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好的八仙,最好的時光
這是部內(nèi)地、香港和新加坡同時播出的電視劇,在當時是很難得的。那個時候網(wǎng)絡(luò)啊甚至電腦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普及,引進劇一般都是先在外面播出的,所以記得看到娛樂節(jié)目說同步熱播、反響不小時,還是有種微妙的感覺的。
以上算是引子吧,拉拉雜雜的想到哪說到哪。看到豆瓣上評分并不算高時,實話說還是有些委屈不平的,對我這個大男生來說有這種感受實屬難得,一直覺得這部電視劇和新白娘子傳奇貫穿我的小學時代,也才是真正的神話劇啊。
馬景濤雖然偶爾也會有咆哮帝的身影出沒,然而大部分時候演得也是難得自然的,之前對他的印象就是倚天里的張無忌。這部里的呂洞賓,不錯。
韓湘子是真正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啊,沒得說,有這樣一個摯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其他人,果老啊藍采和啊國舅啊等等等等,就是我心中的八仙。龍三公主穿山甲一眾也很出色,形象鮮明。
后來看網(wǎng)上評論,不少人和我一樣,遺憾的是仙姑和呂洞賓才是最好的一對啊怎么沒有在一起。其實還是或多或少有些情愫的吧,無論是一枕黃粱美夢中,還是后來故意扮演一對想要牡丹知難而退,以及最后天地之極的三擊掌。真正的郎才女貌,門當戶對,也未免小有遺憾的歸結(jié)為了仙友知音、紅顏知己。無關(guān)風月,只為真心。
偏愛仙姑,所以開始確實是反感牡丹的,看到后來,卻又被她的癡情所感動。印象非常深的一幕是在呂洞賓因為紅繩情咒而師徒反目、煩躁不安時,又是她偎在身旁傾訴心聲,情到深處喃喃細語,潸然淚下。這一刻,原諒她以往所有的癡纏。男女之情,小學時真正印象深的,只有兩對,另外一部是東京愛情故事。
對了,印象很深的是畫面真的是非常美啊,八仙聚首的那個背景瀑布實在是贊,后來才知道外景地是九寨溝,難怪!音樂也很出眾,片首曲片尾曲旋律朗朗上口。很多年后還特意搜視頻,學著唱逍遙游。
對比后來的寶蓮燈后來其它亂七八糟版本的八仙,想說這才是真正的神話劇啊,不是童話劇不是所謂的青春偶像劇。圍繞一個情字鋪陳而來,演員選得也很到位,一眾帥哥美女,卻沒有現(xiàn)在電視劇的輕浮,到底是那個時代的吧,氣質(zhì)有的,演技有的,看得是賞心悅目。是真正可以看進去的,為了情節(jié)而影響自己的心情,開頭的明朗,中篇的壓抑,以及結(jié)尾的釋然。
不是沒有雷點的,通天教主的梟雄設(shè)定與道教嚴重不符,人家好歹也是上清靈寶天尊,堂堂的三清之一啊,不過放在通俗演義的角度這一點還好。唯一覺得別捏的是最后的八仙歸位,放大版的京劇武生實在是讓我接受不能吐槽不能哇。
貫穿全劇的主題是人間有情,八仙聚義。切實的覺得說得多好啊,明明很口號化。打五星,因為對我來說,確切的說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這部有情有義的電視劇已經(jīng)很完美了。
2 ) 且待他年再相逢——寫給電視劇里的他們和我們的記憶
? 總是在過了許多年以后,生出懷舊的情懷,想到少時做過的事,看過的劇??粗F(xiàn)在電視機里60個電臺來回調(diào)幾遍也停不下來,再對比小時候似乎看不完的精彩電視劇,不免唏噓不已,只得順著記憶的藤蔓翻出這些老劇,來捕捉內(nèi)心里光陰的印跡。
