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家務(wù)的男人》請到了新嘉賓,有潔癖的楊子姍和她老公吳中天。
其實對于我這種神經(jīng)大條的人,“潔癖”是我沒有接觸過的領(lǐng)域,每一個進入楊子姍家的工作人員都需要挨個消毒,走以后她還要逐一清潔。
但其實真不是她“矯情”,如果不做這件事她會很難過,這世界真的是有各式各樣的人。
也許看完這兩個人,你就會理解楊子姍——
怪胎
豆瓣:7.0
陳柏青患有嚴重的OCD,也就是神經(jīng)性強迫癥,而且患有非常嚴重的潔癖,
他需要不斷重復一件事,才能安心,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
如果沒有做到他就會很難受,這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陳柏青每天早上7.30分起床。
拿起手機關(guān)掉鬧鐘立刻起來,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誤。
被子要疊成豆腐塊,每顆牙齒要刷七次,一次也不能少。
打開他的衣柜,都是清一色的同款T恤,而收拾好個人衛(wèi)生后,他還要進行每天都浪費大半天完成的項目,清掃。
不可以怠慢,每個地方都要一塵不染。
其實最開始陳柏青的癥狀并沒有那么嚴重,他只是特別喜歡洗手。
但慢慢的,這種洗手的頻率越來越多,甚至只要他一緊張,就需要不停的洗手。
而這,似乎就是強迫癥的開始。
每個月的十五號,是陳柏青的苦難日,
因為這一天他需要走出舒適圈,出門,陳柏青要把所有外出需要辦的事都在這一天解決。
什么交房租、水電費、看醫(yī)生、超市采購...
而每次出門陳柏青都會全副武裝,手套、防護服、口罩,這就是陳柏青日復一日讓人崩潰的生活。
直到他遇見了她,一個和陳柏青有著相同OCD的女孩,遇見她的那一刻,陳柏青仿佛在茫茫人海找到了另一個自己。
她叫陳靜,同樣患有OCD,并且她需要不斷去超市偷東西來滿足自己的OCD,如果沒有做,她會覺得很難受。
他們在那一刻,達到了共鳴,
唉,原來你也是耶~
于是惺惺相惜的兩個“怪胎”很快在一起,這是意料之中的結(jié)局,
為了能在一起他們在自己OCD邊緣不斷試探,比如吃路邊攤、撿垃圾、或者擁吻...
為了減少外出,兩人也很快的搬到一起同居。
而剛在一起的兩人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不斷努力著,
該片是亞洲第一部用iPhone拍攝劇情長片,
導演廖明毅本次除了擔任導演外,還兼任編劇、攝影與剪輯,但這個小成本的電影,卻獲得了國內(nèi)外好評。
他成為了今年度臺灣電影國際影展拿下最多獎項的影片。
意大利烏迪內(nèi)遠東影展獲得觀眾票選水晶桑獎和紫桑獎;
富川奇幻影展拿下亞洲電影奈派克獎;
還獲得加拿大奇幻影展觀眾票選獎以及紐約亞洲電影節(jié)評審團榮譽大獎。
而手機拍攝,從一開始陳柏青視角1:1正方形畫幅,
到陳柏青和陳靜在一起后,改變視角的變成16:9的常規(guī)世界。
這種設(shè)定就很有趣,雖然不新奇,但也是一次工整的嘗試。
這種改變,好像被框住的人,突然開闊的視野,
而陳柏青的OCD毫無征兆的消失了,他可以不帶手套就拾起地上的泥土。
他開始不局限于和陳靜一起待在家里,也不局限于每個月一天的出門采購,他想方設(shè)法的出去,從一周一次到一周兩次、三次...
