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不是那種童話結局
2016/3/8 更新
說在前面,我是一個Everlark死忠粉,所以我說什么都不會客觀。
好不容易忍到下班終于跑去看了,結果最后半小時感覺到全場都在開始大嘆無聊不停在看手機或者索性無視旁人地講話在抱怨到底什么時候結束。然后到了牧場情節(jié)就開始有人哄笑這么快就三年抱兩,那些人都以為這是一個所謂童話式的完美結局。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
我一直覺得Fan Fiction里的Hurt/Comfort這個類別很適合用來形容這個系列,對于Katniss來說,Comfort的永遠只有Peeta。而Peeta其實也在經(jīng)歷著非人的痛苦,他痛失親人,被President Snow折磨,把自己變成用來對付Katniss的武器,所以Katniss在第四部一開始就在不停地強調(diào)“這不是Peeta”。因為Peeta原本是一個善良、溫柔、包容、友好的人,而在后面Peeta慢慢恢復清醒卻同時被觸發(fā)失控而致戰(zhàn)友于死地的時候,他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希望自己死去,不要再去傷害別人。
書里面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在地下通道讓Pollux(被割舌頭的弟弟)想起他的痛苦回憶,大家都不知道該作何反應的時候,當時還在受劫持影響所困擾的Peeta解開了這個尷尬氛圍,“這么說,你成為了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倍腒atniss,也時常會想著說只有Peeta有這種安慰人的能力,她自己就沒有。
而這個Peeta對她說,如果我當時沒有把面包扔給你(放任你默默死去),我就不用受那么多苦的時候,縱然Peeta沒遂Snow的愿成功殺死Katniss,但已經(jīng)足夠讓Katniss心如死灰,并且決心殺死Snow結束一切噩夢。她告訴Johanna她的計劃,Johanna說任何人都能殺死Snow,端看你有沒有做好犧牲的準備。
我看過很多對這個系列不是太熟悉的觀眾都期望Katniss推翻Snow的暴政后當上領袖,卻沒多少人去思考Katniss究竟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境地里。為什么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女孩需要犧牲自己來達成這一切,她明明都還沒成年卻要努力擔起家庭,為救妹妹自愿赴死僥幸活了下來后又被人扯出來當反叛象征卻從沒人問過她是否愿意。Jen的外表可能會讓很多觀眾覺得Katniss就是一個強大的成年女性,但是她從參加完第74屆饑餓游戲后就得上PTSD,然后又被Snow威脅,接著被人逼迫重回競賽場,接著就發(fā)生了大家都知道的這些事。
支撐起她的是她的勇敢和善良,而且逆境能夠激發(fā)她的求生本能,最重要的是她有同理心,Gale被仇恨蒙蔽了雙眼,而她沒有,所以她才能夠讓別人站在她這一邊,因為她是發(fā)自真心,這也是我最愛她的地方之一。好萊塢現(xiàn)在在鼓勵編劇不要光寫強悍的女性角色,要寫多一些復雜的女性角色,而我覺得Katniss足以成為復雜女性角色代表之一。
寫到這里我忍不住想說,因為現(xiàn)在好萊塢一水的屌炸天角色,各個都武力值超強又足智多謀,而這些讓英雄身邊的普通人顯得不夠好,有些觀眾久而久之會把那些沒有那么厲害的角色歸類為主角身邊的累贅、拖油瓶一類的負面形象,是主角在戰(zhàn)場上拼殺時的豬隊友,像Peeta,還有HP里的Ron。但我認為是因為這些觀眾沒有意識到溫柔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主角是火焰的話,那我覺得這些普通人角色像是氧氣,是火焰燃燒的必要條件。當在戰(zhàn)爭感到疲憊不堪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是這個存在讓你覺得自己還能繼續(xù)撐下去。
還有Katniss的媽媽和妹妹Prim,媽媽因為爸爸的死而變得萎靡不振被迫讓Katniss擔起了養(yǎng)家的重責,而妹妹還很年幼,把襯衫塞進裙子里還會鼓起一角像個小鴨子一樣。但是他們也同樣在這場革命里盡自己所能去分擔,第二部里Katniss說無論她做什么都會影響到家人的時候,是妹妹說我們會和你在一起。盡管他們沒法上戰(zhàn)場,他們在十三區(qū)的醫(yī)院里救治傷者也同樣幫到了很多人。這些角色都很平凡,很柔弱,可是他們是革命里無法忽視的力量。
所以故事就快結束,而Katniss經(jīng)歷了足夠多死亡之后,蘇珊大媽給她安排了一個終極炸彈,炸死了Prim,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拼死保護的人不多,媽媽,妹妹,Peeta,Gale。我想起他們姐妹在婚禮上抱在一起,鏡頭旋轉(zhuǎn)了好久好久,兩個人都明白這大概是最后一次見面卻誰也沒有開口說只是用心感受著這一刻。然而結局是另一番情景,Katniss就算報仇成功,但是她已經(jīng)失去太多。Jen抱著那只貓哭得聲淚俱下鼻涕都拖得長又長還被特寫了的時候,我覺得是很動情的。
而Peeta在院子里種下的Prim名字來源的Primrose,就像Katniss在第二部時在11區(qū)的演講,“每次我看到院前的花我都會想起Rue。”他們兩個人這時候已經(jīng)被掏空得差不多了,大家每一次提到的也只是希望能夠回歸平靜,我愛書里面的那段告白,甚至油管上有個Fanvid里原PO還加了這一段念白,因為超喜歡所以看了無數(shù)遍(油管地址)。Katniss說Peeta和她都在努力恢復,雖然她還是會被噩夢驚醒,但是Peeta的懷抱始終都在,后面取而代之是他的嘴唇。讓她堅持下去的不是Gale的怒火,她自己已經(jīng)有很多火焰,她需要的是春天的蒲公英,象征著重生和希望,這只有Peeta能給予。最后Peeta問“你愛我,真的還是假的?!盞atniss說,“真的?!?
