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04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直譯為《控制》。中文名《火線重生》,聽起來有很濃的火藥味,估計是想吸引喜歡動作片的觀眾。但實際上影片是用標準的心理學試驗搭建了一個故事框架,講述了性格殘暴的死刑犯是怎樣重生的。由雷·利奧塔和威廉·達福主演。
很有意思的是在豆瓣上,這個電影的標簽是科幻、驚悚、懸疑,得分也不高。我猜這完全是由于中文譯名誤導了觀眾,吸引了錯誤的目標群,觀眾自然也就胡亂貼標簽了。本文的標題還是用了中文譯名,因為這確實是一個有關“重生”的故事。
電影開始,十惡不赦的罪犯Ray被執(zhí)行靜脈注射死刑,死前還在叫囂著所有人都去死。當針管中的毒液一劑劑推進身體時,他眼前閃過的片斷向觀眾呈現(xiàn)了他的黑暗的、充滿了暴力的一生。母親離去,關上的門把黑暗留給了臉上掛著淚的少年;被同學欺負、參與群毆同學;開槍殺人...藥物全部推完,Ray閉上了眼睛,心跳停止的長音響起,“死刑”執(zhí)行完畢。
Ray在裹尸袋中醒來,被告知要么參與藥物實驗,要么再次接受注射死刑,這次是真死。因為藥廠與監(jiān)獄達成了協(xié)議,用死刑犯做試驗,來測試新研制了一種抗暴藥的效果。于是Ray選擇參與實驗,成為被試。
他每隔6小時吃一次藥,藥廠實驗室人員定時監(jiān)控他身體的各項指標。開始時Ray不改本性,暴打給他送藥的人、把醫(yī)生當人質,試圖逃跑,兩次都沒成功。醫(yī)生讓助手加大了藥量。Ray半夜痛哭,對醫(yī)生懺悔他傷害了一個無辜的人。
醫(yī)生認為藥物起效了,Ray被允許走出試驗的小房間走向社會,但在被監(jiān)視中生活。在重新走入社會的生活中,他找到了一份愛情,而且得到了醫(yī)生的關心。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但陰差陽錯地被誤認為又殺了人。研究小組的人認為要處理掉這個實驗品。
醫(yī)生阻攔,說他相信Ray已經(jīng)變好了,他的藥起效了,不能就這么放棄。電影到這有一個大反轉,研究小組告訴醫(yī)生,Ray被分在了控制組,吃的根本就不是他們進行試驗用的藥,而是安慰劑,是糖丸。而分在實驗組、真正吃藥的其他被試已經(jīng)因為藥物副作用死了。
醫(yī)生明顯感到Ray的改變,選擇相信他并開車帶著他躲避追殺。不幸的是Ray最后還是被擊斃了。
關于實驗
Ray吃的是糖丸,卻真如醫(yī)生所期望的那樣棄惡從善,變得溫和。這是典型的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接受藥物的被試知道他們被認定會有所改善,從而為此作出了主觀努力。改善也許和被試對藥物的信念相關,而不是藥物本身,這個現(xiàn)象被稱作安慰劑效應。
醫(yī)生在Ray痛哭時安慰他,那是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你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了;在得知Ray要有一個約會時鼓勵他,好運;和Ra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為什么研制抗暴藥。實驗者過多地參與被試的生活,盡管不是有意的,這是實驗者效應。
實驗者效應:實驗者的研究預期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無意識的影響。
關于夢
Ray殺了販毒團伙的幾個人,搶了他們的錢。正一手拎著錢袋子一手拿著槍往樓下跑,遇到了抱著一袋食物往上走的青年,他順手開槍打中了對方的腦袋。青年倒地,一只胳膊從樓梯欄桿間伸了出來。Ray跑到一樓時朝上望,他看到一滴血從那只伸到半空中的手上滴下來,落在自己的肩膀上,在衣服上浸出一個圓。
這一幕出現(xiàn)在電影開始,是執(zhí)行死刑時Ray回憶的最后一個片斷;這一幕出現(xiàn)在實驗過程中,Ray在床上輾轉,多次從這個夢中驚醒;也是這個內容的夢,讓Ray痛哭流涕,他對醫(yī)生懺悔,說他不應該向那個青年開槍。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通往無意識的捷徑。釋夢,可以解釋做夢人的無意識的沖突和欲望。
關于夢的再現(xiàn),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是因為這個夢所反映的沖突非常重要而且懸而未決,這能解釋為什么重復做同一個夢的人多半正處在焦慮體驗之中。
在影片開始Ray回憶人生的片斷中,前面的片斷和拋棄、死亡、暴力相關,只有這個片斷和愧疚相關,而那一滴血是他冷血的人性中殘存的一點良知。
可能是因為死亡,這一點良知才流露出來。當Ray有了重生的機會時,這一點點的良知,頑強地出現(xiàn)在Ray的夢中,和Ray冷血的意識(不冷血暴力就不能保護自己)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突,并最終跳出無意識,讓Ray去跟青年懺悔,真正地重生。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吃的是安慰劑,一個嚴重暴力傾向的人卻能痛改前非。無論是安慰劑,還是醫(yī)生情感上的參與,Ray的改變根源是那一滴血,那一點良知。
電影結尾,Ray被子彈擊中,臨死前眼前再次出現(xiàn)一生的片斷,這次的片斷和電影開始被執(zhí)行死刑時的片斷大部分一樣,但曾反復出現(xiàn)的,一滴血落在肩上的場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溫情的場面,和醫(yī)生聊天,和女孩在游樂場約會,最后在被人追擊時向女孩求助,女孩最終相信了他,幫助他逃跑,臨走前給女孩的一個吻...
