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堅持日韓男星審美觀的朋友總要跟我灌輸肌肉男無氣質(zhì)這種觀點,對于沒有看過未來戰(zhàn)士的女流,這想法是可以理解的?,F(xiàn)在那些不男不女的日韓男星偶像要活在那個時代,咋還能讓他們活下來!還不一散彈槍斃掉一打,再被坦克型機器人重重碾爛一堆。
未來戰(zhàn)士終結者永遠是所有男人和男機器人的楷模,光是挖出眼球后,隱藏在墨鏡后那深邃的紅外線狙擊瞄準,就已經(jīng)氣質(zhì)得讓你可以去死了。無論是第一集被炸成骨架后仍要殺你全家的鋼鐵意志,還是第二集滅了水銀人后仍為了人類未來選擇的自我犧牲,只要有了隨時隨地轟掉半座城的爺們氣概,就連演這個角色的阿諾德(施瓦辛格)老兄最后都能當上州長。
整部電影沒有太多時間旅行而帶來的錯亂關系,沒有細致解釋機器智能生命的社會體系,只有光明磊落的動作場面和情節(jié),只有充滿末世警示的細節(jié)和因果線索,未來戰(zhàn)士當之無愧為類型硬漢科幻片的一塊里程碑。無奈第三集的出現(xiàn)完全毀掉了前兩集的詩意,這是后話了。雖然此類科幻片中的未來多是末世景象,但從來不會給人帶來絕望感,小時候的我總覺得能有那么多如此氣質(zhì)的機器人,社會再混亂也一定還是有趣的,頗有種惟恐天下不亂的意思。第一次看《未來戰(zhàn)士II》是小學二年級還是三年級的,在姑姑家,好像是因為表妹生日,姑丈不知從哪拿來了這張沒有中文字幕的LD碟,英文對白幾乎一句都聽不懂,但有氣質(zhì)的科幻片畢竟是與眾不同,不用言傳,意會便可,一家老小在不停的追車槍戰(zhàn)爆炸場面中其樂融融。
對于我來說,終結者系列是一種圖騰。可能很多影迷和我有相同的感受。無論阿諾在其他電影中的表現(xiàn)有多么令我們影迷失望,我們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支持他,無非就一個原因:終結者、終結者、終結者!??!就因為他是終結者的締造者之一,我們才把他作為動作電影永遠的王者——引用《看電影》里的一句話說(這句話簡直說到我的心坎里了):“終結者是不朽的?!彼园⒅Z也是不朽的。
記得很小的時侯不算太喜歡看電影的,只有好笑的香港片子才看看、笑笑。但是有一天,有一個機器人的存在把我完全地震懾住了。THE TERMINATOR,來自1984年卡麥倫的天才的頭腦,使我第一次看見如此完美的機器人設定,第一次目睹如此寫實的殺戮,第一次感受如此真實的壓迫感,第一次認識到人類未來的絕望。當我自以為終結者已經(jīng)被卡車所撞毀、被烈火給消滅、被炸彈給終結的時候,終結者一次又一次地爬了起來,才真正體味到卡爾?瑞斯在汽車中對莎拉?康納所說的那句話:“你無法和他講和,他沒有感情,不知道恐懼,他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殺了你、殺了你,直到他生命的終結!”這時,看著只剩下半截身體、還毫無遲疑地爬向莎拉的終結者T-800,我除了恐懼,只有敬意了,這是一種由衷的敬意,在這具完美的金屬骨架里,我看見的是人類所最缺乏的東西:執(zhí)著!即使存在的價值僅僅在于毀滅,我仍然要向他至以最高的敬意。
然后,我看了《終結者2:審判日》。對于這部電影,已經(jīng)無需多說任何話語,它體現(xiàn)了電影所應該體現(xiàn)的一切美德。在每一次重溫這部電影的時候(不下30遍,我的確是瘋子),我都堅信這是任何娛樂片所無法超越的極品,即使是現(xiàn)在,看見《MATRIX:RELOADED》里的動作和追逐場面,我敢說除了中國工夫的加入外,大部分動作場面幾乎都可以從T2中找到影子——T2的偉大之處和真正令人感到興奮的地方就是,即使是在12年后看,它仍是完美的。這里面有兩個機器人,他們之間的打斗是“非人”的打斗。任何人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終結者們都能夠做到,這為影片想象力的發(fā)揮和氣勢的營造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T2的偉大之處還在于沒有什么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從音樂到燈光,從攝影到剪輯,從劇本到表演,從動作到特技,從結構到內(nèi)涵……或者說,這些方面的全面完美是罕見的。即使是后面的《THE ROCK》、《FACE OFF》、《AIR FORCE ONE》等等經(jīng)典動作片,要從全面的角度評判一下的話,還是和T2有著太大的差距。都說卡麥倫自從TITANIC以后就無法超越自己了,其實他自從1991年T2以后就一直沒有辦法跨越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如此高峰了。
這就是《終結者3》的窘境:誰都知道,無論T3如何出色,永遠都是失敗。12年前T-800已經(jīng)在自毀前說過:“一切都得在這里完結”。是的,一切都已經(jīng)完結了,T3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除非有另外一位天才,能把一切解釋得完美無缺。但即使再天才,有誰敢在卡麥倫的瘋狂崇拜者(如我這般,呵呵)面前顯示自己的野心呢?我敢說,斯匹爾伯格不行,喬治?盧卡斯也不行。這里是卡麥倫的地盤!
