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銀翼殺手國語

科幻片美國1982

主演:哈里森·福特  魯格·豪爾  肖恩·楊  愛德華·詹姆斯·奧莫斯  M·埃梅特·沃爾什  達麗爾·漢納  威廉·桑德森  布里翁·詹姆斯  喬·托克爾  喬安娜·卡西迪  吳漢章  摩根·保羅  凱文·湯普森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播放地址

 劇照

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2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3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4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5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6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3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4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5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6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7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8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19銀翼殺手國語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8:21

詳細劇情

  2019年11月,刀鋒跑者霍頓(Morgan Paull 飾)在泰瑞爾公司對新員工進行沃伊特-坎普夫測試時,被技師里昂·科瓦爾斯基(Brion James 飾)槍擊。警監(jiān)布萊恩特(M. Emmet Walsh 飾)不得不命老牌刀鋒跑者戴克(Harrison Ford 飾)出馬,獵殺復制人里昂、羅伊·巴蒂(Rutger Hauer 飾)、佐拉(Joanna Cassidy 飾)、普里斯(Daryl Hannah 飾)。戴克來到泰瑞爾公司調(diào)查,在艾登·泰瑞爾博士(Joe Turkel 飾)的請求下,對員工瑞秋(Sean Young 飾)進行了測試。百余問題之后,戴克判斷瑞秋為復制人。而瑞秋本人對此真相竟一無所知……

 長篇影評

 1 ) 《銀翼殺手2049》中你可能錯過的秘密與細節(jié)

經(jīng)典開場

影片以白色字幕開場,關鍵字“Replicant”(復制人)和“Blade Runner”(銀翼殺手)特別以紅字顯示,隨后出現(xiàn)高空俯瞰眼睛特寫,這些元素與35年前《銀翼殺手》的開篇高度一致。

《銀翼殺手》中的眼睛特寫

《銀翼殺手2049》中的眼睛特寫

前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另一部作品《異形:契約》,開場也是以仿生人大衛(wèi)的眼睛為開端,銀翼與異形冥冥中自有聯(lián)系

《異形:契約》中的眼睛特寫

原版開場

雷德利·斯科特最初為《銀翼殺手》設想的開場是這樣的:戴克來到一個農(nóng)場中的小屋,屋內(nèi)空無一人,只有一鍋湯在沸騰,戴克便坐在椅上靜靜地等待。農(nóng)場主回到家,發(fā)現(xiàn)戴克的存在但無視了他。查看鍋里的湯后,農(nóng)場主向戴克問話,戴克自我介紹后就開槍把他打死了。隨后戴克暴力拆卸了對方的下巴,證實農(nóng)場主是復制人。

2049的開場與這一段相差無幾,不同的是:K在殺死復制人之前有一段重要的對話,K最后取走的是復制人的眼球。

《銀翼殺手》分鏡稿

復制人

2049的主角K與前作的戴克一樣,是一名銀翼殺手,但影片一開始就揭示了K的另一個身份——Nexus-9型復制人

K(瑞恩·高斯林 飾)

簡單介紹一下各個型號的復制人:

Nexus 1-5:泰瑞公司的產(chǎn)品,資料不詳。

Nexus-6:《銀翼殺手》中戴克追捕的幾個復制人均為Nexus-6型,他們只有四年壽命

復制人Roy和Pris

Nexus-7:《銀翼殺手》女主角瑞秋(Rachael)可能就是Nexus-7型的原型機,擁有更高精度的仿人類器官,因此更加接近于真人(連瑞秋也誤以為自己是人類)。如果戴克也是復制人,那么他極有可能也是一款Nexus-7。

影片中,K找到的瑞秋骸骨上,刻有以N7開頭的序列號,說明瑞秋的型號為Nexus-7。

Nexus-8:泰瑞公司在大斷電前生產(chǎn)的復制人產(chǎn)品。戴夫·巴蒂斯塔飾演的薩珀·莫頓(Sapper Morton)是其中之一,起義軍領袖Freysa也可能是Nexus-8型的復制人。

Nexus-8型擁有與人類相仿的自然壽命,而且外表會隨年齡而變老。為了把他們與人類區(qū)分開,8型的眼球會植入便于人類識別的序號。

復制人Sapper

Nexus-9:華萊士公司研發(fā)的新品,幾乎完美的復制人,聽從人類的所有指令(即使要傷害自己),已知的該型號復制人有K探員和冷酷女秘書Luv。

VK測試

相信舊式Voight-Kampff測試裝置在2049年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便攜的手持裝置。

影片中K將一個類似POS機的裝置對準目標的眼睛,經(jīng)過掃描眼球便能秒速確認了對方的復制人身份。可見銀翼殺手的辦案效率被大大提高了,K探員你好意思向老員工吐槽“things were simpler then”?

《銀翼殺手》中的VK測試裝置

Skinner/Skinjob

影片中,復制人被人類貶稱為"skinner"或"skinjob",意思為復制人就像披著人皮的怪物一樣。

在《銀翼殺手》中,"skinjob"一詞最初由戴克的上司布萊恩特說出。

關于復制人的稱呼,菲利普·K·迪克在原著中將他們稱為"androids"(人形機器人,更貼近他們的本質(zhì)),而"repilicant"(更偏向于“復制人”的意思)實際上是在前作電影中才被提出來的。

工程師

K到訪華萊士公司時走過的復制人陳列品中,除了以戴夫·巴蒂斯塔為原型的Nexus-8型復制人,還貌似出現(xiàn)了《異形》系列中的“工程師”(在預告片中都能看到)。

陳列柜中的復制人

這可能只是個巧合,但畢竟《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都是本片監(jiān)制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出現(xiàn)相似元素也是正常的。

實際上,《銀翼殺手》與異形世界的聯(lián)動在《普羅米修斯》就開始了。2012年《普羅米修斯》DVD推出時,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影碟中包含一段彼得·韋蘭(Peter Weyland,蓋·皮爾斯的角色)所寫的信件,信件內(nèi)容暗示了韋蘭與《銀翼殺手》中的“復制人之父”埃爾頓·泰瑞(Eldon Tyrell)的聯(lián)系。

信中提到一個已離世的長輩,是韋蘭的導師和競爭對手,他“像神一樣在金字塔頂端俯瞰滿城的天使”,《銀翼殺手》中泰瑞正是住在金字塔之中,而金字塔的所在地洛杉磯(Los Angeles),正是有“天使之城”的別稱,另外前作和本片中都有用“天使”這個詞來指代復制人。

洛杉磯市中的金字塔

信中還提到那個人最終泡湯的機器人項目,里面描述為“Literally blew up in the old man's face”,可以理解為泰瑞被復制人羅伊掐眼而死的慘狀。

復制人Roy與埃爾頓·泰瑞

大斷電

影片提到世界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場大斷電,導致所有的記憶儲存都被損毀。這場斷電的前因在前傳短片《銀翼殺手:2022大斷電》中有詳細解釋:

Nexus-8型復制人推出后,被人類視為威脅,很快引起了大規(guī)模的“人類至上”反抗運動,憤怒的民眾開始獵殺復制人,而他們用來辨別身份的方法是通過復制人注冊數(shù)據(jù)庫中的數(shù)據(jù)。

為了抹去這些復制人的數(shù)據(jù),幾個從外殖民地逃回地球的8型復制人發(fā)起了一場起義,通過制造一場電磁脈沖,摧毀了美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電子數(shù)據(jù)。這樣,他們就能像人類一樣生活在世上。

制造大斷電的復制人之一

這場黑暗浩劫催生了復制人生產(chǎn)禁令,泰瑞公司宣告破產(chǎn)。

2020年代中期,實業(yè)家尼安德·華萊士收購殘余的泰瑞公司并開發(fā)出新一代的Nexus-9復制人,并說服當局廢除了復制人生產(chǎn)禁令,然而舊款的8型復制人則又要過上被獵殺的日子。

華萊士(左)和忠心的復核人

K與Joe

高司令飾演的主角K,名字致敬原著小說作者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影片沒有解釋為什么Joi把客戶(K探員)叫Joe,原著小說和前作電影都沒有相關的聯(lián)系。正常的解釋為:“joe"在英語中有”男子“的意思,詞組”the average joes“指的是“普通人”。

但如果非要找關聯(lián)的話,小說作者菲利普·K·迪克的父親就叫Joseph(簡稱Joe)。另外迪克的著作中也有名字為Joe的角色,例如Ubik中的主角Joe Chip和《高堡奇人》中的Joe Cinnadella。

還有一個解釋是:Josef K是弗蘭茲·卡夫卡著作《審判》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小說講述主人公在一個早上被喚醒后,原因不明地被捕,陷入一場難產(chǎn)的官司之中。我們可以理解為:K自從被制造出來,就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麻煩。

奧遜·威爾斯在1962年改編的影片《審判》,Josef K由安東尼·博金斯扮演

還有一個解釋是: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Joseph是Rachel(瑞秋)的一個兒子,曾無辜被賣為奴,最終翻身成為以色列的重要人物。這個解釋也比較符合K(自己認為)的身世和使命。

圣經(jīng)中的Joseph

Joi

Joi的名字除了有"Joy"(歡樂)的含義外,其實還隱含了更深層的意思……(未成年人請捂眼)

JOI是美國xxx片的一個類型,原意為“Jerk Off Instruction”(不懂的可以自行查一下),通常是一個女優(yōu)在鏡頭前做著各種和諧的事情,引導觀眾DIY,就像一個“虛擬女友”一樣。而且,影片中Joi的宣傳語為Everything you want to hear,就像JOI的內(nèi)容一樣。這樣你該明白為什么未來的女性虛擬伴侶叫Joi了吧……

Joi廣告牌

另外,Joi的開機音樂來自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彼得與狼》(Peter and the Wolf),是一首帶旁白的管弦童話,暗示Joi對于K就如童話一樣,不存在的。

微暗的火

K探員每次執(zhí)行任務回到警署后,需要進行一項基準測試(Post-Trauma Baseline Test)。該測試通過念出一連串句子,讓測試者重復其中的詞語,來判斷它是否正常運作(沒有被人類情感所影響)。

K探員的測試詞看似亂說一通,但實際上這些念白都是來自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微暗的火》(Pale Fire)

Cells interlinked within cells interlinked
Within one stem. And dreadfully distinct
Against the dark, a tall white fountain played.

