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是一個主要講貪欲的作品,故事的主線就是一本隱藏著驚天寶藏的劍譜。然而貪欲這個話題,并未讓我十分難以相通,也許年紀尚小,沒有見過大世面,總覺得人在金錢面前尚有一絲理智,不至于六親不認,互相殘殺。反而是小師妹這個角色,她和狄云的愛情,讓我唏噓。也許正如片尾曲唱的,茫茫人海里,緣來緣又去。情若起了漣漪 就再難以風平浪靜 每個夢都有你的痕跡……把愛意,藏懷里,為了你我馬不停蹄。夕陽落明月起,醒來后我是否還是自己……
現(xiàn)在每次聽這個歌,腦海里總會想到錯過的人。小時候,在冬夜里和家人一起看連城訣的那些日子,還是鐘意倔強、善良、有自我意識的水笙(我貌似是個天生的女權(quán)),不懂小師妹這樣的人妻設(shè)定有何掛念,某種程度上,她變心也快,也相對軟弱,卻讓狄云一輩子放不下。這個月重溫了一遍,才突然意識到小師妹才是大多數(shù)女生,萬圭才是大多數(shù)男生,而狄云和水笙,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極少數(shù)個別。
有時候捫心自問,如果我是小師妹,我會做得比她好嗎?如果我的父親突然失蹤,我的戀人出軌入獄,而此刻身邊有一個高富帥還死心塌地愛我,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嗎?我覺得以我的智商,應該是不會的。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萬圭長相俊朗,對小師妹一見鐘情,又做足了功夫,做足了善人,誰又能在這么短時間內(nèi)看清楚一個人的本性?以小師妹當時的處境,嫁給萬圭是自然而然、早晚的事。我不能責怪她心底善良、容易相信別人,不能責怪她被一時的“好”蒙蔽了眼睛,因為我始終相信,善意地對待這個世界是沒有錯的,善良是沒有錯的,錯的是那些虛偽的人。
然而,在真相大白以后,小師妹仍然動了惻隱之心,為了孩子選擇救萬圭,這才是愚蠢的善良,而這也是女孩子的通病——沉溺于朝夕相處的甜蜜,看不清眼前人的本性。我想,之所以我打下這些話,也是因為自己曾經(jīng)被別人的好所迷惑。像小師妹一樣,我的愿望只是平平淡淡,和一個愛我的人在一起,相信彼此,真誠相待。然而后來,我才明白,不能因為一個人對你好,就認為他是值得托付和相信的人,而是要因為“他是一個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人”,因此他不會在感情中做出超越底線的事,因為他對他自己負責,因此我相信他會對我們的感情負責。萬圭顯然是愛師妹的,誠意可見,幾年夫妻,也都和睦體貼。有這樣的美好回憶,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經(jīng)歷考驗人性的時刻,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個人的人品決定了他對待事物的優(yōu)先級。小師妹的悲劇,在于她放不下美好。日子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有些回憶已經(jīng)長在身體里,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不然怎會有觸景生情。美好的事物固然難以放下,但重要的決定確是不能做錯的,一念之間,決定的是之后的漫長歲月,對于小師妹來講就是生死,對于別的場景,也許就是一生幸福與不幸的分水嶺。長相守的日子,誰不期盼?只是對未來要面對的人生,并不是簡單的期盼就可以支撐下去的。
以前,我常常覺得,我們這種小市民,和平年代幸福成長起來的人,哪里遇得到什么大是大非的時刻?哪里遇得到重大抉擇?不都是一些細水長流的日常生活,才撐起來一片感情的天空嗎?也許,只要我們語言上不暴力,性格相投,愿意分享彼此的生活,就足夠成為平平淡淡的美談。自己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才意識到,也許在和平年代幸福成長起來的人,其大是大非的時刻只是一些空虛寂寞、無依無靠的孤獨時刻。這些日子看似普通平常,卻很考驗人的耐力和意志力。我們在這種時刻,會選擇怎樣的方式來填滿時間?讀書?看電影?和朋友一起?還是用網(wǎng)絡(luò)聊天,結(jié)識好友,大數(shù)據(jù)dating?臆想夢中人,困于以往感情,還是play with yourself :) 我想,這些都是檢驗一個人人格的時刻。我不怪你做出了不好的事情,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候。我怪你是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用這種方式辜負了你自己,也辜負了我對你的真誠。也許,我能做的最后的事情,就是不像小師妹一樣跑回去找你,不讓你像萬圭一樣有機會再刺傷我。
狄云和小師妹,錯過彼此,不僅僅是因為造化弄人,還有個人選擇的錯誤。真誠的愛情,已經(jīng)跨越了時間、空間和生死,他們將永遠在一起,即使他們從來沒有世俗意義上的長相守過。我從內(nèi)心里感懷,并且期待著與你相遇的那一天。
小時候做好學生,金庸的作品沒讀過多少;長大了求實用性,金庸的作品也是棄而不讀。今天細細想來,甚是遺憾。我們總是愿意設(shè)定一些自以為是的界限,然后確定要哪些,不要哪些……人生除了最基本的做人底線外,何必設(shè)太多限?人活一世,百年倏忽間,更何況居于一隅,于這浩渺的宇宙來說,所能認知到、接觸到、交往到的更是有限,如果再百般為自己設(shè)限,錯過那些人、那些書、那些事,何其憾也!
