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 這部電影之所以優(yōu)秀的原因,是有一個好的編劇,好的導演,和重要的演員。這部戲很考驗演員的演技,在故事中一個主角要展現(xiàn)出兩種性格,兩種思想,同時要把握情感,很不容易。這也是這部電影得分點之一。
夫妻之間家人之間的感情也是本片一個很大的支撐點,將互換身份之后的那種悲情烘托到了極點!要特別說一下導演,其實沒少看吳導的片子,但是知道他動作片拍的好卻是在最近!之前看過『喋血街頭』應該算是很老的片子了,可是從那之后覺得·吳導果然名不虛傳!但是現(xiàn)在好奇的是拍動作片那么好為什么會之后轉(zhuǎn)型拍起了文藝片呢?是見好就收?!
只是覺得可惜了!再難看到這么有內(nèi)容的動作片了?。?!
昨天看了吳宇森的執(zhí)導的《變臉》,英文名”Face /Off”,看完之后咋一想沒那么差,只是沒那么優(yōu)秀罷了,可是直到今天回想起來,真實越想越氣,不明白為什么豆瓣分能到8.4,IMDB評分能到7.2。更不可思議的是,翻了翻影評,盛贊吳宇森的所謂“暴力美學”的人可不在少數(shù),什么“精彩”、“純粹”、“巔峰”、“回味無窮”……要不是評論的時間跨度大我真懷疑這些人是不是發(fā)售方花五毛雇來的。
劇情漏洞、穿幫鏡頭實在太多,很難找全,簡而言之:好人硬不起來,壞人游刃有余,F(xiàn)BI都是炮灰,警察都是醬油,監(jiān)獄如同擺設(shè),路人全是瞎子。哦對,差點忘了,子彈都長眼睛的,或者你也可以說,參與槍戰(zhàn)的人都是神槍手,打空彈夾里所有的子彈,也不會傷到人一分一毫,男主男配:槍林彈雨過,滴血不沾衣。槍戰(zhàn)情節(jié)實在是太磨嘰了,就好像你買了一包止癢神藥,撕開袋子里面還有一個小袋子,又撕開一層里面又有一個小袋子,再接著撕……直到你撕了百八十個袋子套著的袋子,終于撕到了最里面一層,然后發(fā)現(xiàn)最里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撓撓。你生氣嗎?反正我是生氣了。
一般看這種電影最好不要帶腦子去看,既然你是來看“暴力美學”的,就應該知道電影是個什么拍法:每一個鏡頭不是在引爆你的腎上腺素,就是在做鋪墊。
那這部電影呢?10分鐘的槍戰(zhàn),前5分鐘在打砸家居物品,拿著無后坐力的玩具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然后打著打著,警察都不見了,或者都被打死了(感覺電影里的這些特警除了槍打不準之外,被打了之后死的還是挺快的),這時主角配角在一起solo“躲貓貓”游戲,潛臺詞就是“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讓你嘿 嘿 嘿”,差不多要有個3分鐘。好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終于結(jié)束了,你設(shè)想“此刻應是彈盡糧絕之事,好人和壞蛋應該以最原始的方式——打架,來解決矛盾”,再看看電影,“嗯,果不其然,這兩個人真皮實,拳拳到肉,所挨之人無不齜牙咧嘴,口吐鮮血”,你這樣想著,“誒,他們怎么還沒打完,挨了這么多下都跟沒事兒一樣,我尋思著人拳皇泰森阿里等輩常做抗打擊訓練也受不住這么個挨打法吧”,正當你疑惑的時候,看著他們終于打完了,哦,原來是好人從地上撿了把刀/魚叉/槍whatever,終于制服了一直在對自己拳腳相加的壞蛋。