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萬馬堂,休想回故鄉(xiāng)”?!獫撔姓叩拈_篇畫面是一個小酒館或者客棧,飄蕩著淡而悠揚的旋律?!c古龍書中的一句話,隱隱相合。完全靜止的攝像機。因為畫面的豐富性,足足可以讓你端詳一陣子。塔可夫斯基的畫面,常常是那么的需要琢磨,透著隱喻的氣息,帶給觀眾夾雜著自然事物本身的神圣性。如兒時看到一方水井而突然被一種感動所抓住,似乎脫離了世俗現實的世界,而進入了純精神的世界。午夜夢回或者初戀都和此類遭遇有一種共通之處。它們和塔可夫斯基的畫面也有著共通之處。
演職員表過后,我們看到了單一的古銅色,以至于人物的顯現給我們的感覺是沉睡了千年的雕像。鏡頭慢慢地移近,越過門,仿佛是窺探。視頻音頻平衡地很好,在畫面豐富而需要思考時,音樂音效就自覺地將自己壓制到簡約的極限。鏡頭移動是那么流暢,像是沉醉在作品里的詩人,慢得人那么地放松,靈魂的喧囂被掃除一空;而感覺要跳躍時,鏡頭也絕對不留戀,直接就一個干脆利落的剪接。這就像是生命與靈魂本該有的節(jié)奏:靜如處子,動若脫兔。沒有異化,一切皆純真。這就是塔可夫斯基的鏡頭語言。如果我們將布列松的激情比作一種蘇格拉底式的激情,則塔可夫斯基的激情就是尼采式的。前者更多地是通過頭腦,后者是通過純粹的心。
主人公起床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導演運用了低調打光法,顯得神秘幽靜,但這只是上面畫面的延續(xù),前邊即便不用那種打光法,也已經達到了那種情緒效果。主人公起來,躡手躡腳關門,門留了一道縫,正好讓觀眾看到假寐的妻子也起床了。這道縫的設定,是導演對觀眾的一種給于。這就是我感覺電影需要做到的:每分每秒總要給觀眾一些東西。
在兩夫妻的沖突當中,導演留了懸念,也給我們一個認識主人公的輪廓以些許微暗的信息。丈夫掙脫妻子奪路而去,那門的縫里孩子也已經在床上坐起。妻子跟著鐵盒一頭栽倒在地板上,精神的痛苦完全壓過了肉體的疼痛,畫外音傳來鐵軌的錚響,而妻子扭動的身體下面的地板也那么地像是枕木。一個人就躺在火車開來的鐵軌上——這就是妻子的內心。
畫外音的第二個作用是銜接了場景,后面出現了真正的鐵路。在那里,一個作家正在和一個女人表達對乏味生活的不滿:“宣言里說的讓人厭倦”,“生活只是等邊三角形”, “肯定沒有靈魂,沒有上帝”,“中世紀的家庭令人羨慕”…… 這里的“宣言”既可以是共產主義宣言,也可能是什么人權宣言等等??梢哉f是古典時代以來的人類所有烏托邦理想中講到的生活內容:人們從痛苦,不平等,勞累,疾病,恐懼,殘忍中解脫出來。但結果卻是空虛、乏味。生活被烏托邦的法律固定住,只能按照它生活。這樣生活也就沒有了變化,沒有了驚喜,沒有生活氣息,一切都看得見摸得著,生活就像等邊三角形一樣抽象,一樣地缺少血肉。而人們不知道如何違反法律,所以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作家覺得,在烏托邦生活(實質上,就是一種家畜式的幸福生活)還不如回到萬惡的中世紀來得有意思。
作家,管自己的名字就叫作家,管教授叫教授。現代人被層層制度及其代理人監(jiān)視,被磨滅了個性,所以人和人是那么相同,相同的價值觀,相同的生活方式,這個職業(yè)人和那個職業(yè)人是沒有真正的區(qū)別的,區(qū)別只在于職業(yè)本身。姓名,本是一種個性的代表。作家以為,既然人們都已經沒有了個性,也就不需要姓名。
三個人像等邊三角一樣站在圓桌的邊上。但也許只有潛行者是不同的,這個角或許蘊含著希望。
后面是故事片的階段,在從酒館到“區(qū)域”的一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希區(qū)柯克的保持懸念情緒,斯皮爾伯格的道具方法等,那些其他大導演的招牌特點,都化作小優(yōu)點自然地融入在《潛行者》里面。比如穿越火車時候的射擊,以及后來的電話。
跟著小車在鐵軌上碰撞的有節(jié)奏的響聲,我們的心有一種莫名的馳騁。當“區(qū)域”呈現,畫面變作了彩色。日常壓抑下黑白的心情隨著到達理想之地而重新煥發(fā)了青春。
潛行者的獨白:讓計劃中的一切成為現實 讓他們充滿自信 讓他們嘲笑自己的激情 因為他們稱之為激情的東西不是一種情感的能量 而只是他們靈魂和外界的摩擦 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充滿自信 讓他們像孩子一樣充滿希望 因為柔弱是一個偉大的東西 而力量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當一個人誕生的時候他是虛弱而柔韌的 當一個人死去的時候他是固執(zhí)而感覺遲鈍的 當一棵樹成長的時候它是柔嫩而順從的 當它變得干枯而堅硬的時候 它就要死了 堅毅和力量是死亡的同伴 順從和柔弱是精神飽滿的標志 因為堅硬的東西從來不會獲得勝利
尼采說:激情來自于平靜。那是對世界和人生全全理解后的深徹情懷。而靈魂與外界的摩擦是被動的,是被冒犯后的反抗,是失去方向性的要主張什么,是要通過虛榮肯定自己。不是愛的本能,而是死的本能。再按照尼采的話來總結就是:出于奴隸的本性。激情首先是知道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這樣才有了自信的最起碼的基礎。這里我以為,潛行者夸大了“柔弱”、“柔順”的內涵,其實他要說的是“讓靈魂清空而再飽滿”的“道返而動”的方法,但犯了個老子一樣的錯誤,將這種方法等同于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柔弱”。