K與Joi共進晚餐時,Joi拿起的一本書,正是《微暗的火》。

Joi手中的書正是《微暗的火》

這本書不是隨機放到電影里的,K的測試詞來自書中的詩人描寫的一段瀕死體驗,后來他在報紙讀到一個女人的瀕死體驗,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所經(jīng)歷的景象是如此相似,于是詩人找到那個女人,發(fā)現(xiàn)女人并沒有那些記憶,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報社印刷錯誤產(chǎn)生的誤會,但女人又對詩人描述的景象產(chǎn)生濃厚興趣,兩人之間虛實真假的聯(lián)系實際上反映在K的那段關于木馬“記憶”中。

神秘人蓋夫

神秘探員蓋夫(Gaff)在影片中出場,向K透露出戴克已退休的信息。與上一部電影一樣,他總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手工折紙,這一次他折出了一只綿羊,這不禁令人想到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在書的開頭,戴克家里就養(yǎng)著一只電子羊。

蓋夫說話時仍然使用他標志性的Cityspeak方言。Cityspeak是影片中洛杉磯市民所用的語言,集合了西班牙語、日語、德語、匈牙利語、中文和法語,體現(xiàn)了洛杉磯在未來的文化多樣性。

實際上,Cityspeak語言是蓋夫的演員愛德華·詹姆斯·奧莫斯在研究角色時所創(chuàng)的。

《銀翼殺手》中的蓋夫

蓋夫這個角色其實在原著中沒有出現(xiàn),而在K.W. Jeter的續(xù)作小說《銀翼殺手2:人類邊緣》中,蓋夫才根據(jù)電影被添加進去,但他沒有像本片一樣活到退休,而是在一次任務中犧牲了。

華萊士

1982年《銀翼殺手》中的“復制人之父”埃爾登·泰瑞被插目而死。本片中,杰瑞德·萊托飾演的大反派,繼承了金字塔和仿生人產(chǎn)業(yè)的尼安德·華萊士(Niander Wallace),卻患有白內(nèi)障而雙目失明,果然干這一行眼神都不太好。

華萊士(上)與泰瑞(下)

可口可樂

35年前《銀翼殺手》中的一幕,可口可樂標志赫然出現(xiàn)在城市高樓中的巨型廣告牌上,令人印象深刻。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對此解釋道:“即使在一個反烏托邦國度,可口可樂仍然是永恒的”(老爺子是有多愛喝可樂)。果然,這個飲料品牌在2049年依然發(fā)光發(fā)亮。

《銀翼殺手》中的可口可樂廣告

《銀翼殺手2049》中的可口可樂廣告

在現(xiàn)實中,可口可樂也仍然是世界大品牌,但其它一些在前作中出現(xiàn)過的品牌就沒有這么好命了,例如泛美航空(Pan Am)在1991年宣告破產(chǎn),曾經(jīng)的游戲業(yè)霸主雅達利(Atari)因爛作頻出在1983導致市場大崩潰,如今幾經(jīng)轉(zhuǎn)手的公司名存實亡。盡管如此,這些品牌都出現(xiàn)在影片里的未來世界中。

《銀翼殺手》中的泛美廣告

兩部影片中的雅達利廣告

標致汽車

K駕駛的飛車(spinner)是一架標致(Peugeot)。然而在現(xiàn)實中,這個法國汽車品牌在1991年起就沒有在美國發(fā)售了。

透明外套

K與Joi前往垃圾場(圣地亞哥)時,Joi身穿的服裝是一件透明外套,與《銀翼殺手》中玩蛇女所穿的服裝相似。

殖民船

這可能是又一個與異形相關的彩蛋!Joi在K的飛車上,抬頭望向天空,玻璃上映射出一艘母艦,外形像極了1979年《異形》中的Sulaco殖民船。

《異形》中的USS Sulaco

這也許并非巧合,因為Sulaco的設計者Syd Mead,也參與了兩部《銀翼殺手》的視覺設計。

稀缺資源

市集賣家看到K的木馬說,說K肯定發(fā)財了,因為那是非合成的木頭,這說明樹木在2049年變得十分稀缺,如果細心留意華萊士公司的場景,你會發(fā)現(xiàn)華萊士公司內(nèi)部完全由木頭制造,可見華萊士的財富數(shù)之不盡。

獨角獸

瑪麗特在K的住處醒來后,留意到床頭的小木馬,這時木馬映射在桌面上的影子,形成了一只獨角獸。獨角獸曾出現(xiàn)在《銀翼殺手》導演剪輯版中戴克的記憶里,戴克在影片最后拿起獨角獸折紙若有所思的段落,暗示了戴克其實是一個復制人。

圖像增強

《銀翼殺手》中,戴克使用圖像增強設備對照片不斷進行放大和增強,最終找到隱藏在照片的秘密。在本片中,K用同樣的技術在沙漠中找到了生命反應。

沙漠

《銀翼殺手》開場中,一個復制人接受VK測試,被要求設想自己獨自一人走在沙漠中。隨后瑞秋進行測試時,被問到“黃蜂爬到手臂上”的情景。這些影像都在2049中出現(xiàn),K探員找到戴克前,走過了一片荒涼的沙漠,并發(fā)現(xiàn)一只蜜蜂爬到了他的手上,不同于瑞秋的反應“殺死它”,K任由蜜蜂在他手上爬,這個細節(jié)也暗示了K與瑞秋的“關系”。

黃色沙漠

沙漠中的蜜蜂

另外,橘紅色沙漠的視覺靈感來源于2009年發(fā)生在澳大利亞東部的一場沙塵暴,相信土澳市民還能回想起曾一度被沙塵暴支配的恐懼。

鋼琴

K與戴克會面前看見一架鋼琴,并上前彈了一個音符,令人想起前作中戴克彈鋼琴的場景,也就是在這里戴克腦海里閃現(xiàn)出獨角獸的畫面(導演剪輯版新增的內(nèi)容)。

金銀島

戴克對K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身上不會帶著一塊芝士吧?”,這句話來自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創(chuàng)作的小說《金銀島》(Treasure Island)。在《銀翼殺手》的一段刪減片段中,戴克到醫(yī)院探訪受傷的同事霍頓,霍頓當時正在看《金銀島》。

戴克的手槍

戴克出場時所持的手槍正是他在前作中追捕仿生人所用的,這支槍并沒有官方的名字(一般稱為LAPD 2019 BlasterBlaster M2019),原著小說也沒有提到槍的具體細節(jié),所以我們姑且把它叫做“戴克的手槍”吧。

據(jù)說這支槍的原型本來在一個收藏家手中,后來他慷慨地把槍借給了《2049》劇組,好讓他們重新制作出一模一樣的道具。

威士忌

《銀翼殺手》中,戴克喝威士忌的鏡頭多不勝數(shù)。本片中戴克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而且還會給狗狗分一小口。

戴克的狗狗

影片中K問戴克他的狗是不是真的,真假動物的議題在原著中也有討論。

書中提到大部分動物因環(huán)境惡化而滅絕,使得照顧動物成為了道德的象征,買不起真動物的人(如戴克)只能養(yǎng)仿生寵物做做樣子,所以詢問別人動物真假的行為被視為是無禮的。原著中戴克拼死捕殺仿生人的原因正是為了賺取足夠的錢去買一只真的綿羊。

所以在影片中,市集賣家看見K帶來的木馬后,便問K要不要買一匹真馬(原著中戴克也曾想過擁有一匹馬),說明動物在2049年仍然是珍稀的商品。

木制動物

戴克顯然很喜歡動物,在酒吧的桌面就擺放著很多動物的木雕。有Reddit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影片出現(xiàn)的這些木制動物,實際上組成了瑞秋(Rachael)的名字:

Rhinoceros(犀牛)、Antelope(羚羊)、Cat(貓)、Horse(馬)、Antelope(羚羊)、Elephant(大象)、Lion(獅子)。

(關于這個,我在看片時沒有發(fā)現(xiàn)貓和羚羊,麻煩大家?guī)兔α粢庖幌聗)

索尼

影片中多處出現(xiàn)索尼的產(chǎn)品,其中最明顯的是K在戴克家中打開的全息影像機器。實際上,這部電影也是索尼(影視娛樂)負責國際發(fā)行的。

瑞秋

復制人瑞秋(肖恩·楊)在影片高潮驚喜出現(xiàn),可以猜想華萊士利用Luv偷來的骸骨重新制作了瑞秋的同款仿生人。當然57歲的肖恩·楊早已不再是當年水靈靈的模樣了,據(jù)說特效公司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重現(xiàn)當年瑞秋的風采。

