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尸體,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化的喪尸逆轉成人,這部第三波更進一步展開了想象,加入被治愈的喪尸帶著那段恐怖的記憶回歸社會生活會如何。一部設定新奇的喪尸題材影片,腦洞大開,創(chuàng)意滿滿,然而在劇情的發(fā)展和充實程度上顯然功力欠缺,又莫名回到了低階喪尸滿街跑,屠戮市民,擊退規(guī)軍的俗套,令前期建立起災后新秩序的政府再度弱智了一把。
如果我的腦洞給編劇,我會這么編。
1、在治愈者回歸社會,研究發(fā)現(xiàn)治愈者不會被感染者識別為攻擊目標,于是積極組織一只由可控治愈者組成的特殊對喪尸小隊,以應對突然危機。
2、森安作為主角被困于自己的噩夢中不斷掙扎,在與康納的理念背道而馳選擇揭發(fā)康納后,被選召入特別小隊。
3、康納實施釋放感染者計劃時,特殊小隊以極少數(shù)量堵在隔離區(qū)門,盡數(shù)殲滅逃離者。
4、女同科學家不要那么智障…為救百合而失智相信康納導致感染者釋放,新增感染者8000。
5、艾比可以更真實一些,不要那么圣母婊,高喊著原諒他然后得知真相后大叫滾蛋,幾乎就是人設崩了。
雖然是一部喪尸題材的影片,在這個有趣的設定本應該成為一部更有故事情節(jié)和豐滿人物形象的,結果依舊沒能成為經(jīng)典。影片雖然演繹著治愈者回歸的生活,對照現(xiàn)實不難發(fā)現(xiàn)影設那些身背污點的犯罪者回歸社會可能遭遇到的問題,甚至體現(xiàn)了一些較為偏激的觀點。結果在一片混亂之后草草收尾,所有人物的結局一個沒交代,這是還準備拍續(xù)集么…求放過啊!
2017年,科幻恐怖電影《 第三波 | The Cured》
還是很不足,有不少欠缺的地方,當然也要感嘆一下,都開始拍后喪尸時代的事情了。。用喪尸電影做一個噱頭去講一些人性的思考(有點著急)。不過還是比較膚淺的,有的部分甚至有些牽強。。
當然喪尸電影大部分都在講人性,不過這個電影里又更多的映射,對于被騙來看喪尸的觀眾就比較失望,其實一些視覺上的效果還是非常疲軟的說。。
另說映射的部分又比較牽強。。既然能治愈。又有不能治愈的部分人口。。然后還能交流。。免疫喪尸。。這點又像是一種新的人種或者說新人類了。。設定方面還真的是有待商榷。。變成喪尸還要追究責任。。治好了還要受排擠。。吃人都能被拍到證據(jù)。。為了表現(xiàn)想表現(xiàn)的真的是不顧劇情的不合理。還真的不那么讓人那么容易接受。
電影節(jié)奏較慢,但是心里描述還不錯,尤其是那種自責,回憶,幻覺什么的。但是劇情依舊是欠妥。。
--------我是免疫的分界線-----------------------------
推薦指數(shù):★★☆(5/10分),一般般吧,不好也不壞。。。。
本來就想看這部電影,等到泰國快下映了才有時間,所以沒在電影院看成。今晚點開了電視,自己一個人看完。安安靜靜的,旁邊狗狗陪著我,默默的把自己帶入劇情。
這是我看過最討論人性的喪尸片了。也沒想到ellen page是主角之一。一部喪尸片把人性的真善美丑惡都體現(xiàn)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執(zhí)著不變的愛情。同時,自私的自保,權力的渴望,患難見真情還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電影里都有了。整部片子基調就是灰藍的,配樂也是一再的悲哀。作為一部喪尸片可以讓我想到家人,讓我想家,甚至想到這10年的異國經(jīng)歷,眼淚不受控制,我給了四星。
沒有一點恐怖,劇情我也不想透露,也不想評論影片的技術和邏輯,如果能在電影院的音效下看了,更會觸動吧??傊@樣的故事的確是會發(fā)生的,好在自己沒有錯過一部對我來說的好片。
病毒/類僵尸/劫難/愛爾蘭影片。挺黑暗、抑郁,稍血腥。應該算是男人影片吧,反正我不太enjoy。影片中的災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層次很多,寓意不同,但最直觀的,如果把態(tài)勢縮小一百倍,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
先說電影里的病毒:迷惘病毒,病發(fā)時處于暴虐無意識狀況,撕咬、攻擊、傳染甚或致死正常人,乃至親人。病愈后,對自己病發(fā)時發(fā)生的一切都有記憶(這個病還蠻擰巴的,類精分?)。病愈后的人分成兩派:一派愧疚、悔恨,甚至有些人不能接受自己,而自殺。另一派人則憎恨健康人,認為他們不體諒、不接納自己,視自己為異類,他們妄圖報復。健康人群也分為兩派:一派能理解接納病愈者,認為他們發(fā)病時并不能控制自己。另一派則仇恨病愈者,與之對立,認為他們是魔鬼是禽獸,對他們曾經(jīng)的暴行不予原諒。
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因為暴怒/沮喪/難過/失望而傷害別人甚至是自己的親人?有沒有由于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脾氣、欲望或私心,而做出傷害別人或是親人的行為呢?傷人者會悔恨、羞愧、委屈嗎?會認為對方不理解自己不原諒自己嗎?受害人會選擇接納、原諒還是記恨、拒絕呢?