作家嘲笑物理學教授,說他們造出來的東西都是為了讓人們多吃飯,少干活而已。而人的存在應該是為了創(chuàng)造,為了藝術,不像人類的其他活動,他是無私的。教授反嘲作家說,那是什么樣的真理,你是從月球上掉下來的么?人類還是會因為饑餓而死亡。他從物質角度來證明自己存著的價值。作家說:你可能是一名教授,但你是一個無知的人。(我以為作家的意思是:教授沒有根據時代的具體情況來評價自身的價值。因為類似烏托邦的年代里,物質本不用發(fā)愁,卻用物質生產替自己存在的價值辯護,這樣做不是無知就是虛偽) 他們都迷糊地說著。
在三人的休憩當中 有畫外音隨著迷幻的畫面講述神譴之日的景象,包括超人和大地之王們也無法逃脫。
然后潛行者講無私,拿音樂做比方。他說的是尼采《悲劇的誕生》里講到的音樂的性質。然后質問它無私的理由,認為任何東西都是有意義的,所以音樂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來的。教授和作家都靜靜地聽著,顯出少有的服氣,安靜而出神。
潛行者吟詠著詩歌,風花雪月、踏實的人、有人關照……但總是說“這些還不夠”。
教授給睡過他老婆的原上司打了個電話,意欲從精神上報復,但話語間并沒獲得勝利,有點窘迫。
教授打岔,為了逃避更窘迫的被追問,變得咄咄逼人,他質問潛行者這樣帶人來“區(qū)域”的后果。作家又談到了世俗化的“權力意志”,并質疑“憐憫”。潛行者說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無法帶來幸福。作家說,你是要用善行來征服世界,說潛行者童年艱難不幸,所以有了那種思想。(大約是奴隸道德的意思) 然后作家?guī)锨G棘花冠,意在嘲笑潛行者想當耶穌。
在臨界點,潛行者要讓兩人回顧一生,說這樣便能成為仁人。作家不以為然。而且,討厭信徒的那種做法。潛行者說祈禱沒有什么不好,這樣想“只是”自尊心的問題。(但作家的意思顯然是以為自尊心的問題不是小問題)
教授拿出了靈魂針,實際上是2萬當量的炸彈。如果事物往壞的方向發(fā)展,也許會炸掉“區(qū)域”。潛行者要從教授那里奪過炸彈,卻被作家阻止,并打了他。潛行者問作家為什么這么做?我對你做了什么?他是要毀了你的希望。(“區(qū)域”的“房間”能滿足達到的人的愿望)那樣全世界的人都會被擊敗,因為他們將失去希望。為什么要毀掉希望?
作家譴責潛行者并不是為了大眾,而是為了獲得金錢和實現權力感。潛行者哭泣著否認自己不進入“房間”是為了擺弄別人,為了讓自己感覺像上帝。但承認自己是個卑鄙小人,從來沒做過什么好事。只是作為潛行者是不能進入“房間”的。他的一切,家當,快樂,自由,自尊都被帶到了這“區(qū)域”里。他帶和他一樣絕望的人來“區(qū)域”,這樣他能幫助他們。能幫助他們,就都滿足了。
作家被潛行者的告白打動,但仍然認為他只是上帝的一個愚民而已。作家質疑前任潛行者“豪豬”的自殺,推理出:“房間”只能滿足內心深處的愿望,而不是嘴巴上高呼著的愿望?!昂镭i”發(fā)覺世上并沒有真正的叫做“良心”或者“痛苦”的東西,然后自殺了。作家于是不想進入“房間”,不想通過拋棄“自我”而實現“本我”,寧可一個人回家自殺,而不要為了實現愿望而害了別人。作家接著質疑到底有沒有奇跡會真的發(fā)生。
作家不小心要掉下去的時候,潛行者拉住了他。教授拆了炸彈,扔到了水里,他也懷疑來到這里有什么用。潛行者也想到了要帶著妻子孩子離開。
“希望”,在古希臘的文化里是被視作是一種負面的,否定的東西。因為希望意味這對現實的不滿,人為了一個目標的幻影而活著,卻不熱愛人生,不熱愛命運,也不熱愛自己和他人。當不把希望看得那么重了,幸福才會脫離幻象的依托而長期駐留身邊。
帶回到酒館,帶回到黑白。多了的是區(qū)域帶回的狗。妻子依然那么愛丈夫,在現實的世界里,居然也出現了彩色。孩子,家庭,狗。
潛行者痛苦地躺著,譴責那些作家和教授被稱為知識分子卻沒有信仰,他們只活一回就沒有信仰(看來潛行者也領會到尼采之永恒輪回在現代對于信仰的價值所在),他們只知道要把自己買個好價錢,一舉一動都是為了出賣自己。潛行者痛苦地感到,不再有人相信“區(qū)域”,人們不再會有信仰了。他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變成徒勞了。妻子提議跟著丈夫去“區(qū)域”。丈夫說不行,如果那沒有實現你的愿望怎么辦?(從回來到抱怨,可以感到丈夫并沒有完全的開悟,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他自己所謂的“信仰”的不堅定)。
妻子提到母親對她要嫁給潛行者的警告,早知會遭遇痛苦,但在淚光中,她肯定了痛苦的價值。沒有痛苦,也就感受不到幸福了。影片有覺悟者,原來就是這個淳樸的妻子。
籍著她的話,出現了孩子,畫面又回歸了彩色。瓶子自己移動了,我們在“區(qū)域”里沒有看到什么神奇,神奇卻在現實當中出現。盡管后來火車鐵軌的聲音,讓我們以為那也并不是什么奇跡,但神奇的感覺真實地來過,不是嗎?歡樂頌就在鐵軌的鳴響當中響起。潛行者夫婦到底是否正在去“區(qū)域”的路上?然而,這已經不再重要。因為,已經學會熱愛人生,還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嗎?
