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一定要揭示人性什么的,我覺得這部片子應(yīng)該是想對愛情有個解釋。當(dāng)然會反應(yīng)一些社會中其他處于旁觀者的態(tài)度,和一些有關(guān)聯(lián)人物的行為,不過輿論的產(chǎn)生和作用已經(jīng)比較老套,沒有什么新鮮的闡釋。也不想把此歸為對婚姻的本質(zhì)的理解一類,因為這畢竟是個變態(tài)的世界,很難同正?;橐鲎鰧Ρ?,也許算是放大了一些婚姻惡俗的點吧,不做評論。
關(guān)于愛情,女主和男主的態(tài)度不同。可能看過變態(tài)的劇情,大家很難想到愛情這個詞。不過愛情的本來面目就是飄忽不定,沒有明確定義與判斷,很個體化的東西,所以姑且把電影中的成為愛情吧。臺灣的譯名為控制,也是電影中反復(fù)用到的詞,控制和愛情就容易聯(lián)系起來了。常說自私的愛包含控制,電影中女主的愛屬于這一范疇,只是自私的有點瘋狂。通過前男友的控訴基本可以認為女主一向如此,這屬于心理病態(tài),與愛情無關(guān)。但是女主那么專注的看著電視里的專訪,還是讓我覺得在她心里那是愛情。她回到了原來屬于她和男主的生活,已經(jīng)變了一個樣子,但是她沒有對男主隱瞞。她更像是在和一個理想男人生活在一起,而那個男人真實是怎樣的她并不關(guān)心,只要在她面前是她想要的樣子就可以。這是自私的極致。對于她為什么不找個新的男人去塑造,可以理解為控制狂的占有欲吧。一個如此有控制欲望的女人怎么能讓一個出軌男輕易的逃走呢。以愛之名讓你生不如死。。。。
電影中女主的日記中部分為虛構(gòu),好像只能通過男主的反駁來判斷哪部分為真實。男主說的話應(yīng)該都是事實。那么男主的暴力和不想要孩子就都是女主的栽贓了。男主人到中年失業(yè),失去親人,甚至失去在妻子那里的尊嚴,壓力之大可以想象。這不是為其出軌做辯護,只是如此喜歡本如我,實在不想讓這個男人變成一切錯誤的開始。這也是一種人性可悲的地方,初見時你是那么迷人,愛上你無可厚非。擁有你許多年后,愛情變得需要努力,甚至有點望塵莫及之感。
女主感覺一直沒有失去開始的魅力,男主卻步入中年危機。也許這是偽裝和真實的差別體現(xiàn)。也許是因為一開始男主也在偽裝,后來累了放棄了。
女主返回后說過一句,你是那么了解我。她大概很喜歡這種被了解的感受,那讓她體會到被愛。也是富二代如不了她眼的主要原因,他太不了解她,那根本不算愛情??蓱z了男主,了解是恨的開始,也是被糾纏的原因。
一上來就是男主角撫摸著女主角的頭發(fā),配上溫柔的畫外音“我想打開她的腦殼看個究竟”,這話也說不上到底是兇狠還是憐愛,總之故事變態(tài)的基調(diào)就此奠定下了。
酒吧里的女子我起初以為是男主角的情婦,后來隨著劇情推進才知道原來是雙胞胎妹妹。她是全片中與男主角對手戲最多的女性,也難怪后半段那些無良的媒體人開始造這對孿生兄妹的謠。我看到他們時也總會想到詹姆和瑟曦蘭尼斯特。只不過本片中這一對兄妹對彼此的愛是純精神的,至少在降生以后是這樣的,并沒有突破人倫,所以最后沉冤昭雪的男主角才會憤憤不平的質(zhì)問那個喜歡煽風(fēng)點火的女主播。我覺得,正因為男主角兩兄妹沒有發(fā)生肉體關(guān)系,所以他們才是世界上最相愛的人。男人對于自己沒[嗶]過的女人總是不吝奉上最美好的幻想。對于男主角來說,他的妹妹是他永遠不能[嗶]的,同時又是世上與他最心意相通的,所以怎么可能不愛她愛到刻骨銘心。
看懸疑電影的樂趣就在于,明明知道自己猜不對,還是忍不住會去猜劇情。男主角在影片開頭略顯變態(tài)的內(nèi)心獨白讓我一度懷疑他真是兇手。不過如果是那樣的話,電影的劇情就太無趣了。另一個在我看來足以為男主角翻案的鐵證就是,他對那只貓?zhí)貏e好。一個對貓這么體貼的男人肯定不是壞家伙。排除了男主角的嫌疑后,繼續(xù)推斷,覺得女主角應(yīng)該壓根兒就沒死,因為電影花了太多筆墨來展現(xiàn)這個女人如何可愛了。如果這是個兇殺推理的故事,那么男主角的妻子應(yīng)該在一開始就安安靜靜的死透了,不該在后面再通過閃回的形式跑出來刷存在感。觀眾一旦對這個角色產(chǎn)生了感情,就絕不會對導(dǎo)演把她弄死這件事善罷甘休。再加上開篇不久就提到的“尋寶游戲”,我開始覺得這應(yīng)該是妻子跟丈夫玩的一次捉迷藏。可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兩人感情已經(jīng)破裂了,她有什么把握丈夫一定會陪她玩這個游戲呢?
