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查理.考夫曼是個藝術(shù)家,總能把人類腦子的意識形態(tài),哪怕是夢境、潛意識、腦海里閃現(xiàn)的畫面,以及真實的感覺,通過具像化的故事情節(jié)和裝置媒介,表現(xiàn)出來。而電影這個可以創(chuàng)造臆想世界,又有蒙太奇效果的偉大藝術(shù)形式,對于他來說,再合適不過。
(突然覺得,看過他的電影,也有一種別人從自己的腦子里爬過的感覺,因為我們想的,他的電影里都出現(xiàn)了)
<圖片1>
這樣你就不難理解,他的電影里,為什么會有穿越腦洞,成為別人的服務(wù);以及消除記憶診所,忘記愛人的服務(wù);著火的房子,復(fù)制的紐約城等等。看似詭異怪誕,但是卻又真實無比。誰未曾想過成為別人,成為愛因斯坦、成為導(dǎo)演科波拉、成為演員湯姆.漢克斯,成為那些所有被稱之為“偉大”的人。又有誰不想忘記那些傷痛的回憶,那些曾經(jīng)傷害過自己的男人或者女人。誰又不曾想,把生活里那些不如意的過往,都重來一遍,讓生活中的自己和他人,都聽從自己的指揮。而查理.考夫曼把這些,都寫進了劇本里:例如《傀儡人生》、《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紐約提喻法》等等。
(人們老說腦洞大開,這部電影里,你真的可以打開某人的腦洞,還可以鉆進去。)
如果你問我想成為誰?我會說:我想成為——查理.考夫曼。爬進他的腦洞里,從他的眼睛里看世界、想事情,又會是怎樣的體驗?zāi)兀恳苍S是瘋狂的焦慮與孤獨情感的結(jié)合體吧。因為他的電影里,總是充滿這樣的意識思辨,跟自己的潛意識作斗爭。每一位男主角,內(nèi)心都充滿了孤獨和沮喪,對這個盡謊言的世界,有著無比悲觀的態(tài)度,只得在無助中,借助某種形式化的出口,來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圖片3>
(“金凱瑞”正在接受記憶消除手術(shù),主刀醫(yī)師綠巨人和霍比特人,
嗯,這手術(shù)能成功都奇怪,哈哈哈,原諒我的跳戲)
<圖片4>
而今年,查理.考夫曼帶來的這部最新作品,定格動畫《失?!罚陬C獎季的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中,無一疏漏的拿到了提名,金球以及奧斯卡,皆是。而這部作品繼威尼斯評審團大獎后,卻不會真正捧得主流大獎的獎杯,因為它過于小眾了,或者說是成人化,如果評委們愿意打破這幾年皮克斯得獎的慣例,無疑《失?!犯吒偁幜?。這部定格動畫,是查理.考夫曼的作品中,最細膩,最動人,也是故事最簡化,形式最直白的一部影片。
<圖片5>
當(dāng)偉大的電影藝術(shù)家們,開始趨向極端成熟時,他們便擺脫了敘事的推進,進而追求極簡故事線下的意向表達。他們的電影故事,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聶隱娘》一個殺手歸隱山林的故事、《還魂者》一個獵人復(fù)仇的故事、《失?!芬粋€男人出差一天的故事。在說這部細膩,又極簡的故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查理.考夫曼以前的作品有多復(fù)雜。
1999年《傀儡人生》
這是讓查理.考夫曼,震驚四座的一部作品!而影片開頭的一段木偶劇,就代表他想要說的話:《克雷格的絕望與覺醒》——人類的絕望與覺醒的過程。一個木偶無意間看向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被人操控,于是癲狂舞蹈,最后倒在墻邊,掩面而泣。影片中的木偶和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被男主角:木偶師克雷格操控;而克雷格被美麗的女主角:瑪克辛操控;瑪克辛被自己的生存欲操控。神奇的是,眾人在追求社會地位與理想生活的同時,對自己的被操控,是不自知的。
