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重慶
第2集,揚州
第3集,喀什
看了三集,覺得最想吃的是喀什的古法烤魚先熏再烤,沒有吃過這種吃法的烤魚,感覺肯定很好吃。另外比較疑惑,喀什為什么用魚會選草魚,草魚也是新疆淡水魚的品種嗎。
現(xiàn)在美食記錄片也不好做,重慶和揚州已經(jīng)有太多節(jié)目了,好多人自己都去好多遍,心中的館子也有不少,紀錄片的話不一定就撼動別人心中的江湖。
三集里最好的是喀什篇,喀什老城的一些鏡頭很美,很喜歡。
會持續(xù)更新ing
江湖菜,來于市井,不拘小節(jié),油大料足,食材野蠻,豬血羊頭,鴿子鵝腸。
江湖菜館當家人有共性:手法老道,獨門秘籍,義氣沖天,恪守成規(guī),保證味道經(jīng)年不變。
美食節(jié)目自陳曉卿先生的舌尖1,出道即巔峰,到了舌尖3已經(jīng)因為脫離美食本身而被批評不斷??v觀美食節(jié)目,我個人比較喜歡順德和早餐系列,姑以為風味人間已經(jīng)做到天花板了。
江湖菜館2 力求自成風格,但是導演明顯是為工作結(jié)活兒,不是內(nèi)心向往而做。特色是菜品選擇市井煙火之處。拍攝剪輯追求干脆利落,鏡頭切換快,人物語言簡練,力求真情流露,可惜主廚素人,廚子做菜本來就是擺拍,但是最好不要讓觀眾發(fā)現(xiàn)被記錄角色生活對話也是對劇本凹造型,僵硬無趣。
江湖菜館的菜品不夠特別,主題菜品選擇還是重慶小面,揚州炒飯,烤羊肉串。想要抱著獵奇,美食地圖的觀眾看這個節(jié)目就沒意思了。
拍攝美食手法,乏善可陳,目前的美食紀錄片,無論怎樣微攝影,后期音效,都因為陳曉卿團隊珠玉在前,不好超越。
江湖菜館有個令人不悅的后期特效旁白時加那種滑稽的怪聲,好像脫口秀演員大雄的吐槽“加一些奇怪的綜藝音效?!?/p>
目前更新到喀什無肉不歡,前面有重慶和揚州兩集,繼續(xù)期待。
美食是永不退色的主題,美食紀錄片在近些年來也是扎堆聚集。優(yōu)酷的《江湖菜館》第二季最近也上線了,作為一部主打市井的紀錄片,我由衷喜歡它接地氣的解說和真實的江湖氣。
第一期是重慶,這個城市確實當?shù)闷稹敖倍帧G宄恳煌胄∶媸呛芏嘀貞c人的常態(tài),高胖妹家小面的湯是用滑不溜秋的肥腸和勁道的牛肉熬煮出來的好湯!馬房灣是著名的網(wǎng)紅景點。這里有英姐家著名的招牌血旺,是用90°水溫慢慢煮熟的,混著秘制的辣椒紅油,又辣又麻這勁讓人上頭。
還有用秘制豆瓣醬燉出來的石灰市毛記燒雞公和爽、滑、鮮、嫩的泡椒黑兔肉……說實話,這些小店雖然都是生于市井的,但賣相總是讓人垂涎欲滴,深夜來看很是心動。這些味道,也不止是好吃,更是歲月深處的一份味蕾記憶。
我一向認為,美食不是只有高端精致才能讓人念念不忘,那些藏在街頭巷尾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才是一座城真正的底蘊和特色,才能展現(xiàn)出這一方水土的真實模樣。透過美食,一個個在俗世中拼搏的人生就被看見了,那些冒著煙火和歡樂的場面,也就不知不覺溫暖了困倦的你我。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1重慶孃孃的江湖:將紅油玩到極致的麻辣傳奇。 江湖兒女江湖菜 胖妹面莊,重慶小面。馬房灣66號,毛血旺。燒雞公,活大油多。江湖黑大兔,泡椒。 2揚州傳家守味:世界美食之都的廚界江湖 西湖,精致優(yōu)雅。 趣園茶舍。焦家巷面館,陽春面。禧獅樓,淮揚菜,獅子頭,古法醬油。小史老鵝。藥膳雞。 3喀什無肉不歡:大口吃肉碰出邊疆豪邁 羊蹄店,皮牙子,羊頭湯。烤羊肉串。沙比爾江,鴿子湯掌門,烤鴿子。索喀庫勒比西農(nóng)家樂,馕烤肉,古法烤魚。 4西雙版納佛系之城:邂逅熱帶風情的絕妙美食誘惑。 孔雀。涼拌,春腳雞。德宏小卷粉。泰舂小吃。玉單公社,冬瓜豬,一豬四吃,火烤,芭蕉花,孔雀宴。阿蘭烤魚,預定,羅非魚。撒別米線,玉兒丙早點,撒撇牛肉米線,自帶牛肉,自己煮湯,自助,撒撇是牛膽汁。 5哈爾濱老味道:品味百年傳統(tǒng)的中西風味結(jié)合。 誠誠老松濱,一代目二代目,鍋包肉,溜肉段,老菜。江畔餐廳,娜塔莎,油炸包。斯大林公園。大金鏈子小手表,一天三頓小燒烤。老味燒烤,亮筋。白楊夫婦,大包子。 6南昌好恰嗝:尋味江西老表的絕妙美食寶藏。 老郭燒烤,烤雞腳。 拌粉。瓦罐煨湯。紅燒甲魚。炒西瓜皮。 7福州有口福:一桌閩菜薈萃山海風味。 胡一刀,韭菜炒流湟。柴火鍋邊。蝦油,海鰻。海蠣。 8洛陽喝湯了喵:在十三朝古都咕嚕嚕喝湯暖心養(yǎng)胃。
第一集是火辣的重慶,拍的是市井巷弄的煙火氣。第二季是精致的揚州,講的是傳家守業(yè)的不忘初心。飯館即是江湖,吃飯就是人生啊。
看重慶的這集餓了。石灰市那家不就在以前我家旁邊麼
紀錄片不容易,好像還遇到了揚州疫情。滿分??
