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貨幣崛起

記錄片英國2008

主演:尼亞爾·費格森  喬治·索羅斯  胡安·庇隆  喬治·布什  艾倫·格林斯潘  米爾頓·弗里德曼  薩爾瓦多·吉列爾莫·阿連德·戈森斯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迭戈·里維拉  羅納德·里根  喬治·W· 布什  

導演:Adrian  Pennick  

 劇照

貨幣崛起 劇照 NO.1貨幣崛起 劇照 NO.2貨幣崛起 劇照 NO.3貨幣崛起 劇照 NO.4貨幣崛起 劇照 NO.5貨幣崛起 劇照 NO.6貨幣崛起 劇照 NO.13貨幣崛起 劇照 NO.14貨幣崛起 劇照 NO.15貨幣崛起 劇照 NO.16貨幣崛起 劇照 NO.17貨幣崛起 劇照 NO.18貨幣崛起 劇照 NO.19貨幣崛起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10-04 16:21

詳細劇情

  《金錢本色 信用與債務》
  「金錢本色」系列節(jié)目,將帶領觀眾經歷一場世界金融的史詩之旅。尼爾?弗格森說明在每一個巨大歷史現(xiàn)象(帝國和共和國,戰(zhàn)爭和革命)背后,總存在一個金融秘密。信用和債務的演化與促成文明崛起(從古代的巴比倫到今天的香港)的任何科技革新一樣重要。從『威尼斯商人』中的奸商夏洛克要求別人以身上一磅肉還債道格拉斯哥的放高利貸者,尼爾說明信用與債務的起源,并且解釋為何信用網絡是任何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用網絡越是發(fā)達,債權人越不可能在債務人身上利用它們的的杠桿作用(例如在「第三世界」的格拉斯哥就會這樣)。確實如此,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破產的人才是老大─利用手段躲過債務,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
  《金錢本色 證券市場》
  「金錢本色」系列節(jié)目,將帶領觀眾經歷一場世界金融的史詩之旅。尼爾?弗格森說明在每一個巨大歷史現(xiàn)象(帝國和共和國,戰(zhàn)爭和革命)背后,總存在一個金融秘密。信用和債務的演化與促成文明崛起(從古代的巴比倫到今天的香港)的任何科技革新一樣重要。金融服務如何走出貧民區(qū)而變成華爾街那些投顧公司野心理專的王國?答案在于: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證劵市場的崛起。隨著債劵的出現(xiàn),戰(zhàn)爭財務有了轉變-這個轉變遍及北歐、西歐,最終跨越大西洋到美國。證劵市場促使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19世紀最富有權勢的家族。的確,20世紀中葉的巨大通貨膨脹威脅減弱國際證劵市場的力量抹滅了幾個世代的儲蓄的真正價值。
  《金錢本色 保險事業(yè)》
  人生充滿風險─這就是為什么人們會去買保險。但面對一個巨大和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國家必須介入。Niall在卡特里娜風災過后來到新奧爾良,探討為何自由 市場無法提供充分防護以對抗天災。他對答案的追尋使他回溯現(xiàn)代保險在19世紀的起源以及在二次大戰(zhàn)后日本福利國的誕生。福利國制度出了什么問題?智利為何會在1970及1980年代從事全世界最激進的社會保險改革?如今美國和歐洲福利國正面臨一個類似的報應日,我們又吸取了什么教訓?
  《金錢本色 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為何會泡沫化及經濟蕭條?尼爾回到起源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控股公司,追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崛起以及法國密西西比公司的沒落。他發(fā)現(xiàn)在法國金融家約翰勞和安隆董事主席肯尼斯 雷之間,有一些可說明問題的相似處,他同時提問像1719年(或1929年)的經濟蕭條是否會在我們的世代再度發(fā)生。他沿引行為財務學的新理論,說明人類 在投資時為何會有一種成群結隊的本能。況且牛市突然崩盤時也沒人能夠準確地預測。
  《金錢本色 房貸市場》
  把國有的財產歸還給人民,聽起來很簡單。一個擁有財產自主權的民主制度比起一個民營化運動的基礎要更好吧?一個重要經濟理論說:沒有抵押市場,市場就起不 了作用,因為企業(yè)家只需利用他們的資產去借貸就能使他們的生意起飛。然而如果說抵押市場已利用資產證券化進行革命,意味著不計其數(shù)的個人抵押被捆綁在一起 并且出售給出價最高的投標者?如果說在第二輪,私募基金公司的菁英們收買了所有股份,那資產所有權豈不變得更只屬于少數(shù)人 !
  《金錢本色 中美經濟聯(lián)姻》
  問題:新興市場是什么?答案:一個發(fā)生緊急狀態(tài)的地方。從1990年代開始,世界已見識到驚人的轉變。曾經是高風險市場的亞洲、南美洲、東歐─在1998 年曾中斷了創(chuàng)新的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似乎變得比英國或美國股票市場成為更好的投資目標。原因是「Chimerica」的崛起─中國和美國經濟聯(lián)姻的產物。但是貧窮的中國存款戶借錢給富有的美國消費者,到底有沒有道理?它的崩潰會不會引發(fā)一場相當于1914年大蕭條的金融危機?

