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長的挺壯,就跟終結(jié)者類型似的,但不自信,做事軟綿綿,說話還不利索。
兩個小朋友,小一點的小女對喝的自來水水質(zhì)敏感,要求苛刻,認為味道不對,可能她有味覺潔癖!大一點的男孩,應該是先天呼吸困難,需要隨身攜帶輔助的藥物時不時吸兩口才能喘氣均勻。
那個女警員看著怪欠的,不想多說。
他們家有兩條狗,一條失控被插死了,另一條應該是被外星人啃了。
外星人有變色龍的特點,會改變膚色,所以晚上看不見,除非它想讓人類看到。
男主角用鋒利的餐刀剁掉外星人的手指,不知道為什么沒有血跡,既然外星人是血肉之軀,應該身體組織手指都是含有水分的,那為什么還怕水呢,難道類似于蛞蝓怕鹽?難不成外星人的細胞都是不需要水的?這么扯?
那個男二號不知道和男主怎么個關(guān)系,沒細看,反正是個過氣退伍的運動員,也有勁,用棒球棒揍外星人,但感覺他怎么使不上勁呀!外星人不是敏捷的不得了,怎么被揍了還反應這么遲鈍,氣急敗壞用雞爪子噴氣體毒小孩。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外星人也是生物,那是靠什么氣體維持自身身體進行氣體交換呼吸的呀!
男主回頭那會兒我以為去找水管子開自來水沖外星人呢!根本不是,乏味。
桌子上的杯子倒的是真有規(guī)律,不但不掉下來,傾斜角度還是一樣的,杯子口的方向按照受力是該口朝外嗎?真是扯呀!加起來沒有一瓶礦泉水的水量灑出來居然還把外星人給流死了。
為什么不把斷了的手指這塊人體組織拿去國家的科研機構(gòu)做細胞層面的觀察,看看組織的構(gòu)成是啥豈不更了解外星人的組成構(gòu)造。
前面外星人不出現(xiàn),各種找,恨不得找出來,看看為何物!后面外星人主動來了,各種躲,為啥不把孩子藏好,再一邊報警,一邊兩個大老爺們直接拿武器干躺外星人啊,這么慫的嗎?
這麥田怪圈怎么形成的,到底也沒說,就外星人這個笨樣,連門窗都靠蠻勁闖進來,能造出來麥田怪圈?
那個破對講機是在考驗人的智商嗎?男孩在超市搞了個地理地圖還是從哪弄的外星人插圖手冊繪本,端在手里看,覺得故事和自己家吻合的都成指導圣經(jīng)了,問題是誰寫的這本書呀!怎么故事就照著演是嗎?
男主角的妻子貌似不幸遇到車禍,肚子里還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不應該更可憐,九死一生才活下來的嗎?為啥男主明顯更心疼兒子,兒子是老大,肯定先出生的,不知道這都是什么邏輯。
整個故事亂七八糟,一塌糊涂,就給一顆星吧。這一顆星是送給兩個孩子用望遠鏡看天空那里,畫面還是很美好的,妹妹的頭靠在哥哥的肩頭,還有一處妹妹給電視的聲音增加看起來也挺好的。其余的就沒啥出彩的地方了。
小時候看的電影,現(xiàn)在翻來看真的感覺劇情雖有點牽強但又有點巧妙。翻了很多評論好像能真看懂的沒多少。
這其實是一部表面只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片,但實則主要是一個讓剛剛拋棄自己信仰的人又重新相信上帝的過程,但好像大家都找錯了重點。先告訴你這不是像《世界大戰(zhàn)》那樣的科幻大片,而是關(guān)于信仰問題的文藝片,所以想找刺激的人請繞道。
大家看沒看過《i型起源》
這類電影可以歸類為比較另類的科幻片,我個人覺的雖然《天兆》比不了《i型起源》,但主旨和拍攝手法還是有點像的,后面告訴你。
劇情分析:剛剛喪妻的神父,全家人還沒有走出這片陰影時,外星人入侵,再也不相信上帝的男主卻在影片最后一刻追隨了上帝的指引保護了家人。妻子最后說的話,女兒對水的挑剔,兒子的哮喘,到最后再來看這一切僅僅是巧合嗎? 人可以分兩類,當碰到好運時,一類人會把它看做一種征兆,雖感到巧合,但相信這是高高在上的God所安排的,另一類則純粹把它看作是運氣。但到最后所有的巧合疊加在一起 你告訴我你還不會相信上帝?
