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簡稱DC宇宙與漫威宇宙為DCEU,MCU
《神奇女俠》拍的好,并不讓我感到意外,派蒂·杰金斯拍出過《女魔頭》這樣的佳片,也拍過《謀殺》這樣的高質量電視劇,作為DC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她很適合。更別說爛番茄,metacritic評分統(tǒng)統(tǒng)爆表,早在點映前就已經(jīng)口碑在外。
我沒想到的是, 它居然能夠做到秉承DCEU前幾部風骨的前提下還做得好。
就好像斯嘉麗約翰遜和麗芙泰勒都長得漂亮,但斯嘉麗父母都好看,而麗芙泰勒爹長得丑,所以麗芙泰勒漂亮的難度更高,更值得我們多看兩眼。
這樣打比方可能有些過分,畢竟扎克施耐德的電影不是沒有優(yōu)點。但在《鋼鐵之軀》《蝙蝠俠》《自殺小隊》接連口碑撲街的前提下,依然選擇守住風格基調,沒有去模仿漫威,無論是誰的決定,我覺得都需要一定勇氣和信心。
我所說扎導打下的風格,并不只是慢鏡頭,并不只是暗部藍青色調,并不只是油畫質感打光,而是相比于漫威更為嚴肅,沉重的氛圍,和始終如一的主題:對人類本性的探討。無論是兩部DC還是美少女特工隊,守望者,這是扎導永遠在講述的,也是他賦予給DCEU的獨特調性,他將超級英雄的形象比作神明,《鋼鐵之軀》探討神明對人類社會的必要性,《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則是人對神明的崇拜與恐懼,若只將眼光局限在視覺特色,你便是小看了扎克。
《神奇女俠》繼續(xù)延展了主題:以神明的純粹視角審視善惡。并將其放在了戰(zhàn)場,這是世界上人性無論好壞的極端面展現(xiàn)的最淋漓盡致的場合, 人類究竟是自私好戰(zhàn)的?還是美好向善的? 最后戴安娜給出了解答:人是多面的,你無法去判斷什么,只能選擇相信什么。臺詞伴隨著神奇女俠從地面上躍起變得具有力量,這份力量使觀眾內心被點燃,使其熱淚盈眶,是DC電影從未具有卻一直渴望的。
在此前,DC電影的所謂“深度”似乎總是與它的其它內容相斥,但《神奇女俠》將主題與人物成長完美融合在一起。人性善惡不再是一個空中閣樓般的裝飾,它的復雜是迫使戴安娜進人類社會的動機,它的本質是戴安娜所追尋的真相。而在戴安娜了解人類的那刻,也是代表她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不過戴安娜對“大愛”的追求與信念,顯得略有些高大全,這樣主旋律般的人物容易令人覺得虛假。于是編劇將她化為了一個青少年式的性格,沖動魯莽,天真又富有同情心,對世界了解單純所以有著理想化的信念。并設計了許多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笑料,將神奇女俠本來高高在上的形象變得親切可愛,也很好的解釋了她的行為動機,誰中二的時候不總幻想著拯救世界呢?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說戴安娜是圣母,我也是不知道說什么了。
《神奇女俠》對主題的利用還不僅于此,借助主題,電影完美的解決了個人英雄主義故事的一個老問題:依靠所愛之人的死傷讓主角小宇宙爆發(fā)戰(zhàn)勝反派。所以星際穿越雖感人還是被嘲“靠愛改變物理”,但女俠并不單純是這樣,史蒂夫的犧牲一方面讓她憤怒悲傷到極致,一方面將搖擺不定中的她推向選擇相信人類好的那邊,這讓她最后的爆發(fā)和立場更加可信。僅此一細節(jié),便可看出編劇對人物塑造的用心。
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女俠的主題是從扎克施耐德繼承而來,那為何相比《神奇女俠》而言他的兩部電影說服力和觀賞性卻差了那么多?難道MOS和BVS的主題不高明嗎?并不,可在我看來,一是扎克施耐德敘事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則是華納過于急躁的策略。 三部DC電影下來,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便是:功利十足的消費漫畫角色,急于求成的胡塞海填。眼見漫威續(xù)集都好幾部了錢數(shù)到手軟,于是如同趕鴨子上架把角色一個個匆忙丟到銀幕前,好趕緊湊一個正義聯(lián)盟,也不管出現(xiàn)的是否夠合理。一部片直接從出場演到超級英雄的后職業(yè)危機,或者人物多的干脆像說書人一樣對著觀眾一個個介紹過去。
到了《神奇女俠》,DCEU總算第一次,開始能夠像漫威一樣靜下心來講一個英雄的起源故事了。從戴安娜的身世,到初入人類社會的陌生,到與史蒂文感情的漸進,最后對人類態(tài)度的認知變化,完整呈現(xiàn)了一個異族英雄的成長史詩。 而導演的女性身份更使得她能把握情感中最打動人的部分,決戰(zhàn)前夜的小鎮(zhèn)舞會,筆墨不算多,但派蒂精準的選了幾個能夠擊中人心底柔軟的東西:彈鋼琴的演唱者,飄下的雪花,伴隨輕柔音樂的舞蹈,幾個符號化的元素迅速的烘托出氣氛,觀眾很快便感受到故事所傳達出那份哀傷又美好的情緒。