正如我一直喜歡引用的那句電影臺詞,“光是把東西變不見了還不夠,所以每個魔術(shù)都有第三個步驟。”只是萬萬沒想到這個常常被用在商業(yè)片臨近結(jié)尾處做大反轉(zhuǎn)來給觀眾當(dāng)頭棒喝的謎底揭曉,居然出現(xiàn)在了電影演了不到一半的地方??吹竭@里我們明白了,導(dǎo)演壓根沒拿懸疑和反轉(zhuǎn)來當(dāng)做賣點,這只是調(diào)動起觀眾的積極性使我們快速進入角色的手段罷了。
老實說,我對于自己那個憑借一只貓推斷出來的男主角無罪的結(jié)論也不是特別有信心,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的時間里,他的形象隨著劇情推進不斷向不靠譜的方向滑落。我比較單純,對于閃回的鏡頭傾向于相信是真的,再加上還有賴不掉的出軌事件,我的立場真的幾乎要動搖了。這時候?qū)а菡f,“好了不跟你鬧了”,然后非常灑脫的把答案給了我。而看完全片最回過頭想想,才發(fā)現(xiàn)演到這里故事才真正開始展開。
最早看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是《七宗罪》《搏擊俱樂部》,當(dāng)時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在女同學(xué)面前裝個逼。那年我做了件特別厚道的事,就是在帶領(lǐng)室友們一起看《搏擊俱樂部》時,成功憋住了話。我在搜那部電影時,被百[嗶]百科里貼心的劇情介紹給劇透了。但我并沒有放任自己就這么繼續(xù)傳遞負能量。憋話有時比憋尿還難,對于那時還年輕的我來說,要忍住不向別人炫耀“我比你們掌握了更多信息,我要來劇透啦”的沖動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但我還是做到了,并因此欣賞到了真相揭曉的一刻室友們大驚失色的表情。將一部好的電影推薦給身邊的朋友,然后收獲預(yù)料之中的反饋,這也是件讓人很有成就感的事。再后來又看了《十二宮》,覺得自己被欺騙感情了,沖著懸疑反轉(zhuǎn)來的,結(jié)果看了篇流水賬,比《殺人回憶》還無聊。再再后來大受好評的《社交網(wǎng)絡(luò)》,我也沒什么感覺,原因非常扯:因為那年我跟人打賭,斷定《國王的演講》肯定得奧斯卡,并因此對該電影莫名其妙的投入了很多感情,以至于對它的競爭對手會有種無意識的疏遠感。
所以我對大衛(wèi)芬奇是年輕時粉過相當(dāng)一陣子,經(jīng)歷《十二宮》后轉(zhuǎn)路人了,然后一直到《龍紋身的女孩》又重新粉起來了。那部電影實在太酷了,只能用過癮來形容。我多次強調(diào)自己最愛看的就是爆米花電影,比如超級英雄片(所以我到現(xiàn)在關(guān)于《十二宮》唯一能記住的就是里面有鋼鐵俠和綠巨人),然而對于《龍》這部節(jié)奏風(fēng)格跟爆米花大片完全不同的電影我卻也看的如癡如醉。我覺得這導(dǎo)演的厲害之處也許就在于我雖被他征服了,但卻說不出是被怎么征服的。年輕時給人推薦《搏擊俱樂部》,自己笨嘴拙舌,只會說“反正你去看就對了”;后來看的電影稍微多一些了,再給人推薦時也喜歡絮絮叨叨一番來增加說服力;然而到了《龍紋身的女孩》,再給人推薦時,又變得語塞了,只好再拿出當(dāng)年的話,“反正你去看就對了”。
這部電影也跟《龍紋身的女孩》一樣,是部很過癮的作品。導(dǎo)演無所恃,不依賴懸疑和反轉(zhuǎn),也不販賣甜蜜愛情,你找不到一個最核心的賣點,但又覺得這電影從頭到腳都是賣點?,F(xiàn)在回過頭來,有點能明白當(dāng)年大衛(wèi)芬奇為什么要拍《十二宮》那樣的電影了。一個令觀眾醍醐灌頂?shù)姆崔D(zhuǎn)劇情會極大提升影片的娛樂性,但有追求的導(dǎo)演總不希望自己一輩子依賴這種“奇技淫巧”。懸疑反轉(zhuǎn)就像辣椒,做菜時使勁兒放肯定香,但大廚要檢驗自己的廚藝到了何種境界,終歸要擺脫對食客單純的味覺刺激。今時今日,在這部《消失的愛人》中,導(dǎo)演已經(jīng)完全沒打算拿劇情的反轉(zhuǎn)來當(dāng)做殺手锏了,因為縱觀全片,看點、賣點俯拾皆是。觀眾甚至?xí)l(fā)現(xiàn),這一部整體風(fēng)格陰暗的電影居然還有這不錯的幽默感。后半段我?guī)缀跏切χ赐甑?,最喜歡的笑點是機器狗和那句耳語“You fucking bitch.”
