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廣場》:“親歷”知識啟蒙時代的終結(jié)
(芷寧寫于2010年3月1日)
通常導演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影片都不會令人失望,《城市廣場Agora》亦然,特別是影片后半部分完全可以將用心觀看的觀眾徹底征服。
這次阿曼巴將公元4、5世紀的埃及女學者希帕提婭(Hypatia,也譯為海巴夏、海帕西婭)的遭遇搬上銀幕,并以此為依托,展開了蒼涼悲哀的歷史畫卷。如果僅僅著眼于愛情糾葛的觀眾,那就顯得過于偏狹了,這部影片充溢著恢弘磅礴、莊嚴悲鳴的史詩氣質(zhì),仿佛回溯到歷史長河中黑暗而血腥那一頁,將宗教狂熱分子以及個人權(quán)利主義者對于歷史和文明的踐踏、阻隔和毀滅,以極其宏大又精細有致的方式留在膠片上,更留在人們心底,仿佛一種警醒與反思。
彼時的亞歷山大城學術(shù)氣息濃厚,藏書頗豐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那個時代科學與知識的象征,數(shù)學家、哲學家、天文學家、新柏拉圖學派的代表希帕提婭,這位館長之女,天賦出眾,智慧與美麗并重,畢生致力于對古代科學文明的收集和修正,又不斷鉆研出新發(fā)現(xiàn),并將知識傳播給自己的學生。
處在知識啟蒙時代的亞歷山大城同時也處于宗教狂熱蒙昧的氣氛中,注定難逃一劫。這座繁華而瑰麗的城市處處涌動著騷動和不安,居民混雜,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猶太人等雖共享著這座城市,但各種宗教信仰者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常常爭個你死我活。想反擊猖獗基督教徒的多神教,不幸被基督教和猶太教合伙給收拾了,兩派教徒們摧毀焚燒了多神教的神像和建筑,打死打傷多神教信徒,幾乎毀掉了圖書館。之后,基督教又和猶太教發(fā)生爭斗,在前一次暴動中壯大的基督教,對猶太人發(fā)動了血腥屠殺,最后以幸存的猶太人離開亞歷山大而告終。
身在多事之秋,無信仰,或者說只信仰哲學真知的希帕提婭極力保護館中所藏圖書,保護文明的傳承,也保護人的性命。在多神教對付基督徒時,她保護信仰基督教的學生,在基督教暴民屠殺猶太人時,又敢于質(zhì)問亞歷山大城的基督教主教西里爾的罪責。在猶太人離開后,充滿政治野心的主教西里爾開始將標靶對準了科學和權(quán)力,希帕提婭鉆研的天文學,顯然是對基督教的對立面。
宗教之所以有其殘酷的一面,源于它的不自信,源于它的難以自圓其說,于是只有用暴力和血腥封住真知的眼耳口。當人們被宗教熱情煽動到失去理智時,一位史上不可多得的女學者便成為死得很慘的女子。雖然,片中的死亡處理算是減輕了罹難者的痛苦,但現(xiàn)實中的希帕提婭沒有那么幸運,她被基督教暴徒拖到教堂里,他們剝光她的衣服,拔光她的全部頭發(fā),然后用鋒利的牡蠣殼把她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刮下來。最后,把她還在顫動著的肢體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她死后,她的大量藏書被焚燒,用來給公共浴室的水加熱。
文明已死,希帕提婭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更是文明的悲劇,宗教蠻橫的車輪狠狠地碾過了她柔弱的身體,她的死已被定義為“文明消失”的象征,在她死后,亞利山大城也逐漸流失了一流的科學家。美國著名的無神論者莫斯利曾說過,希帕提亞的死意味著“古典世界的消亡”。
片中所設(shè)置的兩個愛慕希帕提婭的男人,一個是她的學生、后來的提督俄瑞斯忒斯(奧斯卡·伊薩克飾演),西里爾想控制整個亞歷山大城,便要除去或者利用地方長官,俄瑞斯忒斯便是砧板上的肉。俄瑞斯忒斯算是希帕提婭忠實的追隨者,但這位貴族子弟在最后時刻依舊選擇了抓住存活的稻草。當希帕提婭面對俄瑞斯忒斯的規(guī)勸時,她冷靜地說出:“西里爾已經(jīng)贏了?!边@表明,她已明了她現(xiàn)在是孤立無援的,她走出大殿,表示不需要護衛(wèi)時,表明她已做好了隨時赴死的準備。