前面支離破碎的劇情正是對后文的征兆,種種巧合讓男主又重拾了自己的信仰,讓他從第二類人變成了第一類。
劇情的緩慢和支離破碎正體現(xiàn)出男主陰沉壓抑的心靈,所以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要像看《世界大戰(zhàn)》那樣腎上腺緊繃,前面的緩慢、壓抑正是為了烘托影片最后一部分所給人震撼的那種效果(這和《i型起源》很類似,看到最后所給我的震撼差點讓我想去信上帝了,唯物主義萬歲′v`)。影片最后的那種滑翔視角 超帥的揮棒動作 還有觀賞態(tài)度的巨大反差,立即讓影片上了一個檔次。誰都沒有想到前面的很多細節(jié)都將是最后緊迫時刻的關(guān)鍵。影片里夾雜著一些我們看不慣的美式幽默,真的起雞皮疙瘩,但為了不讓前面的劇情過于枯燥也只能這樣。
當我看到很多評論都在說這是什么科幻片呀浪費時間 要加倍看 外星人low暴了 給親情加分 給蘿莉加分 導演的爛筆 終于看到外星人 等等等等的時候,我真想tm的說一句:想看《世界大戰(zhàn)》你再去看呀,想看外星人你去看《世界大戰(zhàn)》呀,不了解一下劇情簡介就這么倉促定義這個電影就應該是科幻大片了嗎?
又名: 生命的符號導演: 奈特 希亞馬蘭 (M. Night Shyamalan)主演: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 / Joaquin Phoenix / Rory Culkin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上映年度: 2002imdb鏈接: tt0286106
續(xù)上那誰的短評。皮亞拉的《林間小屋》里有很多類似的景別技巧,只不過它自身就是幽默感的一部分,不止通過揭示景別和機位的抽離,還通過揭示景別之外他人的在場;而沙馬蘭揭示的是“不在者”,這種揭示的幽默感是呆滯的、兒童的(華金對著電視喊“孩子們快讓開!”),我們看到家具,看到水杯,看到木欄…然后在電影的最后,我們進入到了“家具們”的視角:它們用一種尷尬而不失幽默的方式戰(zhàn)勝了入侵者,“不在者”保衛(wèi)了這個家。
借超自然元素來講述普通人的情感掙扎,超自然現(xiàn)象是對人類故事的隱喻,是考驗發(fā)覺和督促人們的工具。奈特電影主題都是相通的。拿本片來説,起初你會以爲牠是一部鬼片,可當看第二遍時,會發(fā)現(xiàn)影片在講述一個愛情故事?!短煺住芬嗳?,牠的確是一部科幻片,但牠也是一部有關(guān)信仰和虔誠的嚴肅劇情片。
影片中,很多地方借鑒歐洲電影慣用的方式,對人的內(nèi)心進行深刻的詮釋,尤其是吉布森和菲尼克斯的那段對話——當然,那段對話的內(nèi)容讓人更加難忘:“人們在感受運氣的時候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人看到后不認為那只是運氣,不認為那只是巧合,他們認為那是一種符號,是證明某處還有別人在別處注視著他們的證據(jù)。
該片的主題不是人類跟天外來客的沖突,而是主角對做人原則的反思,并由此提出同樣的問題:你要做一個怎么樣的人?有一類人認為,天下萬物事出有因,人類不是孤立的,這些就是有信念的人;另一類人相信,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異數(shù)和偶然,我們的命運誰也掌握不了,也就是對超自然的存在、對自己都沒有信念
