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四類接觸》:偽記錄恐怖片的新高度
1.
俗話說的好,趕潮流沒有錯,想要趕的好則很難。在偽紀錄片風行的當下,電影人把“偽記錄”當作了彰顯影片形式風格的手段,當作了拯救平庸故事的救命稻草。有趕的好,比如《科洛佛檔案》和《第九區(qū)》和較早玩?zhèn)斡涗浀摹杜撞既R爾》,有一開始趕的還不錯,最后也許是因為趕的太自以為是,結果本末倒置的《死亡錄像2》,也有完全不偽記錄的但是記錄的很低級的《靈動鬼影實錄》。
同樣趕了偽記錄潮流的《第四類接觸》,則是趕的很好的代表,趕的好趕的有技術。偽記錄在這部影片中,不再是包裹膚淺故事和主題的糖衣,你甚至看不出它是一種彰顯影片形式風格的手段。幾乎與《第九區(qū)》一樣,偽記錄這一手段與影片故事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不突兀也不夸張,因此偽記錄成為能很好的服務于影片恐怖氛圍和主要故事的重要手段,而不再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
2.
很多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都希望通過“真實事件”這幾個字的提示,來提升影片故事的真實性,故事則是有虛偽的改編成分,稍微有一些編導一廂情愿的對真實事件的認知參雜在影片故事中。
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本片,則用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開頭,在影片開始的前十分鐘就讓影片故事的恐怖氛圍彌漫開來。真實事件主人公的扮演者,在影片開始陳述了自己是一個演員將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曾經經歷過神秘驚悚事件的女心理醫(yī)生,最后丟給觀眾一句“本片的故事會讓你感到恐懼,但是這些事件都是真實的,信不信由你?!?這個開頭真是絕了,想來看過那么多恐怖片,這樣的演員跳出來說自己將扮演什么人的開頭還是頭一次看到。
這個開頭,不僅為影片打開了一個很好的恐怖氛圍,也拋出了一大個吊人胃口的包袱(觀眾會想,真實事件?到底有多恐怖呢?),最關鍵的是,這個開頭聰明地“欺騙”了觀眾,使其相信故事的真實性,有效地利用了偽記錄這一手段。可怕的事件曾經真的發(fā)生過,而觀眾將與扮演女心理醫(yī)師的演員一起親歷那些可怕和神秘的事件!最好的偽紀錄片就是在半真半假的基礎上成功地忽悠觀眾,信不信由你,不信你也得信!
影片導演聰明地準備了一些與真實資料結合在一起的讓人分辨不出真?zhèn)蔚脑假Y料,如親歷恐怖神秘事件的女心理醫(yī)師拍攝的診斷患者的視頻,和一些讓人恐懼的發(fā)出奇怪聲音并記錄了可怕事件發(fā)生時的錄音帶,并且通過真實事件的女主人公參加一個心理醫(yī)生的訪談節(jié)目的錄像為主線,帶出了完整的故事,真實主人公的講述與扮演者在影片中的表演重疊在一起,營造了一種構建于虛實之間的真實的恐怖氛圍。精準高超的剪輯技術,是影片偽記錄玩的有水平的重要保障。
3.
其實影片的形式并不新穎了,如果你喜歡看Discovery這樣的探索頻道,你就會看到很多講述神秘事件的節(jié)目,都是以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的。一是能增加節(jié)目的可看性,二是比起從頭到尾的采訪和學術解說,觀眾更喜歡看一個充滿了懸疑色彩的半真半假的故事。影片的故事也是快被我們遺忘的,也是被上世紀的各種科幻電影和恐怖片電影人玩了太多的“外星人和神秘事件”主題。按照如今外星人題材電影的趨勢,外星人從強者變?yōu)榱吮蝗祟惼哿璧娜跽?,逆時代潮流而行的本片,則再次把外星人放在了欺凌人類的位置上。所以,影片的故事主題元素很復古,讓觀眾仿佛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再次為那些經典的外星人題材影片所營造的似真似假的氛圍而著迷,再次沉迷在新聞報紙上出現的那些半真半假的UFO和外星人照片中。
所以,當外星人科幻題材遇上恐怖片的時候,兩者產生的化學反應之強大可想而知。 一是力量強大的未知生物帶給人類的恐懼,二是外星人題材帶來的神秘主義將為恐怖片的懸疑程度加成。如今,當恐怖片被大量的莫名其妙的宗教神秘主義、牛鬼蛇神以及永遠都揮灑不完的血漿和永遠都掛不掉的僵尸統(tǒng)治的局面下,影片自然以復古的故事主題脫穎而出,帶給廣大恐怖片迷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恐怖氛圍,很懷舊所以很新穎很獨特。
4.