更別提最后那一串閃回剪輯,在轟鳴中說出無聲的我愛你,說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這是女性才能想到的Romance情結,太扎心。包括我在內多少人在此被虐哭。
《神奇女俠》具有著超級英雄電影前所未有充沛情感,把故事講出了DCEU前所未有的水平,更講出了MCU永遠也達不到的水平。
與其說流水線,同質化,模板情節(jié),倒不如說漫威電影“不敢冒險”。仔細觀察MCU的電影便會發(fā)現(xiàn)很多共同點:角色多,場景多,切換快,節(jié)奏非常符合三一律。主題基本不會去涉及什么大道理,如果涉及了就一筆帶過。
就像一把鋒利又迅速的斧頭,無論動作戲,文戲,耍寶戲,永遠是單刀直入的劈進去又爽快利落的抽出來。鋪陳?渲染?余韻?這些詞匯不屬于漫威。
如果神奇女俠的故事交給MCU會是什么樣?看看類似的美國隊長便知道了,剛變完身體就趕緊上演了一出追逐戲。而女俠前三分之二都沒有什么扛鼎的動作場面,人物存在感全在文戲里,大段和史蒂文談情說愛的“沉悶”戲份。這種情況絕不會允許出現(xiàn)在漫威電影里。因為對于MCU甚至對于現(xiàn)在迪士尼的所有電影來說,觀眾的第一觀感是最重要的,他們千萬不能感到疲累和無聊,至于事后怎么想,反正已經(jīng)買了票了。
我并不想評判哪種方式更好,至少在商業(yè)上已經(jīng)證明,漫威路線非常正確,它的確做到了保質保量,不會讓作品太低于某個下限,作為觀眾我也覺得看起來很爽??伤肋h無法創(chuàng)造出《神奇女俠》這樣有著濃烈人文色彩的超英電影。
當然女俠也不是沒有缺點,雖然也有好幾場非常好看的動作設計,但整體呈現(xiàn)了一種拼湊感,像是不同人設計的鏡頭用剪輯結合在一起,并不像扎克那樣有著統(tǒng)一的調性。估計是導女演對動作場面調度能力不足,于是將很多工作交給了電影的其他人負責吧。以及故事有一點前慢后趕,第三幕反派不夠給力,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瑕不掩瑜。
但《神奇女俠》的出現(xiàn)是否代表DC電影終于走上正軌?我對此依舊持觀望態(tài)度?!渡衿媾畟b》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依托于一戰(zhàn)背景讓劇本編寫占有了一定優(yōu)勢,導演也發(fā)揮良好, 到了下一部電影,比如《正義聯(lián)盟》,誰又知道會不會打回原形?但愿答案是否。
-------------------------------------
評論中有不少人對于我為《神奇女俠》主題的褒揚不贊成,認為人類善惡不過是老調重彈,不新鮮。用愛拯救世界太尷尬。
但首先,事實上那根本并不是電影的確切主題,人善惡摻雜事實在《神奇女俠》的一開始就史蒂夫就已經(jīng)表明了。戴安娜詮釋一遍它,是因為這是讓她成長的促因。如果這是主題,那么男主對女主那一大段話就該放到最后。
它的確切主題是:如果人類本性是善惡模糊的,那超級英雄,神明,甚至任何一個有能力去幫助結束戰(zhàn)爭的人,是否還有必要這么做。他們本來就是有惡的一面,所以戰(zhàn)爭是必然事情啊,那讓他們打啊,我干嘛要救他們?這次不打了下次還會照打不誤。也正是因為這個矛盾女俠才差點被阿瑞斯反戈。
阿瑞斯說的對不,是對的。所以女俠才糾結,但女俠看到史蒂夫犧牲自己,難道史蒂夫作為一個人類不比她更清楚這些?關于人類如何的事情可都是他告訴她的。
于是電影最后給出了答案:這不重要,之所以拯救他人不應該來自一個確切的目的,不應該抱著“一定要怎樣”的執(zhí)念,而是對善的信仰。至此也完成了對神奇女俠形象的塑造。這已經(jīng)是一個很深入的主題了。
所以,這也并不是用愛拯救世界,恰恰相反,作為大愛化身的神奇女俠最后終于到,愛是拯救不了人類的。但愛是拯救行為的源動力。就像人類幫助同伴,是為了得到什么結果嗎?只是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而已。而女俠殺阿瑞斯的行為抱有著深深的目的性,她也并沒有具有真正的大愛。
現(xiàn)在麻煩你回想一下劇情,一戰(zhàn)是誰停止的?是停戰(zhàn)協(xié)議。毒藥是誰毀滅的?是史蒂夫上尉。都是人類自己,而史蒂夫之所以會去犧牲,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戴安娜的感染。這也是這也是神奇女俠人物最終形象的關鍵立足:散播精神力量鼓舞正義的人
在此前,戴安娜簡單的二元思想是反映人類骯臟一面的質疑, 在她小孩般善惡分明的觀念里,人類的復雜顯得那樣不堪和無地自容。 而在最后電影卻又一筆點破這樣單純想法的局限。