【B-】剪影、遮掩、局部特寫、主觀鏡頭、音效環(huán)繞,以及透過電視媒介的鏡面反射,通過一切視聽手段來隱藏外星人的真身,是絕佳的氛圍營造,同時也是受限于制作成本的拙劣表達。文本上的裝神弄鬼與影像內(nèi)部的作者表達同時存在,但大部分時間內(nèi)都被前者所拖累,于是糟粕>精華。直到最后十分鐘才得以看見沙馬蘭的真正目的,前面大段大段的冗長都是為了這十分鐘的“奇跡”降臨,但文本上并未做到《第六感》那般讓人信服,場面調(diào)度又沒有《不死劫》那樣驚艷,導致影片就卡在這么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宣告了沙馬蘭的失敗。
消遣觀眾的片子,最后電視機那里嚇了一跳,好幾個地方的冷幽默也算有點兒意思,外星人的設定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了;“這就是為什么我不看電視的原因”;吉布森是從什么時候起成為傳教士的;沙馬蘭之前兩部那么驚艷,這一部跳水太厲害了吧
最后真的有外星人。
看表面應該是講外星人的,看導演和里面一些緊張的劇情和鏡頭的設計又有些恐怖片的感覺,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第六感》的導演終于還是把這片撥的很高,提到了信仰的層面,只是主觀意見太強。刻意治愈的目的性太明顯,讓人看完總覺得的有些不太舒服。
【指揮官:“我們有地球的資料嗎?”副官:“是的。地球表面的70%覆蓋著一種能對我族造成巨大傷害甚至致命的物質(zhì),該物質(zhì)還參與構(gòu)成了很多物種。所以下官以為,本次遠征真的不……”指揮官:“太棒了!勇士們,讓我們高呼口號沖向星辰大海吧!”全體:“打!勝!仗!就!回!來!結(jié)!婚!”】評論完畢
這不是關(guān)于外星人的電影,這是一部關(guān)于信仰的電影,講的是意識……汗呀
人們在感受運氣的時候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人看到后不認為那只是運氣,不認為那只是巧合,他們認為那是一種符號,是證明某處還有別人在別處注視著他們的證據(jù)。
算是沙馬蘭“神棍電影”第二部(第一部是《不死劫》),“麥田怪圈”只是噱頭,電影本身就是一部家庭電影,用破碎的情節(jié)和神秘學影像,為電影中的理論服務——偶然性中的必然性,角色所有的遭遇,都是一家人戰(zhàn)勝外星人的必要條件。以如今的眼光來看,該片全球4.08億的票房,非常不可思議,但電影7000萬的制作成本才更加離譜,就幾乎沒出過屋子的片子,要在內(nèi)地,絕對是網(wǎng)友口中的“洗錢電影”。電影出現(xiàn)在911之后,梅爾吉布森飾演的男主角承擔當年美國民眾一部分念想——失去親人之后懷疑上帝、隨后重新建立信仰的過程。所以當時還是能忽悠住人的,但也讓人認清了沙馬蘭忽悠的特色
不說史上最弱外星人和視效最差科幻片(除了戴著橡皮頭套和手套的外星人無任何特效),也不說極其做作的臺詞和傻不啦嘰的劇本,一直在想梅爾吉布森為何要演這樣一部爛片,原來是宗教狂為了教育大家要有信仰,冥冥之中自有某種存在關(guān)照我們