奴隸達烏斯(麥克思·明格拉飾演,已故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之子)是另一個戀慕希帕提婭的男子,曾經(jīng)作為希帕提婭的奴隸,他無法去示愛,選擇基督教讓他擺脫了奴隸的身份,然而卻無法再面對昔日的女主人……麥克思·明格拉將達烏斯的愛慕又矛盾的心理表現(xiàn)到位,相較之下,蕾切爾·薇姿的希帕提婭就顯得性格單一,她演出了女學者的知性美麗、對真知的渴求以及捍衛(wèi)真理的魄力,卻沒有表露出她作為一個女人的特質(zhì),就如人們所知的那樣,希帕提婭醉心于研究,終身不嫁,薇姿的希帕提婭的確是個一心撲在科學上的人。
該片算是近來西班牙影片中的大制作,耗資不少,場景大氣,有許多宗教徒械斗的大場面,此番,阿曼巴展現(xiàn)出了他對宏大題材復雜場景的掌控調(diào)度能力。影片的呈現(xiàn)也頗有親歷感,觀眾仿佛身臨其境,親歷那個瘋狂的盲動時代。而影片的部分場景又給人跳出來冷靜旁觀之感,如,每當文明被毀滅,當亞歷山大城慘遭荼毒時,當希帕提婭慘死后,影片均采用了俯視角度——隨著悲愴滄桑的音樂,鏡頭一點點拉遠,跳出城市建筑,浮在上空,進而是整個亞歷山大的鳥瞰,甚至有的視角似乎來自于宇宙蒼穹,仿佛在質(zhì)詢——希帕提婭的死究竟意味著什么,究竟對亞利山大城有著什么樣的影響,對世界文明的進程又有著什么樣的作用。
城市廣場,見證著一個城市的興衰榮辱,而人類一直在重復著很多類似的慘劇和悲劇,并且一再犯著愚蠢的錯誤,從嚴格意義上講,從來沒間斷過。
{關(guān)于歷史中的希帕提婭}
在公元4世紀亞歷山大港的大圖書館時代中,美麗而聰穎的希帕提婭(公元370—415年)是彼時世界頂尖的數(shù)學家與天文學家之一,在她30歲時,就成為了新柏拉圖哲學學派的學術(shù)領(lǐng)袖,并名動天下。隨后,她便在亞利山大港教授哲學和數(shù)學,直到被基督教迫害致死。
希帕提婭家學淵博,父親是著名的數(shù)學家、哲學家賽昂(Theon),希帕提婭曾幫助父親修訂了托勒密的《天文學大全》和歐幾里得的《幾何學原本》。在他們的修訂和勘誤下,《幾何學原本》就成了定本,她還獨自補注了代數(shù)之父丟番圖的《代數(shù)》和阿波羅尼斯的《圓錐曲線》。
412年,西里爾就任基督教大主教,他與亞利山大港的長官俄瑞斯忒斯之間的政治斗爭也隨之白熱化。當時,由于基督教興起,加之亞歷山大港位于地中海南端的要塞重地,教會和羅馬貴族都想領(lǐng)導此地的思想權(quán)并掌握統(tǒng)治權(quán),所以,基督教和羅馬帝國的斗爭在亞利山大港異常激烈。
篤信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的希帕提婭,用科學的理性主義揭穿基督教教義的虛偽性,這遭到了基督教會的仇恨,加之她又與羅馬貴族交往甚密,基督教會一直視其為眼中釘。415年3月的一天,她在去教書的途中,沒能逃脫基督教會的迫害,成為一樁聳人聽聞的宗教迫害科學的被害者。
后世為了紀念為這位史書上記載的第一位女數(shù)學家,把月亮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希帕提婭山”或譯為“海帕西婭山”。
2 ) Hypatia。【 勇敢的 讓人想哭】
Hypatia,世界公認的第一位女數(shù)學家。
Hypatia,古希臘文明的最后一位智者。
當她堅定在政府議會庭,對著眾多質(zhì)疑她的人,說出:“我信仰哲學?!钡哪且豢?,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就落了下來。
就算是現(xiàn)在,當人類所謂的文明已經(jīng)高度發(fā)達的今時今日,又有多少人可以避開沉默螺旋中的上升氣旋,而毫不猶豫地表達出自己的信仰,而這樣的信仰還是,哲學。
我想說,在我看來,Hypatia的光環(huán),并不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如若這樣,我們也就陷入了男權(quán)社會下的思維定勢。因此,我把這光環(huán),定義為:堅守。堅守信仰,堅守原則,堅守一個人作為真正獨立的生命個體的尊嚴。
