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卡·約翰遜(Meryl Streep 飾)去世了,留下的遺囑要求孩子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困惑的孩子們翻看母親的遺物,揭開了母親生前的一段動人感情。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主婦弗朗西斯卡...
曾幾何時,我們都會不假思索地使用“美好”、“浪漫”、“神圣”這些定語來形容婚姻,總是會期待著擁有這樣一份特殊的關系,甚至會作為人生目標。而如今這樣一個兩性利益共同體似乎越發(fā)地不那么穩(wěn)定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反而會開始用“恐懼”、“焦慮”、“痛苦”來定義。
5月28日,新的《民法典》也表決通過了,2021年1月1日將正式施行“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規(guī)定,民意洶涌!我們或許真的需要冷靜思考一下婚姻這個命題,既然提高了退出機制的門檻,那么在進入時是否一樣要更加謹慎呢?如果已然深陷其中,又該如何自處呢?愛情和婚姻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捫心自問,你是否也萌生過一些同傳統(tǒng)道德觀念也許有所違背的念頭呢?是否同自己做過一次坦誠的交流,來了解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愛情或者婚姻。
正好2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5年6月2日,《廊橋遺夢》上映,時年65歲的東木老爺子用一部根據暢銷書改編的電影非常認真地探討了“當婚后遇上真愛時”這樣一個很多人都會面對卻總是選擇逃避的話題。
電影曾一度遭到不少非議,別說在當年,即便已經是2020年的當下,敏感詞庫依然花樣百出,很多命題仍然不能放在臺面上公開地進行討論,否則自會有道德衛(wèi)士捶胸頓足,悲嘆禮崩樂壞,如果打開本片豆瓣的差評,理由幾乎清一色都是因為無法接受出軌!似乎無法反駁。
著名電影人徐浩峰曾經這樣評論道:
敘事藝術是大眾藝術,同時是逆反大眾的藝術,在看電影、讀小說和聽評書時清洗頭腦中的約定俗成,從而活得放松。這種逆反是生理需要,是一種新陳代謝。
要做商業(yè)片,首先在固有習俗、道德、流行趨勢中,找到一個東西為敵。以好萊塢為例,《泰坦尼克號》《廊橋遺夢》是偷情,《第一滴血》是愛國主義的破滅,《異形》是對領導階層信任的破滅,《羅馬假日》是愛情戰(zhàn)勝不了階級差異。均在大眾夢想和常規(guī)道德之外,因為頭腦需要刺激。老實人做不了商業(yè)片。
所以看電影時不用保有一種道德潔癖,與其高估人性,不如直面人性的真實?!独葮蜻z夢》也不應被認為是一部為出軌洗地的電影,他只是在嘗試展現這種超出一般倫理之下的愛情所需要面對的彷徨、掙扎、焦慮、困苦以及一樣存在的美好、浪漫、感動。這些細膩的情緒也是電影的動人之處,讓我們一探人性幽微。
下面請隨筆者一起重新回到25年前那場四天的完美之戀吧。
故事一開始由梅特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已經去世,兒子兒媳以及女兒被叫來處理母親的后事,被告知希望死后可以火化,并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下。
這座橋因為在麥迪遜縣境內,故也叫麥迪遜橋,是一座長20多米有朱紅色遮棚的木質結構橋梁,因《廊橋遺夢》而聞名于世,值得一提的是,后和中國的趙州橋結成了姊妹橋。
當兒子聽聞母親這樣的遺囑時,非常震驚,完全不能接受也無法理解母親怎么會有這樣奇怪的要求,因為在他眼里,墓地早已購買,自然應該入土為安。
困惑之際,他們也看到了母親生前留給他們的一封信,告訴他們這段一直埋藏在心間的隱秘往事,并留下一把鑰匙,指引孩子們找到母親的遺物。
打開木箱,發(fā)現了幾臺相機、幾本札記和幾本雜志,以及雜志上的那個男人,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攝影師羅伯特。
在母親遺書的指引下,女兒拿起了那幾本札記開始閱讀起來,原來母親和攝影師的故事源于幾十年前仍然是十六七歲的女兒參加的一場比賽,父親帶著孩子們短暫地離家4天,獨留妻子一人在家。
雖然作為家庭主婦難得有了閑暇時光,卻也一下子空虛了起來,悶熱的夏天竟有些無所適從。
此時,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羅伯特驅車而至,因為找不到想要拍攝的麥迪遜橋前來問路,而倍感無聊的弗朗西斯卡為了打發(fā)時光,主動當起了人肉導航。
一段短暫而美麗的旅程就此展開了。
其實一開始,弗朗西斯卡依然比較拘束,甚至有些緊張,畢竟很少有機會像這樣同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獨自待在車內。