拋開外星人神秘主義主題不說,作為一部恐怖片需要的是什么,沒錯當然是恐怖的足以讓觀眾感到恐懼的故事。真正的恐懼是什么,我想大抵不會是血漿亂飛,也不會是僵尸魔鬼滿螢幕地蹦跶,也不是各種異型軟體生物惡心來惡心去,這些是另一種讓恐怖片迷“興奮”的恐怖片。本片則是一種讓你心理上真正可以感到恐懼的影片,所以應該謝天謝地本片沒有太多錢來搞CG做幾個異性外星生物來惡心一下觀眾,也沒有搞更多神神道道的東西??植榔拇蠹稍谖铱磥?,就是把各種恐怖的具象化的元素,全都一鍋粥莫名其妙地亂燉在一起,再加上一個自圓其說的或是這次說不完咱續(xù)集再說的下三流的故事,燉出來的那鍋東西不叫恐怖,只能是讓人食之無味的爛片杯具。
真正的恐懼來自于人心,來自于我們人類本能地對未知事物和對黑暗封閉環(huán)境的恐懼。還是那句話,聽得到感覺得到,但是永遠見不到的可怕事物,才能夠讓人感到恐懼。本片導演很好地認識到這一道理的重要性,在本片中,我們聽到了可怕奇怪的從磁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看到了原始錄像帶資料中呈現出的模糊的但是通過旁觀者的尖叫聲足以讓人寒毛倒豎的畫面,甚至是通過真實訪談節(jié)目中憔悴骨瘦如柴的女主人公的親自述說,恐怖的氛圍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蔓延開來,并不是通過具象化的恐怖形象生硬地制造出來的,是來自于影片故事中,那種違背我們所有對這個世界的正常認知,完全違背了物理和自然常識的可怕現象帶來的對心靈的沖擊。影片還運用大量的對重要道具和細節(jié)的特寫鏡頭,來增添影片的懸疑恐怖氛圍。一個普通的錄音機,一張溫暖的大床,在電子表上顯示的時間,地板上的指甲抓痕,一道半開半掩的房門……都能給觀眾帶來了強大的恐懼感。
5.
早在上世紀,叱詫好萊塢恐怖片類型好幾年的的沙馬蘭奇,就是玩心理驚悚恐怖片的高手,并首次創(chuàng)造了“我不是我”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的角色。本片和他的《麥田怪圈》在主題和恐怖氛圍上頗為相似,但是個人認為本片對故事懸疑驚悚程度的掌控要比《麥》做的更好,而“我不是我”的心理狀態(tài)則在本片中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一個心理醫(yī)生在遭遇了丈夫被殺,經歷了一連串恐怖神秘事件之后,在他人的眼中她徹底地淪為了一個瘋子。沒有人相信她所說的所見的所經歷的,所有與外星人深夜綁架人類到飛船進行實驗的有關的任何事情,所有的人都把這一時期失蹤的人、自殺的人和莫名其妙槍殺家人的案件當作了巧合,甚至把心理患者發(fā)瘋致死的責任怪罪在了這個女心理醫(yī)生身上。直到她也遭遇了“第四類接觸”,直到她的女兒被外星人綁架至今未找到,直到她成為了那個訪談節(jié)目中骨瘦如柴的憔悴女人,至始至終外界的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她的言論。于是,我們可以看出影片導演的立場是偏向和同情這個女醫(yī)師的,大量的真實影像資料和后期虛構制作的影像資料都指出卻有“第四類接觸”這樣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信不信由你,作為一個旁觀者,你可以認為這個世界上確實有“第四類接觸”這種外星生物綁架人類進行試驗并最終刪除那段記憶的事情,你也可以認為女醫(yī)師至始至終都活在一種重度的精神幻想世界中,是那種“我不是我”的分裂人格。