其實,到華大之后,我身邊的“金庸迷”還真不少,燕平算是一個,直到現(xiàn)在還經(jīng)??锤鞣N版本的金庸武俠劇,發(fā)各種饒有趣味的評論。鵬程和嫂子也算是鐵桿的“金庸迷”,這段時間每到他們家,總能見嫂子在看《連城訣》;書架上也擺著一套印質(zhì)雖非上佳,但保養(yǎng)卻很好的《金庸全集》。我每讓嫂子薦書薦劇,她極力給我推薦《連城訣》和2004年吳樾版的同名影視劇。恰逢讀書已倦,意思放松,所以就借了來讀。
我花了兩個晚上將書讀完,不待細思,就開始看影視劇。原以為看完原著后,在看影視劇會像以前那樣大失所望,但很快我就否定了這個看法。這部劇除了時代背景把清朝換成了明朝,給弄錯了以外,其他幾乎沒有瑕疵,甚至在故事情節(jié)處理和對主題的升華上更勝金庸原著一籌。
暫按下書劇的比較,整體以觀這個故事,我覺得可以用“洞悉人性入木三分,摩畫苦主悲愴絕倫;連城寶貨迷人心智,惡人遭報正道永存”這32個字來概括。而且,縱觀整個故事,我不覺得有個確定的主人翁在,不像《射雕》中的郭靖、《神雕》中的楊過,《倚天》中的張無忌。最像主人翁的狄云,論奇遇、論悲慘、論感情、論正直都給丁典分去了不少,而且故事中的主線“連城訣”他直到最后才知道人們苦苦爭奪的真正目的,完全沒有參與到其中的爭奪與反爭奪中。在這個故事中,誰都不是主角,大寶藏才是主角;誰都可以是主角,不論你是出于貪欲主動卷入的還是因為偶然被裹挾其中的。
影視劇比原著在故事情節(jié)上處理得更為圓潤、飽滿。影視劇中添加了一些角色,如根寶夫婦、夏三刀、花巖等,這其中尤以根寶夫婦的形象最為突出,這雙貪婪的夫妻,在整個故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他們救丁典、殺丁典,給丁典鴻雁傳書、運送丁典尸體,敲戚芳竹杠,編造連城訣,騎驢尋寶……每一個畫面都特別鮮明,都特符合那種妄想發(fā)財?shù)钠裥蜗?。每次他們起貪念的時候,我都會預想到他們?nèi)绾螘蜻@貪欲而被殺死,導演卻出人意料地讓他們活了下來,只不過打回了路邊賣大碗茶的原形。我想導演是對的,這些平頭百姓不過是因為窮怕了而起了貪念,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活命,或者想活得比別人好那么一點兒。對此,我們不必苛求,畢竟“屁民常有,而圣人不常有”。雖人人皆可為堯舜,但只不過是人人都存有成為堯舜的可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那“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嚷嚷蠅爭血”,方知道名利之局最難解,甚至是不可解。正因這名利之局難解,紅塵俗念難拋,我們才讀到那么多仰慕贊頌脫離名利紅塵的詩文典故,詩文典故卻也無用,更多的是造就了如凌退思這般偽君子。亞里士多德講有三種生活,一種是享樂的生活,一種是政治的生活,一種是沉思的生活(《尼各馬可倫理學》)??纱蟛糠秩硕紝幵竿A粼谙順飞畹膶哟?,未曾想去一窺更高層次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亞氏所謂的“政治的生活”并非指今天意義上的從政,而是作為公民關(guān)注公共事務、參與政治生活,也就是阿倫特意義上的“行動”(Vita Activa))。