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弗朗西斯卡生在意大利,后來到美國嫁給了作為丈夫的農場主,從此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而羅伯特則是四海為家,是一個僅僅看到美景就會下車的男人。不經意間的肌膚接觸也讓氣氛變得無比微妙。
因為麥迪遜橋距離弗朗西斯卡家只有幾里地,很快他倆就到了。羅伯特熟練地架起了相機開始工作起來,而弗朗西斯卡羞澀地站在橋上的朱紅色遮棚下方悄悄地觀察起這位有些蒼老卻依然不乏帥氣的攝影師。
明媚的陽光,閑適的午后,美麗的木橋,一切都那樣如油畫般美好,似乎有一些東西開始在弗朗西斯卡心中慢慢生長,慢慢發(fā)酵。
羅伯特成熟穩(wěn)重又不失浪漫,竟然悄悄在橋下摘下了一束野花想要獻給她,而弗朗西斯卡卻開玩笑騙他說花有毒,惹得羅伯特一下子呆若木雞,逗得她哈哈大笑,氣氛一下子歡快了起來。
攝影師完成了拍攝,弗朗西斯卡的導航任務結束,理應就此別過,卻轉頭又邀請羅伯特去家里一起喝冰茶吃晚飯,羅伯特欣然應允。
羅伯特就像充電寶一樣,一下子讓弗朗西斯卡從無聊、重復的生活中解脫了出來,恢復了滿滿的活力,他們開始一起合作做飯,也通過互相詢問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羅伯特也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從事攝影的各種逸聞趣事,讓弗朗西斯卡笑得花枝亂顫,也許她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
他們一起共進晚餐,一起漫步月下,一起談論葉芝的詩《流浪安格斯之歌》,彼此都愈發(fā)欣賞對方。
不經意間,話題突然轉到了一個另雙方有些尷尬的內容上,鎮(zhèn)上一位女子因為同有婦之夫有染,而被傳得眾人皆知。
而此時羅伯特問出了一個讓弗朗西斯卡有些惱火的問題:你有想過離開你的丈夫嗎?NO !她斬釘截鐵的拒絕了。
羅伯特不曾料想她竟然會如此激動,這個問題似乎冒犯了弗朗西斯卡,為了避免尷尬,就借口明天一早要工作離開了。
但是這個問題似乎直中靶心,弗朗西斯卡再也無法逃避內心深處的欲望了,它已經開始野蠻生長,蔓延開去。也許,過去幾十年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壓抑住了弗朗西斯卡內心的焦躁不安,而現在終于迸發(fā)出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并學會同自己進行對話,有時候忙碌的生活和繁重的壓力讓我們無暇顧及內心深處的吶喊,向內審視同向外觀察一樣非常重要,請不要忽視自己。
弗朗西斯卡或許終于明白了一種新的生存哲學,她提筆寫下了葉芝的詩,希望可以再次邀請羅伯特共進晚餐。
這里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張手寫留言全片一共出現過4次特寫,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也就是弗朗西斯卡剛寫完就開車貼到麥迪遜橋頭上,兩次的筆跡透過下圖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來完全不一樣,可見道具組和場記還是有些疏忽呀。
第二天,當羅伯特來到麥迪遜繼續(xù)攝影的時候,發(fā)現了弗朗西斯卡的留言邀請,也許冥冥中注定他們不會就這樣擦肩而過。
只是弗朗西斯卡畢竟已婚,羅伯特不得不考慮到他們的約會相處可能會引來諸多非議,尤其是這樣一個并不大的小鎮(zhèn),更容易眾口鑠金,詢問真的要繼續(xù)嗎。
然而接到電話的弗朗西斯卡態(tài)度堅定,她很清楚她想要什么?她不想讓自己抱憾終身,甚至特意買了一條新的裙子。
會面的地點自然還是麥迪遜橋,這里將成為他們此生的難忘之地。
愛情就這樣不期而至。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無數的過客,一生就好像一部電影,而他們就是那部電影里的主角。有時候他們會以為自己也是別人電影里的主角,但可能他們只是一個配角,只有一個鏡頭,更說不定他們的片段早就被人剪掉了,自己居然還不知道。
然而羅伯特的出現,似乎打破了一切,顯然他不只是弗朗西斯卡生命中的一個配角,他的分量無比重要。
至此,沒有什么再能阻擋弗朗西斯卡了。
一切就這樣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擁抱,起舞,欲吻未吻...
一室旖旎。
又是一個美妙的夜晚,兩人成長了一番醒來后,為了不負時光不負美景,一并驅車來到了郊外。
席坐草地,攝影聊天,酒吧擁吻...
只是時間也在流淌,第四天如期而至,弗朗西斯卡必須再次面臨艱難的抉擇!這種兩難的境地使得她變得彷徨、焦慮起來,開始歇斯底里地指責起羅伯特。
這種將要得而復失感覺也許真的太糟糕了吧,弗朗西斯卡只能通過無端的揣測和對羅伯特肆意的批判來緩解內心的掙扎。
她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
此時此刻的羅伯特也有些啞口無言,他明白這是他們必須要面臨的難題,他無法幫弗朗西斯卡做出選擇,但是他必須要堅定地告訴她:我這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領我朝你而來!
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回!
