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唯人生不可復制
這世上大概找不出第二個這么愛Tommy的人了。即使離開北歐小島去往繁華都市求學,最后還是回歸島嶼,帶著文明與超前,只為尋找兒時就認定的愛人。
Rebecca對Tommy不僅是愛,更是迷戀。她接受他的游行計劃,蟑螂恐嚇計劃,接受他作為激進分子參與環(huán)保抗議---雖然她認為可笑,以她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眼界來看,Tommy的行為依然像未成年的孩子。
然而這不妨礙她愛他,無條件支持他一切行為,聆聽并且尊重。
同樣,Tommy數(shù)年如一日等著Rebecca回來。他的生命因為她而鮮活,他的愛因為她而真摯。沒有任何爭執(zhí)、背叛,他們自始至終都那么相愛。
-----直到那場車禍。
對于Tommy的死,影片沒有任何渲染,連Rebecca的眼淚也只是隱忍的打轉(zhuǎn)。大片的海靜謐深沉,空曠寂寥的島嶼沒有任何改變。
朝陽再度升起之時,Rebecca找到Tommy的父母,希望利用科技克隆Tommy。雖然承受喪子之痛,但長輩們依然理智。上帝帶他來,也帶他走,他的人生畢竟完整。
然而Rebecca終究是利用黑科技無性生下克隆Tommy。她太思念他,不能自拔。
于是Tommy在孤獨中長大??寺∪耸沁`背倫理和人類自然的產(chǎn)物,他不能有朋友,不能完整認識這個世界。而年幼的他不明白為何同齡人避而遠之,為何家中始終籠罩憂愁。
導演是不滿足于這種殘酷的。
Tommy長大成人,卻擁有了自己的摯愛----克隆人能夠復制外貌,基因,卻不能復制記憶和人生。
在進行克隆技術(shù)之前,Rebecca應該知道,然而她選擇孤注一擲,偏執(zhí)的讓愛人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降生只是為了替代另一個人。如果你所擁有的人生都被人為設(shè)定,你的母親是曾經(jīng)死去的你的女友。
仿佛是場長而絕望的夢。不知何時醒來,醒來后不知何去何從。
Tommy決定離家,然而他除了thanks無法表達任何情感。
對于Rebecca如何稱呼,該用什么情感面對,自己的人生會怎樣?他一無所知,除了離去和孤獨他沒有答案。
愛也許是共同,是記憶,更是放手。在一起時共同維系,分開時緬懷過去。而更重要的,是離開之時懂得放手。
如果Rebecca懂得放手,接受愛人的死訊,那時間終究會沖淡傷痛,她的愛人永遠活在記憶里,每一幀都是定格的矢志不渝的愛。
然而他終究是以另一種身份來到地球。同樣的容貌,脾氣,性格,成長過程。或許有那么點改變,對她而言卻是致命:
他不愛她,也再也不會愛她。
2 ) 復制不回來的愛
電影womb一種多么沉重的悲傷與絕望,孤注一擲只要死了的愛人復生。Rebecca的童年在東京度過,與兒時玩伴Tomas一別十幾年,終于回歸故里,與兒時的愛在一起了,他又死了,實在被寫劇本的人氣哭。再克隆這個唯一的愛,用二十年等他長大。一生就這么過去了大半,等待二十年,守望撫養(yǎng)二十年。恨罵一句臟話:fucking shit!?。? 可是對于第二個Tomas來說呢?對不起,不管你用了多少愛多少時間來等待,母親怎么可以是上輩子的愛人,這太瘋狂太混亂,于是他離開了。
所有道德衛(wèi)士倫理學家都在批判克隆或者復制技術(shù)??墒怯么袐寢屒闆r就會不一樣嗎?少了尷尬與道德的糾紛,但是依舊未必找得回一模一樣的愛情,我們能復制所有的細胞,但是不能復制靈魂,不能復制記憶。
英劇《黑鏡》里有一集,也是丈夫死了,有種科技能用電腦精確模擬死人的思維習慣植入在一個模擬人,這個模擬人就會與死了的人長得一模一樣,說一摸一樣的話??墒莿≈械呐鹘亲罱K覺得這個假人怪怪的,把他束之高閣,即使他與丈夫的相似度近乎完美,他卻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子宮》里的Rebecca更讓人心疼,用盡一生等待一個人,竹籃打水一場空。上輩子的丈夫終于長大了卻讓新女友搬進了自己的家,真相大白后又只能眼睜睜看他離開。
