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火線

科幻片其它1984

主演:Karen Meagher  里斯·丁斯代爾  簡·哈扎洛格娃  

導演:米克·杰克遜

播放地址

 劇照

火線 劇照 NO.1火線 劇照 NO.2火線 劇照 NO.3火線 劇照 NO.4火線 劇照 NO.5火線 劇照 NO.6火線 劇照 NO.13火線 劇照 NO.14火線 劇照 NO.15火線 劇照 NO.16火線 劇照 NO.17火線 劇照 NO.18火線 劇照 NO.19火線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8:57

詳細劇情

  1980年代中期的冷戰(zhàn)時期,英國謝菲爾德市的居民露絲·貝克特和吉米·坎普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婚姻和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做準備,謝菲爾德是皇家空軍基地的所在地,擁有主要的鋼鐵、能源和化工生產(chǎn)基地。但是蘇聯(lián)向伊朗進軍,計劃將其轉變?yōu)樘K聯(lián)的衛(wèi)星國。美國、英國以及北約和聯(lián)合國的其他成員 憤怒地譴責蘇聯(lián)的侵略和軍事活動,尤其是在附近的R.A.F.基地,露絲和吉米的家人忙于他們的日常事務,很少關注伊朗發(fā)生的事情,一個春日,沒有任何警告,蘇聯(lián)用ICBMs襲擊了英國——其中兩個襲擊了謝菲爾德,摧毀了大部分建筑和居民,但更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后果——一個沒有公共秩序的世界,沒有干凈的食物、水、電,也沒有能力生產(chǎn)其中任何一種。露絲掙扎了10多年才在這個可怕的,貧瘠的,放射性的國土上生存……

 長篇影評

 1 ) 火線第一季分集劇情梳理(劇透慎入)

第一集 一切因多管閑事開始

以Avon Barksdale(艾文)和Stringer Bell(斯特林格)為首的販毒組織在巴爾的摩西區(qū)已經(jīng)暗自經(jīng)營一年之久,且涉及多宗殺人案,但卻一直游離于警方的視線之外,唯有兇殺科警員McNulty關注到了這個販毒組織。

一次偶然,Avon的外甥D'Angelo Barksdale(小迪)在管理樓房區(qū)販毒活動的過程中開槍殺人,在被起訴的法庭上出現(xiàn)兩名目擊證人,第一個證人黑人男性Gant指認了小迪是兇手;而第二個證人女保安因販毒組織暗中周旋,而臨時更改證詞,沒有指認小迪,最終陪審團一致決定小迪無罪。

法官Phelan(費倫)注意到McNulty旁聽了這個與他無關的庭審,于是事后和他閑聊,McNulty道出了Barksdale販毒組織的累累罪行,而警局內部對此一無所知。于是費倫法官要求警方對該組織進行調查。

警察局副局Burrel抽調緝毒科和兇殺科人手成立專案組,并要求以釣魚為手段,速戰(zhàn)速決。專案組由緝毒科的黑人警督Daniels擔任組長,緝毒科的女警Kima Greggs和兇殺科的McNulty為主要調查員。同時專案組還要和女檢察官Rhonda進行配合,以確保調查過程程序合法。

McNulty受FBI的朋友Fitz邀請參觀了他們先進的視頻暗拍監(jiān)控系統(tǒng)。Fitz表示受911影響FBI之后將全力反恐,不會再查毒品案。

小迪因為殺人事件的過錯,被販毒組織派到平房區(qū)當頭了。吸毒者Bubbles帶著白人小弟Johnny在平房區(qū)用假錢騙買毒品,白人小弟被識破后被打成重傷。Bubbles為了報仇決定成為線人,幫助女警Greggs打探Barksdale販毒組織的內幕。

指認小迪的第一個目擊證人Gant被發(fā)現(xiàn)頭部近距離中槍橫死街頭,小迪看到后心里頗不是滋味。

————————————————

第二集 被操縱的游戲

專案組被分配到廢棄的地下室辦公,調派的人手也不太得力,除了McNulty和Kima外,還包括緝毒科的警察Carver(黑人)和Herc(白人);兇殺科的Santangelo(歲數(shù)較大的比較瘦小的白人);瓦切特警長的女婿普雷茲勒夫斯基(年輕秀氣白人,經(jīng)常擦槍走火);輯贓科喜歡做手工的 Lester Freamon(萊斯特,中老年黑人),兩個十年沒辦過案的等退休的白人老同志波爾克(瘦點的)和馬洪(胖點的),以及Daniels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黑人警察Sydnor。

McNulty把小迪案的目擊證人Gant被殺一事告訴Phelan法官,希望他向副局施壓,給專案組更多資源。女警Greggs帶著Carver和Herc到教堂屋頂,借助線人Bubbles過目不忘的本領,暗中拍攝販毒組織的主要成員。

與此同時,McNulty和Bunk來到平房區(qū)將小迪帶走問話,動之以情讓他給死去證人的孩子寫信,小迪表達了歉意,從而讓McNulty確信證人之死和販毒組織有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迪經(jīng)常用尋呼機聯(lián)絡。

Daniels的妻子對他說這個調查像是被操縱的游戲,不論輸贏都要背鍋,希望他退出游戲。

Carver,Herc和普雷茲深夜到一個樓房下面,想給販毒者點顏色看看,卻遭遇突襲,且普雷茲打傷了一個挑釁的少年,致其失明。

——————————————————

第三集 國王深藏 小兵炮灰

小迪在和自己的小弟Wallace(小辮)、Poot(面像老實)、Bodie(壞壞的)交談過程中體現(xiàn)了他與一般毒販的不同。他是一個在紐約長大,受過一定教育,有規(guī)則意識和同情心的人,只不過因為自己的家族販毒,才不得不走上這條路。他將國際象棋和販毒組織進行類比,國王深藏不露,王衛(wèi)永固,讓手下的人去沖鋒陷陣(頭目Avon Bucksdale);王后精明能干,運籌帷幄(軍師Stringer Bell);車就像藏毒點,經(jīng)常移動,且需要人力守護;小兵沖鋒陷陣,隨時犧牲,除非他們足夠狡猾。

由于女婿普雷茲打傷人,Daniels保住了他,因此警長瓦切特欠了他的人情,答應提供電臺監(jiān)控設備和人手。但普雷茲暫時只能在專案組負責文職。

McNulty的上級要求Santangelo在專案組當眼線,盯著McNulty的非分之舉。

專案組調查了兩周依然查不到關于Avon的任何資料,在一條線報的引導下,Lester終于在拳擊俱樂部找到了Avon以前打拳擊的照片。

Mcnulty和Kima去FBI借竊聽設備,好友Fitz私下告訴McNulty,Daniels有腐敗問題,但被副局保下了。

小迪去奧蘭多脫衣舞酒吧交販毒款,拿到了獎金,請了脫衣舞女喝酒。

經(jīng)常打家劫舍的Omar(奧馬爾)暗中發(fā)現(xiàn)了平房區(qū)的藏毒點,帶著白人小男友和另外一個黑人Bailey(貝利)利突襲平房區(qū),搶到了毒品和2000美元,但被白人小男友無意間暴露了姓名。

Sydnor假扮吸毒者和Bubbles去平房區(qū)買毒品,但沒有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副局要求專案組就手頭的情報對平房區(qū)發(fā)起一次緊急抓捕行動,但無功而返,胖胖的老同志馬洪還被毒販Bodie打傷。

McNulty拒絕參加抓捕行動,去找女檢察官Rhonda問如何復制毒販的尋呼機信息。

——————————————————

第四集 The Wire初露端倪

開頭是專案組幾個人搬柜子的橋段。

上集的緊急抓捕行動幾乎沒有任何收獲:釣魚執(zhí)法過程中參與了直接交易的一個毒販被提起訴訟,但他寧愿接受5年的監(jiān)禁,也不愿轉為污點證人向專案組透露Bucksdale組織的任何信息。打了馬洪的毒販Bodie被抓到少管所,但卻偷偷溜走,Carv和Herc本來要去少管所問話卻撲空,又去了Bodie的家里搜查依然無功而返。

這次行動帶來的唯一線索是:黑人老警察Lester在平房區(qū)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號碼,后經(jīng)過調查證實是小迪的尋呼機號,這也為后來開始復制尋呼機提供了重要條件。