然后,我才又接著去想,去思考,為什么讓這光環(huán)穿越時空歷史的,竟然是一位女性。強大的男子們,去了哪兒?是的,我們無法否認,這世界上仍有許許多多的男性也同Hypatia一樣,有自己的堅守???,真當沉浸在影片中,注視著Hypatia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我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感動與憐惜,是如此的不可抑止,超越一切的比較。
看來,雖然有了意識,但我們還是無法跳出成見對人的影響。我們還是無法,走出那樣的固定思維:她是一個女人。
在基督教之前的許多宗教中,女性神是廣受追捧的對象。在《達芬奇密碼》一書中,也有過許多關(guān)于這一點的敘述。因此,我們才會在影片中,看到Hypatia為學生授課,看到有如此多的人敬仰她,愛慕她。這是在一種意識形態(tài)下人們所作出的正常反應(yīng)。優(yōu)秀之人,定受喜愛。然而,基督教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樣的狀態(tài)。Hypatia被當做了巫女,妖孽,一個對上帝不敬的罪人。
或許,這并不是基督教義的本意。只是別有用心之人為了達到自己目的的邪惡伎倆,畢竟,我們在歷史上已經(jīng)屢見不鮮了。但是,歷史一輪一輪重演,悲劇的色彩從古希臘延續(xù)至今,我們真的找不到方法解決嗎?
我開始同意這樣的觀點了:不是基督教殺死了Hypatia,而是歷史。
當一種文明開始衰落,個人的力量就算再堅定,也無力回天。
尤其是當宗教和政治互為戰(zhàn)友,真理只有被犧牲。
如同,這個將哲學作為自己一生信仰的女人,Hypatia。
有人說,Hypatia之死,是古典世界里的最后一場悲劇。
但想想,歐洲從13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和現(xiàn)世多種所謂新古典主義的興起,算不算也是對Hypatia精神的一種緬懷和安慰呢?
盡管,人人都知道,它們的出現(xiàn)總是和經(jīng)濟與政治緊密相聯(lián)的。
不管如何,從今以后,我的人生里,又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值得記憶了。
她的名字就是,Hypatia。
勇敢的,讓人想哭。
3 ) 其實我只看到了愛情
在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智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供奉的愛情——東野圭午
致海巴夏
你的雙眸比星辰閃亮,似陽光熾熱永恒
我以全部的謙卑跪在你的亞麻長裙前
感受射穿心靈的尊貴和溫柔
我不懂地球與太陽誰是誰的主宰
不在乎神有幾個
我唯一的信仰,是你
海巴夏
我的主人,親人,老師,愛人
我的女神
你寬恕了我,給我自由
于人群中擦肩而過
我手染鮮血已不會寬恕他人
我不屑基督徒對上帝的狂熱
不憐憫?yīng)q太人的浩劫
我拼命奔跑,只為找到你
海巴夏
亞利山大最后的火花
請在我的淚水中緩緩滅去
那個繁星滿空的夜晚
我們在一起了
4 ) 這不僅僅是基督教,不僅僅是宗教的暴行
任何一種宗教或者思想或者某個人,當它們試圖一統(tǒng)天下時,它將以摧毀另一種思想或宗教或其它的面目出現(xiàn)。焚書坑儒、十字軍、屠殺猶太人、亞美尼亞屠殺、文化大革命。當人沒有真正去認識一樣事物,去理解一種觀念時,她/他是愚昧而又無知的。
基督教在未被確立時,也曾遭受過打壓。像每個沒被主流文化認同的思想或者群體一樣,一旦主流,于是開始打壓與其有異的思想、群體。
5 ) 這不是影評,只是關(guān)于電影內(nèi)容的一點想法
人類的歷史到了今天,在短短的時間里制造了滔天的屠殺,戰(zhàn)爭,宗教迫害。每一頁都用無知與偏見蘸著鮮血寫成。因為信仰而造成的屠殺尤為觸目驚心。僅僅因為觀點的不同,就可以奪取別人的生命,在現(xiàn)在看來,應(yīng)該是不可想象的。不過我的確能體會到一些,我有一些朋友就是教徒,與他們在一起,我從來不去評論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神,當然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他們傳福音,我只是耐心的聽,而不去反駁,畢竟在我看來信仰的分歧是小,朋友的情誼是大。