無論你怎樣定論這個故事和悲劇的女主人公,無論是哪種猜想,都是建立在你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基礎上,也許你還真的會去百度里搜索有關“第四類接觸”的相關文字信息和圖片。之所以產生這種截然不同的觀后認識的原因,正是在于影片導演聰明有效地掌握了偽記錄這一手段,并很好地與充滿懸疑恐怖氛圍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使所有的事件和恐懼感是如此地真實,也許有一天這樣的事情也會發(fā)生在你我身上。所以,影片算是達到了偽記錄恐怖片的新高度,絕對值得一看。
嘗試普及:
1、零類接觸:遙遠的目擊
2、第一類接觸:近距離目擊
3、第二類接觸:人體的某一部分觸及UFO上某一東西;或目擊觸擊遺留痕跡
4、第三類接觸:與外星人進行直接接觸;看清了UFO,特別是看清了其中載的類人高級生命體
5、第四類接觸:通過心電感應與外星人溝通,是大多數研究者所不承認的
6、第五類接觸:人類用友好信息與外星文明聯(lián)系
2 ) 上IMDB就知道(不是劇透,但你知道了)
The 'Real' Dr. Abbey Tyler也是找演員演的..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么看起來那么可怕了吧...
3 ) 綁架情結
作為一部關于“接觸”外星人的電影,卻直到四十分鐘(40mins/95mins)的時候才由女豬提出綁架這個詞。說來也很有趣,女豬對男豬一提出綁架的可能性的時候,專門強調了一下abduction和kidnapping的區(qū)別,前者是有特指的云云···當時我就會心一笑了。
the Fourth Kind,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片名其實省略了幾個詞-有意識到的也不一定說明你多博聞,最靠譜的解釋就是你在我國九十年代那不長的UFO潮留了一下神。那時候我自己就買了一本書,封面上就寫了第一類接觸是什么,第二類接觸是什么,第三類接觸是什么,還有那惡名昭彰的第四類接觸。這本書還被我的數學老師借了。當時我讀小學。
嗯,省略的就是”of encounter”,對于有綁架情結的人來說,接觸絕對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詞。
關于“接觸”的電影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是《第三類接觸》,拍得有史詩范兒,思想境界拔的嘛高嘛高的。一個就是x檔案這種,視角很親民,喜歡的人看了會一邊狂笑大呼fucken crap一邊迷得屁顛屁顛兒的(比如我)。歸結起來,后者雖然以題材廣泛著稱,其實相當部分都是關于綁架,以及所有有綁架情結的人的故事。
什么樣的人能稱作綁架情結?Max就是一個典型的綁架geek-此人確實足以用geek來形容了-被綁了無數次還可以拿一副欠打的笑臉跟Mulder講故事,最后也是死在綁架的過程中(不過是被人類空軍冤死的冤大頭),還留了一段挺感人的言志錄像帶。其實你看多了就會發(fā)現,綁架geek大多是些社會地位不高的人,要為生活掙扎的人。也許是因為社會地位高的人不可以隨便說這些大多數人會覺得很crap的故事,也許是綁架的故事確實就是一堆crap、被綁者都只是想搏一名利,誰知道呢?