馬洪被打傷后申請了提前退休;波爾克也想滾樓梯弄個工傷提前退休但沒有勇氣。

McNulty的主管Jay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能和小迪有關的槍殺案,丟給McNulty和Bunk去查,兩人一頓神操作后找到了當時的子彈彈夾。小迪和Bodie、Wallace等人講述了自己經(jīng)歷的搶殺Avon前女友的經(jīng)過,但沒有明說是不是自己殺的。

專案組開會討論關于監(jiān)聽的方案。首先他們要向法官申請監(jiān)聽,并證明已經(jīng)窮盡了各種調查方法(包括假裝跟蹤小迪故意跟丟);其次他們知道了小迪的尋呼機號碼,復制后專案組也可以收到小迪尋呼機收到的文字信息;第三他們需要兩臺電腦,一臺記錄小迪呼機上收到的文字信息,另一臺監(jiān)控平房區(qū)附近公用電話的通話記錄(僅記錄呼出/呼入的號碼和時長,暫時還沒有監(jiān)聽語音通話內容)。在法官的進一步施壓下,副局也同意了他們的監(jiān)聽計劃。

—————————————————

第五集 如履薄冰的毒販

專案組好不容易爭取下來的復制尋呼機信息,結果收到的信息都是一些空號,推測信息被加密了。還好擅長文字游戲的普雷茲破解了密碼,發(fā)現(xiàn)加密數(shù)字在電話機對角線上的數(shù)字就是真正的數(shù)字。

Carv和Herc終于在平房區(qū)抓到了Bodie,審問時不配合,還揍了他一頓,然后將其送回少管所。

巴克斯代爾組織覺得Omar能發(fā)現(xiàn)藏毒點一定是有內鬼,Stringer讓小迪故意拖欠工資,看哪個小弟不著急要錢誰就是內鬼,Wallace和Poot都有要錢。同時販毒組織也找Omar及其同伙尋仇:貝利被亂槍打死;白人小男友被Wallace和Poot在游戲廳發(fā)現(xiàn),最后也被做掉了。

Stinkun開辟了一個新的販毒區(qū)域,成為了這個區(qū)域額負責人。

上集McNulty和Bunk發(fā)現(xiàn)的槍殺案的彈殼,經(jīng)過比對發(fā)現(xiàn)和另外兩起與毒品有關的殺人案一致。于是他們找到了報警人——被害女性的好友了解情況,得知被害女是Avon的女友之一,因為嫉妒而威脅Avon要寫舉報信給檢控官,因此被殺人滅口。并且知道了奧蘭多脫衣舞酒吧是Avon的資產(chǎn)之一。

Avon帶小迪去醫(yī)院看望了他們家族的另外一個已經(jīng)變成植物人的毒販,讓他明白做事要快準狠,否則就會一敗涂地。

McNulty和Kima跟蹤Omar,希望抓到他的把柄,從而讓他合作,透露更過和巴克斯代爾組織有關的信息。雙方進行了友好的會談,交換了信息——McNulty告訴Omar貝利被殺死了;Omar告訴McNulty是Bird殺死了工人(小迪案的證人)。

Lester建議Daniels盡快開始監(jiān)聽公用電話的語音。十幾年Lester前也在兇殺科工作,調查的案子涉及某大主編的兒子銷贓,他拒絕了上司包庇主編兒子的要求,因此被調到最不想去的部門。他提醒McNulty不要告訴自己的上司自己最不想去的部門,不然最終就會被派到那個部門,但是M之前已經(jīng)跟Jay說過他最不想當水警了2333……

——————————————————————

第六集 搜證就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開場是Omar的白人小男友慘死街頭的情景。附近是Wallace等人住的地方,Wallace一大早叫黑人小孩們去上學,販毒組織養(yǎng)著這些小孩,其實是在培養(yǎng)未來的毒販。

專案組終于開始監(jiān)聽平房區(qū)附近公用電話的語音通話內容了。但是監(jiān)聽手到嚴格限制——只能監(jiān)聽和販毒相關的電話。因此專案組人員需要輪流在平房區(qū)附近的屋頂盯著看誰在打電話,如果是販毒組織的人打電話,就通知Lester和普雷茲打開監(jiān)聽設備聽取對話。馬洪申請退休后,和他形影不離的另一個老警察波爾克每日酗酒怠工,Daniels要求他要么干活,要么去醫(yī)務室戒酒,他選了后者。

Bodie再次被扭送少管所后,Stringer擔心其被警察審訊,讓律師在法庭上為其充分辯護,使其免于關押,只需要接受家庭監(jiān)管。小迪只找到兩個偷毒品的馬仔(包括去超市買雞蛋的女孩),但似乎還沒找到內鬼。

Bubbles和白人老弟Johnny去偷銅條,轉手賺的錢又買毒品揮霍了。Johnny在去買毒品的路上被警察抓了。

警長Rawls看到了關于Avon女友被殺案和另外兩起相同口徑手槍殺人案的報告后,要求盡快發(fā)出逮捕令抓嫌疑人小迪,速戰(zhàn)速決。但目前證據(jù)不足,即便起訴也不可能勝訴,反而會打草驚蛇。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fā)生,Daniels和副局據(jù)理力爭,爭取到了多一個月的調查時間。

Omar得知小男友慘死的消息,決定和專案組合作,他說自己是Gant被殺案的目擊證人,愿意出庭指正Bird是兇手。

——————————————————

第七集 做人要有底線

警長Rawls逼迫Santangelo,要么作為眼線提供McNulty的消息,要么提高破案率,Santangelo還是選擇后者,而不是出賣隊友。但案子太難破,在Jay的餿主意下,他去找了神婆通過算命來破案。不過最后還是通過McNulty等人的努力實現(xiàn)了破案,他也將Rawls給McNulty穿小鞋的事情告訴了他。

專案組竊聽到平房區(qū)快沒貨了,Stinkum要去補貨。專案組跟蹤Stinkum送毒品的車,并故意讓其發(fā)現(xiàn),車上的馬仔帶著貨逃跑,警察只抓馬仔,而放走Stinkum,同時監(jiān)聽Stinkum向Stringer的電話,從而獲取Stringer的呼機號碼,便于后續(xù)監(jiān)聽。被抓回專案組的馬仔原來是之前被普雷茲打瞎眼睛的黑人男孩。Avon覺得警察不抓Stinkum這件事背后有陰謀,謹慎起見決定暫停平房區(qū)的生意,并拆除了平房區(qū)附近的公共電話,要求下屬以后到更遠的街區(qū)打電話。奧蘭多趁機向小迪推薦其他渠道的毒品貨源。

Kima幫助Bubbles將Johnny保釋出來,但前提是要承諾戒毒并定期參加戒毒會。在戒毒會上Bubbles聽了其他人的分享很受打動,但還是抵不過毒品的誘惑。

Daniels去參加一個上層人士的酒會,碰到了副局Burrel,Burrel為了上位也不得不巴結更高層的官員。Daniels和司機們混在一起,并和其中一個叫Day Day的司機閑聊了一會。

為了將Bird槍殺Gant的罪行坐實,除了Omar這個目擊證人外,還需要其他證據(jù)。McNulty和Bunk來到案發(fā)現(xiàn)場,找到了一個住在附近的老太太,老太太印證了Omar的說法。Omar告訴專案組,Barksdale的其中一條規(guī)矩是不準下屬吸自家毒品,作為癮君子的Bird很可能會找另外一個毒販買毒品,于是專案組蹲點抓住了Bird,并對其槍支進行彈道測試,結果與Gant被殺案一致。至此此案證據(jù)充足。

————————————————

第八集 在刀尖上行走請勿失手

McNulty和兩個兒子在菜市場偶遇Stringer,便讓兩個兒子跟蹤他,大兒子記錄下了車牌(凱美瑞)。McNulty之后跟蹤這兩凱美瑞,結果卻發(fā)現(xiàn)Stringer去大學上經(jīng)濟學課程。Stringer也將學到的理論引用到生意中,比如復印店屬于彈性產(chǎn)品,只有質優(yōu)價廉才能吸引客戶;而毒品屬于非彈性產(chǎn)品,價格提高不會抑制需求,因為癮君子們的欲望決定了他們必然會購買。