(經(jīng)刪改獨家授權于微信公眾號“神經(jīng)電影局”)
自從上映以來,WW的口碑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在大陸都不可謂不好,因此也自然讓人對它多了一份期待。畢竟在這個超級英雄扎堆出現(xiàn),把那些已經(jīng)嚼爛的梗一次又一次粗暴無腦地塞給觀眾的時代,如果能再有一部像諾蘭的老爺一樣的劃時代作品,顯然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
結果令人非常失望。WW不但沒有達到諾蘭蝙蝠的水平,甚至連一般爆米花片的水準都沒達到。再回頭看看網(wǎng)上對加勒比海盜5的一片聲討之聲,我只想說,捧殺,是毀掉一個東西最快的途徑。
首先,這部片子的節(jié)奏有嚴重的問題。舉個例子,WW從島上出來,躺在船上和男主對話的那一段長達十分鐘的戲份,就算全部剪掉,也不會對劇情產(chǎn)生任何影響。我明白導演想要用這一段來塑造兩個主要人物的用意,可創(chuàng)作出來的劇本遠遠沒有達到這種效果。一邊是刻意裝出來的,令人尷尬不已的無知提問,一邊是看似深度思考,實際上語不成句的支吾解答。這種橋段玩一次也就算了,可是從頭到尾兩人的關系都保持在這種層面上,全程都是這種又臭又長,毫無營養(yǎng)的對話,就讓人非常難受了。扎克施耐德畢竟是MV導演出身,搞搞視覺沖擊也就算了,別老想著寫劇本,事實證明他自己寫出來的幾個劇本都像一坨屎一樣(美少女特攻隊,最典型),借助別人的劇本倒是能達到強強聯(lián)合的效果(守望者)
其次,偽女權傾向。打著女權崛起的名號,實際上還是賣弄長腿巨乳,挑逗男性荷爾蒙,更別提那些一旦要展示女主的無知就借其口說出來的性暗示了。肉體愉悅,超過平均值……我很好奇,看到這些低俗下流,沒有底線的梗,那些田園女權到底是怎么說服自己的。微博上一片花癡之聲,女主多帥多有型,男人們?yōu)檫@種電影買賬也就算了,那些天天說自己被壓迫的,看個摔跤爸爸也能扯上歧視女性的女權也在這里集體高潮,真真好一副滑稽景象。
第三,漏洞百出的無腦劇情。這方面已經(jīng)沒辦法一一例舉了,因為全程都是,說完了基本上就把片子拉一遍了。從世界觀開始就令人非常失望,整部電影基本上就是牽著觀眾的鼻子把他們當傻子,當ATM用,看不到一丁點誠意。甚至比某些日本動畫的劇場版還敷衍。人家至少還能賣賣情懷,我想問來看這部電影的有多少是DC死粉?你們這樣侮辱人家智商真的沒問題嗎?
第四,最后的遮羞布,特效。有人可能會說了,我來電影院看電影就是為了看特效的,別的我不關心??梢裕@也是你的自由。但是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少值得關注的華麗特效呢?動作戲方面,全程就是跳跳跳砍砍砍盾反沖撞,要么就是超越肉眼捕捉速度的瞬移。全程最炸裂的特效恐怕也就是阿瑞斯召喚出來的那一束閃電?想看閃電的話為何不去看超凡蜘蛛俠呢?比這個閃電酷炫多了!失去了大場面和華麗特效,濫用局部特寫的結果就是,不僅3D IMAX沒有意義,連3D也顯得毫無必要了。去看什么?超長的腿和超大的胸嗎?
第五,展示的思想內涵。典型的眼高手低。我一直覺得,超級英雄打擊打擊犯罪就算了,千萬不要和戰(zhàn)爭扯上關系。即使非要和戰(zhàn)爭扯上關系,也要找那種在站隊上沒什么爭議的戰(zhàn)爭,比方二戰(zhàn),站盟軍總是沒錯的??墒且粦?zhàn)?女主口口聲聲喊著正義博愛,結果就是幫著英國打贏了德國?總結下來就是一個特別牛逼的雇傭兵。連雇傭兵都不如,人家至少為了錢,這邊被一個男人的幾句一面之詞就洗腦了。結局一副世界大同,從此再無戰(zhàn)爭的樣子,然而真相是什么呢?一戰(zhàn)德國慘敗,被迫簽訂了屈辱的凡爾賽條約,間接導致20年后德國納粹主義崛起,幾億人為此喪命。這些事怎么就不提了,直接跳到現(xiàn)代來了呢?還愛可以拯救世界呢,我看現(xiàn)在這些白左圣母們真的是石樂志了,如果有一天世界真的毀滅了,一定是他們以愛的名義做到的。
我很少給一部電影差評,因為我覺得電影終歸是會有亮點的,但我真的很討厭這種集體高潮,顛倒黑白的事情。一星走起,但愿我能盡快忘掉這場噩夢。
與大多漫威和DC的漫改作品相比,《神奇女俠》的聰明與深刻極具特殊性,使其真正在內涵層面突破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局限性。其在敘事姿態(tài)上的突破非常明顯:摒棄了其他英雄電影對“超人邏輯”的強調。
何謂“超人邏輯”?指的是特定英雄所獨有的“英雄價值觀”,如蝙蝠俠的打擊犯罪之道,蜘蛛俠的力量-責任觀,它們源于英雄對自己“英雄性”的“高自覺度”。這縱然能包裝英雄的人格形象,卻也拉開了與觀眾的距離:觀眾們對英雄們的道德&責任考量的參與性是消極的,因為不容易感同身受,只能以獵奇的眼光欣賞這些“特殊矛盾”。而這些故事往往都局限在各自邏輯的范疇內完成任務,根本思路也是清一色的“打敗敵人=解決一切麻煩”。