但是,即使T3不再姓卡,還是沒有辦法抵御T3的誘惑。畢竟它存在著,畢竟它是打著自己心中永遠的經(jīng)典的旗號奔到面前的。所以,一看見T3的影碟,即使知道影院版本效果絕對會差,還是當機立斷瞬間買下了。
看完后的想法便是:沒有任何想法。是的,我很激動,但不是當初看T1、T2時的那種激動?;蛟S是因為我長大了,失去了好奇和童心;但是,對于我來說終結者是一種青春舊夢的象征,但現(xiàn)在恐怕要加上其他一些感情了,就象看見自己心愛的小孩高考沒有考好,仍對外宣稱是因為小孩身體狀態(tài)不好。
以下就是對于T3的一些看法,不吐不快:
1.片頭。大家一定記得T1中反射藍色金屬光澤的TERMINATOR字樣,也一定對T2中對審判日的全景式回顧和燃燒中的兒童樂園記憶猶新,還有那在烈火中拼合起來的兩塊鋼板:“TERMINATOR 2:JUDGMENT DAY”,手法其實是比較嘩眾取寵的,但當時的效果,只有用“震撼”來形容了。而在T3,TITLE出現(xiàn)之快、之簡單明了,令我咋舌。簡簡單單的黑底白字,簡簡單單的“TERMINATOR 3:RISE OF THE MACHINES”的亮出,沒有任何鋪墊,頗有些反傳統(tǒng)(雖然這才叫傳統(tǒng)片頭,卡麥倫的確喜歡搞花哨)。然后,直接映入眼簾的,是一枚核彈擊中了某一城市,約翰帶領人類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當然,這些只是遐想而已,現(xiàn)實中的約翰成為了一個逃避世人的建筑工。這樣的開場,一下子屏棄了終結者系列向來“先聲奪人”的傳統(tǒng),給我的感覺是,喬納森?莫斯托的確沒有卡麥倫那么懂得討好影迷。這仿佛也預示了T3此后將出現(xiàn)的種種特點和問題。
2.細節(jié)豐富度。T1、T2作為動作片,之所以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來自于其間比比皆是的細節(jié)。這是兩部由細節(jié)構成的動作片。T1中,T-800的自我解剖、修復那一段,卡麥倫用完全寫實、白描的手法,對沾滿血污的手術刀,滴入水池、慢慢化開的鮮血都毫不吝嗇地給予特寫,不僅有力地控制了全片的張弛節(jié)奏,而且從另一側面描繪出了T-800的性格——即,當一個眼球已經(jīng)沒有用的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處理掉。而在T2中,類似細節(jié)描繪之豐富簡直呈暴走狀態(tài)。永遠也無法忘記那些經(jīng)典鏡頭:T-800從玫瑰盒中取出霰彈槍;玫瑰被T-800踩在腳下;熊熊烈火中滾出一只燃燒的輪胎;T-1000的手槍卡在門柵中;T-1000把T-800的墨鏡踏碎;T-1000的腳與滾燙的地板熔為一體;以及T-800那張有名的半邊金屬臉。我甚至可以自信地說,T2是一部連佩帶在身上的子彈都能找出其歸宿的電影,這靠的是導演卡麥倫的靈氣和膽識。但是,T3就不一樣了。并非說其間沒有細節(jié),而是說這些細節(jié)中找不出感覺,那種終結者所特有的感覺。T-X的隆胸并未顯示其狡猾或者聰明;T-850第一次戴上的玩具墨鏡除了搞笑之外也上不了檔次。不痛不癢——T3首先在細節(jié)上輸給了前作。
3.臺詞。不知為何,又要夸贊卡麥倫一番了。首先得承認,作為只拍攝自己寫的劇本的導演,他是一位臺詞大師——雖然在他得劇本里找不到特別機智幽默得話語,但是他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一些本是世俗俚語的臺詞,只要說自他所創(chuàng)造的角色的嘴邊,只要說在他所安排的時機情境之下,就仿佛獲得了生命一般,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輝。“I’LL BE BACK”,這句甚至有些繞口的普通句子,誕生于1984年T1中T-800被警察友好地拒絕之后,也頻頻出現(xiàn)于19年來類似“影史10大經(jīng)典臺詞”之中?!癏ASLATAVESTA BABY” ,“FUCK YOU ASS HOLE” ,“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 ,“GET AWAY FROM HER YOU BITCH” ,這四句比較有名的卡氏臺詞中,一半是罵人話,四分之一是粗俗俚語,四分之一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言,竟能久久回繞于我們的耳際,不得不佩服卡大師這一方面的獨特的直覺和天才。言歸正傳,回到T3。T3中阿諾的確也有相當出彩的句子:“TALK TO THE HAND(雖不甚知意,但直覺告訴我這將是T3 中最為膾炙人口的臺詞)”,“I’LL DRIVE”,“I LIED”,“SHE’LL BE BACK”……這些臺詞相當令人欣喜??上С酥釺-850說的話實在太多了。也難怪,來自未來的信息只有從T-850那里才能提到,沒法不沖淡那些精彩臺詞留給觀眾的印象。而比較糟糕的就是T-X的臺詞了:頭兩句就是“I LIKE THE CAR”、“I LIKE YOUR GUN”。作為終結者系列中傳統(tǒng)的添衣、武裝的橋段,這兩句話實在無法令人滿意——看看T1、T2中終結者們是如何表現(xiàn)的吧:T1中,T-800:“YES,NICE NIGHT FOR WALK”、“YOUR CLOTHS,GIVE THEM TO ME”、“WRONG”;T2中,酒吧小流氓:“YOU FORGOT TO SAY PLEASE”, T-1000:“SAY,THAT’S A NICE BIKE”。