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神龜:變種時代》這部由 Jonathan Liebesman執(zhí)導的影片得到了工業(yè)光魔的支持,全片726個視效鏡頭中,工業(yè)光魔完成了428個,其中396個涉及到CG角色。本片的視效總監(jiān)是來自工業(yè)光魔的Pablo Helman,Pablo在視效行業(yè)擁有20多年的經(jīng)驗,他曾負責過《阿波羅13號》、《獨立日》、《深度撞擊》、《終結(jié)者3》、《世界大戰(zhàn)》、《超級戰(zhàn)艦》等一系列視效大片的制作,在工業(yè)光魔也算是一名元老。Pablo本來學的是配樂專業(yè),不過他認為配樂跟視效制作有本質(zhì)上的聯(lián)系,因為都要有各種技巧、韻律、氛圍等等。
本片導演 Jonathan Liebesman此前最著名的作品要數(shù)《洛杉磯之戰(zhàn)》和《諸神之怒》,作為一名年輕導演,他對新技術(shù)充滿好奇,這給了Pablo足夠的信心,兩人之間的合作也變得更加親密。Jonathan和制片人Michael Bay都希望把四只神龜做得盡可能真實,于是Pablo提出了讓四名替身演員在片場表演,借助表演捕捉來完成CG烏龜?shù)闹饕?。Pablo希望盡可能可靠地捕捉替身演員的面部和肢體動作,同時又要盡可能減少設(shè)備對演員表演和現(xiàn)場拍攝帶來的障礙。
事實上本片共有六名CG角色,分別是四只烏龜、他們的師傅斯普林特、以及他們的死對頭史萊德,每名角色都由替身演員(負責文戲)和特技演員(負責武戲)聯(lián)合扮演。由于變種烏龜?shù)纳砀弑热祟愐叽蠹s6英尺,因此替身演員要么站在6英尺高的平臺上表演,要么就穿一雙3英尺高的增高鞋,然后在眼睛上方3英尺處綁兩個乒乓球,代表視線位置。這些增高設(shè)備主要用于烏龜和人類互動的場景,如果是純打斗戲,那些特技演員就用不著增高了。另外,特技演員也不需要捕捉面部表情,只需要捕捉肢體動作。不過所有烏龜演員身上都得背著泡沫龜殼,一方面是方便為龜殼做動作捕捉,另一方面也是讓演員們找到做龜?shù)母杏X。視效團隊曾擔心這些龜殼會給特技演員的表演造成阻礙,但其實他們多慮了,那幫特技演員背著龜殼也能輕松地做后空翻。
史萊德這個大反派的體型更大,走路的時候地面都會有巨大的腳步聲。在制作史萊德跟環(huán)境交互的一些物理效果時,工業(yè)光魔非常仔細地設(shè)定了這些破壞效果的程度,從而突出史萊德的體型和重量。
影片高潮片段的紐約時代廣場大戰(zhàn)是完全CG制作的,視效團隊成員在時代廣場拍攝了大量的素材,回到公司后重建出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場景和建筑。舉例來說,康泰納仕總部樓頂實際尺寸不足以支撐動作戲?qū)嵟模虼苏麍龃蚨肪投际菙?shù)字制作的,同時為了讓觀眾感覺到這是真實的樓頂,特效人員添加了一些標志性的廣告牌、空調(diào)機之類的東西,最終,樓頂差不多98%都是CG制作的,特效人員認為這是一個趨勢,也就是實拍的成分在成片中越來越少。數(shù)字制作的大樓為剛體模擬提供了方便,工業(yè)光魔采用內(nèi)部軟件來模擬大樓的破碎。整個街道也都是CG制作的,包括街上的人和車。
CG角色的肢體捕捉選用了工業(yè)光魔獨有的iMoCap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誕生于《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在《復仇者聯(lián)盟》拍攝時得到大幅度升級。原本稀少的標記點已經(jīng)改變?yōu)槊苊苈槁榈娜切停簿褪钦f演員身體上幾乎任何一個地方的運動都可以被精確捕捉到。另外,最新版iMoCap還在演員關(guān)節(jié)處安置了二維碼,這是為了區(qū)分不同的演員,避免肢體捕捉數(shù)據(jù)彼此混淆。
要讓這群烏龜盡可能真實可信,就得為他們設(shè)計各自的性格特點,在影片中突出這些特點,從而令觀眾難忘。這就意味著工業(yè)光魔得開發(fā)全新的面部表情捕捉系統(tǒng),這套被稱之為“Muse”的系統(tǒng)花了2年的時間才研發(fā)成功。