可以看得出來,文案有模仿人生一串那股騷勁的痕跡。中國美食紀錄片這么多,這部片子文案,攝影旁白都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之處,只能算是平平無奇了。不過還能拍第二季,美食類的片子市場還真是大啊~
策劃的挺不錯,第一集就是我最愛的重慶,對于在那里生活了五年的人來說,看的十分開心和懷念。
看了兩集。重慶和揚州。每一個有特色的店都有自己的傳承和配料秘方。印象深的是重慶的多油多辣,揚州的精致。
看起來非??煽?,沒有旁白會好很多。
很好,導演很自我,除了旁白稍微成熟了些,其他維持了第一季的水準。第一季評:旁白抖機靈的時候太...... 惡心了,我是來了解美食的,不是聽他浮夸做戲的。文案和配樂偶爾也抖機靈,給人一種短視頻刷多了的感覺。主創(chuàng)團隊大概平均年齡比較小吧,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接地氣。然后因為旁白的改善,之前被忽略的文案缺陷就突顯出來了。實在不知道怎么轉(zhuǎn)場的話,可以直接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或者下一家要去哪哪哪的,而不是每次都非要尋個尬穿地心的因果關(guān)系。介紹起來老用同一種套路,在那故作神秘地自問自答,“等等”、“似乎”、“呃”、“難怪”... 這幾個詞完全聽到膩,菜品也總是“秘密”,介紹老板的時候也非要給人立人設(shè),還特別喜歡用“最”、“絕”之類的極端詞匯。戲這么多,更像是廣告而不是紀錄片。
巧了,第1、2集重慶、揚州分別是我生活的城市和故鄉(xiāng),說實話,看得如坐針氈。重慶這一集,充滿各種翹舌音的尬聊,真不知導演是如何調(diào)教受訪者的。劃拳等刻板符號,在所有拿重慶當主角的美食紀錄片中,早已出現(xiàn)到疲勞。更致命的是,劇組對“江湖菜館”的“江湖”二字理解游移不定,重慶這一集,“江湖”是快意江湖的江湖,而到了揚州這集,揚州顯然無法江湖,“江湖”二字又退回到了“美食江湖”本身的江湖。這太沒有立場了。
這《會面菜》抄的,別扭極了,何必呢。
我看個美食紀錄片給這哭個什么勁??!tmd!
人間煙火氣,就在一個“吃”字上,每個城市的地道小吃美食,才是這個城市極富魅力的軟實力名片??戳酥蠛芟肴ニ奶幑涑怨涑浴?/p>
中國真正的美食不在高檔餐館,而在街頭巷尾這些不起眼的館子,重煙火味,更重江湖味。第一集很聰明地選擇了重慶,大火、重油、各種椒,光是油湯翻滾沸騰的畫面就已經(jīng)讓人食欲大開,午飯時間剛好看完一集,十分下飯,蹲更新~
延續(xù)了第一季的拍攝方式和敘事模式,這一季去了重慶、揚州、喀什、西雙版納、哈爾濱、南昌、福州和洛陽8個地方探尋美食,這些網(wǎng)紅店鋪能好評不斷無非就是有著某個稱霸江湖的招牌菜,抑或某種小料有自己的獨家秘方。當然,店家的生活故事也真實反映了眾生百態(tài)!
霧都重慶開場,一碗小面燃遍,還是濃郁的市井氣息。透過美食,每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人間百態(tài)也悉數(shù)呈現(xiàn)。人在江湖,盡享口福。
看完前四集,喜歡吃肉,最喜歡喀什那集,老板也挺可愛的,烤串店老板和烤魚店老板狗糧撒一臉,鴿子湯店老板家族故事還挺勵志。煙火氣挺足,選的也是大眾飯館,可以mark幾家嘗嘗。揚州那集個人不是很喜歡吧,全是家族內(nèi)部人士,父子檔那對感覺爹有點油膩,兒子感覺天賦不足也沒什么野心。對比喀什鴿子湯老板在爺爺掌門就想改良配方,也確實努力做到了更令人欽佩
早中晚餐+宵夜的排布讓人融入當?shù)?,似乎在當?shù)爻粤藗€滿滿當當?shù)囊惶?,最具煙火氣的江湖菜與普通人,濃濃的人間情誼!
如題,拍出了人間煙火江湖味~
這季旁白解說比第一季的聲感要穩(wěn)重。介紹的城市有: 重慶,揚州,喀什,西雙版納,哈爾濱,南昌,福州,洛陽。#豆瓣標記的第5500條目。
在優(yōu)酷視頻看的,畫質(zhì)很清晰。重慶小面,陽春面,烤雞腳。看完好想吃飯啊,餓。重慶江湖菜,燒雞公,火大油多。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江湖人做江湖菜,講江湖故事。第一次見泡椒兔,好辣呀。揚州早茶,蟹黃湯包。蝦子醬油,豆瓣醬?;磽P菜獅子頭。老鵝,藥膳雞??κ残】救?,無肉不歡。鴿子湯,烤鴿子。福州荔枝肉,醉蟹。蝦油,魚露。骨髓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