《銀翼殺手》中的瑞秋

導演還特意減少瑞秋出場的鏡頭,讓特效組有足夠的時間進行CG制作。

《2049》中瑞秋由替身演員扮演,通過CGI技術換臉

肖恩·楊沒有直接參與影片的演出,而是被請到劇組中,親自教導替身演員關于瑞秋的舉止言行。影片中瑞秋出現(xiàn)的場景是秘密拍攝的,參與拍攝的人員很少,肖恩·楊也被要求對公眾媒體否認自己沒有參與影片制作,她還故意慫恿粉絲:如果影片里沒有她,你們就抵制這部片吧……

片中戴克拆穿華萊士時提到:瑞秋的眼睛是綠色。很多網(wǎng)友表示原來的電影里瑞秋的眼睛并不是綠色,戴克只是編造借口拒絕華萊士。實際上,瑞秋的眼睛在電影里大部分時間看起來都像是深棕色的,但在戴克為瑞秋進行VK測試時,裝置上顯示瑞秋的虹膜確實是綠色的。

雪中曲

影片的最后,K在雪中安然躺下,背景音樂響起前作的插曲"Tears in Rain",《銀翼殺手》中復制人羅伊在雨中逝去時,提到記憶會在時間中消逝,就像雨中的眼淚(tears in rain)。

羅伊在雨中逝去

參考來源:Mr Sunday Movies | Looper | Den of Geek | ScreenRant | WhatCulture | Reddit

本文彩蛋由本人收集整理,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謝謝!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電影彩蛋堂,專注收集電影彩蛋。

電影彩蛋堂(movierush)

 2 ) 愛了《銀翼殺手》20年,才有資格和你們談《2049》:2萬字論文解鎖復制人靈魂深處

今天要聊的是斯科特監(jiān)制的:《銀翼殺手2049》。如果還沒看電影,請先選擇科普電影解析:生命的解放,帶來人性的脆弱--《2049》觀影感想及最強指北。

接下來的篇幅字數(shù)是論文級別,會全方位解析《銀翼殺手2049》,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大聰看電影》公眾號。


導讀:
第一章:導演的致敬
第二章:來龍去脈
第三章:人物
第四章:宗教與文學
第五章:問答


核心致敬

丹尼斯導演的《2049》,讓德克,瑞秋等前作的人物,再次回歸熒幕,為的是更好銜接《銀翼殺手》。

但《2049》真正和前作靈魂對接的,是核心復制人的思想問題,也就是自我懷疑。

在《銀翼殺手》中,瑞秋有懷疑自己是否是復制人,德克更是在結(jié)尾最后,拿著獨角獸的折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德克這個意味深長的點頭,到底是懷疑自己是人類,還是懷疑自己是復制人?這個問題也糾結(jié)了觀眾十幾年。

“自我懷疑”的內(nèi)核,深深植入在這部《2049》中。

在影片里,高司令主演的K,從一開始就告訴觀眾他是復制人,而且K也清楚自己是復制人。

而在影片發(fā)展過程中,K從自己是復制人,到認為自己不是復制人,又回到自己是復制人,這樣一波三折的自我懷疑,和前作有了異曲同工的內(nèi)核。

“自我懷疑”的內(nèi)核,應該是《2049》這部續(xù)集,對前作最好的致敬和銜接。

另外,不光是內(nèi)核上,在影片的光影聲色,臺詞對白,或者場景設定,都對前作給予了滿滿的致敬。


眼睛

《2049》一開始,一只眼睛的特寫,完全對應了前作一開始眼睛的特寫。

如果觀眾熟悉斯科特導演,應該對眼睛的特寫不陌生,在《異形前傳:契約》的開頭,也是一只眼睛的特寫。

斯科特為什么這么愛眼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復制人與人類最大的區(qū)別在哪,區(qū)別就在于人類有靈魂,而復制人沒有。

最能體現(xiàn)靈魂的器官,那就是眼睛。

在《異形契約》中,電影開頭是生化人大衛(wèi)的眼睛特寫,暗示著生化人對靈魂的探索。

在《銀翼殺手》中,那個眼睛的特寫,是屬于復制人羅伊的。

而在《2049》中,并沒有說明這個眼睛屬于誰,但從靈魂探索角度來說,這個眼睛屬于復制人是沒有錯的。

所以,在《2049》影片一開始,再次拿復制人的眼鏡做特寫,不僅致敬了前作,也會開啟了整部《2049》的故事。


放大

《銀翼殺手》中,德克從其中一名逃犯復制人家中,拿到一張看似不起眼的照片。經(jīng)過德克利用機器不斷放大調(diào)整后,這張不起眼的照片深處,隱藏著一名神秘女子。

在《2049》中,K在追捕復制人時,發(fā)現(xiàn)一個箱子里面的遺骸,通過實驗室機器對遺骸的不斷放大調(diào)整,發(fā)現(xiàn)了一組復制人的序列號。

而這組序列號被證實這名死者是復制人。

*<2049>骨骼分子刻的序列碼

這一段戲同時也致敬了前作德克拿著案發(fā)現(xiàn)場的鱗片,去查出鱗片序列號的橋段。

因此《2049》查遺骸的一個戲份,致敬了前作兩處地方,確實高明。

*<銀翼殺手>鱗片序列碼


天使

整個《銀翼殺手》系列,故事背景都發(fā)生在洛杉磯,而洛杉磯的英文名是Los Angeles,是西班牙語天使的意思。

在《銀翼殺手》中,羅伊在找周的時候,對話也提及了“天使”。

“天使如同火焰般墜落,海岸咆哮著雷聲,燃燒著海獸的火焰”

這句話出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美國,預言》。

所以在《2049》中,華萊士稱呼他制造的復制人,也叫天使。


沙漠

K在去找尋德克的過程中,來到橙色般的拉斯維加斯,雖然看上去很美,但估計空氣質(zhì)量比PM2.5還要糟糕。

這一視覺靈感,應該來源于悉尼的橙色沙塵事件。

在2009年,一場沙塵暴襲擊澳大利亞的悉尼,造成整個悉尼變成了橙紅色的世界。

而影片里K走在這篇橙色的沙漠地帶之時,致敬的是《銀翼殺手》一開始檢測一位復制人的對白:

“你在一出沙漠,在沙上獨自行走,突然間...”


蜜蜂

關于臺詞的致敬,還有“蜜蜂”。在《銀翼殺手》中,德克來到泰瑞總部,“檢測”瑞秋,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一只蜜蜂如果飛到你手上怎么辦”。

瑞秋說我會殺了它。

在《2049》里,K進入到拉斯維加斯,經(jīng)過了一個人工蜂巢,有一個畫面是一只蜜蜂落到了K的手上,印證了《銀翼殺手》的那句話。

但是K并沒有打死這只落在手上的蜜蜂,反而把手伸進蜂巢,讓蜜蜂爬滿自己的雙手。

因為在K出生的時代,對于真實動物已經(jīng)快滅絕了,所以當K看到如此多的真實蜜蜂時,內(nèi)心是興奮的,他把手放進蜂巢來感受真實動物帶來的觸感。

另外蜜蜂其實和氣候有著緊密的關系,科學報道,蜜蜂對地球健康至關重要,它們通過植物花卉的傳播,從而影響著全球氣候,間接影響人類生存環(huán)境。

這里出現(xiàn)的蜜蜂,屬于人造蜂巢,因為周圍沒有植物和花卉。

這暗示著在影片中許多人造的設備,蝴蝶效應的間接改變了氣候,《2049》中氣候如此糟糕,似乎是人類一手造成的。


鋼琴

在《銀翼殺手》里,德克家里擺著一臺鋼琴,正是這臺鋼琴讓瑞秋和德克真正相愛了。

在《2049》里,鋼琴出現(xiàn)了2個地方,一個是在薩柏家里,一個是在德克的藏身之處。

在影片中,K就是因為德克彈鋼琴的聲音,被吸引到德克的藏身處,德克孤身一人,不知道多少次彈起鋼琴,以想起當初瑞秋彈鋼琴的畫面。

因此,《2049》的鋼琴畫面,很好致敬了前作瑞秋和德克的愛情。


折紙,羊,寵物

在《2049》影片中,蓋夫在一個療養(yǎng)院,時光流逝讓他變成了肯德基爺爺。

但是他依然愛好折紙,最后他折了一只羊。這只羊就是致敬作者菲利普.K.狄克的《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一書(銀翼殺手原著小說)。

在小說里,德克養(yǎng)了一只電子羊,他為了不讓鄰居懷疑他的真實性,還得每天喂這只電子羊,以保障他的真實性。

小說里德克養(yǎng)羊的橋段,在《2049》中,德克養(yǎng)了一條狗,還倒了酒給狗喝。

結(jié)合小說,以及狗淡定的舉動,極有可能這只狗是電子狗,而不是真實的狗。當然,這只狗是否真實,對劇情發(fā)展也不影響。


貓頭鷹

貓頭鷹出現(xiàn)在前作《銀翼殺手》好幾處地方,因為它是泰瑞公司的的LOGO,而貓頭鷹的眼睛,和復制人的眼睛在黑暗時呈現(xiàn)的狀態(tài)一樣,能顯示紅眼。