電影永遠是暴露人性、探討人生的。只不過它高于生活,放大了生活中的災難與誤解,因為它怕人們在生活中,一如行尸走肉一般不看、不感知、不思考。
敢歧視我,我吃了你!
有人的地方就有歧視和偏見,有意或者無意。
電影《第三波》同樣講了個關于歧視的故事。但這次被歧視的是喪尸。
故事發(fā)生在歐洲愛爾蘭,一種叫做“迷失”的喪尸病毒席卷了整個歐洲,患病者會發(fā)了瘋地見人就咬。
不過現(xiàn)在病情已經(jīng)得到控制,人類研制出了解藥,但仍然對25%的感染者無效。
痊愈的患者分批次返回社會,他們被稱作“痊愈者”。主角賽楠和康納就是其中的一員。
痊愈者返回正常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他們自己仍然記得患病期間發(fā)的事情,總會以噩夢的形式困然著他們。
其次很多痊愈者不被家人接受,社會上反痊愈者的人更是不占少數(shù),到處可見反痊愈者組織。
與此同時政府正在計劃清除無法痊愈的感染者。
但是研制出解藥的女博士相信只要給她時間和資源,最后25%的感染者也能夠痊愈。最關鍵的是她的愛人也是感染者,也因此給了康納可乘之機。
賽楠返回嫂子家中,并被分配到疾控中心工作,做為女博士的助手,一切還算順利。
可康納并沒有那么幸運了,先是被父親驅出家門,然后無法恢復之前的律師工作,淪落為清潔工。
于是康納怒從中來,新生邪念。鼓動心生不滿的痊愈者、策劃恐怖襲擊、利用女博士的職務之便放出大量感染者。
令人郁悶的是康納總是拉著賽楠不放,先是打著為他好的旗幟欺騙賽楠加入痊愈者組織,然后騷然賽楠的家人,最后威脅不成惱羞成怒。
原來在病毒爆發(fā)的時候,趕回家中的賽楠和哥哥遭遇了喪尸的襲擊,賽楠不幸被感染,不受控制的他殺害了自己的哥哥。
而旁觀的人就是康納,就是他感染了賽楠。最為恐怖的是感染者之間能夠交流,康納能夠控制別人。
由此可見康納的內心是有多么黑暗。
感染者被釋放出之后,恢復平靜的小鎮(zhèn)再一次陷入了混亂。
就在這時博士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人被治愈了,欣喜若狂的她獨自一人來到愛人面前。
而且又驗證了電影中幸福不過三秒的的鐵律,博士被沖過來的感染者殺死了,獨留愛人空傷悲。
同時賽楠的侄子也被感染,告別嫂子他抱著孩子走向了郊區(qū)。電影結束。
作為一部小成本科幻驚悚片,這部電影很明顯拋棄了傳統(tǒng)喪尸片的大場面,反而找到了一個比較新穎的故事角度。避開病毒感染的原因和過程,將故事重點講述病毒得到控制后的世界。
而且拋去電影的外殼,導演也在向我們暗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也處處發(fā)生著這樣的事情。我們因外貌、地域、口音、觀念等的不同對別人抱有歧視和偏見,這不就是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嗎?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角度新穎、劇情凌亂、人物扁平、結局糟糕。
最后,人生而平等,請善待他人,否則可能被吃掉啊。
很奇怪這部喪尸片為什么評分這么低。差點讓我錯過。這片子高分不敢說,但讓我打分7.2分保底。我在短評里寫的6.5還是過于保守了。
里面涉及到生死,病人的權利,康復者人權,小部分人的暴亂,群眾與政府不同視角下對待問題的思路,科研者面對解藥研發(fā)的心態(tài),不同陣營人對待問題的看法與沖突。至于理智與情感更不用說了。是這兩年看過最為有深度的喪尸電影。全片喪尸鏡頭少之又少,更多的想引起觀眾的思考。導演很會借助光線明暗的對比,環(huán)境色彩渲染也很好。個人認為是個很好的劇本。電影中演員演技全部在線。片中的喪尸病毒只是導演用來表達思想的工具。
真的是一個好本子。不同角色陣營的人物成長變化也很合理。一定要說硬傷,在于對政府和軍方人物的刻畫過于單薄,導演把更多的鏡頭給了社會上出現(xiàn)的新歧視,對于無法康復人員的描寫也過少,主要矛盾在于康復者融入社會后面臨的問題和周圍人的看法。但并沒有一個合理的方法讓危機再次爆發(fā)。不過讓我欣慰的是導演追求的并不是疾病再次爆發(fā)后的恐慌,而是被康復者有意放出無法康復者再次爆發(fā)疫情后,科研人員找到了一直無法康復的原因,這種矛盾真的很難以平復。
