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斗中負傷而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zhàn)士杰克·薩利(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飾)決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來到潘多拉星操縱格蕾絲博士(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用人類基因與當?shù)丶{美部族基因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的 “阿凡達” 混血生物。杰克的目的是打入納美部落,外交說服他們自愿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從而SecFor公司可砍伐殆盡該地區(qū)的原始森林,開采地下昂貴的“不可得”礦。在探索潘多拉星的過程中,杰克遇到了納美部落的公主娜蒂瑞(佐伊·索爾達娜 Zoe Saldana 飾),向她學習了納美人的生存技能與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SecFor公司的經(jīng)理和軍方代表上校邁爾斯(史蒂芬·朗 Stephen Lang 飾)逐漸喪失耐心,決定訴諸武力驅(qū)趕納美人……本片采用3D技術(shù)拍攝,共耗資5億美元制作發(fā)行,是電影史上最為昂貴的作品。本片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shù)指導等3項大獎。
根據(jù)第二部人物故事外加已經(jīng)釋出的全部副標題,盲猜下接下來的故事 第三部《The Seed Bearer》,中文暫譯《帶種者》,這部應該蠻好猜的,2其實敘事挺閉環(huán),唯一挖的天坑是三妹的出身問題,那么結(jié)合英文原名,嚴謹來說就是“神秘未知的播種者”,九成九就是指那個神秘的“生父”。所以第三部的敘事重心肯定會放在三妹上,至于生父究竟是誰,我傾向于TA就是潘多拉星球的化身。但這股力量對地球人來說夠嗆會是正面的,2里拍三妹的多次超自然感應都蠻驚悚。所以我感覺第三部不排除三妹“黑化”,逐漸成為對地鷹派的精神領(lǐng)袖,且擁有難以捉摸的超凡能量(參考坐標:鳳凰女)。 第四部《The Tulkun Rider》,中文原譯《祖古騎士》,但看完2應該明白之前譯錯了,Tulkun指的正是圖鯤。這部有兩個猜測方向,一是這個名字專指薩家老二,畢竟他在2里已經(jīng)和那只圖鯤(忘記叫啥了)建立了情感聯(lián)結(jié),這部說不定就是以老二為側(cè)重點去聊。不過結(jié)合對3的分析,以及前些天爆出的新聞(??怂垢邔颖硎?的劇本特別瘋狂),所以還有第二種猜測,即納美人和圖鯤聯(lián)手對地球人展開報復,而其中三妹此前鋪墊的神秘力量估計功不可沒?;蛘哌€有更黑暗的猜想——納美內(nèi)戰(zhàn),對地態(tài)度內(nèi)部分裂出鷹派鴿派展開交鋒,或許老二和三妹將在這一步公然對壘。(我感覺老二到時候會成為承襲父親態(tài)度的圖鯤騎士,因為這孩子在2里很蠢,劇作邏輯上分析,他必須在剩余兩部劃出巨大的人物弧光)所以這一部八成會很瘋狂,戰(zhàn)爭戲份很多(講真更期待納美內(nèi)戰(zhàn),最好是林族和水族斗法),而且也很虐,這個系列三妹或許是個悲情角色。 第五部不多說了,《追尋伊娃》更像是個總結(jié)語,賬面上沒啥好猜的,不過很可能阿凡達后幾部的敘事重心,會從杰克和娜特麗轉(zhuǎn)向孩子們。老二很可能扛起父親大旗,成為納美人的傳奇領(lǐng)袖,三妹剛才分析挺多了,結(jié)局圓滿的話可以當個祭司,老四年齡還太小,定位不明。那個真·小蜘蛛不好說,很可能會黑化一陣子成為老二對立面,這孩子有反骨。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補充,I SEE YOU.
電影作為一種媒介的潛力是無限的,但導演的創(chuàng)作才華卻可能是有限的,平庸無聊的《阿凡達2》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1. 先拋開劇情不談,這部電影在鏡頭語言,場面調(diào)度,乃至于聲音和音樂方面都是全面平庸的,看完整部電影,哪一個鏡頭或者調(diào)度是獨特的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樣是看Imax,《沙丘》的攝影,調(diào)度與大銀幕的結(jié)合已經(jīng)超越這部太多。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特效,但是在其他元素全面平庸的情況下,如果只是要身歷其境地體會海的美麗,建議可以直接下海游泳和潛水。
2. 阿凡達1可以說的上是一部銳意進取的佳作,一大原因就是形式的內(nèi)容貼合,利用先進的特效技術(shù)來塑造潘多拉星球的獨特生態(tài)——萬物共生,記憶與感受共聯(lián),過去與現(xiàn)在共存。第二部非但沒有更進一步地探索和挖掘這種有趣的生態(tài),反而將其徹底簡化為女兒開掛和最后哀悼的工具。