在毒販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警察Carv和Herc卻在為升級考試焦頭爛額。

Bey和Stinkum等人闖入Omar家并燒了他的車,然后去找小迪一起開派對。派對上一個脫衣舞就把的女的死了。小迪的女友(也是脫衣舞酒吧的舞女)發(fā)現(xiàn)同事失蹤后質問小迪,小迪表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專案組監(jiān)聽到Stringer讓小瑪尼交接20份毒品給Day的情報,于是展開抓捕行動。在Day的車里發(fā)現(xiàn)了2萬美元(原來不是20份毒品)。Daniels知道他是前幾天在酒會上碰到的某議員的司機,要求沒收2萬元,但隨后副局出現(xiàn),要求將錢退還,不要多管閑事,并在一周內結案。McNulty看到Daniels妥協(xié)后,質問他是否有把柄。法官知道專案組要結案的消息,向警局高層施壓,要求繼續(xù)監(jiān)聽。

Avon知道奧蘭多私自賣其他毒品貨源,將他教訓了一頓,因為這個酒吧之所以讓他當名義上的老板,就是看中他沒有犯罪記錄,如果他涉毒,則會影響酒吧的運營。

Bey和Stinkum本來要去收拾Scar(另一波毒販),結果Omar忽然出現(xiàn),槍擊了他倆。Stinkum被兇殺科的警察Cole撿走,Bey拖著傷腿逃跑。專案組本來想借助Stinkum順藤摸瓜抓更高層的復返,但Omar的行為破壞了他們的計劃,于是警告Omar要收斂點。McNulty決定晚點再告訴Cole其實兇手是Omar。

————————————————————

第九集 籃球賽

專案組監(jiān)聽到WeeBey要去高樓區(qū)收錢,Carv和Herc攔截了WeeBey的車,截獲大量現(xiàn)金,本來打算私吞一些,但擔心監(jiān)聽到了錢數(shù),所以作罷。事后清點錢數(shù)為1.5萬美元,而監(jiān)聽到毒販自稱丟了2.2萬美元,Daniels認為Carv和Herc私吞了,讓他們盡快交出錢。兩人翻箱倒柜終于在自己的車里發(fā)現(xiàn)有兩打錢掉在輪艙里了。

Lester讓普雷茲和Sydnor以奧蘭多酒吧為突破口,去工商部門和房產(chǎn)部門搜集可能和Barksdale有關的資產(chǎn),自己去調取巴爾迪摩市競選捐贈的有關資料。Daniels上集剛被副局警告不要調查資產(chǎn),因此對于屬下查資產(chǎn)的行為心有芥蒂。

Bubbles去偷毒品,結果發(fā)現(xiàn)偷到的是假貨。他決定戒毒,于是尋求自己妹妹的幫助,請求提供住所。

Carv和Herc在高樓區(qū)附近監(jiān)視公用電話時發(fā)現(xiàn)這里空無一人,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都去看公房區(qū)東西部籃球賽了。圍觀籃球賽時,通過旁邊毒販小弟的對話知道了Avon也在現(xiàn)場。Daniels知道后主張跟蹤Avon,結果兩人迎面而過,Avon表情十分挑釁。

Kima和Lester找到酒吧舞女謝爾頓(小迪女友)了解情況,并告訴她另外一名舞女被毒販組織成員拋尸街頭的事,從而尋求到舞女的合作。

Omar再次搶劫了平房區(qū)的毒品并免費送給東區(qū)的“瘦子”,作為交換條件,瘦子給他提供了Avon的呼機號碼以及WeeBey的代碼07。Omar在奧蘭多酒吧門口假裝WeeBey呼叫了Avon,本打算趁Avon出來用公用電話時殺死他,但此時WeeBey剛好回來,救了Avon一命,并開槍打中了Omar。

————————————————

第十集 女警中槍

Omar偷襲Avon一事讓販毒組織更加謹慎,Stringer要求Avon交出尋呼機,并且暫時不要管理販毒事宜。“瘦子”作為擔保人,Omar和Stringer見面談判,Omar同意休戰(zhàn),但要5000美元。Stringer同意給錢,讓Omar覺得事有蹊蹺,于是決定去紐約避避風頭。

Lester通過監(jiān)聽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每當高樓區(qū)缺貨時,都會Call同一個號碼,并且很快會接到來自蒙多超市門口公用電話的回電——由此推斷販毒組織的老巢就在蒙多超市。于是專案組將蒙多超市公用電話也納入監(jiān)聽范圍,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嫌疑人。Sydnor跟蹤嫌疑人,看到嫌疑人進了一棟布滿攝像頭的房子。普雷茲和Sydnor假扮垃圾工人將這個房子的垃圾撿了回來進行調查。

McNulty找到Wallace,他很快檢舉了Stringer、WeeBey、Stinkum、Bird和Omar的白人男友被殺一案有關。但此案要6個月后才開庭審理,因此Daniels將Wallace送到祖母家暫住。

Bubbles為了戒毒打算買些新衣服,向Kima借錢,Kima說晚上要執(zhí)行任務,明日再聯(lián)系。

盡管Avon警告了奧蘭多不要涉毒,但奧蘭多還是鋌而走險,去和毒品賣家碰頭。原來“賣家”是刑偵科的警察Wig假扮的,通過釣魚執(zhí)法將奧蘭多抓獲。販毒組織的律師來到警局逼奧蘭多簽署轉讓酒吧的協(xié)議。

經(jīng)過審訊,奧蘭多輕易供出了Avon。Wig告知專案組后,專案組打算利用奧蘭多來調查Avon。此時副局介入,要求專案組立即展開釣魚執(zhí)法,速戰(zhàn)速決。根據(jù)專案組的計劃,奧蘭多聯(lián)系Savino購買毒品,Kima假扮奧蘭多的女友坐在車上。Savino下了車說等會給毒品,但等來的卻是槍殺。

——————————————

第十一集 警隊的集體覺醒

Kima中槍后幾乎失去生命體征,被緊急搶救。Lester讓大家不要慌亂繼續(xù)通過監(jiān)聽手段抓兇手。

Lester監(jiān)聽到槍殺后一個07的號碼呼了Stringer(應該是報告殺人的情況),在Stringer回電的電話亭發(fā)現(xiàn)了帶有LittleMan指紋的易拉罐;普雷茲發(fā)現(xiàn)之前Omar偷襲Stinkum和WeeBey的當天Stringer也收到了07號碼的傳呼,并給某醫(yī)院公用電話回電(當天WeeBey腿受傷)。由此推斷出槍擊Kima的兇手是Little Man和WeeBey。

專案組的其他人在監(jiān)視高樓區(qū)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了高樓區(qū)給平房區(qū)補貨的過程(從窗戶扔下來)。

Bubbles知道Kima被槍擊后,McNulty讓他去公房區(qū)轉轉,看看誰不在了,誰就有可能是兇手(跑路了)。這對正在戒毒的Bubbles來說是個煎熬。

McNulty和女檢控官找到毒販的律師Levy,要求其聯(lián)系Savino自首。但Savino賣給奧蘭多的其實是面粉,頂多面臨3年有期徒刑,不足以讓Savino供出幕后主使。

警方高層要求展開全城搜查,突襲全部涉毒窩點,搜獲大量毒品,給市民一個交代。專案組本來想隱瞞Barksdale的老巢(布滿攝像頭的房子)以免打草驚蛇,誰知副局卻已經(jīng)通過眼線已經(jīng)知道了,所以不得不搜查老巢。搜查時Carv和Herc發(fā)現(xiàn)了贓款,毫不猶豫地私咪了一些。

普雷茲監(jiān)聽到了Wallace管Poot借車費打算回平房區(qū)的電話,但沒有注意到和案件相關,錯過了挽回Wallace的機會。

——————————————

第十二集 令人失落的勝利

老巢被警方清理后,Avon和Stringer開始著手整頓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漏洞。第一,沒收平房區(qū)的呼機,改用手機聯(lián)絡后見面詳談。第二,殺了第一集中替小迪做偽證的女保安、槍擊Kima的LittleMan、離開組織的Wallace。

由于監(jiān)聽呼機和公用電話的手段已經(jīng)沒用了,副局要求專案組減少人手,讓Santangelo和Sydnor回到原部門。

女檢控官的上司因擔心牽涉到自己,主動退還收到的競選捐款。戴維斯議員(司機DayDay的領導)向Daniels施壓,讓他別查到自己頭上,但Daniels拒絕配合。

在舞女謝爾頓的協(xié)助下,專案組在Avon的辦公室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獲取了Avon讓小迪開車去紐約補貨的情報,據(jù)此抓獲了運毒的小迪。小迪知道Wallace被殺后決定和販毒組織決裂。根據(jù)監(jiān)控攝像頭拍到的內容和小迪運毒的情況,警方抓獲了Avon。但Stringer依然逍遙法外。