有人把貓頭鷹的眼睛形容成一架微形的望遠鏡,在貓頭鷹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有極其豐富的柱狀細胞。柱狀細胞能感受外界的光信號,因此貓頭鷹的眼睛應該能夠察覺極微弱的光亮。

在《2049》中,觀眾沒有發(fā)現(xiàn)貓頭鷹,并不代表沒有致敬,貓頭鷹的眼睛,正如一直躲在黑暗中華萊士的眼睛。

我們并不了解華萊士眼睛為何會失明,又或許他根本沒有失明,而是利用黑科技,把自己的眼睛變得了比人類眼睛更厲害,人類眼睛眼見為實,說不定華萊士的眼睛,看到的不只是表面的東西。


整個銀翼殺手系列的背景,經(jīng)過《2049》這么一鋪開,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就像蜘蛛網(wǎng)一樣編織起來,越做越大。

因此大聰結(jié)合《銀翼殺手》,三支番外短片,以及現(xiàn)在的《2049》,為大家梳理了一些隱藏的故事線。

德克和瑞秋

《2049》中,德克和華萊士有過一次長談。這次長談中,我們得到一個信息,華萊士從瑞秋的遺骸研究分析得出,瑞秋制作出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吸引德克的。

從這句話推理出來,當初泰瑞制造出來的瑞秋,是一個全新的實驗品,但是這個實驗品一定要有實驗對象,而這個實驗對象,自然落到了德克身上。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瑞秋當時遺骸骨骼上印制的序列號,為N7 FAA XXXX。

很明顯開頭N代表NEXUS,7代表著第七代。

N8型號,右眼眼白可以掃描出序列號,為:NX-8 XXX,第八代把N改寫成NX。

《銀翼殺手》里只有四年壽命的復制人,是NEXUS 6,而在短片《2022》里我們了解到,N6型號已被淘汰,直接開發(fā)有很長壽命的N8型號,跳過了N7型號。

原因就在這里,N7型號其實就是瑞秋。她是少有或者是唯一的N7型號復制人,具有自主生育功能。這也是泰瑞公司留在世上最有價值的密匙,引出了《2049》的故事。

分析完瑞秋型號,大家一定會問德克是否是N7型號?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觀點,德克是否是復制人。

這個問題在當初《銀翼殺手》上映時,曾引起瘋狂討論,一直到導演最終剪輯版。我們才漸漸得到一個大家比較認可的答案:德克是復制人。

當然,一直到現(xiàn)在,哪怕《2049》上映,官方也沒給出最終確認,德克到底是不是復制人。我只能說官方是故意的,就是想引起討論。但是在大聰?shù)慕馕隼铮€是偏向于德克是復制人的說法。

證據(jù)何在,我們拿《銀翼殺手》導演最終剪輯版本做說明。

首先是德克在彈鋼琴的時候,做了一個白日夢,是一頭奔跑的獨角獸。

而在電影中,這個夢境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但是卻被他的折紙同事蓋夫知道了。

蓋夫有一個興趣愛好,就是喜歡在復制人家門口留下折紙,來暗示觀眾這就是復制人。

因此他在《銀翼殺手》的結(jié)尾,在德克的家門口放了一只獨角獸的折紙,借此來暗示,德克也是復制人。而德克拿到獨角獸之后,意味深長的點點頭,似乎在那一刻也了解自己是復制人的身份。

此外,在《銀翼殺手》里,每個復制人的眼睛,在暗處的環(huán)境里,都會發(fā)出橙紅色的光。這些紅眼特點包括瑞秋,羅伊,以及其他的復制人都有。

而影片有一幕,德克正好就在暗處,他那雙眼睛,閃著和復制人同樣的橙紅色的光,這個信息十分明顯,就是在暗示德克也是復制人。

因此,從影片的“證據(jù)”中,我們以德克是復制人這個設定,以推動接下來要分析的劇情。

在導演斯科特的一段訪談中,斯科特這么回答:“首先我們真的不知道,如果你一定要有一個理所當然的解釋,那么德克就是N7型號,他可能有一個未知的生命周期,因此變得非常人性化。”

因此,我們應該可以認定,德克和瑞秋,是新型的N7型號,擁有比N6型號還要更長的壽命,并且瑞秋還擁有生育能力。


逃亡

在《銀翼殺手》結(jié)尾,德克和瑞秋逃亡,以躲避被銀翼殺手追殺。

在《2049》影片中,我們得知他們逃亡到了洛杉磯的郊外,并且瑞秋懷上了孩子。

就在瑞秋懷孕的時候,他們遇上了復制人反叛組織,其中首領就是費麗莎(Freysa),另外還包括反叛組織成員薩柏。

為什么會遇上他們?

因為當時瑞秋懷孕以后,德克一人是不可能給瑞秋接生的,但也沒辦法去醫(yī)院,不然人類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復制人。

那他們只好找從外殖民星叛逃回來的復制人薩柏,根據(jù)影片得知,薩柏之前是外殖民星的醫(yī)療軍,因此對于瑞秋的接生,他肯定會比德克有經(jīng)驗。

當薩柏發(fā)現(xiàn)瑞秋能生育時,仿佛看到了奇跡,正如《2049》薩柏最后說的話“因為你還沒看過奇跡”。

根據(jù)影片中薩柏回答K的問題,我們得知薩柏是2020開始就居住在那個地方,以隱藏自己的身份。而薩柏門外的死樹上刻的“06,10,21”,正是瑞秋小孩出生的日期。

很多人會質(zhì)疑,會不會是小孩和德克分開的日期?或是小孩被送去孤兒院的日期?

其實《2049》有給到很足夠的證據(jù)說明是生日,在K得到“06,10,21”之后,他有去到DNA查驗中心,調(diào)查2021年10月6日出生的嬰兒。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一男一女,DNA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其中一人克隆了另一人。

如果這串數(shù)字不是出生日期,K是不會查出任何結(jié)果的。因此我們能確定,06,10,21,是瑞秋小孩出生的日子。

接下來大聰開始腦洞推理瑞秋懷孕時期發(fā)生的事情。

拿懷胎十月來推算,等于是2021年初,瑞秋懷上小孩,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沒辦法接生,也不能去醫(yī)院,于是找到了薩柏,并住在薩柏家,等待孩子出生。

這就能解釋薩柏家里為什么會有一臺鋼琴,薩柏作為醫(yī)療軍,應該是不會彈鋼琴的(起碼影片沒有提到薩柏會彈鋼琴)。

而在《銀翼殺手》我們了解到,瑞秋的記憶是植入泰瑞侄女的,泰瑞的侄女學過鋼琴,在《銀翼殺手》中瑞秋也有彈鋼琴片段。

所以瑞秋在懷孕期間,一直和德克住在薩柏家,瑞秋在閑情雅致之時,會彈鋼琴以消磨時光。

在這期間,費麗莎發(fā)現(xiàn)德克和瑞秋仍被追捕,因此商討決定,讓德克和瑞秋分開住,這樣更能保障瑞秋和肚子里孩子的安全。

德克接受了這個建議,告別瑞秋。住在充滿輻射廢棄的拉斯維加斯,孤身一人的生活著,當然,此時德克和瑞秋,以及費麗莎,還保持著聯(lián)系。

終于,2021年10月6日,瑞秋臨盆,但卻中途難產(chǎn),薩博轉(zhuǎn)而使用破腹手術。

但畢竟薩柏家不是婦產(chǎn)科醫(yī)院,薩柏也不是婦產(chǎn)科主任,因此手術并不是很成功,間接導致了瑞秋的死亡,但嬰兒活了下來。

根據(jù)《2049》費麗莎自我陳述,當時她也在場,看著這個奇跡的降臨。

嬰兒出生后,費麗莎他們來到德克的隱藏地點,告訴德克他的女兒出生,但瑞秋難產(chǎn)而死,并當下建議,為了嬰兒的安全,德克和他女兒成為陌生人,可以更安全。

德克難過傷心,拿起一只小木馬,在小木馬的底座刻上了:06,10,21”。并讓費麗莎轉(zhuǎn)交給他女兒作為出生禮物,還能作為以后相認的證據(jù)。

這些所有的假設,都不是大聰胡思亂想,是都能在《2049》找到證據(jù)的。

鋼琴前面解釋過了,這是瑞秋住在薩柏家的證據(jù)。

關于小木馬,K通過木馬帶著的輻射“”物質(zhì),才找到了拉斯維加斯,這證明該木馬在拉斯維加斯放置了一段時間,才得以帶著輻射物質(zhì)。

所以這也證明,這小木馬并不是等到他女兒出生那天才雕刻的,出產(chǎn)地也不是薩柏家里,而是很早之前在拉斯維加斯就雕刻好,并放置在拉斯維加斯一段時間。

另外木馬檢測發(fā)現(xiàn)是真木這個很關鍵,因為氣候變化,真木在當時已經(jīng)很少見。而在德克家里,除了小木馬,德克還雕刻了其他的動物,比如大象,獅子,犀牛等,這些都在影片中可以看到。

德克真木原材料從哪里來?

