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殺人而入獄的塞勒(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終于熬過幾年鐵窗生涯獲釋了,心上人羅拉(勞拉?鄧恩 Laura Dern 飾)迎接了他的出獄。有情人又得以團聚,但羅拉的母親瑪麗一直都不喜歡塞勒,一直在阻撓女兒和塞勒來往。兩人只好相約私奔,來到了南方。
瑪麗找來了偵探男友約翰尼追蹤他們,企圖將羅拉帶回去。兩人在私奔過程中,都向對方袒露了自己生活中曾經(jīng)有過的陰暗歲月,那些歲月里都混雜著血腥、暴力和性,但他們都充分體諒了對方。塞勒此時正為一個毒品販子桑托干活,桑托怕約翰尼因跟蹤塞勒而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交易場所,因此將約翰尼干掉了。另一個毒販鮑比為了除掉塞勒,設了一個圈套正等待著塞勒上鉤。
紅色,代表愛、欲望和暴力,是很多大導演的寵兒,像張藝謀、昆汀·塔倫蒂諾,就常常把紅色作為自己電影的主色調。
張藝謀紅
基耶斯洛夫斯基紅
昆汀紅
王家衛(wèi)紅
其中,數(shù)好萊塢大導演大衛(wèi)·林奇別具一格,堪稱駕馭紅色的大師。紅色在他的鏡頭里,營造出種種詭譎、情色、瘋癲、驚怖的氛圍,比起昆汀一味的血腥暴力、張藝謀的情欲、王家衛(wèi)的曖昧誘惑,林奇把紅色用得更為豐富多端,充滿想象力。
紅色,帶你走進想象力的世界
林奇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響,用色彩來展示人類的焦慮、驚恐、猜疑……形成鮮明的“林奇式”色彩魅力。
影片《我心狂野》截圖
《我心狂野》中的紅色——癲狂
這是一部斬獲金棕櫚的奇片,片中角色個個荷爾蒙爆棚,激蕩而狂野?,旣愒诘弥约簱磹鄣那槿思s翰尼,因為追蹤女兒的男友被殺死后,便走向崩潰的邊緣。她對著鏡子,將手和臉涂滿口紅,渾若滿面鮮血的女巫,將展開瘋癲可怕的報復。
影片《穆赫蘭道》截圖
《穆赫蘭道》中的紅色——危險
總是身著紅色衣服、金發(fā)碧眼的女演員貝蒂,她甜美可人的笑臉背后,隱藏著殺機。
影片在現(xiàn)實與夢境中交疊推進。因為表演事業(yè)不利,貝蒂漸漸心理失常,她殺害了引起她嫉妒的女友麗塔。
影片在兩名女主角身上大量使用紅色和黑色元素,堆出亦真亦幻的夢境蒙太奇。
影片《藍絲絨》截圖
《藍絲絨》中的紅色——情欲
暗紅色的墻紙、紅色的椅子和床飾,房間周圍都被紅色包圍。配合著桃樂絲身上紅色的連衣裙、艷紅色的指甲、飽滿的紅唇,為她與弗蘭克造出情欲的深淵。
劇集《雙峰》中的紅色——不同代名詞的集合體
迷離——紅色幕布是林奇電影中反復出現(xiàn)的標志性道具,它是現(xiàn)實世界和夢想世界之間的載體。
在劇集《雙峰》中,有一個名叫“黑屋”的超維度空間,在這里,紅色幕墻是分割現(xiàn)實與超維空間的工具,幕墻后任何事情都可能發(fā)生。鋸齒形狀的地板與室內家具陳設形成鮮明對比,讓人生出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感覺。
暴力——灰色房屋的上方,耀眼的槍支霓虹燈logo暗藏了危險和殺戮。
詭異——神秘女子“Naido”穿著一件暗紅色的天鵝絨連衣裙,與身后的黑暗空間形成了對比。在這個空間中,蒙住的雙眼、怪異的肢體,讓紅色呈現(xiàn)出詭異的既視感。
憤怒——在這里,紅色代表怒火。家庭主婦詹妮背著紅色的包,怒沖沖地走向對她進行敲詐的丈夫。