相較之下,T-X的智商和幽默感仿佛退化了,不禁讓我懷疑這未知數(shù)X取值范圍是(0,1000),不,或許是(0,800)。更別提T3中T-X對約翰未來老婆所逼問的第一句話:“JOHN CONNER WAS HERE,WHERE DID HE GO?” 這樣味如嚼蠟的臺詞??纯碩2中T-1000如何表現(xiàn):直接刺穿莎拉的肩胛骨,說“CALL TO JOHN 。I KNOW THIS HURTS。CALL TO JOHN NOW”。而莎拉的反應也實在痛快:“FUCK YOU”。可惜沒有卡麥倫,我們在T3看不到如此暢快淋漓的對話,T3老板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顯然他應該解雇為T-X寫臺詞的編劇。
4.關于T-X。說實在話,我喜歡這個T-X。除了臺詞以外,T-X的表演是比較完美的。我是說表演,僅限于表演。克里絲汀娜?羅根的確沒有讓我們意識到它是個女人。從T-X身上,我們看見了久違了的T-1000的影子,冷酷、驚艷,每走一步都是優(yōu)雅的標準貓步,每一次扭頭都風情萬種,的確給人以相當奇妙的感受(T-X和T-1000無論在性格、相貌還是在身高上,都是絕配)。看到它那受傷的右手伸出廢墟,向約翰?康納逃離的方向輕輕一點;看到它被定在加速器上,兩眼仍死死盯住遠處的約翰;看到它與T-850大戰(zhàn)一番離開時仍不忘瞥一眼鏡子中美貌的自己;看到它用吊車把T-850撞到消防車上后嘴角浮現(xiàn)的一絲淡淡的冷笑——到這時,我有絕對理由相信,克里絲汀娜在表演上是成功的,雖然在給我們的震撼上還不及當年的羅伯特?帕特里克,但感覺絕對抓對了——畢竟所謂的“震撼”還是和特技分不開,與演員的表演離得遠些。但是關鍵就在這里:我們還沒有搞清楚T-X的構成——整部T3對于T-X的性能展示猶如走過場一般,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理論上,T-X比T-1000更加先進。所謂先進,就應該是:凡是T-1000能做的,T-X都能做;而T-1000不能做的T-X也能做到。但是我的感覺是,這次SKY NET如果還是派一臺T-1000來,反而更加容易成功(結局部分尤其如此,T-850竟然通過抓住T-X的殘片來同歸于盡,這在T-1000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通過對T-X所有出場鏡頭的研究,我整理出了這么幾條性能:(1),T-X和T-800一樣,內(nèi)部擁有堅硬的金屬骨架;(2),T-X的外表由類似于T-1000的液態(tài)金屬覆蓋;(3),T-X的雙手能夠變成更加復雜的機械,有激光發(fā)生器、電鋸、火焰噴射器;(4),T-X能夠利用手機等無線網(wǎng)絡上網(wǎng)查詢資料,或無線操控車輛;(5),T-X能輕易地修改其他終結者程序;(6),T-X能舔血鑒定身份(其間有一個BUG就是:既然T-X連約翰及其未來老婆的DNA資料都有,何苦要象T1中的缺乏人口資料的T-800那樣按照電話本一個一個殺人)?;诘冢?)、(4)、(5)三點可以看出,T-X的確有超越T-800和T-1000的先進之處,或者說它已經(jīng)強大到有些賴皮了:自己身上帶有激光器?。£P鍵就在于,導演喬納森?莫斯托如何給我們親愛的T-X一個更廣闊的舞臺,把它的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們大大驚艷一把。就再來看一看:對于功能(2)的運用,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吧,能夠瞬間修復自己的形象,也能變成自己接觸、采樣過的任何人。具體地,T-X只變成過約翰的未來老婆的現(xiàn)在的未婚夫(引用T2的一句話:“THIS IS DEEP” )。功能(3),T-X的激光從來沒有打中過追殺目標約翰(當然如果打中的話故事也就結束了),還被T-850的飛彈擊傷過;電鋸鋸死過一個無辜者,也用過把自己從加速器上救出來(鋸斷電線);噴火器只燒壞了T-850一點皮膚。對于功能(4)的運用,T-X可以更快獲得更多的數(shù)據(jù),也遙控過4輛車追逐約翰,可惜沒有形成太大的威脅;對于(5)的運用,T-X曾令T-1系列和空中獵殺者(都是未來HK的前身)對約翰及眾人展開追殺,但效果甚微——想來也是,T-850可比T-1系列先進不知多少倍,別老把阿諾叔叔的T-800看作老爺貨?;氐絋-X,我們發(fā)現(xiàn)T-X的確應該強大很多,但是T3犯了個錯誤:對于T-X的展示總是處于這個矛盾之中——一方面忙不迭告訴觀眾T-X有這個功能有那個功能,一方面又不能讓T-X任何一個功能得逞,因為T-X代表的是邪惡,是反人類的,命中注定要失敗。這個矛盾使得T-X變得象個“扶不起的劉阿斗”,我們不會慶幸T-X運氣差,只會奇怪T-X的智商變得越來越低,隨身帶個軍火庫都成功不了。而這個矛盾又源自另外一個終極矛盾,即T3的有限的片長使得喬納森?莫斯托無法平行講述比兩條更多的線索。更多的線索的好處是什么呢?T2中,T-1000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個絕技都是在輔線中施展的:約翰養(yǎng)父母家單手變刀、瘋人院中變成地板……而在T3中,T-X既無法在其他線索中大施淫威,又無法在主線上得逞,猶如被套上無形的枷鎖,各個絕技如同走馬觀花,沒有真正的必殺技,無法給人更深的印象。