他們的故鄉(xiāng)在一個寒冷的海濱小鎮(zhèn),鏡頭總是陰冷潮濕。灰色的海,灰色的森林,灰色的心情,一生的期待與絕望。當Tomas把新恐龍玩具活生生埋進潮濕的沙灘時,已經(jīng)是在暗示不要復活什么滅絕的生物。我是敬佩她的勇氣的,導演忽略掉介紹她撫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濟來源,給我們看那日復一日的深情與絕望。
我自己無法想象等待二十幾年等一個沒有記憶的克隆人長大,等得槁木死灰般只養(yǎng)大一個沒有上輩子記憶的年輕人。10月的時候我曾經(jīng)希望用黑鏡的技術(shù)弄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木神,我不在乎他只是用曾經(jīng)的記憶的數(shù)據(jù)庫在假裝活著,可是他不會與我一起變老,我們不會有孩子,曾經(jīng)描繪過的未來依舊是不一樣的。
大概死者不可追,上帝把四只鳥分裂又拼起來的故事只是神話。那些被愛著卻提前離開的人太殘忍。每天大罵無數(shù)聲WTF,我恨未知領(lǐng)域,無解的憂愁。
-----
開了個微信公眾號——穆爾登格
3 ) You were hidden in my heart as its desire, darling
泰戈爾的新月集一首叫起始的詩里寫道:
“我是從哪里來的,你在哪里把我撿來的?”孩子問媽媽。
她半哭半笑地把孩子緊摟在胸前說:
“你曾是我藏在心里的愿望,我的寶貝?!?br>... ...
你曾居住在我所有的希望和愛里。
十二歲的時候喜歡上一個男生,然后有了一個偏執(zhí)的心愿——懷上他的孩子,而且必須是兒子。不管喜歡的人死掉,離開或是根本沒有跟自己在一起過,一定要生下他的兒子,在無人的荒島上把他養(yǎng)大,參與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瞬間,絕對且充分地占有他的生命。
女人的愛情總是無可避免地有些自我犧牲的痕跡。電影中的Rebecca雖不像Leon里的Matilda含淚喊著"I want love or death",也不似兩小無猜里的Sophie歇斯底里地把生活獻給游戲。但即使她從兒時就克制而沉靜,那只吃剩的梨,接到電話時眼里的欣喜以及Tommy未能如約出現(xiàn)后的失神,已經(jīng)將稚嫩卻持久的喜愛暴露無遺。再相遇,在他炙熱如矩的注視下,她垂下的眼簾也沒給多年來的執(zhí)念打上絲毫的折扣。對于Rebecca這樣內(nèi)斂的女人,那句用不容拒絕的口吻說出的"the same as you" "I ll come with you" "wherever you go I go"便是最牢不可破的誓言,就算耗費一個人孤獨的余生也要默默履行。
時光倒流二十年里Eason唱“遺憾我當時年紀不可親手擁抱你欣賞。。。誰讓我倒流時光一起親身跟你去分享”。我想每個戀愛中的人都是渴望經(jīng)歷愛人生命全部的全部瞬間的吧,想要成為他喜怒哀樂的最大分享者,于是免不了暗暗忌妒他的ex,他年輕時的朋友,甚至他的父母。我想Rebecca一遍又一遍地翻看Tommy的照片的時候,一定也遺憾在他短暫生命的過往里她未能多一點時間留在他身邊,她真切的存在不過是微乎其微的一個擦身,然而他們本可以共同經(jīng)歷的未來又被一輛突如其來的卡車毫無征兆地撞得粉碎。于是復制他的初衷,除了延續(xù)再現(xiàn)他的生命之外,還應加上一條——給自己一個完完整整地從頭參與他人生的機會。