而神奇女俠這部電影則是一個異類:盡管主角擁有“亞馬遜的戰(zhàn)士公主有責任打敗阿瑞斯拯救人類”的觀念,但不一樣的是,這一次觀眾清楚,它實質上是一個錯誤,她面臨的是戰(zhàn)爭,是一個男主所形容的“mess”,而打敗阿瑞斯不可能結束戰(zhàn)爭的,這是一個無效的“超人邏輯”。當神奇女俠意識到這個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真正的敵人是創(chuàng)造戰(zhàn)爭的人性惡本身時,這部電影的核心命題便完全不再具有“英雄特殊性”,也不再局限于“打敗敵人,解決麻煩”,而是成為了角色與“普遍意義上的人性”的矛盾。
這是本片最聰明之處,使電影在話題上立刻進入了可與大量非商業(yè)性佳作相比的領域。這里出現(xiàn)的關鍵情節(jié)“主角對人的本性產(chǎn)生了巨大質疑與困惑”,使觀眾對英雄道德&責任考量的理解與感同身受達到了其他英雄電影所不能及的程度。而此時作為boss出現(xiàn)的阿瑞斯,其功能也已經(jīng)超越了“需要被消除的麻煩”,而是成為了主角“不得不進行的抉擇”的具象化:是否要相信人性善?沒有這個boss,神奇女俠也終究要面臨抉擇。而在其他英雄電影中,沒有boss,整個故事就無法成立。這就是阿瑞斯作為boss的高級之處:其存在服務于思想而非情節(jié)。
這時鋪墊許久的愛情戲碼實現(xiàn)了它可能范圍內的最大價值:成為了人性善的化身,促成了主角的最終選擇。有史以來第一次,愛情元素在超級英雄電影里能夠如此有機地和故事內核融合在一起。這個結尾在達成了人物的轉變的同時,把愛情這個老套的升華工具使用得如此高效與合理,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幾乎是前無古人的。
本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談談WW幾個優(yōu)點
第二部分:談談這部電影致敬的漫畫細節(jié)以及彩蛋 ————————————————————-
第一部分:談談WW幾個優(yōu)點
————————————————————-
8/10 談談個人感受吧 1.攝影:非常值得一說,調色非常到位,而且通過色彩這種形式分隔了影片的幾幕,包括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天堂島,冷峻肅殺的一戰(zhàn)陰霾籠罩著的歐洲,熊熊烈焰映亮的悲壯決戰(zhàn)場景,情感基調以這樣的視聽語言微妙地被夯實并傳遞給了觀眾,盡管是電影攝影的基礎理論之一,但在這種類型片里應該說極少見到。運鏡并不注重華麗花哨而是偏向冷靜,并更注重靜態(tài)構圖的完整與美感,因此片子里一兩次出俏的設計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2.動作設計:ww有一段金蛇狂舞(這么說你們應該知道指什么啦)的戰(zhàn)斗,是我看過的所有電影中動作設置的最美最帥最有欣賞價值的。既展現(xiàn)了女性的柔美,同時又不失戰(zhàn)斗的狂放潑辣。鋼軀的戰(zhàn)斗毀天滅地固然龐大,但扎導特意采用了街頭斗毆的動作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王八拳”;美隊2的格斗酣暢淋漓,技巧性十足,但畢竟美國隊長是沒有超能力的格斗家,他不可能打一拳就爆炸踢一腳就地震。而我們的女神加多寶就做到了將兩者的優(yōu)點合二為一,既具有了武術家的精湛技巧 ,又不失超級英雄的逆天異能。同時結合了各類武器,不論是手鐲、寶劍、盾牌、繩索……每一樣武器的精妙之處都在電影里得到充分展現(xiàn)。其中手鐲和繩索是最搶戲的。。 3.經(jīng)歷了MoS的毀譽參半,BvS和SS的兩極分化后,DC電影似乎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也許是SS的當頭一棒終于讓DC電影人意識到了,介紹角色不能冗長而平鋪直敘,應該做到寥寥幾筆,躍然紙上。(其實MoS的起源也有點太長了,好在打的精彩。BvS的第一幕更加差,因為冗長之余,連好好的打戲都沒有。)神奇女俠在介紹戴安娜的起源時,可謂是簡潔有力,既照顧了經(jīng)典粉絲,又為N52的新粉留下了解釋空間,即使是完全沒看過漫畫的普通人,也能很快明白她的脈絡。《神奇女俠》基本上成功講述了一個女性超級英雄的起源故事,而且也為正聯(lián)的銜接布下了筆墨。到位的藝術風格和打斗設計,能夠基本自圓其說的故事,和WW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了一部成功的佳作。影片中對于人性還是做了討論,不過這回落的也很實在,就是性本善與性本惡之爭,而最后給出了中庸的答案,并且伴隨派派和加朵火花四濺的機場一場戲,可以說既要到了高度又落到了實處。 