甚至于到后來的出去上班,應(yīng)酬、一宿一宿不回家。
以及找到了可以正常交往、擁吻的出軌女朋友。
而陳靜卻依舊每天呆在家里,日復一日的重復清潔、打掃、整理,
只是原本兩個“怪胎”變成了一個“怪胎”。
陳柏青開始指責陳靜的“怪”受困于牢籠,他自己想有擁有正常的生活,對于自己的出軌,他振振有詞。
原本愛情里的平衡被打破后,分手只是遲早的事。
我們在斥責陳柏青渣男、玩弄感情、朝三暮四時,導演忽然給這段關(guān)系來了一個反轉(zhuǎn),還是剛遇見的美好,剛開始的兩個“怪胎”。
而這一次痊愈的是陳靜,所有的故事像是重演一遍,
在陳靜的腦海里演練了一次,這一次同樣無法避免的分手。
“該結(jié)束了嗎?在我做這一切傷害他的事之前?!?/span>
這是電影結(jié)束的最后一個問題,也是留在我心里久久揮不去的沉痛,
一段關(guān)系最重要的是平衡和步伐一致。
無論夫妻還是伴侶,很多時候都是人生路上的同行者。
我們需要大體的步伐一致,只有這樣才不會把任何一方落下,而落下的一方往往痛苦不已,以為是不是你把我丟棄了,以為我只要站在原地你就會等我。
而這種差距久了,遠了,就再也彌補不了了。
其實你無法責怪任何一方,有時候一段感情達到一個臨界點,已經(jīng)不愛了所有的彌補都變得無力、蒼白。
相愛的時候所有的缺點都是優(yōu)點。
不愛了所有的優(yōu)點,都變成缺點。
“愛情里沒有先知,也沒有怪胎,只要有愛,相愛的怪胎們見怪不怪;沒有了愛的單數(shù)才淪為怪胎?!?/p>
我喜歡看電影,看完一部電影,我腦海中就會自動搜索類似的情節(jié)電影,自我感受地對比一下,這兩部電影都是中國臺灣拍的,《聽說》是2009年,《怪胎》是2020年,我很喜歡里面的愛情感覺。男女主角互相喜歡,慢慢地走到一起,純真無邪,互相依偎,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聽說》,彭于晏誤以為女主角是聽障人士所以處處關(guān)心,怕觸動對方的敏感自卑心態(tài),送便當,送大樹,特別是大樹這一段,我特別喜歡,世間真的有這么可愛的人嗎?
愛情不會因為身體或心理之疾而不會來
愛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根發(fā)芽,只要有愛得浸養(yǎng),它就可以茁壯成長。再怪的人,都有人愛?!堵犝f》講的是聽障人士,《怪胎》講的是嚴重神經(jīng)性強迫癥患者,前者雙方互相誤會,但也是誤以為雙方都是聽障人士之間相愛的,后者的話,兩個人都是嚴重的神經(jīng)性強迫癥,要穿著雨衣才能出門。但是他們都相愛了,摒棄了聽障或者神經(jīng)強迫癥,愛情是能夠在任何地方扎根的。當我看到黃天闊的爸爸媽媽精心地準備了小字卡,那一刻,心都融化了,一是真心,二是家庭接納。
故事的結(jié)尾,好似心理之疾更難令人接受
個人發(fā)現(xiàn),《聽說》完美結(jié)局,給人以愛情的美好;而怪胎的后半段卻悲傷結(jié)束,讓我久久不安。我不禁想,心理之疾似乎更令人難以接受,這個社會對于心理之疾接受程度還有待更加寬容。無論是《怪胎》里的陳柏青還是陳靜,是誰先神奇地治愈了神經(jīng)性強迫癥,是誰背叛了誰,我覺得都不重要,結(jié)局就是這樣,他們分開了,恢復健康的那個人背叛了另一個人呢。我甚至遷怪于導演這樣的安排,他們兩個不能同時恢復正常嗎?難道“怪胎”在別人眼里就是這么不受歡迎的嗎?誰愿意離開社會啊!
但其實仔細想想,《怪胎》里的男女主角好像一開始就沒有為對方真正地觸動過,像女主角習慣了偷超市的巧克力,但陳柏青也沒有指出不對,而是一起加入了這個偷盜行為。他們強迫著對方去挑戰(zhàn)不敢為的清單。愛情的出發(fā)點是否要純真無邪呢?在一方痊愈后,另一方是無可救藥地想要醫(yī)生恢復它。那么他們的愛情基礎(chǔ)是這個神經(jīng)性強迫癥嗎?它消失了,愛情也就消失了。
純真的愛情里,互相感動與進步
最好的愛情狀態(tài),是兩個人互相寬容,互相進步,互相影響,學習到對方身上的好習慣,好的優(yōu)點。而不是“愛時所有缺點都是優(yōu)點,不愛時所有缺點都是致命傷”。在《聽說》里,我們看到了理想,央央為了姐姐的理想而支持,央央和天闊一起攜手進步。這樣的愛情才算得上真的愛情吧!在現(xiàn)代消費主義社會,我們?nèi)菀紫萑氲健跋M怪圈”,以為金錢就能夠買得一切,但盲目地消費帶不開長久的體驗。愛情也是一樣,假如想長久地體驗愛情,那必然要付出深刻的思考和努力的汗水。
我們因何而愛,我們愛她的什么,我們愛的多深,愛情里的自己究竟有何進步……
世界末日就要來了,我們要開始種樹……第一棵…… 第二棵……三棵樹就可以是一座美麗的森林!我喜歡這棵扮演的大樹,呆呆地待在原地,等待著愛的到來,就算世界末日到來,三棵樹抱在一起就是美好的未來。
By冬瓜明
20220713
兩個怪胎相遇之后 彼此的怪,不再奇怪 亞洲首部iPhone拍攝劇情長片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們是彼此的怪胎。 陳柏青是一名嚴重神經(jīng)性強迫癥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每月的15號是柏青唯一一天出門採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 原本以為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爺讓他們相遇,發(fā)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然而這段看似命中注定的關(guān)係,卻在柏青的強迫癥突然消失后,漸漸的變了調(diào)…愛情的承諾,真的能永保新鮮嗎?