權威——黛安一襲明亮的紅色和服式長袍,手持香煙和杯子,加上她金色的頭發(fā),干練的身姿和目光,展示出她權威有力的一面。
躁動——同樣是黛安,身穿亮紅色V領襯衫,在純黑色的背景前,突出的一抹紅色,讓她成為了視覺的焦點,她的痛苦和恐懼格外顯眼。
色彩,畫家林奇與生俱來的靈感
大衛(wèi)·林奇是個全才,在編劇、攝影和音樂等不同領域一樣玩得轉。只不過,繪畫才是他藝術生涯的起點。
媽媽是林奇年幼時的啟蒙老師,放任他自由地涂畫。他把天馬行空的小想法,用單色線條在紙巾、火柴盒、信紙上勾勾畫畫,這些日常習慣成為了他日后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
奧斯卡·科柯施卡的畫作
表現(xiàn)主義鬼才畫家奧斯卡·科柯施卡是林奇作為美術生時期的老師。在創(chuàng)作上,林奇還受到英國怪誕畫家弗朗西斯·培根、俄裔抽象派畫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及美國畫家愛德華·霍珀的影響。
弗朗西斯·培根的畫作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畫作
愛德華·霍珀的畫作
這些大畫家影響了林奇的畫作,令他的色彩變得異常強烈。他的畫筆下,紅色成為標志性元素:
《I Am Running Home from Your House》
畫中這個踏著紅色的大地奔跑回家的boy,仿佛就是林奇自己。
《Philadelphia》
夢境一樣充滿超現(xiàn)實感,畫中枯瘦的人吐出“Philadelphia”(費城)字樣,手中握著一顆紅彤彤的心臟。
在林奇看來,影像就是“移動的繪畫”,以前是把夢境畫出來,現(xiàn)在是用攝影機將畫作“復制”下來,把這些色彩絢爛的夢搬上銀幕。
比如林奇早期的一部先鋒實驗片《六人患病》,是繪畫與影像的結合體,可以看出林奇從繪畫到影像的過渡狀態(tài)。四分鐘里講述了六個病人從嘔吐、流血,到最后器官腐爛的過程。
《六人患病》截圖
整個片子就像一幅抽象的黑白版畫,從六位病人的口中嘔出鮮紅的血,仿佛要溢出畫面,這種強烈的色彩處理,像噩夢一般叫人難忘。
如今,大衛(wèi)·林奇依然在他的風格化道路上不斷探索,紅色的濾鏡,仍是他看待人性和世界的路徑。
第43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獲獎影片,《我心狂野》也是一部評價兩極分化的話題之作。 對于癲狂愛戀中的逃亡男女形象很容易聯(lián)想到《天生殺人狂》、《邦妮和克萊德》。公路片外殼下,轉場畫面數(shù)次出現(xiàn)的火焰、洞窺現(xiàn)實的魔幻水晶球、一閃而過的飛杖女巫,童話搭配點綴與荒涼西部公路,林奇標志性的奇景怪咖,無不呈現(xiàn)古怪詭異的不和諧美感。私家偵探、情人殺手,純真與險惡、孤獨與背叛,突如其來的暴力事件、一望無際的洲際公路以及割裂的敘事風格造就了影片荒涼末世般的氛圍感。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達福飾演的反派鮑比,形象詭異氣質迷人,陰險的笑顏下潛藏殘忍與瘋狂,而這第一號危險人物正是給這對身陷險境、困頓迷茫的亡命鴛鴦的最終考驗。 在與綠野仙蹤的互文之下,化身貓王的凱奇最終“消滅”惡女巫形象的岳母大人,時隔數(shù)年戀人破鏡重圓,終末一曲“Love Me Tender”徹底粉碎美國極端暴力籠罩下的罪惡陰暗面,宣告九十年代的新公路愛情神話。愛情戰(zhàn)勝一切的夢幻結局在林奇電影中顯得如此不真切,但那又如何?“I just met the Good Witch.”