 長篇影評

 1 ) 彼時彼刻的金融之路

通俗的金融入門節(jié)目,信用債券、保險、股票、股市泡沫、樓市、次貸危機、金融衍生工具及全球金融都有涉及,從它們的起源發(fā)展現(xiàn)狀,以國際化視野和故事敘述挺有意思。有點厲害地揭示了中美關系,從貿易上的依存入手到債務、外匯方面對兩國的影響,美國次貸危機一個重要的原因解釋說是由于中國的債務輸入,為美國提供了過高的流動性,金融機構通過大量的結構性貸款放貸給三無人員(收入、工作、資產),導致信用違約引發(fā)金融機構崩潰。

這種密友關系(chimerica)也不會持久,爭端可能存在的幾個方面貿易不平衡、政治、貨幣等,現(xiàn)在應驗了,川普掀起的貿易戰(zhàn)讓我方覺得美方很難受,而我們很芯酸。作為類比的上世紀初英德關系,最終是以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結局收場,希望現(xiàn)今的政治家們能有智慧解決好這種不平衡。

 2 ) 第一集:貪婪之夢

銀行起源于民間的借貸業(yè)務。借貸,由最初的高利貸業(yè)務變成了銀行的主要業(yè)務。其風險,通過借貸給不同地方,不同的客戶以實現(xiàn)分散。銀行的業(yè)務即是對借貸業(yè)務的正規(guī)化,也是通過拓展其他業(yè)務以實現(xiàn)風險的分散化。

其中麥迪奇家族在借貸的正規(guī)化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通過規(guī)范化借貸,并積極拓展換匯業(yè)務使銀行業(yè)務合法化,并獲得巨額的收入。從而資助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并在政治上得到了統(tǒng)治權。

 3 ) Note

①【16世紀的信貸】

威尼斯商人、美第奇銀行。破產仍成者,巴斯特·基頓。反猶主義*1

②【17世紀的債券】

羅氏暴富,兩場戰(zhàn)爭。(羅斯柴爾德、滑鐵盧戰(zhàn)役、南北戰(zhàn)爭)反猶主義*2

阿國衰敗,謹防通脹。(內:骯臟戰(zhàn)爭,外:馬島戰(zhàn)爭。跌出發(fā)達國家行列)

③【18世紀的股票】

股市泡沫,龐氏騙局。John Law&密西西比公司、Kenneth Lay&安然公司

④【19世紀的風險】

傳統(tǒng)保險:教會牧師與遺孀基金(蘇格蘭)

福利國家:易陷滯脹(日本)

退休金制:軍事政變,Milton Friedman(智利)

對沖基金:期權期貨(美國)