2009-6-16 于 浙江余姚
導演是個特別執(zhí)拗的人,相信這是自己最好的部作品。參考他的日記,包括他的傳記電影《為電影中祈禱》。
他剛剛從混亂中走出,借著攝影師雷貝格的力量,殺出了一條血路?!剁R子》。但他所有的電影,幾乎都受到了封殺,沒有辦法在國內繼續(xù)播放。他的路越走越窄,甚至他的妻子都來壟斷他的社交。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走到了創(chuàng)作生涯的拐點。
1
潛行者不僅黑暗,而且是他最自我的影片。相比于之后的《鄉(xiāng)愁》《犧牲》,他的片子開始產生了連續(xù)性。自我指涉性。
他是借由20年前一顆神奇的隕石。造成了神秘的zone。來表達他自己的信仰世界以及與外部社會的隔膜。在塔林中心的那4輛坦克,就很好地表達了那個概念,它們靜靜地躺在那里,無法把zone毀掉?!@種現代寓言,后來人認為是古拉格群島,或者是切諾貝利事件,我可不這樣認為。
他的鏡頭運用往往有峰回路轉的奇妙,在一個小小的空間,你看到背景不斷在改變。有時候是濕乎乎的荇草,有的時候是丘陵般的沙土,有時候是污水管道,有時候又是廢棄的瓷磚浴室。
給我一個垃圾堆,我將創(chuàng)造世界。——塔爾科夫斯基就有這樣的豪情。真的,臭水當中的人類棄物,乃至一顆釘,一個項鏈都那樣的有說服力。
雖然在索拉里斯星當中他就喜歡望向臭水溝。鄉(xiāng)愁中也望了,而且出現和本片末尾一樣,出現了一個墮落的小天使。
他的世界自給自足。
2
那時候,執(zhí)拗的導演,正為黑塞的作品著迷。他在《玻璃珠游戲》中,看到了自己的向往。一個無限指向自己境界的著作。人可以不斷的升級,就像馬克思說的人類的類本質。
對于塔爾科夫斯基來說,這就是藝術。他執(zhí)拗的堅持:藝術,就是在信仰中祈禱。這是他藝術的核心意義。
黑塞在東方的哲學中找到了天堂。他把人類的極致指向了易經數理。不可言說的天道。
塔爾科夫斯基在這里也表現了不可言說。但直到他最后一部偉大的電影——犧牲,這種東方性才產生了碩果。
也就是說文化不僅要求我們是一種內在的努力,而且?guī)в猩衩匦?。如同倉頡不造字,貝多芬不寫交響曲,莫扎特不彈鋼琴,昭文不鼓琴。
潛行者說了很多話,講了很多規(guī)則,到最后實踐起來,他發(fā)現全是錯的。
因為你的規(guī)則不成為我的規(guī)則,規(guī)則和具體的人有關系。而不是放逐四海而皆準的。所以他被作家和科學家看成是騙子,在兜售自己的哲學。
這種矛盾性,就是塔爾科夫斯基的藝術。在表面上,他喜歡用他父親的詩歌來做總結。其實就是不言的天道。
這也是他說他想表達的節(jié)制。這是他的創(chuàng)作意圖。
3
在7部半當中,這部電影是他的第2次變革。
第1次是《安德烈.盧布廖夫》,這時他第1次變成這狂熱的東正教教徒。他開始相信,主創(chuàng)者有了信仰,他的藝術才有意義。他要做的就是代天立言,帶上帝立言,就像盧布廖夫畫圣像畫一樣。藝術家只是上帝的管道而已。
這一次變革的成果影響了《鏡子》和《索拉里斯星》。在《鏡子》當中他對自己的童年進行懺悔,而《索拉里斯星》根本就是對自己一生的批判。外界環(huán)境,只不過是自己內心的鏡子而已。
而在《潛行者》當中,他產生了二次變革。他不需要依賴具體的情節(jié)語境(比如科學家的放大招是最后拿出了原子彈,而作家是在隧道里拿出了手槍),就可以創(chuàng)造他要表達的內在指涉性的世界。從本質上,這種藝術特色是東方式的,是天人合一的,是自給自足的。(就像他的森林小木屋)
這在《鄉(xiāng)愁》《犧牲》當中,都得到了貫徹。甚至影響了他當時的話劇《哈姆雷特》。
只有否認他天人合一性質的影迷,才會把這部電影指向外部——古拉格群島?。ㄕ沃S刺),切爾諾貝利事件(政治性的人類災難)。
等于把老塔降維了。
4
我很好奇,如果導演不是被這部片子折磨出了癌癥,他將會發(fā)生第3次變革。
那時他會怎么樣呢?
