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恐怖小雞 The Chicken
除了膿包成功勾起我對蓮蓬乳的回憶以外,情節(jié)方面無法引人入勝。正如前面幾個網(wǎng)友所說,片中的幾條線毫無聯(lián)系。
后來仔細思考了一下,發(fā)現(xiàn)自己實在太膚淺了。這是一部很有內(nèi)涵的片子。
開始說了過量雞屎排入海中,令海水污染,小鎮(zhèn)的水廠無法濾去某些重金屬成分,導致使用這些過濾水的居民身體出現(xiàn)變異。
片中不斷強調(diào)雞場用水量非常大,并且給了好幾個鏡頭給雞場中活蹦亂跳的小黃雞。我以為在這種劇情的構建之下,小黃雞會異軍突起----拉的屎令海水污染,水廠無法濾清污染的海水,這些水又重新用來灌溉
(喂養(yǎng)==)小雞。
自己拉出來的又吃進去。小雞們在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huán)中,身體機能一定異常強大,說不定已經(jīng)出現(xiàn)變異。這就是物種進化。
大家難道沒有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膿包的從來都只有人類和魚類嗎?這就是優(yōu)勝劣汰。
導演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下一部的名字叫-------
恐怖小雞 THE CHICKEN
2 ) 這其實是部環(huán)保驚悚片而已~~~~
這其實是部環(huán)保片驚悚片,主要是說水源被污染導致小鎮(zhèn)居民染上致命病毒集體死亡的故事。
可能是這片的預告片比較精彩,讓我對它產(chǎn)生了許多電影之外的想象。比如,漆黑的夜晚,安靜的小鎮(zhèn),逃亡的人們,迅猛的僵尸咆哮著撲來。。。。。。
導致我在觀看正片時,一直期待有這樣的鏡頭,可惜,這電影竟然不是僵尸片,而是一部類似《極度恐慌》的科幻病毒片,這讓我內(nèi)心對本片的期許值大打折扣。
好吧,我還是盡量客觀來看待本片吧,畢竟這是我一直期待的恐怖仿記錄片。
本片更偏向于老式風格的仿記錄片,用大量資料式的視頻(分別有新聞視頻和個人視頻等)拼湊切合起來,試圖呈現(xiàn)出一個全景式的致命病毒感染片。
電影里使用了新聞視頻,電腦視頻,手機視頻,安保監(jiān)控等拍攝手法。并采取新聞記錄片的寫實方式,展現(xiàn)出原本人畜安康風和日麗的小鎮(zhèn)迅速步入死亡慘劇的全過程。
作為一部仿記錄片,本片是合格的。但如果以恐怖片的角度來看本片,本片的恐怖效果差強人意。
本片浪費了太多時間在告訴觀眾,病毒的感染源是從哪里來的,兩個科學家又是怎么最先發(fā)現(xiàn)這些寄生蟲的,而對病毒爆發(fā)后的恐怖場面,電影卻一直刻意在回避,最多的也就是在展現(xiàn)感染者身上的惡心膿包。
可是這些對我來說太小兒科了,這些根本滿足不了我。
直到電影進展到2/3后,才漸漸進入恐怖片的狀態(tài),畫面里開始出現(xiàn)夜晚的小鎮(zhèn),街上躺著各種尸體,不明真相的人們開始面對未知的恐懼。
但是別高興太早,整個電影就在結尾處出現(xiàn)了一個襲擊人的類僵尸感染者,然后就迅速結束了。
整個觀影過程就像是一直讓我不停的吃甜品,好不容易等到一碟牛舌,才剛吃幾口,就突然被告知晚餐已經(jīng)結束了。
導演更希望是在拍個警醒世人環(huán)保驚悚片,而不是生化恐怖片。
電影還有個問題就是缺少驚險場面,用了太多的仿生活寫實手法,卻缺少驚險的動作場面。如《死亡錄象》等片里,第一人稱視覺的搏殺逃亡情節(jié)。
也可能本片導演是文青附體,鄙視那些恐怖片粗俗,所以想拍個有內(nèi)涵的環(huán)保主義恐怖片,但是本片又缺少《靈動:見鬼實錄》的氛圍感。
導演一直在努力擔任谷歌新聞視頻的功能,將和小鎮(zhèn)病毒事件所以有關的視頻全部展現(xiàn),致力于事件的真實性,展現(xiàn)了事件里的人物眾生相,但是卻缺乏對人物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增加主要人物的觀眾緣。
使電影還是缺少一種群體事件和蝴蝶效應的緊張氛圍,電影里雖然說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大家還是各顧各的。盡管電影里有展現(xiàn)一群感染者哭爹喊娘的片斷,但是對電影常出現(xiàn)的幾個人物,卻始終缺少同呼吸共命運的危機感。
當然,這些看法也只是我的一廂情愿。
或許導演就只是想拍部寫實類的環(huán)保驚悚片而已。
這類題材我國最應該拍的,那么多污染嚴重的地區(qū),美國再怎么臟,面對我們也自嘆不如??!