我昨晚在為了今天預熱而重溫Catching Fire時終于反應過來我過去很想吐槽的Katniss被噩夢驚醒而Peeta還穿著外套迅速出現(xiàn)的一個“失誤”細節(jié),其實是因為那個時候Peeta也同樣在承受著上一屆游戲帶給他的痛苦而難以入眠,可是他從來沒有因為這一點而丟失他的溫暖本性。這也是我很想在每次碰到別人疑惑為什么Katniss會選“廢柴”Peeta而不選Gale時想要回答他們的,因為她最需要的不是一個好斗的男友,她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安撫她給予她溫暖的人。
最后牧場那一段,噢耶,終于寫到這里了,特么的路人觀眾閉上你們抱怨的嘴!我一直都不喜歡那種像童話里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最后卻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劇情(除了真童話例外),因為現(xiàn)實生活里,很少人能夠徹底放下的,我更喜歡的是治愈的過程,這并不能用消極或者積極來形容,就只是經(jīng)歷過生活巨變的人努力重回生活軌道重拾自己內(nèi)心的平靜。這對于十二區(qū)的幸存者來說更為艱辛痛苦,他們的家園被炸成廢墟(除了勝利者莊園,所以最開始回去的人都住在那里),道路上滿是自己親人和故友的尸骨。
電影里面因為篇幅問題沒有表現(xiàn)出來(11/23更新 編劇表示尾聲是五年以后,消息來源),但書里Katniss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接受了Prim的死亡,而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決定生育孩子。對她來說,在過往陰影的影響下選擇生育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哪怕那個時代已經(jīng)回歸和平,對于一個經(jīng)歷過如此創(chuàng)傷的人來說,大概會很懷疑自己能否有足夠能力保護小孩子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而她說當孩子長大后會和他們說那些過去的回憶時其實也就是一個撕開自己傷口重新治愈的過程。這并不是那種正常家庭會經(jīng)歷的平淡溫馨的生活,套用一下同樣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這是一場更加艱難的游戲。
*
今年重溫的時候發(fā)現(xiàn)第三部里已借Finnick的口解釋了結局??電影片段
Kat,“你怎么承受這一切?”
Finncik,“我每天從噩夢中艱難醒來,卻發(fā)現(xiàn)醒著也不能解脫。但是最好不要屈服,心理重建比心理崩潰難十倍?!?/p>
以上翻譯摘自伊甸園字幕組版本。
*
最后一段臺詞國內(nèi)的翻譯大意是,“我會列出所有我記得的人做過的好事,就像玩游戲一樣,一遍又一遍。這么些年來我想也有些乏味了,但很多游戲都不如它好玩?!?
書上的最后一段是"That's when I make a list in my head of every act of goodness I've seen someone do.It's like a game.Repetitive.Even a little tedious more than twenty years.But there are much worse games to play."
我的理解是因為Katniss在戰(zhàn)爭中見得太多丑惡,而她也見到戰(zhàn)爭如何改變一個人,使人喪失理智只被仇恨驅(qū)使,所以她需要靠做這件事來不斷重復提醒自己人性美好的部分,借以度過生活里其他艱苦時刻。我覺得國內(nèi)翻譯如果是譯成人生還有其他更艱難的游戲會比較符合主旨。
*
今天出了數(shù)字版,我終于能夠截圖對比。
第一張是出自第一部里他們上賽場前的最后一晚,Peeta和Katniss說,“我不想被他們改變,把我變成他們游戲里的一顆棋子?!?
是不是聽著很耳熟?因為第四部里Katniss在第二區(qū)被當人質(zhì)的時候她就對著那個人說,“我已經(jīng)厭倦了替Snow殺掉他的奴隸。我也是他的奴隸,所以我殺了Cato(來自第二區(qū),第一部時最后殺的那個),Cato殺了Thresh(和Rue一樣來自第十一區(qū),Rue是Katniss在比賽里最珍惜的小女孩),Thresh殺了Clove(來自第二區(qū),他們在宇宙角搶補給品時Clove試圖殺Kat,Thresh看在Rue的份上救了Kat),這就像一個循環(huán),無法停下來。但是誰贏?永遠都是Snow贏,我不要再做他游戲里的一顆棋子?!?