3. 取代對另一星球生態(tài)的探索和展現(xiàn)是什么?是傳統(tǒng)的地球的土鱉的,以男性視角(爹味)視角為核心的價值觀念。一個因為曾經(jīng)的下屬背叛了我,所以哪怕轉(zhuǎn)世重生我也要殺你全家(你們的核心任務(wù)不是開采資源拯救地球嗎?)的男性反派;一個永遠不聽家里人情感訴求,我行我素并且熱愛自我感動的主角老爹;一個害死了哥哥惹出了太多麻煩但小爺就是倔就是龍傲天的牛逼二弟;一個我就要救親生父親(盡管親生父親燒殺擄掠,但是沒殺我呀)的仗義兒子。至于女人在干啥,who care!一個負責扮演失去孩子后的瘋女人(瘋起來連養(yǎng)子都劃一刀的冷酷母親,和外表硬漢內(nèi)在柔情似水不忍心下手的好爸爸),一個海的女兒,一個賣萌的,一個負責擔任直男性啟蒙的工具人。
用最昂貴的特效制造最真實的外星人的外表,并時刻提醒你你在看的還是人類(并且是以直男爹味為核心的人類)的那點子土鱉破事。
所以我說,與其他所有電影形式脫離的特效就是一坨屎,要單純論真實,我還不如去海里游泳,別3d了,直接10d。
4. 再來談?wù)剶⑹潞腿宋锼茉彀??!栋⒎策_1》講了一個簡單樸素但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殘疾男主的意識轉(zhuǎn)移到敵對異族的身體后,經(jīng)過跌宕起伏的一系列事件,來改變身份認同并且最終成為異族的領(lǐng)袖。敘事有懸念,有驚喜,有沖突,還有對另一世界的探索。其中,重點刻畫的人物:男主,不僅有著復雜的人格,而且有著細膩而且可被共情的轉(zhuǎn)變。次重點刻畫的人物:女主,性格鮮明,展現(xiàn)的人格面很多,而且也有多次的人物轉(zhuǎn)變。次次重點刻畫的,女教授,軍官,女飛行員,人物鮮明邏輯合理,并且都有相對完整的個人劇情線。
5. 再看這作,走馬觀花地塞給你十幾個人,誰是主要人物?誰有復雜的性格?每個人有幾分鐘來刻畫?固執(zhí)己見但是外冷內(nèi)熱的刻板老爹,愛子女愛到發(fā)狂但是在家里無話語權(quán)的刻板老媽,懂事有責任心的大哥,叛逆的二弟,可愛的小妹,有身份糾結(jié)的大妹……人物刻板扁平化跟抖音的“你看這個人叫小藍,他是一個外冷內(nèi)熱的父親……”沒有任何區(qū)別。
6. 再看看情感吧,無力吐槽了。情感幾乎都靠吼,吼得越大聲越聲嘶力竭越瘋癲越有情感。朋友死了,吼;海里的朋友死了,吼;兒子死了,吼。有任何一點基于演技的情感表達嗎?有一點超過刻板印象的復雜的情感反應嗎?無,除了自我感動還是自我感動。
7. 情節(jié)就別說了,硬傷太多,及格線都沒到,甚至連完整都說不上。
8. 總之,電影沒死,大家也不用把對電影的期待和熱愛寄托在某一部電影上。電影的潛力是無限的,技術(shù)的進步也是可見的。但這都不是為一部爛片開脫的理由。
其實這個標題本來是想留給《新蝙蝠俠》的長評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沒空寫影評,加上《新蝙蝠俠》也確實沒啥好講,所以長評和這個標題就這么沒了。
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混亂但依舊考驗導演執(zhí)行功力,以及重視聽輕文本作為主流的電影創(chuàng)作時代,卡梅隆居然也成為了我的批評對象。 作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出“顛覆視聽”“3D電影”的一流商業(yè)片大師,觀眾們是如此期待那個男人/美麗世界的回歸。同時在這個大多數(shù)創(chuàng)作者普遍偷懶的時代下,觀眾們也希望卡梅隆能用自己的實誠和實力,來教導當今創(chuàng)作者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造物。
于是我無視兩極化的口碑,在IMAX的加持下認真觀看了這部電影。 但是這一次,我卻一反常態(tài)。跟以往觀看院線電影后立馬寫評價不同,我陷入了大半天的沉思。
單就電影質(zhì)量和表現(xiàn)來看,肯定是不及格的,但是怎么寫一篇影評和打分,這方面我真的磨了巨久。非常爛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不及格的前提下我也給不了更好的評價。 所以我暫時忽視打分和一切外界因素,僅針對電影本身,寫一篇長評。 PART.1 故事、角色和創(chuàng)作者的失格 回想起一年半的電影研究和厲練后,基本上可以確認一點:一個好的商業(yè)片,不僅僅要抓觀賞性和爽點,還要抓故事。 一開始肯定是抓[目標]和[說服力]的,就比如一部正反派較量的電影:“復仇”為主題,就必須要強調(diào)并完善正派因反派影響的悲劇起因;“理念/思想沖突”為主題,就必須要把雙方立場和矛盾的說服力做好。哪怕是《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這樣的“無腦”爽片,創(chuàng)作者也懂得寫出有說服力的目標。金剛反抗舒適區(qū)是為了自由,外加小女孩對金剛的清晰關(guān)系塑造作輔助,不僅加強金剛這一舉動的說服力,也開拓了故事發(fā)展的可能性。 那么卡梅隆是怎么做的呢?就是簡簡單單地交代奈蒂莉懷孕→生子∞家庭常態(tài),然后在杰克的內(nèi)心旁白下宣告著人類勢力毀了他們的家園,而后在奈蒂莉的痛哭聲中結(jié)束開篇。 單看這個開篇好像沒有什么毛病,可是談到觀感,問題就直接暴露了:“為什么我望著奈蒂莉的痛哭與面容,卻毫無感觸?”我總結(jié)了下,就這兩點問題:
1.只有奈蒂莉一個人在為自己毀滅的家鄉(xiāng)而哭泣,其他人的視角呢?不是沒有就是心態(tài)毫無波瀾(指杰克)。這就相當于告訴觀眾,奈蒂莉才是最愛“家”的角色,其他人都毫不在意。可是,群眾的力量永遠勝過一個人的力量,就跟“一根筷子易折斷,一群筷子難折斷”一個道理。難道那些幸存的人民就不應該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而哭泣緬懷嗎?