? 猶記少時看了不少的新劇,尤其是神話劇,總是有著很好聽的歌曲,養(yǎng)眼的演員,和令人心馳神往的神仙?!稏|游記》講的是上洞八仙斬妖除魔的故事,卻也不局限于斬妖除魔這一主題。擺到今天自能看出其中不少的疑慮和不合理。比如天上一日,人間千年是否可信。比如斗戰(zhàn)勝佛乃是跳出輪回的佛,卻在劇中聽命于玉帝,被當成仙。然而它曾帶給我們的驚喜將永遠無可代替,而它帶來無限懷念的情懷也將永遠無法復制。我喜歡它,在于它指出仙亦有缺點,亦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不是無欲無為無望無求,只是憑借定力自持,修身養(yǎng)心克服之。
返璞歸真玉公子——韓湘子
? 我不算喜歡費長房,他不但沖動,還很偏激。但我卻欣賞費長房,因為他足夠孝順,也足夠堅持自己。古有云:百善孝為先。有誰會去討厭一個孝子呢(同理龍三公主刁蠻任性,但她為救母親深入火海時卻感天動地)。費長房不服老天的裁決,便敢質(zhì)問蒼天;他不服所受酷刑,便寧可放棄仙級也要罵個痛快。直到意識到自身問題,才心甘情愿拜了鐵拐李為師,心甘情愿下界輪回,歷經(jīng)滄桑重返天庭。這便成就了韓湘子——翩翩君子,仙風道骨。誰會不喜歡一個善詩書,通禮樂,并且風度翩然的公子呢?當他第一次吹著蕭出現(xiàn)在碧綠的湖畔,當他將桃花散成一字,當他玉蕭揮就兩行詩,當他坦然受百鱷所咬,當他與呂洞賓琴蕭通音。他在性格上的確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他的內(nèi)心卻仍然有一個費長房,只是除去了瘴氣和戾氣。他依然孝感動天,依然情深不悔。無論是費長房,還是韓湘子,都和呂洞賓是真正的莫逆之交,生死可以。
? 問世間情為何物——散記牡丹
o 從來都不喜歡白牡丹和呂洞賓的感情戲。只是少時看不明白,只道他們的糾纏引得他人受累,劇情拖沓得令人恨不得快進。我對牡丹仙子和白牡丹的態(tài)度很不同,我雖也不喜歡牡丹仙子的癡纏,但也為她的敢愛敢恨,對何仙姑的義氣,和臨下凡的自嘲所唏噓。而白牡丹的聒噪、自私卻令我反感。直到現(xiàn)在重看,才發(fā)現(xiàn)她是真正的應了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白牡丹也會在發(fā)現(xiàn)血咒害人的時候痛苦不已,不愛修道的她也會三步一拜去紫竹林求菩薩解救,但這都不是最打動我的,她打動我的那一刻是她求通天教主殺掉呂洞賓的那一刻。不管是恪守天規(guī)的東華上仙,還是桀驁不馴的呂洞賓,都辜負了這個癡情女子。當最后她一身素衣出現(xiàn)在人群里,欣喜地看著八仙云游而去,眼中終于沒有了那種怨和癡,只剩下對仙的憧憬。所有的一切終于有了了斷,他年重回仙班,也定會以全新的姿態(tài)。
o 看似有情卻無情,看似無情卻有情
? 這是呂洞賓與何仙姑被困在天地之極,八仙去找太上老君求救時老君說的一句話。很有些深意。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在零界點的時候最是動人。
? 在東游記里,一直在強調(diào)一個劫字,其中尤以呂洞賓的情劫最重。如果說呂白之間的情是明線,那么呂何之間則是暗線。說他們之間沒有情看似不錯,他們深諳仙不能動情,心不妄動則不妄亂。他們之間始終兄弟相稱,肝膽相照。說他們之間無情卻也不對。他們之間總有著旁人所沒有的默契,當他被通天打敗時,她奮不顧身前去相救;當他迷惘時,連旁人都讓她去勸;當他失控時,她口念佛經(jīng)為他驅(qū)除心魔;當他瀕臨入魔時,她不管魂飛魄散帶他去天地之極救治。那么他呢?在他還是東華真人的時候,她只是他要點醒的修道之人,他救她是出于道義。但他成為了呂洞賓,黃粱一夢中她成了他的妻子。他醒來明知是夢,卻還是忍不住地喊了她一聲娘子。她被打得元神出竅,他企圖去天庭偷定山神針為她和小人參精報仇。他們被誅仙網(wǎng)困住,他們一起輪回到她的小時候參悟佛理,交換風車。一個說是本要送給小仙姑的,一個說是為了替小仙姑道歉的,彼此避重就輕,卻一個對物發(fā)呆,一個示若珍寶。她得到菩薩賞賜的蓮花,其他仙友要她舞一曲,卻是要他來勸。他血咒剛清,便獨自上路去尋找她的下落。途遇春樹精,得知仙姑會被穿山甲欺負后他心急如焚。從不肯低頭的血性男兒卻為了套出去向而不惜替妖精彎腰下背。春樹精問他是我美還是何仙姑美?他沉默了很久才終于在她的要挾下說出了違心話。只是幾個字他卻吐得異常別扭。