每個人都想穿過腦洞,進入偉大的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腦子里,成為別人。影射了現(xiàn)實中人們的茫然失落,以及每個人都被無限的欲望,交替支配著。生存欲是人類最基本的追求,在這之后,男人要用生存權(quán),去換取理想女性的交配權(quán);而女人則擅長利用男人的交配欲,換取自己生存欲的滿足。這是人類意識的真相,我們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或被他人利用自己的欲望,從而被控制的木偶。在電影的開篇,男主角對黑猩猩說:“人的意識是可怕的詛咒,我們思考、感覺、苦惱?!?,因為我們的肉體,永遠是思想意識的傀儡。
電影從形式上的木偶師操縱木偶,到意識上的男主角操縱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以及最后的女主角操縱男主角,讓我們看到被人隱性操縱的可怕性。當(dāng)我們要操縱別人時,我們就要成為別人,成為別人,就要放棄自己。而對于生存的貪欲,卻得到了永生,代代相傳。
影片里中兩位女主角刺激的搏殺過程,借助了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潛意識,令影片從此難以被超越,再也無法被復(fù)制。當(dāng)然,還有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自己鉆進了自己的腦洞,在極度強烈的自我的意識下,看到了被自己充斥的恐怖世界。查理.考夫曼的電影故事里,總是充滿了意識的歡愉,超現(xiàn)實的外表下,是真實的意識內(nèi)里,我們潛意識里,充滿了各種各樣被遺忘的角落,它們組成我們的人格,而每個人又都是自大與自戀的。
在《傀儡人生》中,借助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身體,成為著名木偶藝術(shù)家的克雷格說:“真實與謊言并存,即便是在謊言之下,藝術(shù)更趨于訴說真相。”。而查理.考夫曼的創(chuàng)作苦惱,同樣徘徊在,充滿謊言的生活中,藝術(shù)要如何講述真相上。即便他也曾借人之口說:“蠢人才尋找真相?!薄?
2002年《改編劇本》
在《人性》與《危險思想的自白》之后,查理.考夫曼又根據(jù)自己改編小說的經(jīng)歷,把自己的編劇過程,寫進了電影里。很多人都會把拍電影的過程,拍成電影,而查理.考夫曼輕而易舉,就解決了如何不落俗套的問題,把自己人格分裂,變成兩個考夫曼:查理和唐納德。哥哥查理.考夫曼,追求單純的藝術(shù),力求展現(xiàn)真實的生活,而弟弟唐納德.考夫曼,懶到整日躺在地上,崇拜羅伯特.麥基的編劇原則,幾天就寫出了好萊塢商業(yè)大片的高價劇本。
就這樣,查理.考夫曼,用這個現(xiàn)實編劇腦海中,幻想的電影故事,為我們展示單純藝術(shù)的魅力,講述“鬼蘭”的神奇。又借助了弟弟好萊塢式的原則,在影片最后,加入了性、毒品、槍戰(zhàn)、怪獸、追車等商業(yè)元素,對復(fù)雜故事線的駕馭,商業(yè)模式的嘲諷,盡顯了查理.考夫曼的掌控力和編劇才華。而影片中,借助哥哥查理的口,對另一個自己說,編劇要以創(chuàng)新為目標(biāo),怎么能去找捷徑和技巧。
于是他在自己的每一部電影里,都在創(chuàng)新,任性地放入自己所要表達的理念,更換的只是載體與形式,而內(nèi)核從未改變:用藝術(shù)揭示生活的真相。在這部《改編劇本》中,他借助了“鬼蘭”。世界上的蘭花就像女人一樣,有千萬種,而每一種植物,都對應(yīng)一種幫它授粉的昆蟲。意味著,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一朵。而人生充滿了類似鬼蘭的事物,那是一種美好的憧憬、輕易產(chǎn)生的情感,但卻是趨于幻想,稍縱即逝,難以捉摸。人們像喜歡蘭花一樣癡迷一件事物,之后,又希望可以干凈的忘記這件事情。這不就是短暫即逝的愛情真相。