宗教屠殺,可以算是歷史上最為卑劣的行徑了,在三大宗教當中,基督教應(yīng)該是屠殺最多的了,以宗教的名義發(fā)動戰(zhàn)爭,十字軍的東征,對美洲土著的屠殺,異教徒,因為他們是異教徒,所以應(yīng)該下地獄,那就由我們來執(zhí)行。可笑的是盡管猶太教,基督教厭惡其余的人,但是他們自己也模仿阿拉伯人和埃及人的割禮,跟阿拉伯人和埃及人一樣重視區(qū)分不同的肉類,采用他們的凈禮、列隊儀式、祝圣舞、替罪羊、紅母牛。亞伯拉罕之孫雅各若無其事地娶了兩姐妹為妻,她倆都是所謂的偶像崇拜者,異教徒。律法的先知摩西自己也取了一個崇拜偶像的祭司之女。更可笑的是根據(jù)《利未記》27章所說“凡人中當滅的,都不可贖,必被治死”這個摩西在米甸找到了32000個處女,下令把所有的男子、婦女、兒童全部殺死。在這對上帝無限忠誠的行動中,摩西可曾忘記,他是米甸大祭司葉忒羅的女婿。還是這個摩西,借口猶太人跟米甸女人睡覺,就把她那一族的24000人啥了祭神(民數(shù)記25章),嫩之子約書亞殺死了艾城的12000名居民,用當?shù)氐?1個國王祭司天主。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猶太人在沙漠流浪直到抽簽選出國王這段時間里,有多少人因為上帝的命令被消滅了:
利未人膜拜摩西兄弟所鑄金牛之后被殺死的猶太人——23000
猶太人因可拉事件被燒死——250
因同一事件被殺死——14700人
因與米甸女生發(fā)生關(guān)系而死——24000
在約旦徒涉處,因不會說“示播列”一詞而被殺死——42000
因進攻便雅憫人被殺——40000
被其他部落殺死的便雅憫人——45000
耶和華的圣約柜被非利士人搶走,為懲罰非利士人,使生痔瘡,于是他們把約柜送回伯士麥,并向天主獻5個金肛門,5只金老鼠,這時伯士麥人因偷看約柜而被處死——50070
一共239020人很客觀的數(shù)字,而且這是他們自己的圣經(jīng)上所載的。這只是沙漠流浪到掃羅之前的一段時間。
十字軍東征,異端裁判所,清除女巫運動和清教徒在美洲對土著的屠殺就不計了,因為很難統(tǒng)計,這里并非針對基督教,我只是對宗教狂熱十分反感,正如伏爾泰所說“人類的大部分過去是、而且將來很長時間也仍將是荒謬而愚蠢的:而最荒謬的人可能就是那些企圖在這些荒誕不經(jīng)的神話中找出某種意義并在宗教狂熱中摻進一點理性的人”
房龍在《寬容》的序里面號召人們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保持應(yīng)有的尊重,說得很對,無奈人的愚昧于偏見是何其的大,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我只希望不同信仰的人能有一種出于對生命的基本尊重,基督徒不要稱呼我們?yōu)榕枷癯绨菡?,不要成為穆斯林和佛教徒為異教徒,無神論者也不要指責教徒是愚昧無知。
無論你信與不信,信什么教派。人類的屠殺不是歸咎于某一個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原因,人的狂熱才是罪惡的根源,宗教無法粉飾人性的惡,他們所犯下的殺戮,都是我們所有人的罪惡,在這里我們都只有一個名字——人,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的《For Whom the Bell Tolls 》里面寫道“任何人的死都使我縮減, 因為我參與人類之中,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我,也為你”
6 ) 可惜它哲學得不徹底
想多了解這電影一點,遂上網(wǎng)查,找到一篇採訪導演的博文,頗為有趣:http://www.scottholleran.com/interviews/alejandro-amenabar.htm。導演的夫子自道和許多觀眾的解讀有差異。