電影要討論的就是婚姻這座圍城到底有多陰森恐怖。它用了個現(xiàn)實生活中不太常見的離奇事件來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但是稍有經(jīng)驗甚至只是對婚姻問題有過一些思考的觀眾,都能明白,導(dǎo)演并沒有在開玩笑。真實的婚姻生活當(dāng)然沒有電影情節(jié)這么驚心動魄,但論到“可怕”程度卻不遑多讓。電影起碼給了夫妻二人一個矛盾集中爆發(fā)的機會,最后的結(jié)局看似無奈,其實卻是最好的結(jié)局。尼克離開艾米后就真的能找到幸福生活嗎?比起電影中的故事,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互相忍耐、互相埋怨的暗潮洶涌或許更令人不寒而栗。但即使這樣,或者說,正是因為這樣,那些攜手走過幾十年的老夫老妻才更令人肅然起敬。也許在進入婚姻的一刻,他們都成了困獸,但當(dāng)幾十年后他們吵不動了,把手和心都真正牽到一起,并終于一笑泯恩仇,那一刻的釋然與成就感是對前面幾十年的痛苦的最好回報。所以,為了這份結(jié)婚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大禮,也務(wù)請各位一定要堅持住,不要輕言放棄。像片中尼克的父親,雖然賺得一世清閑,但也必然承受一生無趣。
我剛剛才發(fā)現(xiàn)這電影的中文譯名,對我這種口齒不清的觀眾來說,極容易一快就念成某個以撕逼為主題的國產(chǎn)系列電影的名字。
尼克與妹妹瑪格在故事一開始時對這段婚姻的評價時“很快很狂暴”。這段對婚姻生活的高度概括在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的片長里得到了非常到位的詮釋。不過這兩個形容詞倒是也可以用來作為評價夫妻生活某些特定方面的標準,不過在這方面“狂暴”一點還好,“快”就不必了。當(dāng)然在“快”這方面,如果實在沒有把握,那也有別的補救辦法。身為一個男人,口才也是很重要的。片中尼克征服艾米也是靠的這一點,兩人第一次約會,大晚上的,尼克就是憑借不得了的嘴上功夫,成功的讓艾米表示“我要跟你生很多很多猴子”。如我上面所說,我有口齒不清這個大毛病,所以要彌補缺陷需要進行大量的矯正工作。如果有哪位朋友有志于像我一樣在這方面不斷提高自己,不妨跟我一起從現(xiàn)在就開始練習(xí):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黑化肥發(fā)灰會揮發(fā),灰化肥揮發(fā)會發(fā)黑……
在結(jié)婚周年紀念日這天,Affleck演的Nick發(fā)現(xiàn)妻子Amy不見了,警察來了,媒體來了,全城都轟動了,后來全國人都議論了起來,這就是電影Gone Girl的劇情基礎(chǔ)。
Gone Girl 原著電子書,一讀就停不下來了。
無劇透。
----------------------------------------------------------------------------------------------------
David Fincher 和 Trent Reznor
Fincher的名字就能頂一篇上等的影評,吸引你自動去看他拍的電影,因為他沒有拍過什么平庸的片子。他每場戲都要重拍n多遍,是那種非常追求完美的導(dǎo)演。你如果找得到他以往電影的評論音軌,比如Fight Club,整場電影只聽他旁白都是享受,大師級的水準。這部片子看完,根本想不出除了Fincher以外誰還能導(dǎo)演好這部片子,或者誰還能更適合導(dǎo)演這部片子。
電影的剪輯真的很完美很緊密,每場戲都有效率有意義,每場戲的銜接又自然。
Trent Reznor的配樂,跟他在The Social Network里面的風(fēng)格差不多,有時候根本注意不到,但是就能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一開始的5分鐘確實有點響,沒有聽清楚主角們在說什么話,后來就好了。這幾天重新找來聽了一聽,感覺很妙。
----------------------------------------------------------------------------------------------------------
演員/人物/演技
電影的選角大體上非常合適。
Ben Affleck 演的失蹤妻子Amy的老公Nick,在電影中時而飽受媒體和大眾的猜疑和抨擊,有時也受到追捧和贊揚。Affleck算是好萊塢里這個年齡的大牌中,最適合這個人物的演員之一了。Affleck出道得奧斯卡獎時才25歲,意氣風(fēng)發(fā),后來開始與Jennifer Lopez拍拖后,成為狗仔鏡頭下的犧牲品,又在2003年跟J-Lo拍了Gigli,跟現(xiàn)任妻子Jennifer Garner拍了Daredevil,任挑一部都可能算得上是電影歷史上最爛的片子之一了。事業(yè)滑坡,感情失敗,慢慢好不容易通過The Town和Argo攀登回頂峰,又因為成為新的蝙蝠俠遭受歷史上最大的選角爭議。所以他的表演自然而沉靜,可能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的親身經(jīng)歷。事實上,F(xiàn)incher挑他也正是因為他那個沉重、惹眼的下巴。但這個人物本身并非就一定是Affleck本人。Nick這個角色雖被浮躁的大眾誤讀,卻也利用那種浮躁來美化自己的形象,這一點,Affleck本人是嗤之以鼻的。他說,所有為電影做的這些宣傳和訪談,他的談吐和態(tài)度,說到底并不能證明他是個怎樣的人。