2.人類勢力的反擊和侵略潘多拉星球的[目的]和[說服力]呢?他們簡單粗暴地開飛船和火力壓制炸了杰克和奈蒂莉的家,卻連最基本的矛盾沖突和意圖都不愿交代。甚至是第一部里對他們精心設(shè)計的人性和虛偽面容,都不復存在。既然他們的“復仇”從未讓我們觀眾動搖內(nèi)心而產(chǎn)生情緒,那再宏大的視覺奇觀和聲音的瘋狂轟炸又有什么意義呢?只能讓內(nèi)質(zhì)空洞的音畫來震懾觀眾,卻不愿給予我們對受害者同情/施暴者憤怒的核心動力。
講真,開篇的表現(xiàn)真的讓我不敢相信這是卡梅隆敢做出來的。明明是最懂得講故事和重情感的導演,卻在這短短10分鐘讓我無比迷惑、詫異和失望。 但更讓我無法理解的,是這個不明所以的故事走向和發(fā)展。 這里我分三個部分(沒有打亂順序) 1.承接開篇。一年后,杰克率領(lǐng)族人奇襲一輛裝滿武器的火車然后搜刮裝備。其中洛阿克(弟弟)因為好奇所以“帶”奈特亞(哥哥)去戰(zhàn)場鬧事,結(jié)果差點害杰克(父親)打亂戰(zhàn)術(shù)和節(jié)奏,戰(zhàn)后杰克教訓了洛阿克。 2.復活的上校在整頓下戰(zhàn)隊(隊友也同樣復活)后發(fā)譽要殺了杰克。來到曾經(jīng)的決戰(zhàn)點后碰巧抓到了他的家人和自己的兒子(蜘蛛),一邊顧著自己的兒子,一邊又跟杰克一家互相傷害。打了一陣子上校那邊只好帶著被誤傷的兒子撤退。 3.上校的兒子被新任將軍威逼,看不下去的上校只好護著他,于是兩人開始了隔閡十足的對話。另一邊,杰克跟奈蒂莉交談家人一事后,選擇棄首領(lǐng)一職離開森林部落而尋求海洋部落的庇護。 第一部分的情節(jié)我起碼能接受,至少有思想沖突為角色的塑造打好基礎(chǔ),觀眾也可以有所感觸。 但是后兩部分就真的離譜。首先是上校,一開始信誓旦旦地說要殺杰克炸杰克家。結(jié)果呢,居然連他的孩子都不愿殺,然后用“威脅”這個本就兒戲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殘忍無情??赡钦婺芊Q上“殘忍無情”嗎?那我尋思十幾年前的上校在飛船前望著傷亡和烈火喝著咖啡的無情面容不是更殘忍?!因為他有明確的目的,他急不可耐,他只想完成任務(wù)。前期的精心鋪墊到這一刻的爆發(fā),讓這個角色不僅能氣到觀眾,還保住了自己“反派”的尊嚴和本職,而非無腦工具人。
可是《水之道》呢?我只能看見上校不殺人,也沒有積蓄已久的怒火眼神,更不用說任務(wù)至上了。他作為本片的核心反派連[壓迫感]和[惹人憤怒]的氣質(zhì)都沒有,足矣證明問題所在。甚至從這個反派的拉胯舉動開始,就已經(jīng)宣告了故事整體的全面潰敗。
就算有親生兒子(蜘蛛)的調(diào)和,我也看不出這父子倆有多大的感情聯(lián)結(jié)(基本的溝通都不明不白的)。但有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兒子阻止不了父親,父親又不敢在兒子面前殺人。這一段戲只要認真打磨,就可以讓上校不僅能掙脫于“反派”的束縛,也有當“父親”的資格。結(jié)果呢?創(chuàng)作者還是不愿交代!只是插入一堆好看的打戲來沖淡觀眾思考,用來諷刺自己對角色塑造/刻畫的敷衍態(tài)度。 (這也導致上校捏碎曾經(jīng)的頭骨完全就是虛張聲勢,之后他兒戲的行為更是無法與這個片段作出呼應) 至于杰克對現(xiàn)狀的應對決策,老實說,凡是認真看電影的觀眾,都會對杰克的這一動機感到迷惑不已。為什么會迷惑?我剛剛就說了,他的家人沒事,他的死敵又不殺他孩子,甚至是人類勢力都沒有威脅或是找他(家人)的麻煩。他是怎么會嘣出自我逃避的想法的?更迷惑的是,卡梅隆居然還為他的懦弱把氛圍整得如此悲壯無力,搞得他經(jīng)歷了一場慘劇似的…實質(zhì)上跟早已丟了魂的上校無異:輕而易舉地忘了自己的職責/目標,以最擺爛的態(tài)度逃避一切,那我們一開始思考并期待你們對決的意義又何在? 于是在這一塌糊涂的第一幕中,觀眾幾乎收獲不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只能草草地迎接第二幕的到來。而電影的缺陷也以拋物線的方式上升,是的,關(guān)于故事的混亂、關(guān)于人物的失格,以及創(chuàng)作者早已走偏的寫作和執(zhí)行。 PART.2 怎么糟糕怎么來的情節(jié)編排和角色弧光 如何評價第二幕的表現(xiàn)?老實說在經(jīng)歷了第一幕那種災難級別的故事和角色/群像塑造后,我對第二幕是真不抱什么期待的(真實所想)。 首先值得觀眾慶幸歡呼的是,第二幕確實是全片的觀賞性最佳。在頂級完成度的特效和技術(shù)的加持下,水下奇觀對觀眾的視聽洗禮是絕對高效的,觀眾能肆意擁抱銀幕前的真實美景,觀感的愉悅是必然的。
可是,為什么第二幕的觀感已經(jīng)如此清澈,觀眾卻還是無法挖掘出跟海洋奇觀(包括第一幕)一樣有價值的東西。核心問題其實跟第一幕一致,還是在角色塑造/刻畫拉大胯,當然更致命的,還是意義不明的剪輯邏輯和戛然而止的角色弧光。 在繼承(沿襲)了第一部的訓練套路和不同勢力的刻板印象和沖突后,創(chuàng)作者還是不愿把角色的成長和厲練心得認真敘述。尤其是洛阿克騎伊魯失利后,只有配角們的嘲笑,屬于他的表現(xiàn)卻少得可憐。更讓人迷惑的還是杰克的戲份,他作為父親不給孩子樹立榜樣,還高調(diào)自信地要駕馭滑翅魚,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兩場失利簡直跟復制粘貼似的,除了展現(xiàn)兩人的丑態(tài)還有什么? 里頭的每一場思想沖突也如上所述,單純的復制粘貼。以加量不加價的廉價沖突和和解反復沖淡觀眾的思考,事倍功半,還本末倒置。本來是兩個不同勢力/家人如何成長并相互理解的故事,結(jié)果單成長線就已經(jīng)潰敗不堪,更別說相互理解了。 角色弧光呢,老實說唯一值得稱道的當然是洛阿克了,只能說創(chuàng)作者讓他“半復刻”曾經(jīng)父親老路是相當正確的。哪怕前期被懟得非常之慘,僅需一只和他相同境遇的圖鯤一同溝通并同行,就可以把影像表達稍稍理清(全片唯一能稱上質(zhì)樸美好的表達),也能讓觀眾脫離那些毫無意義還強詞奪理的戲劇沖突的折磨。
