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Super Band),中國臺灣樂隊,由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岳組成。2008年7月25日,縱貫線樂隊成立;2009年3月7日,在臺北市小巨蛋舉辦《2009——2010縱貫線全球巡回演唱會》首場演唱會;9月7日,發(fā)行首張EP《北上列車》;2010年1月29、30日,在臺北市小巨蛋舉辦縱貫線終點站演唱會并宣布正式解散 ;4月30日,他們發(fā)行以“歡迎回家”為題的第二張EP《南下專線》。
我人生中聽到的第一場演唱會。
那年新買的房子在裝修,在體育館附近租的房子。某天下午打開五樓的窗戶,聽到了彩排聲,就這樣站在窗口聽到天色漸暗。
第二天到體育館門口蹲守,好運的買到了黃牛票,第一次感受到了現場live聽歌的魅力。
現在歌壇被稱為糊壇,但是有條件的還是要去現場,感受直面音浪的震撼!
至今還在費玉清在蘇州的告別演唱會沒能去成,那種絕美音色難以再有現場了~
縱貫線十一年前出發(fā),昨天我才把這場演唱會從頭到尾徹底地看過一遍。 看縱貫線的現場演唱會,是我一個長久以來的夢想,恐怕日后也很難實現了。也許會成為一生當中的遺憾,但人生中任何事,不都是由遺憾組成的嘛? 這個樂隊說是老中青三代,其實就是四個老男人或四個年輕小伙兒辦的一場說開就開的演唱會。從《凡人歌》開始,這四個平均快過半百的人,改動著歌詞,紛紛化為了戲精。當這四個人每人都懷抱著一把木吉他時(沒看錯的話,張震岳拿的是4弦琴),我又看到了我大拇指彈吉他彈出水泡的那個下午。 四人具是可以作詞、作曲,并演唱的人,難以想象他們喝完那頓大酒后,開始組建這支樂隊時,爆發(fā)出了多么大的能量。 我跟我爹多次討論過有關音樂的問題,我們從討論發(fā)展到辯論,最后徹底變?yōu)闋幊?。我爹嫌我聽的歌軟弱無力,毫無意義。剛上初一時,他讓我跟他同步個人歌單。任何一個即將叛逆的年輕人都無法接受老子給的束縛,抗議著他聽的歌老而土。 我爹的偶像我想大概是羅大佑吧,在他初中時,受臺灣校園民謠影響,甚至他班里好幾個人抄起了吉他,輟了學。他們那群人中,只有一個人堅持到了至今,未婚未娶,自由閑散。我還跟他學過幾天,但看著他滿手的老繭,我最終還是趁早放棄了。 我近距離的聽到吉他彈唱,就是那年十一他們同學聚會。他問我,都聽誰的歌。我順嘴說了幾個流行歌手的名字,他搖了搖頭,自顧自地彈了《童年》。 我初一看的那本《湯姆索亞歷險記》里至今還夾帶著兩張A4紙打印的歌詞,《童年》和《光陰的故事》。書已經被我翻得破舊了,但兩張紙卻保存的完好。十多年過去了,幾乎沒有一點褪色。
同年冬天夜晚,初中班級QQ群里發(fā)了一條消息,有個慣性裝逼犯說,剛看完縱貫線演唱會回來,太爽了。果不其然,冷場了,大概沒人知道這是什么演唱會吧。如今去想這件事,突然覺得裝逼犯太超前了,我反而變得艷羨不已。 我不喜歡李宗盛的歌,主要是他的念字唱腔聽著別扭。但當我開始聽懂他的歌詞后,已經十年過去了。我也不喜歡周華健的歌,持續(xù)到昨天,直到他演唱的那首《寡婦村傳奇》。簡單的歌詞,貌似除了他,真沒有別人能唱到如此傷感了吧。 這四個人中,相對于還是張震岳最早就被我接受了。咬字不清的發(fā)音,有些詼諧幽默的歌詞。 她一直嫌棄我唱歌難聽,去KTV,人多的時候,她便不讓我張嘴。直到我唱《再見》時,她才說了一句,你唱張震岳的歌還行。 談談羅大佑吧,我最喜愛的歌手,沒有之一。 17年夏天,她曾在種子音樂實習過。那段時間,羅大佑剛在種子音樂發(fā)行了《家III》這張專輯,但是大陸沒有售賣。她拖主管去臺灣時,幫忙帶了兩張專輯,當時她并沒有告訴我。立秋后,羅大佑去了一次種子音樂在北京的分公司。她在現場接待,但明令禁止不能有粉絲行為。她的主管幫她把那兩張專輯遞給了羅大佑,羅大佑簽了名,并落下了那天8月25日的日期。
那是我收到過最好的禮物,沒有之一。 她實習了不到三個月后,因為開學的原因就辭職了。 時隔多年,羅大佑又要在北京開個人演唱會這件事,她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我。她搶了2了張380的票,演唱會的時間在17年的跨年夜,那是我們一起看的第一場演唱會。 14年10月,我曾在工體看過一場群星的演唱會,羅大佑最后一個出場,唱了五首歌,涵蓋了《童年》、《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倒數第二個出場的是林憶蓮,我卻沒記住她當時都唱了哪些歌,我猜可能有《詞不達意》吧。 17年跨年夜,在凱迪拉克中心,我們兩個緊靠在一起,雖然坐在了高臺,但我們卻從沒有如此貼近過。當羅大佑唱到我最愛的那首《戀曲1990》時,我緊緊地拉住了她的手。她對我說,等下次跨年,我請你坐最貴的位置看演唱會。 我的微信簽名至今還是: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 每當我跟同事去KTV時,我必點這首歌,他們用異樣眼光看著我,并問我,你到底是幾零后??? 跨年后,我寫了一段話:17年12月31日,時隔15年,羅大佑再次在北京開跨年演唱會。我在14年10月,聽過一場群星演唱會,羅大佑最后出場,當時就是為他而去。