比較有意思的小趣聞:本來Nick在紐約要戴一頂Yankees的帽子。你如果知道Ben Affleck是哪里人的話,你會了解,Yankees跟Red Socks是死對頭,Affleck死也不會戴他們的帽子的。在Fincher的堅持之下,他最終戴了 New York Mets 的帽子,算是折中。 另外,電影中的他已經(jīng)高壯無比了,可見到他的蝙蝠俠氣質(zhì),大家期待吧。
飾演Amy的Rosamund Pike以前是個邦女郎,還是反派,在哈利貝瑞和她同時存在的一部007里面,誰還會去關(guān)注貝瑞之外的人呢?就算她在Jack Reacher里面演湯哥的女一號,還是沒給我留下印象。但是這部電影里,她的角色層次太多了,給了她充分的空間發(fā)揮演技,從表情到談吐,她非常有說服力。她肯定會被學(xué)院提名為最佳女主角候選人,至于得不得獎,就看Amy Adams、Reese Witherspoon等人到底有多給力了。Fincher選她演,是因為看中了她的某種氣質(zhì),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直到有一天,F(xiàn)incher問Pike:你是不是獨生女???Pike說,是的。Fincher說,怪不得(Amy這個角色就是被父母寄望很高的獨生女)!這些小事都挺有意思的,我得知這些東西都是很幸運的看了些曝光率不高的訪談。從中也看得出,F(xiàn)incher操控整部影片的運作有多么的細致。
Tyler Perry演一個律師。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那是你作為非美國觀眾的幸運,因為你真的沒必要看他演的一切其他電影(普遍情節(jié)都涉及他打扮成大媽)。但在這場戲里面,他演一個專門給大眾特別關(guān)注的犯罪嫌疑人脫罪的律師(我突然想起了Se7en里的Greed),當(dāng)然自然也會被社會投來某種不必要的仇視。大概也正是因為美國大眾對Tyler Perry以往電影的厭惡,他飾演的律師面臨那種消極態(tài)度時的自若和穩(wěn)重,也呈現(xiàn)的比較舒服。
唯獨有點奇怪的是Neil Patrick Harris,我覺得他是個很有天賦的演員,也很有戲路,但選他演那個角色,感覺力度上和威力上差了點火候,不過也是個人感覺。
----------------------------------------------------------------------------------------------------------
情節(jié)
電影大體上是個失蹤案,你不要了解太多,只需要知道去看就好。
需要簡單講一講的,是電影里涉及的三個我能明顯感受到的主題:
第一,媒體審視、網(wǎng)絡(luò)怨怒、大眾憤慨
HBO的The Newsroom里面有一集專門點名分析了Nancy Grace的電視節(jié)目是如何通過過度解讀、分析法庭錄像,操縱大眾對案件理解、對被告人態(tài)度的。這部電影用含蓄卻也非常明顯的方式也表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
你坐在電視前看新聞,根本不認識的一個人,就因為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動作,聽一聽評論員的分析,就感覺馬上明白了整個事件,了解了這個人的性格、動機了,這是非常瘋狂的,卻也是美國主流媒體經(jīng)常做的,是一大悲哀。其實雖然中國的政策和案件相關(guān)的新聞沒有這些過度分析(I wonder why),香港的狗仔報紙,還包括大陸的娛樂電視,真人秀,微博,無不通過渲染、炒作賺人們的眼球。這并不是美國獨有的毛病,這是資本市場找到了人們當(dāng)今注意力發(fā)散、浮躁、而又需要刺激的毛病,利用、開發(fā)人性弱點后制造的大環(huán)境。影片中的旁觀者們,激動地將一切從無到有再到無再到有的解讀和揣測,電影的觀眾們很自然的就能看到其荒唐——人們太容易的就被媒體俘虜了,什么汪峰,什么王菲,什么房祖名,你以為你知道足夠多的東西來評判討論別人,但是你到底知道多少呢?你只是被呈現(xiàn)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很煽動人的情感,但你若被煽動,到最后只是浪費了一坨時間。電影這種默默的評論,是我非常喜歡的。
第二,完美婚姻、完美愛情的謊言
電影中男女主角認識的故事非常絢麗,男的很風(fēng)趣很有魅力,女的也是很酷(The Cool Girl)。但是你我都知道,當(dāng)你在外面跟異性認識的時候,你有多么賣力去遮掩自己,而膚淺的愛來的總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愛被商業(yè)化、浪漫化、轟動化了,人們對愛的認識早已模糊,以至于根本忘記了自己的遮掩,自己的謊言,也忽略了對方的不足,對方的假面(參聽陳奕迅《大開眼界(打回原形)》),最后人人都“愛上”了自己本質(zhì)上并不愛的人。在婚姻里,你并不能永遠虛假下去,原本的你難免穿幫現(xiàn)身,這之后,婚姻就會碰到災(zāi)難性的問題。如果你沒有長期處于親密的關(guān)系,沒有真正認識彼此,沒有摸索過揭露對方后互相嫉恨的可能性,我們?nèi)绾文苡行判恼f自己婚姻將會完美?如何開心而無拘無束的發(fā)下婚誓?對于社會壓給我們的這些“傳統(tǒng)”“價值”甚至“任務(wù)列表”,我個人經(jīng)常感覺得到,也很反感,而電影也充分的反映了某種極端的后果。我一向認為我們有人口問題,結(jié)婚生子都不能為人生價值定性。
