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痛并快樂著
美食總動員。
一部人與老鼠的故事。
一部關乎夢想的電影。
一部屬于成人的童話。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懷揣夢想的權力,哪怕他只是一只生活在陰溝里的老鼠。雷米就像每日忙忙碌碌的我們,小人物,沒有乘風破浪的氣魄,沒有氣壯山河的雄心。對于夢想,我們多半在游離,游離在現(xiàn)實和夢境之間。
故事是處理過的,之所以勵志,就在于它的美好,它的希望。廚神其實是雷米內(nèi)心的一種聲音,給予鼓勵,給予信心,給予告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積極地面對挫敗。廚神就是我們的父母,朋友,陌生人。往往教育來源于生活,不是課本。
沒有嘗試的人生是失敗的,沒有成功的人生是遺憾的。
有遺憾才會留戀。有遺憾才會美好。有遺憾才會有希望。
電影中最幸福的人,美食家柯博先生。
孩童時期,能品嘗到母親親手制作的美味,感受幸福的味道,并永久的記憶著。
當他早已失去品嘗幸福的時刻,再次相遇那幸福。
當他的生命逐漸枯竭,味蕾逐漸老化的時刻,再次獲得新生,喚醒內(nèi)心早已失去的快樂。
他是幸福的,失去過,擁有過,相遇著,重溫著......
他最后寫道:
就許多方面來說,評論家的工作很輕松;我們冒的風險很小,卻握有無比的權力。人們必須奉上自己和作品,供我們評論…。
并非是誰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不過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來自任何角落。
現(xiàn)今在食神餐廳掌廚的天才們,出身之低微,令人難以想像。本評論家的看法,他是法國最優(yōu)秀的廚師…。
幸福卻貧賤無關,關乎內(nèi)心,關乎態(tài)度。
食物不僅僅在于烹調,那就是另一種生活形態(tài)。
很多很多人喜歡一道菜,并不是因為它昂貴的食材,精美的裝飾。往往是親切,幸福的味道,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流連忘返。
雷米的成功是個偶然,童話總要有個好結局才能激勵眾人。我們都開始明白這個道理,堅持不一定會實現(xiàn),不堅持是肯定不會成功,哪怕你是空降部隊,內(nèi)心的滿足是怎么也無法填充的,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痛并快樂的生活。
2 ) 其實老鼠最愛的還是大米
《料理鼠王》里的主角是一只老鼠雷米。在迪斯尼的動畫片中,最先出名的主角就是大名呵呵的米奇——在中國大家都知道的“米老鼠”。從米奇到雷米,兩只小耗子正好是迪斯尼王朝輝煌的一大寫照。
兩只有“米”的小耗子,其實最愛的也是“米”哦!別看銀幕上的米奇那么善良勇敢,雷米又是那么聰明能干,實際上迪斯尼家的耗子絕對不是什么溫順的小動物。下面這段記述很詳細,原諒我偷懶,一字不懂的引用了:
“1929年,創(chuàng)始人沃爾特·迪斯尼發(fā)現(xiàn)米老鼠特許經(jīng)營能帶來不菲的價值之后,剛開始還沒太在意,但不久后,他發(fā)現(xiàn)很多產(chǎn)品上都印有米老鼠的頭像,而廠家根本不交版稅,于是他首先打通法律環(huán)節(jié),使米老鼠的形象在所有領域都受到保護。然后1930年,他正式推出迪士尼版的特許經(jīng)營合同,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特許經(jīng)營合同,凡是未簽合同就使用米老鼠頭像的公司,一律起訴。
僅此一招,沃爾特·迪斯尼很快整肅了美國特許經(jīng)營市場,為后來白雪公主、小熊維尼等眾多可愛的動畫形象特許經(jīng)營創(chuàng)造掃清了財路,如今每年都能帶來10億美元以上的凈利潤,市場價值合計更是多達幾百億美元。