3 ) 現(xiàn)實往往比電影更恐怖
豆瓣對這部電影的評分有點低了。
這是一部不錯的偽紀錄片,不能算的上是恐怖片,雖然影片中出現(xiàn)大量令人感到不適的血,肉,惡心的蟲子,這些恐怖片常出現(xiàn)的元素并不能構成它的恐怖性。
它最大的恐怖在于看完影片之后的回味,猛然意識到有一天片子里的東西可能會變成真的,想到這里不禁背后一陣寒氣。
這部電影關于環(huán)境問題的警示表現(xiàn)得較為中規(guī)中矩,不像《下水道里的美人魚》那般極端,所以不那么容易被人記住,只能說是一部拍的還算不錯的偽紀錄片,而表現(xiàn)同樣主題的《下水道里的美人魚》就顯得比較獨樹一幟,令人反胃的獨樹一幟。
如果你追求刺激,那么這部片子可能不適合觀看,它略顯平淡,沒有什么大的高潮,也沒有逆轉的結局,和紀錄片一樣。
4 ) 探索性的“偽紀錄片”
感覺有點像前幾年Brian de Palma的那部《節(jié)選修訂》。動用時下最熱門的攝像記錄手段,虛構情節(jié)中混合紀實片段,營造出真假參半的人物角色、情緒和故事。
影片主旨相當有啟示性,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深遠無法估量,人類給自己帶來的惡果始終一天會顯現(xiàn)。聲音和畫面設計非常講究,往往是平靜歡樂的場面配上陰森乖戾的配樂,還有一個時而浮現(xiàn)在畫面外的敘事聲音;敘述者和虛構人物同時講話的場景相當多,令畫面的信息量陡然上升;還有一段“只聽其聲、不見畫面”的場景,恐怖氣氛渲染得確實很不賴。
碎片化的故事、背景缺失的角色、捉摸不定的情感起伏,均是影片的致命弱點。然而作為一部探索性的“偽紀錄片”,影片傳達出的信息還是有相當重要的社會意義。
5 ) 恐怖海灣
最近鬧的兇猛的KFC麥當勞45天出欄雞是不是就是這里看到的?很奇怪的這些造謠的人什么心態(tài)?聽風就是雨不經(jīng)大腦思考的話從身體中后偏下部噴薄而出。唉。真是感到無限悲哀。
這部電影開始的流程讓人感覺瞌睡。各種紀錄片似的鏡頭晃的人頭暈。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有點瞌睡的原因。。后來各種人身上的水痘啊什么的化妝倒蠻像的。
蟲子變異?讓我想起來前一陣看的鐵線蟲入侵?,F(xiàn)在多拍這種片也是為了大家對于環(huán)境多關注一些吧。經(jīng)濟發(fā)展不能以損壞環(huán)境為代價。畢竟經(jīng)濟再發(fā)展。人還是要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不能指望多年以后大家全都罩在一個玻璃罩內(nèi)生活吧。
發(fā)現(xiàn)異常以后。政府首先做的不是查找發(fā)病原因。竟然是封閉網(wǎng)絡微博手機信號。我有些想笑。這好像是諷刺天朝的做法。我不知道國外是不是也會這樣做。但至少。我們?nèi)陨钤诰钟蚓W(wǎng)中。真是可笑又可悲的一個國家。
6 ) 偽紀錄片的翹楚
恐怖海灣以偽紀錄片的形式仿佛真實再現(xiàn)了一次污染造成的重大衛(wèi)生事件,那數(shù)以億計的魚尸、尸橫遍街的小鎮(zhèn)、諸多市民身上糜爛的皮膚和當局丑惡的嘴臉無不令人作嘔。讓我聯(lián)想起國內(nèi)偶爾見諸報端,多數(shù)杳無音訊的污染事件,地方政府在經(jīng)濟發(fā)展(個人政績)與環(huán)境保護的抉擇中自然毫不猶豫地把民脂民膏壓在了更現(xiàn)實的一端,眼見著錦繡河山與炎黃子孫的身軀被污染褻瀆,爛到壤土三尺,爛入骨髓的時候,他們的中國夢竟然是回到淳樸、清凈的天然世界;可現(xiàn)實終歸不能格式化重裝,遺給子孫后代的這筆環(huán)境債不知何時能了。
過多的不直現(xiàn)恐怖,而希望通過外化的表情和場景從心理上先發(fā)震懾住觀眾,但這絲毫不起作用…喧囂城市一夜之間變成寂靜嶺,前因后果都沒有太多解釋,結尾更是草草結束,這是我看過的最無趣、最不恐怖的恐怖片。抱著看恐怖片的心態(tài)看了一部環(huán)保喪尸片。
陰謀論+偽記錄不死
沒有想象得好看,劇情還是不夠夸張,最好是感染者都變僵尸才好!