其實正如Johanna所說的,任何一個人都能殺死Snow,同時還有Coin。但為什么每次都是Katniss在最前頭?因為這些都是別人算計好的,這就是一場秀,Katniss的每一個舉動都代表著最好的宣傳效果和背后的最大利益化。在Katniss殺死Coin后Heavensbee寫給她的信里說到很抱歉讓Katniss經(jīng)歷了這么多,但如果從頭再來他還是會選擇利用Katniss來達到目的(I'm sorry so much burden fell on you,I know you'll never escape it.But if I have to put you through it again for this outcome,I would.)Katniss其實并不止活在Snow的游戲里,她也活在Coin和Heavensbee的游戲里。Snow利用她來平息民眾的怒氣,Coin利用她來鼓舞民眾的革命精神,而Heavensbee利用她殺了Coin換取和平政權。沒有多少人像Boggs那樣希望她能活的好好的,因為這是她應得的。
我的親友從沒看過這個系列并且也對此知之甚少,她陪我看完最后一部時說,她覺得大結局就是四個字——劫后余生,我覺得她簡直一言中的。
到最后,他們終于結束了所有的游戲,回家。坐在門廊下聽雨這個鏡頭是對第一部的致敬,對于我們這些粉來說也像是一個慰藉,這意味著他們終于安全了,從此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這部戲我有個怨念就是Katniss和媽媽的關系一直都表現(xiàn)得很疏離,在婚禮上Katniss已經(jīng)做好自己要犧牲的準備了,結果也只是插進跳舞的人群里搶了媽媽的位置,搞得媽媽很尷尬地走到一邊,卻連“遺言”都不留一句給她。電影里媽媽最后的出場是爆炸后Katniss在醫(yī)院醒來,媽媽坐在病床旁照顧她,提到妹妹后兩個人都因為悲傷而沒再說話。對比之下書里處理得更好一些,Katniss回到第十二區(qū)后,用了很長時間才恢復過來有勇氣打開媽媽寫的信(因為媽媽留在第四區(qū)幫忙建醫(yī)院),最后Katniss撥通了她的電話,兩母女隔著電話一起哭。如果他們拍了這個情節(jié),而不是簡單處理成好像Kat回家之后就沒媽媽什么事一樣該多好。
2 ) 中規(guī)中矩
有人覺得這一部拍得很乏味,總是演員在說話,動作戲太少,但是《饑餓游戲》的真正目的從來就不是刺激的打斗,而是在于如何推翻這個虛假的烏托邦世界,就像是喬安娜的扮演者Jena Malone所說:“原著小說從未回避其政治性?!彪娪耙踩绱?。這一部中看似是沒有最初兩部的競技場上的生死存亡,可是在他們深入城區(qū)時,第76屆饑餓游戲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只不過對手由同胞換成了斯諾。反叛者與統(tǒng)治者的搏殺,這才是“饑餓游戲”真正的意義所在。劇情要是概括起來聽上去的確很俗爛:一群少年被命運抉擇,關進籠中,打怪升級,發(fā)現(xiàn)獲勝了也不過是供人消遣的棋子,于是奮起反抗,最后推翻舊政權建立美好新世界,其間再穿插一些情情愛愛,簡直就是起點的修仙小說啊!但是不同點在于:推翻舊政權的并非個人英雄,Mocking Jay沒有想說“人定勝天”,雖然革命軍穿的很艱苦樸素。
3 ) 奔跑吧大表姐
如果拿上一部做比較,那本片確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是考慮到觀眾忍受了極端無聊的上部,這一次就更應該有部緊湊爽快的電影才交代的過去。大部分時候都看得人昏昏欲睡,導演自己估計對此也心里有數(shù),所以時不時的安排一些一驚一乍的動作戲進去,但是每段動作戲到來之前的緩沖時間都太漫長了。打完這一架之后,觀眾撐不到下一次開打就開始犯困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原本小說的賣點就不在打戲,可以拿來刺激觀眾腎上腺素分泌的素材實在不多,但是改編成電影為了吸引更多人看又必須得頂著個動作片的名頭,最后難免讓我這種不愛動腦就圖看個爽的觀眾期待落空。這還是上下兩集里相對比較干的一集,可想而知上一集得稀成什么樣。