此時你長舒一口氣,皺了皺眉,卻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簡單,原來他們還在趁著打架完之后警察來之前的這片刻須臾交流人生感悟??赡苁俏乙庾R層面的制約過于強大,所以潛意識里那一萬匹草泥馬只能在我不經(jīng)意間偷偷地奔騰了。
真正的暴力美學不是這種打槍只看見火星和彈孔的磨磨唧唧,也不是這種后期配音效皮疼肉不疼的打斗。電影的表現(xiàn)方式就已經(jīng)決定了暴力的鏡頭如果是美的,要么是血淋淋的直接展示,要么是通過美的意象來暗示或輔佐或替代直接的鏡頭。在這一點上,建議吳導學一學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再不濟郭達斯坦森演的《機械師》和《速度與激情》系列都行啊。那有人說了,“那電影里有白鴿啊,白鴿是很美的啊”,恕我愚笨,我還真看不出來白鴿對于槍戰(zhàn)情節(jié)的作用體現(xiàn)在哪,白鴿代表著什么,我這個愚笨的人只會覺得白鴿是個生搬硬湊的活計,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更磨嘰罷了。
我問我自己:如果同樣花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看一部類似《速激》的電影和看這部《Face/Off》,我會選哪個?我的答案一定不是這部《Face/Off》。如果說這是一部不能帶腦子看的電影,那吳導還偏偏往里面加了很多要用腦子的成分,結(jié)果反而成了一匹騾子,不是馬也不是驢,還他娘的不能生。
其實我一開始看到換臉這個情節(jié)的時候,心里還有些小激動,這是多么好的一個題材啊,從這個起因能引導出多少動人的故事呢?可是吳導也就挖掘到喜怒哀樂這個層面了,多虧了演員演技不錯,要不然電影更沒法看了。你可以說角色臉譜化嚴重,不夠立體,但要是要我說的話,如果這就是吳宇森的巔峰之作,那我就可以下結(jié)論:吳宇森(或是這部電影的粉絲)的世界觀簡單的就像個孩子,非正即邪,而且好人總有好報。
吳導,下次,如果你想拍個不用腦子看的電影,就別強行在立意上拔高電影的層次,我們看你電影的時候可不是來找童年的。當婊子就好好當婊子,別總想著立什么牌坊。
哦對了,我終于知道凱奇的表情包是哪里來的了。
一個普通的犯罪劇本,被他賦予了東方獨有的「快意恩仇」。
第一個進軍好萊塢的華人導演,是吳宇森。
他也是唯一一個有資格執(zhí)導好萊塢A級制作的導演。
與其他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不同,吳宇森真正融入了主流,他的影片是可以在全美大規(guī)模上映的。
地位與實力可見一斑。
這里有人會問了,李安不算麼?
還真不算。
李安也好,溫子仁也罷,還算上近年嶄露頭角的林詣彬。
他們的電影教育源自歐美,本身具有西方背景。
因此,李安貴為「華人之光」,卻也不能算是進軍好萊塢的導演。
此外,除了一部[綠巨人浩克],他拍攝的多為小成本藝術(shù)電影,距離A級大制作尚有一段距離。
移民文化一直是美國的特色,二戰(zhàn)時期美國海納百川,歐洲各國導演如過江之鯽,紛沓而至。