派導給影片注入了相當多的情感元素,這我覺得真的就是華納這樣給導演創(chuàng)作空間才能達到效果。影片二三幕之間有一場戲,在擊退了德軍后,小村莊迎來了久違的和平,一行人跟村民們開心的慶祝,派派邀請女俠跳舞,搖擺之間天空飄起了小雪。這一段算是我全片最愛的部分之一了,這就是那類不能通過機械的公式和流水線制造的場景,我想這就是情感元素的魅力吧。 4.不走尋常路 近幾年的漫改作品,基本上都是兩個方向,一個在大玩tdk九年前玩剩下的現(xiàn)實主義,而且似乎覺得背景越慘人物越頹廢越能體現(xiàn)自己的現(xiàn)實,賣的基本是角色自己的悲慘遭遇,什么超能力消失了要死了之類的事情,完全沒有tdk那種真正的可以在現(xiàn)實世界里找到基點的現(xiàn)實主義中濃厚的人文關懷,也就失去了現(xiàn)實意義,除了賣慘再無價值; 一種是完全剝離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在電影里面摻糅各種成熟的商業(yè)元素,主題就只有打怪,觀賞性上佳,但觀完即止。這種大家恐怕更加熟悉。 以上兩種形式,都在以各自的形式消耗著超英這個類型的生命力與號召力,逐漸地使得超級英雄這個本就虛幻的概念變得更加脫離實際而失去意義,更多的反英雄類型開始大行其道。 但是神奇女俠是一部能夠讓你會想起來當初對于超英的熱愛的作品:對于正義與光明發(fā)自內心的純真向往,對于希望的堅守,對于更完善的自我的不斷追尋,對于以上所有特質的艷羨與發(fā)誓要讓自己也擁有這些特質的誓言。 總結下啊,盡管做得其實還不盡完美,但是在死水一潭的當下好萊塢,就算是在這個方向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也值得我們全部的掌聲。派派和加朵化學反應爆炸,動作戲很棒,但是可能有點少,路人可能會覺得略無聊?因為文戲挺多的。之前很多影評說的第三幕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是Boss戰(zhàn)上,這里就不多劇透了,總之,女俠很棒!非常以及十分的棒!這才是dc電影應該有的模樣!??! ————————————————————-
第二部分:談談這部電影致敬的漫畫細節(jié)以及彩蛋
————————————————————- 一點一點回憶與整理電影目前出現(xiàn)的所有彩蛋梗和致敬以及未來的后續(xù)猜想 1.DC的LOGO又又又換了?。?!而且這次片頭的更加高大上,明顯可以看出11月正義聯(lián)盟呼之欲出,光是片頭就可以讓DC粉嗨一個星期了。
這里明顯致敬的是2001年DC出的JLA動畫片頭,期待11月的正義聯(lián)盟真人電影! 2.神奇女俠這個稱號本身指的并不是戴安娜本人,在漫畫中: 希波呂忒 (見早期漫畫) 在戴安娜之前擔任 阿爾忒彌斯 (見神奇女俠v2)短暫接替,后來因為好戰(zhàn)而不再擔任 唐娜·特洛伊 (見神奇女俠v3)在戴安娜失蹤期間 擔任 卡珊德拉·珊德馬克 (見少年泰坦v3)未來故事曾經(jīng)當過神奇女俠的角色 3.羅賓·懷特扮演的希波呂忒 的妹妹安提厄普女將軍一下子把我這個紙牌屋的忠實FAN炸了出來,順便說一句,下木總統(tǒng)夫婦江山千秋萬代!【推薦大家看紙牌屋第五季】 4.女俠的秘書梗 在電影里,史蒂夫不止一次給大家介紹戴安娜,稱她是我的秘書,致敬曾經(jīng)漫畫中戴安娜擔任過正義協(xié)會秘書的職位。在最初,盡管神奇女俠的實力不弱于在美國正義會社中的任何一個成員,但她在會社擔任的卻僅僅是秘書的工作,不過不久之后,神奇女俠便成為了會社的正式成員。 5.片中明面上的反派是劇毒博士和魯?shù)堑婪?,真Boss是戰(zhàn)神阿瑞斯?;旧蠞M足了超級英雄電影應該有一個有力的反派的要求,但是這里我覺得處理的略有瑕疵。 初代毒藥博士登場于1942年,正值二戰(zhàn)期間,因此她和神奇女俠的爭斗也圍繞著二戰(zhàn)展開。初代毒藥博士的名字是丸公主,是來自日本的納粹狂熱分子。她將自己套在寬大的衣服中,還帶上面具,讓自己雌雄難辯,隨后利用自己的毒藥知識對盟軍進行破壞。漫畫中沒有說明她女扮男裝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納粹或日本方面對女子的歧視,或者只是個人癖好。 阿瑞斯(Ares)是美國DC漫畫旗下超級反派,神奇女俠的頭號死敵,初次登場于《神奇女俠》(Wonder Woman)第2期(1942年9月),是眾神之王宙斯和天后赫拉所生,希臘神話中的戰(zhàn)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經(jīng)?;沓煞踩说哪?,在人間挑撥戰(zhàn)爭,因為人類世界的紛爭,就是他力量的來源,戰(zhàn)爭越多,阿瑞斯的神力就越強。 6.女俠在電影里曾經(jīng)不止一次為斯蒂夫擋子彈,并且戴上眼鏡,致敬的是1978年的老版超人電影。