我可太喜歡這類古古怪怪、又可可愛愛的電影了,瞧這高飽和度的大面積色塊,這令強迫癥愉悅的對稱構(gòu)圖,多少有些韋斯安德森的影子,但和《布達佩斯大飯店》那種歐式童話感覺還不太一樣,情緒上有些《大狗民》的清爽味兒,總之,透露著一種有趣的神經(jīng)質(zhì)。
可惜只有前半段維持住了這種荒誕活潑,后半程情緒整個down掉,直到最后也沒拔起來,與我看完預告、點開影片前,期待的輕喜劇有些落差,情感上沒有得到滿足,所以總體評分4星★★★★
這部電影看似講了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男主女主偶然相遇,因為共同點相愛,接著其中一方失去這個共同點,最后是兩人面臨分開的開放性結(jié)尾。不過借由OCD這個外殼,外加男女主的演技也一直在線,前半場從相遇到相愛相處的過程看起來還蠻有意思的。
但是故事后半段情感沖突后就開始狗血,女主人設(shè)還怪怪的。前面基本是女主主動“表白”,牽引感情線和情節(jié)線(提出交往、展示人體模特工作、提出潔癖挑戰(zhàn)、合照時牽對方手),一副明朗敢愛的樣子,男主就主動了一回(提出同居),而當男主OCD痊愈,兩人情感矛盾出現(xiàn)時,女主又是偷看手機又是隱忍又是跟蹤,我都納悶好幾回,就這性格怎么還不搬出去?結(jié)果一搬回去就自殺了,看得我一陣氣。
是,之前是埋伏筆說女主有自殺傾向,是,人的確可以既敏感又明朗,可總覺得缺乏人物性格內(nèi)核應(yīng)該具備的統(tǒng)一性。
簡而言之,就是作為一個電影的主要角色,統(tǒng)一的內(nèi)核,最基本的表現(xiàn)就是“勇敢”——用以推動情節(jié),或者是“不勇敢”——用以反襯另一種勇敢的選擇或者跟進劇情,女主這前后的反轉(zhuǎn),看起來有些令人費解。
緊接著下一段關(guān)于女主的設(shè)定也不喜歡,換女主病好的時候,為啥還是男主那個當編輯的工作,她跟圖書出版社啥關(guān)系就升職加薪了?好敷衍的設(shè)定啊,為啥就不能是畫家?她家里不是有一副很大的畫像嗎,就不能是她得病后有什么繪畫障礙,只能當人體模特接近藝術(shù)工作,病好了回畫室當老師什么的?人物背景豐滿一點啦。
再說兩次分手后相遇的場景,男方病好說不認識對方時就一副絕情的樣子,女方病好說不認識對方就于心不忍的表情,不知道為什么看起來也有些不爽。
還有結(jié)尾,為啥就不能歡快一點呢,我真挺期待兩個人一起好起來的,但是兩人一塊病好,貌似又不能體現(xiàn)想要討論的話題了。那不一起病好也可以處理得歡脫荒誕一些啊,另有一個同路人,或者臆想出一個同伴一起瘋,再或者直接魔幻掉,都比悲悲戚戚好,總之被這樣荒誕開場吸引的我,就想要看到一個快樂的結(jié)局。
哎電影我還是蠻喜歡的,怎么講這么多不喜歡的地方,大概是因為可惜吶,離滿星的喜愛就那么一步之遙,國產(chǎn)韋斯安德森近在咫尺啊!