為了切實保護住這個無本萬利的價值鏈,迪士尼不僅把法律武器舉向直接的入侵者,即盜版者與違規(guī)使用者,還有那些試圖變相進入相關領域,以及打擦邊球的個人和組織。
在1960年代后期,迪士尼曾進行過一次經(jīng)典的起訴,后來此案成為迪士尼及各大影視巨頭保護版權的范例——起訴丹·奧尼爾漫畫的出版公司侵犯版權,理由不是丹的老鼠與米老鼠畫得過于相像,或個性接近,而是丹的老鼠作為一個諷刺角色,形象不好,與迪士尼創(chuàng)造的米老鼠形象大相徑庭。而米老鼠的可愛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丹·奧尼爾的諷刺版老鼠足以構成對米老鼠的“形象侵犯”。
在盜版相當泛濫的美國,迪士尼當時有意通過此案殺一儆百,同時,在價值方面,米老鼠產(chǎn)業(yè)鏈當時已經(jīng)每年為公司帶來7.5億美元的收入。這個時間又恰逢創(chuàng)始人去世之后,公司創(chuàng)新青黃不接,主營業(yè)務很不景氣。所以,迪士尼傾心全力也要打贏這場官司。
由于這個案子不涉及商業(yè)利益,還關系到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范圍,因此在美國受到廣泛關注,雙方僵持不下,前后持續(xù)10多年,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個小法院打到美國最高法院。這在美國知識產(chǎn)權史上前所未有。
1979年,經(jīng)過10年拉鋸戰(zhàn)之后,最高法院做出終審判決,漫畫家丹·奧尼爾(Dan OíNeill)對迪士尼的經(jīng)典卡通形象米老鼠構成了形象侵犯。丹·奧尼爾不僅要為自己和伙伴的蓄意創(chuàng)作支付19萬美元的賠償,還要入獄6個月,而在此之前,丹·奧尼爾早已被官司拖得一窮二白,入獄時,只剩下7美元。
結果可想而知,隨著這個判決的生效,以丹·奧尼爾為代表的整個“無影盜版派”(Air Pirate)一敗涂地,而迪士尼雖然因為行為涉嫌扼殺藝術創(chuàng)作,引來不少爭議,但以米老鼠為代表的價值鏈條從此受到嚴格保護,徹底變得神圣不可侵犯,連整個美國的版權意識都因為此案受到空前的強化。”
試想,如果皮克斯公司不是在2006年被迪斯尼公司收購了,雷米會不會也被迪斯尼告上法庭?還真不好說。想到這里,《料理鼠王》里的那么名言“所有人都能烹飪”就頗有點諷刺意思了:所有人都能烹飪,但不是所有的動畫公司都能攝制老鼠題材的動畫片。
3 ) 真,太真了,但是……
好話不多說,所有人已經(jīng)說了太多。
跟《超人特工隊》比,《料理鼠王》最大的變化表現(xiàn)為向自然主義、寫實性邁了一大步。
比如顏色,減少了單純鮮亮的卡通化顏色,代之以雅致、自然、豐富的色譜,對細節(jié)的描繪:比如巴黎城,比如餐具的反光,十分逼真,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以假亂真……動作方面,減少了超人的(也是迪斯尼動畫傳統(tǒng))彈性夸張,降低了動作彈性的幅度,動作流暢、自然……總之,是更自然。
這些變化,不僅僅歸功于技術的進步,更是理念上的轉化。因為迪斯尼的傳統(tǒng)是“戲劇化的”音樂劇式的,而不是自然主義的、寫實的。
最明顯的差異體現(xiàn)在對老鼠的設定上:迪斯尼用過無數(shù)只老鼠,但從來就沒有這么逼真過。
由于夸張幅度小(角色設計以及動作),加之皮毛的渲染如此令人嘆為觀止(老鼠的皮毛被淋濕了之后,那簡直就是一張真的老鼠皮?。读侠硎笸酢分械睦鲜罂傋屓寺?lián)想起“真實”的老鼠,而不是符號化的、“表現(xiàn)主義的”老鼠。
在一些場景中,比如一群老鼠往外跑或從空中掉下來……十分震撼……簡直在考驗一些MM觀眾的承受能力(我做過觀眾測試,的確有人受不了),她們會喊“太真了!”
結合本人最近在考慮的一個問題:不斷改善的三維技術讓動畫影像更逼真了,但是否帶來了某些問題?
一只很真的灰老鼠,如此的真實,是否有必要?
動作的寫意性少了,多了寫實性……動畫藝術的特色何在?
皮克斯的藝術家是值得推崇的,但真實……是不是要走得更遠?
