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含騰量很高,壞消息是含騰量很高也不能作為無腦進影院的理由。 雖然我看完之后倒也沒有后悔去看這個電影,但如果朋友問我值不值得推薦的話,我還是會遲疑的。 這部電影它確實不值得給別人推薦?!抖拱觊_分7.3,一周左右降到6+,只能說DDDD》《客觀評價兩顆星,考慮到沈騰加分項最多三星》 接下來就是劇透了,想去看的就不用再往下看了。 ﹉﹉﹉﹉﹉﹉﹉﹉﹉分﹉﹉﹉﹉﹉﹉﹉﹉﹉﹉﹉﹉﹉﹉﹉﹉﹉﹉﹉割﹉﹉﹉﹉﹉﹉﹉﹉﹉﹉﹉﹉﹉﹉﹉﹉﹉﹉﹉線﹉﹉﹉﹉﹉﹉﹉﹉﹉﹉ 電影開頭是人類為了抵御小行星撞地球,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背景介紹。 不知道是不是經(jīng)費不夠,背景介紹完全是貼圖式,動畫式的,放在這樣一個多少打著科幻標(biāo)簽的電影里,多少有些廉價。 月球基地的幾個場景展示,顯得非常單薄,一個中國主導(dǎo)的太空計劃里,用英文展現(xiàn)“高級感”,有些別扭。 太空站上天之后,全中文比起英文來說,似乎更實用,也更有高級感。 獨孤月被落下的劇情設(shè)置太粗糙了,一共二三百人,因為旁邊兩個座的人落枕,所以沒發(fā)現(xiàn),放漫畫里還行,放電影里就差點意思了。 獨孤月舔馬藍星抱枕上的“番茄醬鼻涕” 場景,真的……。 地球上的避難所,也是跟貼圖一樣,薄弱的好像一戳就破,英文播報的通知,也一樣突兀。 獨孤月的人設(shè)其實也很單薄,他為什么要去月球競聘工程師,為什么思維那么縝密卻又那么沖動,最后拯救地球的動機也不夠充足。 電影中紙片人太多了,似乎是為了完成那么多畫家筆下的名場面強行連綴起來的。 太空喜劇,里面科幻內(nèi)容多了,難免會讓觀眾更加理智,更貼近邏輯思考。 科幻和這種薄弱喜劇搭起來,其實是互相消解的。 感覺沈騰在每一個場景里演的都挺賣力的,可最后電影剪出來,加上特效和插科打諢,反而接近土味網(wǎng)絡(luò)大電影了。
樓下這些業(yè)務(wù)水平很次的組織請培訓(xùn)一下再接活
激情開麥,這是我2021年3月至今,看過的院線+非院線電影里最爛的一部。 為什么時間算這么精準呢?因為去年春節(jié)檔有個唐探三,我這個大冤種花了兩張票價的錢去看了。 獨行月球請謝謝唐探三,不然你可能成為我近五年看過的最爛的電影。 下面就要詳細罵罵這部電影的爛了,影院里兩小時的憋屈+觀影后的持續(xù)郁悶,讓我沒有了任何求生欲。 罵的程度由輕及重,先說搞笑部分吧。雖然影院里我前后左右都還笑得挺開心的,但我全程嘴角稱得上起弧度的部分,加起來可能不超過30秒。 我個人對所有屎尿屁以及降智笑點都無感甚至厭惡,片中所有摔跤、挨打、扮蠢、鼻青臉腫的賣丑式笑點,我都看得一臉冷漠。 我喜歡靠內(nèi)容撐起來笑點,比如最近讓我爆笑的0713接字游戲,而不是流浪貓、流浪狗、流浪漢這樣段子式的笑點。 但笑點這事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所以也算不得批判,再講講科幻部分。 看到好些博主夸科幻,如果這片能挨得上科幻這兩字,那我真是為當(dāng)初「星際穿越」被挑刺說不夠科幻而委屈。 在月球上,被砸下來的隕石強力沖擊到彈飛出去,太空服絲毫無損,這合理嗎? 漫天隕石砸下來,結(jié)果一轉(zhuǎn)眼基地看起來似乎哪哪都沒啥影響,這合理嗎?這讓我覺得當(dāng)初那299個人都沒必要撤離。 