大家知道,整個拉斯維加斯,只有他一個人,所有的酒和奢華的物品,都歸德克所有,其中賭場這么奢華的地方就有很多實木家具。

因此他估計是砍下了酒店內(nèi)的純木家具,雕刻這些小動物來消磨時光。

所以,從小木馬就能推理出來時間差,德克確實在瑞秋懷孕的時候,就已經(jīng)離開,而且他在影片中也默認了,他甚至都沒見過自己的小孩。

因此能推斷出德克知道自己女兒出生,是別人到拉斯維加斯轉(zhuǎn)告他的,然后他在小木馬底座刻下出生日期,讓他轉(zhuǎn)交給自己女兒。

而瑞秋因難產(chǎn)而死之后,復制人反抗組織把瑞秋的尸體放進了軍用醫(yī)療箱,埋在薩柏門前的樹下,并刻下瑞秋死的那天:“06,10,21”

因此這棵樹,也等于是瑞秋的墓碑之樹。

復制人組織為了小孩的安全,決定把小孩藏起來,以躲避更兇殘的追捕。在出走那天,費麗莎抱著嬰兒,站在瑞秋的墓碑之樹前,拍了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人是否是費麗莎,影片并沒有具體說明(看不清楚呀...),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瑞秋,因為瑞秋已經(jīng)難產(chǎn)而死。從發(fā)色上看,應該就是反抗組織首領費麗莎。

照片應該會一式多份,因為這是革命火種的證據(jù),因此薩柏家里藏有一張,費麗莎身上有一張。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費麗莎抓到K之后,從他身上搜出這張照片。但大聰更愿意相信照片已經(jīng)一式多份,在內(nèi)部組織間流傳這個奇跡。

至此,德克和瑞秋之間的逃亡,就告一段


大停電

在《2049》上映之前,其實官方放出了三部短片,分別是《2022黑暗浩劫》,《2036復制人黎明》,《2048無處可逃》。

這三部短片分別展示了2022年,2036年和2048年銀翼殺手世界的大事件。

不僅有這三部短片,官方“Road to 2049”的網(wǎng)站,綜合整理了2018年到2049年的歷史事件,讓觀眾更好的理解整個銀翼殺手的編年史。

在2020年,N8型復制人被大量產(chǎn)出,并大量投到外星殖民的卡蘭沙戰(zhàn)場進行戰(zhàn)斗。

這些N8復制人在地球外名為卡蘭沙的戰(zhàn)役中,復制人伊基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陰暗面,他發(fā)現(xiàn)敵軍是和他們一樣的第八代復制人。

這種被人類當游戲角色玩弄的人生,讓伊基和發(fā)現(xiàn)真相的復制人有了反抗人類的想法。

與此同時,在2022年期間,人類則開始興起至上主義運動,利用檔案庫數(shù)據(jù)輕易辨別復制人,并開始殘殺他們。

這樣雙重壓迫下,復制人策劃了大停電事件,從而導致N8型復制人的檔案全部消失,這樣他們就可以不被大數(shù)據(jù)追蹤而遭到捕殺。

看完《2049》后,大聰發(fā)現(xiàn)前面說的都是誘因,復制人要制造2022大停電的真實動機,應該源于瑞秋誕下的女嬰。

根據(jù)時間的推算,瑞秋生下小孩,是2021年10月6日,然后在同一天,復制人反抗組織把這女嬰的DNA取下來,克隆了一個相同DNA的復制人男嬰。這一男一女,一起被送去了孤兒院。

正因為復制人瑞秋誕生的奇跡,讓復制人相信他們自己也能擁有自己的未來,從而激起了他們要為自己而戰(zhàn),為他們的未來而戰(zhàn),這才是復制人革命的最終目的!

《2022》影片中,當時就出現(xiàn)了薩柏的檔案,雖然短片沒直接說明他參與了大停電事件,但根據(jù)《2049》劇情來看,他一定多少涉及了大停電事件。

此外,《2022》中幫助復制人的人類,有提到復制人的優(yōu)點,有著純粹的心,并說出:“你們比人類更像人類”。(more human than human)

這句話,其實是《銀翼殺手》里,是泰瑞公司的座右銘(公司宣傳口號)。

在《2049》里,那位竊取K情報的女復制人,也說了這句臺詞。這句曾經(jīng)泰瑞公司對復制人的宣傳口號,一直延伸到了《2049》,成為了復制人反叛組織的口號,也是一種諷刺。


2036和2048

“Road to 2049”中顯示,在大停電事件后,2025年前后人類多個全球危機爆發(fā),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食物短缺問題。

有著理想主義的尼亞德.華萊士科學家,也就是華萊士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他眼睛失明,但憑著他的智慧,公司在他的領導下,通過對轉(zhuǎn)基因食物的革命性研發(fā),成功解決了食物短缺危機。

這使得華萊士個人的影響力迅速提升,公司的業(yè)務也開始向外殖民星擴張。

在2028年,泰瑞公司正式宣告破產(chǎn),華萊士公司收購了泰瑞公司,雖然法律禁止生產(chǎn)復制人,但華萊士公司并沒有停下研究新型復制人的腳步。

在2030年,華萊士通過基因技術和新記憶植入技術,初步得到一個更順從于人類的新型復制人模型。

終于在2036年,華萊士公司成功研制出第九代復制人,華萊士決心說服司法部門廢除生產(chǎn)復制人禁令,讓新型復制人得到重新量產(chǎn)。

《2036》短片一開始,華萊士姍姍來遲,反而讓司法部門的人等他,足以可見他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

之后華萊士讓跟隨他的復制人在大家面前自殺,以展示他“新產(chǎn)品”如何順從,短片最后可以看到司法部門的表情,從開始的質(zhì)疑到驚恐,再到面由心生的喜悅。

說明他們認可了這代新型復制人模型。也諷刺了人類貪婪的欲望死心不改,只要嘗到一點甜頭,就會開啟新的一輪科技擴張。

另外發(fā)生在2048年的《2048無處可逃》,是專門為《2022》里的通緝犯薩柏制作的一部短片。

值得一提的是,薩柏介紹的這本《權力與榮耀》,是英國大師級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

書中說到的“”無處不在,但最重要的卻是個人內(nèi)心道德和精神的斗爭,在污泥中綻放出人性光彩的部分。

這也借此說明,這本書是薩柏的精神支柱,書中說到關注靈魂的掙扎和救贖,都和他現(xiàn)在生活的環(huán)境和處境息息相關。

或許正是因為這本書讓他找到人生價值,當他看到一群流氓欺負他的朋友時,他選擇不再躲躲藏藏,而是以牙還牙打退了那群流氓。

至此,從《銀翼殺手》到三部短片再到《2049》,從2018年到2049年的銀翼殺手編年史大事件,我們就有了清晰的藍圖。


安娜.斯德琳的身世

影片在最后,父女相認,K在門外奄奄一息。安娜造夢師已經(jīng)確定是德克的女兒了。

那她這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了什么?

在影片現(xiàn)有的描述下,安娜剛出生不久,一個以安娜DNA為樣本的克隆男嬰,陪著安娜一起送到了孤兒院。之后,八歲那年女孩因加拉太綜合癥死去,只剩下男孩存活下來。

根據(jù)影片的后半段揭曉,這是復制人組織編造的一個謊言,8歲那年安娜并沒有因加拉太綜合癥死去,而是被轉(zhuǎn)移到其他地點隱藏起來,而男孩蹤跡影片沒有提及。

很多人認為那個男孩就是K,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男孩和安娜同一天出生(克?。?,所以兩人從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擁有各自不同的記憶。

而藏木馬這段回憶,顯然是安娜自己擁有的記憶而不是K的,K的這段記憶是植入的。

那么推理出來劇情之一可能是:

安娜8歲那年,男孩得了加拉太綜合癥死去,復制人轉(zhuǎn)移根本沒有生病的安娜,安娜現(xiàn)在所在的密封實驗室,只是障眼法,安娜其實非常健康。

之后復制人組織讓安娜把自己的一部分童年記憶制造出來,植入到之后別的復制人腦子里。

影片中K去找安娜的時候,安娜說植入真實記憶是犯法的,她這么說只是欺騙K,畢竟一開始見面總不能把自己的經(jīng)歷一五一十告訴K對吧。

之后安娜看到K藏木馬的記憶哭泣,也論證了她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且清楚要隱藏好不能被別人發(fā)現(xiàn),因此她沒有告訴K這是自己的記憶,只是說這記憶是真實的。

因為安娜心里清楚,能植入這段記憶的K,日后應該是組織的一份子,透露一些信息,并無過錯。

另一種推理安娜的身世:

她本身自己也是蒙圈的,她八歲的時候確實得了加拉太綜合癥,而擁有和安娜相同DNA的男孩,一樣患上了加拉太綜合癥,之后男孩死掉,安娜被轉(zhuǎn)移。

在隱藏的日子里,復制人組織發(fā)現(xiàn)安娜在想象力方面很有天賦,因此培養(yǎng)她的興趣,最開始訓練當然是從自己的真實記憶開始,此時復制人首領菲麗莎拿到了這段真實記憶的樣本,然后植入到各個復制人腦子里。

而安娜并不知情,等到她真正為華萊士工作之后,才構建一些不真實的記憶。

等到安娜看到K的記憶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的兒時記憶被泄露,但出于保護自己也保護組織,她當然不能告訴K這是她的記憶。