是的,弗朗西斯卡的丈夫理查德沒有什么錯,只是再美滿的婚姻也無法承載一個人所有的欲望,總有求而不得的人顯得更有誘惑力。可是,當你真的跨過界沉迷于此要死要活的話,也許反而會讓那美麗的四天變得齷齪,會讓這次美好的邂逅變成一場錯誤。
弗朗西斯卡希望通過放手來保存這份愛情,在心靈深處,守住你我之間最浪漫的回憶。
比賽結束,丈夫帶著孩子準時回家,只是真正的訣別依然是那樣痛苦與糾結,弗朗西斯卡拉住的門把手在顫抖,本以為分別是容易的,誰知道是這樣撕心裂肺呢?
回頭太難,前進不易。
日子重歸寧靜,好似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
多年以后,弗朗西斯卡的丈夫理查德在去世前,也向妻子坦言,沒能讓你過上想要的生活,但是我非常愛你!
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去世以后嘗試聯系過羅伯特,但是沒有成功。某天,突然收到一份包裹,原來是羅伯特寄給她的,幾個相機、一個手鐲、一條項鏈、一本影集還有那張最重要的手寫留言。
弗朗西斯卡淚流滿面,羅伯特從未忘記自己正如自己從未忘記他,一切都是值得的。
弗朗西斯卡的兒女終于明白了母親為什么選擇火化自己的遺體了,他們也終于更加審慎地對待自己的婚姻生活。
原本無數次想過出軌的兒子決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妻子,拋棄那些反復萌生的念頭。原本被無性婚姻折磨地死去活來的女兒也穿上母親留下的那套特殊意義的裙子勇敢地和丈夫提出離婚。
每個人都想明白,誰是自己生命不該錯過的真愛。特別是在午夜醒來更是會感慨,心動埋怨還有不能釋懷。
愛是無從捉摸的,是純粹而又絕對的神秘。
沒有人會鼓勵出軌的,我相信伊斯特伍德也并不是想要通過電影為出軌行為洗白。只是希望告訴我們不要逃避內心的聲音,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并對人性有著充分的預估。
并更加準確的審視婚姻的存在。
2020年了,沒有人規(guī)定結婚了就不能離婚。女人也不應該像奴隸般鎖在婚姻中被無情壓榨,應該鼓起勇氣,至少要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
愛情,就算受傷,就算流淚,都是生命里溫柔的灌溉。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到了90歲高壽了,鮐背之年的他相信仍然會老當益壯,繼續(xù)奉獻出更多的銀幕佳作。
情欲是一個終生話題。四天就是她一生的重量。千萬不要與你愛的那個人在一起,這是你的幸運。
我不能因你而放棄我的孩子與家庭,可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一生的摯愛。我不能得到你,但我一生都在懷念你。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好的作品之一??!“我不想需要你,因為我注定得不到你”,相愛并不一定要長相廝守,因為明知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卻很難
終于明白我為什么要攝影。攝影之于我的意義,是使我越來越走向你。這么明確的事,一輩子就一次。
一個很浪漫的故事,如果你只能從這部電影里看到“出軌”和“婚外戀”,這部電影算是白看了。
媽媽每次看都哭得一塌糊涂
又重看了一遍?!独葮蜻z夢》這個譯名,還是太過抒情太過明白了些,原名《麥迪遜橋》,一個普通的橋名,無情無感之物,襯托有情有感之人,反而更動人。
電影上映后,掀起了美國離婚潮
我想我也無法做到“遇到美麗的風景就停下來。” 克林特老先生總是可以在電影的尾聲緊緊地握住你的心門,讓你除了流淚什么都說不出來。其實感動我的并不是這段難得的感情,而是她丈夫對她說的那段樸實的話。“我知道你曾有過夢想,很抱歉我沒有幫你實現。我非常愛你?!?/p>
“這么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若我走了我的生活會怎樣?有誰會看到其中的美好?” 兩句話道盡婚外戀,雨中泣別太精彩。
一個60秒的紅燈,用多少年去等一個人。
弗朗西斯卡在卡車里握住車門的那一刻,愛情的意義一下子清晰了。不是個人的欲望主宰著人類的情感,而是責任和隱忍才讓真愛凄美動人。
一直以來都以為這是跟?魂斷藍橋?一個年代的片,沒想到是95年的……
這片子看得我痛哭流涕。
記得當年還是初中,看這本書,閱至大雨滂沱的那一幕,淚水便止不住了。電影基本還原了書中的精髓?!拔覍⑽业囊簧冀o了家人,我希望將身體留給他”。隱忍的愛情最美麗。
發(fā)乎情 止乎禮 很多年后我用這部電影里闡述的這個東方道理來教育了美國人勁松同學 不知道他是否能明白的了
“盡管愛情的魔力不可抗拒??墒?,如果放棄責任,愛情的魔力就會消失,就會蒙上一層陰影”。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but once in a lifetime.“最純粹的愛不一定是你的初戀,也不一定是你丈夫,你無論如何壓抑,它也不會隨時間流逝,只會封鎖心中。(也許等不了多久,我會推翻這句話。)
是因為無法結果,花兒才開到勝火紅?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