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通力協(xié)作,地球還是不可避免地要與太陽相撞了,英國記者報道這個即將到來的災難。
1961年,劇情愛情科幻電影《 地球失火之日 | The Day The Earth Caught Fire》
一部非常非常老的電影了,甚至再看演員表的時候。。有的演員都沒有照片。大部分演員都已經(jīng)去世。。真的有點莫名的感慨。。
當時腦洞也是可以理解的,核恐懼嘛。。其實從現(xiàn)在的角度也是可以拍的說,但是估計都不如當年拍的好,在技術有限的情況下,講述了工作和愛情,人們的生活,災難的表現(xiàn)在人們的心理層面,也是非常不錯的手法。
比較感慨的是,61年的電影倒是遇見了部分現(xiàn)在的樣子。。霧霾。。和高溫。也許當時看起來35-38攝氏度就已經(jīng)夠高的了。現(xiàn)在看起來呵呵噠。
霧霾的時候倫敦,似乎就是當時實拍的樣子,也是發(fā)人深思。
非常感謝字幕組,翻譯了這么話癆的一部電影。。中間穿插那么多的英式幽默。。非常辛苦,也給大家?guī)砹四敲蠢系囊徊坎诲e的電影,至少能發(fā)人深思的電影都是不錯的電影。還是有一些意義的說。
老演員們都很敬業(yè)。。雖然劇情有點拖沓,節(jié)奏很慢,但是畢竟當年的電影就是如此,也是電影興起的年代呢。
----我是傾斜的分界線----╮(╯﹏╰)╭
推薦指數(shù):★★★☆(7/10分),老電影也有別樣的味道,最后的獨白很精彩,可以一看。(閑暇的時候)
如果說今年地球迄今為止的災難關鍵詞是「新冠」,那么去年就是「大火」。美國加州這幾年的山火已經(jīng)可以算是傳統(tǒng)了,此外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和我國東北的森林也有過火情。甚至連潮濕的熱帶雨林亦不例外,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和印尼的雨林同樣遭受了大火的炙烤。而最受全球關注的則是澳大利亞長達數(shù)月、殃及袋鼠和考拉的火災,一度還跨越山和大海,點燃了新西蘭霍克灣的森林。順帶說一句,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沖繩首里城也幾乎在大火中化為灰燼,當然這兩者起火的性質與上述幾個例子并不相同。若是將時間線拉長到本月,烏克蘭北部也正籠罩在滾滾濃煙之中,火情已然蔓延到了切爾諾貝利附近,一旦森林中留有的放射性物質隨著熱氣流上升并被帶向遠方,也許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這些火災的起因各不相同,有些是人為的,比如放火燒荒、故意縱火、管理不當;有些是自然的,比如氣候變化、地形條件等,更多的是這幾大因素相互交織影響,共同導致了災難的發(fā)生。不過,無論是故意還是偶然,可以說大多數(shù)的火災都是人為造成的,因為很難否認某些氣候的變化也是由于人類活動的結果。為什么要提這么多關于火災的事?早在1961年,就有一部科幻電影描繪了地球著火的末日圖景,片名非常直白——《地球失火之日》。當然,罪魁禍首也是人類,只不過并非如今慣用的環(huán)保元素,而是另一個巨大的陰影:核彈。
其實明眼人看到這部影片上映的時間點就能猜到原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冷戰(zhàn)雙方的對峙處于最最兇險的時期,以美蘇兩國為首的軍事集團任何一點擦槍走火,都有可能引爆足以毀滅地球的核危機。人們對核爆的恐懼自然會反映到電影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哥斯拉》了,1954年美國在比基尼環(huán)礁進行的氫彈試爆催生出了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洪荒神獸。而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冷戰(zhàn)白熱化階段,這部《地球失火之日》在英國誕生了。與中二的日式演繹不同,英國人的理性嚴謹讓本片走了另一個扎實而工整的科幻路數(shù)。
說它扎實而工整,是因為影片在大膽假設的基礎上,對地球失火的起因、降臨、后果有著較為細致的描繪,特別是在英國政府和民眾反應的表現(xiàn)上非常到位。若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起來,除了特效方面只是寒酸地使用了一些簡單的繪景拼貼,此外幾乎符合災難大片的所有條件,甚至可以說它是一部溫度倒轉版的《后天》。《地球失火之日》的視角選的很好,主要角色都是倫敦《每日快報》的記者。既然是新聞媒體,那么就有資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搜集到最多、最真實的信息,增加了敘事的緊湊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逢此次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兩相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許多方面竟有著驚人的相似。