Muse系統(tǒng)的頭盔是根據(jù)演員頭部3D掃描模型來制作的,每位演員都有專屬的頭盔,從而保證佩戴起來更舒適。頭盔上的兩臺面部捕捉攝像頭分辨率為1280×720P,幀率為30fps,分別拍攝演員左臉和右臉的細節(jié)變化。每臺攝像頭都配備了8個LED來照亮演員的臉,從而保證夜間弱光拍攝時也能捕捉到精確的面部表情數(shù)據(jù)。Muse系統(tǒng)配套的電池、硬盤和無線傳輸設(shè)備都安置在演員的背部。
在進行面部表情捕捉之前,Disney Research的Medusa系統(tǒng)對5位替身演員(不包括史萊德的演員)進行了4D面部掃描(3D+時間),演員們需要做出各種表情,Medusa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某一表情對應的面部幾何網(wǎng)格。團隊會檢查Medusa 4D掃描的視頻,選擇各種表情的最佳瞬間,并把對應的面部網(wǎng)格輸入到工業(yè)光魔的面部動畫制作系統(tǒng)Fez。這種選擇要盡可能的純粹,笑就是笑,不要包含斜眼、聳眉之類的動作。
現(xiàn)場和攝影棚內(nèi)補拍時,演員們只需戴著頭盔,就可以隨時記錄下面部表情,每位演員臉上都畫了128個標記點,Muse團隊會借助頭戴攝像頭捕捉到的畫面解算出每個標記點的空間位置,然后參考Medusa掃描的面部網(wǎng)格,來驅(qū)動Fez中的面部綁定。Medusa的掃描精度非常高,有時候達到上百萬點,這讓Muse團隊能夠準確地知道演員面部的皺紋、凸凹等,從而能夠準確地將標記點位置重定向到面部綁定上。
由于影片的基調(diào)是喜劇片,因此導演會從不同的拍攝素材中挑選最喜感的部分組成完整的鏡頭,換句話說,一段對話的開頭可能是在紐約拍攝的,第二部分是在Digital Domain的棚內(nèi)拍攝,第三部分則在House of Moves的攝影棚。有時候第一句話是笑著說的,第二句話卻是很嚴肅的表情,這種情況下Muse就發(fā)揮作用了。因為Muse跟以往的面部捕捉系統(tǒng)最大的不同在于,動畫師可以精確控制面部網(wǎng)格每一部分的動畫曲線。
以往的系統(tǒng)由于標記點較少,無法對捕捉結(jié)果進行后期編輯,也就是說以往的面部動畫更像是一系列不同的網(wǎng)格形狀排列在時間線上,動畫師能夠在網(wǎng)格基礎(chǔ)上添加或刪減一些東西,但無法改變網(wǎng)格本身的形狀。而在Muse系統(tǒng)中,技術(shù)人員會將Medusa掃描的網(wǎng)格表情分解成200多個塊,并分別解算為動畫曲線,從而可以通過Fez的滑塊來控制每塊網(wǎng)格的變化,這使得動畫師們能夠更容易地像平時操作關(guān)鍵幀曲線一樣操作CG角色的表情。這給導演和演員也帶來了便利,即便是分段拍攝,最終也能組合成導演想要的鏡頭。
對于《忍者神龜:變種時代》的制作過程,Pablo Helman總結(jié)道:“如今視效技術(shù)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影片拍攝階段,并且我們不是簡單地搞點爆炸、煙火之類的,我們是影片的一部分,是為整個劇情服務的。我們與導演、編劇、演員和設(shè)計師共同完成了這部影片。事實上,我們這幫視效人之所以從事視效行業(yè),就是因為我們想做電影,我們喜歡講述故事,《忍者神龜》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div>
4 ) 傳統(tǒng)的正義邪惡對抗片
在Singapore看了Ninja Turtles的首映,準確上來講是Singapore的首映,雖然沒有IMAX,但也3D效果也還算不錯。