裝蝸牛的小盒子里男孩藏了這樣一張紙條,寫著"I will wait for you for as long as you take"。他的確是等了她十二年直到她再次回到祖父留下的房子里,而她卻用了更漫長的時間等待并創(chuàng)造再次見到他可能。等待成了她生命里所能承受之最重。他和她之間,還沒發(fā)生的,可能或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都成了他生命之最重。她甘愿將一生消耗在虛渺而熱切的希望之上,希望他還能再在她的世界里存在一次,不管以什么形式,什么身份。
男孩被女主角重新賦予生命并最終成長成為她渴望再次見到的那個人的時候,他帶著與原本的他一模一樣的眼神進入了她的身體,那一瞬間她抑制多年的淚水終于緩慢而無聲地流淌下來,我想這一瞬間就如同exit music里那句"now we are one, in ever lasting peace",這樣的交融讓死去的Tommy,重生的Tommy與始終守候在原地的Rebecca合而為一。欣慰,憤怒,沖動,恐懼,釋然,難堪...所有與愛有關(guān)的情感也在這個剎那交織凝結(jié),等待新的救贖。
這樣的抉擇給她帶來的究竟是?;葸€是詛咒,我無從評判。但是我知道它同愛情的本質(zhì)一樣,根本不存在值不值得,也不容外人評頭論足。就像所有的戀人在至愛面前都會感到無助并且無畏,無助是因為永遠都得像只寵物狗一樣在地上來回,從不遠離;無畏是因為當你感到必要時,會拿出口袋里的小刀殺死一條巨龍。同時,我們的愛從來都是自私并且無私的,自私是因為我們像瘋子一般地企圖占有和控制與愛人有關(guān)的一切,固執(zhí)狂妄地不允許任何其他人分享;無私是因為我們時刻懷有奉獻一切激情與信念的決心,獨自背負等待的徒勞,忍耐心里鉤著的千回百轉(zhuǎn)溫柔的刺痛,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身體承載愛人的生命。Rebecca同每個戀愛中的女人一樣,做的只是每個深陷愛情的女人都會做的事情。
盡管影片中遠古生物的出現(xiàn),關(guān)于永不重復的樹葉羽毛的討論等一系列情節(jié)直指克隆,但我還是不能把此片看作科幻片抑或倫理片。平靜而凜冽的一個多小時和之后我腦中揮之不去的畫面里,我看到的僅僅是愛情,一個隱忍的女人糾葛卻堅定的愛情。
你曾是我藏在心里的愿望,我的寶貝。你曾居住在我所有的希望和愛里,我的戀人。
另外附上Tommy在浴缸里背誦的小詩:
A Man of Words and Not Deeds
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s
And when the weeds begin to grow
It's like a garden full of snow
And when the snow begins to fall
It's like a bird upon the wall
And when the bird away does fly
It's like an eagle in the sky
And when the sky begins to roar
It's like a lion at the door
And when the door begins to crack
It's like a stick across your back
And when your back begins to smart
It's like a penknife in your heart
And when your heart begins to bleed
You're dead, and dead, and dead indeed.
4 ) 這不是他
最后,復制版Tommy拿著行李離開。他說謝謝你,Rebbeca。感謝賜予生命么?即使來到這個世上的原因是被迫代替他人,至少有了生命,這是值得感恩的么?