上面在x檔案里繞的太多了,但原因就是這個片子實際上很像x檔案。
第一,大背景。與世隔絕的鳥不拉屎的巴掌大地方展開一個很crap的故事。其實這種范兒的例子很多,美國眾神也是典型的一枚,還有諾蘭的失眠癥(這個也是阿拉斯加 看著真親切)當然一座城池也算-然則我發(fā)現我就是喜歡這種范兒,你看一個3500人口的『city』,簡直就是雞犬相聞的寫照,那個脅持自己妻子和兒女的被綁架者一吼想見的人的名字,警長很自然地就給女豬打了電話,完全沒有大城市里“啥 啥 噢 喂 你 查一下XXX是誰···”的木吶。這種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公路又與外界不通的小鬼地方,相識的人一個一個不是瘋了就是死了或是被綁的活不見人死不見尸太來勁兒了!···x檔案里面太多這種大背景,有的是空軍試飛小鎮(zhèn),有的是原始宗教小鎮(zhèn),有的是特異功能人小鎮(zhèn),有的是吸血鬼小鎮(zhèn),還有的就是幽浮最青睞小鎮(zhèn),這個接下來就講。
第二點,具體場景。X檔案最著名的特定場景也許就是那個俄勒岡的小鎮(zhèn),那個一切故事開始的地方,那個狂人Mulder第一次和Scully搭檔查案就丟失時間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切故事結束的地方。那條所有x-philes都不會忘記的公路,窄窄的,兩邊布滿瘦高瘦高的樹,Mulder在那里噴了一個大大的丑陋的X,而所有x-philes在這部the Fourth Kind看到Nome的那條正點的林間小道后都會燃起來···它們簡直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片子里有一個鏡頭,青色的天空墨綠色的叢林在陰風中晃動者,這在我看來已經是赤裸裸的指涉了-諸位非x-philes請看我的頭像,取自貼于x檔案男豬辦公室的一副海報,而這里前述風景就是這個海報第二版的下半部分,尤其色調,簡直一模一樣!
第三點,就是有人噴的外星人不露臉。當年x檔案就是以外星人罕有露真身開了綁架系劇集朦朧派先河,這個片子采用這種手段也無可厚非。但我想任何硬核綁架情節(jié)愛好者看到那個警車錄像機錄的畫面必然都會燃到爆:那個短短一秒半悄無聲息的破盤子太TMcrap太TM有范兒了!片中少有出現的模糊外星人形象更是完整繼承了x檔案衣缽,逆光視角的模糊輪廓,小矮人形態(tài)。話說中間那個女豬的主觀鏡頭我一度以為是外星人的視角拍的,后來看見ta恐懼地望向自動打開的門我就釋然了。其實門把手自動旋開(對,門一定不能轟就開了,要有一個門把手慢慢旋開的過程)后房門洞開也是x檔案用濫的橋段。模糊化的處理本就是高了一個層次的營造恐怖的手法,畢竟人類的恐懼心理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不了解。如果鬼世界和人世界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一樣,誰還會這么怕鬼?對于特定人群來說,扭曲的(偽)紀錄片畫面比起拙劣抑或精良的3D模型更讓人浮想聯(lián)翩,而那個有些人會笑場的定格畫面,倘若你當時看得入戲,日后愿意回想,說不定心頭突然就會泛起一股寒氣,雙腳泛起一層細汗,讓你縮在被窩里不敢動彈···
第四點,模糊結局。x檔案從不下定論,有的時候直接給你相矛盾的結論。這也是它讓人覺得它crap的地方-丫不給個說法到底是想模模糊糊地造個氛圍還是丫根本就偷懶怠工不想認真鉆劇本?說實在的這也是很多人噴這個片兒的原因,說來說去還是一切都在迷霧之中,end credits也是不負責任的掐頭去尾的錄音大雜燴。誒···
亂亂的說了這么多,總結一下就是這個電影完美地傳承了x檔案的一切精髓和皮毛,所以我很稀飯-
―――――――――――――――
對,這句話要加亮,這部片子,推薦給所有熱愛x檔案范兒的人。
―――――――――――――――
-200集完結的七年之后所有x-philes等來了一個真正的次品-I want to believe(這片名兒著實玷污了這句話),然后,我們邂逅了The Fourth Kind.