本集中主角雖然自始至終就沒離開過鏡頭中心,但存在感卻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她本身的成就太低。除了最后丟了一發(fā),基本上沒干成一件事。這一點從主角接到原始任務起就基本上注定了,她本來就只是出來擺擺樣子而已,真正打仗的事從來也沒敢交給她。不過領隊的黑哥哥領便當之后,一度還以為女主角會借機為自己正名,至少傳統(tǒng)的好萊塢動作片大概都會這么拍,一支問題重重、不被寄予任何希望的小隊克服重重困難,最后異軍突起,反而成了扭轉(zhuǎn)戰(zhàn)局的關鍵。但是如果在劇情走向上能這么照顧我這種中老年患者,那它就不是一部合格的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了。所以女主角成了領隊之后,帶著成員們一路跑一路被撕,終于也沒發(fā)揮出什么卵用。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像我這種觀眾對于上述那種傳統(tǒng)好萊塢式孤膽英雄拯救全場的火爆動作戲的期待,或許正是本片所想要討論甚至諷刺的。觀眾想象中的戰(zhàn)斗,是高顏值的英雄拿著酷炫的裝備擺著華麗的姿勢霸氣側(cè)漏,但現(xiàn)實中基本上是沒有這么打仗的。真正的戰(zhàn)斗往往都是那些我們記不住的臉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用笨拙難看的動作互相搏殺著最后殺出一條血路。所以本片就安排觀眾期待的英雄在戲里也只能做對戰(zhàn)勢沒有直接影響的吉祥物,而讓真正的戰(zhàn)斗在別處進行。雖然我上面幫這部電影找了一個看上去還挺理直氣壯的借口來證明他們?nèi)趸鹘亲饔?、減少動作戲的合理性,但我還是想說,既然如此那可以多拍些兩軍交戰(zhàn)的戲嘛,跟主角的戲份交替呈現(xiàn),就像《指環(huán)王》里演一會兒弗羅多扔戒指演一會兒戰(zhàn)爭戲一樣。拍成現(xiàn)在這樣,果然還是為了省錢吧。
固然本片的娛樂性與其知名度和票房成績比起來有點令人失望,但本片里有限的動作戲都還是挺刺激的。黑哥哥死后因為下水道堵塞而涌的到處都是的黑水以及后面鉆下水道時的生化危機(好像大場面都離不開下水道),對于看到這兩個劇情節(jié)點基本上都快要睡過去的觀眾有很好的提神效果。不過鑒于后一場戲中,支撐我看這個系列的動力源泉芬尼克被撕了,我對這場戲的印象也就難免大打折扣。除了打戲,本片也難得的具備了本系列前所未有的幽默感(說前所未有也不太恰當,上一集的打飛機也挺有喜感的),主角一行人被誤以為撲街了之后,快銀大媽在插播新聞里假哭,那一段全場都看樂了。再就是片中為了幫皮塔恢復記憶,凱特尼斯時不時跟他聊聊生活瑣事,其中有一段皮塔說起凱特尼斯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當時我就覺得他說的有問題,最喜歡綠色的那個應該是錘弟才對吧。
主角們鉆下水道前那個給他們帶路的首都人,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女主角她妹妹養(yǎng)的貓成精了。本系列前兩部都專門拿出篇幅來展現(xiàn)犀利的造型,隨著故事接近尾聲,這樣的戲份不那么多了。本片最有視覺沖擊力的造型,除了上面說到的那個小豹妹,還有吉娜馬隆扮演的光頭強。雖然比起上一集結尾處的驚艷亮相,這次觀眾對喬安娜的造型都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跟肉乎乎的大表姐站在一起一對比,還是挺奪目的。整個系列除了芬尼克之外我最喜歡的就是喬安娜了,尤其她從首都被救回來之后,氣質(zhì)變得更屌了,有點像龍紋身的女孩。要是這個系列的男女主角是芬尼克和喬安娜該多好。大表姐在這系列里的造型一直都不太合我眼緣,覺得她在這幾部戲里丑爆了。但是出征之前的舞會上,她閑庭信步地走入舞池那個鏡頭,竟讓我覺得熠熠生輝,堪稱她在本系列作品里的顏值巔峰。
本片遵循了好萊塢電影黑人先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卻違背了同樣重要的小孩不死。雖然幾部戲拍下來女主角的妹妹也已經(jīng)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可是臨到大結局了把她弄死還是挺給人添堵的。不過也是因為她,大表姐才有機會在接下來吼貓的戲份里再次展現(xiàn)她炸裂式的演技。刑場上女主角的最后一發(fā),我看的時候就在想如果她最后射的不是快銀大媽,那她這一部從頭忙活到尾就真是一事無成了。所以那一箭雖然因為是意料之中而談不上有多驚艷,但總算讓觀眾隨主角一起低落了一整集的成就感稍稍有所回升??上г趬邀惞穆暸c瘋狂人潮渲染下的這干脆利落的一箭并沒有緊接著帶來同樣干脆利落的收尾,凱特尼斯和皮塔回老家結婚這樣的水貨劇情又折騰了半天。估計是編劇想讓觀眾跟女主角一同先觀察一段時間,確認皮塔病好了,然后再往下走。應該說,出品方?jīng)]有把凱特尼斯和皮塔回老家之后怎么相愛、結婚、生小孩的故事單獨拍成一部電影,已經(jīng)是對觀眾手下留情了。
一伙名人在游戲中跑來跑去,身邊還跟著攝像師,看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一集很像我特別愛看的一個電視節(jié)目,而且?guī)讉€重要角色都能和那個節(jié)目的主持陣容對應起來。芬尼克相當于李晨,凱特尼斯和蓋爾相當于AngelaBaby和鄭愷,皮塔則相當于王祖藍。