Lester偶然發(fā)現(xiàn)了報紙上關于戒毒所收到資金的新聞。

————————————

第十三集 “這就是我們贏不了的原因”

Kima醒了,Bunk來找她指認兇手。盡管各種線索都將兇手指向了Wee Bey和Little Man,但事發(fā)時Kima只看到了Little Man,Bey被擋住沒看到,因此她只指認了Little Man(而此人已被Avon清理掉了)。Kima托McNulty給Bubbles送錢,遺憾的是此時Bubs已經(jīng)復吸。

警方繼續(xù)抓獲了販毒組織的中低層人員,但Avon因為沒有前科而被保釋。律師建議Avon盡快找一個人頂罪。Stringer猜測組織已被警方竊聽,且酒吧已被警方查獲,因此他們搬到了殯儀館,且規(guī)定以后只在戶外面對面談話。

小迪告訴警方Bey去了費城,以及Avon前女友也是Bey殺的。Lester找人幫忙調出近期從費城撥打給律師Levy的電話記錄,據(jù)此查到了Bey的藏身地,將其捉拿歸案。

小迪提出如果警方能讓他加入證人保護計劃,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則他同意供出Avon和Stringer。此時法官為了自己的仕途不再幫助McNulty,且副局等警方高層也在施壓要求結案。走投無路的專案組尋求FBI的協(xié)作。但911后FBI不再管緝毒案,除非案件和反恐或腐敗相關。Daniels說此案與政界高層受賄有關,但問題是目前的證人小迪并不涉及向高層行賄。FBI要求將Avon和Stringer納入污點證人,如果他們供出受賄的高層(戴維斯議員),則可以對Avon和Stringer減刑。但這樣一來就違背了專案組治理毒販高層的初衷,因此他們放棄與FBI合作。

最終小迪在母親的勸說下沒有供出Avon和Stringer,而是將去紐約運毒一事獨自抗下,面臨20年有期徒刑。Avon因為指示小迪而被判了幾年。Bey抗下了販毒組織的所有殺人罪行,包括替Bird抗了殺Gant的罪行,面臨無期徒刑。

專案組人員的歸宿:Daniels因為后期拒絕屈從于副局,得罪了政界高層,因此沒有升職,原來和他平級的另一個警督升職了。McNulty被分配到他最討厭的水警部門;Kima繼續(xù)養(yǎng)傷,并且還在猶豫是否繼續(xù)做危險的一線工作;Lester因為出眾的破案能力而被調回了兇殺科;Carv因為當了副局的眼線而得到了晉升;Herc盡管考試比Carv好但也沒獲得晉升;拒絕當眼線的老警察Santangelo被派到街頭做巡警。

最后,Omar又回到了巴爾的摩,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火線第二季分集劇情

火線第三季分集劇情

 2 ) 寫在看完火線之后,何其有幸,我看過


2012-06-23 02:01:44 來自: 毛向北
寫在看完?火線重案組?之后


追了三年,我終于把火線重案組看完了,這是一部在美國都沒有熱播的劇,可是還挺了五季,我想制片人真的是太愛這部劇了,就像此時的我一樣愛,就像劇中的人,盡管前路漫漫,盡管這狗日的世界是如此操蛋,但是他們還是可敬的做著自己,就像這昏昏噩噩的世界里一絲微弱的光。

在數(shù)不勝數(shù)的電視劇里面,我能幸運的看了火線,我相信和我一樣追劇的同好也是感到自己是幸運的。這是一部慢熱型的劇,沒有越獄的大帥哥,也沒有狷狂美艷的吸血鬼,甚至沒有一個驚天大陰謀做個大誘餌,就那么平平淡淡的講述著灰禿禿的巴爾的摩市一群咋看都不咋地的警察勤勤懇懇的查案,他們也個個都不完美,杰米酗酒,卡馬女同,丹尼爾出身不干凈…各有各的問題,機緣巧合讓這么一群人糾集到一起,說實話就像一個垃圾筐,把警局里不好弄的人都丟進去,誰知道這個垃圾筐成了個大坩堝,這群警察做到了他們一直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做一個真正的警察。

我看見大結局里杰米的活體葬禮,竟然心情澎湃,灑了幾滴不常灑的淚水,撿一句黑衣人三里面那個外星智慧人的話,這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一刻。

真的從沒有過一部電視劇讓我這么感觸良多,我想以后也很難再有,如果還能看到和火線相媲美的電視劇,我就搞它二兩小酒高興一下。

劇評人說,這部電視劇簡直就是一部狄更斯,一點也不夸張。世界也許就是那么操蛋,但是就因為重案組的這一票人,就因為還有人孑然而立,變得無限美好。

看完劇覺得自己好多想法,真的一寫又無從下嘴,槽點太多,沒看過的我咋和你說,你也不明白,看過的,絕大多數(shù)就能明白我此刻的語無倫次。每一個人物都是那么鮮活,都能獨立的寫個人物分析啥的。內容多,信息量大也有個不好,那就是讓人無從說起。

最美好的畫面是巴布和他姐姐在一起吃飯,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象巴布一樣卑微,一樣微不足道,但是我們也象他一樣守著心里的那一點點善良。勇敢的面對自我,勇敢的面對過錯,巴布可以做到,我也會努力!

引一句劇中也是引的卡夫卡的話結束這番胡言亂語
__你可以逃避人生的痛苦,這是你的自由,也符合人性,但是真正能逃避的也許是逃避本身。


皮爾斯,就為這句話,我得細細的看看卡夫卡。

 3 ) 從《火線》看美國社會十四.結語。

《火線》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十五六篇,連寫帶抄,有大概有個三萬字了。本來打算是把五季全部寫完的,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實在無此精力也無此耐性。可惜了,一大半的主角還未出場,第二季中全球化背景下美國工人和工會的問題,第三第四季的教育問題、政治和競選問題,第五季的媒體和大眾文化消費問題,都沒有談到。以后如有機會,再寫點隨筆。這部劇,如果認真計較起來,真是可以寫上一本書的。
幸好,最想表達的東西表達了出來,美國的法治問題。美國的法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美國憲法和憲法修正案,以及衍生出來的刑事案件偵察審理中的一系列程序,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權利、防范政府犯罪,而非打擊一般的社會性犯罪。此點不能不特別提出來。
至于整部劇,我想編劇最想說的是,美國社會中,沒有一個個人和集團能不受牽制、不受制約,完全地達成自身的目的,沒有任何人能夠贏家通吃,為所欲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制約與平衡”(制衡)。毒販們制約于警察和政客,警察、檢方要制約于法官和政府,政府要制約于民眾的選票和媒體。法官看起來很牛了,但審判要制約于陪審團,每到選舉,要制約于民主黨/共和黨黨團(法官選舉有的是直接普選,有的是黨派選舉)。劇中,麥克納爾蒂通過費倫法官向伯勒爾施壓,幾次挽救了瀕臨毀滅的專案組。但伯勒爾也有他的反制手段,費倫是傾向民主黨的法官,而且是接替某位退休(或離職)法官的位置而當上法官的,所以只上任一年左右就要參加民主黨方面組織的選舉。伯勒爾通過克萊戴維斯等民主黨大佬施加影響,不讓費倫參加民主黨組織的籌款集會等活動,使費倫謀求連任的希望日趨渺茫。為挽救自己的前途,費倫最終放棄了對麥克納爾蒂的支持,導致專案組行動草草收場。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第五季(?)里克萊戴維斯被控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案子本已鐵證如山,但戴維斯在法庭作了一番“馬丁路德金”式的演講之后,成功煽動了民眾情緒,結果陪審團宣布其無罪釋放。
劇中,感覺受到制約最少的,反而是新聞媒體。因“沙利文案”等一系列最高法院判例的保護,媒體幾乎是什么都敢寫,什么都敢報。不是連費倫也說:“你絕不想得罪一個手持裝滿墨水的筆的人”(大意),指的就是記者和媒體人。如果說媒體有什么制約的話,那只有市場,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媒體及自媒體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報刊雜志業(yè)逐漸走向沒落,有的記者和媒體人開始不擇手段、編造故事。
規(guī)則是最高的,無人能凌駕于規(guī)則之上。這里所說的規(guī)則,既有法律的規(guī)定,也包括習慣、風俗和傳統(tǒng)觀念的制約,統(tǒng)而言之,是一種文化。規(guī)則和文化的制約,不僅美國有,中國也有。君不見,強如老M者,為了構造他想要的理想社會,費盡九牛二虎,發(fā)動成百上千次運動,付出幾千萬上億人的生命,結果如何?一旦身死,社會重新回到它原有的軌道運行。留下來的,只是變味的傳統(tǒng)(換一種名稱的極權)和一地雞毛。
任何社會,任何文明都有其傳統(tǒng)的慣性勢能,文明愈老愈大,則其慣性也愈大愈強,任何劇烈的社會變革,都不可能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和所謂的進步。這么說,好像很有點保守主義的味道。雖然有些觀點和保守主義近似,但鄙人并非一位保守主義者,更不懼怕或反對任何社會自然生發(fā)的創(chuàng)新和變動。我相信,雖然傳統(tǒng)有其巨大的慣性和沖力,但社會自身也有其適應和進化的能力,只要不被完全窒息和堵死(如朝鮮,任何社會自發(fā)的經(jīng)濟創(chuàng)新和政治創(chuàng)新的可能都被堵死,文明就停滯甚至倒退),文明自會找到其延續(xù)和發(fā)展的出路。何況當今,科技和經(jīng)濟以數(shù)十倍、上百倍的速度在發(fā)展,公共空間因新技術的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空前地擴大,信息交流更加順暢,民眾法治意識日益增強,是以對于未來,我保持審慎的樂觀。運氣好的話,開拓出一種全新的文明形態(tài),也并非沒有可能。而我們的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傳統(tǒng)、立足現(xiàn)實,鼓勵創(chuàng)新、順勢而為,遠離政治、守持底線。
馮友蘭在晚年曾經(jīng)親筆書寫一副對聯(lián)用以自勉,聯(lián)曰:“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闭f得真好。