當然其他角色又是一碼事了,不是純工具人地無腦懟洛阿克/杰克家人(復制粘貼級別),就是動機不明。其中就有被觀眾看好的琦麗,全片表現(xiàn)除了凸顯她的神秘感和魅力還剩什么呢?關(guān)于她的秘密和故事基本都是講哪停哪,還講不清楚。尤其是其身世和中后段因精神鏈接導致的抽搐,就是空有形式?jīng)]有內(nèi)容,導致這些偽主線都無法跟主線有明確對應和承接,反而更像創(chuàng)作者為了宏大敘事而刻意疊加的無用素材。
所以中后段人類勢力的小小介入與其說是真正的主線,倒不如說是創(chuàng)作者為了掩蓋故事空洞而做出的必要補救,擴展出可用來寫作的故事延伸。執(zhí)行效果上能看出創(chuàng)作者的六、七成功力,但仍然不及當年炸樹那般扣人心弦,就跟一開始炸杰克家一樣感觸不多。個人認為差在母子鯤的情感刻畫上,加些眼神特寫會更好。 所以第二幕的總結(jié)就是:視覺效果和部分情節(jié)較佳,其余部分一塌糊涂,內(nèi)容上也不明不白。正如我所說,怎么糟糕怎么來。 PART.3 迷惑、詫異和失望 第三幕的表現(xiàn),我跟大多數(shù)觀眾的觀點不同:很差,初看沒啥問題細看問題一堆。而我作為細看的觀眾,一遍就能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層的荒誕。 但在講第三幕之前我還是有必要說下:如果你是為了爽和觀感的愉悅,那第三幕的大場面和打斗也確實能讓你高呼過癮。但要注重文戲和武戲所帶來的愉悅,那看完就真的是失望透頂。 如何評價第三幕的表現(xiàn),不能說各方面都很災難,但在前兩幕的缺陷和糟粕的堆積下,第三幕的決戰(zhàn)真的表現(xiàn)也不行,甚至還不斷放大缺點(如果只是為了爽那確實不用擔憂)。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在內(nèi)容上,決戰(zhàn)之前杰克和上校的口頭對峙,然后圖鯤偷襲,接著開打,到這里還沒什么失誤。結(jié)果到救孩子開始就拖拉起來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救人∞抓/挾持人的行為。這樣強行擴充內(nèi)容,就只能暴露這個大決戰(zhàn)本身的荒誕。 角色的迷惑表現(xiàn)(蜘蛛反抗人類阻止上校后,居然還心甘情愿被人類帶回去?兩方動機真心迷惑)、強詞奪理還無頭有尾的高光時刻(既然前兩個小時從未細致刻畫奈特亞的表現(xiàn),那將其寫死留給杰克奈蒂莉互相煽情鼓舞的意義又何在?后面的大幅度渲染其悲壯命運也是同樣的問題)、以及緊迫危機和情緒調(diào)動的失效(最初削弱杰克的“英雄屬性”和上校的“反派特質(zhì)”的后果,哪怕后者的復仇已經(jīng)淪為空殼,還要打那種不痛不癢的肉搏)以上這些難以覺察的缺陷已經(jīng)徹底將我的觀感和評價定格于[差]的級別上。
所以決戰(zhàn)后的安寧、煽情、和救父瞬間我是真的毫無感觸。關(guān)系的崩壞與斷裂已是不可忽視的事實,而奈特亞的強行升華也是貧瘠又刻意地可怕,尤其是介入了杰克和奈蒂利的“回憶殺”后,更貧瘠了… 最后在杰克的眼神和字幕收尾中,我終于認清了眼中呈現(xiàn)的事實和自己的真實所想:迷惑、詫異和失望。 PART.4 反思和思考 設(shè)想一下,如果卡梅隆能把角色塑造/刻畫好,讓上校當個復雜又細膩的反派/父親、讓洛阿克和朋友不再受到反復的欺壓和不信任,去打破成見成就自我、讓杰克做一名真正的英雄和好父親、讓不同勢力找到屬于自己的地位和目標并不忘初心地堅持下去,那這部經(jīng)歷了各種外界困擾和困境的《水之道》至少也能證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實力,相信家人、感情,以及卡梅隆對潘多拉星球那質(zhì)樸美好的愛。 可事實卻是卡梅隆過火的忘本實質(zhì):講故事的失職、角色間的互不信任、崩塌殆盡的形式內(nèi)容、以及稀碎的影像表達。這樣的境遇本質(zhì)上跟《信條》和追光《楊戩》是一樣的,當創(chuàng)作者不想去正視故事、文本和角色的重要性,沒有實打?qū)嵉膬?nèi)容,你再華麗的形式又有何用? 同樣是擁抱技術(shù)(4K、120幀)和“忽視”文本和內(nèi)容,李安并未忘記故事和角色的重要性。情節(jié)和內(nèi)容的起承轉(zhuǎn)合依舊清晰,正反派的立場從頭堅定到尾。其中小克的思想/立場轉(zhuǎn)變也是有說服力的,他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義,也在表情神態(tài)中宣發(fā)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讓角色弧光有了可被共情的可能。調(diào)度我也不多說了,分鏡、剪輯和節(jié)奏共同演奏出視覺張力十足的追殺戲+摩托大戰(zhàn)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之后的打斗和槍火對抗也是,角色陷入緊迫危機的狀態(tài)是可被察覺的。