4 ) 補幾條原版小說與電影版不同的細節(jié)
雖然早就把饑餓游戲的audiobook聽了無數(shù)遍,看完第三部下之后還是有點小難過,電影版細節(jié)改了很多,第三部上甚至把13區(qū)首領Coin洗白了,打造成一直苦心為凱特尼斯籌謀的首領人物,所以在此寫下一些我還記得的小說細節(jié)作為補充,以補充電影版里一些片段~
1、第三部下中凱特尼斯并不是偷偷混上飛機然后進入451小隊的,而是在2區(qū)受傷以后自己努力刻苦鍛煉,還要天天跑去找醫(yī)生做最快速的治療,最后通過試煉考核才能加入的。那些治療的痛大概是瑯琊榜里剔骨拔毒級別(跳戲了)~
而最后的試煉考核是被告知考驗自己的弱點,在考試中凱特尼斯遇到了模擬出的peacekeeper,正想一槍爆頭時指揮官卻給出命令要求撤退到指定地點,這是凱特尼斯才醒悟過來自己的弱點就是從不聽從指揮,因此她選擇了撤退從而完成了試煉(大概也是唯一聽從指揮的一次)。
在此期間喬安娜也一直和凱特尼斯一起訓練治療想要進入451小隊去執(zhí)行任務,但最后喬安娜沒能完成試煉,因為在試煉中有大量的水,然而水刑就是國會區(qū)一直對喬安娜使用的。。然后凱特尼斯才反應過來嗎啡女自從回來后只要是下雨天就情緒異常、連洗澡時也無法控制自己。
2、real or not real 是小分隊和皮塔創(chuàng)的游戲,就是皮塔問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然后小隊的人根據(jù)自己知道的情況來回答。其中最令人無法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皮塔問國會區(qū)對他施用的一種酷刑就是在他面前放一個啞巴,然后當著皮塔的面把那個啞巴折磨致死,啞巴那種特有的慘叫聲因此一直折磨著皮塔。然后一個成員說了:real (不記得是誰說了)
3、那些怪獸在下水道出現(xiàn)時一直出現(xiàn)類似風聲的聲音,其實是那些怪獸嘶啞著叫著:凱特尼斯!
而怪獸之所以能迅速的找到小隊的所在地其實是因為皮塔也一直跟著那些怪獸在嘶啞的叫著,等于是當了那些怪獸的向?qū)А?br>
4、在小分隊疲于奔命時曾經(jīng)在下水道里遇到了peacekeeper,結果那些守衛(wèi)軍反而被追上來的怪獸咬死了,說明那些怪獸只有凱特尼斯一個目標,在咬死她前誰攔著都會死。凱特尼斯知道后就一直想自己跑掉,都被小隊的人攔下了。
5、一開始博格斯死時想要搶走霍羅的那個女下屬,最后反而是為了拖延時間選擇犧牲自己在巷道里拖住怪獸,雖說并沒有什么用。。
6、芬尼克的flag真是大大的。。芬尼克婚禮上凱特尼斯很開心,因為在此之前別人讓她要裝出快樂的樣子拍給斯諾總統(tǒng)看,她說了句:這是唯一不需要偽裝的事。
7、小分隊在逃跑過程中其實闖進過一間民宅,剛好那個女主人開門看到了凱特尼斯,然后凱特尼斯不問緣由把她一槍爆頭了。此時凱特尼斯也知道自己開始殺害無辜人了。
8、在國會區(qū)的中心蓋爾被捕時,蓋爾想讓凱特尼斯射死自己,因為他自己的毒漿果給了皮塔,沒有自殺的毒藥了。而凱特尼斯沒忍心下手,在那時兩人之間的信任就開始崩塌了。
9、炸死妹妹的炸藥的確是蓋爾他們設計出來的,第一次爆炸炸死敵人,第二次炸死來救援的人,但凱特尼斯不敢去查那個炸藥是不是蓋爾制作的,蓋爾自己也沒有查。
10、當Coin提出要舉辦饑餓游戲時,凱特尼斯腦子里突然浮現(xiàn)出70多年前也許國會人也是這么投票的,但她還是說了yes。個人猜測是因為她在那時就準備殺了Coin,而黑密曲信任凱特尼斯所以同意了,讓這個提案順利通過以完成后面的計劃。而且皮塔也應該猜到了,所以最后皮塔才能迅速把凱特尼斯的毒漿果打掉。
11、最后大家放掉了凱特尼斯的原因是,誰都不知道該把凱特尼斯怎么辦。。畢竟她從不聽從指揮。。
12、妹妹養(yǎng)的那只貓自己從13區(qū)跑回了12區(qū),而且那只肥貓一直特別恨凱特尼斯,因為凱特尼斯不止一次想淹死它毒死它,畢竟多了只貓家里就多了張嘴。但最后貓原諒了凱特尼斯,凱特尼斯歇斯里地過后也接受了妹妹已經(jīng)不在的事實(在妹妹死后凱特尼斯一直處于神游彷徨狀態(tài)),所以把貓抱了起來,貓也順從的蜷著凱特尼斯像保護以前的主人一樣保護她。而且凱特尼斯在此之后也第一次和她媽媽通電話(她媽媽一直借著工作麻痹自己所以不愿意回12區(qū))。
目前能記得的就這些,當然也會有個人理解和猜測,要是寫錯了請指出~
5 ) 大結局里的各種梗
黑化的皮塔
皮塔沒有在“世界極限賽”中逃出,于是在《3上》中被押在凱匹特,被斯諾總統(tǒng)進行了類似“洗腦”的操作(與《1》里的殺人蜂蜂毒有關,襲擊的正是大腦中控制恐懼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他仇恨凱尼斯。所以他被13區(qū)反抗軍救回時,第一件事就是想掐死凱尼斯。后來在醫(yī)治下有所好轉(zhuǎn),但還是時而會發(fā)作。(有點像相愛相殺的美隊與冬兵?)