4 ) 回歸現(xiàn)實,理解萬歲
這是我第一百部在大銀幕上觀看的電影拷貝,純屬巧合,本來這個位子是想留給之前的《太陽》或者之后的《色,戒》的。其實換做它來紀念也很不錯,一來我很喜歡看動畫片,二來我很喜歡皮克斯。更何況,這部片子確實挺好,我原先甚至不認為會有《大鬧天宮》之外的動畫長片還可以得到我的五星的(當然了,如果是十分制的話,我不會給它吝嗇的滿分)。
說來慚愧,距離上一次觀看英文原版電影竟隔了三月有余。以至于剛進影廳坐下時,我一時還無法適應配字幕聽原音的觀影方式,還好很快就找回了感覺。之所以想看這部片子,就是沖著IMDb上8.4的高分,在動畫長片的排名上僅次于《千與千尋》。直到片子放了有三分之二的時候,我都無法找出它比起皮克斯以往的片子好在哪里,撇開技術層面(皮克斯的技術流主要在短片中展示,長片的技術再出彩也只是為故事服務),故事講得平平呀。哈哈,片子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漸入佳境了。
當看到“美食總動員”的片名時,廚藝?當看到圍繞遺囑展開的陰謀時,復仇?當看到林奎尼一舉成名時,勵志?當看到倆人深情的激吻時,愛情?當看到雷米和林奎尼出現(xiàn)齟齬時,背叛?一個又一個關于本片可能的主題詞在我的腦子里展開,不,都不是,這樣的主題不足以換來那么高的口碑。它的主題詞在那個挑剔的美食評論家返老還童的那一刻才出現(xiàn),這個詞就是:理解。我也因此而理解了為什么要用美食家贊美的那道美食Ratatouille來作為片名。
對,就是理解。因為理解,雷米和林奎尼才和好如初;因為理解,她才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因為理解,老爸帶著家族來為雷米幫忙;因為理解,美食家寫出了絕筆的評論。而他們的理解都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Anyone can cook。當這個理念在片頭出現(xiàn)時,也許還感覺只是一句廣告語;當這個理念在片中出現(xiàn)時,也許還感覺只是一個線索鏈;當這個理念在片尾出現(xiàn)時,它就是本片主題之所在。
如果僅僅只是“理解”,本片的殺傷力不至于如此之大,它更大的殺傷力可以從片名里挖掘,原名前已述及,這里要說的不是“料理鼠王”這個看著很酷其實文不對題的譯名,而是延承“總動員”系列而來的“美食總動員”之名?!翱倓訂T”在中國基本上就是皮克斯動畫的代名詞了,從玩具、蟲蟲、怪物、海底、超人、汽車到美食,皮克斯動畫的主角第一次由“非人”獨領風騷變成了人與動物平分秋色,第一次由人所不能觸及的世界回到了人間。說得更白一點,皮克斯這個沉浸在夢幻世界里的動畫工廠第一次讓動畫真正融入了現(xiàn)實世界,動畫不再是現(xiàn)實生活的理想化,不再是蕓蕓眾生的造夢機。
這個故事是如此地現(xiàn)實,不會下廚的林奎尼最終只能端盤子,沒有出現(xiàn)青蛙變王子的奇跡;名餐館因為有了人人喊打的老鼠最終只能關門,沒有出現(xiàn)大家把老鼠大廚奉為明星的奇跡;美食家因為寫了篇匪夷所思的評論最終只能失業(yè),沒有出現(xiàn)眾人追捧那道美食的奇跡。這個故事里的一切都是按照活生生的現(xiàn)實在運作,如果把老鼠大廚的角色換成一個天才白癡,那么這個故事里的一切都可能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觀眾想在以往皮克斯乃至好萊塢動畫里看到的那些在童話、幻想、夸張的某個擬人世界中所展現(xiàn)的不合常理不符邏輯天馬行空嘆為觀止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本片已經(jīng)不再是主旋律。正直、勇敢、善良這些好萊塢動畫一貫弘揚的普世價值觀在本片也沒有大力體現(xiàn)。這個故事所要講的,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應該如何相互理解。
所以本片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那個美食家態(tài)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時候,一個本來是故事里最不招人待見的家伙一下子顯得那么的和藹可親。值得一提的是,給美食家配音的是寶刀未老的Peter O'Toole,那一口純正的法式英語說得真是優(yōu)雅極了,使角色的魅力倍增形象也入木三分。當他在理解了美食真諦的同時,我們也理解了他?!袄斫狻保@么一個簡簡單單的詞匯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就是如此的重要。
接著想說點與電影相關的事兒。曾經(jīng)有人問過我為什么喜歡看大銀幕上的電影,我給出的回答是,我喜歡大銀幕上的那種畫面的顆粒感。對,這就是答案,這就是我要進電影院的答案。這種因為不細膩所帶來的質感反而有一種更真實的感覺,對于本片,則是有些畫面看起來就像實拍的一樣。而在電影院看電影的魅力也決不止于它的音效和它的畫質,其實電影院的感覺本身就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那種黑暗的空氣里觀眾的臉廓,那種迷漫著爆米花的香味,那種觀影時的同呼吸共命運。
回到電影。在影片的結尾皮克斯破天荒的秀了一把2D,配合本片的風格,也是很歐式和爵士味十足的畫風,手法老到。影片放完,燈光亮起,觀眾起身,我靜靜的坐在那里,回味著一種無法言狀的美妙感覺,隨著皮克斯那盞小臺燈的熄滅,最后一個離去。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打開FM91.5,播出的正好就是本片的幾段對白,欣欣然,睡去。
5 ) one man's dream vs. three men's talk
片子開始5分鐘左右,我就把腳翹起身體盡量后倚用一種接近n形的姿勢在電影院里保持到結尾,我怕腳下突然有什么長著尾巴的東西跑過去,就算屏幕上的老鼠再能干可愛,我還是會對它的同類做出景天的姿勢~~~~~不玩仙劍的人看得懂我在說啥么?