這兩種推理其實都說得通,因為影片并沒有給出太多的線索,但可以肯定的是,K一定不是那個小男孩,因為木馬只有一個,藏木馬的記憶也只有一個。

但大聰還有一個更腦洞的推論,是從安娜脖子下的痣得到的啟發(fā)。

如果大家仔細看電影的話,可以看到安娜的脖子下面有一顆痣,而回憶片段的時候電影故意找了一個性別模糊的孩子扮演,從而混淆觀眾,但回憶片段的孩子,脖子下面并沒有那顆。

如果電影很嚴謹?shù)脑?,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也就是說,那個回憶中的孩子并不是安娜,而是安娜的弟弟。

弟弟幫著自己的姐姐安娜藏起這支木馬,但因為小男孩是復制人(克隆人),所以復制人組織很輕易拿到這段回憶,然后大量植入到其他人腦子里。

而安娜也知道自己弟弟幫著她藏木馬,因為這是他們的木馬,所以在看到K有這段回憶的時候哭泣,但并沒有說這是她的記憶,因為那確實不是安娜的,而是她弟弟的。

當然了,這僅僅是從一顆痣引發(fā)的腦洞,或許這只是電影中的一個“穿幫”鏡頭而已,要么就是安娜長大以后才有的痣,因為很多痣是跟著身體的成長日后才長出來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安娜在和K剛開始交流時,做了一個生日蛋糕。這個橋段除了炫耀未來世界厲害的AR技術外,大聰認為還有一個重要信息。

安娜制作的蛋糕寫著中文:生日快樂,而旁邊的孩子雖然有一個華人女孩臉孔,但明顯不是小壽星,小壽星是帶頭吹蠟燭站在中間的人。

而影片中首先吹蠟燭的小女孩,是一個白人小孩,請問一個白人小姑娘過生日,為何要買一個寫著“生日快樂”中文字的蛋糕?大聰在國外居住多年幾乎沒遇到這種情況。

很多人會給出很多合適理由,但大聰認為這是電影故意這么做,以此來暗示安娜造的場景和人物雖然細膩,但一定會和真實現(xiàn)狀有細節(jié)上的出入。

所以造假記憶的安娜,他制造的人造記憶不管如何細膩,如果仔細觀察還是能發(fā)現(xiàn)不合理的地方。

這也說明安娜確實從很小的時候就在“關”在這STELLINE玻璃房里,和世界缺少接觸,沒辦法 感受來自真實的接觸。


K

K這個角色很親民,全程《2049》我們是隨著K的視角,讓觀眾可以看到K的工作和生活。

不管是他在執(zhí)行任務,還是他在家里的日常,甚至如何洗澡,如何吃一頓飯,都“面面俱到”。

K的身份也不像《銀翼殺手》里,把德克的身份一直隱藏著,觀眾一開始就知道K是復制人,K也知道自己是復制人,甚至不管是警局還是住房樓道大媽,都知道K是復制人。

從K的這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這是2049年新型復制人生存狀態(tài)的一個縮影,也讓觀眾能感受到這個依舊人情冷漠,臟亂差的未來世界。

很多人會覺得K的飾演者高司令,從頭到尾冷著一張臉,有點面癱,從演技方面確實可以這么理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或許是因為高司令飾演的是復制人,在心智沒有徹底覺醒之前,冷臉還算說得過去,不過最后K心智開了之后,還是一副冷臉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K在整部電影中,其實也是在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

在K的平時生活里,家里有一個虛擬AI,名字叫喬伊,這是K唯一能傾訴心事的對象,但可惜的是,K和喬伊之間的關系,是如此親密但又如此遙遠。

這就如同當下復制人的處境,看似他們已經(jīng)成為人類其中一份子,能吃人類同樣的食物,能做人類一樣的工作,住人類一樣的房子,但復制人始終在人類眼里是湖中之影,根本不是真實的,換句話說,人類覺得復制人沒有靈魂。

而在人類眼里沒有靈魂的K,卻愛著更虛幻的AI喬伊,對于K來說,喬伊也如同復制人眼里的湖中之影,甚至都沒辦法觸摸,但K卻絲毫不會在意這些隔閡。

影片用這些劇情間接諷刺了部分人類在感情方面,有時候甚至都比不上復制人,那么所謂的靈魂,真的只有人類才擁有嗎。

到了影片后階段,當K以為自己是“自然出生”的人后,努力尋找著自己的身世,這更說明復制人內(nèi)心其實是燃燒著靈魂,K在前半段追求著自己的愛情,后半段努力追尋自己的親情,這些都能看出K有血有肉,他比某些人類,更配得上談靈魂。

在影片結(jié)尾,仿佛上帝在給K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一大圈,K本以為自己是命里注定的白馬王子,但其實到頭來,K依然還是K。

甚至當K站在一個喬伊大廣告屏幕面前,發(fā)現(xiàn)原來之前的喬伊,只是人類歡愉片刻的工具,或許一開始喬伊所有的設定,都是按部就班,這時候K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光自己回到了最初,甚至還不如最初,他的生活他的一切,都是一個大騙局。

這時候的K是那么讓人心碎,又如此悲壯。也就在這一刻,K終于明白,自己就是自己,不管自己之前愛上的是某段回憶,還是愛上某瓶酒某種食物,或是愛上某個虛擬的人,這一切都是屬于K自己的,或許靈魂真正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每個人存在就不該被別人定義。

K終于想明白了,他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去解救德克,讓他和自己女兒相見,而不是殺了德克,什么所謂的革命,算計,未來,都是別人的算盤,K要做的,是他認為正義的事。

K在影片的心路歷程,從開始的自我懷疑,到自我肯定,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真命天子,又回到自我懷疑,漸漸頓悟后,又再重新自我認可,最后自我救贖。

這一切的心里轉(zhuǎn)變,從某些角度很像前作《銀翼殺手》的羅伊。羅伊從外星殖民地叛逃回地球,目的只是想尋找延長自己的壽命,但當他在地球經(jīng)歷的一切,讓他漸漸理解了生命的含義,其實不在于時間的長度,而在于理解生命的厚度,以及享受生命的深度。

正如K的司令官喬什對他說的“你即使沒有靈魂,一樣過得很好?!?/p>


JOI喬伊

喬伊是K的全息女友,影片中表現(xiàn)的這種全息呈現(xiàn)高科技,讓人看到了未來世界實現(xiàn)的可能性,要是以后大聰也有一個....嗯不跑題了。

很多人會有相同的問題,喬伊是真的愛K嗎?還是程序設置好的流程?亦或是,喬伊其實是華萊士安插在K身邊的一個臥底?

在此大聰覺得從喬伊的兩個片段去做分析。

在影片里,K要去DNA檢驗中心查出生的復制人資料,喬伊此時和K對話,她說道:你們是A和C,T和G組成,我是0和1組成

在這里解釋一下,A和C,T和G是 DNA的重要組成的兩對堿基對,因此每一個人的DNA,都由這四個字母組成,但因為排列不一樣,每個人的DNA的四個字母排列順序也是不一樣的。

而0和1屬于二進制,是當今計算技術的一種數(shù)制,現(xiàn)代的計算機和依賴計算機的設備里都用到二進制。

在影片里喬伊自言自語的說著這句話,其意思是暗示在銀翼殺手的世界里,人類的科技在影片中表現(xiàn)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虛擬的人工智能,已經(jīng)對人類造不成威脅了。

換句話說,就算喬伊擁有自我意識,能自主思考,意義也不太,因為她是虛擬的,比喬伊維度更高的,是A和C,T和G組成的實體人工智能,也就是復制人,這些才是人類正在研究和對抗的群體。

另外K去孤兒院路途中飛行車被打下,喬伊也被斷電。這就能看出喬伊的無奈,雖然她擁有意識想去解救K,但她畢竟是虛擬的,一個很簡單的雷電脈沖,就能把她停電。

綜上所述,大聰認為喬伊是擁有自我意識的,但是這個自我意識,是有天花板的。

什么意思?

我們可以從影片喬伊身份的揭曉往前推,在影片快結(jié)束時,我們知道了喬伊其實是一款以滿足人們歡愉為目標的產(chǎn)品,當然你可以升級成為你的伴侶,但這款產(chǎn)品的終極目的,就是讓你成為像樣的男人(BE A MAN)。

了解完喬伊這款產(chǎn)品的“終極程序”后,我們再回過頭看了喬伊所有的舉動,其實都遵循著這個原則。

比如K回家后伺候他,K讓她擁有擴展全息功能后,上天臺或許都是編程好的套路,這樣更好的能和K在天臺浪漫的接吻。

而且,喬伊還在K困惑時候安慰他,并在合適的時間,給K取名字叫喬(Joe),大家可以體驗下這兩個名字,喬伊和喬,是否太巧合,說不定在別的用戶手中的喬伊,也在適當?shù)臅r候給客戶取名為喬。

或許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冥冥之中是程序設定好,但是喬伊某一晚找一個真實的人和K歡愉,這就是最大的“程序任務”。