影視劇對原著的補充達到這一步已殊為不易,而其引入白發(fā)漁夫這一橋段更是令人叫絕。初看時,我覺得這百歲爺釣魚太過花哨,其實大可不必,后來想想,梅念笙受那么重的傷,后來還要起來耍劍教丁典,可能是想要強調(diào)這金鯉魚之難得和金貴??墒堑阶詈笠患?,這漁夫又以智者的形象出現(xiàn)并且不斷沉吟著“連城寶藏是沒有了,可只要心中的貪念還在,哎……追逐財寶的人,就如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代綿延不絕呀。世上既不可無金錢和財富,也不可貪得無厭。心無所貪,凈土則生,連城訣的慘劇才不會重演。人生在世,安安樂樂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哎,這人啊……世人無法偏設(shè)法,然知法犯法呀。煩事未了又來了,難以不了了之啊?!边@絕對是超越原著的,原著小說主要寫人性之惡,而影視劇在對人性邪惡的撻伐之外另有對人性悲劇的沉思。
此外,以金鯉魚引出的白發(fā)漁夫還關(guān)涉到中國文學和中國思想史中一個很重要的現(xiàn)象——漁樵之象。我能聯(lián)想到這一點,主要得益于祥龍借我的一本書,是張文江所著《古典學術(shù)講要》,里面就有一篇“漁樵象釋”,我立即就想到了剛看過的《連城訣》這部劇和以前讀過的許多詩文。其實對于“漁樵”我們并不陌生,老版《三國》主題曲,楊慎的《臨江仙》中有“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當時我就有種默默念,在江邊的有漁夫就好了,為什么還要有樵夫呢?看了文江師的解讀才知道“漁樵”是在南北朝以后,尤其是宋元以后受《易經(jīng)》、佛道思想的影響而形成的生存形象,同時也是美學形象,單單是漁不算,單單是樵也不算,漁樵并提作為整體的這樣一個形象。
“漁樵之象”有隱喻著什么呢?從幾句詩文里面我們可以得窺一斑,“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明《杏莊太音續(xù)譜》,古琴曲《漁樵問答》出處),“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漁樵無話說”(馬致遠《套數(shù)·秋思》),“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白樸《慶東原》),“青山青史誰千古,輸與漁樵話未休”(劉大紳給王國維《新居口號》詩)。為什么漁樵能夠作為一個看破歷史無常的抽象存在呢,文江師在文中從三皇五帝講到佛道周易,做了詳盡的考證。而且還將其與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做了一番對比,很是精彩,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下。
漁樵關(guān)涉到人類文化最基礎(chǔ)的根源,人類文明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漁獵階段:在中國,人文始祖伏羲“作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在西方,魚形符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希臘及美索不達米亞,曾經(jīng)作為神圣的存在而備受敬仰。直到現(xiàn)在,魚的標志今天仍被基督徒用來代表耶穌,(實際上是兩個相交弧),這個符號最初是基督徒為避免迫害作為識別標志的秘密符號。
“漁”說完之后,接著是“樵”?!伴浴笔侵干㈤_的木頭,通俗點講就是柴火,也指砍柴的人。因此,說“樵”,從根本上是在說“火”,而“火”之于人類文明的意義自不待言:中國有燧人氏“鉆木取火”,西方有普羅米修斯舍身盜火。
以此而觀,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漁樵之象”,在滾滾歷史長河中能夠參破歷史迷局的最智慧者,實際上所代表的是人類文明的根源。一部影視劇能夠引入這一元素,無疑給整部影片平添了不少人文意蘊和歷史深度。因此,不可不撰文作贊,推薦給大家!