由此,好萊塢電影總有源頭活水,自然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前往。
吳宇森同樣如此。
出身香港,從電影學徒做起,好萊塢為他帶來人生巔峰,他也為好萊塢增光添彩。
雖然[英雄本色]與[喋血]系列珠玉在前。
但吳宇森的巔峰之作,仍然是[變臉]。
[變臉]不是吳宇森的好萊塢首秀。
吳宇森進軍好萊塢,要從一個叫張家振的人說起。
張家振畢業(yè)于紐約大學電影制作專業(yè),1989年,制作了吳宇森的[喋血雙雄]。
他和吳宇森情同手足,兩人同在徐克公司打工,有著共同的愛好。
都不怎么喜歡老板。
于是二人雙雙辭職創(chuàng)業(yè)。
張家振有美國留學背景,他問吳宇森要不要去好萊塢試試水。
吳宇森對他無比信任,欣然同意。
1992年,張家振拿著[喋血雙雄]的樣片遠赴天使之城。
張學的是制片,在徐克公司干的卻是營銷。
他忽悠同胞是一把好手,忽悠外國人也當仁不讓,很快,他為吳宇森找到了[終極標靶]的拍攝機會。
然而,吳宇森的好萊塢首秀,一敗涂地。
原因竟是內(nèi)訌。
攝影師羅素·卡朋特看不上這位東方來的導演,有意不按照吳宇森的意思拍。
影片的結(jié)果自然不倫不類。
說到卡朋特,多說一嘴,他后來找了個特別合拍的導演,倆人一起搞了個大片。
片子叫[泰坦尼克號],導演叫卡梅隆。
說回正題,張家振不愧營銷鬼才,[終極標靶]明明沒少賠錢,他還是給吳宇森找到了拍[斷箭]的機會。
[斷箭]拍攝中,吳宇森他鄉(xiāng)遇故知,碰到了好演員特拉沃爾塔。
特拉沃爾塔怎么演,吳宇森都覺得好,每條鏡頭都是一兩遍過。
誰成想,這招致特拉沃爾塔極大的不滿。
特拉沃爾塔:
我說導演,你怎么回事,我的戲你怎么只拍一兩遍,這不是香港,片比不是問題。
吳宇森驚出一身冷汗,差點失語:
因...因為,你演得好啊...
特拉沃爾塔:
不對,全錯了,我拿的片酬,是夠每個鏡頭100遍的,你在浪費制片人的錢。
吳宇森恍然大悟,好萊塢演員的敬業(yè)程度令他贊嘆不已。
不過,并非每一個演員都有特拉沃爾塔的敬業(yè)程度。
2000年拍[碟中諜2]的時候,阿湯哥就瘋狂搞事。
劇本不滿意!
改!
場景不滿意!
換!
攝影師怎么把我拍得這么暗!
換!
于是,彼時籍籍無名的小攝影師安德魯萊斯利悲傷地離開了片場。
這位小攝影師臥薪嘗膽,日后,在他掌鏡之下,誕生了[指環(huán)王三部曲]。
功夫不負有心人,[斷箭]的投資已算A級大制作,投資6500萬美金,全球票房1.5億美金。
好萊塢的金錢世界,隱約開始閃現(xiàn)東方導演的影子。
很快,派拉蒙像吳宇森拋出了橄欖枝,斥資8000萬,拍攝[變臉]。
吳宇森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暴力美學。
暴力美學之所以很酷,不在暴力,而在美。
吳宇森師從張徹,他的槍戰(zhàn)戲處處充滿冷兵器的質(zhì)感。
[變臉]里,[喋血雙雄]中的吳氏三板斧重現(xiàn)江湖,在西方面孔的演繹之下,起了驚人的化學反應。
像是白鴿出場。
雙槍對指。
生死狙擊。
拋棄暴力美學,武俠精神,快意恩仇這種固有的因素,[變臉]之所以貴為吳氏顛峰,是因為影片中第一次有了哲學意義:
當身份認知出現(xiàn)偏差或完全改變,你怎樣以新的身份存活下去。
是接受世人對你新身份的認同,還是給予強化,強迫他們改變認知?