(只因為是期末作業(yè),所以把電影前后的翻了好多遍。) 《我心狂野》為1990年大衛(wèi)·林奇導演,尼古拉斯凱奇和勞拉鄧恩主演的電影。這是一篇改編巴里·吉福德的同名小說《我心狂野》的電影,據(jù)說原著只有五頁,電影卻洋洋灑灑地擴充到兩小時,惟一保留下的是書中的對白。 該片獲得了1990年第43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同時《我心狂野》也獲得了最負國際聲譽的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據(jù)說《我心狂野》的試映現(xiàn)場三百五十位觀眾離席了三百人。 電影上映之后的市場反應并不好,影評家和觀眾對大衛(wèi)·林奇的這部影片毀譽參半,這位令人頭痛而又無法被忽視的導演,在繼《藍絲絨Blue Velvet》(1986)、《雙峰Twin Peaks》(1990)等一系列富有爭議的影片后,其《我心狂野》又一次擾亂了當代影壇。有很多評論說這部電影不想林奇的作品,沒有之前的作品帶給大家的驚喜,但其實“林奇主義”在這部電影一樣一覽無疑。 一、神圣愛情 《我心狂野》這部影片制作之后不久,一個記者問林奇是什么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靈感,林奇的答案很明確,他說他幾乎完全被塞勒和蘿拉之間的熱戀所吸引。他認為這是完美契合的,但是翻閱大量網(wǎng)絡影評,不難發(fā)現(xiàn)并沒有多少人認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有多熱烈,甚至認為兩人只是在展現(xiàn)情欲片段而已,此部分將分析兩人的愛情發(fā)展。 (一)沖破枷鎖的愛情 影片的開篇第一場戲就介紹了主人公之間的關系,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媽媽馬里葉塔,一個20歲充滿欲望的女兒蘿拉,一個捍衛(wèi)自己個性自由性格暴躁的年輕人塞勒。馬里葉塔用錢這個方式控制了李蒙讓他去破壞女兒的愛情,使得自己重新可以掌握女兒的生活。但結果失敗,殺手被塞勒打死。 塞勒因為殺人入了監(jiān)獄,出監(jiān)獄的那一天給蘿拉打來了電話,馬里葉塔不讓他跟女兒再有接觸,蘿拉聽到了電話站在走廊上與母親對峙。母女兩的衣服設置是一黑一白,母親站在樓下,女兒站在樓上,蘿拉的前景是圍欄,背景是緊閉的窗戶,體現(xiàn)了蘿拉的狀態(tài)是被禁錮住的,而且蘿拉在盡力反抗母親對她的限制。
蘿拉帶著蛇皮衣服接到了出獄的塞勒,塞勒說這夾克代表了我對個人和自由的信仰,蘿拉說我聽過999次了。然后他們就一起開車上路,開始了影片的真正的公路愛情片部分,開啟了沖破枷鎖的過程。 (二)性愛與談話 他們的性愛場景主要在影片上半部,一共有四次,都逐漸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朝熱戀發(fā)展。 第一性愛發(fā)生在蘿拉接到出獄的塞勒之后,紅色覆蓋了做愛的片段,兩人歡愉之后塞勒點燃了一根煙。兩人處于兩個空間,塞勒在床上躺著,蘿拉在廁所里站著,口中在夸耀著塞勒的技術,兩人的交談也對不上號,蘿拉還欺騙了塞勒,說起自己當時被強暴的時候媽媽不知道,通過鏡面的闡述向塞勒制造了一個假面的蘿拉,一個無辜受傷需要被保護的女性形象。此時的兩人還處于追求性愛的階段。
第二次的性愛發(fā)生在塞勒對蘿拉唱了《MY LOVE》之后,紅色和黃色覆蓋在做愛的片段之上,歡愉之后相比第一次展現(xiàn)不同的是火柴的場景點起了兩根煙,兩人和諧在床上進行了一番談論,塞勒向蘿拉說了自己痛苦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蘿拉表示自己都會站在他身邊,不論多艱苦都可以。此時的構圖也是很有意思的,女性不再只是歡愉的對象,有一種平等的烏托邦式的愛情在此時初露頭角。
