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想起了這部最經(jīng)典的怪獸片
就在剛才,我看了一支預告片《狂暴巨獸》。不知為何,一直對強森無感,但是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讓我想起了這部許多年前的電影
這個鏡頭就是巨獸張開大嘴咬中了飛機,我立刻就想起了當年《哥斯拉》那一幕經(jīng)典鏡頭。哥斯拉從下方張開巨嘴咬中直升機的鏡頭簡直把我驚呆了。我想說:到目前為止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部怪獸電影。無論是劇情特效人設和內(nèi)涵深度,都是這類影片一流水準。娛樂性之強,在我心中罕有出其左右者。我不太明白為什么評分不高。因為法國人的亂入嗎?雷諾和他團隊的出現(xiàn)稍微有點兒扯,不過還算有趣。其他細節(jié)不必描述,大家應該都看過了。我開始以為是因為我看過的電影少,所以對這片評價很高。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觀影水準沒問題,豆瓣評分低,是因為裝逼者甚多。
我今兒補上評論,就是想說: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和評分高低沒太大關系。就像當初的《守望者》,時間會還他以公道。這片絕對是經(jīng)典,因為他留給我的印象不可磨滅。
2 ) 人類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
人類喜歡自以為是,人類喜歡唯我獨尊。
比如我們很多人就認為,動物就應該呆在野外而不是動物園,因為動物園會讓野生動物失去野性和自由,而只有將它們放生野外,才是真正對這些動物好。
但蔡康永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誰證明動物都喜歡大自然》,其中他引用了一個印度小孩的觀點:“動物園絕對是天堂,住在里面的動物都幸福的要命,才不可能想念野外飽一頓餓十頓、整天擔驚受怕的日子。如果把這些動物在趕回去,趕回大自然,那叫懲罰,不叫放他們自由?!?br>人類自己用高樓大廈把自己保護和飼養(yǎng)起來,用烹飪和醫(yī)學讓自己享盡平安與健康,卻認為動物們就應該在野外自生自滅。蔡康永說,我們?nèi)祟惤柚捌嫫婀止值脑蛉コ鍪指缮鎰游锏纳钍羌苄U橫的事?!?br>不止如此,人類還經(jīng)常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將其他的物種一分為二。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說,哪些動物是益蟲,哪些動物是害蟲。
但卻如影片《家園》中所說的那樣,“地球上的生物沒有有利和有害之分,它們互相平衡,互相抵消?!比绻云渌锓N的眼光來評判,恐怕很多種類的生物都會把人類作為最具有危害性的害蟲。
劉墉在他的《海豹獵人之死》中說:“這個世界不是人類所專有的,我們要尊重地球村里的每一員。當我們高喊著世界上的物種,正以空前的速度在減少時,我們有沒有想想自己造成的污染,正是最大的禍害?我常想,當我搶救一朵小花的時候,是不是踐踏了無辜的小草?我也常想,文明世界的人,是不是作了許多偽善的事?”
每種生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基本權利,我們不能因為某種生物吃了點我們種出的糧食,就要把它們趕盡殺絕,幾十年前我們的祖輩和父輩也確實這么做過,現(xiàn)在想起來,這種行為在本質(zhì)上和納粹的猶太種族屠殺其實沒有什么區(qū)別。
所以《哥斯拉》的故事是個悲劇。如果沒有人類的核試驗,哥斯拉只會成為一只小蜥蜴,自由快樂地在海島上游弋,默默地終其一生??上л椛鋵е铝怂淖儺?,巨大的它誤打誤撞來到了人類的集聚地,雖然它的愿望很合理、很單純——生存、繁殖,但不幸的是,這些本該是它的基本權利,干擾了紐約這座城市中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生活,于是,沖突與殺戮便在所難免。單就這場戰(zhàn)爭來說,哥斯拉沒有錯,紐約的人們也沒有錯,因為無論哪一方,都是為了生存。
有些人因為信仰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從不殺生。不過我有位朋友對此并不贊同,他曾經(jīng)說:“如果我在路上看到一只蟲子,我絲毫不去理會它,干涉它。但如果這只蟲子爬到我臥室,爬到我床上咬我,那我當然要把它拍死?!?br>同理,如果人類闖入野外,又不幸遭遇饑餓的猛獸,那么他被殺死吃掉也是理所應當。
