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ero still
When you are in the system you don't try to beat the system. To me, Lance Armstrong is an upstanding man who admitted his mistakes, that takes courage more than anything, any number in the world. That is a hero figure.
2 ) 當你遇到了蘭斯·阿姆斯特朗困境
當我跨過躁動的青春期,人生唯一的偶像就是這個人——Lance Edward Armstrong,蘭斯·阿姆斯特朗,簡稱或昵稱——阿壯。
阿姆斯特朗是個偉大的姓氏,因為是這個姓氏的兒子替整個人類踏上了外星球的第一步——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在巍巍顫顫踩下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后,說了那句劃時代的經(jīng)典語句——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30年之后,與他同姓的得克薩斯人蘭斯·阿姆斯特朗開始了他締造環(huán)法歷史上前無古人或許也是后無來者的榮耀征程——環(huán)法七冠王。(關于他勵志的故事無法用很少的語言描述,請不熟悉他的人自行百度之)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2年8月23日(第二天蘭斯也發(fā)表聲明變相承認服用興奮劑),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宣布剝奪阿姆斯特朗七個環(huán)法自行車賽冠軍頭銜,并且終身禁賽。
順理成章,被剝奪了環(huán)法冠軍頭銜之后,這個曾經(jīng)神一樣的男人走下神壇,七冠王的偉業(yè)隨之毀滅消散。
獲悉這個消息時,我已離開賽場許久,平時的訓練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那種震驚與幻滅的感覺,是坐在電視機前當新聞隨便看看的人難以體會到的。我馬上給仍留在上海的曾經(jīng)的車友打電話,得到的也是一片唏噓聲。難以置信!
當時玩得比較好的朋友基本都是他的粉絲,而獲悉此事后的反應也是截然不同,基本分成三派。其一是挺(阿)壯派,堅決表示不可能并否認此事的公平公正性,其間夾雜著大量陰謀論和法國人的陰險算計等等論調(diào);其二是黑壯派,在三觀被顛覆,信仰被欺騙,理想的大廈轟然倒塌后將矛頭指向了罪魁禍首——阿壯本人,紛紛羞辱之痛罵之詛咒之兼痛打落水狗再踩上一萬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云云。前兩派當時爭論地不可開交,讓我想起了05年春夏之交頻繁上演于上海各繁華地段眾多涼粉與玉米之間那場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撕逼大戰(zhàn)。最后一派沒法歸類,涵蓋除兩派之外對此事保持關注并且愛好公路自行車且曾經(jīng)崇拜或喜歡過阿壯的人,我大概可歸到最后這一種。
我沒有立即發(fā)表意見,當然那時腦子里也迷糊了,不知道誰說的是真的,誰說的是假的,包括他在隨后奧普拉訪談里的自白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演戲。說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被顛覆了可能有點夸張,但曾經(jīng)激勵自己跨過坎坷沖破阻礙奮勇向前的偶像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而且是徹徹底底的丑聞,絕對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雖然這個美國人同我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也著實讓我郁悶了好一陣子。
2013年下半年的時候有人拍了部片子叫《阿姆斯特朗謊言》,聽朋友說起過,直到前幾天才終于看到。感覺制片人和導演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和阿壯的對立面來拍這部片子,各種貌似嚴謹?shù)娜∽C與采訪只是在強調(diào)一個論點——蘭斯·阿姆斯特拉這廝是個不要臉的死騙子。當然歐美老百姓頭腦簡單,向來非黑即白愛憎分明,咱也理解,可片子的立場實在可疑,一度讓我覺得肯定是環(huán)法反興奮劑委員會找人投資拍的,為自己的誣蔑行為洗地。
即使片中極力抹殺阿壯的功績,質(zhì)疑他的人格與道德品質(zhì),批評他的不誠實與滿嘴跑火車以及編故事的能力,卻仍然掩蓋不了一個事實——作為一個人類個體,這個人的的確確創(chuàng)造了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陀^地評價功過是非是一回事,戴著高帽子和有色眼鏡叉腰指指點點那是另一回事。怎么說呢,就像裝逼小白領對著地鐵里的農(nóng)民工說臟兮兮沒素質(zhì)一樣。臟兮兮那沒錯,但說人家沒素質(zhì)就是邏輯與動機問題了。民工弟兄也沒往你身上吐痰或扔口香糖,單憑解放鞋里的臭腳丫子就說人家沒素質(zhì)只能說明評論者有道德潔癖。
我寫這些東西也不是為了給阿壯撇清或喊冤,但我就是看不慣某些人扮道德衛(wèi)士手淫媒體意淫大眾??赐炅似?,我反而對此人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與認識。從前我對他的印象僅僅來自于環(huán)法直播和新聞,以及他的幾部自傳和影視作品,他在我腦海中更加接近于神的形象而不是一個人,或者至少是一個接近于神的英雄人物?,F(xiàn)在我反而知道了,他只是一個經(jīng)歷過常人無法想象過的痛苦,付出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也沒能力付出的努力,最終收獲了無數(shù)榮耀與光環(huán)卻在最該功成身退的時候倒在了舞臺上的悲劇人物。他有著普通人的缺點,自私、虛榮、貪婪與偏執(zhí),而且在正義的審判到來之時仍舊想法設法逃避,可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都是這樣么?