先說說滿意的地方,這部作品的3D圖像呈現(xiàn)方面還是做得很不錯,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爽快的忍術(shù)的打斗場面,而且這些打斗場面接近于很多日本著名動作電子游戲的流暢感。搞笑方面做得也不錯,四個龜互相配合,產(chǎn)生了很多笑點。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到了童年時期看忍者神龜?shù)母杏X。懷舊的情懷是看這部電影的最大動因。Alex Mahone,不,是William Fichtner是里面演技最驚艷的,可以表現(xiàn)空間太少,其實是所有人的表現(xiàn)空間都太少了,都讓給特效了。Megan Fox拍這部片子時候懷孕了,所以導演大部分時間給的是上半身鏡頭,所以部分宅男可能略有失望,看不到小蠻腰了。
下面說說不好的,這是一部從開頭就容易猜到結(jié)尾的片子,這可能會讓像我這樣比較喜歡劇情片的很多朋友感到失望。其次,導演在這部片上講故事的能力并不強,跟Spider Man 1以及Tomb Raider 1都沒法比,無故事感。通篇的打斗讓我感到有點視覺疲勞。當然,這可能跟是4個主角有關(guān)系,畢竟主角多一些,沒法去深刻刻畫每一只龜。另外那種小聰明式的搞笑太多了,就有點反感了。
最后,我想說,這部片可能真不適合在家看,因為全是動作戲,劇情基本等于0。如果有機會,并且覺得還有必要看,等國內(nèi)上映了,去看一下。
給三星吧。
5 ) 這六部電影告訴你: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七月炎夏終于來了,現(xiàn)在的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字:燥!
不僅生活燥,電影院也是燥的不得了,看看最近的片單:《驚天魔盜團2》、《獨立日:卷土重來》、《魔獸》、《X戰(zhàn)警:天啟》
所有的電影都充斥了動作、科幻的場面,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得過個夏天嗎?
對于一向喜歡看喜劇電影的麻麻來說,最近即將上映的一部電影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
《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
這是一部將動畫元素融入到真人世界里的電影,其實這項技術(shù)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曾經(jīng)生存在二次元世界里的動畫人物突然闖入人類的生活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導演的初衷怕是想為自己和觀眾圓一場夢。
不過看看這畫風……
額——我們的眼睛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原本在二次元世界呆萌可愛的四只小烏龜?shù)搅爽F(xiàn)實生活中居然是這樣的……
哎,童話里果然都是騙人的?。?br>不過像這種類型的電影還是有很多的,有些是根據(jù)動畫片改編的真人電影,有些則是在將電影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或玩具擬人化。
說白了,就是在電影里營造一種童話的氛圍,因為每一位成年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真人電影中出現(xiàn)二次元角色的電影。
1、《精靈鼠小弟》
這部電影上映于1999年,是一部現(xiàn)代版的童話故事,在那時是很受歡迎的。
相信很多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后都紛紛養(yǎng)起了小白鼠,因為那只會說話、有智慧的可愛精靈確實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電影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雪球”,這是一只貓,但卻是一只笨貓。
雖然早在美國動畫《貓和老鼠》中就有了這樣的對比,湯姆和杰瑞是死對頭,但是貓總是抓不住老鼠還被老鼠捉弄。
《精靈鼠小弟》則將這樣的差異性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老鼠不但會說話、享受著人的待遇、而且融入了貓主人的家庭。