也許會更接近小津安二郎。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我認為西方的藝術家,不管是英格瑪伯格曼,還是布列松,還是德萊葉,他們耗盡自己的一生,都沒有辦法打倒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那種天人合一。
二郎的那種日常就是真理。不依賴外部情節(jié)就自給自足。一個真的世界。塔爾科夫斯基真的向往二郎。
但他不理解的那部分,就是他天人無法合一的那一小半。
小津是一個圓。
猶如片名,觀看這部電影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相對意義上的“潛行”,潛伏在這些緩慢、冗長的片段背后,我用了兩個靜謐的深夜獨自看完這部蘊意深遠的巨制。某種平靜的震撼,始終貫穿在導演塔科夫斯基那些著名的詩意鏡像背后,讓我在看完一遍以后,不由再次將碟片放入光驅,這樣的自發(fā)情景,已經是很久沒有經歷了。
讓我第一次覺察到有必要認真檢討以往所有觀影時的趣味主義,那些突降的、陡轉的、解迷的、刺激的和感官愉悅的種種精彩瞬間,總讓我們在事后的津津樂道時,感受到某種結構性的滿足,某些經驗(日常的或是想象力界限之內的)得到印證的癖好總是叫我們一驚一乍,某些想象(夢中似曾相識)得到實現的歡欣總是讓我們難以自拔。于是總喜歡在懸念頻頻里預期驚喜,預期某種比我們所能設想的效果還要夸張的東西。那些伴隨劇情結束而油然頓生的單一的情緒,在以后的回憶中也總能久久咀嚼。
當然,形而下自有形而下的好處,我們歷經了斯皮爾伯格式的電影洗禮之后,總會適當的在需要作出反應的鏡頭之處,恰到好處的表達同樣的歡笑、嘆息、憤怒和哀愁,而這些情緒,都會被適時的收錄到一部名為市場調查的帳本當中,以便為以后的制片工業(yè)提供參考,為制造出更為精良的產品而服務。這樣的電影,我們稱之為商業(yè)片,或者也可以算作深度和抽象度恰到好處,迎合更多閱讀趣味的藝術片。
[劇情]
二十多年前的一顆隕石墜落到俄羅斯的一個小鎮(zhèn),大批人罹難,村民從這恐怖區(qū)域中消失了,軍方因此而嚴密設防。傳說那區(qū)域里有個內室,可滿足人們最深層的意愿,絕望和苦楚不斷驅使人們冒險進入。史多卡,一個經驗豐富的潛行者能順利地穿過途中千變萬化的陷阱和圈套,他曾多次攜帶冒險者抵達那里。這一次他帶著兩位旅行者前往恐怖區(qū)域,一位是頹廢瀆神的虛無主義作家,倍受女性讀者的歡迎,他想去那里,也許是為了靈感的發(fā)現,也許僅是一次無目的的尋找刺激;另一位是物理學家,寡言而沉默,他攜帶著實證的工具,想去測算事實的真相。在旅程中,所有的實在物都似是而非,在小鎮(zhèn)殘破的廢址上,流水、地形、物體甚至光與影都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尋找通向內室的道路,在潛行者們不斷的反省、論辯和矛盾中顯得艱巨重重,似乎總有一種否定的意愿在有意阻礙人們抵達其內核……
[神話?救贖?]
這種朝圣般的尋找,無疑又是“在路上”的母題的延續(xù)和深化。俄羅斯人那種深沉憂郁的大地情結,對宗教神秘而虔誠的理解,苦難的意識和末世寓言的傳說讓這部電影充滿思辨的魅力……這樣的敘述,也許具有一定藝術片經驗素養(yǎng)的觀影者都能認同,但是,在大師面前,這樣的描述總是會顯得淺薄和蒼白,種種費盡心機,破譯密碼式的解讀都會變得可笑。聰明的觀眾,總喜歡對影片的種種要素作一番理性化的梳理,將一切可辨識的元素和碎片進行自以為是的命定,那些提煉、總結、感悟和追認是否抵達到了導演思緒的核心?是否能將所有的電影都提煉出意義?