地球上的人類用手電筒對天空射出了四個字,并且能被月球上的人看到,這合理嗎? 穿著太空服推著大核彈,竟然能精準飄向高速沖往地球的隕石,這合理嗎? 那個袋鼠真是讓我全程無語,說它是動物吧它常常像個人一樣與人類相處,說它像人吧它又有時像個普通動物一樣低級,電影里這玩意兒智商上限和下限都很極限,整得都近乎玄幻了。 我就不明白導(dǎo)演為啥非要整個袋鼠,機器人不是合理得多嗎?難道就只是為了展現(xiàn)你們根根毛發(fā)分明的優(yōu)秀CG技術(shù)嗎?可你技術(shù)有了邏輯沒了?。? 再說說劇情邏輯方面,又要搞笑又要煽情,還非得架在地球末日、人類存亡這樣的背景上,既要又要所以才搞出了這么個稀碎又分裂的玩意兒。 地球環(huán)境惡化成這樣了,結(jié)果最嚴峻的問題不是吃什么喝什么這種關(guān)乎生存的事,而是讓全球人類縮在地下城里看個月球上的憨皮如何自嗨,美名其曰為了大家的心理健康著想。 災(zāi)后人類是抑郁不是弱智ok?而且前面還說著為了全人類健康所以要塑造個正能量英雄,結(jié)果后面一會兒說主角可能真的要死了,一會兒又直播主角赴死,這會兒又不擔(dān)心人類心理受刺激出問題了? 還有個讓我非常、極其、超級惡心的地方,是電影自以為的一個笑點:下屬問馬麗如果有人不相信他們配音的故事怎么辦,電影里用一段綁走兩個人的戲作為答案。 ??????現(xiàn)實照到電影中???反正你們高高在上你們有權(quán)力,任何反對、質(zhì)疑的聲音直接捂嘴就行是吧,什么智障橋段。 整部電影將“工具”二字貫徹始終,獨孤月是搞笑與煽情的工具人,要搞笑的時候讓主角光環(huán)亮到照耀全宇宙,怎么也死不了,要煽情的時候就讓主角用個看起來偉大實則很荒誕的方式赴死。 馬藍星是供男主意淫出活下去動力的工具人,老實說,這部電影里馬麗這角色沒有一處地方是讓我覺得需要演技的,就瞪瞪眼睛、做做表情就好了。當(dāng)然沈騰那角色沒好多少,他表演中搞笑成分大于演技。 隕石是讓編劇想啥時候安插轉(zhuǎn)折都能做到的工具石,那隕石不早不晚沖向地球,一定要等到獨孤月有工具能飛到空間站飛向它了,再來撞地球。 電影爛就算了,更讓我不能忍的是好多人竟然拿這部片和「驢得水」對比,你們怎么敢???人家豆瓣TOP250,你這片能不能穩(wěn)住7分都懸。 「驢得水」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開心麻花電影,這次就當(dāng)是再給它補張電影票了,反正我這輩子不會再進影院看開心麻花純喜劇片了。
———————————————————————————
有人說綁走認為不好笑的人那里是反諷,針對這個點我補充下我自己的看法:
目前評論里幾位提出這點質(zhì)疑的網(wǎng)友,我回復(fù)了其中幾個,但是一上來就高高在上覺得自己觀點是宇宙真理的憨皮,我就當(dāng)在看耍猴戲了。
針對反諷這個問題,我的回復(fù)邏輯都是:我認為這不是反諷,我為什么覺得不是,以及你覺得反諷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可以交流下。
因為我在觀影時和觀影后確實完全沒覺得是反諷,我至今也不覺得。我也挺好奇為什么別人和我的理解會存在這種差異性,是不是電影里有什么地方我沒注意到或者哪層邏輯我沒get到。
認為是反諷的,你大可以表達你的理解,我覺得你的理解有出入的部分我會進行反駁,你覺得我的理解有出入的地方也可以再進行反駁,這不就是交流嗎?