導演說,Hypatia無罪而磔,有似基督受難;為信仰赴死,有似基督宗教的殉道者;慈悲博愛,完全活出了基督教的真精神,哪是那些自稱護教的暴民可比。導演說,雖然他是無神論者,但這電影卻是「a very Christian film」。我姑且稱之為非典型的宗教片。
此片結(jié)尾出現(xiàn)了奔向宇宙的超遠鏡頭,觀眾津津樂道。導演說,這有兩層用意,第一層是反思人類的渺小,但進一層也就映照出人類的偉大:人類固然渺若螻蟻,但憑著自由思想,竟能思騖八極,參贊造化。當然了,電影的意義絕非導演或任何作者所能獨佔,更何況一般作者能提供的創(chuàng)作心曲,通常只達自我意識的表層。所以這超遠鏡頭也未必就沒有第三層意義,例如,象徵了神的視域。
導演又說了一件軼事:教廷對Cyril藉由誦讀聖經(jīng)壓制異己一場戲,稍微感冒,建議找個最不刺耳的譯本(softest version)來配這段經(jīng)文,最後,在英語系國家上映時,電影配的是欽定本聖經(jīng)。我大致比較了一下幾個知名的英譯聖經(jīng)版本,Cyril所誦讀最稱關(guān)鍵的是提摩太前書第2章第11節(jié)、第12節(jié),各版本其實大同小異,欽定本應(yīng)該是勝在古雅 –– 對某些觀眾而言可能已成古奧?!腹艎W」二字說白話就是讓人聽不太明白,既然聽不太明白,自然也就不刺耳了??梢娮g事之難,何止信雅達啊。
現(xiàn)將Cyril所引的提摩太前書相關(guān)章節(jié),英文欽定本與中文和合本文字對照抄錄如下:
2:11 Let the woman learn in silence with all subjection.
2:11 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地順服。
2:12 But I suffer not a woman to teach, nor to usurp authority over the man, but to be in silence.
2:12 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
有趣的是,提摩太前書,舊傳是保羅所作,但現(xiàn)代學者多已揚棄此說,而認為是保羅後學偽託。姑不論校勘學考訂版本的家數(shù),其實保羅他書之中就有旁證可為巾幗吐氣、反擊前述「女人閉嘴」之說。例如羅馬書第16章第1節(jié),保羅一開始就向眾人介紹堅革哩教會的女執(zhí)事「我們的姊妹菲比」,之後又介紹了好幾位女同工。保羅在加拉太書第3章中又道:
3:28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3:28 There is neither Jew nor Greek, there is neither bond nor free, there is neither male nor female: for ye are all one in Christ Jesus.
引述這些經(jīng)文,不是為了宣傳早期基督教已經(jīng)充分實踐或鼓吹了男女平等。重點是:基督教聖經(jīng)裏絕非只有Cyril所引述的那種男尊女卑思想。而且,就算是那段話語,其真?zhèn)稳源急???上Ь巹∨c導演竟然放過了這個絕妙機會,未讓Orestes或Hypatia反詰質(zhì)證,真是太可惜了!
要是我來編劇,我就讓Hypatia說:「我信哲學,君等共知,惟大教經(jīng)書,亦稍涉獵。有菲比者,身居執(zhí)事,豈屬順服。百基拉者,獻宅興教,夫儘從之。此皆保羅所書,彰明較著。又加拉太書,亦云教中男女,無所等差。故知府君所誦,應(yīng)非真經(jīng),分明偽竄」。如此一來,豈不更加精彩?
如果Hypatia能在當日發(fā)現(xiàn)日心之說(還是橢圓軌道的日心說),則為何不能在當日暢論辨?zhèn)沃畬W?君不見,亞歷山卓城乃是古希臘文基督教聖經(jīng)善本的淵藪,圖書館中必然多藏新約抄本,Hypatia縱屬外教,總該對基督教義有點起碼的瞭解與出於愛智之心的推求?;蛟S歷史真相正是如此:Hypatia被害死的真正原因,哪裏是因為她的學術(shù)活動,而是因為她敢挑戰(zhàn)當?shù)?。她能而且敢憑著一顆愛智之心,推求真相,入室操戈,反擊當?shù)浪枷搿?