我們躲在普通人的外衣之下,做著英雄的夢,卻不愿意踏出哪怕一小步。當真正的英雄出現(xiàn),卻無法抑制自己自卑、妒忌和傲慢的情緒而去懷疑這一切都是夸大與表演,甚至想方設法去懷疑,去證明這只是騙局和投機取巧的把戲,卻不知不覺欺騙了自己內(nèi)心最原生態(tài)的本真。
退一萬步講,我們承認阿壯是個十惡不赦的騙子、惡棍、環(huán)法的小偷與自行車運動的罪人,So What?
片子里也講了,自從自行車運動誕生以來就伴隨著興奮劑濫用與反興奮劑的調(diào)查,丑聞比冠軍多,誠實比欺騙少??烧埬阆嘈?,每一個真正熱愛自行車運動的人至少都是對成功與突破自我有著極度渴望的斗士,恰恰因為自行車運動是如此的枯燥、痛苦、危險與不被人理解(最后一點只有在中國等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是這樣),才令人更加沉迷且不斷投入其中。參加環(huán)法的精英中的精英尤甚,沒有人不想穿上黃衫,也沒有人不想在慢悠悠徜徉過香榭麗舍大道后在凱旋門前捧杯,將近200個選手,總有人會選擇作弊,選擇犧牲自己的道德完整而爭取最大的利益。
設想一下,你的隊友或對手,與你同時入行,甚至晚于你,同你一起訓練或一同比賽,你自認實力和精神強于他們,對勝利的渴望也無人出其右,可偶然的機會你發(fā)現(xiàn)他們作弊了,服用了EPO或類固醇,分分鐘超越了你,瞬間秒殺了你此前的一切努力,最后站在領獎臺上迎接本該屬于你的鮮花和榮譽。你先是憤怒,要求主持正義的欲望充斥內(nèi)心;然后是苦惱,感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接著是控訴與抗爭,卻發(fā)現(xiàn)審查機構過于落后或普遍存在大量漏洞,甚至根本形同虛設;最后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失敗與冷遇,你終于心灰意冷,退出比賽,回家跑半馬或玩鐵三去了。這也許就是此前眾多選手的真實寫照。
而對于阿壯,這個擁有遠超一般人企圖心的堅強男人,是不會就此放棄的。我想他也許曾在無數(shù)個對抗癌魔的深夜思考過,是像懦夫一樣激流萎退,還是獨自一人扛起夢想,背負所有罵名,為一個永載史冊的目標去奮斗。我不會茍同這種做法,但對我曾經(jīng)的偶像,我想說一句,我終于理解了你,即使你做錯了,我依然愛你。
最后,我想問一個問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是阿壯,你會如何選擇呢?