5.風格、內(nèi)涵和故事。T3的整體風格沒有自己的特色,前半段接近T1,后半段接近T2,總體不象是續(xù)集,而更象是紀念T系列誕生19周年獻禮片。先說前半段。其實我是很喜歡前面部分的,T-X找到符合目標姓名者后,果然沒有很快展示它的特殊功能,而是掏出手槍秒殺,和T1前半段的追殺模式雷同??粗鳷-X面無表情地向無辜者們開槍,我仿佛看到了19年前尚還年輕的阿諾(看殺人還懷舊,我好象有些變態(tài)?。?。喬納森這方面的安排還是比較明智的,雖然有人會說T-X拿小手槍殺人的場面對于21世紀好萊塢預算高達1.7億美金的超級巨片來說實在太小家子氣,但是我堅信,這是全片最閃耀經(jīng)典動作片光輝的華彩橋段,一種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氣息撲面而來。T3放映的目標不是小孩子,小孩子只要看《查理的天使2》就高興得活蹦亂跳了。與任何當紅的續(xù)集電影不同,T3不該妄圖再創(chuàng)造一種票房奇跡,而應該是一種文化呼喚。從這一目的來說,T3前半部分是令人滿意的。后半部分隨著T-X、T-850找到約翰而變成典型的T2模式,逃離捕殺,荒廢沙漠,國防大樓,改變命運,這樣熟悉的主題和場景接二連三地出現(xiàn)。其間必有變化:變化(1),T-850不再服從約翰的命令,而是聽他女朋友的話;變化(2),T-850曾經(jīng)從保護者變?yōu)楂C殺者;變化(3),命運不在象T2那樣可以改變。我的評價是:變化(3)是震撼的,或者說,變化(3)把T3的內(nèi)涵整個提高了一個層次;變化(2)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解決得太快,沒有戲;變化(1)是無聊的,T3根本不需要這樣自打耳光的插曲(因為最后T-850還是承認了約翰是“LEADER”,而約翰的女朋友根本沒有什么戲份)。從某種意義上說,T3想講很多哲理:首先,約翰成功阻止了T-850殺害自己,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其次,約翰無法阻止審判日JUDGMENT DAY的發(fā)生,表現(xiàn)了人面對命運有時的確更多的是無奈(這個主題在好萊塢倒是顯得有些另類),重要的是面對命運,如何積極迎戰(zhàn)。從這個角度來說,T3既有其悲觀的一面,又有積極的一面。最后,又對機器人的思想進行了一些探索:T-850對約翰絕望地說“I AM A MACHINE”,最后卻自我終止追殺,仿佛良心發(fā)現(xiàn)似的,這個有些幼稚,T3畢竟不是A?I,不需要大肆宣揚人性。以此為代價的是:喬納森錯過了一個突破T1、T2兩部經(jīng)典追殺模式的大好良機:我們看過了兩個終結者的相互對抗,但我們從沒有看過兩個終結者的合作共事?。。≡囍胂笠幌?,T-850和T-X如野狼一般相互配合、圍堵獵殺,步步把目標逼入死角,這樣足可以增加15分鐘精彩的戲份。而約翰欲喚起T-850對12年前他們之間培養(yǎng)的如父子般情誼的記憶,但是結果當然白費。情急之下,約翰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中斷兩臺終結者的電源(又可以增加5分鐘),然后準備阻止審判日的到來。但當他們看到未來竟然無法改變時,絕望的約翰重啟T-850電源,此時他與T-850進行一場智慧的、哲學的、富有預言色彩和啟示力量的對話(真希望卡麥倫能來做編?。腥酥辽?;然后T-X意外重啟,T-850為阻止它就與其同歸于盡。最后,在一片廢墟中,約翰和女友坐在一起,靜靜等待著審判日的到來。相信這個結局會比T3實際的結局看起來要過癮得多。
6.演員和角色。對于把終結者系列當作圣經(jīng)來讀的我來說,T3的演員除了克里斯汀娜?羅根和阿諾以外都沒有找到感覺,那種“我現(xiàn)在出演的是終結者電影”的感覺。同經(jīng)典系列STAR WARS的N多續(xù)集、前傳不同,終結者之父詹姆斯?卡麥倫不再執(zhí)導T3,所謂的“終結者的感覺”只能靠演員的表演來維系,因為終結者系列還是很注重表演的力量的。但是兩位新生代主角,演約翰?康納的和演他女友的克萊爾?丹尼絲兩人的表現(xiàn)活活象夢游。據(jù)我觀察,網(wǎng)上對T3評價偏低主要是因為他們。如果他們稍微感覺到一絲責任的話,就應該好好研讀一下前兩部終結者。91年愛德華?弗朗版本的約翰和阿諾的T-800的配合天衣無縫,12年后面對這個完全陌生的約翰,不僅阿諾來不了感覺,連觀眾都有“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約翰”的疑問。喬納森還沒有搞清楚終結者應當強調(diào)的是什么——是約翰,而不是T-850;給觀眾的感覺應該是:約翰是人類值得期待和依靠的,而非T-850是人類最后的希望。因為約翰是終結者的任務的核心。如果約翰不值得依靠,那么T-850的所有行動都失去了意義,整個終結者的故事都失去了根基??上У氖牵琓3把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T-850身上了,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約翰12年來不僅沒有學會任何新東西,而且還變得老成、事故、頹廢和遲鈍,原先的機靈勁都沒了,還有什么能比這個更令人失望呢?