大家求同存異,即便最后沒達成共識,完全沒關(guān)系,追求一致觀點并不是我的目的,交流這個過程更重要, 而交流的前提建立在好好說人話的基礎(chǔ)上。
有些人也挺好笑,我這1400字罵的是這部電影,我一沒攻擊演員二沒掃射觀眾,有些人一進來就跳腳攻擊我個人,仿佛我罵的是他爹媽,可真是太孝了。
致每一位看到這里的網(wǎng)友:如果你想要別人尊重你喜歡這部電影的權(quán)利,首先你要學(xué)會尊重別人不喜歡這部電影的權(quán)利。你并不是宇宙中心世界唯一的真理,不是你喜歡的就一定是好的,別人都眼拙。
你大可以繼續(xù)喜歡這部電影,但不要覺得自己的判斷一定正確,也不要在看到相反觀點時就如臨大敵。請記住,我說的話不重要,你說的話也不重要,你我說的都只是千千萬評論里無足輕重的一條而已。
開篇先同步一個信息:電影《獨行月球》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的同名漫畫,他的作品最出圈的還有《心靈的聲音》,李光洙曾經(jīng)演了真人劇。以上是背景信息,只為了強調(diào)開心麻花這部2022年強勢推出的電影,劇本是非原創(chuàng)的。畢竟這些年來,國內(nèi)許多電影,改編、翻拍盛行,但對于原作者前期卻都白不提黑不提,沒勁。
我沒看過趙石的漫畫原作,不知道電影在故事改編上究竟有多深入,也并不清楚漫畫原作核心故事線究竟是怎樣的。但就電影成品來看,它能夠讓觀眾看到眾多電影的影子,如《火星救援》及《流浪地球》以及《楚門的世界》,說得不好聽點,這部片子在劇情上,是一只縫合怪。一開始是《火星救援》,沈騰所飾演的獨孤月一人被落在月球上,開始獨自一人的生活;再然后是《楚門的世界》,地球遭遇災(zāi)難,人心惶惶,獨孤月在月球的生活被全球直播,以此鼓勵人們信心;最后,電影的開篇和結(jié)尾高度雷同《流浪地球》,獨孤月化身劉培強中校,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
這就是《獨行月球》的全部內(nèi)容,不僅是劇情梗概上,連同電影在某些具體段落及細節(jié)上,觀感都與上述的三部電影極其相似,尤其是片中有關(guān)地下城的設(shè)定,地球?qū)⒈浑E石擊落及全世界聯(lián)合執(zhí)行月盾計劃的故事背景設(shè)定,以及地球幸存者一齊向月球“投送”光源向獨孤月傳遞信息的舉動,獨孤月最后舍身取義的舉動,電影在講述這些內(nèi)容時,其手法簡直就是《流浪地球》2.0。
這是我所不喜歡《獨行月球》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作為一部主打“沈馬組合”的喜劇片,《獨行月球》真的不好笑,首先,這部片子絕大多數(shù)的搞笑段落完全是不為劇情服務(wù)的,而是脫離于故事以外的刻意制造,比如馬麗喝開水,李誠儒出場摔倒等等,而更尷尬的是,那些梗都無比陳舊、老套、尷尬,誰能想到,一部2022年的片子,電影里最無聊的諧音梗,還在以“下落特?zé)馈焙魬?yīng)《夏洛特?zé)馈?,用黃子韜本人呼應(yīng)“狗帶”,而這兩股喜劇文化,已經(jīng)是2015年的事情了。知道自己很像《流浪地球》,黃才倫還在片子里使勁Cue吳京,看《獨行月球》的過程中,喜劇橋段實在讓人難受,片子就差沒讓李誠儒老師親口來一句“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了。
如前文所述,這一部《獨行月球》有很多其他電影的影子,整部片子割裂感極強,前面是喜劇片,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冷不丁的出來搞搞笑犯犯傻,后面便開始強行煽情,一個個角色們便開始嚴肅起來,苦大仇深起來,音樂放起來,眼淚飆起來,電影在故事的轉(zhuǎn)折里,處理得極為堅硬,全是痕跡。借用小沈陽老師當(dāng)初參加綜藝節(jié)目的一句感言,送給這部片子:“…現(xiàn)在喜頭悲尾的小品形式,我不喜歡?!?/p>