皮塔的金掛墜
皮塔拿出一個金色掛墜,打開里面是凱尼斯媽媽、妹妹以及蓋爾的照片。這個在《2》中出現(xiàn)過,艾菲為了鼓勵參加“世界極限賽”的皮塔和凱尼斯,決定用金色的物件作為小團隊的吉祥物——艾菲是金色頭發(fā)、凱尼斯是金色的嘲笑鳥胸章、皮塔是金掛墜、黑密曲是金手鐲。皮塔在掛墜里放上凱尼斯最愛的人的照片,用來鼓勵她好好活下去。
是真?是假?
由于皮塔被敵方“洗腦”,常常無法分辨回憶是真的還是幻覺。于是451小分隊為他編了一個游戲“是真是假”:皮塔提起一件他認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然后他們再告訴他是真的、還是想象出來的。電影中沒有提及這個游戲,而是直接發(fā)生皮塔與凱尼斯的對話。
綠色/橙色
凱尼斯和皮塔在戰(zhàn)斗開始后,突然提起對方最喜歡的顏色——凱尼斯最喜歡綠色,而皮塔喜歡的是橙色,像落日一樣柔和的橙色。
這個也是有梗噠,《2》里兩人剛在饑餓游戲中(靠假扮情侶)活了下來,回鄉(xiāng)不久后又一起勝利巡游,多少有一點尷尬。于是皮塔在巡游的路上與凱尼斯聊天破冰,聊的就是“你最喜歡啥顏色”。所以黑化后的皮塔再提起這個,其實是“只有你我才懂”的有愛回憶。
喂豬的面包
皮塔情況稍微穩(wěn)定后,凱尼斯和皮塔見了一面,皮塔提到一件往事:“面包本來是拿出去喂豬”,這也是個很重要的梗。
這件往事在《1》中有閃回,但沒有交代得很仔細。凱尼斯的父親死后一家人常常吃不飽,有一天下著大雨,她在皮塔家的面包店外,在垃圾桶里刨吃的。皮塔故意把面包燒糊,于是他媽媽讓他把面包拿出去喂豬,而他把面包扔在一旁讓凱尼斯撿。雖然兩人在參加饑餓游戲前還沒說過話,這件小事已經(jīng)把他們連在了一起,凱尼斯一直對皮塔心存感激。
芬尼克和安妮
顏值擔當芬尼克在大結局中與心上人安妮喜結連理。安妮也曾經(jīng)是饑餓游戲的勝利者,《2》里老奶奶馬格斯自愿代替安妮參加“世界極限賽”,最后犧牲了自己。
同樣在《2》里,約翰娜提到安妮“有點瘋”。不過芬尼克和安妮是真愛無誤,《3上》的最后,芬尼克與被解救的安妮相擁而泣。
啞巴
<圖片6>
451小分隊轉(zhuǎn)到地下作戰(zhàn)后,宣傳片團隊中的卡斯特提到,他兄弟波洛斯是啞巴,曾在下水道里干了五年。在《3上》中,宣傳片團隊頭頭克蕾西達有提到過,波洛斯是個艾瓦克斯,無法說話。
艾瓦克斯相當于是凱匹特的奴隸,通常都是犯了大錯的人。他們會被割掉舌頭,干最卑賤的工作。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波洛斯兄弟會參加13區(qū)的反抗軍事業(yè)了。
咳血的斯諾總統(tǒng)
斯諾總統(tǒng)一亮相就梨花帶雨的……不,帶血,像肺癆患者一樣楚楚可憐。雖然大家都能坦然接受這貨要死的設定,但他的咳血也是有梗的。
《3上》里反抗軍去營救皮塔等人時,芬尼克發(fā)表了一段演講,大膽控訴斯諾總統(tǒng)——他成功上位的秘訣是給敵人下毒,為了掩人耳目,自己也喝下毒藥,但解毒劑并非是萬能的,所以自己也落下病根。他佩戴的白色玫瑰,也是為了掩蓋嘴里的血腥味。
黃色的花
<圖片9>
當一切都塵埃落定后,皮塔捧著一盆黃色的花給凱尼斯看。那是一盆報春花(primrose),凱尼斯的妹妹波麗姆(Prim)的名字正是取自這種花。其實凱尼斯(Katniss)的名字也取自一種根莖可以吃的水生植物。而且她還有一個蓋爾專屬的昵稱“貓薄荷”(catnip),是她名字的諧音。
貓
凱尼斯回到12區(qū)的家中,抱起一只黃毛的貓。這是妹妹波麗姆的貓毛莨花(buttercup),在《3上》里13區(qū)遭襲擊時,波麗姆為了找它還差點丟了性命。
大結局里新出現(xiàn)的人物
女巨人
<圖片10>
格溫多蘭·克里斯蒂(《權力的游戲》中的“美人布蕾妮”)只有兩分鐘的戲份,她飾演的是二區(qū)的指揮官,多年前曾是饑餓游戲的勝利者。二區(qū)歷來培養(yǎng)了不少職業(yè)貢品,孩子們把參加饑餓游戲視為榮耀。二區(qū)也是比較親近凱匹特的一個區(qū),所以反抗軍團結二區(qū)非常關鍵。原小說里,這個女指揮官有六英尺(約1米83)的身高,肌肉強健,簡直是為格溫多蘭·克里斯蒂度身定做的(她身高1米93)。
451小分隊
<圖片11>
13區(qū)反抗軍里一支特別小分隊,人員包括《3上》已出現(xiàn)過的黑人軍官博格斯、凱尼斯、蓋爾、芬尼克。還有十三區(qū)的另外幾名戰(zhàn)士:杰克遜,一個中年女戰(zhàn)士,她是小分隊的副總指揮。還有一對叫李格的雙胞胎姐妹。另外還有兩個年紀略大一些的男士兵,米切爾和霍姆斯。(在小說里,這支小分隊被安排執(zhí)行的特殊任務是——拍攝宣傳片。看到隊員們的心塞臉了嗎?)