當然,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一千個哈姆雷特”存在的必要,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在不斷的闡釋種獲得思考的、表達的或者經驗的快樂。在對公認為塔科夫斯基晦澀之極的這部《潛行者》的讀解之中,我想,這些思考或者疑問都不會變得次要。
[黑白交織的魅力]
我們知道,塔科夫斯基既不是技術至上論者,也不追求電影的蒙太奇效果,他在《雕塑時光》(Sculpting in Time)一書中寫到:“蒙太奇電影的理念,即以剪接手段將兩個概念連接起來造成新的第三個概念,在我看來是違背電影本性的?!痹谒麨閿挡欢嗟碾娪爸?,首先讓人著迷的就是拍攝的技術處理和控制。他能純熟的交織使用黑白和彩色的鏡頭,這種對膠片材料表現性和質感的把握就非同凡俗。
在本片里,注意到在人物的現實生活和真實回憶當中,敘述使用了黑白鏡頭,在對“恐怖區(qū)域”這樣一個似是而非,象征意味十足的場所的描述中,其鏡頭卻是彩色的。這是否在暗示現實生活的黯淡無奇和精神世界的豐饒呢?
同樣不能不提及的還有塔氏對長鏡頭的運用,對緩慢的敘事節(jié)奏的控制。這種緩慢的運鏡,因其負載的豐富意義而顯得沉重和舒緩,通常能看到在如下場景中緩緩穿過的鏡頭:清澈的水面、河流、沙洲、墻壁、廢墟、殘垣斷壁、霧氣中的田園、作為遠景的人物或家畜和作為近景的樹木或門窗、屋內簡陋的陳設。這樣詩性的場景造成了一種縱深的、相互關照的抒情空間,沒有對比強烈的戲劇性彩色,沒有突兀暴力的運動和切換鏡頭,這種冷靜寂寥的敘事,其效果足以使我們內省的精神空間緩緩開啟,促使我們在靜心凝視中建立一種思考的、想象的和對話的哲理性思考。而鏡頭里那些我們見慣的平常物體,卻都因為這種滯澀的凝視而顯得神秘和充滿象征。
[但是水,水]
水的意象,在塔氏的電影里占有重要的地位。這樣的認識,當然來自觀影的經驗,在我所看過的三部電影里,水這個意象就都出現過。在《鄉(xiāng)愁》和《飛向太空》里,平靜的水面都成為了敘事當中不可或缺的意境。在《潛行者》這部片子里,水更成為核心的象征意象。
在通向恐怖區(qū)域的途中,有一個很長的運鏡表現了平靜水面下的各種散落的物件:圣母像、手槍、器皿、針管等等;在內室之外,突然從天花板上撒下的雨水和地板上隨處可見的水漬;還有那些幾乎是瞬間就從殘垣斷壁之間噴涌而出的水流瀑布。
水的流動、柔弱和動態(tài)的質感無疑是塔氏所著迷與表現的特質,片中的一段獨白也許暗示了這種表現的緣由:“希望是一定會兌現的,一定要相信它,不能依靠一時的熱情……死亡是干枯而硬固,樹木生長時是柔軟的,變成干枯就是死亡的來臨。硬固和力量與死亡相鄰而居,彈力和柔弱才是青春的象征。凝固是沒有希望的?!边@種反對陽剛哲學,追求陰柔而富有彈性的生存也許是解讀影片的一個入口,盡管有過度闡釋之嫌疑,這樣的對話仍然使我們聯想到79年當時的蘇聯社會狀況,一個僵死的意識形態(tài)的微弱回聲在這里揮之不去。
[科學與藝術的讀解]
三人行于路上,一個是草民,一個是作家,還有一個是物理學家,在這樣一部哲理性的電影里,不讓他們有所論辨爭執(zh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他們俯臥在地上的一段對話,這里有作家對科學家探求真理的尖刻諷刺,認為那是無意義的錯覺,而物理學家對這種意義的命定卻表示不屑,認定這是些無用的虛空,無用的藝術追求。而虔誠的潛行者史多卡,則用音樂來結論,他說:“如拿音樂來說,跟現實的關系是最少,最少了主義主張也沒有,……而音樂卻直接回響到人的靈魂深處……體內的什么東西會發(fā)生共鳴?不知什么光是聲音的聯系,就能改變?yōu)橄矏偅瑸榱耸裁词刮覀兡敲锤袆??到底是為了誰?不是為了什么也不是為了誰,……無論什么必定有,一定帶著有價值的,價值和理?!?br>
對于潛行者的他來說,我們是否可以將他理解為徘徊在科學和人文之外的人?理解為一個沒有話語權力言說的“他者”,永遠生活在被歷史遺忘的地方,所有幸福、自由和尊嚴只能在這樣的一個隱秘的象征空間里找尋?在旅途結束,疲倦和絕望使他大病一場,回到破舊的家中,我們這時才驚奇的發(fā)現,在他破舊不堪的家中,整整一面墻都摞滿了書,原來他也是一個思索者。