這電影的缺陷,正在於霸氣不足,哲學得不徹底。
那些牛逼的俯拍
希帕提婭在死前那一眼,看著圖書館空心圓形的屋頂,從明轉(zhuǎn)至暗的陰影,再到她從明轉(zhuǎn)向暗的眼神,那一刻,她的眼神在告訴世人她對她所追逐的堅定不移。所謂基督教徒利用信仰,使他們舉起了無知與愚昧的石頭,是整個歷史的悲哀。
讓人深思
片子的美工確實不錯。google earth式的視角真是有點好玩了。問題在于敘事支離破碎,吐槽基督教又著實有點狠。用性別敘事來消解其他的敘事路徑,很狡猾也很有效。精英主義大尾巴暴露無遺??少F的是略略有些反思西方文明的味道。不過女人終歸是祭品。
(8/10)其實我不喜歡給本片貼一個“女權(quán)”標簽,這太狹隘了,希帕提婭被基督徒殺害并非只因她是女性,而是因為她“不膜拜基督”,早期的基督教就像現(xiàn)在的伊斯蘭教、以及今年50周年的某個“十年運動”一樣,經(jīng)常強迫別人信教,否則就打為反動,而希帕提亞是哲(科)學家。
王小波: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有多少貪欲與陰毒假借圣神之名?宗教的可怕之處正在于:它令人喪失最基本的常識,犯下殘忍暴行后還陶醉在虛幻的榮光之中。我們只知道信仰的最高境界是“天國”,卻不知道它的底線叫做“同情”。當你逾越了同情的底線,你也就跨入了地獄的邊界。
新柏拉圖主義女哲學家Hypatia所代表的真理與理性之光,宛如暗夜里最后一支火力微弱的白燭,搖曳在宗教清洗與殺戮的腥風血雨之中,漸漸消匿。她的被害,預(yù)示著希臘科學文化的自此衰落。人類的文明也許是走三步退兩步,蹣跚前行。可人性卻自始至終在自私蒙昧、愚蠢殘暴的三寸之地匍匐不前?;皆诩苌喜恢沽餮€將流淚。那“要相愛”的呼喊,莫非人類永難明白?
哪有什么宗教,全是男人的政治。
信仰本身沒錯,但任何有組織的信仰到最后都毫無意外變成政治,以信為名行惡,且邪惡的方式古今大同。電影效果大氣磅礴,細節(jié)豐富,多個視角并行。理性和美好之光的魅力得到了充分表現(xiàn)。
希帕提婭(Hypatia)的死和基督徒對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焚燒 不只是讓人類文明的進程推遲了1200年。。。她用一生求得的答案 那比圓更為完美的橢圓軌跡 并不能像明燈照亮整個城邦 或后面的世代。。。人類追求信仰 總是變成對屠殺的呼喚 如今的世界一點也沒有比過去進步多少 一點也沒有
無論你信與不信,信什么教派。人類的屠殺不是歸咎于某一個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原因,人的狂熱才是罪惡的根源,宗教無法粉飾人性的惡,他們所犯下的殺戮,都是我們所有人的罪惡,在這里我們都只有一個名字
你關(guān)心著日月星辰,而我,只關(guān)心你
一個女人的史詩,兩個男人的杯具,一群瘋子的傳奇
好恢宏的悲劇,看得我心都流淚了
史詩片,故事卻講得細膩,大場面作為背景也讓我這個對基督教歷史稀里糊涂的人看得很明白,兩個男人和Hypatia的感情戲很動人。知識和智慧在狂熱的宗教和無知的暴力前不堪一擊,更何況是志在追尋日月星辰,昂首說自己只信仰哲學的女人。人類曲折前進的文明史就是部一樁樁毀滅美與真理的杯具史。
她依然這么漂亮~不過這導演老是拉超大的宇宙鏡頭讓我很無語
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上帝,是追求正義、真理,懷疑一切!
也許歷史就像海帕西婭的橢圓的軌跡,你以為已經(jīng)漸行漸遠,轉(zhuǎn)了一圈卻又回到了最近點。
愚昧消滅了文化,但文化總是不會消亡。伯林說,“哲學涉及的對象往往是以許多尋常信仰的基礎(chǔ)作為假設(shè)。但是人們不希望對他們假定的東西刨根問題。但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边@是因為有了這些疑問,我們知道地球不是方的。在這里,讓人看到數(shù)學家的追問,和人們對于打破這種假定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