在影片中,當(dāng)查理.考夫曼說,我要寫一個故事,單純的講述蘭花的魅力。不過度渲染角色的特征,沒有驚悚的故事布局。我想要展示,鬼蘭猶如上帝的奇跡,而其實人們從未見過鬼蘭開花,一切關(guān)于失望之情。在這個故事里,沒什么具體的事情發(fā)生,人們不會改變,他們也沒有產(chǎn)生頓悟,他們掙扎、挫敗、一事無成,更多的體現(xiàn)真實的世界寫照。
當(dāng)影片中,好萊塢編劇的代表:羅伯特.麥基聽完時,給到的答案是,如果你寫個沒有沖突、沒有危機的故事,會讓觀眾無聊到哭??上г诓槔?考夫曼就是固執(zhí)的認為,那些電影中的角色們,最終懂得了深邃的人生哲學(xué),相互成長、接納對方、突破萬難,最后終于功成名就,這并非真實的人生,而我的故事也不要這樣,這是查理.考夫曼的心聲。
(暫時先省去《危險思想的自白》《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紐約提喻法》,見以上《傀儡人生》和《改編劇本》的復(fù)雜程度,可見其他作品只會更復(fù)雜。只怕啰嗦的我,寫了五千字,還沒寫到《失?!罚揖鸵СA?。)
2015年《失常》
于是,查理.考夫曼的第八部電影作品《失?!烦霈F(xiàn)了,據(jù)說該片是2005年,查理.考夫曼的同名話劇,被搬上大熒幕。你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就是2002年《改編劇本》中,那個郁郁寡歡,在藝術(shù)與真實的漩渦里苦惱的編劇,所想要展示的一切,都呈現(xiàn)在這部單純的《失?!防铩_@幾乎是一部絕對的,反好萊塢類型片的藝術(shù)動畫,而觀眾不但沒有無聊到流淚,而是產(chǎn)生了無比的共鳴,從而驚嘆,鼓掌,甚至給予褒獎。
查理.考夫曼就這樣,寫了一部:沒什么具體的事情發(fā)生,人們不會改變,也沒有頓悟的人生哲理,他們掙扎、挫敗、一事無成,一切關(guān)于失望之情的電影《失?!贰T谶@部故事極簡的影片里,又充滿了查理.考夫曼的創(chuàng)意。這一次,他沒有再加入超現(xiàn)實的裝置,而是簡單的把這個世界符號化:帶著同樣面具的世人,有著同樣粗聲線的男人和女人,瞬間令觀眾陷入他的世界里。
形式與意識
影片噪雜的開場,黑屏下,充斥耳邊的無數(shù)對話,聽不清具體的內(nèi)容,卻不斷的縈繞在耳邊,這就是生活環(huán)境的重現(xiàn)。幾千米的高空上,烏云密布,仿佛穿越了一段愁云,很快又進入了另一片烏云。仿佛是人生的漫長航線,在落地前,被陌生男人抓手,有仿佛暗示了我們的交際關(guān)系,總是在特定場景下,被破與他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而內(nèi)心其實充滿了厭惡。
可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男主角身邊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發(fā)型穿著,都是同樣的一幅面孔。在這樣抽象的比喻下,是無處不在的真實細節(jié),無論是下飛機打車,來到酒店登記,進入房間訂餐,每一個動作,角色看到的每一處場景和細節(jié),糟糕的雨夜,昏暗的城市,百無聊賴的出租車司機,面熱心冷的酒店服務(wù)生,撲面而來的當(dāng)?shù)靥厣澄锱c景點,在浴室的淋浴間里罵人唱歌,每一個有著短暫出差經(jīng)歷的人,相信都會很快找到共鳴。
定格動畫的好處是,一切都被放慢節(jié)奏,導(dǎo)致人物的表情雖然沒有那么豐富,但是情感卻被延長,失望、無奈與悲傷,畫面定格的特寫,顯得更有張力。令每個觀眾,都開始急于期盼,這個似乎是陷入中年危機的男人,如何找到舊情人,開解自己的郁結(jié)。不過很快,現(xiàn)實的真相又襲來了。等待十年未見的前女友,那種內(nèi)心的忐忑和慌張,望向每一個走近大門的美女,卻回頭發(fā)現(xiàn),美女身前那個平庸的婦女,正是自己等待的對象時,那種強迫式的夸張反應(yīng),起身擁抱親吻,大贊:“你看起來太美了?!保娴氖翘幸馑剂?。