這就是自然的法則,大家“互相平衡,互相抵消”。
人類,只是這個地球上平等存在著的萬億物種之一,不是造化的寵兒,不是萬物之靈,其他的生物不能被我們大肆滅絕,但也不需要我們偽善的同情和憐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所要做的,只需認清地位,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行了。
3 ) 一部好看的怪獸電影,卻是失敗的哥斯拉
哥斯拉失去了原本應有的特色,哥斯拉的外形最初被設定是一只怪異的,身上長滿皺褶的兩棲生物,而且身體是直立行走的,具有噴射核能原子吐息的技能,而本片則把哥斯拉設定成了一只被輻射影響突變的巨型蜥蜴,外貌失去原有的哥斯拉的特色,除了哥斯拉標志的巨型背鰭之外整體外形基本就是一只巨型恐龍。
偏離哥斯拉應有的寓意和內(nèi)涵,哥斯拉的形象原本來源于日本人民對核威脅的恐懼,是來自1954年日本的核戰(zhàn)爭,因核輻射發(fā)生異變而進化的遠古巨型怪獸,是一個非常黑暗嚴肅的題材作品,反映了大自然對不可一世的人類的懲罰,人類妄想用坦克,戰(zhàn)斗機來消滅哥斯拉,但這些強大的武器對哥斯拉來說如同是撓癢癢一般,哥斯拉輕松地利用原子吐息毀滅了人類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可謂是“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反映出了最基本的內(nèi)涵,即人類自認為成為了大自然的主宰,總是想做一些事情,來改變大自然,殊不知大自然強大的威力,哥斯拉之所以在國際上保有相當高的聲譽,也是因為它以怪獸的形式反映出了自然的強大,并強調(diào)了反核,反戰(zhàn)精神,對大自然要抱有敬畏之心。反觀1998的哥斯拉,在片中被幾個戰(zhàn)斗機,一群士兵追的滿城跑,完全無法與軍隊抗衡,片尾被主角一伙的車技耍的團團轉(zhuǎn),最后甚至被區(qū)區(qū)幾枚導彈打死,完全和哥斯拉的應有的反戰(zhàn),反核觀念背道而馳,1998的哥斯拉甚至還有“軍事宣傳片”這一惡名,哥斯拉應該是“天譴” “天災”的象征,而本片中的哥斯拉只是一個可憐的蜥蜴媽媽罷了。
沒有保持原作的嚴肅黑暗風格,其實本片整體算是一部風格比較輕松的爆米花科幻電影,導演正是好萊塢知名的“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曾經(jīng)執(zhí)導過《獨立日》《后天》《2012世界末日》等大家熟知的經(jīng)典災難片。本片中的喜劇點,娛樂點很多,如果說片中戰(zhàn)斗機、坦克追擊哥斯拉的場面烘托出一種娛樂的氣氛,那片中的曼哈頓廣場體育館中主角一行人的驚險經(jīng)歷則是讓我看的最揪心的,因為完全是主角們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一種陌生的生物,離自己這么近,隨時有喪命的可能。加上數(shù)量眾多,很難逃脫。四個法國人的死很好的烘托了前期緊張的氣氛,之后是不停的巷戰(zhàn),完全無尿點,驚險萬分。小怪物短距離移動緩慢,長距離奔跑速度驚人的特性,讓主人公可以驚險地逃過某些場景,卻始終處于絕對恐懼環(huán)境中。最后的穿行群怪之間,也讓本片的娛樂性high到極點。是一部輕松好看的電影,但哥斯拉這個題材不適合這種輕松的風格,之后的《哥斯拉2014》《哥斯拉2.怪獸之王》及《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的新哥斯拉走“黑暗”風格也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其實總體來說,1998哥斯拉是一部好看的怪獸電影,但絕對是失敗的“哥斯拉”。
4 ) 哭一場吧。為哥斯拉最小的孩子。
哥斯拉死的時候我很傷心。哭出來了都。 她好可憐。沒有家人、沒有朋友。 她所有的孩子都被炸死了。 她用鼻尖去碰觸她孩子們的尸體。 嗚…………
人類。跟所有物種一樣,都是自我為中心的吧。
我們吃別的動物。植物。小生物、大生物。
豬的娃也是娃。雞的娃也是娃。鴨的娃也是娃。
我們也吃素的。但是有時候會惦記著吃別家動物的娃。
當然。小雞也吃蟲子的娃。小鴨也吃魚的娃。
生物進化。你死我活。
我不懂啊我不懂。
不懂為什么哥斯拉出生的時候就懷孕了?
怎么就一變異就能無性生殖了?
它們怎么就那么聰明???還會避開魚雷、導彈~
它們的體溫怎么會比樓的溫度還低?