⑤【20世紀的地產】

羅斯福新政,房產所有權;優(yōu)級、次級(金融領域的民權斗爭);小額信貸(玻利維亞)

儲蓄貸款危機;日本地產泡沫;美國次貸危機

⑥【21世紀的展望】

金融全球化,首次止于一戰(zhàn)。重生于七零年代。IMF&WB&反全球化

喬治·索羅斯&英鎊危機(1992);長期資本管理&盧布危機(1998)

重慶是全世界發(fā)展最快的城市。

 4 ) 第二集:人間枷鎖

債券源于政府對戰(zhàn)爭的財政支持。因為財政實力往往不足以支撐一場戰(zhàn)爭,政府通過發(fā)行債券從人民手中積累資本,來資助戰(zhàn)爭的進行(尤其在中世紀意大利城邦,城邦間的戰(zhàn)爭往往通過雇傭軍來進行,所以需要大量金錢來支持)。隨后,債券的作用被進一步拓展,并不僅僅停留于戰(zhàn)爭中的使用。

羅斯柴爾德家族便是通過在滑鐵盧戰(zhàn)役后,將貶值的黃金投入到債券中,預期債券會在更廣泛的領域被政府所使用,從而繼續(xù)升值,以此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成為債券市場的統(tǒng)治者。除此之外,羅斯柴爾德家族還充分利用套利的機會,將歐洲的黃金市場聯(lián)合起來,利用各地的價差進行套利,同樣收獲了巨額利潤。美國內戰(zhàn)后,羅斯柴爾德家族沒有資助以棉花為主產物的南方政府,雖然他們是反對北方林肯政府的。而恰恰是因為沒有用主產物作為抵押而獲得足夠的債務支持,同時在新奧爾良港(作為向歐洲出口棉花的第一大港)被占領后,其他地區(qū)的棉花漸漸取代美國南部的棉花成為歐洲市場的主流,使南方政府失去了財政上的支持,從而輸?shù)袅藨?zhàn)役。

除此之外,通貨膨脹和債券價格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當通貨膨脹過高時,債券利息不足以使真實受益維持在零以上,從而吸引投資者。所以,過高的通貨膨脹往往使政府失去了發(fā)行債券而獲得資金來源的可能,因此唯一的方法是繼續(xù)印鈔票,從而進一步來高物價。所以,過高的通貨膨脹會使價格的攀升成為一種循環(huán)。1989年阿根廷所面臨的情況便是例子。

 5 ) 每集大概脈絡

1. 銀行
麥迪奇家族將黑幫猶太借貸變成了光榮的東西。

2. Bond
國家公債,最初源于戰(zhàn)爭籌款,佛羅倫薩開始。羅斯切爾德家族由此興起。會引起通貨膨脹。

3. Stock
公司股份制最初由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為了分擔風險。后由John Law把這個體系復制到法國。安然的詐騙與JL的類似。

4. 保險
對抗風險a: 最初是蘇格蘭為保護牧師遺孤寡婦,日本(戰(zhàn)爭相關)將這個體系擴大。政府介入的福利體系不適用于英國等,改革始于智利。
對抗風險b: 對沖,管理風險(數(shù)學+直覺),產生期貨等衍生品。

5. 房產
房產不等于穩(wěn)定與保證,收入與債務的平衡。改變現(xiàn)狀的思路之一:小額貸款。

6. 全球化
06年,全球經濟總產值47 trillion,股票+債券119 trillion,derivatives 473 trillion。一戰(zhàn)終止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戰(zhàn)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