回到題目里的“綁架情結”,其實綁架情結也是分了兩類,一個是真正把這個當回事兒的believer/abductee,另一個就是剩下所有的不可知論者/綁架情節(jié)愛好者。后者可能曾經/正在著迷超自然現象的『著述』,或者是曾經/正在著迷超自然現象的文藝作品-尤其是像我這種一邊看一邊大呼crap一邊手舞足蹈的。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相信不相信的問題。片子里著意強調了某個被綁者所言”he believes what he saw”,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聊超自然現象,他似乎很相信這些,在我表示我是不可知論者只相信自己所見之后他強調道”you will see what you believe”。是啊,后來我說我看完了x檔案的200集,然后我說我是一個科幻迷。他就很固執(zhí)地說你只是以為你是科幻迷而已,縱使我的前半句并不是在佐證后半句-而這也正和他的觀點相映成趣。
不管別人說什么,believe和see永遠是一對糾結的關系,不信你自己想想。舉例,講一講我自己對綁架的一些『奇想』。在你生命的『現在進行時』中,你對每一秒發(fā)生的事情都產生實時的感知,下一秒時再將前一秒發(fā)生的事轉為記憶。而基于幾乎所有綁架情節(jié)的設定,外星人綁了你之后會消除你的記憶。既然實時感知瞬息之間就變成記憶,而記憶又可以被外星人操縱,那么,當下的你憑什么就能確定一秒鐘之前你沒被綁架過?(記憶操縱又可以參見一個叫Dark City的電影,又一個cultSF···)
最后,引用一句番茄網上的短評:”Where is Fox Mulder when you need him?” 有道理,一晚上連著在電影院看了Paranormal Activity(靠,這個片名其實就是x檔案200集片頭畫面的題詞···)和the Fourth Kind兩部電影,如果最后能看到Mulder那雙純真的小眼睛,我想我會睡得更踏實。而他沒出現,也許就是導致第四類在那么多網站評分那么低的原因。
4 ) 僅希望和我有同樣觀后感受的人與我聯(lián)絡*END*
The Fourth Kind
影評
2010-03-08 23:22
這是部好片子,但是,it is too much for me. It's just toooooooooooooo much.
現在我也無法相信自己看完電影后會這么說,但這的確是我內心最真實和深刻的感受,現在我的眉頭還緊皺著,這部片的內容太強烈太復雜太真實了,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說淋漓了,但也沒辦法細細去掰扯來掰扯去做出一副很享受的品味(或認同)狀,它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我不得不說之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給了我這樣的感覺,這種我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形容的感覺,復雜,太復雜了。我被活生生夾在了可以產生各種情緒幻覺的多個地方中間,一個未知的地方。
真實的Abigail Tyler女士令我感到非常壓抑,也是令我感到最復雜的一個人。我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什么,所以我選擇讓自己對她這個角色的各種感受以想法的形式存在于大腦里。
治安長官August的固執(zhí)和拒絕接受自己小宇宙之外的任何資訊的態(tài)度,令我感到憤怒,極致的憤怒,即使最后他亮出了Will屬自殺的看起來很確鑿的證據(而這讓他有了一些籌碼說自己不會去聽信Abigail的“瘋狂”言論),在事件發(fā)展過程中他表現出來的那種固執(zhí)也可以充分被理解為直面問題的勇氣的嚴重缺失。對他的評價不僅僅止步于固執(zhí),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他在處理問題時所帶出的幾近無理取鬧的火爆脾氣,那太令人感到難堪了!理性、智慧和優(yōu)雅這些字與他一點邊兒也不沾(當然,沒人有權利要求他沾上這些字眼,可是你要知道,他畢竟是個治安長啊,不管Nome是個多小的地方)。