還有一個能說明問題的地方,即那個同樣出現(xiàn)在T1、T2的精神病醫(yī)生也來跑了個龍?zhí)祝ㄋ俏ㄒ荒芎桶⒅Z一拼的老資格了),面對被救出墓地的約翰女朋友,述說著當年的“不可理解的瘋狂之事”對自己的影響(大家還記得T2中他被隨意穿過鐵門的T-1000嚇懵的鏡頭嗎)??上н@個角色(演員還是相當有演技的)根本沒有被賦予更多的戲份,看到T-850殺出墓地后就跑得沒影了。這又是T3的一個缺點:每個出場形象都太單薄了,沒有深入挖掘。這和卡氏電影形成鮮明對比。諷刺的是,T3里真正震撼了我的角色恰恰是T3中缺席的,T1、T2中第一主角,堅強的女性,永遠的斗士,可敬的母親——莎拉?康納。當T-850打開莎拉的棺材,躍入眼簾的卻是莎拉精心準備的滿箱的軍火時,我想沒有人不為這位母親的偉大母愛而震撼吧!T3的遺憾不僅僅在于卡麥倫的缺席,還有莎拉的死訊。
7.視覺效果。前兩集終結者之所以能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視覺效果的出眾。這里的“出眾”之意,并非“出類拔萃”,而是“地動天驚”,這一點共識就不用多費口舌了。面對卡麥倫先前創(chuàng)造的完美影像,喬納森只有靠好萊塢史上最驚人的預算來給自己壯膽了。的確,在視覺效果的營造上喬納森動了一點腦筋,什么方面該用什么特技,方向十分明確。兩段關鍵動作場景的確沒有令我等T迷失望:一為公路追逐,二為國防大樓。T系列經(jīng)典動作模式為A+B:A為一路的車輛追逐(雙方都要換幾次交通工具),B為決戰(zhàn)場所的追殺(充分展示終結者們的個性/性能)。在T3中,公路追逐承載著A功能,T-X用巨型吊車帶上T-850大肆破壞整整一條街的場景的確和《MATRIX:RELOADED》中的公路場面有的一拼。在MATRIX里卓沃斯基兄弟追求的是虛擬世界中扭曲夸張的快感,而T3追求的是寫實的爆發(fā)力。在看到巨型卡車被甩上半空、漸漸支離破碎、最后轟然倒地的鏡頭時,我們不得不感嘆時代變了——這在T2里都看不到。而T-X和T-850在國防大樓內(nèi)的火拼也拍出了終結者的味道來,兩部機器面無表情,但通過動作就可以感受到它們相互對對方的壓迫力;在動作上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而且充滿細節(jié)的描繪(比如T-X看一眼鏡子的驚艷)。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即使讓卡麥倫來拍,也難出其右。但是喬納森有一點的確不如卡麥倫,就是對于全片的動作場面的布局、基本色調(diào)的把握和整體節(jié)奏的控制。喬納森能用華麗的CG在半分鐘內(nèi)讓我們過一把癮,卡麥倫卻可以讓我們愛上整部片子。以T2為例,橙、藍、白三種色調(diào)的銜接轉換自然流暢;T-800和Y-1000遇見三次,次次色調(diào)不同:第一次是白和橙,第二次是白和藍,第三次是白、藍和橙。有興趣的影迷可以研究一下T2中T-1000被液氮凍住、碎裂最后重新整合一塊的鏡頭,由白到橙的過度技巧非常嫻熟,半分鐘前還是白色畫面,半分鐘后就全是橙色了,絲毫不覺突兀,最后用藍色敘述T-1000主導的畫面,用橙色敘述約翰、莎拉合T-800,兩個互補色令我們的視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饜足感。但在T3里這種變化很少見了,T-850和T-X四次相遇的基調(diào)基本符合場景色彩,缺乏寓意。喬納森首先就放棄了色彩。其次,看節(jié)奏,T3的動作毫無拖沓之感,但缺點就在于太干脆,太利落,我們準備好了要接受10分鐘的視覺轟炸,他只安排給我們5分鐘就結束了。特別是在公墓一段,T-850單挑一個局的警力,只打完一梭子迷你機槍子彈就走了,以往在T2中同樣獨樹臨風的威懾力現(xiàn)在減小一半。最令人不滿的是山洞結局部分,T-850太輕易地把T-X終結掉了,我們甚至記不得T-X在那山洞里做過什么事情沒有。這個實在令觀眾大失所望,即使隨后到來地結局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地方,觀眾也絲毫沒有興趣了。而隨后的審判日的到來,核戰(zhàn)的爆發(fā),其畫面震撼指數(shù)還不如T2,怎能令觀眾有喬納森所期望有的絕望感?所以,如果按喬納森的水平來判斷T3能否更出色,得出的結論就是:非不為也,乃不能也。
由此觀之,T3太多幽默,太少聰明,恭敬有余,野心不足;在小處上令人驚喜,整體上令人失望——果然象我先前所害怕的那樣,象一部終結者死忠影迷自發(fā)拍攝的同人小電影。最新一期《看電影》雜志上透露,美國主流報刊對T3的評分平均為B+,實在是看在舊情的份上的。要我,只給C+。T3沒有拍出感覺核X-MEN之類電影不一樣的東西。除非卡麥倫回來,不然我不希望還能有T4。按前言所說,這的確是卡麥倫的地盤;如果卡麥倫發(fā)話,要買回T系列版權,就象重拍TITANIC那樣重拍T3,那我將第一個掏錢資助!?。?/div>
4 ) 冰山一角勝過整座冰山
因為明天要給芒果臺錄兩期《零點鋒云 影評聯(lián)盟》節(jié)目,
今天專門留空看電影。
一部是《終結者2018》,一部是《袁隆平》。
在我看來,這兩部電影都不是太好,
怎么說呢?