7.電影中出現(xiàn)的神奇女俠吃冰淇淋其實是在致敬2013年DC動畫:正義聯(lián)盟戰(zhàn)爭里的一個片段,不過動畫里戴安娜更加霸氣,是用劍舉著賣冰淇淋的并說:你應該為此成就感到無上光榮。
8.電影提到的天堂島和亞馬遜種族 這是DC宇宙首次將神話引入DCEU世界,天堂島在漫畫有一種濃重的希臘神話的味道,而電影里為了不破壞這種歷史神話的美感,選擇在意大利南部取景。 亞馬遜是dc漫畫中出現(xiàn)的種族,她們三千多年住在這個神秘的地方,被神話中的結界保護,使得外界看不到這個島嶼存在,神奇女俠戴安娜便是其中的一員,還有神奇女俠家族。天堂島在2009年動畫中稱是宙斯的妻子赫拉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戰(zhàn)神被希波呂忒 (戴安娜母親)處決而賜予亞馬遜族人的神圣之地,電影則改編成了宙斯賜予給她們的。 談到神話,就不得不想起隔壁家的雷神,其實有一個趣事告訴大家: 在 90 年代推出的漫威大戰(zhàn)DC的漫畫中,神奇女俠被認定有資格可以拿起雷神之錘,這點其實很重要。因為在神奇女俠之前都是平行世界,或者有法術搞鬼才會讓女性拿起錘子,但只有神奇女俠是第一個實實在在且被正史故事所承認的雷神之錘女性持有者。
9.戴安娜的身世之謎 雖然很多老漫迷很討厭N52版本。而本片似乎想折中,一般來說試圖同時取悅所有人是個可怕的錯誤。但本片居然奇跡般的解決了,所以戴安娜現(xiàn)在即是泥娃娃起源,也是宙斯之女… 10.誕生于女權運動里的神奇女俠 超人的成功離不開其科幻內核,蝙蝠俠得益于1930年代流行的硬漢偵探形象,而神奇女俠的出現(xiàn),則要歸功于女權主義運動。隨著超人(1938年)、蝙蝠俠(1939年)和綠燈俠(1940)等超級英雄的出現(xiàn),漫畫里暴力的角色和情節(jié),以及早期漫畫角色的疑似法西斯主義的刻畫,引發(fā)了1940年代的反漫畫運動,人們致信出版社投訴、抗議,甚至聚眾焚燒漫畫書。正在漫畫出版社們紛紛為這場反漫危機苦惱時,一篇發(fā)表在1940年10月25日的Family Circle上的采訪,引起了超人的漫畫出版者馬克思.蓋恩斯(Max Gaines)的注意力。因為馬斯頓創(chuàng)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作品,神奇女俠。 11.感覺第一幕節(jié)奏有點慢,但是細節(jié)處理的很細膩。最好的DCEU電影,是的,DC粉們,神奇女俠就是你們的救世主。 冷峻肅殺的一戰(zhàn)陰霾籠罩著的歐洲,熊熊烈焰映亮的悲壯決戰(zhàn)場景,情感基調以這樣的視聽語言微妙地被夯實并傳遞給了觀眾,劇情采用簡單一點的三幕劇以及削弱小boss的存在感是再穩(wěn)妥不過的決定,沒什么好說的,個人很喜歡。 12.電影中弒神劍還是斷了,阿瑞斯干斷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正義黎明中打毀滅日用火神之劍了 估計盾牌也碎了,因為和超蝙里面的盾牌也不同。
13.神奇女俠不會飛 不論是在正義聯(lián)盟和少年正義聯(lián)盟動畫中,神奇女俠會飛??傻搅薟W電影里,女俠非常明顯是不會飛的。 14.女俠的裝備 手鐲: 神奇女俠的固有形象中,永遠都有真言套索(Lasso of Truth)和手鐲(Wonder Woman’s bracelets),相比于套索,手鐲更加貼身和私密化,這也是神奇女俠的主要防御手段,并且在漫畫連載的歷史上有過多次變遷。 有了如此神器,當神奇女俠雙手交叉,將手鐲置于身前時,就能產(chǎn)生宙斯神盾一般的防護力場,可以保護神奇女俠免疫各種攻擊,甚至包括超人的熱視線(《Superman/Batman #9》中抵擋超級少女的熱視線)和達克塞德(Darkseid)的歐米伽射線(《Superman/Batman #13》中成功抵擋過)。 真言套索:神奇女俠的創(chuàng)作者 William Moulton,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女權推廣者,他發(fā)明了史上第一臺測謊器,這也是神奇女俠的武器-真實套索的幕后由來。被這繩索套住的對象,會被逼迫說出實話,而對方如果有用魔法或者科技偽裝在自己身上,被套上后也會立刻被解除。 漫畫中神奇女俠除了可以擋子彈的手鐲、套出真相的真實套索外,還有許多特別武器,象是隱形飛機、斧頭、機槍、長矛、魔法盔甲等武裝,甚至還有一個可以抵御魔法的耳環(huán)呢! 15..魯?shù)堑婪蚴侵麣v史人物,1937年自然老死。本片中的處理,似乎讓略懂歷史的人不滿,和真人的形象差距也太大了。歷史上埃里?!?shù)堑婪?,德國陸軍將領。