Ronnie Tyler,片中Abigail女士的兒子,也令我感到非常難以忍受,但仍然可以被理解,因為畢竟他處在極端罕見和令人困惑的狀況里面。但毫無疑問,他對母親的惱和怒(恨并不精確,在我個人看來小孩子不具備去恨的基礎條件)對整個事態(tài)沒有任何幫助,他看起來似乎是自愿般的在妹妹Ashley失蹤后與母親進行了脫離,這是令我非常難過的。但同時,小孩子對人對物的喜惡應該是非常簡單和直白的,這也沒什么太大疑問。
Ashley Tyler,Abigail女士的小女兒,自父親死去后便失明,并在最后被綁走,一直挺正常的,沒什么特殊感覺。
Abel?Abigail的同事或朋友(或長官),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說“我拒絕去接受”。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心理醫(yī)生在面對匪夷所思的狀況時,去這樣對個人認知體系進行自我保護,是很令人驚訝的,在某種程度上,他和August更相似,這就導致了他的更加令人困惑——他是兩件事的親歷者——Scott被扭殺——Abigail那段恐怖之極的分裂式自我對話(也可以說是寄生物與宿主的對話),而他卻依然拒絕去相信和進一步思考這詭異狀況,這令我很費解,但同時也給我種感覺,即每個人,無論其在各個側面的水準如何,在面對極端狀況時的表現,都很可能令旁人大感困惑。
最令我感到舒適的片中人物毫無疑問是Awolowa Odusami博士,僅憑他那顆開放而又嚴謹的心便足夠支撐。同時我不得不認為這位博士是本片編劇兼導演Olatunde Osunsanmi同志的某種理想模型,因此他趨向完美。
當然,本片最易讓很多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它到底是不是基于真實事件,盡管片中的各種敘述以及“檔案錄影”似對比的效果讓人在不深思的前提下很容易相信確有其事,但隨著進一步搜索資料(如果你愿意的話,請去Google.com搜索“the fourth kind is it a real story”),我們會發(fā)現本片恐怕多半是非常像基于真實故事但其實不然的一部娛樂恐怖片。但是,我想說,片中所說的一切“本該是真的”的事情到底是否真實,并不重要,關鍵還是看我們每個人心底選擇要接受到的信息是什么樣子。
我不會去揣測導演拍這部片子的本意是什么,我享受回想片中各種情節(jié)細節(jié)所帶來的感受和個人判斷,這對我來說是樂趣之所在。
最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它是真的,不管影片背后是否有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在那里,它都是真的,只不過可能是以不同于此的形式發(fā)生過,發(fā)生著。
*END*
天哪我居然寫了一個多小時,太可怕了。。。
5 ) 一些看法,關于真實性、閃族語
片子不錯,自認不會有什么片子會嚇著我,可是還是稍稍的驚了幾次。
這個片子在開頭就說過了,里面所有的錄象片斷都是模仿原有tyler醫(yī)生的錄象,并不是直接把tyler醫(yī)生的錄象插在了電影里。因為有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經歷公開。
關于閃族語,我看有的朋友認定閃族人是外星人,卻用泥板記事,所以是假的,這點很可笑。英國人殖民印度,把英語帶了過去,最終成了印度的官方語言,但絲毫不影響印度還在第三世界徘徊。我認為片中表達的可能性大概是外星文明許久前造訪地球,給閃族人帶來了語言,至于閃族人用什么方式記錄語言,那是閃族人的事情。
記得有一個事,二戰(zhàn)時的太平洋戰(zhàn)場,美軍有時會有軍機在緊急時降落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小島,在修好飛機后飛走。多年以后,當人們再來到這個島上時,發(fā)現島上的土著會定期的舉行宗教儀式,把樹枝搭成飛機的形狀,又跳又唱。所以閃族人泥板上的火箭、飛船什么的,根本不是在證明閃族人是外星人,只是可能說明他們是見證者而己。
6 ) 操縱與自由: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個故事
故事的本質是:一個女子在巨大災難之后,進入妄想狀態(tài),同時在工作中用專業(yè)技能成功強化了自己的妄想,并有意無意地影響和毀滅他人。
中年女子Abbey和丈夫Will都是心理醫(yī)生。一天丈夫忽然自殺,Abbey患上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不僅開始否認現實,并產生了懷疑外星人綁架等離奇妄想。