變種蜥蜴人
下水道里可怕的殺人武器,人和蜥蜴的混合體,有濕滑緊繃的爬行動物的皮膚。這種生物是第一次出現(xiàn),不過變種動物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了,《1》里的獵犬、《2》里的猿猴都是變種動物。
虎面造型師
451小分隊在凱匹特一位造型師的家中短暫避難,她的長相奇特,像一只老虎,她叫泰格里絲(Tigris,英文和tigress母老虎諧音)。小說里她是早期饑餓游戲比賽的設計師,后來跟從普魯塔什(饑餓游戲設計師,斯諾總統(tǒng)身邊的反派軍臥底),可以猜想她也十分仇恨斯諾總統(tǒng)。
6 ) That is my Mockingjay
在《饑餓游戲3:嘲笑鳥(下)》上映的第一天去看了這部電影,七點鐘的票,正好碰上下班高峰期,去的路上很艱辛,上錯了輛會兜很遠的公車,當時距離電影開場只有十五分鐘,一邊是堅持坐下去但是會面臨遲到一小時的結果,一邊是就此下車打的,冒著可能等不到的士的風險,最終選擇了下車,上天還是眷顧我的,旁邊正好停了輛的士,讓我在開始前一分鐘到達電影院,雖然花多了我二十塊錢,比一張電影票還貴,但是卻值得。
電影開頭緊接著上一部凱特尼斯被皮塔掐傷,為了報復凱匹特,凱特尼斯選擇付出一切與斯諾對抗到底,于是以拍攝宣傳片為名的451明星小隊陷入了凱匹特城區(qū),途中遇到了各種陷阱,隊員也一個一個接著死去。這一段是在我讀小說時就覺得非常難過的情節(jié),芬尼克之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電影在表現(xiàn)芬尼克舍身救凱特尼斯的悲慘上,更增加了一絲恐怖的氛圍和追擊的緊張感,強化了在文本中感受不出的視覺沖擊。隨后,凱特尼斯在前往斯諾宮殿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妹妹被炸死,然后漸漸意識到事情的真相——革命的真正目的不過是奪取統(tǒng)治者的位置,而不是改變這個被統(tǒng)治的世界。所以,在斯諾的處刑現(xiàn)場,凱特尼斯選擇殺死的是科恩而不是斯諾,斯諾在狂笑下被憤怒的人群淹沒,完成了全片最諷刺的一幕。
當然,凱特尼斯最后獲得了幸福,但她的內(nèi)心永遠不會平靜,她將反反復復在已經(jīng)消失的饑餓游戲中不斷戰(zhàn)斗,直到死亡。電影在此則顯得更為溫暖,少了現(xiàn)實的殘酷。
有人覺得這一部拍得很乏味,總是演員在說話,動作戲太少,但是《饑餓游戲》的真正目的從來就不是刺激的打斗,而是在于如何推翻這個虛假的烏托邦世界,就像是喬安娜的扮演者Jena Malone所說:“原著小說從未回避其政治性?!彪娪耙踩绱?。這一部中看似是沒有最初兩部的競技場上的生死存亡,可是在他們深入城區(qū)時,第76屆饑餓游戲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只不過對手由同胞換成了斯諾。反叛者與統(tǒng)治者的搏殺,這才是“饑餓游戲”真正的意義所在。
因為畢業(yè)論文的緣故,近期一直在反復讀小說,里面的情節(jié)哪怕是對話都已經(jīng)爛熟于心,所以當凱特尼斯和斯諾在溫室對峙時說的臺詞,我激動地差點就跟著背出來了;當凱特尼斯將弓箭對準斯諾,卻又最后射向了科恩時,死忠黨的眼淚都要飆出來了?;蛟S我是入戲太深,又或許是我太愛《饑餓游戲》。
對于Jennifer Lawrence的表演,我只能說是完美。她是那個不惜為妹妹付出生命的姐姐,她是那個在饑餓游戲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叛逆少女,她是那個愿意站出來帶領人民推翻暴政的領導者,她是那個浴火重生的嘲笑鳥。
當她舉起弓箭的時候,我就知道,that is my mockingjay.