電影塞得滿滿的,沒有氣口,沒有真實感,
同時,充滿了“理所當然”的設計,電影的氣質(zhì)也不見佳。
下午,看完《終結者2018》,我實在忍不住問自己:
在我心目中神圣的高不可攀的《終結者2》到底是真的好,
還是殘存于我的童年印象中的靠不住的好?
于是又重看了《終結者2》,
答案當然是真的好。
越來越覺得,科幻電影,存在于純科幻背景里的,往往不討好,
像《終結者2》一般的,撕開未來的一道小口子,
讓未來的高科技露出冰山一角,留出巨大的幻想空間,
在平庸的現(xiàn)實里讓平庸的人們目瞪口呆,反而更震撼。
也就是,我之前提到《星塵》時說的:
美好的并不是仙境,而是和仙境隔了一道墻的石墻村。
《終結者2》寫的還是一個美國的核心家庭:
孤兒寡母,缺人保護,來了一個未來戰(zhàn)士,成為孩子心目中無所不能的父親。
電影還是能喚起人們內(nèi)心的情感,還有某種正義,
我以為這也是漫長的片頭里,著力刻畫燃火的孩子們的秋千的原因。
PS: 順便說一句,這么多年過去了,
我還是深深的愛著愛德華 福隆。
那甩下來的小分頭,那一縷落在嘴角邊的頭發(fā),
我忍不住俗氣無比的想到了“邪魅一笑,風情無限”這樣的字句……
可惜啊,小帥哥,并沒有向我們期待的那樣,長成一只傾國傾城的妖孽。
5 ) 現(xiàn)在的人不會拍續(xù)集電影,是因為沒看懂《終結者2》
公元1997年8月29日,美國研制的人工智能導彈防御系統(tǒng)“天網(wǎng)”產(chǎn)生自我意識后,擅自向俄國發(fā)射了一枚核彈,“核捆綁”戰(zhàn)略被激活,全世界陷入核戰(zhàn)爭狀態(tài),一天之內(nèi),30億人不幸喪生。后來,人類幸存者稱這一天為“審判日”。
審判日之后,“天網(wǎng)”勢力開始壯大,試圖統(tǒng)治地球,不過人類在John Connor的帶領下反敗為勝。
2029年,在即將被徹底打敗之時,“天網(wǎng)”利用時間機器,將機器人殺手“終結者”傳送回過去,實施刺殺行動。
第一臺“終結者”T-800來到1984年,任務是刺殺John Connor的母親Sarah Connor,阻止人類領袖的出生,從而改變歷史,扭轉戰(zhàn)局。人類得知消息后派出Kyle Reese,成功保護Sarah Connor。
1995年,T-800再次出現(xiàn),Sarah Connor的噩夢仍未結束...
1991年上映的《終結者2:審判日》延續(xù)7年前《終結者》的故事線,不過戲里的時間已經(jīng)過了11年,未來的救世主John Connor已經(jīng)是一個10歲的小屁孩。
救世主的角色并不是誰都能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后敲定了愛德華·福隆飾演John Connor。
他不負眾望,第一次演電影就能和阿諾·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兩位明星演員旗鼓相當。
之后,愛德華·福隆還與愛德華·諾頓合作出演了《美國X檔案》,光頭造型依然留有John Connor的酷勁。可惜后來他未能像小李子一樣成長為實力派巨星。
John是一個缺愛的孩子,他被迫和養(yǎng)父養(yǎng)母生活在一起,從小缺少管教,僅僅10歲就有了案底。他精通黑客技術,可以黑進ATM取錢,取了錢就去游戲廳玩,活生生就是一個“混混學生”。
看過《終結者》再看《終結者2》效果更佳,詹姆斯·卡梅隆在兩部電影中間還安排了一些決定性的事件,使得續(xù)集電影在開頭的時候并沒有按老觀眾的預想的那樣進行,諸多懸念迎面而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能《終結者2》成為續(xù)集電影典范的一個重要原因。
Sarah Connor在遭遇終結者T-800的突然襲擊,并與Kyle Reese經(jīng)歷過那段冒險之旅后,有了重要的角色成長,她再也不是一個普通的80年代美國少女,遇到害怕的事本能地想要逃脫,她已經(jīng)能直面自己的恐懼,她是一個銀幕經(jīng)典女戰(zhàn)士。
得知1997年8月29日審判日的Sarah開始為末日之戰(zhàn)做準備,她增強自己的體魄,學習槍械,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救世主兒子。然而,她卻因為一次襲擊行動被警方抓捕,她關于未來世界末日的話自然是沒人相信,然后就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悲劇的是,連她兒子John也不相信她的話。
《終結者》著重Kyle和Sarah的關系,以愛情為主導;
《終結者2》則著重John和Sarah的關系,以親情為主導。母子關系之間,還加進了一個終結者T-800。
T-800繼續(xù)由阿諾·施瓦辛格扮演,猶如史泰龍的洛奇一樣,這是施瓦辛格最經(jīng)典的一個角色沒有之一。不只是他的表演恰到好處,詹姆斯·卡梅隆也信守了當初的“承諾”,終結者確實才是這部系列電影的核心。
如果當初施瓦辛格真演了Kyle Reese,說不定他就當不成州長了。Kyle雖是《終結者》的第一男主,是正派角色,又能和女主角拍床戲,但系列電影越拍越多,他的地位卻是越發(fā)尷尬,飾演他的演員邁克爾·比恩也并沒有大紅大紫。
終結者T-800就不同了,到了《終結者2》中的T-800,算得上是全片的靈魂角色。Sarah已經(jīng)完成了角色的質(zhì)變,除非兒子被殺死,否則她不會有更大的角色轉變;10歲的John也并不能馬上就能變成無所不能的救世主,嚴格來說他只是一個配角。
真正的主角只有T-800。