我覺得這部電影想要討論的主題可能并不是愛情,因為在我看來男女主之間也根本不是愛情,只是一種“同病相憐”。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簝蓚€丑得很特別的人,本來各自丑著,碰見對方之后,發(fā)現(xiàn)一樣丑得很特別,交流一番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你懂我!”,就惺惺相惜在一起了,結(jié)果不論其中哪一個整了容,正常了就馬上拋棄另一個,這能叫愛情嗎?剩下那一個聲嘶力竭讓對方丑回來的心態(tài),有美好在里面嗎?
從狀態(tài)上講,就是“正?!?gt;“一起難過”>“獨自難過”唄。
所以本片的“OCD”只是一種隱喻,類比那些被人類拿來充當情感工具的一種條件,比如影片中間,電視里面播報類似新冠病毒爆發(fā)的新聞。
那么影片中“同病相憐”的情感就可以這樣理解:當人們面對某種險境時,孤獨中的危機感總會更強烈,這時候有一個人陪著自己,總好過獨自面對恐懼,可在這基礎(chǔ)上建立的情感關(guān)系,必然也會隨著危險的遠離而分崩離析。更普遍的情況是,這浮沙一樣的愛情,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太大的危機,僅僅是孤獨就足夠它出現(xiàn)了。
從這個立意來看,本片的小清新面貌是不就立體起來了,不過隱喻雖好,形式上還是希望能再荒誕不羈一些,講道理可以,必須讓人從頭笑到尾才行。
借由OCD的隱喻,其實探討的是普通情侶之間遭遇重大改變時,雙方該如何處理彼此的親密關(guān)系。
第一部分:常規(guī)展示。一開始先介紹男生“怪”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而女生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他一如既往的習慣,開始自發(fā)尋求改變,而女生的主動則加持了這種改變,兩個人在一起同時做出自己規(guī)則范圍內(nèi)的跨越:進行垃圾大挑戰(zhàn),都是彼此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屬于同等公平的改變嘗試。兩人針對彼此吸引的支撐——怪,做出靈魂約定。
第二部分:危機降臨。男生對于鴿子——外部世界的原始好奇,使得OCD意外被治愈。女生如臨大敵,希望停留在彼此熟知舒適的區(qū)域,并做出極端反應(yīng)想要通過尋醫(yī)求神拜佛巫術(shù)手段找回男生的OCD,未果只能讓自身被迫接受這一改變,自己在抱有不甘委屈等情況之下,進行妥協(xié),然而心不甘情不愿的讓步伴隨著必然的得寸進尺,然后走向任何末路愛情都必然的俗套走向:另一個與改變后自己更為合拍的人出現(xiàn),一步步試探原本伴侶的忍受邊界,在突破邊界后將臟水潑向?qū)Ψ讲⒄f破分手。
第三部分:角色反轉(zhuǎn)?;蚴菈艟常蚴且芟?,或是假象,看到那個象征著外部對人類無限永恒吸引的蜥蜴遇到的人變成了女生,她完全腦補出了之后會發(fā)生的一切,當她滿眼淚痕轉(zhuǎn)頭時,已經(jīng)跨越了能夠回頭的路徑。
我不想討論這部電影的形式,有人喜歡,也有人覺得俗套,總會有人在電影里找到他討厭地方,也有人??措娪暗膬?yōu)點。 我很看重電影的內(nèi)容,對于設(shè)備技術(shù)和電影技法上的缺點,我的寬容度還是很高的,再好的劇組也拯救不了一個爛劇本。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討論的主題,“是不是只有條件平等兩個人才能相愛?” 男女主都患有OCD(神經(jīng)性強迫癥),在正常人眼里,他們就是“怪胎”,都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也正因為OCD兩人才相遇相愛,彼此能夠互相理解、包容,一起努力對抗OCD。就像所有的愛情電影一樣,開始都是那么的美好和甜蜜,男女主都沉浸在愛情的滋潤中,許下海誓山盟,矢志不渝! 可是,男主的OCD突然好了,癥狀全都消失了,不再有強迫癥了,可以外出了,可以工作了,也可以接觸到正常的女孩了,所以裂變就這么來臨了! 可想而知,女主有多么的痛苦,兩人只得不歡而散。 女主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一個夜里她進去奇幻的夢境中,醒來發(fā)現(xiàn)回到了過去,同時康復的人是她自己,而不是男主。