劇情縫合怪,橋段全老梗,表達強煽情,100%含騰率也救不了這部片子的難看,這是我看完《獨行月球》后的最直接看法。
是的,電影《獨行月球》從硬件上而言,是一部制作上乘敘事宏大的科幻片,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的底層故事是浪漫的、偉大而動人的,《獨行月球》在表現(xiàn)月球、宇宙及末日災(zāi)難的視覺效果上,也做到了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你很難想象,這樣的故事這樣的視角,竟然是由開心麻花這個廠牌而推出,但或許也正是囿于“開心麻花”這個為觀眾帶去歡笑的品牌限定,《獨行月球》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并不盡人意,一方面,他們想要扛起國內(nèi)觀眾們更多的敘事表達,一方面,也不能放下自己那擅長的下三路喜劇招數(shù),過剩的野心,無法取舍的貪心,最終調(diào)和出一部在軟件層面上雜糅、陳舊又扭捏、割裂的產(chǎn)品,吃倒是能吃,就是反胃。
一個想成為吳京的沈騰,終于成為了四不像的“吳騰”或“沈京”了。
題圖:《獨行月球》海報
你還可以:
歡迎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付突突,你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訪問我的個人主頁://jike.city/tuktuk
國內(nèi)的科幻特效確實已經(jīng)做得不錯,把天體現(xiàn)象復(fù)原得很好。不過還是要談一下幾個瑕疵:
1. 首先批評一個明顯的問題:幾個主演那么字正腔圓讀出來的“長zhǎng存湖”,難道就沒有查一下讀音?人家叫做“長cháng存湖”!
(百度百科寫的拼音也是錯的,正確版本見天文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給出的天文學(xué)詞典注音:
Perseverantiae本身來自拉丁文忍耐的意思,所以翻譯叫長存。
2. 開頭隕石砸向月球基地時,隕石碎片在空中劃出一道道軌跡,這有點問題。月球沒有大氣,墜落物沒有辦法劃出地球上飛機那種水汽凝結(jié)的軌跡,也不會因為空氣摩擦的熱量和阻力而進一步碎裂。當(dāng)然,安靜落下的隕石看起來沒那么震撼,在視覺上就不太讓人滿意了。
3. 地球上的人給月球打燈,主角讀出燈光形成的一句話,這也不可能實現(xiàn)。一方面,人造光源很弱,在月球上看不到(阿波羅號到月球后甚至看不到明亮的城市群燈光);另一方面,地球的亮面比暗面的人造光源要亮很多,人眼同時看時,瞳孔會因為適應(yīng)亮面的亮度而看不到暗面。同時,在月球上看起來,地球的視直徑比較小,所以字已經(jīng)無法分辨了。如果主角拿著小望遠鏡在看,那還有點可信度:亮度提高,分辨率也更高。
4. 和2類似,太空中沒有介質(zhì),所以炸掉小行星派+的時候,不應(yīng)該看到一圈擴散開來的沖擊波。比較合理的畫面是,巖石沉默地裂成若干塊,但這樣視覺效果也會差一些。
除了這幾處之外,大部分科學(xué)方面的特效和設(shè)定都是準確的,看到片尾感謝了中國科普協(xié)會的幫助,確實有效果,挑不出多少毛病。淺分析幾點:
1. 月球上重力比較低,稍微一用力就容易跳起來,所以主角和月球狗跑的時候采取了很滑稽的一跳一跳的姿勢。