? 故事到了這里,已然有跡可循。而真正點明了他們之間情愫的則是天地之極的時候。生死門,她選擇了留下來陪他一起受難,哪怕灰飛煙滅。他說我們一起經(jīng)歷了那么多生死磨難,在凡人來說我們早該是夫妻了。擊第三掌前,他問她:何仙姑是不是喜歡呂洞賓。而她卻不答反問:那呂洞賓是不是也喜歡過何仙姑。他們互相說明了對方對自己所作的超乎友情的事。然而神仙卻不能談情,所以他們彼此必須心靜如水,緣起便止。她說舍情還有義。而就是這一句話,這一擊掌使得他們終脫離了死亡的邊緣,得以重生。
? 舍生成仁,呂洞賓的一句話我很認可:其實真正功德無量的是你。然而她的奮不顧身除了一個義字,何嘗不是也帶著自己的私念。他們兼濟天下,他們卻也動情動性。他也說:看來你對我的情不比穿山甲對你的愛少。的確如此。那么呂洞賓呢?我不會歪曲事實,他是喜歡她,但遠不如她對他的程度,也遠不如他對牡丹的程度。即使她隱忍不發(fā),旁觀者又怎么會看不明白,她自己又怎么會不明白。所以她從來不說,如果他不提,她永遠都不會說。所以他們這么問對方:何仙姑是不是喜歡呂洞賓?呂洞賓是不是喜歡過何仙姑。后者只多了一個字,卻隔了千山萬水。他們一個在故事之中,一個在故事的邊緣。或許在某個時刻,他曾很喜歡過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們的隱忍,所有的劇情不用開始就注定了要走向結(jié)局。情長情短平常事,隨緣隨份莫貪求。坦誠的相對不是開始而是結(jié)束,不是結(jié)束而是下一個開始。只是從此心里不會再有不能承認的情愫,從此真的云淡風輕,心如止水;從此真的天地任我,歸去自若。
? 這是一種舍,卻終于升華成得。在這一刻,他們才真正得道,心如明鏡。
? 蓋因筆者隨心而行,行至此處不知該如何續(xù)寫他人。但他們每一個人的組合才成就了這部戲。而因為他們的故事,《東游記》便成了我的情懷。
3 ) 劫
神仙好像無所不能,但偏偏對上這個情字 ,神仙也是無可奈何。
東華與牡丹仙子、呂洞賓與牡丹仙子、呂洞賓與白牡丹,無論天庭還是凡間,想要忘情偏偏有情,想要改變偏偏應驗,想要遠離偏偏靠近,明知結(jié)果與責任卻無法控制地愛上你。你是我的劫、情劫在劫難逃。
或許這是最好的結(jié)局,一個當神仙拯救天下蒼生,一個留在人世間,即使相遇也只是人海茫茫中的一眼。
4 ) 顏狗福利——慶幸導演選了對的人
這部劇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偏偏不是我的。奇怪我小時候明明閱劇無數(shù),怎么就一直和它擦肩。
長大后之所以會去看《東游記》,是因為曾在某個mv中無意中瞥見了牡丹仙子的臉。緊鎖的眉,清麗的面容,紫色的紗衣,盡管頭上的花釵一看就知道是廉價的塑料,可還是一眼就被驚艷了。想象中,天上的仙子就該是這樣的啊。
顏值對于角色就像一道填空題,合適的臉來演合適的角色,不僅是演員的幸運更是觀眾的幸運。填對了,可以讓角色變得經(jīng)典甚至不可替代——就好比你跟我提聶小倩,我想到的一定是王祖賢而不是大S;填錯了,不但浪費角色甚至可能毀掉整部劇(參考黃曉明版楊過)。
這部劇,導演選了兩位長相氣質(zhì)差異很大的女演員來扮演牡丹和何仙姑,我想是有深意的。
牡丹的長相,我見猶憐,代表著女性柔的一面。扮仙子時,高貴善良;扮名妓時,嫵媚風情;最后一幕變成普通凡人,笑容中又露出少女的天真無邪,這就是顏的魅力。