所以原則上來說,小白鼠已經(jīng)成為了白貓的主人。
導演賦予了小白鼠人的個性,并且給他設(shè)置了一個孤兒的可憐角色,他成為了人類獨特的朋友,并且有了人類的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
這部電影自然是給小朋友看的,所以家庭元素十分重要,每一部都講述了小白鼠遇到為難而一家人如何著急和營救的故事。
這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然不會發(fā)生,最起碼老鼠永遠也不會成為貓的主人,也不可能會說話、會穿衣服、會直立行走、還會在馬路上飆車。
但這部電影卻陪伴了很多人走過童年,小白鼠斯圖亞特也成為了許多人童年的玩伴。
2、《加菲貓》
這是一系列關(guān)于一只肥貓的電影,貓在大家的心中都是慵懶的動物,而加菲貓則更是如此。
他不但有思想,而且深受主人的寵愛,并且個性十足。
他具有人的危機感和嫉妒感,所以在新寵物登堂入室的時候,他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反感。
這部電影大致講的就是貓狗大戰(zhàn)的故事,美國也曾經(jīng)有一部《貓狗大戰(zhàn)》的動畫電影,只不過是在《加菲貓》之后才上映的。
很多人都很喜歡加菲貓的懶惰,他們視之為可愛,這只肥貓的個性也和人很相似,這也是觀眾喜歡加菲貓的原因之一吧。
《加菲貓》原來是一部動畫片,早在1988年就形成了自己的IP,如今把動畫世界里的人物搬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更是讓很多觀眾覺得十分親切。
看樣子,加菲貓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和真實了,這也依靠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幫忙。
3、《藍精靈》
這很顯然是一個比較大的IP,相信沒有人沒看過《藍精靈》的動畫片吧,更何況還有那首洗腦神曲呢~
和前面的那兩部電影不同,這個電影有一大群的主角,他們還保留著動畫里的模樣和人設(shè),只是誤打誤撞得進入了真人世界。
藍精靈就像是一個種族,他們生活在精靈王國,就因為大boss格格巫闖入了精靈王國而讓藍精靈們四處逃竄,結(jié)果穿越了一個神奇的洞就來到了紐約公園。
這不就是《驚天魔盜團2》里面的魔術(shù)嗎?
也是同樣的背景,四騎士為了逃跑而穿越隧道,結(jié)果……來到了澳門。
你TM是在逗我嗎?
原來童話里不是騙人的???在人類的世界里通過魔術(shù)也能夠做到!
不過這個電影的故事就很簡單了,沒有逃脫動畫的模式,仍然是藍精靈們智斗格格巫的大框架,只是有了人類的小插曲。
我們覺得藍精靈是闖入了人類的世界,但是在藍精靈看來分明就是人類闖入了他們的世界。
畢竟藍精靈是集體動遷,在人數(shù)上勢均力敵啊。
何況在電影的開頭是沒有人類出現(xiàn)的,藍精靈們好好得唱著歌跳著舞,誰知道突然畫風就變了,藍精靈們也是很懵逼的?。?br>不過電影也還是有缺憾的,藍精靈來到人類世界只是寄宿在了人類的家里,事實上人類在智斗格格巫的事件上并沒有參與,反而藍精靈們的到來打擾了夫妻二人的正常生活。
所以在這部電影的世界觀里,大人們對于外來物種還是比較反感的。
4、《鼠來寶》
這部電影也是一個比較大的IP,恐怕是在《精靈鼠小弟》大紅大紫之后,好萊塢的導演們趁熱打鐵做出來的另一部以小耗子為主角的真人電影。
人們已經(jīng)不滿足蹂躪一只小耗子了,所以在《鼠來寶》中一共有三只小耗子。他們性格迥異,并且組成了一個組合,倍受大家的歡迎。
有了《精靈鼠小弟》的預熱,《鼠來寶》的到來顯得水到渠成,人們對于“老鼠成精”這件事情已經(jīng)喜聞樂見了。
三只小老鼠在電影里是作為男主角的“孩子”出現(xiàn)的,男主角既是他們的爸爸也是他們的經(jīng)紀人。
所以在男主角總是喜歡過于保護他們,這讓三個花栗鼠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這點就和人很相似。