催眠是她心理咨詢的工具之一。她一心研究丈夫的死因,于是在工作中隨時研究并測試。她挑選了幾個意志不堅、容易被他人影響的病人,使用催眠技能,成功將自己妄想的東西(半夜有個貓頭鷹,外星人要來綁架地球人等)灌輸到病人的大腦。
在她的挑唆誘導之下,病人相繼出現了殺死家人和自己、癔癥癱瘓等反應,這更堅定了Abbey和其他個性輕信的病人對外星人綁架這種妄想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Abbey是一個使用催眠術的操縱者。但另一方面,給病人洗腦的那一套說辭她自己也深信不疑,所以她在害人的同時也是個受害者。
而這一切操縱術的幕后老板,應該就是Abbey的丈夫Will。他們兩人都是心理學家,而且屬于同一個神神叨叨的研究領域。可以推測,Will是個有極強控制欲的人,早年看中了Abbey的單純、輕信和容易控制,先將她納做研究助理,然后結婚,讓Abbey一輩子給他的研究服務。而他的忽然開槍自殺,也許是某個陰謀敗露,或某日忽然良知覺醒,不愿再做這種神漢和操縱者。
Will死后Abbey的女兒Ashley立刻失明,應該算是癔癥反應的一種,與某個村民的癔癥癱瘓類似。所以Ashley也是個非常容易被外界影響的人,大約繼承了母親的順從和輕信基因。她的失蹤,也許是被母親殺死,也許是自己逃跑,還有一種可能是主動配合母親的妄想,以自身的生命殉葬,來為母親的妄念服務(細思恐級~~~)。
而Abbey的兒子Ronnie卻有著與Ashley不同的清醒。他曾在警察面前當面斥責母親,能不能停止這鬧劇。影片結尾的字幕也說明,現年22歲的Ronnie,一直與母親疏遠,并認為母親應該為Ashley的失蹤直接負責??磥鞷onnie繼承了父親的清醒,但幸好也拋棄了他的邪惡。
所以,這個故事與外星人和蘇美爾文明完全無關。它的本質,是操縱人(Will,Abbey)、被人操縱(Abbey,村民,Ashley)以及反操縱并從叛逆中得到自由(Ronnie)的故事。
影片本身乏善可陳,尤其是米拉姐姐,還是老老實實去打喪尸吧,在這里瞎叫喚讓人瀑布汗,不過作為一名二十年來始終關注飛碟探索的小朋友,對這種題材給三星還是不為過的
世界真的沒有那么多陰謀論....
MillaJovovich這貨和Edward一樣,只能演神經兮兮的角色,有本事你演個正常人給我看看,我就承認你演技好
呃。。。預告片比實際的電影好太多了。。。
感謝字幕組的童鞋
建議米拉姐姐還是專心打喪尸吧。。。當然也可能是這種敘述手法讓人難入戲,還不如直接放真實錄像。。。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但是確實真實錄像的片段很有料很對胃口。。。
Quite boring...
。。。。。。。。。。。。。很坑爹啊,不算優(yōu)質B級片。。對從小看科普雜志,不做虧心事兒的我來說。。。人家還是有點怕怕啦~~??!~
不如直接放那段actual video來的痛快……
很討厭這種敘事方式,過分的渲染無聊到以至于一個鐘頭的地方是被那聲尖叫嚇醒的。片頭片尾更沒必要,不知道導演是要增強可信度還是要故弄玄虛。外星人或者UFO是否存在,沒有必要讓你強加印象。
沒啥感覺,
不喜歡這種貌似紀錄片一樣的電影。導演加入大量的所謂的真實記錄努力想讓觀眾相信這就是真的,但是給我的感覺是枯燥、冗長、無趣。
我知道這種片子在不信的人看來就是狗屎。我看的時候哭了兩次。一次嚇得一次是傷心。我看過的恐怖片非常多 畢業(yè)論文就是亞洲恐怖片研究。沒有哪部能把我嚇到這種地步。我相信這些事件。從小就有這方面的感覺。困擾我很多年。
本片在于它的敘事技巧,既沒有用常規(guī)的大電影模式,也沒有用熱門的全紀實方式,而是用交叉的方式,而且讓主演在片頭尾不斷提醒觀眾“信不信由你”。所謂的外星人第四類接觸,也可以是宗教式的驅魔(事實上本片最驚悚的橋段都是在偷師驅魔人),當然最后的結尾也是似是而非了。
心理學式的講述很胡扯
最吸引人的還是錄音帶,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
有高潮 特別是那哥們長著嘴騰空那點 我對這種有真實錄像的片沒轍沒轍的 那錄像帶真牛逼。
很神的電影,雖然劇情有些拖沓。
Milla Jovovich 能不能別再演科幻片了,真膩味!演員和原型攙雜的方式效果很差,嚴重影響觀影心情,剛投入進去又被原型錄象扯出來。整部電影都在這種糾結中度過,編導腦殘!
開頭那些話啥意思啊啥意思?。?!看的背后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