥們高光了一下,為了戲劇沖突太忽視合理性了,還有一集讓那個土井垣開最不擅長的戰(zhàn)機執(zhí)行任務(wù),最后他克服了自己的弱點,那個隊長會做這種安排,戰(zhàn)隊又不是沒有其他人了。
說到劇場版,用巴爾坦星人由于暴力毀滅了自己的星球,只能尋找新家園,這個例子來勸導(dǎo)孩子們是最合適的了。片中的SRC小隊面對怪獸時打拳擊,給巴爾坦星人放搖籃曲音樂雖然看起來挺離譜的,搞得和賽特隊一樣了,但是也是用這種方式呼喚溫柔,最能給孩子們留下深刻印象,就后來的市場表現(xiàn)來看還行,至少高斯的收視率還行,雖然大環(huán)境下比蓋亞又下降了一點。
其實和平這種題材很難處理,搞得不好就成為圣母了,明明對面使用暴力還要用愛解決問題,像55話“最后的測試”,外星人跑過來說要測試地球是不是危險,武藏還在呼吁不要用武力對付加莫蘭Ⅱ。幸好高斯足夠強,有資本解決。要是高斯本身是個實力一般的奧,又是另一番故事了。當(dāng)然TV處理的還行,特別是有了不考慮實際情況,一直莽,改造個海茲王都不研究清楚,就裝備了,很多時候也感覺問題不大。
進(jìn)入新世紀(jì),我看高斯的深刻印象就是CG變多了,諸多場景包括基地,飛機都是CG,很多場景反復(fù)使用,像是那上架防衛(wèi)軍飛機被打爆,我都不清楚看了多少遍了。雖然由于年代,CG感特別強,不像之后的作品那樣絲滑。但是用了CG,奧特曼和飛機可以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動作,旋轉(zhuǎn)和跳躍基本上不用考慮皮套演員的體力和能力,戰(zhàn)斗的速度可以非???,帶了驚奇感。還有個有點就是省錢,基本上全是野外戰(zhàn)斗也說明這一點,每次都說要進(jìn)入市區(qū)了,但是城市戰(zhàn)斗極少。
TV說了不少了,回到劇場版上面,我感覺片中最令我感到有趣的那場孩子們和防衛(wèi)軍搶奪輝石的戲,鏡頭壓得比較低,以孩子的視角,配上歡快的音樂(好像是個名曲,但是音樂方面我一向是孤陋寡聞)。視線在孩子和士兵間反復(fù)穿梭。士兵們從騎著滑滑車的武藏頭上蹦過時音效也比較卡通。士兵們身材高大,抓小孩反而不太方便,小孩子們在大人間穿梭,種種滑稽場面,很自然感受到孩子的單純。最后烏龍球打到隊長身上,音樂戛然而止。本片警示我們的大概就是小巴爾坦星人的話:大人們拋棄夢想,只顧追求現(xiàn)實,造成了我們星球的毀滅。最后少年武藏和高斯承諾,不放棄夢想,高斯離開地球。
劇場版還有一些和TV對應(yīng)的地方,比如說輝石的由來,那個機器人克萊巴貢等,但是看完TV武藏親生父親的去世,EYES隊的成立緣由之類的基本都沒有用起來,我想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了。此外我想最令人深刻就是諸多當(dāng)年初代奧特曼的成員客串。
閑的沒事,匆忙寫就,文簡事繁,圖一樂。
首先是音樂,雖然全劇正片部分只用了一首歌《搖籃曲》,單獨聽的話,可能會感到幼稚,單放在這部電影,一點都不會突兀,每次放出來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是小女主的輕哼,這是展現(xiàn)的兒童的天真可愛;第二次是用這首歌催眠了巴爾坦星人,讓它沉睡了下去,這展現(xiàn)的是音樂的偉大兼容性,因為《搖籃曲》本身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各個國家都有,只是語言不同,但旋律完全一樣;第三次是在巴爾坦自爆以后,地球人歌唱《搖籃曲》送走了幼體巴爾塔,祝福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園。 其次是電影的選題,是非常標(biāo)準(zhǔn)的科幻題材:即將人文關(guān)懷寓意在科學(xué)想象中,這與《星際穿越》是一樣的高度。 電影的背景,是人類提出了外星人搜尋計劃(似乎是美麗國引領(lǐng)的),用1024hz的信號搜尋外星人(這是宇宙第一元素氫元素的波普頻率,人類推測,如果存在外星人,一定也會把氫元素研究個透徹),這也就是電影中說到的宇宙通用語言——數(shù)學(xué),另一個是上文提到的音樂。
但是,信號成功被巴爾坦星人接收到后,地球人(以一些大人為代表)不干了,要求消滅一切外星人,拒絕共處。這里其實是暗喻的老美,美國提出“維護(hù)世界和平”,但實際上年年發(fā)動戰(zhàn)爭,擾得世界各族人民不得安寧。影片發(fā)布于2001年,也就是911年,不說故意的吧,就是“巧合,天意”。巴爾塔行人暗指“外族人士”,大人們代表“本土白人”,后者決不允許前者與其共處,于是引發(fā)不斷的戰(zhàn)爭。
反之,兒童則被寓意了希望,他們天真,有夢想,用原文說就是“大人們丟掉了夢想,只要追求現(xiàn)實,而孩子們不一樣”。兒童們一開始也是大部分抵制巴爾坦行人,但后來經(jīng)過了解,他們也認(rèn)識了對方的可憐之處,主張和平共處。“小巴爾坦”們也是一樣,他們在最后,選擇了默默離開,去和自己的族人所毀滅的星球共存下去,并真切地希望“地球人能夠帶著夢想活下去”。在這一點上,兒童比大人們通透的多。