再說世界觀的問題,在《鼠來寶》的世界觀里,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思想有生活的,于是就出現(xiàn)了“好聲音”的場景,評委也是一些花栗鼠。
所以說,《鼠來寶》又是一個人類闖入動物世界的電影。
5、《泰迪熊》
相比之前所說的電影,《泰迪熊》比較特殊,雖然有過以泰迪熊為主角的動畫,但這部電影和之前的那些完全沒有關(guān)系。
這是一個獨立的故事,獨立的世界觀。
泰迪熊是約翰的玩具,由于他太喜歡這個玩具了,于是許下了一個讓泰迪熊活過來的愿望。
夢想成真了,玩具開始說話,他們變成了好兄弟。
泰迪熊和約翰在一起生活、泡妞、吸大麻,他們就像是發(fā)小,彼此了解,但也因為長大后產(chǎn)生了許多煩惱和矛盾。
比如當約翰有了女朋友以后,不自覺會冷落泰迪,這使兄弟間的感情產(chǎn)生裂痕。
在這點上,泰迪與人并無區(qū)別,他代表的就是“兄弟”這個標簽,在遇到“第三者”插足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產(chǎn)生情感危機。
但這部電影實在不適合小朋友觀看,因為泰迪會時不時地說些臟話、或者講些黃段子,里面還有泰迪與美女嘿咻的戲份。
或許是為了讓泰迪熊這個IP在小孩子的心中也能延續(xù)下去,于是中國也拍攝了一部以泰迪熊為主角的動畫長片,目前正在熱映中。
所以說這部名為《泰迪熊》的電影也的確毀童年,雖然看上去老友的相處十分和諧,但小時候可愛的泰迪熊玩具突然有一天抽著煙或吸著大麻站在你面前的時候,還是會被震懾住。
尤其是當大boss追殺泰迪熊,最后將泰迪熊撕成兩半的時候真是有些脊背發(fā)涼。
因為在電影中,泰迪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人”,一個活物。
如此殘忍的手段還是有些血腥暴力的,雖然泰迪熊是個玩具,撕扯后他噴出的是棉絮而不是血漿。
6、《帕丁頓熊》
這也是一個用熊作為IP的電影,但與《泰迪熊》不同的是,帕丁頓熊是孤身一人來到這座城市,他不受人重視,而且被人忽略。
人們對于一只會直立行走的熊自然有些新奇,但在21世紀已經(jīng)見慣不怪了。
但對于一個變異了的物種,自然有科學家想要研究,于是就有了大boss——博物館長的出現(xiàn),她準備將帕丁頓熊做成標本供孩子們觀看。
在電影中對于小熊的出現(xiàn)沒有做過多的交代,就是一只貌似是來尋親的熊經(jīng)過這座陌生的城市,于是迷路了,所以就站在失物招領(lǐng)的旁邊。
注意:是“失物招領(lǐng)”。
所以對于這部電影最開始的世界觀來說,帕丁頓熊還是一個“物”。
走過路過的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只奇怪的熊而已,只有小孩子路過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熊的秘密——他會說話,他是活的。
所以這部電影需要站在一個孩子的視角來看待,才能發(fā)現(xiàn)大人無法發(fā)現(xiàn)的秘密。
然而這部電影仍然講述的是家庭,倫敦的一個家庭收養(yǎng)了帕丁頓熊,雖然最開始帕丁頓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不過后來當博物館長為難帕丁頓的時候,這家人還是挺身而出幫助帕丁頓脫險。
所以在溫情之余還是有一些感動的。
說了這么多好萊塢公司制作的電影,再說國內(nèi)的,其實并不是完全沒有?!堕L江七號》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而且很多真人電影大獲成功以后也開始拍攝動畫電影,這樣更適合給小孩子觀看,劇情也更加簡單、夢幻。
不過在電影最后,童話里的人物再次消失在人類的世界中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傷感和難過的,于是我們再次高唱: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說好的不會走,說好要一輩子好好玩耍的呢?