看了半小時感覺還可以,男主被人咬后變成僵尸,咬死了好哥們,后來比較自責,而和男主好的律師一樣不被父親待見,由于咬死了他的母親。像這種自己成為僵尸所作的瘋狂的事情并不能算是罪過,這種是無法控制的,并不是主觀意識去這樣去做,但電影里面很多人反對這些醫(yī)治好的和25%抗藥性的人。如果從倫理來看這25%的死了也無妨,但這些用藥有效果的就不用這樣排斥,而他們還經(jīng)密謀造反,有些不理解,可能壓迫久了讓他們有反抗的精神。女主發(fā)現(xiàn)男2的行為有些異常,男2還挑撥他們之間的關系,女醫(yī)生與男2策劃越獄,但并不是只放女醫(yī)生的朋友,而是放了所有人,這樣大面積的僵尸被放了出來,而女主與孩子分開之后,男主又去找孩子,還被男2中間阻撓,后來男2終于和女主相見,將孩子送到,但被咬了要去打育苗就結束了。挺平淡的結局。
藥治得了病,卻治不了人心。30歲的Ellen Page。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131101喪尸病毒被治愈后該如何回歸社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431735喪尸病毒被治愈,康復的“喪尸”重回社會,卻出現(xiàn)了更大的問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3659331喪尸小伙被治愈后遭歧視,忍無可忍再次攻擊人類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219213
看似僵尸電影的新想法,但依然排成了催眠片。一點也不節(jié)制的jump scare簡直要了觀眾耳朵的命。
后喪尸時代的憂患,題材很新穎,但是敘事有些無聊
對于喪尸痊愈者的人權探討。貌似很深入,整體平庸無看點。
居然已經(jīng)開始拍喪尸治愈后的人權了....
很深刻的社會題材,即犯下大錯(感染病毒吃人)后改正(治愈)的人回歸社會后如何融入,現(xiàn)實很殘酷,結局很無奈。音響效果不好,一驚一乍的吃不消,女主是80后,年青時很漂亮迷人,可是外國人才上一點歲數(shù)就有眼袋和又瘦又老,不好看了,悲哀啊。另外,固執(zhí)任性的人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包括自己和他人。
【FantasticFest】艾倫佩吉終于不砸鍋了!其實主要還是設定非常獨特有趣,僵尸題材里的頭一回(吧)。電影主要還是走心理驚悚路線(后來開始略有恐怖片氣質),本身可以提高之處還是不少,主題還是歸結于親情與心結。7/10
比較平淡無奇的小成本啟示錄驚悚片。整體上不如去年的The Girl With All the Gifts。
視角有意思
后喪尸時代的憂患思考,影射現(xiàn)下社會對于邊緣群體及疾病攜帶者的歧視和疏離,進行了一場隱性的道德價值探討,作為喪尸恐怖片,片子的戲劇沖突和視覺沖擊明顯疲軟,文藝驚悚缺乏大量的高低起伏,所以乏味和無趣立現(xiàn),在鼓吹哲學和人性思考的同時,丟掉了類型片本該有的極致元素和趣味性,這是遺憾的部分
這個片子只有5.5,是不是不太公平啊。
喪尸變回人類這個設定還是蠻有意思的,對于人性以及社會性問題刻畫也有新意,只是劇情有些不溫不火,深度不夠,而喪尸動作戲也不是很有視覺沖擊性。既沒有爽感,也不能共情
Means we're safer with them than the rest.
其實這是一個挺好的創(chuàng)意,但是最后重心落到了特殊群體回歸社會的角度上總讓人覺得別扭導演又想取悅喪尸迷又想彰顯自己的社會思考,最后來了個四不像這些年喪尸題材處在一種尷尬的角度,傳統(tǒng)套路不新穎,延展開來又不討好,人性的探討好像永遠都成為一個過不去的坎佩吉現(xiàn)在這接片也真是什么都來了3星,6分
原來已經(jīng)有一年多沒有看到佩吉吉了。
當成社會問題拍,認真了,反而失去了想象力。
感染者痊愈者無效者正常人相生相克的設定還挺有意思的
為了EP妹子而來,但她好像是二番。看到EP的母親角色總是想起《塔盧拉》,但總是會想起《朱諾》的叛逆少女,EP不是很適合這種年齡大、扮相老的角色吧……這部戲的思辨很有意思:如果喪失恢復人性,那么他要為以往的過錯贖罪嗎?
喪尸癥后群,角度新穎地從恢復健康的前喪尸人群切入,社會的排他性、心理的罪惡感都是不錯的取材點。醉翁之意不在酒,導演想說的遠不止影片表面所呈現(xiàn)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