2012-323.
不倫不類
這敘事風格實在看不下去
說是驚悚片,實質上就是部環(huán)保教育片...偽紀錄片近些年越來越多,但能有創(chuàng)新突破的卻越來越少,本片表現(xiàn)平平,重口味鏡頭也相當少,比之前看的《致命錄像帶》還要差一大截。
還算是今年偽紀錄片式恐怖電影里不錯的了
同樣是偽紀錄片,但本片不是在炫技販賣真實,用第一人稱制造一驚一乍的鏡頭,而是用這種紀錄片最原始的功能來渲染“真實”的氛圍,慢慢的隨著寄生蟲的蔓延變成一座人間地獄。導演的野心在于只是展示,就算惡心的膿包也只是在平靜的展示,而不是像某些無恥的3D恐怖片那樣濺你一臉。★★★☆
你滿心期待恐怖情節(jié),其實人家拍的是環(huán)保片
坑爹的評分!
偽紀錄片,不過做的很真實,第一人稱講述穿插著各種鏡頭,一點點鋪開,恐慌感也越來越強,不需要太強的劇情最主要的是你能感覺到他是真實的 這就可以成功了,腐爛,膿包看著有點難受,片中居然還出現(xiàn)了 江蘇新聞網(wǎng)水印的圖片來證實片子真實性... 這是黑我大天朝啊
這應該是我看過視覺上最不恐怖,最不緊張的偽紀錄片,但是正因為影片從頭到尾冷靜的敘事以及客觀的描述,反而讓其比那些主打第一人稱的“冒險”式偽紀錄片更為讓人不寒而栗,一切看起來都像真的一樣。
紀錄片式紀錄真實。偽紀錄片是紀錄一個故事。感覺不強烈。
這是蟲子恐懼癥的終極惡夢,也是可圈可點的偽紀錄驚悚片,并沒有陷入走火入魔的DV風格,反而強調(diào)【紀錄】二字,通過對大量素材視頻的流暢剪輯,牽引出探究事件真相的敘事主線,營造出令人恐慌坐立不安且極具節(jié)奏感的觀影體驗。而問題卻出在它并不恐怖,也沒新意,卻刻意突出惡心畫面,顯得廉價。
飯前慎看,蟲子恐懼癥慎看,適合人群:偽記錄+陰謀論+病毒/寄生/感染題材愛好者。其實紀實性與恐慌情緒還是營造得挺好的,環(huán)保警示立意也比較深刻,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腥臭味,大概有段時間不會想吃海鮮。
又是偽紀錄片式的恐怖片,不過相比之下總覺得這種的要比科洛佛檔案之類的更有代入感,其實嚇人場景并不多(最后有一個而已),而且里面演員各種熟臉。。呃,確實是今年恐怖片里非常不錯的
偽記錄,很一般
看了這一期柴靜在海邊主持的《看見》,我再也不敢去海邊了
雖然后面的部分似乎沒有那么紀實了,但是由于極度的震驚和恐怖,使人很難注意到這一點了。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過于駭人聽聞了,以至于即使我們知道它的不可能,依然會因此毛骨悚然。聲音和畫面的技巧運用的十分得當和出色,非常圓滿地支撐起了這個故事。這是今年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最可怕的電影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