2. 月海是玄武巖質(zhì)的,所以幾個月壤的特寫鏡頭都有類似黑色細沙的質(zhì)感,整個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和真實的月壤很接近。當(dāng)然,如果再凸出一點月塵的細密會更好。
3. 片中月盾計劃的原理整體上來說是可行的,特別強調(diào)了引力捕獲,而不是硬碰硬——利用這種看似柔和的手段(光壓、軌道偏轉(zhuǎn)等),也是現(xiàn)在行星防御非常主流的理念。
4. 月球的晝夜時間是對的,這么漫長的晝夜變化,是因為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一個月才自轉(zhuǎn)一圈。而且因為月球沒有地表水,所以可以駕車繞月一圈。
5. 確實有可能只能看直播而無法發(fā)消息。因為接收信號是被動的,只需要射電天線正常,中繼/對準功能正常,就沒有太大問題。而發(fā)射信號需要大功率的發(fā)射裝置(如果要不通過中繼直達月球就更困難),通常和接收裝置不在一起,在地表災(zāi)難后容易損壞。
6. 月球上確實有氦3,屬于是比較稀缺的資源。另外月球日出的場景制作得很震撼,那些環(huán)形山和峽谷的場面蠻真實的。單是作為一個特效紀錄片,也挺夠格。
7. 派+碎片周圍散溢出很多碎片和氣體,這和彗星的原理有些近似,因為小行星內(nèi)部可能有固體冰,受太陽照射以后升華,被冰塊凍住的碎屑也隨之脫落下來。
8. 小行星撞擊導(dǎo)致的塵埃沉降速度比預(yù)期的快,實際上現(xiàn)在針對類似的塵埃云模擬就有很大爭議,嚴重的認為可能造成人類滅絕,輕的認為只會造成短期的天氣失常。
9. 站在月球上/坐在飛船里,確實可以聽到隕石撞擊的聲音。這種聲音是通過身體與地面接觸,固體傳導(dǎo)到耳中的,類似于捂住耳朵聽自己說話。飛船內(nèi)有空氣的話,就相當(dāng)于飛船固體殼往普通空氣傳音了,和地球上的聽音效果差不多。
10. 主角打開艙門讓飛船旋轉(zhuǎn)停止,也是有可能的,本質(zhì)上是讓艙內(nèi)氣體抵消飛船轉(zhuǎn)動的角動量。飛船內(nèi)外的氣壓差其實沒有常見科幻片里的那么大,注意握緊扶手就不會被吹出去。美中不足的是,艙內(nèi)氣體有濕度的話,進入太空中應(yīng)該迅速霧化,這個過程展現(xiàn)出來會更真實。
還沒正式上映,就敢吹預(yù)期票房能達到“×十億”的電影可是很久沒出現(xiàn)了,如今就來了這樣一位選手,它就是《獨行月球》。
趁著前兩天大規(guī)模點映的機會,我去看了這部開心麻花作品,在導(dǎo)演張吃魚和沈騰+馬麗組合加持下,影片“笑果”還算過關(guān)。
相比起不功不過的“科幻喜劇片”,影片中后段所呈現(xiàn)的“科幻災(zāi)難片”質(zhì)量更好,雖然兩種類型疊加之下有些割裂感,但總歸多了份意外收獲,因此觀影體驗也比較良好。
此外,《獨行月球》的制作頗上檔次,經(jīng)費肉眼可見得充足,配合上演員、團隊的號召力,以及好笑又好哭的特性,也許它真能成為今年暑期檔的大爆款。
影片的搞笑風(fēng)格,尤其在前半段,就像是一場荒誕鬧劇。
月球基地的修理工獨孤月,因為沉醉于給暗戀的“月盾計劃”領(lǐng)隊馬藍星寫情書,錯過了全員緊急撤離,一個人被留在了月球上。
片中的大多數(shù)笑料,都來自于獨孤月破罐子破摔的日常,以及他與袋鼠“金剛鼠”相愛相殺的生活,除了故事舞臺換成了月球外,其本質(zhì)就是一個尋常的末世生存喜劇。
這就格外考驗主演的實力了——好消息是,《獨行月球》“含騰量”極高,許多觀眾仍是只要看到沈騰就想笑;壞消息是這次沈騰的表演真的不夠理想。
也不知是不是經(jīng)常參加綜藝、消耗掉了過多精神氣的關(guān)系,感覺沈騰在片子里始終沒有放開來,更多是在依靠劇情編排以及本能在釋放喜感,一些很明確的笑點都屬于“笑了,又沒全笑”……總不至于說是為了演繹出獨孤月的“中間人”設(shè)定而收著演吧?