第三次的性愛是在他們來到了新奧爾良之后,剛進入城市兩人就開始享受了此時的自由,兩人的談論話題沒有之前兩次的痛苦,反而是單純的性愛話題和食物,食色性也回歸到了一種充滿自由和個性的生活,逃離了母親掌控的兩人第一感受到了完全的自由和歡愉。但是表現(xiàn)危險的紅色和潛在傷痕的火柴仍然參與這個片段。 第四次的性愛是在表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完全進入瘋狂狀態(tài),殺手真正開始行動之后。兩人通過一次對性經(jīng)歷的交談很快的就投入到了又一次的性愛之中,此時的他們并不知道危險正在逼近,沒有枷鎖和控制的愛情讓他們兩人真正的進入到了熱戀狀態(tài),所以在覆蓋性愛的顏色鏡頭里出現(xiàn)了彩虹一般的顏色,這個是本片有意在互文《綠野仙蹤》,后面會做以分析。這里出現(xiàn)的彩虹色的變換體現(xiàn)的兩人的真正不僅僅只有肉體還有精神上的互動。
所以在這次性愛之后,兩人并沒有點煙,而是點起了一個燭臺,想尋找一種真正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塞勒更是允諾自己不再做任何虧心事情,這是既之前蘿拉表白說自己會一直陪伴之后,作為塞勒的表白。在這期間穿插了一個馬里葉塔正在用口紅涂抹自己臉的畫面,之后蘿拉說了一個自己表哥的奇怪的故事,表哥每天都在渴望過圣誕節(jié),懼怕自己身上抽出來的黑色手套,最后他消失了。這個故事告訴了觀眾:一個人如果過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會與外界隔離,無法感受到快樂的存在,最后也會消失在世界上。這是蘿拉奇特世界里的故事,其實也暗示了她自己母親過渡控制欲的一種反思,是一種寓言性的展示。
兩人的愛情通過這四個段落來展現(xiàn),背后所隱藏的是不為人知的過往,在馬里葉塔的追殺下,在這個世界充滿著不好的世界里去尋找愛情。 (二)公路的作用 《我心狂野》在網(wǎng)絡上搜索的時候有人給它的定義是公路愛情片,這樣片名的組合看出來這并不是一個穩(wěn)定的公路片類型下的電影,而是借用了這一種模式,但是不可否認,公路在電影里還是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影片三十分鐘主人公開著車要違反假釋條例準備去向充滿陽光的加州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啟了上路模式。 第一次的公路是塞勒決定帶著蘿拉離開,逃離的第一個枷鎖就是假釋條例。兩人在音樂中歡快的結束第一個上路片段。 第二次的公路在加油站加油,背景的牌子寫著“不要抽煙”兩人卻依然抽煙,隨后兩人上路,在黃昏里開車的這場戲很好的說明了兩人在這條路上的目的,那就是逃離這陰暗充滿兇殺的社會,尋找音樂里的歡樂,尋找一種神圣的愛情,而不是像馬里葉塔,或者其他人物所展現(xiàn)出來的畸形的愛情世界,甚至表達出的一種對女性的玩弄想法。但這也是本片中塞勒和蘿拉的最后一次的和諧相處,他們正在去往德克薩斯的路上,蘿拉想找音樂聽,找到之前那場戲在車里享受音樂的歡快,可是找到的都是折磨、疾病、謀殺。兩人停下了車,最后找到了音樂,然后在希望下相互擁抱,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公路上去守護自己的愛情。 第三次的公路戲出現(xiàn)在了晚上,第一次在夜間開車。在這場戲里,塞勒坦誠自己認識她的父親,并且在房子外看到了房子燒毀。過后不久,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起車禍,一個年輕的女性還幸存著,這個女孩恐懼在母親的控制之下,覺得找不到東西回去媽媽就會殺了她,最后失去意識吐血死亡。這件事情對蘿拉的影響很大,仿佛就是自己的映射,如果不逃離母親的控制,最后結局也會如此,臨死都在母親的控制之下。
