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86, writer Robert Caro is working to complete the final volume of his masterpiece, “The Lyndon Johnson Years“; its editor Robert Gottlieb, 91, waits to edit it. This unique double portrait reveals the work habits, quirks, and professional joys of these two intellectuals at the height of a journey that consumed their lives, and impacted generations of politicians, activists, writers and readers.
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以及最強的編輯之一,拍這兩個人物,怎么可能不給五星
巴菲特在2023年5月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推薦這部讓他看了兩遍的紀錄片,并以 Turn Every Page 的精神勉勵案頭研究窮經(jīng)皓首的價值投資者。這是一部關(guān)于作者 Robert Caro 和編輯 Robert Gottlieb 極其寶貴的影像資料,看過他們對待作品的態(tài)度,又讓我們?nèi)绾尾粣坶喿x?PS. 片中 Caro 老爺爺在一次演講中說他為了寫 LBJ 傳記要去德州農(nóng)村生活幾年,感受人物兒時的成長環(huán)境,她太太反問道,為什么不寫本拿破侖的傳記?超級喜歡這種幽默。
「 I really knew that I was a better reader than anybody else 」!
看完必買書——如果這個電影讓更多人去讀書,就已經(jīng)足夠好了。當(dāng)天才們一刻不停努力創(chuàng)造,以求給社會和文明留下一束星火時,是非常動人的,會讓人想要對自己的人生做點什么,想不再做那個等待事情發(fā)生的人,想去改變,讓任何事情,哪怕一點,變得更好。
他們都有不被父親認可的經(jīng)歷,編輯與作者兩個人的合作產(chǎn)出了優(yōu)秀的作品。在這個點上,編輯都可以作為第二作者了。這部紀錄片基本就在介紹《權(quán)力之路》這套書,真的很行。
沒有想到會對這個題材感興趣,以為是兩個紐約男人友誼的故事,其實是關(guān)于四個美國人的故事??赐旰笞畲蟮母杏|是文學(xué)也是需要專業(yè)配合的事業(yè),復(fù)雜性令其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終身的項目。大家常常認為文科已死,但是興許研究性的文科在很多地區(qū)并未存在過。如今我相信社會科學(xué)研究興許會比我們想象得長久得多。另外,電影制作期跨越了五年,導(dǎo)演后期的攝制與剪輯能感受出明顯的進步,但是這對于兩位暮年的老者來說,這也的確像是油盡燈枯的記錄,祝他們一切順利。
文科原來是可救與被救
一部幾乎涵蓋了我喜歡和向往的一切的紀錄片,一位作家的生活,一位編輯的生活,幾段充滿包容與分寸的情感關(guān)系,對時代的詳盡記錄,對工作的專注,對經(jīng)過挑選的生活的熱情,漂亮的房間,知識分子的氣息,干凈的公園和街道,甚至還有一支很難找到的黃色鉛筆。
太有意思了?。】赐觌娪爸?,隔壁座位的兩個小哥一個說,I wish I could be a writer. 另一個小哥回:I think I can be an editor. 我忍不住笑了,他們倆同時回過頭看向我,問,so are you a writer? Or an editor? 我笑著搖了搖頭,和他們說,but the part about semicolon is very relatable. 我們仨一起大笑。隨后我突然想到了Kleist的dash,開始和他們講the single most powerful dash,但是怎么也想不起來novella的名字。(下車后在地鐵出站的時候想起來了:The Marquise of O)真的完全沒有想到這部紀錄片上座率會這么高。
節(jié)奏很好!雖然很多細節(jié)已經(jīng)知道,但又補充知道了更多有趣的細節(jié)~是很好的小品。像Caro這樣一流的研究者和寫作者真是稀少又稀少,這種光輝真是導(dǎo)演父親這樣罕見的圖書編輯也無法掩蓋。編輯和作者的愛恨關(guān)系,兩個堅持自己專業(yè)不肯退步的人,非常寫實。
作為Caro(and publishing in general)的粉絲,本片真是太好看了。兩個主角都insightful和dedicated to their crafts,nb人nb是有原因的
頂尖的態(tài)度和思維
Robert Gottlieb 昨天去世了 我終于找到了這部紀錄片的資源 看完了 非常喜歡 Robert Caro就是我非常喜歡的男人類型
看完不買書還是人嗎?
要去做困難的,漫長的事。
每一個分號都值得討論。
看完想買書,但看到這么厚厚的幾卷英文又知道自己肯定看不完,于是又不想買了... @AMC
單論紀錄片內(nèi)容稍顯單薄,很多內(nèi)容在訪談或別的紀錄片里都看過,但這兩個人太有魅力了,卡洛不提,寫的每本書光看都要花我好久時間,難以想象他每本都重寫過好幾遍。戈特利布呢,一生編了六七百本書,曾是紐約客主編,芭蕾舞團編舞和主管,和演員妻子養(yǎng)了幾個孩子,讀了超多的書,還喜歡收藏,精力太充沛了,著實令人艷羨。
少有的關(guān)于圖書編輯的影視作品,一時瑜亮的寶藏作家和寶藏編輯。看完沒別的感受,就是想買書,買爆羅伯特卡洛的書。7
政治傳記作家與編輯的愛恨情仇,如果能演示一段修改前后的段落就好了 hh 最后找木制鉛筆執(zhí)念與消音的討論 sequence 比較可愛,純紀錄片屬性不高更像是一期電視專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