此外,滿心期待沈騰馬麗組合的人也可能失望,這兩人在影片中沒多少對手戲,幾乎全是隔空各演各的,“孤月”與“藍星”始終不能走到一起。
本來我就談不上有多喜歡開心麻花的喜劇,這次也是一樣,《獨行月球》中各種諧音梗和段子橫飛,既熱鬧,又零碎。
我甚至看到了黃子韜親自演繹了他的名臺詞“不會就這樣輕易地go die!”……好吧,我承認自己笑了。
在這里也不想隨便說笑料包袱“高級不高級”,觀眾的笑聲本身沒有高下之分,買不買賬就看你自己的笑點了……但無論如何,電影滿滿的荒誕性可是千真萬確。
且不提已相去甚遠的原作漫畫,《獨行月球》的科幻基礎(chǔ)顯得十分薄弱:20多分鐘能完成一次300人規(guī)模的外星緊急撤離,月球沒空氣卻能形成沖擊波,更別說角動量不守恒什么的了……片中的科幻設(shè)定,就像是月球上時有時無的重力一樣,只有需要時才會用上。
所以,在這種荒誕的語境之下,地球上的幸存者們把大量時間消耗在看獨孤月直播上也就沒那么奇怪了。
說完了不太滿意的喜劇部分,接下去就談?wù)勛约合矚g的地方。
我最欣賞《獨行月球》的一點,是其對主角獨孤月的身份設(shè)計與轉(zhuǎn)變:一開始,他是個自詡為中間人的小透明,等到地球人發(fā)現(xiàn)他還活著時,他一度險些被塑造成一個“虛假的英雄”(這大概是處處小心謹慎的電影里最大膽的情節(jié)了),然而“造神計劃”剛剛開始就流產(chǎn)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剛鼠和獨孤月成了頂流諧星,當(dāng)獨孤月開始執(zhí)行重返地球的宏偉計劃后,他又變成了催人奮進的偶像。
從中段開始,《獨行月球》的氣質(zhì)逐漸改變,因為獨孤月不再茍延殘喘,而是利用月球上剩余的物資開始干正事兒了。
其實這種轉(zhuǎn)變?yōu)橛捌恼w質(zhì)感帶來了較大的撕裂,而且因為前半段太散、太胡鬧了些,科幻設(shè)定的地基也不牢,后半段的表現(xiàn)力也相應(yīng)地被拖累了。
但瑕不掩瑜,影片后半部分以正劇為主、喜劇為輔,展開了一場一波三折的返鄉(xiāng)之旅,并貢獻了不少名場面。
比如獨孤月為拿宇宙之錘所制定的計劃,舍近求遠、反向行之,以繞行月球一周的路線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有未知懸念、有生死抉擇,還有地球上的粉絲們打call,著實好看。
而且,開著太陽能車在月球上追日,拉著袋鼠背著氮氣罐在月球上滑“雪橇”,這兩個點子實在是太浪漫了!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戲,也是影片中的高光時刻,當(dāng)屬獨孤月錯誤地認為自己努力全是白費、準備看著家鄉(xiāng)自盡時,地球上幸存的人們一同打起了燈光,不僅釋放了人類文明尚存的信號,也點亮了獨孤月重燃生機的心火。
這出戲好就好在發(fā)力主體是地球上的配角們:馬藍星公開承認獨孤月“普通人”的身份,摘掉了這場大型作秀的偽作,而后又鼓勵所有人為獨孤月照亮希望,盡管從現(xiàn)實角度講,絕大多數(shù)人打手電的光根本沒用,以當(dāng)時地球的電力恢復(fù)狀況也不太可能用燈光打字,但情緒上確實迸發(fā)著“萬眾一心”、“你不是一個人”的感動。
同時因為“一個”兩字沒打出來,獨孤月看著“你不是人”四個字哭笑不得,這一幕也真正實現(xiàn)了又好笑又好哭的出色效果。
順便夸一句,影片的制作水平很高,印象里這幾年除了像《長津湖》那種頂級投資的大片外,已很少看到《獨行月球》這樣經(jīng)費充足的國產(chǎn)片了。
道具真實、特效出眾,片頭、片尾以及后段的蒙太奇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不同形式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3D動畫、定格動畫、微縮攝影等等,這些別出心裁的“邊角料”不僅要花心思,更要花錢……