言歸正傳,disney是one man's dream comes true,從他想給女兒一些東西看,一些洋娃娃之外的東西玩,一個家長可以帶著兒女在周末去的地方到遍及世界的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城堡,除了麥當勞,我們還有一些跨越膚色語言共享的東西,好比說用三個圓形畫出的老鼠~~~~~同類。
pixar的動畫可以稱為成人動畫,從影院里滿地奔走的孩子和笑的前仰后合的家長可以看出來所謂家庭片也分服務家長和服務子女~~~~我又跑題了。
pixar一如既往的宣傳這部片子用了多少年來實現(xiàn),一切都起源于幾個大于100kg的男人在客廳里靠著壁爐的閑聊,人類有多少智慧都消耗在閑聊里?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那次閑聊至少談及了5部動畫,如果算上仍屬商業(yè)機密還沒公開的,估計更多~~~~~三個臭皮匠的典故,何況pixar那幫人個個都是諸葛亮級別的人物。
怎么想出來的?整部片子下來我最大的疑問就是這個,老鼠和食物,雖然也是必然的聯(lián)系,那貓呢?我心存幻想以為片子里老鼠的敵人會是一只陰險狡詐會裝可愛的貓,結果是個身高不足120公分兩撇西班牙式小胡子的男人。
不需要去打針么?干凈么?掉進臭水溝里再爬出來難道不需要清洗么?~~~~我承認我對老鼠心存偏見,看到最后一幕依然覺得難以置信~~~~~所以說關于食物,很多時候閉眼享受是正途。有雞蛋吃就好了,見那只母雞干嘛?何況我們怎么知道那只母雞沒有一起做了親子飯?
================================================
一起去看的朋友說老鼠好可愛,“改天我們也去買只老鼠吧?”,我愣了好幾分鐘才明白她說的是玩具~~~~~實話說我在寫這篇所謂評論的時候還是把腳放在椅子上,我怕。
起源于一個男人的夢想或者是幾個男人的雜談,重要的并不是誰在講,而是誰把它記錄下來并付諸實踐。給孩子或者給家長看的動畫同樣在宣傳理想和自由。
回來的路上幾個女人笑說 gift 是個可怕的詞,什么事情只要說到 gift,talent,就好像大話西游里 上天給的最大啊,別的還有啥用一樣灰飛煙滅統(tǒng)統(tǒng)見鬼去吧。就算只是一只老鼠,有了talent就萬事具備,就等東風自己送上門來~~~~
一部動畫片也能扯出這么多苦水來,我嫉妒啊,就算是只老鼠,有了gift也比我混的強啊,笑。
讓我針對情節(jié)的推薦評論,我沒有gift,笑,不過一部影片的好壞如果能從觀眾的角度評價的話,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有個在影院里每次必睡的朋友這次從頭清醒到尾。如果這可以當作推薦的話,就去看吧,記得翹起腳,或者對著跑過腳下的某些生物微笑而不是尖叫。
6 ) 人人都愛Ratatouille
法國佬一說世間美味在法國,中國老饕就笑了。不就是一道時令蔬菜雜燴么,搞得像真的一樣,君不見咱家的燕窩鮑汁翠蓋排翅還未登場,用一百只雞釀一道茄子的排場早教你目瞪口呆,還敢拿 Ratatouille 來忽悠人?