影片中災難的預兆是地球氣象的紊亂,許多地區(qū)寒暑顛倒、旱澇逆轉。出于媒體對新聞報道的嗅覺和渴求,《每日快報》指派男主角彼得去采集報道的素材。然而事實上,報社對氣象方面的新聞并不十分重視。彼得雖然曾是個非常優(yōu)秀、有前途的專欄記者,但由于離婚而變得消沉,經(jīng)常以酒澆愁,工作也吊兒郎當,因此從派他去撰寫報道就可以看出主編的態(tài)度。特別是作為英國的媒體,別國的水深火熱只是屬于茶余飯后的談資,根本上不了頭條。在這一點上,「氣象」和「病毒」都是一樣的。
席卷全球的大災難怎可能厚此薄彼?沒過多久,英國也同樣天降異象,開始僅僅是氣溫上升,后來大幅增加的熱量蒸發(fā)了空氣中的水分,形成了比重很高的熱霧,盤踞在從地面到四層樓高的區(qū)域內(nèi),使倫敦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霧都。不只是英國,這場熱霧在兩小時內(nèi)令三分之一的地球陷入了癱瘓。至此,包括《每日快報》在內(nèi)的媒體才真正緊張起來,主編立刻動員記者們分頭搜集訊息和線索。
影片中頗為討巧地插入了一段愛情副線,不但緩和了大難臨頭的氛圍,使得全片張弛有度,而且他們之間的關系還是劇情推進的契機。鰥居的彼得在去氣象局采訪的時候認識了在那兒工作的女接線員珍妮,彼得對這可愛的姑娘一見傾心,不斷暗示著愛意,但珍妮覺得一切來得太快,希望彼此更加認真地對待感情問題。當他們的關系有所進展時,珍妮向彼得透露了在氣象局得知的一個機密信息。原來,美國和蘇聯(lián)不久前同時進行的核爆試驗使地軸發(fā)生了11度角的傾斜,從而改變了地球上氣候帶的分布,才導致了熱霧、颶風和洪水等災害。珍妮讓彼得一定要保密,沒想到以追求真相為己任的彼得將這條信息匯報給了報社。
第二天出版的報紙果然造成了轟動與恐慌。由于泄漏了機密,珍妮被安全局的人帶走。珍妮自然責怪彼得不遵守諾言,甚至覺得彼得是為了新聞線索而騙取了她的信任,兩人到了分手邊緣。而另一方面,彼得的報道在社會上激發(fā)了大討論,英國政府為了掩蓋真相,一邊用高壓水槍驅散示威游行的群眾,一邊編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來混淆視聽。是不是有點熟悉的味道?但就算再怎么掩蓋,災難是不會停下腳步的,倫敦的溫度一再上升,高溫導致了火災頻發(fā),而水資源變得異常珍貴。最后政府只得下令停止向居民日常供水,而是統(tǒng)一分配。最有趣的是在公園里搭建起臨時帳篷,設施的正式名稱居然叫「社區(qū)淋浴中心」。新冠讓我們知道了方艙醫(yī)院,《地球失火之日》則讓我們見識了方艙浴室。
面對不斷惡化的局勢,四個核大國(截至電影上映的1961年,中國還未進行核試驗)宣布停止與核武器相關的試驗、制造和生產(chǎn)工作,但已然于事無補。當然,珍妮也被釋放,《每日快報》的主編接納了她,在彼得上司的撮合下,兩人也重歸于好。之后《每日快報》派駐在蘇聯(lián)的記者傳回了更加爆炸性的消息,莫斯科舉行了一場國際新聞發(fā)布會,蘇聯(lián)的頂尖科學家在會上聲稱,美蘇兩國的核爆不僅改變了地軸的角度,還使地球正在向太陽移動,而西方科學家早就知道了這一切,政府也沒有選擇公開。按照溫度上升的趨勢,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大約四個月。
某晚,英國首相通過廣播發(fā)表了公告:全球各國政府作出一致決定,經(jīng)科學家們同意,將全世界的核彈集中起來在西伯利亞以北一百英里處引爆,以期能夠改變地球向太陽運動的軌跡。在世界末日行將來到之際,一部分年輕人涌上街頭開始了最后的狂歡,又唱又跳、打砸街道、瘋狂宣泄、四處潑灑囤積的用水,城市陷入了無盡的混亂之中。人們越是想表現(xiàn)出活力,就越是代表著內(nèi)心的絕望。
核彈終于要引爆了,世界各國在一片寂靜中數(shù)完了倒計時。結果如何?影片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分別用「世界得救了」和「世界毀滅了」兩張報紙的頭條予人遐想的空間。也許在本片的編導看來,人類是還有希望的。正如片尾伴隨著教堂鐘聲的那段獨白:「人類播種了風,收獲了一場颶風。或許幾小時過后,一切都將被遺忘,對未來的希冀也不復存在,全人類都將被大火吞噬,這皆由人類一手導致。然而,或許在人類摧毀世界的熊熊火光之中會生出一顆誠摯的真心。這顆心關愛著他,甚至比他自己更甚。如果人類還有未來,遲鈍如他,在追逐力量的途中所經(jīng)歷的榮譽和挫折,也會下定決心泰然處之,因為他深知生存之法。然后,他才能說:確實啊,光明是多么美好,能看到明天的太陽是多么美妙?!?/p>
《地球失火之日》披著科幻的外衣,內(nèi)里卻能夠提煉出豐富的主題。比如核武器和世界末日的威脅;比如新聞媒體和政府應對災難的方式;比如人們在末日降臨時的行為和態(tài)度;甚至還可以發(fā)現(xiàn)當年英國社會階層的生態(tài)和處理性別政治方面的慣性思維。而這么多主題又用了許多英式幽默進行了消解,令人在深思之余不禁莞爾,稱本片「雅俗共賞」亦不為過。
只是,對人類報以希望的編導差點被打臉。熟悉歷史的人應該能夠意識到,就在影片上映后的一年,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這既是冷戰(zhàn)期間美蘇兩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也是人類空前接近毀滅邊緣的十三天,兩個國家的核按鈕多次只差一點就被按下。時至今日,人類仍在變著法兒作死,一幕幕活劇不正在上演嗎?世界各國團結一致?圖樣圖森破啊,別想了,不存在的。
?