兩次死亡,一生的場景回放,多了些許溫情,Ray的確重生過。
關于創(chuàng)傷
實驗剛開始,醫(yī)生問Ray他媽媽死的時候他多大,是不是12歲。Ray拒絕回答,叫罵著要離開。不配合實驗就要被送回監(jiān)獄,無奈,Ray憤怒地回答,我當時10歲,不是12,我TMD目睹了整件該死的事。
10歲的男孩親眼目睹媽媽被她的男朋友溺死在浴缸。在Ray兩次死亡前閃回的記憶中都有一個畫面,一個女人在水中掙扎扭曲的臉。
心理學的創(chuàng)傷是指當事人在經(jīng)歷、目睹巨大的傷害性或災難性事件時而引發(fā)的心理應激反應。這些創(chuàng)傷事件包括:車禍、兇殺、搶劫、親人去世、空難等等。當這個創(chuàng)傷足夠大,超出了當事人承受能力時,就會發(fā)展成心理危機事件,如果這個危機事件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就會在當事人心理上留下永久性的創(chuàng)傷。
10歲的男孩經(jīng)歷了如此巨大的創(chuàng)傷之后得到了怎樣的處理呢?被叔叔收養(yǎng),每個星期被叔叔用高爾夫球桿暴打。這個冷血暴力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在他的世界中,只有暴力才能保護自己。
在Ray有明顯變化后,醫(yī)生和前妻去餐廳吃飯,回憶起以前一家三口在餐廳的場面。菜單被放在餐桌旁的烤爐上,結果著起火來,只有兒子鎮(zhèn)定地面對。醫(yī)生對前妻說,只有幾米很鎮(zhèn)定。前妻對醫(yī)生說,你終于說了兒子的名字,自從...
因一個暴力罪犯的槍擊,醫(yī)生目睹了兒子幾米在他的車上被子彈擊中,對他說爸爸我很好,我不會有事,然后死掉。醫(yī)生自從兒子死后從來不說兒子的名字,他的創(chuàng)傷也一直在那里。他用研制抗暴藥物來修復自己的創(chuàng)傷。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他如此期待藥物的療效,以致無意識地影響實驗。
重生
Ray得知他吃的是安慰劑,他問醫(yī)生,你知道這些都是假的嗎?醫(yī)生說,對你是真的,那才是關鍵。
電影最后,在被擊斃前,Ray對醫(yī)生說,謝謝你醫(yī)生,是你改變了我。醫(yī)生說,不,是你自己改變了自己。
安慰劑也好,別人的關懷也罷,只要有如一滴血般的那一點信念,能改變自己的最終還是自己。
歡迎關注公眾號,我們一起看懂電影~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男主小時候的經(jīng)歷導致他是一個暴力傾向的反社會性人格,但是他遇到了一個對他包容,理解,耐心傾聽并且愿意幫他變好的醫(yī)生,在醫(yī)生的幫助下,男主逐漸體會到了生活的溫暖,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男主逐漸收斂了暴力氣息。漸漸地心生悔意,決定為以前犯下的錯誤去道歉,決定要好好生活。結局男主中槍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他犯下的錯誤必須要償還,否則會助長犯罪氣息!
非常好的題材,但拍的一般,不過看過之后印象還是很深的
最大的bug是去了紋身又不整容,不過橫豎是一死嘛
“一只眼睛看著過去,一只眼睛看著未來,最后會變成斗雞眼”
還可以!
人性的復蘇,雖然對于藥物治療過于牽強,當潛移默化的人文關懷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每次看到男主都覺得眼熟,但每次都不記得名字
比較老調,我從不相信藥物能改變一個人的品性!
關于人性的不錯片子。。。對于我們而言,改變的自己的其實是自己。。。
火線重生這個名字翻譯的不好,還以為是那種純好萊塢式動作片,但其實還是很有內容的,特別是結尾,百感交集啊
哪個傻逼寫了個標簽是科幻啊
結尾有點莫名奇妙= = 嘛。。。給一顆星給美好愿望
很好的實驗,可惜懺悔并不能改變被害者的命運,也不能讓被殺者重生,如果受害人家屬看到罪犯高高興興的活著,社會司法道德公正一樣被踐踏,所以結局是注定的。
很人性 也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 演員們的演技都不錯
又一個愛拯救心靈的故事,不過懸念也就那樣,沒啥驚喜可以看看吧。中文譯名其實跟劇情沒啥關系整得跟動作大片一樣,,,
故事的創(chuàng)意挺不錯的。
人之初性本惡
看到蜘蛛俠里的綠色怪人和LOST里的Ana-Lusia/ROME里的Atia of the Julii,也蠻好玩。大家都好熟~
男主表演非常贊,從野獸到正常人的轉變,無論外表還是眼神,都很有說服力!最后真希望他能躲過去~ 不過好在第二次的臨終閃回里,多了一些美好的東西,不像第一次那么絕望了~ 4
邏輯很有問題!
就因為教授相信人性能通過非藥物控制從良,在追殺嫌疑犯的時候就可以不顧教授的安危亂開槍?一群狂妄武斷且偏見極深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