 4 ) The Wire

目前為止我認為最出色的一部美劇,出自HBO,imdb 9.7分,Emmy獎兩次提名,但都沒有得獎,但我想用The Wire里的口氣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Fuck Emmy Award,這部劇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 Absofuckinglutely!"
   
   一切開始于這個5分鐘長的對話: 巴爾的摩深夜街頭,探員James Mcnulty和一個街頭混混聊著剛剛發(fā)生在這里的一起謀殺案,從混混嘴里得知,死者是一個外號"鼻涕蟲"的無賴,每個周五晚上,這幫家伙都在后巷玩骰子賭幾個小錢,鼻涕蟲每次等地上籌碼一多便忍不住手賤,拿了錢就跑,大多數(shù)時候被抓住,也就是打一頓了事,但這次,一個家伙掏出槍來結果了他。Mcnulty不解,"這個黑鬼每次跟你們玩都偷錢,你們干嘛還讓他參加?"

   "Got to. This America, man." 混混答到。

   巴爾的摩破敗不堪的公房區(qū),三教九流混跡于此,10幾歲的半大小子在每個街角兜售毒品,公房區(qū)是他們出生長大的地方,要么做個癮君子,要么做個毒販,要么殺人,要么被殺。人生的軌跡清晰明了。The Wire用了5季的時間來講述發(fā)生在這里的恩怨情仇,警察,毒販,
政客,這里有道貌岸然之人假道義之名做出的傷天害理之事,這里有一言不合就拔槍相向,橫尸街頭。同是欲望了無邊界,那里來什么善惡之分。

   對于那些生活在煎熬里的劇中人,五季的時間太長。Bubbles,第一季就出現(xiàn),戲份還很多的一個癮君子,在第五季里終于講出了"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戒掉毒品1年了"。Poot和Bodie,同時把販毒做為一項事業(yè)。一個最后橫尸街頭,一個心灰意冷當起了鞋店售貨員。小人物的生命軌跡只是政客們文件里的一項項冰冷的數(shù)字,體制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如一個巨大的漩渦,要想浮出水面不被吞噬,需要卸下良知,尊嚴,輕裝上陣。城頭變幻大王旗,市長,警察局長,黑幫老大換了一界又一界,巴爾的摩的街角的悲喜劇還是每天準時上演,從來沒有改變。"Yo, It's all in the game."劇中人Omar對全劇的一個注腳。

   第3季是我最喜歡的一季,前兩季留下的伏筆終于在這一季匯攏,形形色色的角色的慢慢加入,體制下的方方面面得以顯現(xiàn),使得這部戲超越了一般的罪案劇的范疇, 經(jīng)典場面不斷,其中Omar和殺手Brother Mouzone的相遇,雖然一槍未發(fā),在我心中已經(jīng)排名已在
吳宇森的幾個經(jīng)典槍戰(zhàn)片斷以上。

   劇里巴爾的摩警察有一個傳統(tǒng),和死去的同事在酒吧喝最后一杯,第3季里,探長Jay在酒吧里舉杯致辭:
   Did he say the wrong shit now and then?
   Did he bust balls and cheat on his taxes...
   and forget to call his mother
   and fuck the wrong broad...
   for the wrong fucking reason every now and then?
   Who fucking doesn't? Christ!
   His shit was as weak as ours, no question.
   But Ray Cole stood with us...
   all of us...in Baltimore...
   working, sharing a dark corner of the American experiment.
   He was called.
   He served.
   He is counted.
   Old King Cole!

   音樂響起,是The Pogues的"The Body Of An American".

 5 ) 關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典悲劇

我并不是一個感性的人,也很少愿花時間來為一個電影電視劇寫評論。然而這個?。ɑ鹁€)是我唯一看過后感覺需要寫些什么的。除了因為這是很好看以外,更是出于一種個人的心理記錄和感悟想和人分享,同時還是對一個用心杰作的致意。所以借肺炎時期又看了一遍,寫完了這個劇評推薦。

我第一次看這個電視劇,是因為當年一個很讓我尊敬的前輩同事的極力推薦,他說這是美國幾十年來深刻描寫美國社會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作為一個出身在普通人家但通過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成為著名學者的人,他是美國人里很少見的對美國自豪的同時又愿意對其歷史和現(xiàn)實進行批判思考的人。更為不易的是,也許是因為出身和求學經(jīng)歷類似的緣故,他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我這樣一個外國人來分享。而不像大部分美國人,盡管是人來熟的性格,表面非常外向和友,好但一般不和人談政治和社會這種嚴肅話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并不覺得驚艷,反而覺得開始出場人物多、關系復雜而節(jié)奏平穩(wěn)緩慢,只是因為人家的推薦才沒有中途棄劇,不過看到第一季過半時開始被故事吸引,而看完一整季后就深有感觸欲罷不能了。

The Wire 翻譯成“火線”,主要是圍繞wiretap (竊聽)展開的警察和販毒黑幫間的斗智故事。貫穿整個電視劇五季的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所以真正的主角是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別名 Bodymore Murderland),劇里面的警察毒販政客記者等等每個人物,形成了這個城市的鮮明眾生相。巴爾的摩這個城市我生活了5年,度過了非常快樂充實的一段時光并在這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所以常半開玩笑說這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離我們醫(yī)學院不遠就是毒品交易泛濫的街區(qū),因此聽到劇里提到的街名非常熟悉也大致知道不同街上的聲名。而這個劇其實就是關于一個城市在千禧年前后的一部生活歷史,像極了動態(tài)的清明上河圖。