猶記得那段吻戲,她含淚跪在血咒發(fā)作的呂洞賓身邊痛苦自責,呂沒有說話,只是在聽到她的傾吐后開始慢慢從暴躁轉(zhuǎn)為平靜,眼神變得異常溫柔,然后不由自主吻了她。這一幕看的時候就覺得很美,而且是美得水到渠成。后來想想,正是因為在傳統(tǒng)審美中,這種柔弱惹人憐惜的女子更容易激起男性的保護欲,所以才顯得劇情和畫面的觀感都十分強烈。
仙姑的長相,英氣爽朗,代表著女性剛的一面。她可以為了修道成仙舍棄私欲,為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她身上有著女性少有的豪情和氣概。雖然是偏男性化的一個角色(現(xiàn)在的話叫女漢子),但同樣有著女子的性情,她會同情牡丹,體諒牡丹和呂洞賓之間的痛苦,也會清醒理智地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提醒呂洞賓不能忘記己任。演員臉部線條雖然不夠柔和但輪廓足夠剛毅,顯示出性格中堅強和果斷的一面。
就像硬幣的兩面,每一面都有它的特色。至于你覺得哪個更好,完全取決于你的審美是哪種類型。
牡丹在劇中只有一個任務,就是和呂洞賓談戀愛。所以你跟她講天下蒼生,舍情取義是很困難的,畢竟追求不同。為了體現(xiàn)這段戀情的辛苦和曲折,在劇中牡丹常以蹙眉或含淚的形象出現(xiàn),看起來略顯苦情,但也正是這樣的深情才稱得上千年情劫,只有這樣的仙子才會勾起東華心中的憐惜。在劇中牡丹的任務就是要詮釋男女交往中最純粹的那部分——“愛”。
仙姑在劇中同樣有感情線,但這條感情線編劇給了穿山甲。同時由于女性身份的特殊,也是八仙中的一員,她在劇中的任務還承擔著詮釋男女交往中最難做到的——“義”。
而牡丹的愛和仙姑的義是無法混為一談的。這也注定了呂洞賓心中至親至愛的人只能有一個。
神仙們總以為世間所有的男女情只要努努力、加把油,都可以化為義。但偏偏有一種就是做不到,這就是呂洞賓和白牡丹的劫難。這種劫難注定了以后的歲月里,無論他們重逢多少次,都無法把男女情變成男男情或女女情,除非此生天人永隔,永不相識。這就是愛情的特殊,也是它的殘忍。
很多人嘲諷牡丹戀愛腦,只能說那是你還沒有讀懂愛情的深刻和無奈。蘇軾在悼念亡妻時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種深情所以令人動容,是因為它也曾真實地存在于我們心中。
我很喜歡牡丹仙子,包括后期的白牡丹。牡丹仙子有仙骨,白牡丹同樣有風骨。
白牡丹在知道春英要利用她來要挾呂洞賓時,直截了當?shù)馗嬖V春英,他不愛我。但是知道春英依然要用她的死來讓呂愧疚時,她可以說出寧可自殺也不要讓春英拿她去威脅呂的話。
要知道那個時候,她還不知道呂洞賓其實是喜歡她的啊。
編劇把牡丹仙子和東華的故事寫的很美,但在寫呂洞賓和白牡丹的時候卻不夠走心,前期的白牡丹某些時候被寫的過于庸俗,比如你不答應我我就喝毒藥這種村婦才會用的梗用在一個被貶仙子身上,大大降低白牡丹的逼格,而這樣的細節(jié)設(shè)定也導致很多人認為她俗不可耐。除此之外,編劇對呂白的戀情進展刻畫得也不夠自然,比如呂洞賓總是翻來覆去一句話:牡丹對我情深義重。不免讓人產(chǎn)生他只有歉疚而無真心的猜疑。由于很多地方?jīng)]能表現(xiàn)出呂洞賓為這份愛所受的壓抑之苦,以至于血咒一段出現(xiàn)的時候,讓人覺得十分突兀,好像呂洞賓會變成這樣完全是由于白牡丹替他綁了根紅繩而已,如果不綁就不會喜歡。
其實仔細看劇就會發(fā)現(xiàn),血咒只是會放大在你心中被壓制的欲望而已。但是這些在劇里都沒有明確解釋,導致牡丹得一直背著這個鍋,甚至讓呂對她的愛打了折扣——但事實是,如果呂對她本身無欲無求,血咒根本是不起作用的。
不過有一段臺詞我很喜歡,就是呂在中咒之后,何仙姑質(zhì)問呂洞賓為什么變了,呂大聲回敬:我沒變!我只是變得比你們更有人性!