但是以上盤點的這些真人電影中出現(xiàn)的卡通形象還是比較可愛的,至少還對它們的再次出現(xiàn)心存幻想。
不過在看了《忍者神龜》后對于這四只小王八還真是有點無語,也太丑了吧?
何況四只常年生存在下水道的烏龜還不夠,還有一只灰了吧唧的小耗子,簡直忍無可忍了。
但是拋出人物形象不談,畢竟人不可貌相嘛,這部《忍者神龜》還是有一些看點的,因為這四只烏龜也很可愛,并且完全是按照老黑的形象設(shè)計的。
最近馬上又要上映第二部,相信你們也有很多人是從小看著忍者神龜?shù)穆嫛⑼嬷陶呱颀數(shù)挠螒蜷L大的,所以還是有必要去電影院一探究竟的啊!
6 ) 烏龜動手也動口
我很喜歡2007年那個動畫版本的TMNT,
雖然不論以電影而言,或以動畫片而言,
那部TMNT絕對不是什麼經(jīng)典鴻篇巨制,
不過穿梭整片的Pop Punk卻宛如降下某種啟發(fā),
我在情感上徹底被命中,
使那部片子後來變成成長過程中,具有私人意義的道標。
7年過後,四隻同名的烏龜與一隻大老鼠又重新跳上螢幕,
但是Pop Punk被Rap取代,
CG動畫也躍升為動態(tài)模擬技術(shù)搭配真人出演,
這新陳代謝好像見證了某種時代的流動。
(不過小時後有看過原版動畫的人見到2007版應該也是同樣的感覺)
而至於2014版到底有沒有帶給觀眾新的感受?
我覺得這必須切割成劇情與畫面兩個部份來說。
如果是在劇情上,
抱歉,2014版甚至比2007年版更差。
2007版至少還透過四隻烏龜從離散到聚合的過程,
來對比Winters及他的將軍們從並肩到分裂,
而且用Leonardo和Raphael的互動扣緊「家人」的主題。
那場屋頂雨中打戲除畫面精緻之外,是有推動劇情作用的,
Raphael折斷Leonardo的雙刀之後,
才理解到原來自己不是不甘被領(lǐng)導,
反而是太過害怕領(lǐng)導消失後的茫然,
所以才在建立前就先破壞,避免從高處跌落受傷的可能。
雖然2007年版講的也不是什麼醍醐灌頂?shù)牡览恚?br>但至少它不是完全不想嘗試。
而2014版的劇情完全呈現(xiàn)一種自暴自棄的狀態(tài),
以三幕劇來說,
開頭從April O'neil的探索來逐步揭露忍者龜?shù)拇嬖?,進而發(fā)現(xiàn)他們的身世;
第二幕引出富商Eric Sacks的反叛和Shredder的逼近,
最終幕則解決危機,並且讓烏龜們與老鼠師父重新團圓,成為一個團隊。
非常難得的,三幕都搞砸了。
April O'neil在發(fā)現(xiàn)忍者龜?shù)倪^程中,
縱使觀眾對看到烏龜?shù)钠诖泻芨撸?br>不過April O'neil與她的攝影夥伴本身是相當無聊的角色,
除了Megan Fox的臉孔身材還是值得欣賞之外,
基本不會有想跟著她一起探索的感覺,
加上根本沒人想知道她的記者生涯是如何在英雄新聞和爆乳蹦床之間掙扎,
於是只能不斷祈禱她趕快發(fā)現(xiàn)烏龜們,
就某種程度而言,導演算是用了蠻惡劣的手段營造出觀眾的期待感。
之後烏龜和老鼠的身世之謎也爛得很,
文藝復興計畫、小April拯救動物、訓練過程等等,
基本上完全只是盡到「說明」的義務而已,
沒有想跟劇情起連結(jié),也沒有特別的記憶點,
就算整段改成旁白形式放到開頭的忍者切水果似乎也沒什麼差別。
反派的部份絕對是最大糟點,
除了Shredder體術(shù)威能沒有破格之外,
不過對Shredder的印象也只剩體術(shù)和講日文而已。
而且只要有富商Eric Sacks的部份都想睡!超想睡!