3 ) 謊言終破。。。
看到最后連我都寧愿相信蘭斯不是一個撒謊者。。。我寧愿去相信他傳奇的一生是真實可信的,而不是建立在嗑藥之上。。。如果他不回歸,一切都是完美的。。。09年環(huán)法的第三名會是對他職業(yè)生涯最完美的結尾。。。但是最終他還是跌下了神壇。。。
整個片子2小時但不會給人很長的感覺,是一部出色的紀錄片。
4 ) 小兒科的觀點
蘭斯-阿姆斯特朗不是第一個因為服用禁藥而被取消冠軍頭銜的運動員,當然也絕不可能是最后一個。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一個領域,把人類的極限發(fā)揮到極致,它的本質(zhì)決定了它絕對不可能像大多數(shù)人看起來那樣光鮮。
除了一天天折磨自己的身體,藥物是一個逃不開的話題,而這個話題也恰恰是普通人難以接觸到的話題。
究竟什么是類固醇,究竟什么是HGH,究竟什么是EPO,這些概念是我們身邊絕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遇到的概念。因此,會在普通人群中有著一種普遍的觀念即是“服用藥物就是作弊,就該被鄙視,就該被詛咒”。但其實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知道,在時下的很多競技運動中,如果你不服藥,你還沒比賽就已經(jīng)輸了。
這個觀點再反過來說,即是蘭斯本人的原話,“何謂作弊?作弊即是采用了不正當手段獲取優(yōu)勢”。
所以說,所謂的公眾觀點,太過于小兒科了,因為公眾根本不知道時下多少競技運動員在服藥,這個比例恐怕是讓普通人所難以相信的。
或許用藥真的是一件錯事,但那些盲從者根本就忽略了那些用藥了的冠軍,他們付出了多少的汗水。諷刺的是,用了藥都沒拿到名次的,大有人在。所以有些原則是不變的:你只有在訓練比別人更刻苦的基礎上用藥,你才能真正的出類拔萃。
所以我想說,我并不為誰辯護,我只是想說,那些根本不不懂競技體育的人,你們醒醒吧!不是運動員變壞了,而是,競技體育根本就是一項受到利益驅使的事情,它的本質(zhì)已經(jīng)被玷污了,所以不要再奢求運動員能做圣人。
5 ) These are not cycling all about.
These are not cycling all about.
眼裡有東西,胸口也是,呼吸都這麼沉. 不是爲了他,Lance Armstrong. 而是因為,我也想知道,爲什麼這一切,整個,變成一個這麼大的悲劇?
從何說起?
我一直搞不懂環(huán)法的意義何在,更不懂觀看環(huán)法的樂趣.
首先,我不懂這種競賽比賽的意義. 無論什麼事,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戰(zhàn)勝別人,而是超越自己. 我並不是說一切比賽都沒有意義,誠然,競賽激勵我們自我超越,激發(fā)潛能,促進交流. 這種意義上的環(huán)法,或者其他比賽,我可以理解. 但是同時,"勝利""獎牌",這些很容易讓人沉迷,上癮,代替事情本身的樂趣和對自己的挑戰(zhàn),成為我們比賽的動力和意義. 是的,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擊敗對手,甚至羞辱對手的快感,不可否認,這是本能,這是慾望的一種. 但是我們不僅僅是動物. 規(guī)則,道德,約束和引導我們的慾望,這是比賽和叢林不一樣的地方,不是么?
紀錄片里,阿姆斯特朗在回憶睪丸癌手術後第一次騎車時(那時候他還沒有拿下一個環(huán)法冠軍)說:
So I got on the bike and I just
gently rode
around my neighborhood.
That was a big day for me.
And I went half a mile.
And I did it in tennis shoes, and
I did it on a mountain bike.
But I was on the bike.
I was pedaling the bike.
All the feeling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at, the wind in the hair,
that initial sense of freedom
that a bicycle gives a child.
Kids love bikes because it's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life they're free.
It's the first time when they're
not in their mom's car,
they're not in Mom's living room,
they're not in Mom's backyard.
They get on the bike,
they go down,
they take a right, take a left.
Nobody sees them.
They're completely free.
那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
我騎不到一公里
我穿網(wǎng)球鞋,騎登山車
但我在自行車上,踩著腳踏板
所有騎車的感受都涌上心頭
風吹著頭發(fā)
孩提時期騎自行車的自由感
小孩愛騎車,因為那是他們這輩子
第一次體會自由
第一次沒有坐在媽媽的車里
不在媽媽的客廳和后院
他們騎上自行車往下沖
隨意左右轉
沒人監(jiān)視,完全自由
當戰(zhàn)勝他人代替了戰(zhàn)勝自己,他把自己的快樂的根源也交了出去. 如果他還是因為騎行的樂趣本身而比賽,而不是"勝利"和勝利帶來的東西,那應該沒有服藥的必要,沒有撒謊的必要吧?
回頭繼續(xù)再說爲什麼我說我一直不懂環(huán)法的意義,更不懂觀看環(huán)法的樂趣.
如果我們假設,環(huán)繞風景秀美的法國騎自行車在高難度賽道上和高水平對手比賽本來有三種樂趣:騎行本身;每個人挑戰(zhàn)自己;兩百名車手們作為最高水平的整體挑戰(zhàn)人類的極限. 那麼現(xiàn)在的環(huán)法,已經(jīng)喪失了這所有的意義.
