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很久的電影,心情激動地看完了,可以說前80分鐘我很喜歡,漸入佳境的感覺??蓪а轂槭裁匆孀詈蠓崔D(zhuǎn)這一套???!是,我是看出了你之前有暗示,我是明白你想進一步揭示一下人性的黑暗,突出一下強人工智能的再次覺醒。可完全沒有必要啊,電影前80分鐘已經(jīng)通過I-9摩根做了很好的詮釋。如此處理結(jié)尾太令我失望,那電影名為啥還叫Morgan?改成Lee算了…
我八成是沖著安雅泰勒喬伊來的,這多少也影響了我上面的評價。不過那不重要,下面是我簡單的對電影大體上的自我解讀。
人類從學會深度交流和團結(jié)合作以頑強生存繁衍開始,就注定走上了用集體(人類社會)的繁榮掩飾人類個體本性惡(生物性本源)的智能生物進化之路。然而人類之所以“可貴”便在于我們有一顆追求完美的心,渴望成為上帝。這部電影恰恰警示了,人類想要憑借自身的不完美(本性惡)去創(chuàng)造自我詮釋下的完美,這種行為是荒唐可笑的,是注定要跌入進化的深淵的。
當我低頭凝視自己能創(chuàng)造一切的雙手,舉目瞭望如天堂般的美景,便能強烈得體會到活著的感覺。這一刻,我多么希望自己,希望更多的人成為 Morgan……
雖說這片比機械姬晚兩年,不知道有沒有借鑒的成分,但要我說整體是比機械姬好看的
機械姬勝在畫面,機器的質(zhì)感,露點的鏡頭(雖然我看的是刪減版),但其他的方面,包括整體觀感還是《摩根》更帶勁些
兩者共同的槽點就是,這么先進的科技了,人類科學家居然不知道留一手,給實驗體裝一個控制或者毀滅裝置
艾米讓我想到怪奇物語里的鞋拔子臉姐姐,一出場我就看著不順眼
女主李,前半段還有表現(xiàn)出情感來,最后面幾乎完全喪失情感,這也有些突兀了,不合理
摩根看起來如此面熟,居然是馬柔本宅秘事里哥哥的女朋友
男主死的有點可惜,紫瓊阿姨按說也不該死
另外,按理說李(L4)打不過摩根(L9),前面基本處于下風,感覺最后反殺有點突兀,難道是為了說明殺人機器不該有感情,有感情,就會變?nèi)??可事實上摩根那算是有感情么。。。除了艾米,其他人都被干死?/p>
總體上還不錯的,評分起碼該給個7分
首先這是一個很好看低成本電影,沒有什么特效,場景就那么一兩個,但是故事很不錯,有明線有暗線,拍電影不在投資多少,在于用心。
電影的女角我覺得不是摩根的L9而是李的L4,整個摩根的過程就像是她的回憶一樣。雖然到最后才揭秘李也是公司的產(chǎn)品,但是從一開始導演就通過一些對話和鏡頭告訴我們李和摩根一樣。
1李去研究所的路上,上司指令明確避免發(fā)生赫爾辛基事件。
2李和受傷的博士對話,博士說你撒謊,你是兇手,李的表情有變化,應該讓她想到了什么。
3李和齊格勒博士對話,對于摩根的出生她都有細微的表情變化,尤其是嬰兒時期。
4李和摩根第一次見面,摩根反問到李,你感覺怎么樣。而且李在看玻璃墻里面的摩根自己的影子和摩根重合了,仿佛在看自己。
5晚飯時李和楊紫瓊的對話再次提到了赫爾辛基事件,那是個慘案,死了很多人,楊紫瓊顯然是幸存者,所以心存忌憚。這時李說她是事后才去的,這有可能。但我認為她更有可能就是H事件的主犯,因為楊第一句就問我們見過嗎?由于克隆人生長快,模樣變化大是有可能的,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察覺,加上一開始受傷博士說李是兇手時,她的反應。
6摩根逃跑,摩根是武器,能和武器打的不相上下,這是大多數(shù)人可能也猜到李的身份了。
7公司上司夸贊李是完美的,L9系列是劣質(zhì)品,主要生產(chǎn)L4,那我相信李就是L4系列。她最后看手的動作和摩根爆發(fā)時一樣,我覺得映射她當時在赫爾辛基就是像摩根一樣爆發(fā)過。