前面半小時睡著了,后面一小時一直在等結束。
這!系!列!終!于!完!結!了! 海報一副老娘要日天,正片文戲從頭悶到尾,這算不算宣傳欺詐。真寧愿看凱尼絲手撕飛機。
最后一部還是沒能硬起來,不管是情節(jié)高潮還是情感高潮都磨磨蹭蹭,第三部分上下集果然是毫無必要。開心的是,明年終于不會再有這個系列了,加一星!
皮塔和蓋爾你選誰? 我選芬尼克?。?!我選芬尼克?。?!我選芬尼克!??!
前半部分很酷炫,結局是敗筆!最后女主穿著黃色小碎花坐在山坡上一邊深情凝望老公一邊絮絮叨叨回憶過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的前半生無論多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精彩紛呈驚險刺激最后都逃不出生孩子抱娃的命運→_→(被小伙伴拉去看的,去補前幾部了,女主的弓箭技能太帥?。。?/p>
結尾的政治隱喻是個亮點??傮w看下來依舊覺得很過癮,但跟前幾部相比卻顯得力不從心了。不得不感嘆一句:終!于!完!了!
2>1>4>3
今年好萊塢大片中比較喜歡的一部,導演對氛圍和節(jié)奏的控制挺滿意的,偏暗的氛圍,刻意避開戰(zhàn)爭的激烈,壓制高潮的決戰(zhàn),以及最后緩慢的緩和結束等等,都在試圖跟主流爆米花大片錯開,除了必不可少的俗套段落,好些臺詞也打磨的很好
支持完了全系列。(該劇的政治主張就是這么傻逼)(圈錢這么明顯)(拍的也是爛到?jīng)]誰了)但是我從第一集就開始愛死了pita??!-you love me,real or not real?-real.一本滿足了。
媒體與偶像影響力的探討
完全就是政治諷刺電影,當權者就是騙,老百姓就是傻,主角要不是有主角光環(huán)那也就是炮灰一把。很真實,跟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一樣,或者說是高端黑。摩爾阿姨那句'希望你的箭精準無誤'真是flag立得飛起!電影本身4星,因為太喜歡詹妞了,我給5星!
竟然毫無動作場面地鋪墊了50分鐘,我也是醉了!——《饑餓游戲》個人喜愛度排行:2>1>4>≈3!—— 說來挺巧,這個系列4部我剛好在四個不同的地方觀影:第1部在【廈門】夢露歌劇院影城;第2部在【北京】中國電影博物館;3(上)在【安溪】金逸國際影城;3(下)在【泉州】萬星國際影城看的零點首映。哈。
有的人適合做統(tǒng)治者,有的人甘心做奴隸,我一直相信看牢的人比坐牢的人更累更心不由己。希望自己能成功逃離控制與被控制的游戲,置身事外。即使曾經(jīng)壯懷激烈血雨腥風,也希望獲得平凡的幸福自由的空氣。三部電影是一個整體,講的是后現(xiàn)代科幻版的斯巴達克斯反暴政的故事,兼具古典與科幻。
從高考完看第一部到現(xiàn)在,匆匆三年半過去,第一次在電影院完整看完一個系列,想起年初看完3上晚上腦子里單曲循環(huán)《hanging tree》激動地失眠的情形。三年半,我從高考體制走出來,然后走進了象牙塔;從看第一部看國語版看吐到對大表姐路人轉(zhuǎn)粉,看的不是饑餓游戲,而是我逝去的青春…… 評分:7.0
芬尼克這種死法我不能接受,應該要一種非常帶英雄色彩的才行嘛…大表姐的臉確實腫了好多,而且最后換上戰(zhàn)服的那妝畫的…最終還是選擇了皮塔,又當著蓋爾的面親他,皮塔一直就像女主,被用來威脅啥的…摩爾阿姨掛的鏡頭好長233大結局典型的鄉(xiāng)村人婦造型。四年的長跑結束了,有點不舍呢。
表姐叫我去戰(zhàn)斗
上部醞釀了一整部這部還是沒能高潮起來啊。好在我快睡著的時候忽然來了個爆炸死了幾個人,又快睡著的時候又忽然來了個爆炸又死了幾個人,這個節(jié)奏不錯,保證我一直在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里看完了全片。看完一直在想,作為一個非表姐粉是什么支持我在電影院完整看完了四部呢?
原版的書最后讓我看的激動不已,勞倫斯的演繹完美詮釋了女主的性格特點,變種人是看點,大結局了還有點不舍呢
看書覺得那是千般萬般的艱難 看電影總是“?。慷嫉竭@兒了?” 另外 作為親臨過取景地的人 對特效跪拜了……
終篇的節(jié)奏并沒有比上好多少,最驚奇的是一直對這個系列無感的我竟然看完了全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