這句話聽起來令人震撼,不僅道出了呂洞賓心中隱藏的痛苦,也指出神仙的無奈和天規(guī)的無情。
在感情線的安排上,其實可以明顯看出編劇是給了兩條感情線在對比進行,即:呂洞賓和白牡丹、何仙姑和穿山甲。遺憾的是由于穿山甲扮演者的顏值過低,甚至可以說是被男主碾壓....導致觀眾在審美上無法接受這種組合,于是在這兩條感情線中又出現(xiàn)了呂洞賓和何仙姑在一起的似有似無的曖昧情。
然而這種曖昧情又顯得虛無縹緲,站不住跟腳。因為這些東西完全靠想像和YY,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他們的自然可以找理由說服自己,不喜歡的又覺得這根本就是革命戰(zhàn)友,撐死也就是性別不同的知己。也就是說只要男女關(guān)系這種客觀事實存在,曖昧就永遠可能被借題發(fā)揮(可見我們凡人在對待男女關(guān)系上是多么絕望,純潔的男女友情我們覺得根本不可能存在,編劇盡力了但還是無法逆轉(zhuǎn))。
總的來說,導演能選對幾個主要的角色由合適的人來飾演實在是我們觀眾的幸運,試想,如果把牡丹仙子和何仙姑的面容對換,你還會心儀你最喜歡的那個角色嗎?
我想我是無法接受呂洞賓對著一張略顯男性化的臉來深情款款親吻的,就像在《倚天屠龍記》里和葉童,怎么看都像在搞基。而從審美上看,何仙姑長相和葉童其實是一款的。慶幸導演這次終于沒有亂點鴛鴦譜。
最后說說教主的扮相。
東華上仙的道袍和胡子讓教主瞬間變身禁欲男神。區(qū)別于以往劇中千篇一律的情圣形象,這里的東華心系天下,克己自律,甘愿為蒼生而選擇投胎轉(zhuǎn)世,論境界修為都是上等上的優(yōu)質(zhì)男。平時性格悶騷,關(guān)鍵時刻溫柔,在處理牡丹仙子思凡這件事上,一向刻板嚴肅的他多了一份神仙身上少有的人情味。牡丹昏倒時他的臉上閃現(xiàn)出一絲憐惜,這種反差萌的角色設(shè)定和教主本人儒雅的氣質(zhì)讓東華多出一份成熟穩(wěn)重和內(nèi)斂。雖然只出現(xiàn)了4集,可是卻留下比呂洞賓還要高的人氣。
呂洞賓的扮相,對教主來說就是量身定做,演起來得心應手,那把扇子在他手上玩的不要太6,但這些都還不足以凸顯他的演技,真正凸顯演技的是他如何表現(xiàn)呂洞賓的隱忍。這一點在后期,教主拿捏的特別好,尤其是在成為凡人呂巖時候,和女主隔著窗戶四目相對,眼眶含淚那段,我覺得非常感人。這才是演技啊,現(xiàn)在的小鮮肉們真是差太遠。
這部劇我反復看了不下5遍了,依然覺得津津有味。大概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吧。
5 ) 感謝
回東游記讀者:
偶然遇上一位內(nèi)地編劇,提及東游記,我忍不住往搜索,在隨意,實有心地看看那些評論,呆著了!