在暗房日本捲軸前面那段甚至整個人化為NPC在背臺詞
不知為何,他的面相從初登場就讓人篤定會轉(zhuǎn)惡役,
倒也不是要求到TDKR的Miranda那種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步,
但明顯成這樣已經(jīng)讓人不懂這個角色正轉(zhuǎn)惡的意義何在。
BTW, 這部的Karai為何這麼像東區(qū)羅姐。
不過其實以上都可以當作是情節(jié)設(shè)計的瑕疵而忽略不論,
2014真正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一個核心思想,
就算從頭就開始強調(diào)「家門」的重要,
不過因為烏龜之間的衝突非常不顯眼,
而且被太多搞笑垃圾話稀釋,
其實無法分辨他們之間是鬥嘴還是在講正經(jīng)話,
所以到最後發(fā)射塔真心話大怒神的時候,
才赫然發(fā)現(xiàn)原來這部的主要內(nèi)部衝突是Raphael要離開團體這件事,
還用了死前幡然悔悟這種最速成的方式來敷衍觀眾,
都不用鋪陳,直接讓角色掏心掏肺,
看起來就好像很真誠一樣,
其實整部片就是這樣,
是由很多Michael Bay風格的段子串連而成,
攝影師Vernon Fenwick對April的意淫;
April O'neil找錄影帶時歇斯底里的方式;
烏龜們的垃圾話互動等等,
都是十分浮誇表面,但是在電影院裡面卻能立刻見效,
而且安全擊中多數(shù)觀眾笑點好球帶的段子。
雖然劇情如此三流,
不過本片的動作場面真的太屌了。
下水道、雪地、天臺,
主要的三個場面都各有亮點。
空間狹小的下水道,
突顯Shredder裝甲進化之後巨大的威壓感,
老鼠Splinter與Shredder的纏鬥真的是「纏」,
打了好一段時間,看得相當爽。
雪地一段更是爽到極點,
整個腎上腺素被激發(fā),
畫面上各種物件翻飛、騰空,
敵人雖然是大眾臉,不過卻極盡干擾之能事,
沒有變成雜魚升級包。
貨車失控墜落時,
有一幕是烏龜們在來回擺盪的車底下碎嘴的畫面,
那種巨大的物體在眼前晃來晃去的視覺效果非常驚人,
而且全程在雪地上居然沒有視覺疲勞,
反而讓整個局面混亂的更有趣。
最後天臺一段雖然在雪地之後稍嫌單調(diào)了,
不過各種打到大樓邊邊的畫面看得倒也蠻緊張的,
而且合體技呼應前面的童年片段鋪陳,
不是莫名其妙使出來的。
「Cowabunga」在片中是烏龜們童年的共通回憶,
當他們在戲裡大喊時,
同時也好像對著戲外觀眾大聲呼喊,
把人人都喊回了一種童年狀態(tài)。
雖然作為一部重新講述英雄誕生的電影,
你可以看到烏龜不斷的打嘴炮打壞人,
可是卻很少看到烏龜們真正的在思考,
動了手也動了口,可是很少動到腦。
所以結(jié)束後,除了原本沉穩(wěn)、暴躁、胡鬧、聰明的既定印象之外,
也沒有什麼值得玩味的地方。
顯然講述一個具有新意的故事不是2014年版忍者龜?shù)闹饕V求,
相反的,它倒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目標群在哪,
並且在畫面上、段子上、動作設(shè)計上都精準鎖定自己的預定目標,
讓片子的喧鬧華麗掩蓋了故事的疲弱。
不過至少2014年的這個版本是有新鮮感與誠意的,
這滿足了一些它原先的目標與觀眾胃口,
但如果要展開系列作品,這樣的招數(shù)是否能繼續(xù)下去,
而不至於像製片Michael Bay自己導的變形金剛系列,
面臨在新鮮感逐漸退去後每況愈下的慘劇,
或許是在喧鬧過後必須好好面對的問題了。
就很簡單的片子,朋友覺得神龜真人太丑。。
一如既往反派不出彩,這種片子誰當女主都沒差。不算辜負童年,破衣爛紗和一身綠皮下卻是濃濃的布魯克林匪幫魂。電梯B-Box給個贊。
電梯里頭的rap哈哈。
電梯Rap那段笑翻了,最后極速滑雪坡特效大贊...整體感覺這次真人版比07年動畫版要好一點點,但還是好萊塢流水線作品,滿滿的俗套,光靠個別段子的亮點依然缺乏整體新意和驚喜。惡意賣萌的小龜龜們,臉盲癥患者依然分不清你們誰是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愛因斯坦和拉斐爾。
我很好奇屎來德幫派為啥叫大腳幫這樣的名字,能不能嚴肅一點?
