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特效不談 本片的邏輯bug真是多到令人暴躁!
1.同行的技術(shù)宅男遇到兩頭霸王龍情愿不向前往懸崖有一線生機也要在那邊耗死被霸王龍吃 OK!這種配角死得那么智商掉線 好看么?
2.那個什么攝影師在給各種恐龍開門的時候居然沒有一條恐龍先跑出來 非得他所有門打開了 然后再一起沖撞出來?exo me?人類什么時候擁有控制恐龍的能力了?
3.也不知道男幾號一個人跑去撒尿 然后走得非常遠 exo me???明知道恐龍在附近隨時都會出現(xiàn)還走那么遠?撒泡尿而已 真的不至于 請問你不領(lǐng)便當誰領(lǐng)便當啊?!
4.耳機男就算沒聽到這個便當男跟他講他去撒尿 但是耳機男總不瞎吧 看到他走開了 正常人不問一句也算了 等到大部隊要出發(fā)了 耳機男也無動于衷 仿佛并沒有一個人從他面前走過 我真的白眼翻到后腦勺
5.霸王龍那么大的體型我相信他走起路來肯定不是很小的動靜 問題都走到帳篷口了才發(fā)現(xiàn)心是有多大?。?!結(jié)果后面追趕的時候反倒有很大的動靜 前面都聾了嗎?
6.女主被兩條迅猛龍圍攻在屋頂?shù)臅r候 ok 就當迅猛龍滑下去了 問題是滑下去兩條龍起內(nèi)訌是怎么回事?!迅猛龍的智商是很高的好么 怎么也不可能放著女主不咬在那邊打成一團 好么?!此刻我已經(jīng)要仰天長嘯了 編劇你的智商還在線嗎?!
7.更不用說三個人逃到屋外那段 男主瞎七瞎八吸引迅猛龍的注意力 居然完全沒有被迅猛龍追上 迅猛龍是這種智商的恐龍嗎?
8.片尾倆人想辦法把霸王龍引到船艙里 關(guān)閉艙門 然后再打麻醉劑 問題是這中間的時間差霸王龍就這么乖乖呆著?!完全不反抗就任由你們打針?
講真黑人小女孩這條人物真的非常多余 除了影片播放到96分鐘的時候她用體操踢飛了迅猛龍以外(她一個人未成年人的力量可以踢飛一只成年迅猛龍?)她可以說完全毫無用處的 也并沒有推進劇情 拿掉她 劇情一樣 設置這樣的人物用意何在?!
而女主一開始還興奮得一逼去摸食草類恐龍 后面看見霸王龍只會啊啊啊啊啊啊 人類看見恐龍不是每個反應都是啊啊啊啊啊啊啊 是弱智嗎?你叫除了吸引恐龍的注意力還能干嗎?能不能有點新意
邏輯混亂真的非常影響觀影感受
想必恐龍們的心理也很暴躁 人類能不能不那么蠢 別特么來煩我了!
文章首發(fā)于公眾號「電影彩蛋堂」,專注分享電影彩蛋。
1. 相對于第一部影片,第二部《失落的世界》大量取材自《侏羅紀公園》原著小說,其中來自小說的情節(jié)包括:小女孩在島上被恐龍咬傷、瀑布中躲避霸王龍(以及霸王龍用舌頭舔人)、狩獵隊副手被一群細顎龍分食(小說中哈蒙德的死法)等。
小演員的名字叫卡米拉·貝勒(Camilla Belle),長大后主演了電影《史前一萬年》。
2. 影片中運送暴龍到圣地亞哥的輪船叫“冒險號”(Venture),與1933年《金剛》中運送大猩猩到紐約的船只同名。
3. “冒險號”上的船員可能不全是被暴龍殺死的,因為盡管死去的人很多,但以暴龍的體型不可能在不破壞船艙的前提下殺死室內(nèi)的人,于是有理論指出,船員可能遭到了迅猛龍的襲擊。
影片中并沒有關(guān)于迅猛龍是否在船上的暗示,但在電影相關(guān)書籍《The Making of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中附有這樣一張概念圖,內(nèi)容是一只迅猛龍站在走道的淺水中,遠處有一人拿著電燈照射,這個畫面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迅猛龍曾登上了船。
4. 據(jù)說在拍攝霸王龍城市大暴走時,劇組刻意安排了幾個日本人一邊逃命一邊驚慌喊叫:“我離開日本就為了這個?!”,指的是島國最著名的怪獸——哥斯拉。
這一點有待商榷,彩蛋君反復看了這個片段十幾遍,還是沒有找到這句話,甚至連一句日語都沒聽到,反而在尖叫聲中隱約聽到了一句粵語的「救命」,看來還是地球上還是有廣東人不敢吃的生物……
5. 在錄像店旁被霸王龍吃掉的人是本片的編劇——大衛(wèi)·凱普,在片尾演職員名單中可以看到他的角色被署名為“倒霉的混蛋”(Unlucky Bastard)。
6. 錄像店中能看到幾部“好萊塢大片”的電影海報,包括施瓦辛格主演的《李爾王》(King Lear)、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杰克與“豆莖”》(Jack and the Behnstacks)、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海嘯日出》(Tsunami Sunrise),當然這些都是假海報……
7. 編劇大衛(wèi)·凱普為《失落的世界》撰寫劇本時,會把一封信貼在電腦屏幕前。信里面的內(nèi)容是一名觀眾對第一集的吐槽,說影片中恐龍的出場時間太晚了。
8. 第一部中山姆·尼爾飾演的格蘭特博士以美國知名考古學家杰克·霍納為原型,而第二部中的羅伯特·伯克(Robert Burke)則影射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