第三,性別、社會角色、Feminism
(略有劇透,沒看電影請饒過下面這段)
電影著重描寫Amy同Nick的游戲,將觀眾的眼光吸引到了Amy的陰冷手段,大家看到的是電影里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那種老套的“女人因為男人怎么怎么樣了,于是就報復(fù)這個男人”的情節(jié),女性看似強大,但她的世界依舊是繞著男人轉(zhuǎn),她的生活依舊是男人生活的附屬(又讓我聯(lián)想到了爛片《The Other Woman》)。Amy這個人不對、不健康,還有一方面是以上所述的原因。但電影里同時也有一個女探員,她的洞察力、她的直覺、她的智商、她的辦案能力,都在自己同伴的上乘。而Nick的妹妹Margo,是Nick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道德秤桿。這電影里有趣的女人不少,但她們卻沒有Amy 風(fēng)光,也沒有得到Amy在結(jié)尾得到的補償。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細節(jié)。當(dāng)今社會的話語權(quán)還是在男人,吃香的女人是符合社會所設(shè)想的形象的那種女人,而Amy完美的飾演了那個女人。為什么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目標解決的這么慢,為什么女權(quán)主義中有各種嘈雜的聲音?參見第一,媒體的能力是強大的。
===============================================================
綜上,David Fincher再次沒有讓我失望,這部電影是一部上乘之作,雖然這篇文章最后部分都是個人體會,不一定有人同意,但不能否認,整部電影從剪輯、配樂,到節(jié)奏、劇情的娛樂性,都是很讓人滿意的。從頭到尾有不少大笑的時候,是本年度觀影最美好經(jīng)歷之一。
《消失的愛人》是一部很酷的電影,不僅僅因為AMY如魔女嘉莉一般渾身鮮血,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浴火重生,完成了又一次新的假人格塑造;比這更奇妙的是,AMY這個角色激發(fā)出了觀眾心中的惡。我必須得承認,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在心中為這個心理扭曲的碧池搖旗吶喊。直到她最后一次給自己的丈夫下了套,余生都要捆綁在一起,并告訴他:即使相互折磨,相互傷害,但那就是婚姻啊。此時此刻,屏幕前的絕望主婦們,心中的惡已經(jīng)滿得快要溢出來了。負能量在結(jié)尾字幕浮現(xiàn)處釋放。
還是薩拉沃特斯說得好:男人的變質(zhì)頂多是從天堂到凡間的程度,女人的惡是直接從天堂到地獄,這無疑還是男女大腦構(gòu)造不同的問題。懶惰消極的丈夫值得被懲罰,但即使被作弄至死,他仍然是不會試圖也沒有能力去理解心思纖細,敏感到變態(tài)程度的妻子的心。AMY渴望的婚姻是每天有花樣有游戲,NICK的婚姻是吃喝拉撒,盡可能去應(yīng)付妻子的期望。
年中時有部日本電影叫《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消失的愛人》在各種話題和解謎套路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例如媒體輿論不遺余力的過度介入渲染,見風(fēng)使舵;對普通大眾孱弱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嘲諷;以及窺探人類皮囊之下深深的惡意,情感關(guān)系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看不見摸不著卻微妙存在的敵意。所以這起自導(dǎo)自演的案子還可以有一個別名叫《白雪公主被殺事件》。
電影還未過半的時候,AMY偽造案發(fā)現(xiàn)場嫁禍丈夫,自己卻逍遙法外的真相已經(jīng)告知觀眾。如果說前半段是連TVB的刑偵劇都能拍得出來的水平,那后半段以AMY視角展開的失蹤之旅才是故事的真正開始。這也導(dǎo)致整部電影的意圖不是在跟你討論家庭倫理或者唏噓七年之癢,雖然通過人物的臺詞道出了不少夫妻相處中殘酷與虛偽的一面。但故事的核心也就是題眼只有標題人物——GONE GIRL,也就是AMY。整部電影就是一篇心理扭曲少女的精神病理解剖書。
報復(fù),落難,殺人,復(fù)活,華麗回歸,常春藤盟校出身的聰明姑娘在一系列高智商無底線,害人又害己的犯罪手段,沒有太過燒腦的地方,真正有趣的是她本身:被父母榨取剽竊童年,嫉妒著父母虛構(gòu)出的那個童書中的同名女孩。電影開場時的童書推介酒會上,NICK看著一張張漫畫板,把畫里的完美女孩amazing Amy與自己的愛人混淆在了一起。
你什么時候養(yǎng)過小狗?
那是“她”的小狗,這能使她深入讀者的心。我小時候就被淘汰出了田徑隊,但是“她”是個運動健將一直練到了大學(xué)。
作為童書的原型人物,她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今天我們?yōu)闀械腁MY舉行了一個虛擬的婚禮,您本人是否也真的結(jié)婚了呢?