上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重現(xiàn),是在《年輕氣盛》里,年邁的導(dǎo)演剛剛看完世界小姐曼妙的裸浴身姿,又趕緊跑去見多年來的御用女演員,面對這個年老色衰,卻又濃妝艷抹的婦人,他還是大聲的喊出:“你看起來太迷人了,我們想讓你變得更加杰出,才寫了那些讓你看起來丑陋的情節(jié)?!?,其中的蒼白無力,只有他自己不自知。
而《失?!防?,對于舊情,女人腦海里永遠需要一個解釋,對于那些舊債,是永遠算不清的。想從舊情人那里,得到慰寄,是不太可能的,這就是現(xiàn)實的真相。而當(dāng)我們每次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又是否演練過自己的表情?在這里,查理.考夫曼,又開始了他擅長的詭異橋段,男主角開始表情失控,試著找尋自己的臉部的缺口。你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定格動畫的人物設(shè)計,做不出完整的人臉,而是電影劇情設(shè)定,要求每個人的臉上,有著明顯的面具覆蓋感。額頭與顴骨之間,有著明顯的縫隙。讓觀眾隨著劇情發(fā)展,越來越擔(dān)心,人物的臉會不會掉下來,從而走向恐怖的節(jié)奏。
不過很快,影片就進入正題了,男主角邁克爾·斯通,終于遇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她。在影片神奇的“千人一面”的設(shè)定下,女主角麗莎的“與眾不同”,突出地表現(xiàn)為,真實的個體面孔與女性的天籟之音。不過在考夫曼的電影里,一定不只是男女主角相遇,相愛那么簡單,因為在他的世界里,“蘭花”一般的愛情,是一種美好的憧憬,輕易產(chǎn)生的情感,也是趨于幻想,稍縱即逝,難以捉摸的。在《紐約提喻法》中,妻子說,當(dāng)你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就是你開始討厭他的時候。
于是,當(dāng)一夜溫情結(jié)束,坐在餐桌前的麗莎,開始讓男主角邁克爾·斯通難以忍受,無論是吃飯的小動作,還是控制欲,以及惡俗的想去景點游玩。終于,那個“與眾不同”的麗莎,在清晨的日光下,逐漸模糊,并且消失了。帶上了同樣世人的面具,變成了粗獷的男人聲音。
潛意識的夢
在考夫曼的電影里,除了意識的斗爭,一定有潛意識的展現(xiàn)。在《失常》里,他借用了男主角:邁克爾·斯通的夢境。來揭示他自大與自我。在夢中,每個人都愛著他,都想抓住他不放,就像他白天在飛機上被陌生人緊緊抓住,家里的妻子不肯面對兩人沒有情感的事實,孩子不停的索要玩具紀(jì)念品。他害怕失去麗莎,因為他對這樣的生活,感覺到極度的無趣和孤獨。
孤獨的真相
我們每個的生活,都是客戶服務(wù)一樣的怪圈,在工作中,生活中,你面對的人 ,都是你的客戶,你們要如何相處,這其中是否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影片在最后,借助邁克爾·斯通的一段客戶服務(wù)的演講,講出了生活的真相??挤蚵@樣寫到:“當(dāng)我們關(guān)注每一個獨立個體,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自己的身體,而每一個身體都有著自己的傷痛。身為人類意味著什么,痛苦又是什么,活著又是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迷失了,我失去我的愛人,我沒有人可以說話,我沒有人可以說話……”。