接下來我會盡量不進行具體情節(jié)的劇透來談一下這個劇,除了一些小片段的仔細解讀 (有點長)。

電視劇在縱向上有兩條平行的線索,分別是講訴展開竊聽的警察和被竊聽的罪犯黑幫這兩個集團的故事。而在時間上,則講述了以巴克斯戴(Avon)和線哥為首的老幫派的由勝到衰 (1-3季),而被以馬洛為首的更狠毒更沒底線的新幫派取代的歷史(3-5季)。和典型的美劇所不同的是,火線的每一季都是從不同側面圍繞同一個毒品主題緊密布局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第一季是提出了整個主題,講了反毒品之戰(zhàn)(war on drug)在巴爾的摩是怎樣展開的,講述了警察局高層的見好就收策略,導致了辦案干警很聰明努力,卻也只能是贏得戰(zhàn)斗卻不可避免地輸?shù)魬?zhàn)爭的必然結果。就像其中借一個一個小毒販之口說的,這個所謂war on drug 不能說是戰(zhàn)爭(其實比戰(zhàn)爭更糟),因為正常戰(zhàn)爭不管多久總有結束的一天。有趣的是,販毒幫派里面的組織行事方式,和警局在很多地方相似,尤其是每個人按照相似的潛規(guī)則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不同體制里有同樣的仗義、欺騙、心機、告密,給人有著相似的人在江湖的宿命感。而第一季的結尾是抓到罪犯卻要討價還價來定罪,讓人對誰勝誰敗產(chǎn)生疑問。 在接下來的2-5季里,分別針對經(jīng)濟、政治、教育、與媒體層面,講述了毒品交易的深層社會原因,讓人明白這個圍繞毒品的問題遠比表面看到的更深,甚至涉及到了社會的每一個方面,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又導致了新的問題產(chǎn)生。所以反毒戰(zhàn)爭無法結束,而只能是不斷地造就新一代的毒販槍手劫匪癮君子在大時代里生存、斗爭、死亡、腐朽和回魂,以及警察政客媒體商人的在同時不斷地犧牲或發(fā)跡或墮落或提升或隱退。

本劇結構精巧的地方在于,每一季的第一集開頭的1-2分鐘講故事背景的片段都非常有深意地暗示了主題。比如第一季開始,用關于街頭一個普通兇殺案聊天,暗示著一種宿命感:叫鼻涕蟲的小混混總來街頭玩骰子賭錢,但卻總是搶了賭注就跑,其他人通常只是把他痛揍一頓,卻不禁止他下次接著玩,因為這是在美國總得給人這種自由。在這種黑色幽默的后面暗示了游戲的殘酷和不可避免,也用鼻涕蟲被殺來暗示著游戲規(guī)則也會不時被打破和重建。接下來的整個一季故事,就是在講述這個街頭游戲的玩法,比如D和其他小毒販用象棋來討論販毒團伙里面的分工,Omar 總掛在嘴上的 ”All in the game, Yo“。 結尾以大頭目巴克斯戴被抓,但警察并不覺得他們勝利,來說明這個游戲還會繼續(xù)玩下去。

第二季其實是講述毒品被背后的經(jīng)濟原因。上一季立功的警察都被穿小鞋,其中McNulty 被分配到他最不愿意做的水警。開頭的一段背景,兩個警察在巴爾的摩的海港里巡邏,遠遠看到工廠閑聊,兩位警察都說到他們父輩都是在70年代被下崗,然后工廠關閉等著被重新被開發(fā)成商業(yè)地產(chǎn)。接著他們被呼到了一個舉辦派對的游艇上幫忙,游艇失去動力但主人希望警察把它拖離主航道讓派對繼續(xù)舉行,這些高犯罪率城市的警察就只是在為富人的派對來護航,而最有意思的是游艇的名字叫“Capital Gain”,暗示意味非常明顯。 第二季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季,盡管有些人覺得故事和第一季脫離太遠且風格突變。這一季把故事引申到巴爾的摩外的世界背景里,也把第一季只是關于窮黑人和警察的故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說明了犯罪問題本質上其實是一個經(jīng)濟和階級問題,而不是種族問題。關于最后一點,國內甚至海外華人的流行的觀點其實有很大局限,比如說起美國犯罪就總想著是因為黑人和墨西哥人 (而對中國犯罪也有類似的地域歧視,這里就不展開了,呵呵)。

第二季里講的經(jīng)濟空心化,使得以前靠力氣吃飯的碼頭工人盡管努力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所以只能走向犯罪 (幫人從碼頭運各種非法的貨)。延續(xù)第一季的故事被放在了背景中,Avon被關起來而團伙老二線哥在試圖找到新的毒品貨源來維持‘生意’。這一季新出來的主要罪犯,其實本質都不是壞人,尤其是碼頭工會的頭目Frank Sobotca, 他犯罪的主要原因也算是向生活的一種抗爭,同時他們的義氣和樂于助人讓人不免對他們同情。在第一集里面,其實用很溫馨的情緒講訴碼頭工人這些粗人的生活,幾處背景音樂的使用非常用心。比如在第一次在酒吧的鏡頭里工人們下班歡樂聚會,后邊樂隊演唱的幾句是搖滾版的 《Sixteen Tons》,這首老歌很多美國的年輕人都不太熟悉,直到后來在《南方公園》里又用了一遍才又火了起來。大家如果沒聽過可以去聽并了解一下背后歌詞的意義,如果說國際歌是工人憤怒的怒吼反抗,那這首歌就是社畜無奈的哀鳴自嘲。這種悲劇故事背后的復雜情緒,很像《鋼的琴》,所以說這季劇講的巴爾的摩的港口,也是在講曼徹斯特和鐵西區(qū)的舊工廠。以至于在Frank 的感慨中,講到美國這個國家的問題時說過,“You know what the trouble is? We used to make shit in this country, build shit. Now we just put our hand in the next guy's pocket." --這個國家曾經(jīng)是能造東西的,但現(xiàn)在人們只想著把手伸到旁邊人兜里去掏錢(熟悉的金融創(chuàng)新)。這臺詞是在08年金融危機前寫的,卻說出了一個無奈的宿命,也是后來Trump 上臺的背后原因。

而真正悲劇的是,以Frank 為代表的碼頭工人同時對生活的努力,想為自己的孩子維持的一個生活方式,卻讓自己成了國際犯罪鏈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外國來的女孩子變成新時代的性奴隸甚至意外喪命,從港口來的高純度毒品給黑人區(qū)和窮白人的孩子一個販毒職業(yè),并最終送他們走向末路。而同時Frank并沒有揮霍“偷”來的錢,而是把它送給律師變成政治獻金最后流到政客的口袋里,資本社會就是這樣用錢來推動運行,就像在劇中被反復提及的:“如果你來追毒品,你會找到毒販和毒蟲,而如果你來追贓款,你根本不知道會找到什么”。一個殘酷的事實是,F(xiàn)BI和聯(lián)邦政府執(zhí)法者其實最擔心的不是毒品人口走私甚至命案,而是工會的組織。這在劇里也是充分表現(xiàn),聽說有可能找到Frank的犯罪證據(jù)來對付工會,整個FBI 都來到竊聽組幫助辦案,而發(fā)現(xiàn)這個只是Frank 自己的問題而不能來對工會起訴(盡管涉及毒品謀殺強迫賣淫),那些人就失去了興趣。這里面的內涵不言而喻并讓人寒冷,也說明了為什么毒品戰(zhàn)爭的復雜性。

第三季講的是對毒品的政治解決方案,以及為什么這些方案無法成功。又一次在開頭的兩分鐘給了暗示,市政府希望拆除毒品橫行的公共房屋計劃,這樣就把Avon的販毒地盤去掉來減少販毒,但爆破拆除大樓儀式上粉塵亂揚,其實也暗示了這種解決方案的副作用。果然,失去大樓的Avon 和線哥開始擴張到其他的街區(qū),和新團伙Marlo 產(chǎn)生正面沖突。Marlo 團伙從最初的小角色也開始崛起,其實也是重演了Avon 他們當年在街上的暴力打拼史。同時線哥一直想把毒品交易像正經(jīng)生意那樣做來減少血案,并且洗白團伙生意,這種努力及其失敗我們在《教父》系列里也看到過,但是這個劇更是直接和現(xiàn)實。有趣的是,在黑道里精明的大佬線哥發(fā)現(xiàn),政府大樓里的欺騙背叛并不比街上更少。最后的時候Avon 和線哥的一段房頂聊天講當年奮斗史的戲,是整個一季里面最讓人感觸的地方,同樣也是有古典悲劇的意味。另一條線里開始講的巴爾的摩市長選舉和警察的試過的解決方案也是同樣精彩,這時候的劇已經(jīng)走出了街頭,走進了市府和州議會,讓大家看看毒品背后的政治背景。