***
看這片片之前,有兩樣我非常好奇,第一是,作為關鍵詞的 Ratatouille 究竟是何等美食?第二是,平面媒體如何讓我這異國的觀眾也認同 Ratatouille 的美味?
作為深受中華小當家熏陶的小朋友之一,腦袋里經(jīng)典的美食對決無非如下場景:某月黑風高之夜兩條BH的黑影凝立于房頂,刀光如水四野無人,良久,一個聲音道,“我們用豆腐決斗吧!”——試想那樣的噱頭里如果摻進了“鵝肝松露臧紅花迷迭香薰衣草”這些奇異詞匯,即便注腳再詳細,隔了半個地球的我們依舊會看的云里霧里,味同嚼蠟呢。
google了一把“Ratatouille”,在眾多版本的protocol 里還真的找到了英文官方和中國票友的菜譜。最后發(fā)現(xiàn),讀菜譜還不如讀Ego的表情呢,一叉菜剛入口,那個僵尸一樣的黑暗料理幫幫主面孔立即就發(fā)亮了,于是你看到了童年時自家廚房里明亮氳氤的燈火,想到母親灶頭上飄散開熟悉的香氣,以及口里彌漫的溫暖醉人的滋味——還需要解釋么?在一支鋼筆落地的瞬間,你知道了 Ratatouille 的味道。
原來無須山珍海味,在打出家鄉(xiāng)牌的美食家廚房里,Ratatouille 就是北方孩子心心念念的一道地三鮮,抑或南方孩子記憶里那碗薺菜豆腐羹。竊以為整個片片里最可愛的家伙其實是那用手指抹干凈盤子里殘余醬汁的Ego,在做完一通碎碎念之后他立即扔了酸文假醋的面具,回家一心享受他的more surprise,這個,是標準的赤子情懷。
——看著秋風漸起,記得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今朝,或許有個Ego般的老饕忽地就想起了家鄉(xiāng)灶頭間的一碗鱸魚蒓菜羹來,于是扔了官帽,說一句“人就要活得自在”,然后回家~
是了,對于這位青史留名張季鷹大人而言,那碗鱸魚蒓菜羹,就是 Ratatouille 。
附:Ratatouille英文官方菜譜
http://www.pixarplanet.com/forums/viewtopic.php?p=56753&sid=31ac6b799af9dc078360d7417429572c
面對一群在食物上爬來爬去的老鼠真的召喚不出童心了
餓死了
失去了雷米,林奎尼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
還挺逗。雖然劇情很俗套。
宿舍一哥們連看4遍,崩潰。不過確實蠻好看
幽默浪漫而溫情,保持了Pixar的一貫水準。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是藝術家可能出自任何地方.
技術水平為皮克斯最佳,達到一定巔峰。
不要看國語 可怕的夫妻肺片和群英薈萃!
尾段還好
老鼠的場面還是有點惡心,可能是因為做的太逼真了……= =
當你看這部電影想的是老鼠做飯的衛(wèi)生問題,你已經(jīng)變成一個無聊的大人了
對于老鼠這種生物的恐懼致使我沒辦法喜歡,但電影畫面精致故事性也強。
這個準保是奧斯卡……每一項都做得那么精致……
反復看了五遍的動畫,國配兩遍,臺配一遍,原聲兩遍。我真的對做飯和夢想相關的東西欲罷不能。
世界上不是誰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是藝術家可以來自每一個角落。
Anyone can cook! 2007年看過的最好的動畫片,也是最好的電影!友誼和忠誠的結合;在一片反對聲中尋找自我的過程;積極追求夢想的勇氣。皮克斯又一部精心釀造的笑中帶淚的電影~
11年前我還看不懂啊。關于靈性,關于天命,關于價值的本質和身份倒錯。與原生家庭和解,與社會身份和解,打破階層與刻板印象,擁抱平等與愛。多么杰出。
真的不那么好看,比不上冰河世紀和馬達加斯加。2011.12.26又看了一遍,笑得不行了。我很愛它。以前的話作廢。
做一個評論家,是一種很保險的職業(yè),你所接觸的都是最好的,而你高高在上,對別人的勞動指手畫腳,如果做出負面的評論,自己高興讀者更高興。但要做一個好的評論家,就應該是能夠發(fā)現(xiàn)和保護創(chuàng)新事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