公路這一模式在這里是一種不同于《雌雄大盜》或者《末路狂花》一類公路電影的救贖主題,反而是個逃避現(xiàn)實和揭開現(xiàn)實的空間,這是一種對經(jīng)典類型的挑戰(zhàn),這是“林奇主義”的表現(xiàn)。理解林奇的電影不在于去尋找其中的二元對立的設置,《我心狂野》里關于“愛情”的理論不是在用陰暗混亂的世界去對比自由的戀愛有多偉大,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影片的后半部所體現(xiàn)出來的破碎之后又重生的世界。這樣的愛情不僅僅只是放蕩主義,也不是簡單的享樂主義,是一種沖破了枷鎖的力量。 二、現(xiàn)實與幻境的崩塌 塞勒和蘿拉進入到了金槍魚鎮(zhèn)之后的,兩人正式進入到了屬于馬里葉塔布置好的危險之中。蘿拉本來以為的“黃磚路”卻不是通往家的路,而是一條危險的路。旅館的環(huán)境都變得和之前的旅店不一樣,顏色上也以暗調為主,百葉窗的設置更是有著一種黑色電影的模仿。窗外的紅色更是暗示了危險的靠近。
蘿拉和塞勒在這個部分里也完成了自己對自己愛情誓言的背叛,因為殺手波比的介入,引起了蘿拉違背了自己要一起跟隨塞勒的表白,因為波比粗魯?shù)囊鹆怂男杂2ū韧瑫r也讓塞勒違背了之前說不再做違心的事的誓言。兩人因為波比的出現(xiàn)都有了各自要向對方隱瞞的事情,破壞了愛情最基本的規(guī)則就是忠誠,兩人也各自都有一個單獨的鏡面的鏡頭來顯示了他們的反思和定位。
兩人再度回到床上休息的時候,已經(jīng)不同于上半部在影片里的歡愉,蘿拉和塞勒被囚禁在一個有著謊言和惡心嘔吐味道的空間里,再也沒有火柴的燃燒,這也意味著兩人的愛情在消亡。蘿拉和塞勒背對著背睡覺,蘿拉對于肚里孩子的焦慮,以及對這條黃磚路的懷疑,把一種無限的生命激情放到了一個有限的生命中去思考,這樣的片段不禁會讓我們聯(lián)想起《綠野仙蹤》中桃樂絲被女巫所囚禁在城堡中,用沙漏來計算生命的情節(jié)。 三、屬于林奇的互文與惡搞 林奇的電影里常有一些標記常常出現(xiàn),比如夢境,幻想,舞臺演出,殺人,嘔吐等等,這些標記在林奇電影中很常出現(xiàn),但是因為如此,林奇有些電影會被認為是在幼稚的模仿,比如在《我心狂野》里大量出現(xiàn)的《綠野仙蹤》。 林奇的互文和通常的導演手法并不一樣,《我心狂野》和《綠野仙蹤》之間的互文并不是一種參照,致敬,回憶等等作用?!段倚目褚啊肥窃谔魬?zhàn)《綠野仙蹤》原有的秩序,建立一個新的觀念,這是一種屬于對于電影模式在互文中的挑戰(zhàn)。就像之前分析的本片的公路片模式,也是一種對于類型的挑戰(zhàn)。 蘿拉像桃樂茜一樣,希望沿著那黃色磚石路找到自己真正的家,或者是找到真正的愛情。在這一路上卻遭到母親的追捕,母親正如邪惡的女巫,不僅僅要控制住他所居住的鄉(xiāng)村,還想奪走她的小狗。她通過對片中出現(xiàn)的偵探強尼、桑托斯、波比的控制,馬里葉塔享受著類似于女蝸的水晶球和飛天掃把的快樂。就像《綠野仙蹤》里的女巫一直追蹤桃樂茜一樣,女巫臉的綠色,正好對應了母親用口紅畫的臉。一種過度的控制欲使她欺騙了身邊所有的人,以此獲得自己的世界。母親最后消失的方式和女巫也是一樣的,也是因為水的潑灑而蒸發(fā)。 這不是一種對于《綠野仙蹤》友好的借鑒,本身這樣的引用就是一件可笑的事件,從另一個方向來看,這是“林奇主義”的體現(xiàn),一種諷刺觀念的體現(xiàn),對于好萊塢虛偽的娛樂進行諷刺,一種對于老電影中樂觀精神的反諷。其實林奇的電影里和《綠野仙蹤》相似的地方并不少,《穆赫蘭道》中戴安回憶起自己在導演家里的晚宴的時候,里面出現(xiàn)的很多人其實在她的夢里都出現(xiàn)了,戴安在回憶和夢境的交織里感覺到了一種恐懼感。這樣的故事就像桃樂茜從夢境中回來看到身邊的三個熟悉的身影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恐懼。這是一種對好萊塢夢的重新審視。 本片中還有一個大量出現(xiàn)的標記是“貓王”,塞勒的造型不同于蘿拉是桃樂茜的回歸,馬里葉塔是女巫的回歸,這個貓王的的造型充滿著叛逆,當發(fā)型很像,個性很像,唱的歌也是貓王的歌的時候,塞勒成了一個小丑一樣的角色。當這些流行文化在一起沖擊組合的時候,呈現(xiàn)的故事多么荒誕。當貓王和桃樂茜相愛,兒子的名字還叫做pace(和諧)。這樣的組合是一種屬于林奇式的詭異。