讓雷諾說。我愛我的祖國,雖然有時候她也做錯事。
男主說。它只是一只動物,并未想要傷害你。
你的溫情和祖國的溫情和世界的溫情。
卻不能夠分給另一個物種。
機緣巧合,因緣造化。
所以我是我。
所以世界是世界。
所以哥斯拉含恨而去。
而她最小的孩子。無怙無恃。
最好的理解是將心比心。
聰明又不夠聰明。
╮(╯▽╰)╭
5 ) 如果豆瓣的人憤青你們?yōu)槭裁床蝗ニ滥兀?/h4>
龍之戰(zhàn),在豆瓣的評分是慘不忍睹啊,棒子抄襲,棒子去死。那你們是原創(chuàng),版權是你們的,那你們?nèi)ヅ陌?,你們拍的出來嗎?一部真正的中國神話中的龍的形象,出現(xiàn)在韓國的電影里面,你們?yōu)槭裁床黄叫南胂霝槭裁粗袊伺牟怀鰜?,要別的國家的人拍出來?遇到事情只會一味辱罵別人,為什么就不能想想自己身上出現(xiàn)什么問題?剛才看短評,給低分的原因是翻拍日本電影,翻拍怎么了。日本又怎么了?日本的右翼是可恨的,但是那些在網(wǎng)上無腦罵的人何嘗不是中國版的右翼,當你們看著日本的動漫的時候,當你們玩著日本人制作的游戲的時候,當你們用著日本的產(chǎn)品的時候,你們怎么就不想想自己是在叛國呢,美國翻拍個日本的電影就是垃圾,垃圾你拍的出來?這是來發(fā)表影評的地方,是平心而論電影的優(yōu)缺點,不是看在別的國家就無腦噴,我之前還看過日本的電影陰陽師,這在豆瓣評分是7分以上的,那個電影為什么那么高,那個電影為什么就沒人噴是小日本的,還特別不是一幫sb在這,刻意毀掉好電影
6 ) 羅蘭的傳世經(jīng)典,最具娛樂性的怪獸電影
當年讓我激動萬分的電影,這是我熱愛怪獸電影的啟蒙片,也是我覺得至今無人超越的經(jīng)典。
與一般怪獸片不同,羅蘭在片中設計了美國軍方和法方兩條武力線,主人公被趕出軍方后,法方替他完成調(diào)查,最后結果掉怪獸的還是軍方。另外,主人公與前女友的故事也是個調(diào)味料,女友又一次背叛男主后也意味著男主與法方合作的開始。還有許多路人小細節(jié),比如老人釣魚的悠閑,兩個小偷閑侃的對話,讓人覺得這是依附于真實世界存在的故事,貼心了很多。
當然,作為主要情節(jié)的怪獸戰(zhàn)斗,場面設計業(yè)也很抓人。大怪獸是在用腦子與軍方周旋,它懂得利用障眼法把軍方飛機引到背后去,懂得利用追蹤魚雷制導反攻敵方潛艇,真是膽大心細的大塊頭。
曼哈頓廣場一幕是讓我看的最揪心的,因為完全是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一種陌生的生物,離自己這么近,隨時有喪命的可能。加上數(shù)量眾多,很難逃脫。四個法國人的死很好的烘托了前期恐怖氣氛,之后是不停的巷戰(zhàn),完全無尿點,緊張萬分。小怪物短距離移動緩慢,長距離奔跑速度驚人的特性,讓主人公可以驚險地逃過某些場景,卻始終處于絕對恐懼環(huán)境中。最后的穿行群怪之間,也讓娛樂性high到極點。
不知道為什么豆瓣里評論哥斯拉的都是些環(huán)保主義者,我則是更多覺得片子的娛樂性、特效、音樂及細節(jié)處理得極其出色,是一部優(yōu)秀的商業(yè)片。作為7分以上恐怖片才是合格的標準來看,豆瓣的分數(shù)顯然是少了,看來怪獸片很難讓如今的文青們爽到,我只有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了。
著名的科幻怪獸 軍隊在城市里與怪獸大戰(zhàn) 還是有點意思的
【B-】7.2。放在當年看,感覺應該是不錯的吧。很少看這類題材的片子,仔細想想,也就是漢江怪物,異形,侏羅紀公園了,內(nèi)地的話就一部完全跟不上國際化水平的百萬巨鱷吧。所以感覺好不錯。7分還是有的。最喜歡水下的情節(jié),太逗了,還能再笨點兒嗎?說實話,哥斯拉挺可憐。