躺在床上,他痛苦的說到:“跟我同樣被迫害的人,把他們帶來這里,都辦的到,我給他們希望,我都能辦的到”,然而,作家和教授卻和那些平民不一樣,他們的虛妄,他們想改造別人的使命感,他們那淺薄的智慧使史多卡產生了深深的厭惡與懷疑,他再也不想帶任何人去尋找那個房間了。這里,暗示的是終極信仰破滅以后深刻的悲涼。而此時導演的鏡頭一轉,以記錄片的拍攝方式,讓他的妻子像接受采訪那樣,面對鏡頭自述對這種痛苦生活的寬慰和理解,在這種苦難生活的背后,還有一種信仰的力量支撐著她,她對丈夫的追隨和信念,卻在丈夫精神幻滅之后,更為深入了。
[不可闡釋,奇跡]
盡管最后的敘述基調幾乎絕望,可是就在這樣的苦難的背后,我們仍然能看到一種信念和希望支撐在其中。也許片中的這種追尋,是一種對全人類的良知、意識、自我和靈魂的尋找,而任何抱著功利目的的探尋,不管它多么高尚(諸如以科學和藝術的名義),都不能真正的抵達那種救贖的彼岸(彼岸變幻無形,甚至是一個將過去和現實合流于未來的過程)。
在這里,塔科夫斯基深刻的洞察到了人類的這種思維慣性,并予以含蓄的諷刺。此外,在這樣諷喻體的敘事之中,我們似乎發(fā)現,潛行者幾乎就是一個先知性的拯救者,他帶領人們的找尋,甚至與耶穌指引他的兩個門徒有相似之處(注意影片中相關段落的暗示),盡管這種找尋以悲劇式的結局告終,但在影片結尾處,我們不要忘記了那個如同奇跡一般自動跌落的杯子所包含的救贖似的獻身意義,以及歡樂頌的背景音樂所昭示的希望和信念。
這種闡釋,雖然教我著迷于藝術作品無限可能性的魅力,可是我仍然對太多不可解的鏡頭難以忘懷和保持敬意,比如那些微妙的光影變換投射在面孔和建筑之上的流動感,比如那橫亙于房間內連綿的沙丘,比如那房間外圍傷痕累累的人類的坦克和武器。這些恒常不變的事物,這些事無定形的變動,都像是在向我們默默講述著什么。
2002/10/13 下午
02年11月《新電影》
冗長的夢境…我不否認電影的鏡頭和色彩的詩意,也不否認那哲學意味的探討使其成為經典,更不會質疑這部電影在影史中的地位,但,每一次的哲學探討都十分突兀加說教,讓我心生厭惡,就像一個啰嗦的老頭在告訴我你應該這么做,這么想…如果說導演想顛覆我們熟悉的講故事的結構,那我覺得這無疑是一次失敗的嘗試,畢竟說故事的方法并不是誰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或是約定俗成的,而是符合我們人聽故事的規(guī)律的,或是說習慣的,強行改變這種規(guī)律或是習慣只會適得其反,你強行在冬天穿短袖說要挑戰(zhàn)自然,并不會成為英雄,只會變成傻子…所以,我認為,電影的基礎在于故事,形式主義的電影固然有存在的意義,存在即合理,但那并不符合,至少是我認為的電影的意義,一堆很好看的鏡頭堆在一起就是藝術?就是電影?就是經典么?最終形式還是要為內容服務的,畢竟,如果你都不知道冰激凌長什么樣子,你又怎么會理解它很好吃呢?
“電影是給眼睛的冰激凌,是給心靈的沙發(fā)椅”
當一切理論被德里達的一聲邏各斯中心主義扣下其論斷時,后現代時期的一場場解轄域化革命皆導向那無法言明的實在界。人類很顯然達到了人類/主體/中心/理念/語言/邏輯的外部——巨大的灰域,語言的無效性,只能保持沉默的概念廢墟。通過維氏以及柄谷的理念探究,我們知道,哲學組成的唯一要素只是語言,而“語言永遠也無法完全傳達想法,它只是用另一種狡猾的方式,制造出人與外界的偽共鳴,試圖用另一種嶄新的維度彌合思想永遠無法被完全表述的缺憾?!薄锤?轮~與物裂縫。所以我們只得放下語言—游戲,去用藝術叩問起邏輯/理性之外的灰域甚至實在界,絕對者本體的再次追尋似乎有了方向,塔可夫斯基的影像是這樣一種悍然的本質追問嗎?是的,他的時間也許是斷裂的、虛擬的敘事營造,但卻又絕非是事態(tài)的虛擬,而是顛倒差異、同一從屬關系之虛擬(非主體性時空觀),是實存之前在發(fā)生學符號秩序,就像普氏追憶似水年華中過去之于當下視域的前在于物的非實體,是藝術化/倫理化了的本質揭示。在其鏡頭美學中,色彩的差異是視域的分類,一種是詩意的視域,一種是寫實的視域,二者共同于“區(qū)”這一絕對形而上學的本體敘事效應,構建影像—形而上空間的經驗感知。