影片的結局部分塞勒在空曠的街頭走著,這樣非人的空間讓人不禁覺得他也進入到了夢境,一個非真實存在的世界,那群打他的人是他心理的自己,因為再次出獄的自己缺少了當年的勇氣,所以自卑和懊悔使得自己在夢境里被打,最后是《綠野仙蹤》里的女巫出來拯救了他,讓他隨著自己的信念,不要去拒絕愛情,最后塞勒跑向了蘿拉唱起了貓王的歌。這樣的設置損害了這場愛情的嚴肅性和內心的內涵部分。 《我心狂野》里林奇不僅僅雜糅了很多屬于流行文化里的形象,還惡搞了自己很多的影片。比如殺人時候的變態(tài)的暴力,還有頭顱的掉落在《橡皮頭》里也有出現(xiàn),比如不斷嘔吐的情節(jié)在林奇的處女作《六個病人》還有《橡皮頭》里出現(xiàn),關于舞臺的表現(xiàn)在《象人》中也有演出,在《橡皮頭》里一直在舞臺上表演的古怪腮幫女,還有之后的作品《穆赫蘭道》里的獨角歌劇,在《我心狂野》里不僅僅出現(xiàn)了主人公相擁的抽象的舞臺化場景,還有一個舉手投降的女人,還有一個獨自唱歌的黑人女歌手。這種對自己典型的林奇式“詭異”的重復使用,更加證明了林奇相比于說好一個故事以外,更喜歡的是創(chuàng)作一部“林奇式”的電影,而非要真正通過雜糅去創(chuàng)作新的潮流電影。
在這種充滿后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特征中,是一種和《關于和我母親的一切》相似的后現(xiàn)代手法,一種非戲劇性的散漫的甚至拼貼的敘事結構合超現(xiàn)實的手法,展現(xiàn)的是一種后現(xiàn)代的景觀,其中當然就包涵了大家常提到的林奇的反類型、弗洛伊德或者拉康、后結構主義等等現(xiàn)象。 四、毀譽參半的尷尬 《我心狂野》這是一部并沒有真正有著內心世界的電影,因為惡搞的存在,使得外部的堆砌感大于了對于人物情感的描述。大家看完電影說感受不到主人公之間的愛情也是由于影響感情這條線上的外在因素太多了。 林奇在一次采訪中,他稱自己的電影對想法和影像的關注多于情節(jié)和角色,以此來抵制好萊塢,所以這部電影其實也是他諷刺觀念的體現(xiàn)。勞拉和塞勒的愛情也沒有那么的浪漫或者說并不像好萊塢電影一樣容易獲得觀眾的歡心,影片最后的超現(xiàn)實手法仿佛在傳達說真正的愛情是不可能的,只有電影中的人才有愛情。 這樣的逃離電影本身的敘事,變成了“電影的電影”時候,對于市場,對于觀眾是很挑剔的,所以才會在或者金棕櫚大獎的同時收獲不到票房。所以《我心狂野》可以被定義為一部杰作或者也是一部垃圾,讓觀眾處于茫然狀態(tài),這是影片的失敗之處,卻也是林奇的成功之處。 參考文獻 [1] 埃里克·威爾遜.《大衛(wèi)·林奇的奇異世界》[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10.1
這次大衛(wèi)林奇沒有如此詭異了,凱奇和女主的身板一分,達福叔叔強大氣場一分雖然最后自己爆自己的頭了,德州小鎮(zhèn)絕望的氣氛和新奧爾良the house of rising sun一分,音樂一分。其它做的是一般。我出生年的坎城金棕櫚吶。
又看了一遍,尼瑪有條評論笑死我了:“我記得大學的時候看過一個爛片是尼古拉斯凱奇演的。他最后會唱love me tender。結果直到我剛剛看完,又唱這個歌。我才知道自己是又看了一遍。”
大衛(wèi)·林奇執(zhí)導的獲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的異色之作。這是一部暴露美國陰暗面的公路電影,內容充滿色情、暴力、血腥各精神錯亂的幻想,映象處理天馬行空,極盡狂野之感。本片著重的是一個狂亂的心靈如何因愛情的浸潤而被“馴服”,結尾尼古拉斯·凱奇演唱貓王的金曲也很是深情。
大衛(wèi)林奇無聊。兩個女人太丑。威廉達福的扮相還能更惡心一點么。擦
不要懼怕有顆狂野的心,因為我也期待與你在金色的麥田中熱舞。愛會讓我們回歸,Just love me tender
2.5 無論肥皂劇、公路片或者黑色電影亦或任何形式,都不能靠近作者真正心中所想,那所謂作者恐怕不是甚至不能算是一個借口,不被人拒絕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拒絕別人,但Love Me Tender的溫柔又間接暴露了林奇老師希望說心里話的內心,真是別扭的萌.....