復制版Tommy知道真相說自己過的什么狗屁生活,Rebbeca卻說至少U R alive,她一廂情愿地拷貝一個早已失去的人,她以為復制出來的人就沒有自己的思想么?這種形式并不是在延續(xù)逝者的生命,而只是彌補生者內(nèi)心的遺憾。
當初Rebbeca為了復制Tommy向他母親征求同意,母親說感謝生命賜予和帶走的一切,即使失去兒子悲痛萬分也沒有答應。
原來生老病死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總有人不愿意放手。
復制版Tommy小學時候,好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同一個復制人女孩兒玩,因為她是亂倫產(chǎn)物,一個家長說“她媽媽生下了自己的母親”。
即使復制也無法造就一個完全相同的逝者,你想留在身邊的只是一個基因相同的其他人,而這個其他人一輩子都要遭受作為正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5 ) Womb (2010): not just a Eva-Green-so-hot movie by Benedek Fliegauf
http://www.wretch.cc/blog/craigga/23364585圖文並茂。
「複製人聞起來有塑膠清潔劑的味道?!?br>
筆者非常喜歡導演處理鏡頭的方式,靜謐,充滿情感,尤其美得超現(xiàn)實的海濱小屋,在不恣肆沉溺之長鏡頭下回應了「??菔癄€生死相許」之古老命題。
劇本發(fā)展內(nèi)斂,不搧情卻也絲毫不忸怩,Eva Green 示範了讓專業(yè)影評人無不驚嘆其遠超出花瓶所該俱備之精湛演技,身為人母的蕾貝卡撫育還是孩童之小湯米,欣然接受青梅竹馬再次映現(xiàn),面對成人湯米釋放恐懼與憤怒,我們看見展現(xiàn)堅貞無畏與誠實坦然的愛情模樣。
6 ) 一點零零碎碎的小感悟和腦洞
很偶然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之前看過《吾棲之膚》,對這種違背倫理綱常的電影有種好奇心,所以看了介紹毫不猶豫點開看了。開始很普通的青梅竹馬,兒時玩伴。話說我一直對這種小時候在一起玩過念念不忘,長大以后還有特殊情愫的感情理解無能,就我親身體會來說,我的兒時玩伴大部分已經(jīng)失去聯(lián)系,就算有久別重逢也完全沒有什么特別感情,也許是我不念舊吧。但是我認為這個梗在這部作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蕾貝卡和湯米的偶遇,迅速成為親密的玩伴,有屬于兩個人特別的回憶,但是這些時光隨著蕾貝卡去了東京而戛然而止。兩個人就此分開,在彼此的生活中留下諸多空白,然后我突然開了點腦洞,為什么蕾貝卡想要克隆湯米,有那么一部分是因為自己沒有參與他成長過程,兩人之間的初遇和重逢都太過短暫,對于這種意猶未盡的感受,促使她做了這樣一個決定。湯米死后有一幕是蕾貝卡在看湯米留下的蝸牛殼。我個人認為那是一種標本,殘留著兩人的回憶,一直被湯米保留。接著蕾貝卡看見了紙條,寫著等著蕾貝卡的話,這一系列都促使蕾貝卡做出瘋狂的決定,她想要湯米回來,完完整整的參與他的人生,不再錯過一點一滴。整個電影看下來,其他人物我都多多少少能理解,也許一個最愛的死去后我也會冒出復制一個他的念頭,但整個電影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克隆湯米的心情,因為他是一個不存在我們周圍的一種人。包括我在看電影的時候,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蕾貝卡身上,對于種種矛盾復雜心情的體會,而往往對于克隆湯米的情感或多或少有些忽略,也許這也是電影中其他人對克隆人的一個態(tài)度,對于他本身的情感很少去關(guān)注,而更多是對本體情感的延伸,劇中唯一對克隆湯米傾注純粹情感的只有克隆湯米的女友,但似乎兩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線??傊覍寺资且环N復雜的又帶有一點同情的感情,電影最終湯米走了,一點一點遠離那個生活多年的房子,但是他擺脫不了的是他的身份,他的過去,以及永遠打不開的心結(jié)。