藝術性的本體—認識論非理性斷裂一反如早期伊萬的童年的主體現實主義,它將一切差異合理化,成為時間——影像的無理的斷裂的串聯,在戈達爾、阿倫雷乃、安東尼奧尼的影像敘事(或非敘事)中我們亦能看到劇本的時序性被剪輯的錯置序列所顛覆的“運動”。塔可夫斯基則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長鏡頭—內部蒙太奇原理去將詩意視域與寫實視域縫合之于一體兩面——詩意現實主義影像誕生。在其中后期,“區(qū)”——這一匿名的在場性的靠近已然不是實存意義上主客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感知空間(康黑馬式),反倒與德勒茲的藝術/褶皺空間更加接近,也就在這場不斷去中心化的再“祛魅”里,人類逃離于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學(近現代體制)之外,達成概念的灰域/廢墟的立足成就。在后現代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道德形而上學被解構、改寫,角色的觀念開始追問起連貫性時空觀的真實。整體性上,塔氏利用潛在文本符號的生成去給東正上帝獻上隆重的祭奠,又在不同于邏各斯范疇的作家意識形態(tài)空間里構筑自我啟示的影像——神學。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戈達爾(后期)與卡拉克斯之前,塔氏作品應該最典型的廢墟美學的研究范本,沉醉的工業(yè)、侵染的河流、電子呼吸底色與器樂音效的噪音敲響著彌賽亞最后斷層的喪鐘(好似尤金薩克所言之實在論支柱的破碎廢墟)——這在概念表象上具有著明顯的灰域主義痕跡,于符號秩序與實在界之間的灰度地帶——物質的撕裂,一片理念廢墟。關于灰域主義這回事,是我自己借用極樂迪斯科而提出的名詞,我以后會常作理論補充,畢竟這將是我們這代人必須面臨的后歷史主義困境。
#重看#4.5;處處充滿天問式的哲理辯論,幾乎可視為塔可夫斯基對宗教、藝術、科技(三位主角的指代)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可能是他最潛進內心的一次;亦可窺見或想象如苦行僧般的拍攝過程。工業(yè)/核輻射侵蝕下的自然景觀趨于毀滅,人類信仰的岌岌可危,對情感的無力把控,老塔實在野心太大了,幾乎每個點都觸及到生存本質。將末日般的廢墟空間定義為「區(qū)」,不惟是一個圣愚(圣者)最后的棲息寄望之地,更是人類心靈與精神的投射區(qū)域,是悲傷者的圣地,它時時波動,如水波(又是大量水流/雨水/牛奶意象)般無形無狀亦千形萬狀,它吸收承載著虛妄想望,警戒提醒著邊界的存在,需要用靈魂去感受。名場景太多——移動的杯子,首尾火車的震動,沙丘,緩慢移動的長鏡,屋內的雨,遠處的狗。
給塔可夫斯基一條臭水溝,他能拍出過去文明史,給塔可夫斯基一個玻璃杯,他能拍出未來宇宙觀,給塔可夫斯基一個空房間,他讓時間駐留于現在,拍了三四遍的《潛行者》,上帝也不想讓它完成
1.跪了,大師不愧是大師;2.靈魂、潛意識、現實、夢想、幸福、無私與自私、人性的弱點...這么多的元素疊放一起,并用形而上的方式呈現,真心膜拜;3.臭水溝,化腐朽為神奇,神奇無處不在。
大致借了科幻原著《路邊野餐》的區(qū)(Zone)設定和潛行者這一人物,至于和“外星人只是路過地球吃個野餐,留下一堆垃圾,我們卻以為他們會回來”的故事,已經十萬八千里遠?!稘撔姓摺吠瑫r也是最黑暗兇險的一部塔可夫斯基作品(即便你只會看到綠草幽幽、污水橫流的鄉(xiāng)間廢墟徒步),本片不僅對之后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有警示預言,更因在愛沙尼亞塔林外景地污染影響,導致了三四位主創(chuàng)癌癥去世(包括早逝的塔可夫斯基本人)。老塔與攝影師雷貝格的矛盾爆發(fā)(第一次拍攝膠片全部沖洗失?。瑢е赂鼡Q攝影師,并遺留下一眼可見的畫面痕跡(幾次超現實的空鏡頭)。用愛與奇跡,去回答結尾的痛苦疑問,似乎意味深長。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幾次轉場,如小軌道上黑白切換彩色,“第四個人”的鏡頭探進尸骸的坦克車,沙丘房間都是經典(會忍不住想來多看幾遍)。
我宣布,我不懂藝術,我退出。全片最讓我欣喜若狂的時刻,就是結束字幕終于出現的時候;熬過3個小時的非人折磨,我感到了導演所要表達的絕望,聽見最后全場掌聲響起,我的確感到了導演所傳達的那種無比的孤獨——人生的絕望,仿佛看一部塔科夫斯基的電影一般。再見吧藝術。
《鏡子》完后覺得可以挑戰(zhàn)這部了,結果看得我吐血。你抒發(fā)鄉(xiāng)愁可以,你致敬自己可以,管你黑洞里有啥你不裝逼老老實實講個探險故事會死嗎,這種題材就不適合拍成文藝片,還叨逼叨半天看得我想撞墻!