分明這哥斯拉,成名更早,塊頭更大,橫行肆虐在觀眾更為熟識的都市周遭,卻為何在影響力上被侏羅紀大幅反超呢?問題恰恰就在塊頭太大。太大之后,很多敘事細節(jié)就像那指縫間僥幸生還的攝影師一樣被忽略掉了。比如你就不能讓主人公獨自面對危局,因為怪獸尺碼和破壞威力已大到不允許聚焦個體,軍隊必須早早全面介入,但又不可能拐向黑鷹墜落,因為哥斯拉是純虛構的敵人,提供不了戰(zhàn)爭片特有的寫實殘酷,于是影片難以避免地陷入虛實巨細雙失的敘事困境中……反觀侏羅紀。由于敵我力量被調(diào)整到一個相對適度范疇,角色始終聚焦,戲碼層出不窮。就算最大只最殘暴的霸王龍,你只需配上兩輛汽車,四個人,外加一座移動廁所,它就可帶來十五分鐘的高潮迭起諧趣叢生。而換成哥斯拉,一腳下去,瞬間戲止。
十幾年過去,現(xiàn)在看老的災難片依然很有味道,侏羅紀公園和異形的結合體。
感覺是侏羅紀公園的另一個版本,哈哈,當看到numerous的小蜥蜴孵化出來真的有點惡心,不過電影的特技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一個危機連接另一個危機,最后還留有玄機,感覺很好。
挺完美的一個大片兒啊。地鐵那段,Brooklyn Bridge那段,艾默里奇拍災難片太牛了
為了看“環(huán)太平洋圈”我容易么~!蜥蜴恐懼癥努力克服中...
其實無性繁殖也蠻雷人和恐怖的。。。Godzilla這種是量產(chǎn)但是很大隻,要是像別的小畜生可能就是跑量的,一坨一坨的,我有密集物恐懼癥- -
把這東西做成罐頭運往第三世界吧,一次性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記得當年呼市那個點播頻道點播這部影片的頻率極高。這部電影是怪物電影沒落時期的回光返照,自此以后再也沒有一部怪物電影能拿的上臺面,包括電影最后留下的那顆蛋,10年之后的今天也沒有被“孵化”,遺憾至極...
大片味而非哥斯拉味,后半成了侏羅紀公園。但娛樂性強,就連與主線平行發(fā)展的男女主角個人生活線都吸引人。很多鏡頭利用狹窄視窗營造了超過3D電影的身臨其境感。4星一點沒高估。細節(jié)不講究,比如武器考證,但有90年代大片的質(zhì)樸感,就像老港片一樣讓人不會去糾結細節(jié)。
所謂自食其果就是這樣了,因為放射所以導致它變異。另外,它明明沒有吃人類,它只吃魚,也要趕盡殺絕,生命都有一個循環(huán)阿,破壞了一個鏈條,終要毀滅。
再看仍然是經(jīng)典,典型美國爆米花大片,特效放到現(xiàn)在看也不算太差,很多經(jīng)典鏡頭,劇情直截了當,人類部分和哥斯拉的部分都完成得不錯,還有很多幽默的點,比近幾年幾部新拍的強太多了。讓·雷諾還是那么酷,帶著另外三個不像主角的人,創(chuàng)造出最強大的主角光環(huán)。雖然部分情節(jié)假了點,不過鏡頭和表演彌補了這些不足。最后很不希望哥斯拉死掉,我不是日版哥斯拉的粉絲,對我來說這就是部很不錯的美式怪獸片。美國人真的牛逼,哥斯拉肆虐城市時還繼續(xù)開店,甚至去酒吧喝酒,看電視,如今區(qū)區(qū)新冠算得了什么?
小哥斯拉死的時候,大哥斯拉的眼神……
長途車上看完的,里面是否有讓雷諾?我沒記錯的話,感覺還行,雖然年代有些遠了
重量級的怪獸片經(jīng)典,20年內(nèi)無人能夠超越!
RolandEmmerich把一個怪獸片硬生生拍成了一個末日災難片,場面宏大,激動人心。從傳統(tǒng)角度來講,劇情富有戲劇性,故事足夠緊湊,以致于全片顯得很有張力,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四星半。至于豆瓣和imdb的評分,我沒有看過舊版的Godzilla,我也不覺得有什么可以比較。它絕對不止這個分。
男主角還是很帥的,那是放在早十年看不得震撼死。就是他的前女友,對就是那個綠茶婊,害人害己終成人。最后那個蛋,明顯上想續(xù)集的,結果沒就沒有然后了?
又名: 哥斯拉 / 酷斯拉 / 怪獸哥斯拉導演: 羅蘭 埃默里赫 (Roland Emmerich)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上映年度: 1998imdb鏈接: tt0120685
老早看的,比較經(jīng)典的科幻災難片兒。好大只的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