本片發(fā)布于2001年,聯(lián)系那時的影界,以及大世界,人們都毫無意外的憧憬著新世紀(jì)的美好未來。然而,911的噩夢開始了,從此人們又陷入了現(xiàn)實的死循環(huán)中,不由得感嘆“何時才能實現(xiàn)人類和平”。于是,仍存良心的圓谷公司(與現(xiàn)在的掐爛錢公司相比),將希望寄托在了孩子們上,新世紀(jì)的孩子上,希望他們能夠引領(lǐng)人類走向和平,以及理想中的宇宙和平。
我也是一名新世紀(jì)的孩子,現(xiàn)在即將面臨成年,重看這部電影,不由得一震,讓我從迷茫的現(xiàn)實中清醒一段時間,至少是現(xiàn)在的筆者。“從古至今,由東向西,你的夢想,我的夢想,都是人類的夢想?。 ?,希望你能夠洗去沉浮,做一個像高斯奧特曼一樣的清新的人,一個純凈的人!……
日月這個設(shè)定絕了
思想刻畫的很好,不是簡單的超人與怪獸戰(zhàn)斗,而是很有一個好的故事核心。外星人的“人性”表現(xiàn)很不錯。可以當(dāng)作一部標(biāo)準(zhǔn)的科幻片來看。雖然主角是個孩子,可以當(dāng)作一部兒童片來看,但是對成年人來說,感覺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幼稚”的地方。
只要是為了高斯TV預(yù)熱,但是故事非常像話。很完整,有深意,并且契合TV基調(diào)。
#陪娃#
看的第一部奧特曼大電影,有喜歡有害怕的東西,當(dāng)時也很想像武藏一樣坐在奧特曼手里嗎飛行,當(dāng)時也沒有電影的概念,只是感覺這個奧特曼時間好長,這是我的青春。
個人很喜歡,很好的兒童片,寓教于樂,故事比現(xiàn)在的簡單粗暴模式化有趣多了,而且角色感情刻畫得非常好,演員表演也比較自然。最喜歡奧特曼帶著孩子飛翔的場景,蓋亞里也有一集,很溫馨很感動,仿佛回到童年時代那無憂無慮做夢的時光!cg技術(shù)的嘗試運用為后來的奈克瑟斯空戰(zhàn)奠定了基礎(chǔ)。
時隔數(shù)十年后,巴爾坦之父飯島敏宏先生再次執(zhí)筆導(dǎo)演巴爾坦星人。相比較于當(dāng)年的初代,這次的高斯與之后麥克斯巴爾坦星人的相關(guān),都能看出飯島敏宏先生溫柔了許多,從更多其他方面去賦予巴爾坦星人不同的刻畫,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否再看到飯島敏宏先生負(fù)責(zé)巴爾坦星人的相關(guān)。制作方面是個缺點,高斯剛好卡在皮套和cg特效的交接點,cg突兀感較強,沒有麥克斯時期的順暢,是個可惜的地方。
曾經(jīng)我也是那種期待過得到一塊奧特曼親手送出的寶石,并背著我去天空飛一圈,告訴我奧特曼是存在的,你是我選的繼承人去拯救世界吧騷年,奧特曼不來假面騎士我也可以接受。但我一直沒有等來。如今拿著手機玩著最新的漫威手游,上億票房的電影主角我握在手里,帶它刷副本升級升階,游戲畫面遠(yuǎn)比夢里的英雄真實,我現(xiàn)在也覺得夢是實現(xiàn)不了的。我依舊沒有忘記曾經(jīng)的期待,雖然我己經(jīng)不期待我曾經(jīng)期待的事到來,但我,永遠(yuǎn)不會忘記。奧特曼,假面騎士,蜘蛛俠,英雄。突然間我覺得人活著的意義就是這樣,總有一些東西不愿意忘記。
主題曲到現(xiàn)在也忘不了。
我小時候TMD就這么喜歡奧特曼啊。每個都記憶猶新
第一次是十幾年前和我媽一起租碟看的,之后又在老舊 VCD 上看了數(shù)十遍,這一次和女友一起看,還是一樣的感動,《第一次接觸》是一個完整的科幻故事,即便脫離了奧特曼的背景,也是一個難得的好故事。
滿門忠烈巴爾坦!
巴————爾————坦————!
那個女老師太好看了吧!奧特曼帶著武藏在天上飛那個場景記憶猶新 真的懷念小時候
“永不放棄夢想!”高斯和巴爾坦星人的打斗很精彩,特效特棒!巴爾坦星人的學(xué)區(qū)房問題,武藏爸爸的斯巴達(dá)式教育。SRC拳擊方式打怪獸和強寶石這兩段實在忒幼稚了……
浪漫的不只有《流浪地球》,還有重建喪失生機家園的巴爾坦星人。我們找尋新的星球生活究竟是移居還是侵略呢?新世代之前的奧特曼真好啊,總是裹藏著需要我們窮盡一生去相信和尋找的東西。也許那個時候的奧特曼們是多么地希望父母能陪著孩子們一起去看呀,將他們所代表著的溫柔、善良、勇敢、希望以及對人類美好的愿景去說給孩子們聽。這既是通過新生代對人類可拯救性的實驗,也是自己浪漫和希望的殘喘。
如果能夠互相理解的話。
尼瑪 第一個怪獸好像年獸。
好家伙 是巴爾坦星人太弱了 還是高斯本體太強了 月神形態(tài)打得有來有回
好溫暖,雖然是兒童片但是卻不低齡,道理的灌輸也不生硬,同時,巴爾坦星人的塑造更加充實了,不過奧特曼cg真的很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