瞎看瞎聊,這個電影內(nèi)容還是比較老套和空白的,撐足電影時間后期用了很多打戲,不過還是一部心思巧妙的電影,畫質(zhì),鏡頭,演員還是都比較好的,推薦大伙可以看一看。
電影《摩根》看上去像是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故事的又一次現(xiàn)代演繹,科學家們自食惡果,一如2015年《機械姬》中被自己產(chǎn)物捅死的狂妄「造物主」。區(qū)別在于,電影里的摩根不是機器人,而是通過納米植入的合成DNA所誕生的生化人。 生化人和機器人有什么區(qū)別?電影中并沒有嘗試為我們做出解答,它給出了這種生化人何以產(chǎn)生的一些易于理解的原理闡釋,但并不打算就此深入討論。機器、生化、合成、義體,這些對于科幻迷而言樂于精分細作的概念,對于導演來說可能只是雷同的設定,或許他僅僅只是厭倦了銀幕上常演不衰的機器人題材,決定這次換個花樣。
這不禁讓我想到前陣子讀過的由Tom King擔任主筆的漫威漫畫《幻視》( Vision),在這本漫畫的第一話中,一對老夫妻準備拜訪新搬入社區(qū)的幻視一家。途中,老兩口就幻視屬于機器人還是合成人的問題就曾經(jīng)爭論良久。
對我來說,這自然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如果她是一個純粹的機器人,我們自有一番「觀察」她的標準模式。而作為一個生化人,對于這個被關在研究所中,隔離于玻璃房間內(nèi)的美麗少女,我該怎么判斷她的特別之處呢?我該如何理解這些科學家們對她的珍視與自豪呢?
電影告訴我們摩根的生長速度很快,僅僅5歲的年齡可看上去已經(jīng)有17歲的樣子了,電影沒有告訴我們這種過快的生長速度是否也會加速她的衰老,劇中沒有人(來得及)討論這個問題;在與人的對話中,摩根會展現(xiàn)出一些令人略感驚訝但還不足以大吃一驚的的預知能力。我猜想這種能力來自她細胞中的納米植入使她可以自由讀取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中的資料。但這僅僅是我的猜想,導演并不屑給出絲毫的解釋。電影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就像你去進行一次占卜,而占卜師對你的過去了如指掌,這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神奇的,反而讓人猜測是不是在哪里存在作弊的行為;除此之外,就是科學家們自詡的摩根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盡管影片同樣沒有給予過多的展示…… 其實在我眼里,在摩根還沒有展示她那強化的體能和超強的格斗術之前,她并沒有多么珍貴和與眾不同。我覺得她被描述成了一個神秘的產(chǎn)物,卻并沒有顯得過分神秘,但是她也沒有讓我們感覺與她更加貼近。隔著一層玻璃,她和創(chuàng)造她的科學家們,前來觀察、評估她的顧問、心理學家保持著安全的距離,也拒絕著銀幕外的觀眾更加深入她的內(nèi)心。在設定方面,電影《摩根》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并沒有沿著這些線索去發(fā)展更多新鮮的可能,而是照著傳統(tǒng)的模式講故事。