女主瞬間意識到,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事,她會不會也拋棄男主呢,在這樣的假設(shè)中影片結(jié)束。 其實男主有沒有康復呢?男主看見鴿子OCD便康復,從這里開始,之后的劇情已經(jīng)是奇幻的手法了,導演只是在假設(shè),如果其中一個人康復,會是怎么樣呢?先假設(shè)男主,然后假設(shè)女主! 假設(shè)的結(jié)果并不樂觀,他們還是分開了。他們在一起是因為都患有OCD,因為“異于常人”,因為“平等”,所以兩個“怪胎”才能在一起,而其中一個好了,“平衡”被打破了,愛情也隨之破碎。 在患有OCD的情況下,兩人被看成怪物,可是,對于我們這些沒有OCD的所謂的正常人,真的正常嗎?我們都是患有各種奇奇怪怪毛病的“怪物”!我們都像片中的男女主一樣,尋找著和自己一樣患有“OCD”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相愛,只有這樣才能包容,只有這樣才能平衡、平等!這不就是當代社會的現(xiàn)狀嗎?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有很多身份,不同的工作,相異的能力,亂七八糟的喜好,混亂不堪的習慣,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所以因為這些差異兩個人真的就不能在一起嗎? 在可笑的條件平等下,才能有包容,有愛情,同樣,導演在影片最后也展示出了,變心的男主OCD又復發(fā)了,所以這個平等的條件又被打破了,他的新女友驚恐的看著他,從她的表情上就能知道,她絕對不會包容這個怪胎男友,是啊,誰包容你啊,包容你奶奶個卷! 電影就是這樣一種藝術(shù)品,她把生活中人們忽略的,不敢正視的矛盾,在熒幕上放大,赤裸裸地展示在人們面前。抬起頭來吧,大家!別老談那些吃喝玩樂,車子孩子房子銀子,也該思考一下人生了,你為什么不幸福?不是因為這些,是因為沒有相愛,沒有包容,是因為我們都是各種各樣的怪物,根本不存在完全的條件平等?。。?!我們都是在自欺欺人! 每個人從電影里看出來的東西不盡相同,我不管別人看出來什么,反正這就是我的想法,這也不是什么影評,只是我情緒發(fā)泄的隨想而已!
7/10 這個世界有病菌、污染和僵尸,我們也有病。遠處的天地我已毫無興趣,只想和同類永遠地呆在家里,讓空凈的濾芯和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打掃拯救我們。過分可愛,這片放在 Social Distancing 的疫情當下未免太應(yīng)景,人人都是自我隔離的怪胎原子。敘事視點一直在 OCD 患者,從男性切換至女性,從方形切換至寬幅,但借由 iPhone 完成的視聽嘗試噱頭大于實質(zhì)。
喜出望外,如果說第一幕僅僅停留在有趣,讓人誤以為只是普普通通輕喜劇的話,到第二幕的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就探討了一個深刻的話題:一段關(guān)系中的變與不變,它的原因、發(fā)展和我們究竟該如何應(yīng)對。更驚艷的其實是第三幕,因為它沒有停留在哀怨和控訴,而是有了一種以己度人的反思,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
以為患上相同的怪病,就能攜手相愛。當他突然痊愈,她卻不想康復。感情里誰變成了留在過去的壁虎,誰變成了向往窗外的白鴿。愛時所有缺點都是優(yōu)點,不愛時所有缺點都是致命傷。患了相愛的頑疾,不能丟了自由的藥引。中了解鈴的詛咒,不能忘了系鈴的僥幸。若愛情是超市偷來的巧克力,最終還是要還回去。
吸引兩個人在一起的頻率如果不再一樣,就會變成對方眼中的怪胎。
前半段是很可愛的愛情喜劇片,後半段話鋒一轉(zhuǎn)變成探討社會化與非社會化之間的隔閡,以及生活迎向變化的逆來順受,立場轉(zhuǎn)換,改變依舊是必然的,《怪胎》是一部執(zhí)行的相當工整的實驗電影,但也許全片維持著像前半段愛情喜劇的調(diào)性,我會更喜歡?!肝覀兌荚趯ふ抑梢远摇⒉t解我的同類」
裱起畫像,盒中挑戰(zhàn),骯臟接吻,算卦符水,社會規(guī)訓,新冠背景隨人心“正?;焙笾饾u崩壞掉一個OCD愛情童話,我要是你也一樣,是否該在傷害發(fā)生之前結(jié)束一切?……鴿子出現(xiàn)前的4:3畫幅敘事蠻趣怪可愛,畫幅正常后,故事也逐漸回歸到規(guī)范化的無聊狗血,所以正常人類果然不適合戀愛吧。PS:在臺灣做翻譯收入好高的樣子?