邁克爾·斯通失望的回到家,只能一個人坐在樓梯上,看著機械娃娃發(fā)呆,那個同麗莎一樣,有一點殘缺、有著女性聲音的玩偶。因為每個人在他眼里,都有問題,全然沒有意識到,也許有問題是自己,當(dāng)然我們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更何況還是腦子有問題。在同樣的社會價值觀,集體的宣講下,很容易產(chǎn)生自我迷失,然后開始自我的無限膨脹,又對真實的自我沒有感知。就像《傀儡人生》中,自己沒有意識到被隱性的欲望控制一樣,《失?!防锏哪兄鹘?,沒有意識自己的不正常,反過來想想,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男主角名為:邁克爾·斯通——石頭邁克爾。
什么是“失?!笔裁词恰罢!?,對于不正常的人來說,“失?!笔腔貧w,“正?!狈炊秦瑝?。影片中邁克爾·斯通在演講臺上,自己的真實內(nèi)心獨白與準(zhǔn)備好的演講稿,交替出現(xiàn),當(dāng)他一看到大眾的聆聽,就又因為恐懼,而低頭找回自己的演講段落,然后又因為進行不下去,而不禁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意識的掙扎與痛苦,在這里被表現(xiàn),其中“記住,總會有人在那里,等著每個人去愛?!?,這句話是被邁克爾·斯通,非常不自信的勉強講出。
他說:“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就像我們從來沒存在過一樣。”,這也是中年危機、老年危機一切的恐懼來源,其實“與眾不同的麗莎”在現(xiàn)實中,從未改變。并且世上的人,也不是千人一面,影片在最后,展現(xiàn)給我們看。麗莎在最后的信中說,“Anomalisa”在日語里的意思是“上帝的天堂”,而麗莎的同伴,也有著自己的面龐。人們就是這樣,一瞬進入天堂,遇到愛情與天使,一會兒又因為自己或偏見、或恐懼的意識墜入地獄,感覺看不到世間的美好,而自己又意識不到,是自己的意識在作祟。
在《危險思想的自白》中,有人威脅男主角說:“你不繼續(xù)玩下去,你就不會離開?!?,就像人生游戲的縮影?!妒С!防?,邁克爾·斯通說:“有的時候,生活里并沒有課程教導(dǎo)我們,該如何生活,這本身也是一個課程?!薄_@部被譽為2015年年度,最具有人性關(guān)懷的影片,關(guān)于愛與人性,卻沒有用真人來演繹??吹蕉拱暧腥藢懙剑捌闹饕獔鼍?,費格利(Fregoli)酒店,對應(yīng)的則是費格利妄想癥,一種患者相信身邊的人都是由同一個人扮演的精神病。就像《紐約提喻法》中的主角叫科塔德(Cotard),對應(yīng)的是科塔德妄想癥,一種患者以為自己已經(jīng)死了的精神病。
看查理.考夫曼的電影,似乎不斷的解讀其中的符號與寓意,比故事本身更有意思。這部動畫片,玩偶的質(zhì)感,人物的對話,都非常賞心悅目又值得玩味。他的每個故事中,角色都落魄與孤獨,有著自己的傷痛,而他也似乎,一直在試圖與這些苦痛和解,在上一部他自編自導(dǎo)的《紐約提喻法》中,年邁的主角最后說:“沒人愿意聆聽你的遭遇,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個”。于是,在《失?!防?,他就僅僅是單純的展現(xiàn)一個個體給我看,每個個體都有著自己的傷痛,這里沒有人生哲理的頓悟,人物沒有任何的改變,一切有關(guān)于這樣的失落之情。
<圖片6>
(左側(cè)導(dǎo)演,右側(cè)查理.考夫曼1.65米的編劇界的巨人)
而我們就是那個,
既希望擁有正常的生活,
卻又渴望失常的快感,
循環(huán)往復(fù),有著真實生活焦慮的人。
所謂可笑的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迷思。
查理.考夫曼就是這樣用電影來思考的。
2016年1月15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在 B 站或 Youtube 關(guān)注「小玄兒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觀看
#日本電影大師藍光套裝系列
#臺灣電影大師藍光收藏系列
#新老電影混剪系列
未來還有更多CC必收藍光套裝系列
感謝小伙伴們的支持!你們的每一個關(guān)注對我來說都彌足珍貴!