美學上噱頭壓倒了劇作吧。這個片子似乎很適合用作者論來辯護,一位作者最差的電影也要比一個平庸導演最好的作品,來得“有趣”。。。1990年戛納主席是貝托魯奇。
D+ / 是依然有那些林奇的元素,但是愛情故事尬到結尾實在是受不了了。所謂的美國社會諷刺也不過是青春年少眼里的浮光掠影。比類似的天生殺人狂優(yōu)秀的點在于整體維系著統(tǒng)一的風格與表達訴求,但還是寧可重看前者十遍吧。勞拉鄧恩依然一哭起來就成表情包。目前最不喜歡的金棕櫚和林奇。
這是林奇最好的愛情片 是我最喜歡的凱奇
“那私家偵探有多聰明?他能在華盛頓找到一個誠實的人。”……其實這是一部“反新黑”。過往的好萊塢新黑敘事總以私偵為尊,故事幾乎完全由其行動和視角展開,角色塑造也幾乎由他包辦。至于其探偵目標,諸如豪門千金失蹤之謎,從來只作為旁支或結論給出,簡單追溯原委了之。林奇顛覆了這套模型。片中私偵,一式兩份,卻淪為配角甚至龍?zhí)?,故事主線布設在我心狂野的浪子富女這邊,且持抑舊揚新的立場,其間穿插了林式風格的各種奇景怪咖迷幻夢境……可即便如此反講,新黑框架仍在,這故事的頭緒脈絡還是過于規(guī)矩清晰,以致很多觀眾感覺混搭得不夠協(xié)調過癮。林奇顯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之后不再以傳統(tǒng)架構作為故事載體,而是改為朦朧混沌之筐裝撲朔迷離之料,最終達到了調性意境的統(tǒng)一。妖夜慌蹤,穆赫蘭道。
那些壞人,夢,公路,幕后的黑手和女歌手,舞臺,性愛,死亡,幻象那些噪音,那些變形的搖滾,那些夢幻般的女聲,囈語和咒語已經(jīng)諳熟了所有元素,lynch你也疲軟了吧~~
尼古拉斯·凱奇和勞拉·鄧恩兩個飄男蕩女,像沙子般散亂,像風一樣抓摸不定。才知道原來是大衛(wèi)林奇,怪不得如此黑色奇迷?!斑@世界內心狂野,頭腦發(fā)熱。須在山窮水盡前瀟灑走一回?!?.9
兒童片,講愛情講邪惡力量都跟圣斗士星矢差不多??褚吧??除了愛得太童話,其他啥子都看不出來。另外女主角長得太討厭,看《藍絲絨》的時候就覺得她慘不忍睹,怎么David Lynch那么愛用她,真欠揍的一張臉。
大師都是心中有愛的,但這是我私人的五星,絕對不推薦給所有人。
大衛(wèi)林奇一部比較少見的按常規(guī)敘事的電影,斬獲戛納金棕櫚獎。依然是林奇代表性的風格:各種黑色元素、性、暴力、精神錯亂充斥其間。盡管過程給人恍惚和荒誕的感覺,結尾突如其來的童話仙子和美好的大結局卻讓人懷疑這是否是林奇的作品。很多線索未展開,但凱奇和勞拉鄧恩的演技很出色。(8.0/10)
過于玩票,讓這部片子看起來不倫不類。
風格極強,結尾俗艷得幾乎藝術
林奇一貫的迷幻,卻沒有一貫地難懂。異常純情,令人吃驚。還有各種向綠野仙蹤致敬。他拍了幾十年電影,是不是就認識了那么幾個演員。。。雙峰各種客串。。。
愛、欲、謊言、陰謀、罪惡、死亡、控制與反抗,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地被卷入混沌的漩渦;濃烈的色彩、乖張的表演和狂暴的風格化其實是面哈哈鏡,倒映的就是這個世界,不過呈現(xiàn)出更加異樣的形態(tài)。
威廉·達福在挑逗戲里不斷通過言語喚詢勞拉·鄧恩的性意識和受虐幻想(她和凱奇做愛時那種滿足溢出身體的模樣可見),并強迫她用言語表達(說"fuck me")。在她說出口的那刻,即幻想即將被喚出的那刻,達福突然轉向說“下次”,將幻想強行掐斷并塞回去,創(chuàng)造了一個如何給人毀滅性打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