歐,“她”始終在生活上領(lǐng)先我一步。
即便是在女兒失蹤后的第一次新聞?wù)写龝?,父母雙親依舊是端著童書作者的架子,做著體面又不乏煽情的演講:
神奇的AMY伴隨著數(shù)以萬計的美國孩子一起成長,我們需要大家的幫助,幫助我們找到她。
在父母心中,女兒的第一屬性首先是她的社會角色:聰慧完美的卡通書主角AMY。顯而易見,這頂帽子扣在AMY頭上并不舒服。在結(jié)婚五周年紀念的尋寶游戲中,她留下這么一條線索:想象一下我是個壞女孩,我早該得到懲罰。
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AMY的控制欲越發(fā)強大,她使他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機敏,激勵他提升到與她相當(dāng)?shù)膶哟?,她鍛造了自己夢想中的男人;并且有這個自信,她的男人這輩子最棒的時候,正是努力成為她希望樣子的時候。她卸掉精致的妝容,舍棄柔順發(fā)亮的金發(fā),撕掉皮囊成為一個凸著肚腩的平庸中年婦女,有一剎那AMY是真的想割舍這段令她喪失尊嚴與金錢的婚姻,順便割舍那個通情達理,溫婉賢淑的自己。如果就那樣結(jié)束生命電影就沒那么精彩了,了不起的毒婦最終還是選擇茍延殘喘地選擇活了下來,那并不是因為愛,而是她容不得自己在大功告成之前居然陰溝里翻船,就像她最后被丈夫抵在墻上時說的:我不會半途而廢,我就是這樣的賤人。她必須要贏。
AMY任性得就像是一個從未長大過的小孩。恐怕從父母把對她的愛分攤給另一個虛擬AMY的時候起,她的內(nèi)心就沒長大過。做出來的事情很恐怖,但她就像小女孩在撒嬌一樣求關(guān)注,以一種恐怖的形式在撒嬌。日本人管這叫黑化病嬌。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撒嬌的女人最危險。
她是最好的女孩,也是最壞的女孩。她精心地為每一次結(jié)婚紀念準備尋寶游戲,紙婚的時候送了丈夫筆記本,讓他繼續(xù)寫作事業(yè);花朵婚的時候帶丈夫到后庭去看野花。她淘氣起來也可以從“被強奸”段位畢業(yè),直達“殺人犯”的里程碑。在她的自供中,我們知道她在案發(fā)的早上爭分奪秒地制造假血泊,寫假日記:一開始的確是真實的,但后來呢?我就可以隨便杜撰了。所以鏡頭里回憶部分的爭執(zhí)推搡,到底有幾分是真實的我們也不得而知。或許NICK并沒有那么粗魯,他唯一的糟糕或許僅僅像他在女警官面前面前表現(xiàn)得那樣:不清楚妻子的血型,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朋友。這些懶散的微小表現(xiàn)是足夠一個女人內(nèi)心死上幾回的。
我倒不認為AMY殺了可憐的癡情貴公子DESI,回到NICK身邊完全是因為信了他的電視表白,念及往日情懷。另一部分的AMY習(xí)慣性地愛享用游戲欲與破壞欲,當(dāng)DESI身披拯救者光環(huán)把AMY帶到湖邊別墅,并演示牢不可破的監(jiān)控裝置時,就注定了悲劇。AMY的一驚一乍,并非因為她的柔弱恐懼,而是這個游戲根本不是她想玩兒的,被他人置于控制之下顯然是她的逆鱗;一旦陷入被動,空虛中,就企圖要讓自己閃閃發(fā)亮。DESI這個可憐得替死鬼太平庸,根本無法企及敏感霸道,內(nèi)心扭曲的AMY的游戲領(lǐng)域。
AMY驚人的狡猾背后是一個復(fù)雜的靈魂:自卑又傲慢、霸道又隱忍、自棄還復(fù)堅強、冷血又飽含深情。這是一個精彩迷人的角色,我愛那個金發(fā)碧眼說話拿腔拿調(diào)的cool girl,也愛那個渾身鮮血的crazy gril,她從來都不是gone girl,她的走是為了回來??赐觌娪爸竽X子里還滿是AMY側(cè)躺在床上似笑非笑的臉。女演員羅莎曼德·派克貢獻了我觀影史上見過最血腥震撼的表演,值得贏下一尊金球獎。而男主角本阿弗萊克的表現(xiàn)相形見絀,不過這正符合他的角色:善良平凡,沒有大壞特壞,卻是個絕對的弱者。
消失的電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157647/?start=100#comments《超感神探》里有一集抓SK。饅頭叔給FBI的證據(jù)就是「你看過他洗手間的柜子(一絲不茍的整齊)么?他一定是變態(tài)殺手」。
寫這集的劇本師傅才適合來改這本小說(順便說我覺得饅頭叔多適合演Colins的!)