對于電影里的摩根而言,身份問題同樣帶來持續(xù)的困惑。當然,她的困惑不在于自己究竟是哪種人造人?抑或自己究竟有何特別?她的困惑更多來自時而涌現(xiàn)的殺戮欲,她把它歸結(jié)為不可解釋的錯誤判斷。正是這種「錯誤」導致意外的發(fā)生,讓公司排遣了由Kate Mara飾演的風險評估顧問和由Paul Giamatti飾演的心理評估師前來調(diào)查。 當摩根徹底暴走后,將研究所內(nèi)的科學家們屠戮殆盡,隨后前去與「母親」——由楊紫瓊飾演的程博士告別,她疑惑地問道:「我到底是什么?我應該變成什么樣?」程博士鎮(zhèn)靜地看著她,答道:「我很抱歉。現(xiàn)在你該清楚你是什么了?!闺S后被摩根扼殺在懷中。
這句話不是一個清楚的答案,不少導演喜歡用這種模棱兩可的方式引導觀眾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不過在這部電影中,程博士在死前向公司錄制了一段視頻還是明確地解釋了整個研究計劃的初衷和造成現(xiàn)時局面的原因。在這段視頻中,程博士表示:「盡管我們嘗試推動自然、情感的智力,摩根還是無法超越她的武器化設計參數(shù)?!? 所以,可以說整個研究的源起就是打造人型兵器?;蛟S在電影中屢次提及的赫爾辛基事件中,早期的研發(fā)造成了大規(guī)模屠殺的慘案,導致科研者們試圖調(diào)和壓制該設計中的原始暴力參數(shù),讓最終的產(chǎn)品變得更為溫和可控,但結(jié)果還是失敗,再次重蹈覆轍。 當影片進展到這一步的時候,讓人感覺它就像是一個科幻版的《諜影重重》,無論你是真實的人類,還是高科技下誕生的生化人,同樣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對造主展開了復仇。然而電影的高潮來自Kate和摩根之間的對峙。她們的搏斗像是來自波恩系列的殺手互搏,充滿驚心動魄的短兵相接和肢體對抗。從種種跡象中我們可以輕易猜到:這位公司派遣的風險顧問和摩根一樣是一名生化人。
所以,整部電影變成了一場公司高層人物把控的產(chǎn)品測試,用以衡量哪個研發(fā)產(chǎn)品更符合公司的需求。所有人都不過是渺小的犧牲品,在更大的操控生殺大權的權力面前,人類和人造人的處境并沒有任何區(qū)別。 結(jié)尾是一個開放式的處理,完美完成任務的Kate端詳著自己的雙手,似乎也開始質(zhì)疑自己的存在與意義,一如摩根早先在實驗室內(nèi)暴走前所做的相同動作。她會同樣暴走嗎?在公司高層談笑風生間決定將資金投向Kate所代表的產(chǎn)品時,這種隱隱的危險同樣彌漫在未知的未來。人類與其造物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仍將繼續(xù)下去……
此片綜合了很多好電影的標準。抓人的情節(jié),看似平靜卻扣人心弦。演員的表演也非常的精準。結(jié)局還頗令人意外。這個導演很會講故事。各種細節(jié)拿捏的恰到好處。每個人物在這個事件里的心理變化都得到了展現(xiàn),最后還在倫理的角度上給人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間。中國真的缺這樣風格明確,敘事有道的類型片。評分低可能是這個類型的電影不是那么大眾,不過那也至少該七點八、九吧。
劇情有點簡單,能猜到結(jié)尾的反轉(zhuǎn),還行吧
摩根看到 湖 以后說的 “I feel Alive” ,人造人算不算人,算不算一個生命
..........................................................................................................................