第四季第五季里,線哥已經(jīng)謝幕,Avon 也幾乎淡出,毒品那里Marlo 成了新大佬, 成了新一代的Avon。這兩季講了教育和媒體面臨的有關毒品的挑戰(zhàn),尤其是在教育和反犯罪方面資源的兩難選擇和困境。第四季是多數(shù)人公認的最好的一季,也是最打動普通人的一季。通過幾個孩子的教育歷程,講訴了為什么毒品問題的代代不絕。這里面的在街頭長大的孩子才是初中生,純真的同時已經(jīng)是犯罪老手了。其中一個孩子是第一季的Avon手下首席打手威貝的兒子,他和媽媽的故事其實很反應了街頭的價值觀。幾個孩子的經(jīng)歷溫馨和血腥并存,讓人感慨萬千卻欲哭無淚,也揭示了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成長在整個社會里的宿命。每季的開頭同樣暗示了整個主題,因為篇幅關系我不做詳細介紹,但最后兩季也真的值得一看。不過一般人看過前三季已經(jīng)很難停下來了。

從第三季出場的白人市議員/市長,在后兩季成為一個主要角色。他是有原型的,就是我們當年的市長Martin O‘Malely,當年在巴爾的摩的還是很受歡迎的,后來也當上了馬里蘭州長(劇中拿他想當州長沒少做話題),在2016年參加了總統(tǒng)候選人的初選,但成了希拉里和桑德斯的背景。這里放幾張他的照片,第一張不是劇照但可以感受到這個劇的神韻,尤其是和他走在一起的警察就像是從劇里走出來的。

不是劇照但很像劇照,藍襯衣是當時的Baltimore市長 O'Malley

這里可以比較劇中人和真人,其實他當年非常帥氣并是一個當?shù)氐臉逢牫蓡T,籌款活動時來過霍普金斯演奏我見過。而小指頭演的也很好,直接導致了他被HBO青睞演了權力的游戲。不過要是先看了權力游戲后也許會有些出戲,哈哈。

網(wǎng)上找的對比圖,有些神似。

這是2016年民主黨初選時的鏡頭,其他兩個人不用介紹了吧。所以說這個劇神奇的地方,是從街頭小混混一直講到了美國政治社會的深層,并說出了其中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2016年民主黨初選,左一是小指頭演的市長,最后是希拉里出線敗給Trump

這個劇的第4-5季中間耽擱了很久才完成,盡管有非常好的口碑但是沒有獲得任何艾美獎(好像劇本被提名過)。整個劇是一個完整故事,盡管每一季相對獨立。每一季的最后幾分鐘都是用時間上的長鏡頭進行總結講訴生活的繼續(xù),使得我看完每一季后,因為被其中悲天憫人的氣氛感染,都要緩幾天才能看下一季。更難能可貴的是,最后一季盡管比起其他季有些弱,但比同時代一般的電視劇也是強了不少,沒爛尾反而更升華到文化的成面上。最后一季最后的幾分鐘回顧巴爾的摩市,會讓人有一種愛恨悲喜交加的復雜心情,而這種心情的產(chǎn)生不只是由于美國城市特有的故事,而是對你熟悉的任何城市進行長時間觀察思考感悟后都會有的心情。所以在這個劇結束后,才慢慢被人欣賞并越品越有味。很多人說這個劇沒有獲得艾美獎的原因是,它其實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不同的段落常被美國的大學作為社會學,經(jīng)濟學,教育學,傳媒學等課程來分析解讀。就像是古典的希臘悲劇,會被人不斷地重新來看來體會。我想在100年后,人們看這段時期的大眾傳媒史,這個劇仍會被研究,而一些所謂神劇會被忘掉。

像HBO的很多長劇一樣,這個劇里并不缺少血腥和性愛的場景,尤其是同性間的幾個直接場景更是在當時屬于驚世駭俗。這些場景或美好或暴力或可笑或丑陋或無奈,但沒有一個是多余,其實是描寫人物推動故事的必須,好在網(wǎng)上的版本刪節(jié)不多。這個劇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盡管故事線眾多,但一直平鋪直敘并不加解釋而讓你自己體會(這和充滿畫外音的很多劇不一樣)。因為故事本身已經(jīng)足夠精彩深刻,多余的解讀成為累贅。結果會導致不同人對劇里的體會都不一樣,而使一些伏筆容易被忽視(我有的地方看過三遍,還能發(fā)現(xiàn)以前錯過的重要細節(jié)),好處是也使得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角色。比如Obama 說他最喜歡追這個劇并喜歡其中的Omar。而我個人喜歡看的角色是線哥Stringer Bell(當時不知道這是個英國演員,沒想到一個外國人能把美國城市的復雜任務演的這么出色),當然這個演員Idris Elba后來名聲大振,最近他的消息是得了新冠肺炎。放兩張照片。

學者氣質,把毒品生意用正規(guī)商業(yè)模式來做的憂郁黑幫大佬

夢想當個老老實實的CEO,卻無法做到的線哥

這個Stringer 和Avon 及后來的黑幫團伙的Marlo 的命運形成非常諷刺的對比。Stringer 盡管指揮殺過不少人但骨子里并不喜歡暴力,他殺人都是為了生意的必要。他一心向往的是合法化沒有流血的生意,并幾乎成功變白。而Avon 和Marlo 骨子里是屬于街頭的斗士。Stringer 曾經(jīng)勸過Avon,也教過 Marlo 怎樣來把毒品作為正經(jīng)生意來控制其負面作用,這個想法其實和一些政界人士試圖讓毒品合法化的想法是類似的。而可悲的是,他沒有成功,而Marlo 幾乎明明能Stringer向往的東西,卻又走回了街頭。這時,不同人有不同命的感覺已經(jīng)是呼之欲出了。這部劇里,類似成功地人物塑造比比皆是,都是實實在在沒有一個人物是不成功的,很多角色都有原型甚至是退休警察和釋放的黑幫來扮演的。

這些所有鮮活人物,以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欲望、悲喜和掙扎,組成了2000 年代前后的一個城市歷史,這是美國歷史,也是工業(yè)社會晚期的世界史,給人的感覺像極了《雙城記》。而在最后一季里透過記者口中,也不斷地說要從狄更斯試的描寫視角來報道巴爾的摩,也算是挺明顯的一個暗示。

劇作者和演員們用人道主義和辯證的視角,用心描述了這個時代的血腥、愚蠢、黑暗以及責任、溫情和家庭,其中的宿命感一言難盡。所以說人類社會盡管千年,卻總在進進退退而本質變化很小,讓我引用狄更斯的話來結束這個劇評吧。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p>