現(xiàn)實中,兩人是學術(shù)上的死對頭。霍納認為霸王龍是一種食腐動物,巴克則認為霸王龍是主動的獵食動物?;艏{曾建議劇組讓伯克在影片中被暴龍吃掉,結(jié)果羅伯特·巴克得知后卻很高興,給霍納回信道:“我就說暴龍是獵食動物了吧!”。
9. 影片中,鉆進羅伯特·伯克衣服里的蛇是一條無毒的奶蛇。人們經(jīng)常會把奶蛇和具有劇毒的珊瑚蛇混淆,因為它們的顏色和條紋都十分相似。
10. 原著中,莎拉(電影中由朱麗安·摩爾飾演)是一名動物行為學家,而不是電影中的古生物學家。小說里獨自提前去索納島的是馬爾科姆的朋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萊文,而莎拉是最后一個到達索納島的。電影中則刪除了理查德這個角色,改由莎拉提前獨自上島。
11. 斯皮爾伯格在觀看《全職浪子》(1996)試映時,對文斯·沃恩(Vince Vaughn)的印象十分深刻,于是邀請他在《失落的世界》中出演一個角色。
12. 狩獵隊副手迪特爾·斯塔克受到細顎龍襲擊時,他先是對它們大喊并扔石頭,接著含糊地說了一些話。實際上他說的是瑞典語的臟話,斯皮爾伯格覺得這很優(yōu)秀,于是把這個片段放到正片中。
13. 拍攝中使用的兩只霸王龍模型各重9噸,由于移動起來十分困難,所以劇組干脆把布景建在它們周圍。
14. 小說的標題去掉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只留下“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幾個字,封面也只是簡單的恐龍頭骨圖案。環(huán)球公司擔心這會讓公眾誤認為是柯南·道爾所寫的科幻小說(同樣是《失落的世界》),他們曾想過將影片的名字改成“失落的島嶼”(The Lost Island)。最后,“失落的世界”被保留下來,并加上系列的名字“侏羅紀公園”。
15. 第一部小說中,約翰·哈蒙德和伊恩·馬爾科姆都被殺死了(后來馬爾科姆在續(xù)集中復活了)。而在電影里,兩人都仍然活著。
16. 影片結(jié)尾中有一幕,電視上播放著CNN新聞片段,注意屏幕上映射出的人像,你會發(fā)現(xiàn)本片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演員們一起坐在沙發(fā)上。(老實說有點詭異……)
文 | 彩蛋君KL
參考 | IMDB
【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公眾號授權(quán)】
拓展閱讀:
喜歡本文的朋友喜歡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電影彩蛋堂」,專注分享電影彩蛋!
還是挺好看的 雖然不如1
真的爛到爆…前半段完全照搬第一部,偏偏又和第一部的銜接生硬無比,角色上要討人厭得可以,尤其是那個女兒,本來就招人煩,還套個單杠達人的設定,居然踢爆一只迅猛龍,看得我下巴都掉下來了,那個前女友也JB煩,沒事的時候愛作死,一出事就只會尖叫…后半部莫名其妙變成了哥斯拉的模式,還死了一條狗
當時見到那樣細致的恐龍,不能不震撼阿~~~~~即使放在現(xiàn)在來看,也不失技術(shù)上的領(lǐng)先地位。所謂情節(jié),都是浮云,主要還是為了襯托威猛的恐龍們啊~~~~~~~~~
特效好逼真啊
女主聲稱不要給恐龍的生存環(huán)境添加人為因素,卻非要給小霸王龍療傷,坑死隊友。每次危急關(guān)頭,我都盼著她趕快掛掉,卻偏偏活到最后。
不如第一部
影片的故事是斯皮爾伯格和戴維柯普改編于邁克爾克里奇頓的《失落的世界》,整體比《侏羅紀公園》的故事要好得多。但在某些情節(jié)上則有失誤
好看?。?/p>
第二部就開始作死了,女朋友背著自己去看恐龍,女兒悄悄跟過過來搗亂,同行的還有非要救小恐龍的圣母,主角沒被他們害死真的是主角了,另一個同伴就超委屈,拿了繩子救掉下懸崖的他們,勤勤懇懇幫助人,最后被恐龍吃了,三個作逼啥事沒有,氣不氣!
相比第一部,這部的特效要好得多,但個人感覺情節(jié)比不上第一部
飼養(yǎng)員劉師傅哪兒去了?給我把劉師傅找回來!
果然2沒有1好看
自然和人性在斯皮爾伯格眼里永遠是對立的么
特效還好,情節(jié)沒第一部好看
覺得沒有第一部好看
環(huán)保主義立場太煩了,集中到女主身上尤其煩,斯皮爾伯格你是不是歧視女性啊,而且最后完全變成了怪物片。當然特效還是具有時代意義上的領(lǐng)先立場的。
在索納島上,另一組野蠻的探險隊已經(jīng)先期到達,他們抓捕恐龍將其買到外國。利欲熏心使得這些貪婪之徒全然不顧危險,竟然打起暴龍的主意。索納島旋即變成恐怖的屠殺地獄
故事整體比《侏羅紀公園》要好得多,雖然在特殊效果上做得更為逼真了,但其中的靈感卻消失了。但不失為一部佳作。
每次看到恐龍來了就很緊張
故事寫的太小兒科,雖然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相當二元化了,思辨性遠不及第一部;不過史匹堡磨戲肉的能力確實強,以懸崖墜車為代表、霸王龍一出現(xiàn)就是精彩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