m
偶然看到《連城訣》這部電視劇,初次看這部電視劇還是小學的時候,然而當重新再看時,感覺大不相同。而后又將小說讀了一遍,估計這是金庸小說中,改編最少的一部,也是經(jīng)典之一。 關(guān)于創(chuàng)作背景 源自金庸先生家的一個長工,叫和生。他家里開了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鄰居家貌美的姑娘對了親,有一年的十二月,當?shù)刎斨鹘兴ツプ瞿旮獾拿追?,因為趕時間,往往工作到十點十一點鐘,一天,他正要回家,聽見有人叫起來喊抓賊,于是他也跟著去幫忙,可是他一進花園就被人幾棍子打暈,醒來后,發(fā)現(xiàn)身邊有許多金銀財寶,說是在他身上搜出來的。于是將他送到衙門了。被關(guān)了兩年,而在兩年中,父母被氣死了,未婚妻給財主少爺做了繼室。他從牢里出來后,知道這一切都是財主少爺陷害的,有一天,在街上遇到財主少爺,于是就拿出貼身小刀捅了幾刀,而財主少爺只是受了重傷,沒有死,但是財主一家不斷賄賂獄卒官府,希望在獄中害死他,然而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金庸先生的祖父,恰好接任當?shù)刂h,為其平冤昭雪。 關(guān)于狄云 狄云的經(jīng)歷就是以和生經(jīng)歷為背景,被人陷害入獄,削指,在獄中穿琵琶骨,出獄后,險些被寶象和尚吃掉,被水苼的馬踩斷了腿。在經(jīng)歷了各種不幸的同時,也見識到了人們?yōu)榱死?,徒弒師,父殺女,夫殺妻,同門相殘。而他也從曾經(jīng)傻頭傻腦的一個楞小子,變的心思縝密,三思而后行,但不失本心。終看破世間人性的丑惡,隱居于雪山。 關(guān)于花鐵干 明面上一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俠,重情重義,另一面則是一個貪生怕死,茍且偷生的小人。在雪山上,當他的三位義兄都死于血刀老祖的手下時,為求生存,跪下求血刀老祖留其性命。當雪上沒有衣物和食物時,他脫下死去義兄身上的衣服取暖,吃掉了他們的尸體。當連城寶藏公布于世,又帶著手下前來取寶。與其說花鐵干像一匹狼,不如說是一匹披著羊皮的狼。羊皮下隱藏著貪婪,邪惡的人性,當有人時,滿口仁義道德,俠肝義膽,無人的時候,丑陋的人性便盡露出來。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虛偽的軀殼下有多少丑陋的貪婪和欲望。而我,干癟的皮囊下又有多少惡,我不知道也不敢知道。 關(guān)于血刀老祖 血刀老祖曾經(jīng)和狄云說過:什么名門正派,看起來一個個俠肝義膽,其實壞的狠呢,哪像我們,要做壞事兒就光明正大的做壞事。相比較某些武林正派,血刀老祖這種大惡人卻顯得光明磊落,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 關(guān)于水苼 父親和他的伯伯為他而死,表哥誤會她和狄云之間的關(guān)系,在雪山谷內(nèi),水苼和狄云清清白白,卻被花鐵干誣陷他們做過茍且之事,從此水苼便被人認作為一個不知廉恥的蕩婦。(電視劇中狄云逼花鐵干解釋清楚,為水苼正名,為編劇添加,小說未提。)讓我突然想起韓寒在《一座城池》中的一個片段“班級一個很漂亮的女孩,所有人都說她勾引男人,是一個不知廉恥淫蕩的人。大家都遠離她,而一個班里另外一個女孩,安靜文雅的女孩,大家都去討好她。而事實卻是,那個漂亮的女孩并非是一個淫蕩的女孩,而那個安靜文雅的女孩其實是在外邊做妓女,而且謠言亦出自她的口中。”眾口鑠金,三人成虎,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謠言,或出于誤解,或出于嫉妒報復,或出于盲目的跟風。謠言越傳越夸張,而真正去探求真相,發(fā)自內(nèi)心去用心感受事實的人又有幾人?就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全世界都在誤解女主,而真正相信女主的確只是一個小男孩。所謂謠言止于智者,而這智者又何曾多呢?水苼最后的結(jié)局在書中是這樣交代的,狄云帶著空心菜來到雪山,見雪谷有一女子背影,上前一見是水苼。水苼對狄云說:就知道你會回來,你如不來,我就等你十年,十年不來,我就遍跡江湖尋你百年。 