1908年任陸軍總參謀部處長1913年調任步兵團團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調往東線任第八集團軍參謀長,從此成為興登堡將軍的得力副手。被稱作是“第一個納粹”。他從來沒有因為延長一戰(zhàn)、使用毒氣、殺害德國政治家(1918年在他要求下簽署停戰(zhàn)協(xié)定的人)而受到指責。 16..Area看上去有些深度不足,遠遜于漫畫版本。不過好在電影沒把話說死,戰(zhàn)神消失了,死沒死可沒說。沒準阿瑞斯和漫畫里的一樣,不僅僅是一個神,還是自然的一股力量,是世界的傷口。攻擊阿瑞斯不會殺死他,只會讓傷口變得更大。這樣也就能解釋為啥一戰(zhàn)之后,還有二戰(zhàn)了,對的,應該還有續(xù)集。 17.BGM,可以說是很優(yōu)秀的,BvS里的那曲蕩氣回腸的WW主旋律在本片回蕩著。為各種精彩的打斗場面填上了一分刺激,一分熱血。 18.這個故事雖然有頭有尾,自圓其說,但是和BvS中的WW形象似乎還是不能完美銜接。BvS里說,ww因為過去的事,對人類一度非常失望,這才隱居幾十年。本片則基本有個光明的結尾,以WW對人類充滿信心收場。而且BvS里WW說,我對付過其他世界的東西。阿瑞斯好像不怎么能算來自其他世界啊,他一直在地球上。我感覺這兩部電影之間,似乎還有故事可講。正好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也是個好題材。 19.戴安娜和斯蒂夫 艦長派演的真不錯,原本以為,既然這部電影主角是戴安娜,那么艦長會不會就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結果顯然不是,男主一點兒都不失男子氣概。換句話說,他所表現(xiàn)出的并不是一個男子,而是代表著善良正義的人類。他不是站在一個男子的角度說話,而是站在人類的角度、站在一個社會人士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的角度進行闡述。他不代表了人類當中光明善良的一面,并促使女俠唯心大爆發(fā)??赐觌娪安坏貌徽f,我這個一向是BW黨的堅定立場的人也被史蒂夫所打動,那么就談談這個人物和戴安娜感情吧: 就像露易斯·蓮恩和神奇女俠之于超人,史蒂夫·特雷沃也是神奇女俠的戀愛關系中的勝者,即使二位在漫畫中已經(jīng)幾十年沒在一起了,但是一提起神奇女俠的男朋友,他依然是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特雷沃是與神奇女俠同時誕生于同一個故事里的,也就是1941年第八期《全明星漫畫》。他是神奇女俠起源故事中不可或缺的男配角。特雷沃是位美軍的情報官員,戰(zhàn)機失事后降落在了亞馬遜族裔生活的天堂島。在那里,年輕的戴安娜照顧他直至康復,也漸漸愛上了他。在她的守護女神的建議下,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決定,以比賽的形式選出一名族人帶特雷沃返回人類世界,并幫助他和他的國家對付二戰(zhàn)中的軸心國兵團。很自然的,戴安娜雀屏中選,贏得了星條旗風格的神奇女俠裝備。(2009年的神奇女俠動畫電影就是基于這個故事的一個版本) 在1985-1986年的《無限地球危機》,DC第一次主線重啟大事件里,已婚的戴安娜和來自球2的史蒂夫去往奧林匹斯山。在神奇女俠這一年卷連載結束前(下一卷開始前),特雷沃不再是戴安娜的戀人了。他依然出現(xiàn)在連載中,但是是以一個老者的形象,并最終娶了危機前神奇女俠黃金時代的閨蜜埃塔·坎迪。2011年新52重啟后,一切煥然一新,特雷沃在新的正義聯(lián)盟漫畫中成了神奇女俠的聯(lián)合國聯(lián)絡人。編劇和畫師吉米有讓特雷沃和神奇女俠玩暖昧,但是二人很顯然都不想維持戀人關系。此后,在Brian Azzarello與Cliff Chiang合作的《神奇女俠》漫畫中,特雷沃不再出現(xiàn),甚至無人提及。
7分。一部全方位、無死角、慢鏡頭展示“蓋爾·加朵真美??!“的電影。
挺好看的,蓋爾·加朵是真美!但不太欣賞導演對其她女性角色以男人婆或粗線條的形象出現(xiàn),除了拯救世界,女主還是太單薄,最后覺醒的臺詞太蠢。但這位女導演有做的非常出色的地方:1.男主很帥,很風度,很可愛;2.有些地方挺甜的,看完真想戀愛。#至于DC到底是什么風格,大概就是畫質比較黑吧#
一部完成度高,但無法在人心中掀起任何漣漪的超英片。不僅因其是缺乏“驚奇感”的陳詞老調,更因其對戰(zhàn)爭過度消遣化、娛樂化的闡釋而顯得愚蠢,如同過家家一般。這個在《地獄男爵》或《美隊1》里就存在的問題,同樣降臨在《神奇女俠》的起源故事中。另外為了分攤戲份,造成的節(jié)奏拖沓問題實在太嚴重了。
是因為DC前幾部撲得太慘烈了,所以一點點進步大家就集體高潮了嗎?故事其實蠻一般的啊,說好的大女主電影結果被男主硬生生搶了一半的戲。當然加朵女俠實在太美了,不是美而是帥!打斗戲尤其帥!!女俠V587收我膝蓋!??!