吳宇森的答案是:
兩者都要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變臉]中,警探西恩和恐怖份子凱斯特互換面孔。
凱斯特即使披上羊皮,仍不能掩蓋狼的本性,最終玩火自焚。
而西恩則利用凱斯特的外表,贏得了正邪雙方的幫助,一舉奠定勝局。
影片最終收獲2.45億美元,吳宇森躋身好萊塢A類大導演。
尼古拉斯·凱奇和特拉沃爾塔一樣,都和吳宇森合作了兩部電影。
不同的是,特拉沃爾塔是福星,尼古拉斯·凱奇似乎是災星。
[變臉]之后,吳宇森又拍了[諜中諜2],票房達到5.4億。
他已經(jīng)成為洛城家喻戶曉的JOHN WOO,從作品的顛覆,來到人生的頂峰。
人怕出名豬怕壯,問題也恰好出在這里。
新世紀的頭一年,米高梅搖搖欲墜,急需咸魚翻身。
而東方的神秘力量總會讓人病急亂投醫(yī)。
米高梅看上了如日中天的吳宇森,決定將翻盤的籌碼壓在他身上。
米高梅拿出了全部家當——1.2個億,投拍[風語者],由吳宇森執(zhí)導。
另外,在[變臉]中演技上乘的尼古拉斯·凱奇,義不容辭出演主角。
吳宇森搖身一變,成了史詩級戰(zhàn)爭片大導演。
[風語者]可謂下了最大的賭注。
影片取景塞班島,核心演員全部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特別打造了二戰(zhàn)時期的美軍謝爾曼坦克和斯圖爾特坦克。
似乎,米高梅終于要走出頹勢,那個一聲獅吼震天下的好萊塢之王即將回歸。
然而,還是涼了。
影片止步與7000萬美元,米高梅直接宣告破產(chǎn)。
說不上為什么,票房許多時候,是件神奇的事。
如果有人能猜中市場,那么他當為耶和華。
奧遜·威爾斯試了,沒成。
邁克爾·西米諾也試了,更慘。
吳宇森自然也無力回天,2003年的[記憶裂痕]成了他在好萊塢最后的晚餐。
后來的故事人盡皆知。
5年之后,吳宇森美其名曰回國拍片,其實是實在混不下去了,國內(nèi)一片歡欣鼓舞,赤子榮歸,好事?。?/p>
于是,有了[赤壁],有了[劍雨],有了[太平輪]。
只可惜,13年過去了,拍[變臉]的吳宇森,早已消失在蒼茫云海間。
即使是商業(yè)片,[變臉]也可以被稱作華人之光。
他的光芒,完全不亞于那些偉大的藝術(shù)片。
2005年,中美混血導演伍仕賢自導自演了部京味十足的片子。
叫[獨自等待]。
里面他飾演的角色,出場方式致敬了[變臉]里的凱斯特。
影片中,連盜版碟商都對[變臉]推崇備至。
賣盜版碟的三兒對顧客說:
跟您說,這可是吳宇森經(jīng)典好萊塢大片,《變臉兒》!
-
中山公園白頭
文章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電影破事兒”
本片講述了無惡不作的恐怖份子凱斯·特洛伊刺殺FBI的高級探員尚·亞瑟,卻誤殺其瑟獨生子,讓尚·亞瑟發(fā)誓要親手抓凱斯特洛伊入獄。在線人的密告之下,尚·亞瑟終于有機會親自逮捕他到案,趁著凱斯·特洛伊與他弟弟搭機逃亡之前將他們繩之以法,槍戰(zhàn)之后,凱斯·特洛伊因負傷過重而昏迷不醒。 亞瑟原本以為一切都結(jié)束了,沒想到卻從凱斯弟弟的口中得知,凱斯·特洛伊在被捕之前已經(jīng)將威力強大的毒氣炸彈放在某個人潮眾多的公共場合,無論警方如何逼問,凱斯的弟弟寧死都不愿說出炸彈地點。束手無策之際,亞瑟的長官提出透過高科技的整容手術(shù),讓亞瑟與凱斯·特洛伊的容貌對換,再讓假扮成凱斯·特洛伊的亞瑟進入監(jiān)獄中,讓凱斯的弟弟以為哥哥復活,并說出炸彈地點。 這項“變臉”計劃為FBI的高度機密,只有主事的醫(yī)師與三位FBI長官知情,剛開始一切都順利進行,假扮的凱斯特洛伊混入監(jiān)獄之中。但令人沒想到的,原本昏迷中的凱斯特洛伊卻清醒過來,狡猾的他決定將計就計,第一步先殺掉從事此項任務的醫(yī)師與知情的FBI探員。 約翰·特拉沃塔和尼古拉斯·凱奇這個神奇的組合,一個是昔日歌舞片中的舞王,一個曾是文藝片中的憂郁小生,結(jié)果殊途同歸玩起動作片再度走紅,而安排他們會面的就是吳宇森西征好萊塢的代表作電影《變臉》?!蹲兡槨分谐藚怯钌降恼信苿幼鲬蛲猓畲蟮目袋c就是約翰·特拉沃爾塔和尼古拉斯·凱奇分別飾演了自己和對方,他們兩個在同一部電影中過了正派和反派的癮,而且還要同時是具有雙重人格,變臉后約翰·特拉沃爾塔的陰鷙、尼古拉斯·凱奇的痛苦,讓人記憶尤深。