說到這點上也已經(jīng)很明顯了。卡梅隆在這一次失職后,到底能不能認真思考自己犯的錯誤,而后找回自己的本心。而作為觀眾的我也只能替他思考,為他祈禱。不知《阿凡達3》能否反思曾經(jīng)的荒誕并改過自新,只有時間會給出真正的答案。
總體感覺——
200塊的IMAX票價也值!全程看得聚精會神,完全投入,這是如今的商業(yè)大片很難讓你體驗到的了。盡管在劇情和人物上都有些瑕疵,不如第一部那樣工整和渾然,但總體上秒殺最近十年的幾乎所有商業(yè)大片依然沒有問題(除了《黑暗騎士》《星際穿越》等兩三部外)。這種“old school”式的電影,讓我們意識到為何必須去影院看電影;讓我們重新體驗到當年第一次看《真實的謊言》或者《侏羅紀公園》時的那種感覺。如今,已經(jīng)很少有人還這樣拍電影了!且看且珍惜吧。
特效/畫面——
絕對100分!看片過程中,我再次意識到,卡梅隆導演的電影,其視覺效果絕對是藍星最頂級的!其他商業(yè)大片,都與其有著不小的差距。兩部《阿凡達》,其特效堪稱是完美無瑕的——幾乎所有商業(yè)大片,在特效上多少都會有些問題,比如透視問題、貼圖問題、背景過度虛化、前后景沒有融合好等等。大概在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之后,沒有幾部商業(yè)大片能做到特效上完美的。而第一部《阿凡達》到今天已經(jīng)十幾年了,其視覺效果看起來依然是完美的!
有網(wǎng)友說,十多年來,電影特效進步飛速,現(xiàn)在看《阿凡達》的特效也就那樣了。如果這是個人感受,那自然無可爭辯。但看看這部《水之道》里的各種生物、水體、水下場景、背景和物體與角色的互動、遠景中的CGI物體渲染等方面,你會發(fā)現(xiàn),差距真的非常明顯。比如《復聯(lián)4:終局之戰(zhàn)》,成本同樣有3.5億美元之高,但結(jié)尾復聯(lián)與滅霸對決一場,復聯(lián)這邊列隊時,遠景的模糊、遠近景物體的割裂感、部分鏡頭明顯的棚拍效果,恐怕整體上特效都還沒有超越第一部《阿凡達》最后的大戰(zhàn)吧……如果拿前幾年的《海王》來比(盡管我剛看完時也感覺挺過癮)《水之道》,如果把《水之道》比作是一輛頂級保時捷,那《海王》只好算一件塑料車模了。
《阿凡達:水之道》幾乎每一幀畫面都非常清晰、真實、穩(wěn)定,無論是CGI物體還是物理特效的裝備、載具,或者遠處的數(shù)字置景,都毫無瑕疵!這一點上,我認為卡梅隆與其它世界上的任何導演相比,都領(lǐng)先十年甚至更多!目前看到的電影畫面,即使是諾蘭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或者卡隆的《地心引力》,雷爺?shù)摹痘鹦蔷仍贰捕寂c卡梅隆呈現(xiàn)出的效果有一定差距。
同時,《水之道》中的各種載具、機甲、武器、工具,都極具真實感!這不僅僅是指其特效質(zhì)感的真實,而且是說,這些東西都像是真的存在,都是可以實用的!絕非很多科幻大片中器具那樣華而不實,看著就像某種概念設(shè)計,僅炫酷而已?!端馈分谐霈F(xiàn)的各種科幻器具,足夠武裝3到5部普通科幻大片!例如捕魚的指揮船、水下蜘蛛型機器艇、聲波干擾儀、單人機甲、提取大魚精華的設(shè)備等等,令人目不暇接??雌饋頉]有特別超越現(xiàn)實的夸張想象,但每樣東西的質(zhì)感都非常強。影片中所有設(shè)計都非常統(tǒng)一、嚴謹、精致、實用,完全是卡梅隆的風格!對比近些年科幻電影中比較華麗甚至浮夸的設(shè)計風格,我覺得卡梅隆的作法特別值得贊美。
劇本——
非常遺憾,如果非要打分,我只能給70分。而第一部《阿凡達》的劇本我可以給到80分!當然,首先要承認,第二部續(xù)集公認是最難拍的。這也是《教父2》為何得到如此高評論的原因之一。這一部《水之道》,也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開篇第一幕,卡梅隆用了一個小時時間,遠遠超過一般大片第一幕(半小時甚至20分鐘)的通常用時。就是讓“健忘的”觀眾容易進入情節(jié)。甚至在后面的情節(jié)中,卡梅隆也多次重復了第一部《阿凡達》一些場景:體驗新世界、征服坐騎、似曾相識的戰(zhàn)斗模式、人類摧毀自然生態(tài)引發(fā)的憤怒……我倒不認為是卡梅隆黔驢技窮,應該是他在這兩部電影里,強化某些觀眾感受,為后面的故事做鋪墊。也許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實際觀感我個人覺得還ok,不至于乏味。
這還得歸功于卡梅隆講故事的功力:一個是節(jié)奏流暢,起承轉(zhuǎn)合有序,一個個小高潮鋪墊到大高潮;另外就是,卡梅隆會把故事講得很細,認真鋪墊角色情緒,雖然沒有大塊的文戲,但隨時都會照應角色。從這點上說,卡梅隆的劇本確實相當傳統(tǒng),依然是角色驅(qū)動而不是故事驅(qū)動或者概念驅(qū)動,不像有些商業(yè)大片,動作場面和故事懸念成了最重要的部分,角色變成推動情節(jié)的工具。