更別說影片中大量歌曲和配樂了,光我聽出來專門為《獨行月球》創(chuàng)作的就有騰格爾的插曲和李玟的片尾曲,還有《Take Me Home,Country Road》這樣的名曲都有出場……果然,就得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啊。
影片最后,本該從廣寒宮空間站轉(zhuǎn)道回家的獨孤月,選擇獨自去阻止小行星π+給地球再次造成威脅,以無私的自我犧牲,書寫了留世的英雄傳說。
實際上,把《獨行月球》拍成《流浪地球》+《火星救援》那樣的正劇也未嘗不可(反正本來也有這種味道了),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以目前的成片效果來說,即便在喜劇性和節(jié)奏感上有所欠缺,這部片子依然可圈可點,因為它把最核心的幾個點都抓得很好,對多數(shù)觀眾來說,觀看體驗是不會差的。
就好像獨孤月拯救人類之后,小行星碎片與他的灰燼形成了地球的星環(huán):既是不科學(xué)的奇怪設(shè)定,同時也是天馬行空的浪漫幻想。
因此,我還是推薦看看此片的,一個天真、浪漫的故事,應(yīng)該被人看到。
“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相信這幾句歌詞大家就算不會背誦,也肯定多少能哼唱出旋律來,因為這段時間最火的歌曲莫過于Eason的這首《孤勇者》。
而就像歌詞中所唱的那樣,在距離地球363,300千米的月球上也有一位孤勇者,為了愛情他來到月球,但最終卻意外成為“全宇宙中最后一個人類”,他就是《獨行月球》的男主角獨孤月,一個真正的即使沒有站在光里但依舊是英雄的普通人。
說實話,觀眾們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中看到科幻題材的電影了,作為開心麻花電影的《獨行月球》出現(xiàn),著實讓不少觀眾驚喜,在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20分鐘內(nèi),不光“含騰量100%”爆笑十足,也同時大飽浩瀚宇宙的眼福,不少觀眾走出電影院后都不禁長舒一口氣,狠狠地向EMO說了次NO!
《獨行月球》的故事其實并不復(fù)雜,其主要講述的就是一群為拯救地球而在在月球部署月盾計劃的科研者們因隕石提前到來而撤離月球,但卻唯獨落下因意外而錯過撤退通知的獨孤月,讓獨孤月誤認為自己是全宇宙最后一個人類,開始了自己擺爛的月球生活,但沒想到的是這一切的破罐子破摔卻被身在地球的馬藍星全球直播著,設(shè)定極其有趣,令人哭笑不得。而這部影片也是沈騰和馬麗的再度合作,有了這對黃金搭檔作保障,相信絕對是今年電影市場中可以讓你放下包袱,盡情享受最開心的120分鐘。
沈騰飾演的獨孤月,只因在地球中與馬麗飾演的馬藍星一見鐘情而來到月球,他幻想了一萬次與馬藍星的相處畫面,但卻因為慫而遲遲不敢真正的付出行動,只得讓馬藍星成為自己白月光般的存在。
在被孤身落在月球后,獨孤月雖沒了馬藍星,但他卻有了獨屬于自己的新搭檔——一個同樣被遺落在月球空間站的金剛鼠,從此一人一袋鼠,“沈鼠鼠”CP正式誕生,獨孤月給其賜名剛子。剛子和常規(guī)的袋鼠不同,它身高體壯,脾氣暴躁,能用拳頭解決的事情絕不動嘴,孤獨月就這樣在剛子一拳一拳的暴擊中生活著,給他無趣且無聊的單身生活增添了不少歡樂,雖口中嫌棄,但他知道這是他在月球中唯一的陪伴;就像在電影的最后,獨孤月無論如何也要安全將剛子送回到地球中一般,這對相愛相殺的CP之間所產(chǎn)生的情感羈絆已經(jīng)超乎尋常,也是全片在歡笑過后的一大淚點。