有想要enjoy這片兒的,可千萬別在進電影院之前心急把原著先啃了。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因為芬奇老濕這部手筆只有「讓你猜不到下一步情節(jié)反轉(zhuǎn)」這點子樂趣,其他好玩的地方并不多。
---------下面會有劇透-----------
跟原作者相比,芬奇老師也太不夠「邪門」??谖兑粚Ρ染统銮宓恕?br>
舉個例子,原著有個地方個人覺得是最好笑的,就是Nick在小情兒分手的時候被后者在臉上啃了一口。第二天Nick一口咬定臉上的傷是因為精神壓力太大所以起疹子了。所有人都疑惑「可這像是個牙印么」。全世界只有一個人一眼就認定那真是精神壓力太大起的疹子,那就是Amy。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就特別希望、而且也預(yù)料到最后能是個「happy ending」了。
這比用臺詞吼出來「婚姻就是這么回子事」要有意思多了。這世上有些事其實大家都知道,有些選擇回避不說,有些選擇粉飾太平把真話都PS了之后再說,還有些就直接掉到「憤世嫉俗」那個路線上去了。
不輕不重的一句話把真相點中,酸辣湯似的一碗。女人邪門起來,男人別說拍馬追上,根本連懂都不能懂吧。
芬奇叔好在還是比一般男人要通透些。
這整個故事里有一條似乎走偏的插曲,其中有一段聽起來好像很多余的對話:賊公賊婆行劫時,Amy問賊婆道「是他唆使你的」賊婆三分驚訝三分得意還有三分不屑道「是我唆使他的」。
這兩句臺詞,就是題眼。聽到它原封不動出現(xiàn)在電影里,為芬奇叔松了口氣啊??上Я硗庖痪浞浅V匾呐_詞不見了,就是警長把自己女兒的名字告訴Nick。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在講犯罪,本質(zhì)上其實在說婚姻,或者說是在講婚姻如何等同于犯罪(Amy控訴:你奪取我的自我,我的存在,我的快樂,這等同于謀殺)。
而貫穿其中,可以說將Nick的生死玩弄于鼓掌間的,是一群alpha girls。這部小說,是woman's world。女人的名字都是有來歷的、重要的。而男人的名字都狗吃剩的(Nick是男主角的中間名的昵稱,他的全名叫Lance Nicholas Dune,他討厭別人叫自己Lance,這個「自我身份認同」的梗電影里也沒有了)
故事里的男人……不是存在感奇低,就是人渣,或者懦夫,或者變態(tài)。那么一兩個至少還算正常的,比如Tanner和Amy的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夫妻為同一事業(yè)而努力。這也是唯二至少看起來非常幸福和美的婚姻。
故事里的女人有兩種。
一種愚不可及的,比如Nick的小情兒,還有多嘴的鄰居。她們完全是男性幻想的兩種極端,前者年輕靚麗熱愛床上運動,后者居家可親生育能力超強。
還有一種是聰明、忠誠而頑強。Amy,Margo,Romey警長,Nick的媽媽,兩個talk show的主持人,Tanner的黑人太太(電影中沒有出現(xiàn)),還有在Nick幾乎被輿論壓死前及時拉了他一把的亞裔女記者(電影中也沒有出現(xiàn))。
這些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女人們都從某種程度上把Nick變成更「好」的男人??墒撬齻冎写蟛糠謪s是被男人拋棄或者懼之不及的。
Nick一生最大的噩夢就是「變得跟我爸爸一樣」。他偷情被Margo抓包時被罵「你比我們的人渣爹都不如」。最后他向Margo坦誠「這(跟Amy一起生活)是唯一避免我變得跟爸爸一樣的辦法。從此以后,我只能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沒有別的活路」。
這決對是所有愛情婚姻題材故事里最現(xiàn)實的happy ending。這個男人將終生努力討你歡心,保證他永遠是你當(dāng)初嫁的那個人,絕對不會偷吃,絕對不會惹你生氣,絕對不會不耐煩,上過廁所一定會馬桶坐墊翻下來,會記住你說的每一句話,會記得每個紀念日,會用心準備所有的禮物,會用你的邏輯你的思維來揣摩你的意思。
這不就是最理想的「我老公」和「孩子他爹」么?一手打造啊
日記Amy是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的。但是真實的Amy卻可以。
她具備這種原作者非常贊賞(我也很欣賞,雖然說不上喜歡)的power。
但在芬奇叔的鏡頭前,其實形象很適合而且演技也并不差的Pike在「黑化」之前似乎總在游移,找不到這個角色應(yīng)該的位置。那故作神秘的表情,生硬的眼神。而在「黑化」之后,就往「變態(tài)殺手」的方向走過去了。
這就是跑偏了。
芬奇叔不是不知道這女人,或者就是「女人」這個身份,才是故事的能量。所以殺Colins那一段被拍得很震撼:Amy穿著純白的內(nèi)衣,一刀劃下之后瞬間翻身壓制住對方,血噴了她一身。
但這明顯是有違人物設(shè)定的:正面用武力解決問題,被血噴中面門。Amy不會采取這種方式達到目的。這是「芬奇模式」的處理突顯「女強男弱」格局的手段罷了,《龍紋身的女孩》有沒有,一樣一樣一樣的。
芬奇叔對「邪門的男人」很有辦法,卻就是點不中「邪門的女人」。男拍女,也是隔座山啊。
Nick這個角色,本來我也覺得小本很合適——典型的美國土村帥哥款,還有個再標準不過的屁股下巴。但他最近是不是過得太幸福發(fā)胖了?都不是馬臉了!差評啊??!說好的馬臉界第一帥哥呢?。。“疡R臉界的頭牌還給我?。。。?!