因為是承上啟下,這部的角色真的有點多,主角一家就6個人了,還有蜘蛛、反派上校、海礁族族長一家等等,幾乎沒有第一主角。這種群戲會導致故事變?nèi)唛L,散漫。觀眾不再像第一部那樣容易有代入感。
主題——
上校與蜘蛛、杰克與兩個兒子,這兩對兒父子關(guān)系還挺有意思。特別是蜘蛛這個角色,某種程度上是第一部里杰克角色的延續(xù):找不到歸屬感,缺乏力量,最終覺醒對抗父權(quán)——杰克之前對抗人類進攻,也可以看作是對抗父權(quán)。杰克的大兒子這個角色有點沒展開,還是有點工具化了(其實我有個點子,不如讓他代替父親接受上校的挑戰(zhàn),力戰(zhàn)而死)。小兒子的叛逆也沒完全寫透,還是見好就收為大局服務(wù)。其實這一部里,身份歸屬的話題可以做得再深一些。比如上校,身體變成藍人,內(nèi)心還是人類,而且是被灌輸進這個軀體的,他就沒有一點不適?當他長得像納威人、行為像納威人、思想像納威人,那這種變化會不會改變其人類中心主義的內(nèi)在?當他與潘多拉的伊卡蘭飛龍連接時,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上校在獵殺杰克的過程中,如果再多些與蜘蛛的互動,表現(xiàn)兩人之間的情感,結(jié)尾部分上校的選擇也可以更有力更合理。
表演——
西格妮·韋弗飾演的Kiri非常有意思!70歲的女演員,卻在技術(shù)的加持下演出了teenage的少女感。這個角色的意義堪比安迪·瑟金斯在《指環(huán)王》系列中塑造的咕嚕姆。還有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的大祭司。它們都意味著,表演的概念將被改變甚至顛覆!年齡、外貌已經(jīng)不是塑造角色的障礙,演員們將擁有更多自由,更大的空間。真人演員被虛擬形象替代的危險,顯然不是電影業(yè)的一個發(fā)展趨勢。
場面——
場面營造一向是卡梅隆的強項。本片中,我覺得最出彩的場面并非結(jié)尾的一場場戰(zhàn)斗,而是驚心動魄的獵“鯨”行動!整場戲既刺激又沉重,把對觀眾的感官沖擊發(fā)揮到了極致。電影有時很難闡釋一些復雜的道理,這種場面能喚起觀眾對生物、對自然某種樸素的關(guān)愛,也就足夠了。
零七八碎的感受和猜想——
杰克一家在救女兒時,海族那些人跑到哪兒去了?這確實算本片最大的bug。畢竟族長的女兒也還沒回來么。
蜘蛛是只知其父,不知其母;Kiri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跨種族的兩人恰恰又好上了。這個安排,我覺得是卡梅隆有意為之!有人分析,Kiri是感應艾娃而生,如果真是這樣,那第三部她就是絕對的主角了!想想也很有道理,畢竟卡梅隆一直是以塑造強勢女主角見長。
整個潘多拉就是一個智能體,森林中的圣樹和海里的并不一樣,它們就像服務(wù)器,可以交換數(shù)據(jù),但貌似并不是完全一樣的系統(tǒng)。未來也許會有一次大型的升級,讓潘多拉星徹底覺醒!我推測,這很可能會在第四部中發(fā)生。
預測一下未來的故事吧——
第三部應該是幾年后,孩子們長大了,杰克開始衰老。Kiri成為大祭司,蜘蛛也許會得到他的阿凡達。The Seed Bearer這個片名,會不會暗示第三部以植物而非動物為主?影片也許會以反攻人類在潘多拉上的基地作為結(jié)束。
第四部叫《圖鯤騎士》The Tulkun Rider,看完第二部就比較好猜了,可能會以杰克的二子Lo'ak為主角。他有可能因為能控制另一只非常巨大的圖鯤而成為新的“吐魯克·馬克多Toruk Macto”,也就是The Tulkun Rider。在這部中,人類的艦隊可能抵達了潘多拉,雙方會進行一場星球級別的大戰(zhàn),人類會動用飛船向地面進攻。而覺醒的潘多拉星則會在近地軌道上與人類決一死戰(zhàn)。
第五部《追尋伊娃》Avatar: The Quest for Eywa,人類特遣隊在大敗之后,與潘多拉星的納威人達成了和解。但地球的危機會讓殘存的人類不顧一切想要殖民潘多拉。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納威人需要派出一只隊伍,跟隨幾個地球人一起回到地球,他們帶著艾娃的種子,這些種子可以改變地球的環(huán)境,解救人類。但人類中的少數(shù)極端分子想破壞這個解救行動,他們給地球傳遞了錯誤的情報,準備夾擊納威人的救援隊。結(jié)尾自然是雙方和解,地球得以改善,地球人、阿凡達和納威人從此共存。
首發(fā)于公眾號:讀句電影再睡覺
等待近13年、時長足足超過3小時、全球影迷最期待的電影續(xù)集、2022最值得走進影院看的大片、制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圍繞在《阿凡達:水之道》頭上的光環(huán)不勝枚舉。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電影市場卻陷入了連續(xù)的冰凍期,電影院的魅力在國人心中也已經(jīng)黯然失色。國慶檔之后,已經(jīng)有69天未有過單日破億的市場成績。《水之道》被視作是挽救當下眾多奄奄一息影院的“救市之作”。
這部年度壓軸大片究竟值不值得看?答案只有一個:值回票價,但它的硬傷也不容忽視。
《水之道》的故事承接于首部的十多年后。杰克和奈蒂莉組建了一個家庭,育有四個孩子。然而殖民者的侵略并沒有停下,他們將杰克視作必須鏟除的對象。為此,軍方派出了小隊,專門部署準備取杰克的性命。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杰克決定帶領(lǐng)家人移居到潘多拉星球的另一端:島礁族部落,從此過上隱姓埋名的普通人生活。但真正的危機自此才正式拉開序幕。