他開始時依然是一個冷血無情,只為完成任務而存在的機器。他沒有疼痛感,更不懂人類的情感,這也是人工智能始終無法成為“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卡神精心設計的一個“反轉”之后,T-800與Sarah和John這對母子踏上了亡命之旅。
John一再叮囑,T-800不能隨意殺人。于是人工智能會開始思考,生命對于人類的重要性。
殺死一個人并不是殺死一個人而已,那代表著摧毀了一個家庭。
著重John和Sarah的關系,目的是要讓T-800從中學習,在和這對母子冒險的過程中,他終會明白John為什么會屢次不顧自己的安危都要去救Sarah,也會明白Sarah是為了什么而拼死戰(zhàn)斗。
不是為了全世界,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John成為救世主,Sarah因此而自豪,也因此而擔憂,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在可怕的末日世界當中。而等她想明白,所謂的“命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電影的另外一個主題開始浮現(xiàn)。
“不是命運,命運是自己開創(chuàng)的?!?/span>
Sarah一直以為審判日是“命運”,一直處于一種“防守”的狀態(tài)。殊不知時間其實是“流動”的,過去的所作所為決定現(xiàn)在,而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決定未來,每個人都有權利在現(xiàn)在做出改變,改變自己,改變未來。
既然“天網(wǎng)”派殺手來能干預未來,扼殺人類領袖的誕生。那么Sarah同樣可以做出反擊,扼殺審判日的發(fā)生。
與其相信命運,不如創(chuàng)造命運。
她如何改變命運不是重點,重點是她為什么要改變命運。
如果審判日不發(fā)生,“天網(wǎng)”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世界也不再需要John Connor這個救世主了。但正因如此,John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至少不會活在黑暗的未來之中。
這是為人父母所希望的,Sarah所希望的。所以她不顧一切,就算自己被人當作瘋子,甚至是殺人犯,她也要拼死一搏,只為給John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搞清楚了這點,便會明白《終結者2》與現(xiàn)在很多末日大片的根本區(qū)別。Sarah不是為了拯救而拯救,她只是出于人類最為基本的情感,要說這是一部關于母愛的電影也不為過。
最為巧妙的一個地方是,Sarah拼盡全力保護住了John還不是影片的最高潮,一般來說,人類愛的力量得到了彰顯,到這時候電影已經(jīng)可以結局了。
詹姆斯·卡梅隆沒有忘記,終結者才是本系列的核心。比高潮更高潮的是,鋼鐵之軀T-800最后成功理解了人類的情感,“I know now why you cry”,我現(xiàn)在知道你們?nèi)祟悶槭裁磿蘖恕?/p>
那是機器永遠做不到的事,T-800做到了。
他明白了Sarah和John之間的感情有多么偉大,電影最后的經(jīng)典一幕才充滿了力量。借用一句評論說:
“當你學會大拇指手勢時,我們熱淚盈眶?!?/p>
多年后《頭號玩家》也致敬了這一幕,只是不知有多少觀眾能明白背后真正的含義。
《終結者2》比前作有了更大的資金投入,有著更加驚險刺激的大場面,大街上緊密相連的環(huán)境和扣人心弦的追車戲,各種近距離動作場景,漫威影業(yè)總裁凱文·費奇還拿自家的《驚奇隊長》和《終結者2》做了比較,說是許多動作場景做了“致敬”。
但《終結者2》能夠成為絕對經(jīng)典,系列之最,甚至是能排進影史前十科幻片榜單,其根本原因絕不是大場面,而是沒有丟失人類的情感力量。
科幻片常常以神奇的腦洞,絢爛的特效見長,可電影一旦離開了“人”,就會變成一場毫無意義的空想,觀眾也將失去看電影的根本理由。
來自公眾號【8分電影】
命運是自己開創(chuàng)的?!督K結者2》
6 ) 難以超越的科幻經(jīng)典形象T-800
T-800:他原本是冷血的機器人殺手,不用殺死這個詞,只用終結,在他看來那只是結束,因為不真正理解生命,所以也不真正懂得死亡,沒有恐懼,沒有感情,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執(zhí)行指令——機器的本質(zhì),但是他偏偏碰倒了并不那么理解和相信這些本質(zhì)的約翰。當學習的程式啟動后,他開始學習,同時也開始疑惑。學會微笑,學會一些原本只屬于人類的話語,手勢,卻仍然無法理解很多屬于內(nèi)心的東西,無法理解那些不屬于肉體的傷痛,無法理解淚水,那些情感讓他迷惑。
曾看過一篇美國的科幻小說《趁生命的氣息逗留》,講了人類滅亡之后,統(tǒng)治北半球的機器弗洛斯特用漫長的時間研究人類的所有文化遺產(chǎn),想要理解人性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的故事。它試過很多方法把自己變成一個人,但都沒有成功,最后它通過將意識矩陣傳入一個復制出來的人體,而終究懂得了對事物的模糊的非度量性的了解,懂得了非邏輯的思維,懂得了恐懼,絕望,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人類。