獨孤月雖是一名孤勇者,為愛走鋼絲,雖誤打誤撞中遺落在月球,但他最后的英雄般犧牲并不是巧合所致,而是一種小家為大家,具有傳奇英雄般的壯烈。仍記得獨孤月站在月球上,看著自己對面地球上幸存人類用手電筒射出的點點星光,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他同樣被大愛包裹著,這種小愛與大愛彼此間的互相取暖,也促使了獨孤月甘愿成為一束光,去照耀更廣大的生命。
好笑、熱血、感動可能是看完《獨行月球》后觀眾會給出的關(guān)鍵詞,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guān)鍵詞必不可少,那就是誠意。開心麻花團隊這次并沒有拘泥在自己喜劇創(chuàng)作的舒適圈中,而是向外大跨了一步,在喜劇的基礎(chǔ)上去碰觸到科幻世界的領(lǐng)域,讓整個影片的氣質(zhì)極其獨特。
浩瀚的宇宙星河、剛子靈動真實的毛發(fā)等細節(jié)無不向觀眾展現(xiàn)出主創(chuàng)團隊們的誠意滿滿,這種超出期待的視覺效果無疑給影片錦上添花,讓觀眾不禁在笑點層面獲得滿足,更在視聽方面獲得極致享受,堪稱一場“宇宙級的浪漫”之作。
《獨孤月在月球的三年,治療了地球人的精神內(nèi)耗》
笑不出來.gif
在喪成狗的日子里能用一張電影片開懷大笑倆小時,你就說值不值吧!
手電筒化身迪迦變身器,請相信光,尬出銀河系??
煽情得有些犯規(guī)了。另外,剛子是美團派過去的吧?
太他媽的浪漫了。
煽情真的太尬了。。我只想去看一部搞笑片
磕幻喜劇哈哈哈哈哈哈,我竟然磕到了沈馬這兩張老臉?最后…沈騰炸的是國產(chǎn)科幻封了3年的大門。
笑點不錯,但不是全篇的笑點,斷斷續(xù)續(xù)的,算是輕喜劇吧。也有緊張和淚點,但我覺得并不突兀。整個故事完整性很高,沖突來的有理有據(jù),當(dāng)然也有幻想和無厘頭的成分,但并不出戲,整體而言我覺得是非常值得去電影院看的片子。
真不理解影院里的人怎么笑出來的,浪費兩個小時
是喜劇片,也是愛情片,還是科幻片,災(zāi)難片;有大制作,也有小溫情;笑點不多,但也可以;有些畫面是真的很美,很喜歡。一語概之,值回票價。沈馬組合,這次在我的期待之上。
對我六歲表弟來說剛剛好。
就還行吧,最好笑的居然是黃子韜
開心麻花這次做出了一部能讓很多人刮目相看的電影!說真的,好久沒在電影院大笑了,另外,沈騰的喜劇節(jié)奏是真的好,笑點幾乎都被他的表演帶起來的。
好消息是沈騰貢獻了最富層次的一次表演,壞消息是成片的質(zhì)量到底辜負了他。即便他以一己之力將小品升華成電影,但片中呈現(xiàn)的一切都是二手的,成了一件昂貴而蹩腳的A貨。
你永遠可以相信開心麻花給屌絲捏腳的實力
比以前所有麻花作品加起來都要更像一部成熟商業(yè)電影,寧愿這樣的電影每年來一打都不想再看到一部什么西紅柿李茶夏洛特。多加一星支持麻花繼續(xù)朝這個方向做下去,不要因為部分觀眾突然笑不出來了又繼續(xù)去做那些粗制濫造的小品段子長視頻(當(dāng)然舔番茄醬的設(shè)計大可不必
我非常討厭往喜劇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導(dǎo)致我從后半段就幾乎笑不出來了,煽情塞進喜劇片里適配度很差
國產(chǎn)電影真的把觀眾當(dāng)傻子了
科幻迷們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群體。原來喜歡說科幻部分不嚴謹,我問他們有什么bug呢,他們又說不出來。于是改成了科幻部分不硬核。哦合著國外科幻可以有軟科幻硬科幻,國內(nèi)就只有硬核科幻和爛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