都說眼睛是心的窗,但這兩位叔連眼神都能無極切換,毫無壓力。以前看完這片就一個想法,演員真是不能信,裝什么像什么,太會忽悠了。雖說是經(jīng)典,但編劇到底還是沒有脫出套路,滿是吳宇森的簽名鏡頭。三星半。
概念不錯拍得一般,配角選得很爛,華裔女探員,男女黑人探員,氣質(zhì)農(nóng)民,做派鄉(xiāng)土,很難看。
當發(fā)哥的風衣、墨鏡出現(xiàn)在了凱奇身上,當凱奇在教堂唱起“哈利路亞”,我完全被他迷倒了~~
讓我愛上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
凱斯特醒來,此時他有著西恩的面相。于是他決定將計就計,將知情人殺掉之后,他就變成了西恩……
先是警察變成了惡匪,后是惡匪變成警察。相貌互換,身份也互換的兩個人開始了某種意義上的“尋找我是誰”以及“找回身份”的旅程。
長處發(fā)揮至巔峰,短板都被編劇和演員等部門拔高,這就是好萊塢體制的強悍之處。文化帝國主義就是牛呀~ 假如姜文也去好萊塢走一遭,會不會突破自己,不要只是good,而是great呢?應該不會像老吳一樣江河日下吧....PS:巔峰期的吳宇森完爆所有韓國導演,包括現(xiàn)在的。
當尼古拉斯·凱奇從監(jiān)獄頂樓一躍而下,海平面震蕩的水花是一個男人恐懼的表情,而當他迎面走來,鴿子飛過揚起的衣角是一個父親憤怒的心。孩子耳朵里悠揚的歌聲稀釋了槍林彈雨的場面,那最初的暗戰(zhàn)和最后溫馨重逢,一切的心機都敵不過一個字那就是愛。白鴿圣殿級的作品,恐怕再難突破,感謝吳雨森。
設(shè)定很好,兩男主演技驚人,可惜結(jié)尾落入商業(yè)片俗套。以為最后會上演爸爸誘奸女兒戲碼,看來還是照顧了大眾觀感。妻子一個星期都沒有對丈夫的身體產(chǎn)生懷疑,足見結(jié)婚久了對對方有多麻木。
凱奇兄長了一張很憂郁的臉,好像很多人欠了他錢,而且都還是欠了不還的那種,約翰老兄則滿臉春風,好像就是他欠了凱奇很多錢沒還。
很不錯,兩個演員不相上下,演得好,導得好。
吳對黑幫片的處理還是那樣的純粹,正與邪,善與惡,然后就是慢動作,各種飛鴿齊飛。在《英雄本色》之后,都是同風格同質(zhì)化。本片的變臉情節(jié)讓人頗為驚艷,但一切的沖突太過直接,漏洞不少,比如這么重要的機謀竟能輕易地就越獄了。8.1
看兩大影帝飆戲,酣暢淋漓,精彩絕倫。
永遠也不要玩王子與貧兒的游戲(醫(yī)生真是負責,肚子上的肥肉也被送回去了?)
猜疑、撒謊。媽的,這越來越像婚姻了!
確實好看呀,我喜歡特拉沃爾塔~
原來是吳宇森作品,看的時候還奇怪外國人是怎么想出這個復雜的事情的,而且還能看到《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的影子。。。
還我臉來!~變臉的要領(lǐng)就在于:首先要做到不要臉
說實話,換臉變成另一個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想一想在變成另一個的時候可以無視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會不會在變換的過程中迷失最初的自己
白鴿……又見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