雖然只有二十多篇的評論,可東游記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作品,想不到經(jīng)歷了這幺多歲月,各位對這套戲,仍記著,念著,還分析得這幺的細膩…身為原創(chuàng)人的我實在是心情激動!
讓我以原創(chuàng)人身份,回答大家最關(guān)心的一個問題:東華真人沒有愛過牡丹仙子,對之祇有“憐”…!但呂洞賓就鐵定愛白牡丹!
由欲導之回天歸位,而漸被其真情摯愛感動,呂洞賓表面無情,心下壓抑而已,但經(jīng)“血咒”一役,不容他再否定自己的心思…。
必死至親至愛,他就知道如繼續(xù)降魔服妖大業(yè),深愛的白牡丹是必應劫而亡…千年情劫,放在眼前,內(nèi)心交戰(zhàn),他最后決定和白牡丹成親,期盼:甘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偏我等創(chuàng)作人要狠狠地迫他在“情”與“義”之間選擇!
結(jié)局,觀音菩薩引領(lǐng)春瑛還陽,也讓觀眾和呂洞賓一樣期盼白牡丹回生!八仙過海,白牡丹將起死回生?到橋頭出現(xiàn),音容相若的少女,揮手向八仙…。
寓意是牡丹仙子也好,白牡丹也好,身雖死,但她代表的“情”,永遠永遠會在我們心中,甚至眼前重現(xiàn)…。
當然,那時是有做續(xù)集的準備,我要令她“再生”,再轟轟烈烈愛一回…遺憾,我是小故事,不是制作公司老板…。
6 ) 世界百科全書,尤其愛和體制
如果在看到29集就下定論,那我就只能按童年美好回憶的觀點來給三星了;可是,有幸我全看完了,毫不猶豫的四星。
小時看不懂,只覺得很美好,極大滿足了童年,當時只覺得穿山甲好像很癡情,愛何仙姑到瘋狂,不明白他卻得不到好下場;現(xiàn)在應該懂了,前29集都是為最后一集作鋪墊。
這部劇包羅萬象,所有一切都包含了,看完后讓我不禁對原作者和編劇很佩服。祖先的智慧加上現(xiàn)代的聰明,完成了它的深邃,堪稱古今完美結(jié)合。
前29集,要現(xiàn)在的我來論,一般,不過比現(xiàn)在的什么新紅樓、新笑傲、宮等等超級腦殘劇強無數(shù)倍,之所以說它一般是因為也落了俗套,劇情很不合理,混亂,人物說話也有點矯情,特別是藍采和總是在那打快板,可能導演以為快板是他最先發(fā)現(xiàn)的,所以想在劇中大力運用,以得到好評。但是,這導演和編劇是有非常好節(jié)操、良心、負責、正直等等值得贊美的品質(zhì)的,他們沒有把商業(yè)看得很重,沒有用一些現(xiàn)代的不合理元素迎合觀眾,非常理解和尊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良好繼承者(真是悲哀,竟然得靠別人來繼承)。整部劇沒有像現(xiàn)今大陸劇一樣,做那種動物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會做的動作,沒有耍流氓,沒有不顧節(jié)操,很符合中華民族的美,沒有拍得和動物一樣。男的正直,女的忠貞,這才是美好的東方社會。
拋開以上種種并不是本部劇的重點的東西來論真正的重點。韓湘子和龍三的孝,貞娘的愛、忠貞和剛烈,都不是重點,真相只在最后一集的兩段對話:一段是穿山甲在天庭質(zhì)問眾仙說的那些話;第二段是何仙姑與穿山甲說的那些話。(不太清楚的可以去看看)閱劇無數(shù),不僅這沒落俗套,還如真理一樣醍醐灌頂把我冷漠麻木的心靈震撼了。先說第二段,它很好的詮釋了真愛,解答了我童年的疑問,也讓我明白了何為真愛?!拌F棒磨成針,其實不管我怎么磨,你都不會喜歡我?!薄耙驗槟隳サ貌皇悄愕男?,你一直認為你只是一只妖怪,沒有權(quán)利,沒有地位,所以我不喜歡你,你以為只要有了權(quán)利,你就能得到我,你錯了,如果當初,你忍辱負重,誓為了要殺通天教主,斬妖除魔,或許我何仙姑不能不對你動情?!薄澳阋酪惨寗e人一世不安,為什么我會在云霄殿上說你不配說情這個字,因為你根本不懂什么是情。你說你喜歡我,做什么事情都是為了我,你錯了,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其實你最愛的是你自己?!薄叭绻f,你跟白牡丹一樣,情深不悔,那我告訴你,我只尊敬白牡丹,而不是你,因為白牡丹可以求通天教主殺了洞賓,愛一個人不是占有,不是天長地久,也不是生死相處,是要讓他快樂,了解他心里在想什么,這些你都做到了嗎?你因為恨洞賓,為了要讓他痛苦,你竟然殺了白牡丹,你明知道我跟白牡丹情同姐妹,你這樣做傷了我心你知道嗎?春英是為魔,是因為報仇才做魔,通天是為了名才做魔,而你呢,你口口聲聲是為了我,到底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自己。”