由此,《水之道》的重頭戲,幾乎都在海水場景的呈現(xiàn)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年來3D技術(shù)的發(fā)展,已經(jīng)讓本片進一步超越了前作的制作水準。
隨著杰克一家進入潘多拉星球的海洋世界,片中對于水這種介質(zhì)的通透澄澈感和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呈現(xiàn)得非常完美。
卡梅隆及其團隊對于“世界觀”打造中的物種設(shè)定、環(huán)境塑造、電影技術(shù)性的呈現(xiàn),依舊站在全球電影工業(yè)的天花板上,足以令觀眾大開眼界。
比如杰克的坐騎掠波翼龍,它的設(shè)計受到飛魚的啟發(fā),帶有明亮的橙黑色翅膀。在電影中多次出場,動態(tài)效果細膩驚人。
諸如此類的視覺表現(xiàn)在第二幕中數(shù)不勝數(shù)。
為了捕捉演員在水下最微小的動作和表情,劇組專門設(shè)計了一個90萬加侖的水箱,能模擬海洋的漩渦和洶涌的海浪;并且使用了3D定制改裝的索尼Venice攝影機進行拍攝。
這些革新的技術(shù),都為《水之道》支撐起了每秒瘋狂燃燒經(jīng)費的視聽質(zhì)感。
可惜的是,《水之道》在綺麗的特效場面外,它的故事確實平淡無奇。
在《阿凡達》的首部,最令我們驚艷的,就是片名Avatar英文涵義中“化身”的概念。人類為了更好地開采礦物并隨后移民,才計劃出了化身納美人的“阿凡達計劃”。
這個計劃具體到杰克身上,觀眾能看到他是如何從一個迷失者,一步步放棄為人,轉(zhuǎn)變?yōu)檎嬲募{美人。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精神層面的諸多掙扎,是身份認同的虛實相交、虛幻融合,并結(jié)合進了殖民戰(zhàn)爭波瀾壯闊的史詩背景。
簡言之,首部《阿凡達》的敘事核心推動力,在于真正提出了一系列從身份出發(fā)、連鎖反應的問題,并不斷反思問題的答案。它的故事更磅礴,更統(tǒng)一,也更為震撼人心。
而《水之道》則在劇作層面顯得較為冗余。觀看過程中,它會令人聯(lián)想起國產(chǎn)古裝戲的對應情節(jié),比如——貶謫左遷、卷土重來、復仇救贖、以子換子……
全片始終圍著點題的臺詞金句“孩子是軟肋、更是盔甲”做文章,即孩子的成長線、親情線等內(nèi)容。
說實話,這些情節(jié)欠缺新意。有些角色甚至還因此出現(xiàn)了人設(shè)崩塌、行為邏輯不通順的情況。
第一幕“搬遷移居”,在戲劇的前提設(shè)置上就顯得較為生硬。僅僅因為人類派出小分隊,杰克就要舉家離族。觀眾會很明顯地感受到,主角們是硬被編劇放棄了此前積累的一切,只為帶領(lǐng)我們前往潘多拉的島礁族棲息地,展開新的世界。戰(zhàn)場從森林轉(zhuǎn)移到海上,這個選擇卻沒有被解釋得足夠合理。
于是乎,電影最為精彩的,反而是敘事平緩的第二幕。
作為森林族,杰克一家難以適應水性的生活。而另一邊,島礁族的族人們也視他們是帶來危險的“外來者”。由此矛盾出發(fā),《水之道》呈現(xiàn)出了海洋生物與海底景致的一幕幕奇觀,宏大中又不失細膩靈動,幾乎每場戲都有能令人記住的亮點。
人類貪婪的行為雖被塑造得較為臉譜化,但同樣是第二幕力度較大的亮點所在。人類用大火將島礁族的家園付之一炬,并捕殺圖鯤只為竊取其體內(nèi)能減緩衰老的髓液。這些戲份會令人想起《海豚灣》中的殘忍場景,并延續(xù)了首部《阿凡達》對自然與人類關(guān)系的反思。
所謂“水之道”,預示代際間的包容與理解,是父母一輩和后代子女相互支撐、彼此包裹著走下去的道路;同時也預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唯有尊重和敬畏自然萬物,相信萬物有靈,才能為后代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家園。而這也是卡梅隆的科幻電影一貫所堅守的。他認為社會生活、家庭情感,是賦予電影以靈魂的東西,也是《阿凡達》系列創(chuàng)作的真正目的。
《水之道》本質(zhì)上并非是一部醞釀了整整13年的作品,它的定位更多是一個階段性作品。
它所承載的,是開啟一個龐大系列的“序幕”。
《阿凡達》系列的第2/3/4部同時開拍并定檔,它們暫定每隔兩年上映一部。
目前《阿凡達3》快到了制作收尾的階段,而《阿凡達4》也在緊鑼密鼓地拍攝之中。
所以《水之道》中,之所以展開眾多的人物群像戲,把攤子鋪得太大卻沒能深入挖掘,也是因為卡梅隆將本片視作承前啟后之作?!端馈返墓适乱谕瓿蓡尾孔郧⒌耐瑫r,還要為之后的三部續(xù)集鋪墊。
據(jù)卡梅隆本人所言,如果《水之道》的票房不甚理想,他可能會放棄制作接下來的第四部和第五部。與此同時,羸弱冗余的劇作,也勢必會讓《水之道》全球票房的成績受到較大的折損。
這就提出了電影人在當下的又一個困境:即使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IP,同樣面臨著生存問題乃至危機。它是救市之作,同時也是等待觀眾“拯救”之作。
看到評分我人都傻了。
我承認特效好,最頂級最驚艷的特效,然后就拍出來個這?這不是更過分嗎?