雖然被車撞死很狗血,但我總是很吃冷色調(diào)且鴉雀無聲的文藝片基調(diào)這一套,安靜的面部特寫穿插著大量海邊的空鏡頭。最成功的點是選伊娃格林做女主,她寫滿神秘的臉太適合演這種壓抑的倫理片了,最失敗的點是男主的選角,長得丑還顯老、瘋狂出戲
表演和鏡頭非常英倫的文藝片,也有著很好的科學內(nèi)涵,我們能夠克隆機體,卻無法克隆感情,因為情感是后天獲得和培養(yǎng)的,所以愛情無法復制。
攝影凄冷,伊娃格林表演內(nèi)斂沉穩(wěn)。就是男主角真的丑。
倫理片中的文藝范,文藝片中的倫理狂。Eva Green的表現(xiàn)十分驚艷,除了化妝不夠力度之外,內(nèi)斂與爆發(fā)的度都拿捏得當。這愛真是驚世駭俗,近乎恐怖。攝影凄清絕美,充滿視覺暗示。3.5星。
影片的創(chuàng)作意識非常先鋒大膽,挑戰(zhàn)倫理,在倫理問題上最終也看似無解。這個故事太悲情了,甚至讓人也覺得那份執(zhí)著等同于病態(tài),讓人很難去評判影片的主題,它至少了給了觀眾一次審視生命的機會。影片氛圍陰冷,情緒壓抑,色調(diào)陰暗,到了最后的那場床戲,所有的道德倫理世界觀徹底崩潰了?!铩铩铩?/p>
這影片真是好安靜的調(diào)調(diào)。挽留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在他離開以后,想盡辦法再制造出一個“他”。
1非常安靜的片子,對白很少,配樂也幾乎沒有。2畫面攝影還不錯,灰暗冰冷的色調(diào)。3這種倫理故事不是太喜歡,好在處理成文藝范沒有搞得太狗血。4主要來看Eva Green的,演技果然沒讓我失望,母性的氣質(zhì)壓倒一切。
非常純正、堪稱典范的鏡頭語言;表演低調(diào)、內(nèi)斂,氛圍冷冽、安靜;全片配樂近乎于無,只在最后半小時有兩處加了短暫的配樂,稍顯多余;克隆問題值得深思。
一男一女青梅竹馬相戀多年然滾床單未遂男方橫死,女方克隆男方且自孕自產(chǎn)自養(yǎng)二十年兢兢業(yè)業(yè)最后終于滾上了床單……
cassie還是那么燦爛
每一個鏡頭都美的沒人性?。。?!Eva女王又再次流弊了,“Cassie”也美,雖然沒太多戲。
《兒子與情人》
根本就是《伊俄卡斯達》嘛。在德國北海邊拍的英音濃厚的東歐片,攝影極贊,極簡主義。音樂用得很節(jié)制,結(jié)尾段該煽情的時候卻不用音樂,而“只有風”(這個導演下一部片子就是這個片名……)??苹脙H是個設(shè)定,但兒子的年紀卻恰好透出了后冷戰(zhàn)時代的悼亡意味:東歐劇變恰好20多年。
把老公當兒子養(yǎng),把兒子當老公用
丈夫轉(zhuǎn)職為兒子,然后再轉(zhuǎn)職為丈夫
從吾棲之膚,到這部子宮,小清新果然都很愛重口味影片。女主角伊娃格林有點娜塔莉波曼的氣質(zhì);之前看過男主角馬特史密斯的一部同志片,覺得眼睛不好看;飾演男主角媽媽的萊絲利曼維爾去年看過她的又一年,年老卻很美;一下子好幾個熟臉。
記doctor的一次regeneration。Matt Smith永遠給人other worldly的感覺,Eva Green也是如此,好吧Hannah Murray其實也這樣...倒并不是壞事
男主這個丑樣怎能配得上伊娃格林?。?!媽蛋
最后終于亂倫成功了。。男主太難看了,臉有二尺長好嗎。文藝片的調(diào)調(diào),但沒什么內(nèi)容,浪費了Eva Green。
為什么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想到了“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這句話...人們總渴望能夠挽留死去的愛人,或是重溫逝去的時光,焉知它若真的重來常常已非曾經(jīng)的美夢,只會成為現(xiàn)在的噩夢。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