3.5,中規(guī)中矩的起源電影。導演調度動作戲也有相當水準。從壕溝打進小鎮(zhèn)那段尤其出彩。但意外的是最豐富的角色與演繹反而不是WW,而是Chris Pine演的Steve,一個凡人,在戰(zhàn)爭中看盡一切,有許多遺憾與無力,也懷疑過,但仍然堅持信念。演得很好,倒是對比下Gal Gadot文戲較為短板,是以武戲彌補
這個破故事有什么不能在兩個鐘頭內講完的???
非常驚喜,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女導演給所有男性導演上了一課:如何在保證場面和視效的前提下,兼具大愛和小愛。感情戲拿捏的恰到好處,最后的大戰(zhàn)效果也不錯,旁邊的妹子一直在抽泣,這次終于為DC扳回一城。不過最大的缺憾在于,最后反派的扮相真的丑爆了,瞬間出戲…以及,評論里說圣母的都什么思想…
故事本身真的沒啥,就是把《雷神》和《美國隊長》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好評的是有層次的主題和人物塑造,反而是視覺奇觀的部分沒多大驚喜。PS:女性觀眾估計會很爽吧,畢竟大部分男性都被暴揍了一頓。
“人人都有自己的戰(zhàn)爭” 爛番茄新鮮度也是太感人,這不是什么神奇女俠,而是官人我要。
DC新片頭酷炫驚人!Gal Gadot真乃最完美的神奇女俠!古希臘女神般的健碩身材和完美雕琢略帶古銅色的臉龐,每處特寫都驚艷亮眼,每處戰(zhàn)斗都吶喊出女人撼天動地的力量!《Is She With You》配合單打獨斗的女俠凌厲迅猛揮斬德軍的鏡頭看得我飆淚了!迫不及待想看神奇女俠單挑超人(啥)和《正義聯(lián)盟》!派派好催淚QAQ。
帶兩個小侄子看的,生怕有過火鏡頭,看完可算松了一口氣。出來后,我感慨了一下,“女主角還是挺好看的??!”小侄子大聲說:“叔叔,你是個大色狼!”我……
要么說德國人嚴肅認真呢,旁邊倆神打得天雷地火都不帶看一眼的繼續(xù)搬東西
覺得看了個迪士尼公主片。
太驚喜了!至今為止年度最好看的超級英雄電影!劇本細膩,角色豐滿,敘事流暢,場面動作漂亮帶感。超級英雄電影拍成這樣基本沒啥遺憾了。女導演果然氣質獨特。故事講得不疾不徐,有大量感情鋪墊和細節(jié)支撐,絲毫不干癟。影片特別女性視角,比如女主角救男主角,女主角看男主角洗澡…唯一不足是反派單薄
特種女兵手撕鬼子
為什么一部超英片最后拍的如此柔軟又煽情TAT 預告片完全沒有泄露,最后被擊中內心柔軟沒有一點點防備,第三幕情感上的飽滿和升華完全彌補了其余不足,好久沒看這種傳統(tǒng)超英片,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返璞歸真。這才是超英的古典之美!ps:DC新logo贊!完全致敬了正義聯(lián)盟動畫的經(jīng)典開場
故事的第一和第二幕節(jié)奏真的太好了,可惜了最后的大戰(zhàn)…ST三部我都沒有get到的你派的顏值,在這部里我get到了,最后我都快淚目了,這個Steve的結局和美隊1的結局結合一下多好啊。話說WW前半段總讓我想到海洋奇緣里的Moana…
【B+】沃日太好看了!而且非常難得的是,電影并沒有在經(jīng)歷DCEU幾番口碑失敗后向漫威靠攏,反而是在扎克施耐德打下的原有主題基調下做的更好更成熟。不再功利十足的消費漫畫角色,不再急于求成的胡塞海填,從頭開始,穩(wěn)扎穩(wěn)打認認真真講述一個異族英雄的成長故事,這TM才是觀眾想看的DC電影?。。?!
可能事前對Gadot本人以及WW這個角色有太多期待了,所以對這個故事觀感一般般。覺得評論界比較不苛刻的評價很大程度基于里面?zhèn)鬟_的女性主義和平等的贊揚---當然在這個時候這件事變得十分重要。基于歷史背景的傳達也有加分。【后半段有一種“剛剛開始高潮怎么就完了,但好像都演兩個小時”的感覺?!?/p>
畫面更亮,故事更簡單,色彩更絢麗,也不留梗,連神奇女俠也像紙片人一樣毫無瑕疵,DC和華納本來想走黑暗騎士那種現(xiàn)實主義暗黑路線,口碑票房連連失手之后,風格在一步步的調整,現(xiàn)在徹底變成了漫威那種糖水可樂爆米花的路線,普通觀眾倒是燃了,不知道最開始欣賞DC宇宙暗黑風格的資深粉心里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