點進來一看,10萬人打出8.2分?????
你要問我掃黑行動和阿凡達二選一看哪個,我會推掃黑行動,因為掃黑行動能少浪費你一個多小時生命。
瓣人對這片子但凡有對今年任何一部國產(chǎn)片一半的要求這片子它都過不了6分。
明日戰(zhàn)記的劇情都比它make sense,拿熊出沒跟它比就是侮辱熊出沒。
邏輯不說bug了,幾乎就沒有通順過,還拍三個多小時,把我人看麻了。
能爛得這么驚天動地,真是……很哇塞,非常哇塞…………
都準備星際殖民了,能不能把直升機駕駛艙玻璃換成防彈的?。。。。?!尼瑪,一箭一個。。。。。。
上一部砍樹,這一部炸魚。
怎么潘多拉星還有美式霸凌 哈哈哈哈
為大銀幕而生的視聽享受,海洋特效殺瘋了。卡梅隆的環(huán)保主義無處不在,包括將1的所有角色回收再利用。劇情沒什么特別的,擺明了是給3鋪路,最意外的是觀感超像武俠片,把楊康楊過(上校父子)、郭靖黃蓉(薩利公婆)的設(shè)定代入竟然毫不違和...
海洋部落咋個打著打著人沒了。。。
我的膀胱里積滿了從劇本中擰出來的水
迪斯尼可以上線新的游樂項目了。
雖然比不過橫空出世的第一部,但必須承認卡神再一次用精彩的視效和豐富的情感元素告訴年輕一代觀眾和電影人你大爺終究還是你大爺,在密閉的N95和逼真的海洋效果雙重buff下有時真的會讓人不自覺的屏住呼吸。孩子是軟肋,這話是不是不久前才聽過。
失望 故事情節(jié)糟糕的一塌糊涂,完全能預測,老套。角色集體沒有智商,只有自我感動。
girls help girls,boys 坑死 boys
格局比第一部小。不如叫《阿凡達·愛鯤》
在不穩(wěn)定環(huán)境里,每少生一個小孩,就少一個人質(zhì)。
視效頂級,劇情piece of shit。邏輯bug就不說了,所謂的“關(guān)于家庭”be like:難溝通但具有絕對話語權(quán)的陽剛父親與愛惹麻煩的叛逆男寶矛盾頗多,父親甚至規(guī)定男寶跟他交流只能說yes sir;容易情緒激動但講話沒有人在聽的母親,看起來跟家人不熟,但與另一部落首領(lǐng)妻子初見時立馬暗暗較勁。經(jīng)過種種,男寶與父親得到了成長,生死之際,男寶救出父親,父親說出“I see you”,兩人深情對望,沉浸在父慈子孝的幸福中,同時膽怯的養(yǎng)女化身神女/圣母,救出了被遺忘的母親。大家聚到父親身邊,聽這位家庭的主人說:“家人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鎧甲?!弊罱炊嗔?020s的東西,今天看這部冷不防被老白男熏到了。在一個想象出來的外星社會依然父權(quán)文化深種,角色男女分明,老爹們真是土得嚇人??
第一個小時:我們來講講《阿凡達2》的故事;第二個小時:給你們看看我的新技術(shù);第三個小時:我曾經(jīng)拍過一部片叫《泰坦尼克號》…
提心吊膽地來看這等了十三年的《阿凡達2》,要是陽了就變成真正的電影發(fā)燒友了。
如此老套,卻又如此好看……神奇……
《阿凡達2》:從張家界到馬爾代夫
你也想起了25年前的那條大船嗎
電影品質(zhì)堪稱頂級,但沒有了領(lǐng)先世界的震撼感。能夠在這樣一個漫威大行其道,華納索尼全部擺爛的時刻,看到這么一部用心制作的電影,絕對值得一顆五星,能夠讓我在三個小時里忘掉疫情和工作,那就值回票價了
就不提復刻泰坦尼克號了;巨獸追逐、生存學習……和第一部都搞起了太多復刻??我有和小妹一樣的疑惑,“我怎么又被綁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