這些讓我瞬間領(lǐng)悟,現(xiàn)今的男歡女愛是多么虛偽,都是停留在穿山甲的程度,都是為了動物的占有而不擇手段,從來不會正直,都為了自己的快樂不顧一切做一些自以為是為了對方的事,完全不管對方喜不喜歡,愿不愿意,說那種我喜歡你是我的事你管不著的自認為霸道的愛的話,眾人面前下跪,不顧場合的愛你、親熱,請問一下這和動物有什么區(qū)別?既然想像動物一樣隨時親熱,何必進化成懂禮儀有文明的人?時尚、開放與保守、傳統(tǒng)迂腐,如果要如此界定,我選后者。也許現(xiàn)今社會的人都變了,都是寧在寶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為名為利為虛榮,真愛尊嚴自由通通可拋,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文化缺失,信仰喪失,應該太復雜了,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我太局限了,無法看破其中玄機,不知道當今有人看出否?也許只得等到百年千年之后,才能由后世的人告訴我們,而我一生就只能得不到這個真理了。
現(xiàn)在講第一段?!按竽懘┥郊祝姷接竦圻€不下跪?”“玉帝賞罰不公,我穿山甲不服,不跪?!薄坝竦鄯置髌话讼?,”“大膽,”“我還沒說出理由就喊大膽,還說天有天理?!薄巴ㄌ煺f的沒錯,什么都是假的,何為正邪,善惡,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成王敗寇’。哼,我今天落在你們手上,要殺要刮,隨你們便,要我服你們,哈哈,憑什么?”“玉帝,你憑什么立下天規(guī),說神仙不能談情,是你逼我做妖的?!薄按竽懷郑垢以谶@此胡言亂語,神仙當然不能談情?!薄澳阏f不可以就不可以嗎?既然你們是神仙,就打開天眼,看看人間,男婚女嫁,天經(jīng)地義。我問你,為什么神仙不可以成親?為什么神仙不可以有七情六欲?我問你,這是什么天規(guī)?為什么這樣豈有此理?為什么要有玉帝?為什么神仙不能自己做主?人間有皇帝專政,就弄得民不聊生,難道自己管自己不好嗎?呂上仙,你也不是罵過王母,問為什么牛郎織女一年只會一次面,哼,如果天庭由我做主,韓湘子,我一定讓貞娘復活過來,讓你們成為神仙美眷,也讓你娘跟你團聚如何!我要請問眾仙,為什么對朋友之情是義,對父母之情是孝,對國君之情是忠,可是男女之情,卻是孽、是罪,為什么要打入十八層地獄?為什么要為天理所不容?為什么不敢說話?怕被貶下人間,啊。什么玉帝,哼,天條,哈,全都是狗屁?!闭媸峭纯?,基本說出了我的心聲,不過有句話相信是很多人都想要穿山甲說的他卻沒問,可能太激動忘了,(哈哈,開玩笑)就是:為什么玉帝和王母就可以談情,為什么玉帝上朝旁邊和人間皇帝一樣全是女仙?(穿山甲問天結(jié)束,以下是我胡謅)難道玉帝也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為什么?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玉帝太無恥了,飽漢不知餓漢饑,這就是人類的變態(tài)。一專制,有了無限制的權(quán),就想著折磨別人,要與眾不同,要有特權(quán),其他人不能效仿,而且最可恨的是,他還要既當婊子又立牌坊,說是為公為大義為大情大愛。虛偽無比,小義小情小愛都不能滿足,談何說大愛?這就是為什么劇里面的天庭已經(jīng)從盤古開天以來就有了而卻還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原因,人間依然受罪,地獄依舊冤魂不斷,妖魔還是千千萬,那這樣天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不如穿山甲所說各管各,自由發(fā)展競爭,因為這樣也是一樣的結(jié)果,所以這玉帝也和那人間的皇帝一樣昏庸無所作為,只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精力用在管制別人,滿足自己的私欲上。最可悲的是,還是有那么多神仙甘愿當他的爪牙,死心塌地維護著他,這應該是各種神魔小說都在隱喻的,西游記,東游記,封神榜,等等,他們的作者都是大智慧的人,早就隱隱暗示這種不合理性和悲劇性,還是那句“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shù)錢”。中華民族的人難道都那么賤嗎,都一定要或喜歡讓別人替自己做主、讓別人管制自己?這種忠就那么讓你我甘心情愿嗎?