這次去看演唱會,時隔三年多,還是為了他。羅大佑北京跨年演唱會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全部演出歌曲,誕生、之乎者也、戀曲1980 、家I、童年、你的樣子、追夢人、送別、家II 、未來的主人翁、將進酒、暗戀、我所不能了解的事、西風的話、歌、是否、思念、家III 、告別的年代、明天的太陽、同學會、野百合也有春天、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zhèn)、閃亮的日子、穿過你的黑發(fā)的我的手、愛的箴言。一共28首歌,其中26首歌都比我年齡大。這28首歌里 ,5首出自專輯之乎者也、4首出自家、4首出自愛人同志、3首出自未來的主人翁、2首出自家III。當時我以為我們兩個是整場年齡中最小的,離場時看見一對夫妻帶了個孩子前來觀看演唱會,孩子可能就小學左右吧。我心里真的是很高興,經典還是會影響10后的。 去年,我們在工體第二次去看演唱會,同樣是羅大佑的個人演唱會。他唱到《戀曲1990》時,那種感覺還在。
半年后,我和她分手了。她當初說的請我坐最貴的位置看演唱會的誓言,恐怕也早已忘了吧。我知道當下次羅大佑在開演唱會的時候,她一定還會去。只不過她身邊的人不再是我,我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她了。 我現在能明白為什么,李宗盛再去到上海時會淚流面滿。我也理解了,縱貫線這場出發(fā)演唱會,李宗盛為什么唱曾經寫的歌時會一度哽咽。 但這些,終將是《昨日遺書》。
寫于2020年4月12日
凌晨一點,春雷伴隨著閃電而來。 今年的第一場雷陣雨,我?guī)е鷻C都聽到了它的到來?!稇偾?990》里那句:轟隆隆的雷雨聲,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難忘記你,離去的轉變。用在此時此刻,可能十分應景。 之前《戀曲1980》一直不是我最喜歡的歌,歌詞簡單,直接把所謂的美好在轉眼間化作烏有。現在在聽,永久到底是什么呢? 寫于2020年4月16日
縱貫線首場演唱會(缺《現象72變》):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k7Ns —— 1.昨日看《天橋上的魔術師》,片頭曲是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于是今天就重溫下整張同名專輯,然后在B站看了兩期他上《康熙來了》的節(jié)目,其中有聊到這場一年多前就打算觀看的演唱會,于是終于行動了;2.《公路》:…離開你也是錯,我只能這樣做,也請你原諒我這樣做,我們曾經愛過…《分手吧》:…分手吧我們分手吧,不要在騙我說你還愛著我…→既然不愿現身又何必談原諒?既然不愿真在一起為何不徹底分手?3.周華健邊彈邊唱《船歌》時,常常唱“嘣嘣嘣”,結果后面吉他琴弦真的就崩了;……—— 臺北終點站:https://v.qq.com/x/page/n32089b7515.html —— —— 5.李宗盛哭鬧著要打鼓,哈哈~~ 6.片尾訪問→-…我希望縱貫線團體結婚,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我愿意…
大家好我是張震岳。接下來要唱的這首歌曲呢…怎么說額…很不想唱這首歌。因為周遭最近發(fā)生太多太多的事情。可是我還是要唱,獻給…額…獻給………………我們愛過的人。
好幾次聽到羅大佑的歌都幾乎淚目。真的是一群又酷又熱血的老男人
在悠久的墳墓中迷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四個人的情史可以寫200頁的話。至今(十年前)還是單身的李宗盛情史占162頁。周華健占半頁。哈哈。
大學本科聽了看了無數遍的演唱會,我好像是獨特于同齡人的復古了。但是李宗盛羅大佑就是超越時代的好呀。
不錯
這張專,是我無數上班、下班、加班、通宵時候的bgm
絕,好聽,原來他們風格有咁大不同20210410 第二遍聽 真是喜歡呀
我他媽起碼看過十遍
華語樂壇最重量級的大叔天團??
DVD-9+5雙碟大屏第一次看
比較可惜的是這四個人湊一起原創(chuàng)的歌太少了
真是后悔呀,知道縱貫線的時候他們已經解散了
四個人加起來就是臺灣歌壇的黃金時代啊,在那些父親們聽《愛拼才會贏》的年代,有李宗盛、周華健和羅大佑唱出不那么功利的“另一種聲音”,我一輩子都要感謝他們。民謠、搖滾、說唱、流行。聽專輯的時候最喜歡《讓我歡喜讓我憂》,看視頻才知道宗盛大哥的唱得太隨性,周華健和聲困難。阿岳的聲音那么小原來是因為他在打鼓,話筒離得太遠。時代的眼淚,我何德何能看到這樣的
現場曲目一個雜燴拼盤,全無縱貫一線感
感動的稀里嘩啦,有些夏天成都悶熱的夜晚全是縱貫線陪著我,也是因為縱貫線,讓我更好的認識了阿岳。
跟家人去了臺北場終點站坐搖滾區(qū)!因此認識了牽動我心的小提琴家??李劍青,當時找了好久才找到他的名字。演唱會非常精彩也很歡樂,可惜只是一個暫時的團體。
未看
看了哈爾濱場和吉隆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