通透圓潤。模型特效也確實糟糕了點兒。但熱霧那段蠻過癮的。
EARTH SAVED / EARTH DOOMED,1961年的片子,美蘇同時玩核彈,地球極軸震偏了、軌道也偏了,奔著太陽去了……報館在糾偏努力結果未知時印了兩個版本的報紙……沒什么可觀的特效,但觀照視角、敘事節(jié)奏很自然。是不是真的值四星另說,還是要給四星。
地球被核彈炸歪了,核恐懼下的腦洞
60年前的世界末日電影,核爆之后,地球沖向了太陽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z4y1o7Ff
這么個科幻題材就靠嘴遁了,老電影新看我也是醉了
1961年的小成本災難片。那個年代特有的扎實劇本,英國人的話癆型戲劇風和英式幽默,冷戰(zhàn)時期獨有的談核色變。那時人們認為用于野蠻戰(zhàn)爭的原子彈爆炸,改變地球的公轉自轉,導致全球氣候變化?,F(xiàn)在看來是文明的和平發(fā)展,產(chǎn)生溫室效應,才會導致氣候變化。
《流浪地球》前傳么......
特效太差。
61年就有這么好的災難片了!還是地球毀滅級的。報社內(nèi)的臺詞似乎太話癆,但結尾留白余音繞梁必須5星。世界危機和主角的個人危機同步揭露,主角有家庭問題而且重視親情——當代災難片還是這些套路,卻俗不可耐。主角灑脫不羈風趣犀利,又有脆弱一面,作家身份尤其彰顯儒雅氣質,赤膊紳士般的知識分子。
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手段,場景確實比較簡陋,開頭和結尾泛黃的畫面充滿悲涼之感,開放式結局也顯得恰到好處。7.5
倫敦場景如此寫實,劇本如此扎實有料,真是服了六十年代的英國電影人
話癆型科幻片
在基本還無特效可言的年代,本片僅靠臺詞和劇情推動就成功營造出緊張慌亂的末日氣氛,不能不說是相當牛掰的。而且這部55年前的科幻電影所預言的末日,比后來諸多純屬扯淡的所謂科幻大片所編造的要真實可信得多,更諷刺的是,全球升溫、冰川融化、水源告急,這些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現(xiàn)實……
真的不是不可能的..愛惜地球,珍惜生命
完全不需要現(xiàn)在的大場面破壞場景,以英國人這種優(yōu)雅節(jié)制的處事態(tài)度,依然可以拍出一部地球奔向太陽時大難臨頭的緊張感,這種緊張存在于人物之間的矛盾中,并且通過一個記者的角度平實地展現(xiàn)出來。即算是最后,報社還印刷了地球的兩個不同的結局,真是一種鎮(zhèn)靜的面對毀滅時的方式。怪就只能又怪核彈了。
太話嘮了.....
雖然我聽不清詞,又睡了大半,可看見的都是好的
61年美蘇兩極氫爆,導致全球氣候異常,開始認為自轉軸被震歪,后來發(fā)現(xiàn)地球竟已向太陽移動……的確是聳動與腦洞齊飛。但取巧在此過程為漸進式,對地影響只有熱和濃霧,反而對電影特效壓力不大,加上視角集中在報社,話癆配合汗衫占據(jù)了大量篇幅。
if do..., if do not...
一部講述地球因偏離原軌道接近太陽而逐漸升溫的60年代災難片,全片節(jié)奏緊湊,將人物的矛盾刻畫得淋漓盡致從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片頭很棒:昏黃的畫面,安靜無聲,表現(xiàn)升溫后的地球,帶來一種令人窒息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