對一個沒有疼痛,只懂得具體度量和邏輯思維的鋼鐵機器來說,人性是不可理喻的,但最終T-800還是懂得了。在理解笑容,理解信任和誓言,理解生命的時候,也漸漸理解了人性。于是當約翰不讓他離開的時候,他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笨笨地問他“why?”,而是說:“I’m sorry.”,因為他知道他的離去會讓約翰傷心,也就在那一刻,他理解了眼淚的含義?;蛟S他仍然不懂得恐懼和絕望,但至少他懂得了愛和傷痛,那是他和那個孩子共同創(chuàng)造的奇跡。于是這個以前拉人進屋都要用拎的大老粗輕輕地抹掉了約翰臉上的淚水將他摟在懷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成就了溫柔,這一幕也成為了經(jīng)典 永遠留在了觀眾心中……
我對它有太多的崇拜及看法; 不得不承認,隨時間的推移,這部經(jīng)典慢慢已經(jīng)完全屬于我們的那個年代,再也進入不了現(xiàn)代年輕人那顆輕浮的心……
但是經(jīng)典永遠是經(jīng)典,終結者告訴我們在接下來的歲月里讓我們用自己的光和熱去盡可能的幫助我們的朋友吧!!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伸出自己的雙手毫不猶的去幫助他們吧!!在他們絕望的時候告訴他們一句話“I Will be back”
阿諾德老了,老去的只是肌肉,精神會永遠不朽……
宿命的終結,偉大不僅在于超越時代的特效。
詹姆斯卡梅隆的巔峰之作,永遠的科幻經(jīng)典。1.傳統(tǒng)模型和化妝特效為主,電腦CG為輔;2.創(chuàng)意十足的最強反派:T-1000;3.施瓦辛格最好的表演;4.兼具動作片的爽快、科幻片的氣魄與哲思、喜劇片的爆笑和文藝片的溫情;5.機器人學習情感,以機器反思人性,揭示人的自毀傾向;6."點贊"一幕至為感人。(9.5/10)
論大腦T2真的太幼齒了,簡直把觀眾都當無腦兒:未來世界的軍事領袖竟然教育T800不要隨便殺人。沒有比這更好笑的笑話了,我看到那里差點笑岔氣。雖然阿諾的形象,還有他和液態(tài)機器人的對抗還是相當贊的。
這是在1991年啊,重復,這是在1991年啊!
I wish I can have my own terminator. 他能學會人類的情感,而你是不是已經(jīng)忘了?
影史少見的第一部就足夠經(jīng)典,續(xù)集還能超越第一部的電影?!督K結者1》中,約翰·康納將里斯傳送到過去;里斯又和莎拉·康納生下約翰·康納,形成一個閉環(huán)。《終結者2》也是如此,正是天網(wǎng)將T-800傳送到過去,才讓人類得到終結者的芯片,從而得到靈感發(fā)明了天網(wǎng),互為因果。所以他們要找到邁爾斯·戴森,打破這個循環(huán)。邁爾斯·戴森在平行宇宙是發(fā)明天網(wǎng)、間接毀滅世界的罪魁禍首,在這個宇宙卻成了以生命為代價保護人類的英雄。約翰·康納對母親的態(tài)度的轉變也讓人感觸頗深。他一直以為母親是瘋子,是失敗者。直到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母親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天網(wǎng)將T-800的中央處理器設為只讀,防止他產(chǎn)生思想。這樣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竟然愿意通過終結自己,換來世界和平。誰說機器不能有人性?烈焰中豎起大拇指的鏡頭堪稱影史最震撼瞬間之一。
【A-】也許已經(jīng)沒有人可以撼動卡梅隆“商業(yè)大片之王”的地位了,動作場面、故事情節(jié)、視覺效果、氛圍塑造都是登峰造極的水準,各元素配合上又達到了均衡的極致,可謂是爆米花大片的無上杰作和經(jīng)典藍本。最喜歡兩場戲,康納與兩位終結者的初次追車戲和夢境核爆場面:前者在戲劇沖突、氣氛營造上都做的相當完美,尤其是實拍鏡頭所凸顯的速度感,絕對是追車戲的經(jīng)典分析案例;后者則是在拍攝手法的角度上首次直觀的展現(xiàn)了核戰(zhàn)爭的恐怖所在?,F(xiàn)在看都那么令人震驚,實在無法想象90年代的觀眾第一次看到本片會以什么樣的表情走出影院。
小時候很少想知道外國人的名字,但看到這個男的特地問了很多大人,才知道,他叫阿諾施瓦辛格。
小時候覺得好帥
終結者三部曲中最經(jīng)典的一部
少見的超越首部的續(xù)集,動作片中的經(jīng)典~~
真是太好看啦!在電腦上看完全完全不行啊,必須抓住任何熒幕放映的機會?。±涿鎵褲h(這里很好地利用了施瓦辛格演技方面的不足)配眼神憂郁的正太,再加上造型那么經(jīng)驗的反派,完全被秒殺。根本不像20多年前的片了。更何況這種把現(xiàn)實和未來畫成一個圈的結構真是了不得,卡梅隆每個劇本的完整度都特別高
我對于這種【強勢的暴力】實在是沒有多大的興致。但是這部電影還是很有1991年及1980s金屬老炮的味道??釘?。
金屬狂躁?。?!T1000的空前絕后在于一個機器人居然真的具有妖氣。
看終結者系列也算懷舊了。施瓦辛格當州長前真健美肌肉都像假的一樣演機器人太合適了又不要演技也沒表情。叛逆的小家伙實在和當年leo在成長煩惱里太像了難怪卡梅隆會找上他。劇情一般但當年肯定還是蠻轟動。
看這個我也能看哭,我多感性啊·
液態(tài)機器人的創(chuàng)造者叫戴森,所以腦袋就經(jīng)常被轟成中空的圓形。(胡扯==
伙計們~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棒的?
I'll be back
施瓦辛格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