 6 ) 貿易戰(zhàn)背景:金融全球化與中美共生體

本文為圍繞貿易戰(zhàn)主題而對第6集的總結及梳理,且省略了關于索羅斯的部分,完整內容還請自行尋找資源。

金融全球化——極易受到金融震蕩的影響

在國際投資中,海外投資者難以預料當?shù)卣恼撸绻數(shù)卣涎咏杩?,投資者該怎么辦,1914年以前這通過戰(zhàn)爭來保證(鴉片戰(zhàn)爭)。

以大英帝國為主導,在槍炮聲中實現(xiàn)了第一次金融全球化。

隨著斐迪南大公遇刺,各國紛紛禁止出口,人們預料到歐洲全面戰(zhàn)爭的風險,流通性(即借款或資產變現(xiàn)能力)緊縮,倫敦金融交易市場關閉,一戰(zhàn)為第一次金融全球化畫上了句號,此后直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貿易都停滯不前。

1945年,為保證戰(zhàn)后貿易秩序、制定新的金融框架,兩個組織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IBRD)即后來的世界銀行,當時允許自由貿易,但依然限制資本流動(即不允許國際間投資),貨幣跨界交易時只能從政府到政府。

20世紀70年代,中東的石油出口國因存在大量順差積累了許多財富,且大多存入發(fā)達國家銀行(我國現(xiàn)在是否也是這種情形?),西方銀行家希望以貸款形式將這筆財富進行再投資,兩個監(jiān)管組織放松了限制(可見屁股確實是歪的),于是金融全球化再生。

七年內,拉丁美洲從國外獲取的貸款翻了四倍,1982年,墨西哥宣布無力償還外債,整個南美大陸瀕臨破產。

但此時已不是通過戰(zhàn)爭來索要借款的時代了,而是要通過兩個組織。

兩個組織要求拉丁美洲政府如果想繼續(xù)借款就要進行“結構調整計劃”——財政緊縮,間接導致拉丁美洲政治動蕩。

國際金融批評者認為,兩個戰(zhàn)后監(jiān)管組織是經濟殺手,手握金融武器謀殺第三世界,為獨裁者和美帝國主義撐腰。

中美共生體——美國的貸款者要依靠中國儲戶

中國經濟不受周期性膨脹影響的原因是中國的投資絕大部分并非來自國外,而是來自國內儲蓄。

中國居民儲蓄占收入比重異常高,最終使得資金不是從西方流入東方(就像拉丁美洲那樣),而是從東方流入西方,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的絕大部分被借給美國,即對美國來說中國變成了銀行。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國為了就業(yè)大力發(fā)展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出口廉價產品給美國消費者,而為了保持低價優(yōu)勢,中國央行就用人民幣購買美國債券增加外匯儲備保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優(yōu)勢。而對于美國而言,從中國市場采購廉價產品能夠維持經濟繁榮運轉,同時向中國央行銷售債券也能享受比其它方式更低的利率。由此形成了美好的“中美經濟共生體”,產生了超過一半的全球經濟增長。

中美利益沖突——全球化崩潰導火索

“中美經濟共生體”看似美好,但問題在于,中國人越是樂意借錢給美國,越多美國人就愿意借,導致2008年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現(xiàn)金過于充沛,最終爆發(fā)全球金融危機。而中國盡管股價暴跌、出口受損,而由于內需產生了一定的對沖作用,使得中國經濟增長依然還很強勁。

以下這些因素都使美國感受到威脅:

1. 中國經濟發(fā)展迅猛,最早在十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就會超過美國(不知道由于疫情是否會更快);

2. 自由貿易反對者認為屆時美國制造業(yè)將蕩然無存,而美國經濟越低迷就越有更多人持有這種看法;

3. 中國近年努力推進產業(yè)升級,可能與美國形成直接的形成戰(zhàn)略競爭。

第一次全球化時,當時的金融中心英國和歐洲最有活力的產業(yè)經濟體德國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共生關系,而這段關系以1914年的戰(zhàn)亂中止。中美間的利益沖突與貿易戰(zhàn)甚至可能會成為產生全球化崩潰的導火索。

 短評

1. 主持人、制片人是教授,這就能夠保證這片子會有點深刻,還好也不枯燥。2. 可以重復觀看的。希望下次觀看的時候,這個片子就對我來說,非常淺顯了,我能夠在這段時間段落里,有所成長。