雖然故事老套,但特技啊,臺詞啊,我覺得都挺不錯啊,為什么會差評咧,烏龜們被設(shè)計的長的有點丑是真的!來個續(xù)集我也不介意,不過感覺梅根好像整容了的樣子,臉蒼白的像邁克爾杰克遜,看不過去有點~
非常平庸的流水線爆米花之作,劇情簡單老套到?jīng)]眼看
Cowabunga!電梯beatbox最開心!沒見到克朗不高興!雖然劇情邏輯比動畫還低幼,可動作場面保持質(zhì)量,鼠老師忍者龜大戰(zhàn)機甲武士史萊德,CG武術(shù)指導比《金剛狼2》要好看很多,而且個人覺得龜設(shè)還是挺可愛的嘛。期待續(xù)集看到犀牛和笨豬。胡比高拔好久不見,就醬油那么幾分鐘;白靈變得好丑
逗逼四龜組。居然還吐槽了LOST。
現(xiàn)在看完合適嘛?劇情還行。3.5分
我童年時候養(yǎng)的寵物一定會長成超級英雄來拯救我……
我是來看維斯布魯克變身的
丑到深處自然萌么233
幾個美國熊孩(龜)賈斯汀比伯附體,妥妥的美國Teenage,電梯里那段要笑死人了,雖然這片太糙,比如一群人類滾完雪山還活著,高空摔下的毒藥去哪了之類的,就當看動畫片了。梅根一張萬年pornstar臉配倆同樣演技差的十三線男星,看完已經(jīng)不覺得龜丑了,但耗子,還是丑到天理難容。
我真的有點想不明白為什么主創(chuàng)人員要把我親愛的四只“忍者神龜”造型弄得如此邋遢、還有把斯普林特弄得很“臟”的感覺?雖然在很早的新聞劇照里就失望過了,但在電影院里還是真心希望小龜龜們能以可愛一點的面目示眾,畢竟“神龜們”承載了我好多美好的童年回憶;……,故事一般,動作場面還不錯,……
故事還行,不過這個形象設(shè)計得丑了點。
理貝斯曼導演+白金沙丘制作,早已預料到該片的水準,逼真的神龜有些邪惡,卡通與真人之間的鴻溝再牛逼的技術(shù)也無法填補,嘻哈文化精神內(nèi)核沒丟,故事為動畫片一集的含量,喧鬧的效果、凌厲的節(jié)奏,雪山速降場面調(diào)度超贊,總體等同于導演之前的作品,純正口味爆米花,終究還是造型破壞了童年回憶
baby turtles're lovely!
你們看過用筷子彈鋼琴的貓嗎?
改編得真爛,原作里斯普林特本是日本武士,跟斯萊德是同門宿敵,后來才被變?yōu)槔鲜?,命途多舛,電影里還真他媽是老鼠變的。原作精神一點沒有,求別來續(xù)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