小本跟Pike之間也沒有chemistry。反正「柴米夫妻」的感覺一點都沒有。當(dāng)然這跟劇本去掉了Nick把玩Amy頭發(fā)并感到「我們兩個都喜歡這樣」這些小橋段有關(guān)系(要我的話,就會把這些細節(jié),還有Nick在讀Amy的字條時突然感到自己又愛上她這情節(jié)都保留下來,這樣才夠twist才扭曲得夠味)。
這本來該是個「揭開你們這些中產(chǎn)階級假面具」自帶許多不合時宜甚至不合道德的笑點的故事,呈現(xiàn)在大屏幕卻有一股說不出的造作迎合風(fēng)情。
我不喜歡。
“我愛過你,可后來我們做的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這就是婚姻” 大衛(wèi)·芬奇近幾年最具觀賞性的驚悚懸疑片,水準直抵《七宗罪》,觀感介于《危情十日》《登堂入室》之間,手腳發(fā)麻,牛逼到停不下來,2014年度十佳。“當(dāng)兩個人相愛,但無法幸福,這才是真正的悲劇?!?/p>
人渣大戰(zhàn)
I love David Fincher! P.S.: 開始前,旁邊坐在一群couples中的單身小哥無聊郁悶地喝咖啡;結(jié)束后,他幸災(zāi)樂禍地跟我說,Now every couple feels no good...
最近看了太多不溫不火的文藝片 芬奇叔一出手直接被震得回不到現(xiàn)實世界 原作者執(zhí)筆很棒 跳切這么多敘事一點都不亂! 女主是一朵最高等級的白蓮花! 人美心狠手辣 專注高層次人格扭曲數(shù)十年! 自打中段揭露是自導(dǎo)自演以后 我胃部攪動和后腦發(fā)麻的感覺就沒停過啊! 層層轉(zhuǎn)折后的結(jié)局那真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愛人不見了,千夫所指。愛人回來了,萬丈深淵;婚姻是一襲華美的袍,這是面子。爬滿了虱子,這是里子。
男:我們互相折磨,互相控制,這樣有什么意義呢?女:這就是婚姻。
一對和諧的夫婦坐在沙發(fā)上尷尬地看完了這片。。。
很諷刺啊,高帥富輸在大電視上,因為丈夫的深情表演被高分別率的寬屏大電視放大了,如果妻子看的是旅館里飄著雪花的小電視的渣畫質(zhì),八成是不會被忽悠的。所以這片子說得就是媒體,尤其是裝備精良的媒體有多么可怕,正是為了對抗扭曲現(xiàn)實的媒體,才有的廣電總局吧 #工業(yè)改變一切#
年度最佳date movie??
相信我...其實,這就是馬伊琍和文章的故事...
以為結(jié)局會改,但只是比小說延續(xù)了一些情節(jié),但本質(zhì)上還是那種生活。全片越看越渾身發(fā)冷,女主角的表現(xiàn)確實是奔著小金人去的,但若不是為了沖擊奧斯卡,這片本該是情人節(jié)的最佳獻禮。
FFF團大作,四星半,好一對天”作”之合,結(jié)局沒有改動,剪輯依舊犀利干凈,本阿弗萊克真的很貼男主的人設(shè),笑起來又creepy又喜感,面癱一點不浪費,還貢獻了本片90%笑點,其實這是荒誕喜劇我會說,女主SJB起來睫毛都會顫抖,太SJB了,男女主簡直天造地設(shè)配一臉HE,哈哈哈單身狗笑著出影院最佳選擇
芬奇的導(dǎo)演值得五星:干凈、冷峻、爽利、緊湊而又松弛有度,高潮一幕的配樂甚為精彩,視覺沖擊力十足。情節(jié)編排上出人意料,有較為明顯的社會諷刺,唯一不足在于對Amy的性格解釋缺乏,過分聰明的同時也相當(dāng)愚蠢,而這一切卻都理所當(dāng)然。
哈內(nèi)克似的割喉真是萬能藥... 大衛(wèi)芬奇要多恨現(xiàn)代媒體。美國社會結(jié)構(gòu)就是少數(shù)精英控制了洗腦話語權(quán),而大部分人則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維護著虛幻的道德...
這片無敵了。故事太尼瑪牛了。人物狀態(tài)看得我蛋都疼了。芬奇就是我的神!
酷到不需要朋友。一個狗咬狗的故事,沒有人是無辜的。喜歡男主問為什么我們要毀掉對方互相傷害的時候女主面無表情的答因為這就是婚姻。結(jié)局啊結(jié)局,我原本以為兩個人中終究會有一個殺掉另一個,沒想到是一個更加恐怖的結(jié)局。
講了一個天蝎腹黑綠茶婊的故事!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聰明絕頂?shù)呐鳛槭裁床缓煤酶L得像馬云的富二代在一塊兒,而要回到那呆傻的丈夫身邊呢?就因為看了會兒電視?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競爭者,當(dāng)然這也絕對是一部芬奇風(fēng)格的佳作。這是一個從頭到尾都猜不中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情節(jié)的故事,敘事視角轉(zhuǎn)換,真相謊言交織,邊看只能邊感概中國再過一百年也寫不出這水平,回來一查原著小說曾經(jīng)連續(xù)八周位居紐約時報精裝小說暢銷排行榜第一名。【MCL JP】
后半段我一直期待有更驚喜的東西,可惜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