沙馬蘭的作品一向如此意識流,敘事很混亂,劇情支離破碎,不過在鏡頭和氣氛營造方面他還是很有一套的,偶爾的一絲幽默雖然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非當導演干什么,看這龍?zhí)着艿募苁剑鲅輪T也拿的出手…
沙馬蘭的人類補完計劃,科幻元素只是詭計。Tell Morgan to play. Tell Bo to listen. Tell Graham to see. Tell Merrill to swing away. 這是電影的轉(zhuǎn)捩點,此前同框中處于不同景深的人物暗示著他們信仰的搖擺與分歧,直到遺言以神諭的方式道出,來自他者的凝聚力終于彌合了裂痕。地窖戲完成了劇情的破局,外星人發(fā)出的深淵之聲從四面涌來,攝影機置于中間,反成為防御的緩沖帶。光線的流動為他們提供了前行的方向,破門、碎窗、擁抱自然與超自然,一家人終于完成了命運的接棒,還有誰在乎外星人因何而敗。
6/10。重溫。沙馬蘭大大降低了災難圖景,玉米田奇怪符號的上帝視點鏡頭、格蘭拿起刀折返回儲藏室門口趴下來看個究竟、地下室御敵時打碎的燈和樓上零零碎碎的外星人腳步聲,所有外星人的攻擊都存在一種假想性,全程通過電視信號的中斷和恢復來轉(zhuǎn)述外星人進攻和撤退,到最后外星人的整體形象出現(xiàn),手中抱著摩根對他釋放毒氣,也只有切斷的手指和電視機上逆光的黑影,更多鏡頭是人物害怕、猶豫的反應,如此反類型手法表達了沙馬蘭的宗教母題:從決戰(zhàn)前晚餐、拆木板保衛(wèi)房子到摩根的大難不死,正是格蘭從放棄信仰、戰(zhàn)勝恐懼到重拾上帝眷顧的心路歷程,結(jié)尾處一個窗外冬天降臨的內(nèi)部蒙太奇,格蘭穿上了神父的衣服,令911噩夢后社會秩序受威脅的美國觀眾,通過一部電影中威脅的象征性解決重拾精神支柱,這種遠離中國大眾生活的宗教情感是本片口碑失利的原因。
目前最愛的一部沙馬蘭,結(jié)尾給我的震撼甚至超過《第六感》:奇跡無處不在,我們只需要一雙發(fā)現(xiàn)奇跡的眼睛。繼續(xù)膜拜沙馬蘭的細節(jié)掌控和鏡頭設計。渲染氣氛水平超一流,外星人真身現(xiàn)身不到五分鐘,卻利用黑影、痕跡、訊號、倒影、縫隙等各種手段讓它們變得無處不在。阿比蓋爾可愛死了,好想親一口?。ú贿^外星人怕水的設定確實有待商榷)
上帝如果不展示憐憫,人類就會懷疑上帝的存在,遺忘,甚至辱罵。靈魂如果不經(jīng)歷考驗,自我就會忽視靈魂的高尚,懦弱,甚至崩潰。一切征兆都有它的指引,一切信念都有它的意義。毀滅與消亡,那只是結(jié)果,不是過程??謶峙c迷失,這才是根源,更是啟示。放棄活下去的念頭,那比真正的死亡,還要讓人沮喪。抱著視覺獵奇心態(tài)的人一定會對本片大失所望,因為《驚兆》的拍攝重心根本不是怪物,而是人,是人在面對末日災難與未知力量時內(nèi)心的劇烈變化,這遠比拍攝外星人和宇宙飛船有意思。沙馬蘭的切入點簡直刁鉆至極,他試圖通過神父這個角色來探討信仰的本質(zhì)。外星人出現(xiàn)其實是另一種神跡,妻子死亡→不信上帝→兒子復活→重信上帝,面對未知的恐懼,向另一種未知求助,這就是信仰,一種出于生存本能的敬畏。什么是先知,就是在征兆出現(xiàn)時,第一個察覺到的人。
引影友Alfredo先生的形容,這是一個媒體形塑恐懼實體的寓言,莫怪乎怪物真的走出螢幕,是如此叫戲內(nèi)戲外的觀眾感到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