種種的跡象表明,都讓大聰不覺得喬伊是擁有完全自我意識的,她只是人工智能的初代產(chǎn)品,說不定哪天,Siri就能做喬伊所做的事(羞...)。

但無論如何,K的愛情是真實的,大聰相信他到最后站在廣告屏前,認識到喬伊的不真實,但那種真切愛過的感受,會讓K銘記于心。

這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暗戀,雖然對方不知道,但我卻真實愛過他(她)。


愛哭鬼Luv

Luv是華萊士的二把手,掌控著公司絕大部分的資源,一手幫著華萊士協(xié)助公司的壯大。

很多小伙伴會疑問Luv為什么總是那么愛哭,在影片中,她一共流淚了好幾次。因此我們可以從她為何流淚去了解Luv這個角色。

Luv的諧音其實是和LOVE(愛)相同,這個角色取這個名字,就已經(jīng)代表著她是多愁善感的復制人。

從華萊士口中評價Luv,她是最好的天使,所以大聰想從情感和自我證明兩個角度研究她。

Luv受控于華萊士,所以她最深層的自我控制,是絕對服從華萊士,這就像《2036》里的那個復制人,讓他自殺,會毫不猶豫。我相信華萊士讓Luv自殺,她也會這么做。

但是Luv在自我認知的感情上,她其實比K還要更早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生命,認識所謂的意義等等。

所以當她看著華萊士對著新生的女復制人捅刀子時,她因為自己擁有清晰的意識而激動,從而留下眼淚,她自己內(nèi)心也清楚自己被奴役,但她自己卻無能為力。

在那幕的最后,華萊士摸了一下Luv的肩膀說,你是最棒的天使。其實這是一句很奴役的話,深層的意思是華萊士其實知道Luv哭泣的原因,但就算你不愿意看到人死,我還是殺了,你還得看著。

另一幕,Luv去LAPD總部找K的上司,并把上司殺了的時候也哭泣了,這也說明她內(nèi)心的掙扎,她沒辦法說服自己現(xiàn)在做的是一件對或錯的事,但是另一方面她也要證明自己,做華萊士最棒的天使。

在最后Luv和K決斗的時候,Luv親了一下K之后,說:我是最棒的。在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

Luv之所以親K,其實就是模仿當初華萊士殺了剛出生的女復制人之前,也親吻了那女復制人一下,這個吻意味著死亡之吻。

看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其實Luv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堅韌。


華萊士

影片里華萊士的對白,哲學意味很重,有文縐縐的味道,但是繞來繞去,他和復制人反叛組織費麗莎的目的是一樣的,都需要復制人能自我繁殖能力,只是他們的利用方向不一樣而已。

華萊士從影片一開始就在自行研究著能自我繁殖的女復制人,但始終有鎖無匙,而這把鑰匙,正是德克和瑞秋的孩子。

擁有理想主義的華萊士,已經(jīng)能徹底利用基因改造和植入記憶技術,很好的控制復制人的服從能力,Luv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正因他的理想主義,導致他太過于自信,甚至比前作《銀翼殺手》復制人創(chuàng)始人泰瑞還要自負。

 3 ) 賽博朋克之后的人類未來

三十五年前,科幻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作品《銀翼殺手》上映。三十五年后,該片的續(xù)作《銀翼殺手2049》登陸全球院線,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這三十五年間,電影技術不斷革新,人工智能不斷發(fā)展;幾天之前,“阿法狗元”甚至通過單純的自我學習擊敗了讓人類棋手成為手下敗將的“阿法狗”,沙特甚至為機器人索菲亞授予了公民身份……看似科幻的場景,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不爭的現(xiàn)實。

《銀翼殺手》預言的那個世界,正離我們越來越近。而《銀翼殺手2049》所描繪的,是人類未來的未來。

警官K 行走在輻射塵中,《銀翼殺手2049》

作為一部續(xù)作,《銀翼殺手2049》的首要任務在于它和前作《銀翼殺手》之間或多或少需要產(chǎn)生一點聯(lián)系,無論是視覺風格還是劇情人物,都不能為所欲為。這基本是一個常識:假設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他的團隊跳脫了雷德利·斯科特在幾十年前給出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始設定,那么它就必然不能是一部合格的續(xù)作。在這個基礎上,續(xù)作或許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創(chuàng)造或更深入的思考,而這全靠導演和他的整個劇組對原作架構的世界觀甚至“科幻”這一類型和題材的理解。從這個角度上看,《銀翼殺手2049》無疑是夠格的——豈止是夠格,簡直就是神一般的作品。

影片的成功之處,首先在于它充分還原了前作創(chuàng)造的賽博朋克(Cyberpunk)世界,而且還進一步深化了對賽博朋克概念的理解,這不僅體現(xiàn)在視覺層面,更集中體現(xiàn)在投影人喬伊(Joi)的設定上。

這里,我們必須先理解“賽博朋克”及其背后隱含的意義。所謂“賽博朋克”,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將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和都市擴張造就的貧民窟并置于一處,從而形成一種高度斷裂的反烏托邦效果。在賽博朋克類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銀翼殺手》中,導演和他的編劇其實并沒有對這種風格之下的社會進行動力學層面的闡釋和描繪;我們只是能隱約從它的設定里感覺到,幾個連鎖6型復制人逃離殖民地來到地球,對人類形成了某種潛在的威脅。由于該作略去了原著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中世界性核爆這一背景,整個社會的成分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抹殺;受到輻射塵影響的特障人(又分為“雞頭”、“螞蟻頭”等等)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類—復制人構成的近似于黑奴制度的雙層結(jié)構。

《銀翼殺手2049》的想象則演繹了前作的社會構成。隨著大停電之后華萊士公司的崛起和新型復制人的出現(xiàn),人類開始面臨兩種東西的考驗:一種是大型企業(yè)的資本控制,另一種則是作為智能商品的復制人的大量出現(xiàn)對人類活動領域的侵占和擠壓。這里,賽博朋克社會不僅分層,而且進化出了一種類似猶太民族之于歐洲其他民族的奇觀:人類可能是一無所有的,他們散居在骯臟的街道深處,但卻有著先天的地位,他們可以沖著比自己強大的復制人吐口水,甚至可以在復制人警官的房門上寫些污言穢語而不受懲罰;復制人可能憑借其生理優(yōu)勢得到不錯的物質(zhì)生活,可以手握某些群體的生殺大權,卻必須服從人類指揮,毫無地位可言。

交互霓虹廣告里的喬伊,《銀翼殺手2049》

正如《銀翼殺手2049》中的警長所言,“世界存在的基石,就是人與復制人的隔離?!?兩種“階層”的相互盤繞、扭結(jié),形成了賽博朋克風格及其所描繪的社會的特有現(xiàn)象。而二者的相互依附、寄生,也是前作和續(xù)作存在的共同基礎。在續(xù)作中,這樣的結(jié)構除了發(fā)生相互滲透之外,還出現(xiàn)了質(zhì)的變化:幾位編劇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了擁有自主思考能力、甚至擁有共情能力的“投影人”。投影人的地位之卑微在劇中有著明確地展現(xiàn):他們沒有一個實在的形體,如果想要離開一個場域,就需要顯形裝置的幫助;他們雖然存在愛恨的能力,能夠參與人際互動與社會生活,卻只能為主人服務;一旦將存儲器當中的存檔刪除,投影人的生命也就此消亡了。

實體消退表征著賽博科技的發(fā)展,但科技的發(fā)展同樣帶來造物的悖謬。影片不厭其煩地通過各種情節(jié)申明這一點,尤其是在主角K與他的投影人女友喬伊同時出現(xiàn)的幾個場景,同時也是最需要情感帶入的地方反其道而行之,制造強烈的間離效果,比如喬伊在雨中和K接吻時被“定身”,比如飛車迫降后喬伊陷入長時間的重復卡頓,比如“虛擬性愛”時喬伊與復制人女郎讓人脊梁發(fā)冷的“貌離神離”,比如K在雨中接受霓虹廣告的交互調(diào)情……所有這些,為的都是讓觀眾能在必要時刻脫離人形機器墜入愛河的陳詞濫調(diào),去思考人之為人的真正原因。

在影片后半部分,華萊士的復制人手下露芙(諷刺的是,露芙的英文名為“Luv”正是英文中“Love”愛的諧音)竟然一腳就把喬伊必需的顯形器(兼存儲器)踩成了碎片,這一頗富象征意味的舉動,可以說直接宣告了全新的階層序列,也就是“人類—復制人—投影人”的誕生。它的出現(xiàn),不僅進一步細化了社會結(jié)構,還以近乎塔可夫斯基的名作《飛向太空》的方式暗喻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在2049年這個科幻歷史節(jié)點上,不管是人這個物種的實體存在,還是人作為一種概念,都變得越來越模糊和虛無——而這也恰恰是《銀翼殺手2049》甚至前作想要探討的核心命題。

當然,反復肯定前作的設定顯然不能滿足《銀翼殺手2049》的野心。影片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在于其有能力在細化賽博朋克概念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向視覺和空間的縫隙中加入全新的后啟示錄(或末日與廢土)風格,甚至將至少一半的情節(jié)設置在荒蕪的廢土環(huán)境中——巨型垃圾堆中的孤兒院、充滿核輻射的廢棄城市、寸草不生的荒原農(nóng)場……人類居住的城市和遭到人類破壞的地方交替出現(xiàn),形成一種景觀上的“復調(diào)”——這樣的設定,當然不是東一腳西一腳想一出是一出的,而是與賽博朋克一樣精心設計、巧妙編排和構思的。尤其是在強烈的色彩沖擊和單音節(jié)銅管的雙重渲染和加持之下,整部影片呈現(xiàn)出一種完全不同于前作宿命感的、但又恰如其分的遼遠宏大的史詩樣貌。