雷德利·斯科特兒子的處女作,有親爹當制片人盯著,有一個實力派演員陣容,把一個很B級片的本子拍出一點【機械姬】的感覺,還是蠻不錯的。
人工智能生性殘忍這點都看膩了,說得好像人性本善一樣
頂著老爹的光環(huán)加上全明星卡司,Luke Scott這部處女作還好沒有讓人失望,比起故弄玄虛的機械姬更是好看不少。典型的密室作死片,節(jié)奏掌握的不錯,“雙雌”對決的設定很贊,結(jié)尾的反轉(zhuǎn)也難得還算合情合理,只不過全片處處都可以發(fā)現(xiàn)老爹的影子
在電影的中間,我大致猜到了結(jié)局。但我不認為它就比機械姬等同題材的電影差。我覺得真相曝光的時候,很為被淘汰的那一組人而略傷心。。。人也好,生化人也好,都是犧牲品。
沒新意,凱特越看越像個猴子
并不是一個足夠吸引人的故事,非要拿來比較的話,《機械姬》在各方面都比這部要好,結(jié)局的反轉(zhuǎn)算不算高明也還見仁見智,只能說看在是處女作的份上給個及格分。Kate Mara妹子氣場戰(zhàn)斗力MAX,Anya Taylor-Joy演完女巫演人造人,表演各有驚喜之處。
大驚喜,技術層面太出色了,美術設計、動作設計、音效、配樂。。特別是攝影,全都精致又大氣得不敢相信是長片處女作,即使劇情、臺詞上也處理得很干凈,只是可能稍欠深度,這導二代真是可以看高一線,以后碰到好劇本絕對可以拍出不得了的作品。另外,Morgan的造型很普羅米修斯啊,這小女巫演得太帶感了
整個項目被裁,團隊原地解散,人工智能HR暴力裁員。
簡直是川普的助選宣傳片,所有白左都狗帶了。
兩個項目組搶資源輸了就被砍系列
人造人為主軸的軟科幻片,小成本制作,以循序漸進的手法烘托氣氛為準,用再造人摩根的情感和認知為故事線索,把摩根的人物關系網(wǎng)展開,開始又臭又長的鋪墊和交代,節(jié)奏溫吞,對白死板,后半段莫名其妙的失控暴走,才真正開始進入高潮,瘋狂殺戮,隱形百合情感,草草收尾一鍋端,雜亂無章,反轉(zhuǎn)還嫌老套
其實是個挺不錯的商業(yè)片,結(jié)尾的翻轉(zhuǎn),室外的風景,都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差。安雅·泰勒-喬伊有一種迷惑又堅定,殘忍又純真混雜的詭異氣質(zhì)。她出演的那部《女巫》同樣驚艷。
凱特·瑪拉表演最好的一次,另外這劇匯集了一堆美劇配角,又有保羅·吉亞瑪提和楊紫瓊,可謂陣容相當豪華了。結(jié)尾反轉(zhuǎn)不錯。
超級殺人機器與接近于人情感的人工智能大對決。第二部安雅·泰勒-喬伊主演的片啦,小妮子是潛力股
今年最讓我驚喜的一部作品。同是小清新科幻片,你們居然待見機械姬?這個甩機械姬幾百條街好嗎。百合虐心,腦補一萬字大綱文+小黃文,站年下((( Kate Mara我第一次覺得她帥呆了,簡直是性轉(zhuǎn)里昂肯尼迪。演摩根的小姑娘好靈好蘇眼神好動人!卡司贊。應該拍成迷你劇。
Ridley Scott兒子Luke Scott的第一部電影,其實比我預想中好很多。冷色調(diào)的氛圍和樹林密室等密閉環(huán)境的設置很適合故事。不得不說經(jīng)歷了幾次Kate Mara接近面癱式的表演,還是這種冷酷的角色才最適合她。雖然結(jié)尾有小驚喜,不過還是難掩大部分角色沒用好,劇情設置太套路的這兩大硬傷。
看到快結(jié)局時已昏昏欲睡,想著一會兒完了就去打1星算是送給森林風景,然后來了個反轉(zhuǎn),總算把60分鐘的瞌睡趕跑。以為是部小清新科幻片到結(jié)局才發(fā)現(xiàn)還是個小暗黑。不過整體還是小成本,節(jié)奏拖沓,演員一般,結(jié)尾稍有亮點但過于刻意
挺無聊的。做評估的博士拼了命挑釁Morgan的時候我一瞬間還以為他有什么后手,也許不會那么套路,下一秒他的脖子就被咬掉了一塊肉,唉,誰能告訴我他怎么活到現(xiàn)在的。
1,結(jié)尾+0.5星。2,實驗品就在眼皮子底下兩次狂怒攻擊人,依然無法做出判斷的科學家們,這么蠢,是怎么成為科學家的。減一星。3,為什么一定要跟《機械姬》去比。主題分明說的是不同的方向。
現(xiàn)在怎么是個片子就講中文!幾晚上連看幾個片子都有講中文的 累不累啊 煩死了 說的又爛 想爆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