 6 ) 重溫《火線》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又從硬盤里翻出第一季看了一遍,開始時一天一集,后來愈發(fā)不可收拾,一個晚上把最后三集全看了。
     結果就是,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著劇情,竟然很久沒能入睡。
     說起來自己都不好意思,竟因為一部美劇而失眠,而且還是看第二遍的時候。我很少第二遍去看一部美劇,即使是看第一遍時癡迷到不行的美劇,比如《迷失》,看了整整六年,一度天天和朋友在課堂上不聽課光講劇情,但是當我想重溫一遍時,卻發(fā)現(xiàn)根本看不下去了。然而,當我第二遍看火線第一季的時候,我簡直懷疑自己以前是不是真的看過。
      我想,其實第一遍的時候我根本沒有看懂。事實上,那些只看一遍的人,我也懷疑你是否真的看懂了。整整一季,這部劇只講了一個案子,而且這一個案子居然還沒有辦完,從其量只能算辦了半個案子,但就是這半個案子,這一群拼湊起來的警察,就像抓住了露在籬笆外的一條藤蔓,扯出來整個花園。
      第一遍看這部劇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警察與毒販的故事,因為當初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也以為這是一部警匪劇,一群美國的警察和黑人毒販子如何斗智斗勇的故事,我甚至覺得,這部劇里的警察比我想象中的美國警察要落后太多,調查的方式頗為遲鈍,使用的設備相當老舊,工作的經(jīng)費十分緊張,連警察的個人形象也很不理想。
      但是,時隔多年我在來看第二遍的時候,我再次被這部劇的真實、殘酷、犀利、準確、全面所震撼。如今,我已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當有了現(xiàn)實的參照之后回過頭去看這部美劇,所收獲的比當年還在大學的象牙塔里時亦不可同日而語,記得當初,當看到季末jimmy坐船出海的時候,我覺得甚為有趣,為jimmy的倒霉而感到可笑。但是現(xiàn)在再來看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像被狠狠地刺了一刀,我在jimmy身上看到了許多熟悉的身影,那種感同身受,如果你沒有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是很難有的。
      這部劇是我見過的細節(jié)描寫最多的,有的時候幾分鐘的內容或者是出場兩回的人物背后就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冰山只是露出了一角,留給觀眾自己理解。而且這些冰山不是孤零零地為了凸顯編劇的牛逼而生搬硬套來的,它們存在于這個故事里,是相互關聯(lián)的,甚至是必然發(fā)生的,這些故事的復雜性比販毒團伙的運作方式還要繁雜,這部劇只是輕描淡寫地掠過,但是真正有心的觀眾,已經(jīng)被這種刻意的鎮(zhèn)定驚地心跳了。更神奇的是,劇中角色的一些話曖昧不清,輕輕地揭了揭潛規(guī)則的蓋子,立馬又合上了。
       在第一季中,行動組成員在監(jiān)視毒品時偶爾截住了一輛看上去是毒品交易的車輛,殊不知這是參議員Clay Davis 的司機兼助理,車上沒有毒品而是兩萬多現(xiàn)金,當行動組的人員打算扣押這筆錢的時候,先是被警察稱為“死亡天使”的警察內務部的警長前來查看情況,緊接著副局長就把Daniel警督叫到辦公室,一番威逼之下,不但錢沒有扣押,還要向人家道歉。雖然劇中什么也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筆毒販子交給參議員的“政治捐資”,用于參議員的工作和競選,行動組的人誤打誤撞,撞進了一個黑洞。這就是冰山的一角,背后“黑金政治”和官員腐敗的故事是不可能在這部劇里大寫特寫的,但是編劇們確寫了進去,這就是本劇高于其他劇集的地方,也是我國電視劇再怎么努力也追趕不上的原因。這看是無關緊要、完全合法的一次攔截,卻產(chǎn)生無窮的后患。后來jimmy的義無反顧和daniel警督仕途不升反降被發(fā)配到物證科都是因此事而起。而在這一集里,出現(xiàn)了兩句最精彩的臺詞。
      daniel警督在副局那里吃了啞巴虧之后,面對jimmy義正言辭的質問,他說道:“你以為只要盡職我就沒事了?你就沒事了?指揮鏈!這就是我今天從副局那學到的!”而后他回家和老婆聊天時他的話說得更加絕妙:“你追蹤毒品,你能立毒品案;你一追蹤錢,就找不到北了。"錢是個最關鍵的問題,警察在辦案時,一旦涉及到大量的錢,往往就會牽扯出本不該牽扯的人物,如果警察處理不當,指不定會捅出多大的簍子。“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作為一個小警察,有些調查不能太深,這是要牢記的規(guī)則,這條規(guī)則甚至出現(xiàn)在我國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有人就提醒狄仁杰,殺人案破了就行,銀子?不要查了!
      如果你是第一遍看這部劇,請注意這些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會帶給你無窮的樂趣和收獲。記住,這部劇不是單單在講警匪,它是在講這個社會。

 短評

多角色多線索多元素多角度,角色主導線索,元素決定角度。被力捧的寫實主義其實倒并不算我關注的重點,但問題在,正是這種劇組所堅持的寫實主義,才完善了整體相對獨特的推進,以及線索收束的不易預測。角色豐滿角度詳盡臺詞夠味細節(jié)精良,HBO一貫的好制作。

4分鐘前
  • 流空破刃
  • 力薦

雖然有些慢熱,還真是越看越好看~不同立場的人生各自的困境,life sucks,所有人都有殘酷和柔軟,都在岔路前選擇向左還是向右,各種唏噓感嘆~看完好心塞,那誰中槍那集直接看哭~不過在黑暗中的星星雖微弱而無力,但唯獨執(zhí)著格外動人~完全理解true detective何以從此劇中尋找的靈感~

7分鐘前
  • Woodring
  • 推薦

其他電視劇請自行退散吧。

11分鐘前
  • 浮生若夢
  • 力薦

一部優(yōu)秀得讓人瞠目結舌的美劇,對于其他的美劇來說相當?shù)呐c眾不同,不刺激,沒有快節(jié)奏,也沒有高概念,冷靜、克制,緩緩地繪制出一副社會的浮世雕,觀看的過程就像是在真實存在的地獄中漫步。

15分鐘前
  • 謝謝你們的魚
  • 力薦

好看好看,反腐打黑的社會寫真拍出武俠小說的氣息。沒有一個人物臉譜化,個個活生生。

16分鐘前
  • 傻樂的貓
  • 力薦

一部沒有配樂、花哨剪輯、美女、胡亂粉飾人生的現(xiàn)實好劇,但暫時沒看出來神。

18分鐘前
  • 布宜諾斯
  • 推薦

鏡頭用的蠢蠢的 不過真是一片風生水起雞凍人心

22分鐘前
  • サー
  • 力薦

看了這片兒我忽然聽懂 JayZ 那首 99 problems 在唱什么了。

23分鐘前
  • anpopo
  • 力薦

唯一肯定的是,把時間推后五十年,當人們已經(jīng)忘記《迷失》,《24》,《越獄》等電視劇時,《線人》仍然會被反復地觀賞播放,不只是在電影學院,還在歷史學和社會學的課堂上

28分鐘前
  • 惡魔奶爸Sam
  • 力薦

沒有美女

32分鐘前
  • Max
  • 推薦

It's all in the game, yo

34分鐘前
  • Akaashi
  • 力薦

黑人英語聽力大漲

36分鐘前
  • 西西西西西西西
  • 力薦

扛過前兩集,你就能獲得一張巴爾第摩西區(qū)的綠卡

39分鐘前
  • 泥巴
  • 力薦

名不虛傳,補課值得??催@種陰暗的劇,除了深入揭批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同情理解功夫熊貓小碗熊,就是讓人覺得周遭多大破事簡直就跟兒童樂園一般。絕對正能量。

44分鐘前
  • Sarcophagus
  • 力薦

對這片子已經(jīng)無話可贊了,編劇制片是現(xiàn)世莎士比亞,作品是現(xiàn)代美國社會浮世繪。拿《the wire》和現(xiàn)在流行的美劇一比,立馬覺得那些太小兒科了。搞不懂,為什么《紙牌屋》能活,《the wire》卻那么小眾,難道是因為太貼近真實?

47分鐘前
  • inchan
  • 力薦

終于看完了THE WIRE全季。我一直以為史上最棒的美劇只有黑道家族,沒有之一,看來我錯了,真的很難取舍,何況還有去年開播的大西洋帝國。強烈推薦,喜歡越獄之類肥皂劇的朋友請止步。

51分鐘前
  • zenz
  • 力薦

#有一種作品叫你知道它很優(yōu)秀但你真的很難集中注意力觀看 此劇編劇真的很認真 wow 2002 在iphone出現(xiàn)以前 在很多人用打字機6過電腦前~ 演技都不用說了 竟然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MICHAEL B JORDON!? 當時他才十五六歲啊啊啊~ 還有一些特別特別搞笑的moment 比如男主對上司說 我知道你有很多種機會搞死我 但你沒有 你本可以把我從車庫拽出來 直接在引擎蓋上開搞 但你對我一直很溫柔 上司淡淡一笑回答 是啊 我知道是你的第一次 我想讓你的第一次變得special 哈哈哈哈哈爆笑!??!還有一個配角在電話里說 猜猜現(xiàn)在誰是老大 哼??。ㄕf著把電話放到襠部)聽到了嗎 現(xiàn)在是我的丁丁在跟你說話!心酸一刻是線人對警察說 dont tell her(一個受過槍傷的和他接觸過的警察)然后線人走遠了就又復吸了TAT 劇里最后一句話是 its all in the game 這就是江湖

54分鐘前
  • 沙力兔
  • 推薦

理想本是轟轟烈烈,現(xiàn)實只能跌跌撞撞,想完成一次摧枯拉朽般的清洗,到頭來不過是新的輪回:游戲永遠存在,只是玩家更迭;真他媽黑。"-What the fuck did I do? -You happy now,bitch?"

57分鐘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薦

角色比毒師,臺詞比律師,紀實比毒梟,瀟灑比螢火蟲,情懷比真探。至于故事,是文學是藝術,警匪紅樓夢,巴爾的摩人間喜劇。約翰勒卡雷寫資本論,錢德勒寫金瓶梅,海明威寫水滸傳,卡夫卡寫罪與罰。這東西怎么會沒看過,"F*k me,you happy bitch?"。TOP ONE,神奇。

60分鐘前
  • alfmunny
  • 力薦

“你他媽毒品都能算的清楚,教科書上的題目怎么就不會算呢?” “算錯了,他們會搞死你。”

1小時前
  • NamesPitt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