可以說,廢土環(huán)境的出現(xiàn),不僅使得整個世界的構成和格局更加完整,使情節(jié)發(fā)生的主要場景更符合美國的地理景觀,因此有了更明確的現(xiàn)實指涉,最重要的是它也為賽博朋克社會指明了去向,那就是無盡的沖突之后留存下來的破敗,是高科技為地球帶來的充滿戲劇性和荒誕感的毀滅,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未來的未來。并且,廢土風格的加入也絕非異想天開:輻射塵、垃圾場等等元素都不是從前作處得來,而是直接源于原著小說,這表明小說和兩部電影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繼承,而是存在著某種異于常規(guī)的“三角關系”。

這里必須指出,本作的三位編劇中有兩位直接來自前作,另外一個還參與了《異形:契約》的編劇工作,這就意味著整個編劇團隊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原班人馬,甚至是“御用”人馬。所以,從劇作角度看,無論是指責《銀翼殺手2049》缺乏想象力,還是認為該作背離了前作或者原著的精神,可以說都是毋庸置疑的無稽之談。

討論《銀翼殺手》和它的續(xù)作,不得不提到它們所探討的終極命題——其實也是科幻電影、甚至人類哲學的母題之一——我是誰?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原作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可以說是震古爍今的,《銀翼殺手2049》則延續(xù)了前作驚人的反轉(zhuǎn)式結(jié)構,但無疑更進一步:影片持續(xù)不斷地提供著主觀的、碎片化的信息,觀眾會在角色視點的驅(qū)使下不斷構建他的身世和前史,拼湊出一個看似無懈可擊,實則漏洞百出的結(jié)果。

在這個過程之中,人與復制人的區(qū)別被反復提及,又被反復打破:最開始是壽命,然后是記憶,接著是情感,最后是保護欲;生殖在本作中作為最重要的判定標準出現(xiàn),它標示著高等種族的生理特權(此時動物和植物都已經(jīng)消失殆盡),標示著人類特有的倫理維度——但最終也被無情打破了。結(jié)尾,影片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jié)論:K并不是那個被生殖出來的復制人,更不是觀眾所期待的人類;觀眾收獲了巨大的虛無,建立了幾乎兩個小時的認同被打碎,這種震驚絕不亞于我們在觀看原作時得知戴克竟然是個復制人的震撼。

這也恰好提供了一個追問的契機:人類和復制人之間,到底還有什么區(qū)別?對此,影片給出了一個答案:靈魂。事實上,片中對這個概念是有所展現(xiàn)的,比如露芙分別在華萊士殺死新型號復制人和在她自己殺死警長時留下了淚水,但你無法感受到她的眼中存在任何一種與人有關的感情,這表明事件雖然對她的肉體造成了應激反應,卻沒有造成心靈的震顫;主角K則在影片展開的過程中逐漸從面無表情的戰(zhàn)斗機器變成了一個像人類一般有血有肉、充滿悲劇宿命的生命。這意味著從生理上說,他確實還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復制人,但什么東西改變了他——恰如原作的中戴克一樣。只不過這次,決定他是否是復制人的權利交到了觀眾的手上。我們或許可以說:無論是原作還是《銀翼殺手2049》,其意義都不在于給出一個確然的生理學答案;它們只是想向我們表明,如果不去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哪怕是生于人類的子宮,也與冰冷塑料袋中掉落的火腿般的復制品沒有半點區(qū)別。

很多觀眾都認為《銀翼殺手2049》無比拖沓,明明一個半小時可以說清的事情,干嘛非要拉拉雜雜說將近三個小時?但于我而言,這部電影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恰恰就是在臺詞之外充斥著數(shù)量龐大、意涵豐富的視覺信息。這種解碼方式對于看慣了完全依靠臺詞推動的好萊塢影片的觀眾而言確實有一點難度,但絕不意味著影片本身的華而不實。

拿全片最開頭的部分來說,影片第一個鏡頭便是一只眼睛(雖然無法確知這只眼睛到底是不是人類的眼睛,只知道它一定是人形生物的眼睛),第二個鏡頭是一組圓形排列的太陽能板,在透視下同樣呈現(xiàn)出一種人眼的形狀。維倫紐瓦只用了開頭兩個鏡頭就已經(jīng)暗示了全片的主題——人與科技的關系,其氣勢雖然跟《2001:太空漫游》中骨頭到飛船的蒙太奇相比還是差了那么一點,但依舊蒼涼而雄渾。

眼,《銀翼殺手2049》

除此以外,影片各處散落著不計其數(shù)的模仿物:復制人投影人,木馬木狗木獅子、全息投影、折紙、華萊士的瑞秋,甚至投影人也被廣告模仿了,所有這些元素的出現(xiàn)不僅凸顯了模仿對于整部作品的重要意義,更是在探討何為真實,并且極大的豐富了影片的視覺內(nèi)涵。如果我們細看這部電影還會發(fā)現(xiàn),片中線條的硬朗與柔和指示了自然物與人造物的分界;華萊士與戴克對話時后景的水紋起到了重要的情感外化作用;投影人首次在雨中顯形時,K的眉腳留下一滴喻示宿命的血水;雪作為一種凈化的象征出現(xiàn)在結(jié)尾,表明主角完成了一場事關復制人命運的救贖與自我救贖……

所有類似的細節(jié)都在表明,《銀翼殺手2049》雖慢,但慢得正確,慢得有理,慢得豐滿。我們越是用我們的心靈之眼、靈魂之眼,而非以空洞之眼去觀看,越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深意。一如遭到八十年代大眾惡評的前作《銀翼殺手》,妄言科幻電影史是不負責任的,我們需要沉淀,需要思考,需要體味。誠然,《銀翼殺手2049》還存在缺點——完美于我們這個時代是何等奢侈——當維倫紐瓦和他的編劇試圖完善一個世界觀時,必然要提供更多信息,必然要制造種種矛盾,因此就會出現(xiàn)部分人物扁平的問題。但這些都不能讓我們否定影片作為一部年度佳片的水平和它作為《銀翼殺手》續(xù)作的重要意義。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銀翼殺手》與《銀翼殺手2049》的區(qū)別,就好像《黃土地》與《霸王別姬》一樣,前者試圖進行純粹的視覺構建,后者則淬煉出醇厚的文本信息。孰優(yōu)孰劣?可比,但也完全不可比。我愛那個雨水中如英雄般死去的羅伊·貝迪,也愛那個在漫天飛雪中完成使命的警官K;我深深震撼于戴克的逃跑,也無盡感動于戴克的團聚。作為一名觀眾,我只是簡單地想進入那個世界,哪怕它無比蠻荒充滿輻射人畜不生。這,就是《銀翼殺手2049》之于我的全部意義。

 4 ) 不懂情懷,又怎么會懂《銀翼殺手2049》v1.4

看完電影后去吃了碗拉面,因為我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十點,看了兩場電影,在這漫長的觀影過程中,我的判斷有些失衡,在《全球風暴》這部偽科幻爆米花商業(yè)片的陪襯下,這部《銀翼殺手2049》的優(yōu)點被進一步放大了。

在給這部《銀翼殺手2049》打分之前,我想先給這段評論文字設下四個前提,如果您讀完并不認同,那不用接著看下去了,我后面的評論您肯定不會喜歡,沒必要浪費時間找別扭。

1、影評是影評作者的客觀側(cè)寫。

觀影其實對觀影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有直接的要求,其次要求知識儲備和審美修養(yǎng)。對一部電影喜歡與否從表面上看是很個性化很主觀化的表達,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不同的人對一部電影的不同看法,就是上述那幾個觀影要件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組合方式的結(jié)果,是一種客觀的側(cè)寫結(jié)論,影評可以鑒人。

2、影評局限于個人經(jīng)驗。

每一部電影都不是單獨的存在,前人的人文智慧經(jīng)驗知識都在各種電影音畫細節(jié)中千絲萬縷地體現(xiàn)著。所謂爛片也是人文的聚合,只是某些電影工作者組合人類智慧結(jié)晶的方式可能不容易讓大眾理解。我們觀影,會套用各自不同的經(jīng)驗公式去判斷這電影的邏輯是否合理,情節(jié)是否精彩。經(jīng)驗會幫助我們,也會局限我們。

3、影評有關于私人情懷。

時間是最大的變量,時光流逝,回憶留存,人生歲月中各種因緣聚合引發(fā)情緒波動,最后化作一種名為情懷的東西,在人們的生活中若隱若現(xiàn)。觀影時帶著某種關聯(lián)其中的情懷,和完全沒有關聯(lián)認知和積累去看電影,感受會截然不同。對于有前傳的電影續(xù)作,最好先看前作,再來評價后篇,這樣判斷會相對客觀。至少容易理解那些自己沒有的“情懷”在別人身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影評其實也是有層次的。

觀看電影,欣賞電影,研究電影,這原本是一體的,但做出評價后,在別人眼中,那語句措辭也許就涇渭分明,層次高低一目了然。我不想給喜歡電影的朋友劃分三六九等,我們也不是敵人,但同則相親,異則相敬,不喜歡就說不喜歡,別開口閉口垃圾爛片跪舔裝逼之類關聯(lián)人身的發(fā)泄,你看不懂也好看不爽也好,只是個人修為認知,別降低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