據說致使塔可夫斯基與妻子、男主角早逝的原因就是在污染重災區(qū)花了兩年多拍了這部影片,而下一部即離開祖國的《鄉(xiāng)愁》。作為一名電影的潛行者,他自己內心的欲望是什么呢?16年于@北影節(jié)@資料館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遠向上,潛行者就是一部純粹的形而上影片。從始至終,我們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領,從最初的懷疑,到將信將疑,到姑妄聽之,到寧信其有,到最后的失望。其實,結尾那個被意念推動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
我認為這是一部宗教電影。只有絕望的人會向它求助,它也向絕望的人敞開大門。不能走寬敞的大路,因為它引到的是滅亡;要走窄路,它引到的是永生(走過窄路,潛行者對作家說,你會長命百歲)。雖然最后沒有人愿意進那道門,潛行者也說自己不會再引人去,但塔可夫斯基卻在最后讓一個孩子顯了靈。
其實作家和科學家在room門前的中止是很好理解的,并不是生命中所有的沮喪、失落、欲望和絕望都需要或能夠依托于信仰、尤其是未知的信仰來安慰。我總是認為褪去神秘主義的信仰才更值得追尋。比起聲望更大的鄉(xiāng)愁和鏡子,這算是塔科夫斯基比較骨骼清晰的作品了,也可能因此有更大詮釋的空間。
老塔抱歉,確實還夠不到這部電影的審美門檻,只能期待未來重新具備鑒賞能力后再次觀影了。看的過程中一度希望還有一條評論音軌,可以放一段解說一段,再接著放,否則真的完全不知道電影在說些什么。太吃力啦!王老師說這電影比俄羅斯的大列巴還難啃,這個比喻也算比較神奇了,還有影迷說這電影是用靈魂看的,肉體是用來睡覺的,我竟然也無法反駁。能同時躋身IMDBTOP250,視與聽影評人百佳,視與聽導演百佳,TSPDT1000,說明電影還是有他的獨道之處的,這個留待未來的我刷新認知之后再次更新對本片的評價吧。祝福自己有一天能真正看懂這部電影。
作家最后把胳膊搭在向導身上,科學家往水里扔石頭時,淺薄如我只能嗅到愛的氣息;向導最后帶狗回家,妻子照顧向導吃藥,俗爛如我卻受到了比之前更重的情感沖擊——這些場景足以使那些臺詞那些思辨退居其次。
老塔企圖在電影中表達太多東西,但“深刻”不是這樣體現的。文藝的深刻不是依賴思想觀念,而是依靠審美感受。審美價值上的深刻依靠的是藝術家把普通人容易遺忘的、不易被意識到的生活世界的結構展示出來,這種結構化為審美情緒來傳達??克枷胗^念支撐的是言說,而藝術是展示。在展示層面來說,本作是不夠深刻的。大量頗為冗長的對話破壞會使天平往言說(而不是展示)上傾斜一些。本作遠遠不如他的《鏡子》?!剁R子》是把自己的觀念、情緒化作抽象的詩意場景展示出來,達到了展示的深刻,也因此老塔的巔峰之作。(8分)
經典修復,充滿隱喻的虛無主義杰作。內容可以說什么都沒有,也可以說包羅萬象。從愛森斯坦到塔可夫斯基再到薩金塞夫,俄羅斯/前蘇聯出了好多鏡頭調度大師啊,“潛行者”標志性的推移鏡頭可以冠絕影史了吧……
轉:大一畢贛看到《潛行者》,他有點好奇。片子放起來,“我一看就吐了,什么鬼啊這是?”他咒罵著關掉機器,但那電影又像個對手擺在那,每次想看片,都覺得要先把它解決掉。過了好長時間,終于看完了,又過了一段時間,畢贛覺得好像對電影有點開竅。
只有老塔知道怎么拍“疲憊”。
8/10。景觀配合音響轉換的象征美學:草林/廢棄坦克的視覺肖像并列,男主攀爬石壁和瀑布鏡頭右移另兩人入畫,冥思著趴在苔蘚/泥漿,自然風鳴/詭異電音幻化成井底擊水聲,一汪死水中注射器針頭/槍和繪著耶穌的盤子等物品,鳥飛進大廳扇起沙土,圍坐房間中央前方天花板落雨,火車響動使桌上杯子劇烈振蕩。
不知是不是塔可夫斯基最晦澀神秘、最形而上的電影?沒有[飛向太空]的緊張窒息感和精彩反轉,像是什么都沒說,又什么都點到了,對潛意識和欲望的呈現、對人生與信仰的瑣碎辯論非常折磨人。緩慢移動長鏡頭把臭水溝也能拍得詩意無窮,又見神秘屋內驟雨,黑白現實與彩色"區(qū)域"圖景,念力移物。(8.3/10)
改編自短篇小說路邊野餐,是一段旅程探索也是個超長的談話,故事更完整些也沒那么散但冗長,臺詞太高深,場景很震撼,膠片版本不太好,古銅色的畫面,大早上看讓人再多睡一會兒吧,散場時還有坐在椅子上進入夢鄉(xiāng)的。三人三角形還有狗河人的海報印象很深,這片老讓人想起同名的關于烏克蘭核爆區(qū)的游戲,北影節(jié)資料館。
最后的北影節(jié)的夜晚。在作家、科學家和潛行者的對話中,主題更直白了,核心仍是終極的追問,一種烏托邦敘事。而最震撼我的,也仍是他為此付出的電影語言上的努力,建造一個人間(工業(yè))廢墟,一座希望的(自然)絕境。只是結尾的愛與奇跡,和歡樂頌,真的不如他提供的那些內在的動力更擊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