如果我說現(xiàn)在的選手還很享受他們的騎行,欣賞著沿途的風光之類的,想必你也不信,對吧? 但凡有可能登上獎臺的,誰的眼裡不是黃衫? 現(xiàn)在挑戰(zhàn)的極限,是人體的極限還是用藥的人體的極限?
公路車騎行本身,就把人當做生化馬達. 幾乎一切都可以用數(shù)據(jù)來衡量,功率,時速,心率,踏頻...
我更不懂的是,我們看什麼? 如果說NBA和山地車越野比賽我們還能欣賞選手的技巧,那我們看環(huán)法,豈不是應該看每一站之後選手們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報表? 除非你在騎,否則你永遠體會不到那些痛苦. 隔著電視鏡頭,阿姆斯特朗的高踏頻讓你覺得他永遠不費力一樣. 我們只是盯著獎臺,看著車隊成績,討論一下今年的黃衫圓點衫又到了誰身上,明天可能會如何如何.
觀眾,媒體,比賽舉辦方,選手,車隊...我們一起讓環(huán)法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These are not cycling all about.
這些,不應該是環(huán)法騎行應該的樣子.
至於Lance Armstrong,他只是太好勝,他已經(jīng)無法接受失敗.謊言,欺騙,一旦開始,無法停下. 甚至,當他欺騙其他人十多年以後,他早已欺騙了自己. 甚至在他不得不承認使用禁藥以後,他依舊在接受歐普拉的專訪時辯稱:
I'm a drug cheat.
I'm a cheat. I'm a cheater.
And I went and looked up
the definition of "cheat."
And the definition of cheat is "to
gain an advantage on a rival or foe."
You know, that they don't
have, or that, you know...
I didn't view it that way.
我用禁藥作弊,我作弊
我是作弊的人
我查過“作弊”的定義
作弊的定義是
“利用對手或敵人的優(yōu)勢”
他們沒有優(yōu)勢…
我不是那么看的
紀錄片本身還不錯,推薦大家從頭到尾看兩遍以上,如果你不是只想做一個是非曲直的草率判斷的話.
如果非要一個類似蓋棺定論的結論,那麼我只能援引幾段影片結尾前隊友法蘭奇安卓和他的妻子,以及紀錄片製作者的幾句話.
Did Lance win i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road at that time?
Yeah. But did Lance win i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No. He still broke the rules.
Just because everybody's breaking
the rules doesn't mean it's okay.
前隊友法蘭奇安卓
根據(jù)當時的游戲規(guī)則
藍斯是否贏了?
是的,但藍斯是照規(guī)則贏的嗎?
不,他仍然是違規(guī)的
大家違規(guī)不代表那是可以的
GiBNEY: Another definition
for cheat is "to deceive."
That's why Lance is a cheater.
He deceived his fans.
Yet it's also fair to say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be fooled.
So many people,
from cancer survivors,
to reporters,
to sponsors, to myself
loved the beautiful lie
more than the ugly truth.
The story was
a bestseller for Lance, too.
(紀錄片製作者)
作弊的另一個定義是“欺騙”
所以藍斯是個騙子
他騙了他的粉絲
但說他們自愿被欺騙也不為過
很多人,從抗癌成功者
到記者、贊助商、我本人
都愛美麗的謊言
勝過丑陋的真相
故事也是藍斯的最佳推銷員
The doping is bad, but Lance's
abuse of power is worse
前隊友法蘭奇安卓妻子
使用禁藥很糟
但藍斯濫用權力更糟
6 ) “Bad Apple”
The Armstrong Lie
Pitch
Lance Armstrong used to be a 7 times winner of the Tour De France, a cancer survivor, inspirational celebrity. Now a liar. As Lance Armstrong himself says: "I didn't live a lot of lies, but I lived one big one." This story is an insider view of Lance Armstrong’s cycling life and what’s behind his one big lie.
Access and Editing
Alex said: “I think it was hubris” of Lance Armstrong gave him the access to film in 2009. I agree. Lance Armstrong was confident. Everybody could watch him but no one can caught him doping. It didn’t matter if he gave access, because they wouldn’t be able to see anything(Outside online).
Alex talked about a device he used: “it's a mechanism that sits over the lens and I sit at a 90 degree angle. Lance sees me in the mirror, but to the viewer he's 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barrel of a lens”(Qvue.com). This device reminds me of Errol Morris. It allows me to feel Armstrong looking at me straight in the eye and lying. Lance is an excellent liar, very convincing.