好的影視劇就是要讓人看了能有所思所想所回憶它所表達的真善美假丑惡,東游記無疑是精神好劇??墒菂s有無數(shù)國人總是關(guān)注演員特技什么的特別沒意義的膚淺問題,能不能不要舍本逐末,你是來吃精神糧食的,就要吸收好的東西,其他一笑置之,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局限性,我們要做的就是本著思考探索寬容的態(tài)度去看待,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就是圣人孔子都被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給批判得體無完膚,可是你敢說你比他強嗎?誰都有時代局限性,我們現(xiàn)在認為無比正確的東西,也許在后世看來就不是真理了,或許會被說成迂腐至極,愚昧無知??磫栴},應該換位思考,要讓自己身處當事人的時代環(huán)境,再捫心自問。
太喜歡鄭秀珍演的何仙姑?。?!
小時候看過太多的新加坡劇,郭妃麗,范文芳,楊秀麗等等,很多美女……不過這個劇里不喜歡郭妃麗演得白牡丹,和馬景濤的戲也太糾結(jié)了,其它人設(shè)和劇情還是很喜歡的,現(xiàn)在大陸劇崛起開始滲透到東南亞等國家,包括新加坡,感覺很好~
當年我看的時候為什么會喜歡何仙姑,明明白牡丹才真心是大美人啊??!小孩子果然不懂事= =哦龍三也很漂亮。原來韓湘子演過叔惠啊難怪這么眼熟……
記得當時還是很喜歡韓湘子和龍三公主的……
我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常想起來小時候看的這些莫名其妙的電視劇,這個給我印象真的好深,而且那時教主也不吼的那么厲害。真的挺好看的,楊佩佩出品。
超喜歡何仙姑的,牡丹就算了
聽說這部也要翻拍了,重溫了一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白牡丹
那會兒咆哮帝也是百變天王,很多造型都齁的住,大仙演的也很飄逸!白牡丹的花仙造型還是很漂亮的,挺仙的!
小時候看了都覺得太糾結(jié)了
當年超愛牡丹仙子。
主題曲有一種瀟灑和逍遙。童年最喜歡的就是何仙姑,何仙姑和牡丹仙子真的是我童年最認可的仙女本仙,太美了。印象中穿山甲特別猥瑣,看到就想捂眼睛。
我沒有童年濾鏡,臺本剪輯道白打光等等制作太粗糙。一星給外景九寨溝,另一星給馬景濤東華上仙的造型,很有“道”感。
想當年超喜歡何仙姑
景濤哥你還是咆哮吧,你不適合演神仙的。。
郭妃麗很漂亮啊~~
當時就想,明明何仙姑比什么牡丹好看很多,呂洞賓真不識貨。
帥氣的韓湘子啊……常鋮
“共飲一杯酒,人間本來情難求,相思呀難了豪情再現(xiàn),亂云飛渡仍閑悠?!?/p>
我一直覺得八仙里面呂洞賓和何仙姑是官配??!
哎我擦我也不知道為毛自己會把這么粗糙的劇看這么多遍,可能是太喜歡郭妃麗了吧,一堆新加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