的確有不少可愛俏皮、讓人會心一笑的段落,但就是把短片拍成了長片。
我的老天鵝,謝欣穎演技可以算的上是太好了吧?大驚喜!一直以為她是面癱一族,殊不知收放自如的很有勁。如果可以我想給這部六顆星。
吃出頭發(fā)的路邊攤、路人吐到鞋上的痰,還有爬到腳上的蟑螂,普通人也不可以......
3.5 前半段真可愛,使眼球舒適的置中構(gòu)圖、亮黃配色,加上新穎題材OCD(雖然只是外殼),但可惜後半段的劇情落入俗套,若拍成短片更好。
兩個人相識、熱戀、冷淡、變心、吵架、分手,這似乎成了現(xiàn)代人愛情的必經(jīng)之路,那只鴿子或者那條壁虎甚至OCD的背后就是你變了 就是你變了 就是你變了 然后所有的東西全然沒有了任何意義。看似甜甜的愛情 到結(jié)局的旁白出現(xiàn) 才發(fā)現(xiàn)原來現(xiàn)實那么殘酷。
3.5 潔癖O(jiān)CD、細菌導致的與外界隔離等設(shè)定,防護服、口罩等元素的全程使用,僅以家與外界的5-6個極少場景,都令人無法忽視與這部電影同生的新冠語境。整個電影非常追求形式趣味,但無論視聽還是劇情,創(chuàng)設(shè)出的新鮮勁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后半段聚焦邊緣人的怪奇之愛背后,揭開親密關(guān)系逐漸流逝帶來的沉痛與傷害,走向老套的議題。回過頭看,基本還是一部靠表演撐著的電影。林柏宏主持前半段,把設(shè)定統(tǒng)統(tǒng)落地,之后多次切換形象與人格,令人信服。謝欣穎主持后半段,纖細的心境私語在情感上有穿透力,最后還來了個“《你一生的故事》時刻”。兩個演員都很注重片刻的失神、失語、呆滯、靜默帶來的節(jié)奏感和力量,是愛情偶像劇的天花板演法了。
明艷的色彩,一派鮮活特異的南國風致。畫幅比和明暗變化,1:1本身給人一種完美不缺的感覺,16:9則是一種大眾隨意的。非常新奇的切入點,一種開放的討論,一面精致的影像。能從電影里感到很大的導演的真誠。依舊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但是加入OCD之后就是一種自我重視的體驗。說起愛情,我們嘴上談著都是誰都知道的言論和感悟。但是這個電影很直接地讓我們看到自己在情感里的各種異類舉動和想法。同時也看的到,寂寞和距離的累積總會把情感逼到死角。就像你站在愛人身后,你本有足夠資格上前,但是時間拉開距離和面對著生活中的種種變化會把你定在原地。我們都很怪啊,各有自己的執(zhí)迷和任性。上升到這個層面看,有沒有OCD,是男是女,交往一天還是三個月,冷寂還是歡愉,我們都一樣。
前半段輕巧,后半段老套
除了手機拍攝,骨子里還是小清新愛情片,顏色使用得很突出。整體前半部更好看。
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不要對他人報有過多期待。
開始以為是兩個怪癖的人相遇的可愛的故事,后來劇情急轉(zhuǎn)直下好窒息,描述的親密關(guān)系,感情里面的易變,家庭主婦的困境,渣男,厭倦,爭吵,出軌,無力感,卑微,相互推卸責任,和女主強烈共情,想起之前的ex們,想起那種感情末期痛苦壓抑的感覺,像恐怖片。
無論怪胎與否,當兩個人行為節(jié)奏想法漸趨不同,難免有天由情人變成陌生人。
所以,愛情里沒有性,無法維持長久!
4.5星左右。比想像中更喜歡,前半段特別有趣也很可愛?!笎鄣臅r候,那些對方的缺點都是優(yōu)點;不愛的時候,那些缺點都將成為致命傷?!购芏嗪芏嗟娜嗽谔と腙P(guān)係之前,總覺得只要夠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可以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對方也將因為愛而為自己做出改變,但又是否有想過,在不變的情況下,是否仍能維持一樣的愛?世界上亦沒有不變的事,可是在茫茫大海之中,又豈能去細思那些變與不變對愛情的影響,只是在踏入任何關(guān)係前,總得好好思考過,才能不後悔。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追求速食愛情的趨勢之下,這些又豈是容易的事,要有一個和你同樣認真、同樣想為一段感情負責的人更是一件再難不過的事了,與此同時我竟只能雙手一攤、聳聳肩,期待下一個遇見的人能如我一樣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