8分鐘前
  • Sabrina
  • 力薦

金錢永不眠。美第奇家族在文藝復興時代就開始設法繞開金融管制了,哈哈~

11分鐘前
  • 貓熊不要黑眼圈
  • 推薦

梳理清晰,解說詞寫得也很好,極佳入門片

16分鐘前
  • LisaLeung
  • 力薦

不能因為只見過白天鵝,就否定黑天鵝的存在。

20分鐘前
  • 伊布小姐
  • 推薦

The Ascent of Money 貨幣的崛起。下了一個版本。。。有3個版本。其中一個是CCTV高清中文配音版。

24分鐘前
  • IVAN
  • 力薦

太基礎了,不過拍得還行。

25分鐘前
  • 南條艾草
  • 推薦

還不錯的關于金融歷史的綜述,講了銀行、債券、股票、保險、房地產的起源。當世界歷史完全從金融角度來看的時候真是十分有趣。邊看邊想他的制作過程,好歹我也是看過紀錄片炮制過程的呀。外景地竟然有到過重慶,當時我就震驚了!hedge fund, derivatives是我知識的盲點。

26分鐘前
  • 阿月
  • 推薦

看完生出好多疑問,讓我這金融小白終于對錢產生興趣。它關乎生存,和人、社會有關的大部分問題都能追溯到錢和資源本身。錢本質是個符號,它背后指向是社會資源的產生、消耗和運轉?;钪枰X一點沒錯,但一旦忘記它本質是個手段,而將它當作目的,反將本該是目的的自己當作逐錢工具,才是人世最大荒謬。而將所有人裹挾其中的資本,恰是人心欲望聚合成的巨大怪獸。唯物主義最大謬誤,是將意識視作低于物質的被動存在,不考慮意識與環(huán)境互動的巨大可能。如果人心也是社會的環(huán)境,觀念、審美影響人們行為和選擇,便不能只把物質生產當作唯一目的,要同時關注生產、消費方式本身對意識的巨大影響,以及伴隨而來的感受、審美和行為——它會極大反向作用于物質生產的結果?;谶@點,認知科學潛力極大,目前只算剛剛起步,有太多大有可為之處。:)

30分鐘前
  • 遮天的花
  • 推薦

金融入門

35分鐘前
  • XL
  • 力薦

講的全是皮毛....太基礎了...

40分鐘前
  • 先進磁力棒
  • 推薦

金錢的故事

41分鐘前
  • pepper 安
  • 力薦

我是先看的書后看的這個英國紀錄片,書寫的深入淺出非常適合入門者。紀錄片也非常有意思,看到了很多書里出現(xiàn)過的人物和地點,配合書本食用效果絕佳。

42分鐘前
  • naoko
  • 力薦

wonderful~

46分鐘前
  • 外星來客大桃桃
  • 力薦

分了三天看完,中途睡著4次。世界上有些知識就是這么有用但枯燥,點亮技能樹真是不容易。

51分鐘前
  • 花大王
  • 力薦

提到羅斯柴爾德,怎么能不提和珅呢?他才是18世紀的世界首富啊

56分鐘前
  • 王富貴
  • 還行

‘我在看這部電視劇 2013-03-07’, 看了2年多才看完。。。//掃盲。。//Niall Ferguson乍看上去像Morrissey....

59分鐘前
  • sarah????
  • 力薦

收獲:金融歷史很重要。金融和愛情一樣,以人為主體,自然不能完全用數(shù)學解釋。

1小時前
  • musagetes
  • 力薦

THE MAIN THEME IS how the greeds of a few people ruined all our lives!!! V. intersting to see how mistakes can be made over and over again.

1小時前
  • 亂室佳人
  • 力薦

It could be made into money, a store of value, a unit of account, portable power.

1小時前
  • nbsp
  • 還行

怎么搞的跟央視一樣,拉起大架勢,卻又淺嘗輒止,拍的挺枯燥的

1小時前
  • 雲水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