Subtext
Alex mentioned: “ It can be hard when people say they don't think there is anything new in my film as if it's supposed to be some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of the facts.” I can understand why would someone comment on this but like Alex defending himself, he said: “I think this film is about the expressions on people’s faces, the ambiguity. Documentaries can embrace contradictions in a way that journalism can't.” The Armstrong Lie is about its ability to provoke people to think.
Lance wasn't just a doping cyclist; he was campaigning for cancer survivors. Lance went to cheating for a much more pragmatic reason, but over time he thought the good he was doing allowed him to go after people who were trying to tell the truth. Do ends justify means? No.
The movie makes me think about empathy and law. I feel empathetic with Lance on many levels. I know what he did was wrong but somehow I understand why he did it and how he became the person he is today. Empathy, sometimes, can be stupid and that’s why we need law and rules. Like Lance said in the film, he has never been caught doping, which means the rule is wrong and poorly executed. Also, I think about the “bad apple” metaphor Alex told in class. It is easy to pick out the bad apple and blame the apple instead of finding out what made the apple turn bad.
阿姆斯特朗是這個黑暗體育體制的必然結果。
2009年開始拍,本來想拍成個傳奇,沒想到卻拍成了衰落,導演也被騙了許多年
不作不死
Hkiff2014 #2 《巖士唐的謊言》,Lance 在得到更大光榮後,因為潛規(guī)則,因為慾望而墮落,謊言以新掩舊。我們可以天真繼續(xù)相信童話,直到殘酷真相把世界都吞噬,湯顯明政協(xié),對嗎?
一個人成功背后一定會有一個成功的團隊。他面對自己是否用藥的時候那種自負自大依然沒有任何后悔的氣場真讓人覺得牛逼,或許他一直都是一個極其目空一切的人。如何利用體制鉆空子(興奮劑),成為世界勵志偶像,出書賺錢,再參加比賽。每一項運動背后都不干凈,但他真極致。
得之失之
奧斯卡紀錄片shortlist。導演一年兩部片都成色相當不錯(之前是上半年的維基解密:我們竊取秘密),了不起。從2009年的復出跟拍,到2013年的承認服藥,穿插之前七冠時期的輝煌自負,其實資料十分瑣碎卻讓我一個非車迷也把故事看得很清楚。阿姆斯特朗是這個黑暗體育體制的必然結果啊。
Netflix上看的??赐晏玹m傷感了。不是為了阿姆斯特朗,是為了自己那一去不回的青春。
hero
難。。。
沒有一個成功的心理素質(zhì),怎么可能真正的獲得人們的贊揚,也許每一個冠軍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偏執(zhí)狂吧
2013/11/15 說阿姆斯特朗是個世紀大騙子沒錯,但他不是人民公敵,只是體制毒瘤的放大器。阿姆斯特朗從風光無限一時無兩到四面楚歌人皆唾之,其實不過是自行車運動一次轟轟烈烈但失敗告終的造神運動。不是阿姆斯特朗,也會有別人。遺憾的是本片大部分是敘事,沒什么關于公眾責任和道德困境的討論。
維基百科一下
影片里阿姆斯特朗的最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當很多年過去以后,人們再回顧他參見環(huán)法的那七年,依舊會感慨他奪得了七個冠軍。這里面有太多復雜的情緒,有自大,有自卑,有自滿,阿姆斯特朗是個如此復雜的人,正因為他如此的復雜和最后都說不清楚的真相,才讓我感慨,這部影片講了一個人的故事。
我少年時代的英雄,奇跡的隕落。十多年的質(zhì)疑,他回以十多年的謊言?;仡^來看,最大的失敗者其實不是蘭斯、不是被他欺騙的人們,而是自行車運動。當你意識到每一代車手都在不斷服用禁藥的時候,這項運動早已被毀了。
It's all about access...
阿姆斯特朗本人實在太傳奇了,他的抗癌路,冠軍神話,興奮劑丑聞。所以以他為主角的片子怎么也不會難看。這個紀錄片略似凡爾賽女王,屬于記錄的過程中有了新的變化,并形成新的主題,只是這個的組合意圖更明顯。整個事件更像一個造神運動,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組織,共同打造一個美國神話。題外的故事更有趣
想起初中時候讀"It's Not About the Bike"那敬畏之心, 真是只能"呵呵呵"了.
這殘缺的世界……總是需要童話。
可憐啊,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墻倒眾人推,當年抗癌七連冠的神話確實是很厲害的人,其他人也都服興奮劑也不是好貨,大環(huán)境的骯臟他沒能獨善其身。責任并不是他一個人的。人類登月第一人的美國宇航員也叫阿姆斯特朗,登月是否也是個騙局呢,很難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