關(guān)于戚芳 從誤信狄云偷了萬家的錢財,被騙做當了萬家少奶奶,到最后發(fā)現(xiàn)一切真相,但仍然回頭救他的丈夫萬圭,終死在了他的丈夫手里。戚芳是現(xiàn)實中,那種特別善良淳樸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害死他父親的仇人,但念及夫妻感情(或者是怕自己的女兒空心菜失去爹),仍然救他的丈夫。她的死,雖然是一個悲劇,但也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萬氏父子獲救必然不會留她性命。 關(guān)于凌退思及武林中所謂名門義士 連城寶藏公布于世,無論正派人士還是邪門歪道,都去哄搶,人們?nèi)琊I狼般撲向財寶,為爭奪財寶互相廝殺,哪里顧及是否同門,父子還是兄弟。人性的丑惡盡覽無余。最終他們失命于被涂在寶藏上的毒藥。 關(guān)于連城寶藏 連城寶藏最大的毒藥,并非是人們所中之毒,有人說,真正的毒藥是金錢和財富,而在我看來最大的毒藥是人們貪婪,丑陋的人性。用一句電視劇里,根寶的一句話,人生在世,平平淡淡才是真。
國產(chǎn)金庸里很好的一部
不錯不錯,吳樾把狄云的前后性格變與不變演的很好。
吳樾,計春華,六小齡童的武功底子,拍起打戲來很精彩,舒暢那個時候也很漂亮,雪谷的戲份很美。劇情上面也基本上尊重了原著,拍的很用心。
原書篇幅不長 但是情節(jié)很引人入勝=。=
書和電視劇都很喜歡,電視劇改編的非常好啊,演員都不錯??赡苓@本書本身揭露了世俗和人性之丑惡,不得人心,連帶電視劇也不是多人喜歡吧。金庸小說里我最喜歡的兩對,一是楊過和小龍女,一是狄云和水笙。
王新民在經(jīng)歷了讓人惡夢連連《俠客行》之后,終于拍出了一部靠譜的武俠劇。看來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是不變的真理啊....
個人認為大陸拍的最出色的金庸武俠除了張紀中的《天龍八部》就是這部《連城訣》了,真是懷念當初這種實打?qū)崨]有加任何電腦特效的動作場面,現(xiàn)在隨著武俠的沒落,玄幻修仙的崛起,各種電腦特技層出不窮,年輕的演員再也不需要辛苦的付出了。
武俠良心??!想不到這么多人在看,滿滿的彈幕!何美鈿和舒暢美暈了!武打動作真實好看!所有角色都在飆演技!尤其是六小齡童居然演了大反派花鐵干太牛逼了!整部劇都太黑暗太苦逼了,難怪不再翻拍連城訣了,太慘了,最后一場大廝殺簡直童年惡夢!唯一的bug是男主太丑。金庸劇里所有的表哥都是炮灰……
發(fā)現(xiàn)以前的劇在豆瓣這種文逼地方分數(shù)就特別低= = 改的很不錯了這部
剛看完小說,因為太喜歡也太同情水笙了,所以才看電視劇的。沒想到竟然是女神舒暢演的,雖然拍的有點早了,但還是不錯的。比原著多了更多狄云和水笙在一起的情節(jié)。
書里最喜歡的是狄云,電視劇里最喜歡丁典!你們覺不覺得丁典很帥?。?/p>
這部劇看得很早了,至今還記得是金庸小說里與眾不同的一部,虐心虐肺,還有點黑暗。
第一次在影視劇里看見真功夫,看多了特級和假效果,當年這個很驚艷。
給分低了。至少8分的水平。
戚芳死于丈夫短刀,就像岳靈珊死在丈夫劍下,她們都是讓人太哀嘆的小師妹。某種意義上,她們的死,比阿朱的死更令人傷痛。畢竟她們掛念過的人,都愛上了別人,她們并沒有一個喬峰記掛她們終生。
小時候看的,舒暢很美有氣質(zhì),年紀那么小能撐起這個角色很難得。六小齡童演了一個反派。結(jié)局是尋寶的人因為寶藏而死,寓意很深刻。
主演居然沒有六小齡童,我靠。花鐵干的角色太經(jīng)典了。
作為看過原著的人,個人覺得這部拍的真的很好看,很值得看,人物選的很好,除了凌風霜這個選角不怎么樣,其它的都不錯,血刀老祖神了!
吳越這個狄云前期實在是不得要領(lǐng),完全沒有表現(xiàn)出角色的憨厚感,反而顯得滑頭無比,后來在復仇劇情時表現(xiàn)倒是尚可,也算是功過參半;丁典和凌雙華那段感情戲欠火候,這點是大陸金庸武俠劇的通??;血刀老祖的演員倒是請得不錯,但是這服裝這道具實在是太差強人意(似乎和俠客行一個導演,經(jīng)費不夠嗎?)
神作,為何評分這么低。花了兩天時間就看完了,覺得自己的世界觀被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