2 ) 編劇大大查理·考夫曼 |《失?!?/h4>
這幾天沒看電影,瞥了幾眼關(guān)注的一些電影公眾號,發(fā)現(xiàn)有好些標(biāo)題都是關(guān)于《失?!罚€沒來得及看(這些文章)。不過仍然想講一下查理·考夫曼。
自作者論在上世紀(jì)50年代形成并流行開始,認為“電影為導(dǎo)演一人核心創(chuàng)作意志的展現(xiàn),導(dǎo)演為電影的中心”的觀點廣泛流行。作者論盛行,加上荷里活這個明星制造機,配備好流水線式的產(chǎn)出模式,編劇們在這行業(yè)里這椅子想必也坐得不太安穩(wěn)自在。進電影院的觀眾們充其量也不過是知道幾個大明星,看得多的厲害點的多知道幾個大導(dǎo)演,又有誰能記得住劇本作者的名字。最明顯的就是奧斯卡里導(dǎo)演、主演、配角都是放人名出來,然后到了劇本就是電影名代替了。(可憐今年#OscarSoWhite話題中躺槍的Creed的兩個白人編劇,好不容易提個名容易么。)
荷里活從2004年開始,每年都會圈一班業(yè)界高管投票出“劇本黑名單”,選到的本子都是質(zhì)量上乘而且未經(jīng)拍攝,盛產(chǎn)頒獎禮電影。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電影拍得好都是導(dǎo)演的功勞,拍得不好那就是劇本差。其實我認為編劇在產(chǎn)業(yè)中的確是沒有被重視起來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想營造一下編劇這口飯,就算是在荷里活的萬丈光芒中,也并不容易吃的氛圍。于是乎當(dāng)你看過鬼才編劇(兼導(dǎo)演)查理·考夫曼的電影,你就能知道這個人是有多么的了不起。
看考夫曼的《失?!肥莻€巧合。一般來說,動畫片都是我實在是沒選擇的時候才會看的類型。即使皮克斯今年的《頭腦特工隊》得到盛贊,我還是覺得他們是時候要稍為脫離自己的“安全區(qū)域”了——至少往不同的方向嘗試下吧?年復(fù)一年的弱智雞湯路線,我反正是受不了的。就算是日韓系,也是缺了點“人”的情緒。事關(guān)人的微表情是很難在動畫類別中被復(fù)制的,即使做出來了,人為感也很強烈??墒沁@些細節(jié)在電影中卻是強烈的要素,你不知道當(dāng)這些細節(jié)和臺詞、世界觀、舞美等等碰撞之后會產(chǎn)生怎么樣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好壞也都是有趣的部分。
說回《失?!?。我不知道《失?!肥莻€動畫,所以看到男主Stone是個小人偶的時候還是有些驚訝。故事講Stone去出差的一天,很簡單,也像很多人的一天一樣,過得很乏味。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面孔、一樣是男人的聲線。突然間,這種乏味好像太猛烈了,壓得人透不過氣,于是Stone開始找出口。在最后,Stone好像找到了正確的另一半,可是激情過后第二天醒過來,她一切的無關(guān)緊要的動作都令人煩躁,最后也是褪成了男人的聲音?!妒С!返谋憩F(xiàn)手法也是新鮮而貼切的,雖然不及考夫曼之前的劇本驚艷,但是面對奧斯卡這一大班子白人老男人,講一個老男人突然的空虛為剎那激情來開脫的故事,料想必然很對他們的胃口/人生路徑。
考夫曼的劇本一向出人意料,鬼斧神工??挤蚵髌?,全是ACE級別,而且從2008年的《紐約提喻法》開始,考夫曼貌似開始導(dǎo)演/編輯兩手抓。我僅看過《改編劇本》和《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前者講一個編劇想劇本的故事,寫得實在是太屌,印象非常深刻;后者世界觀一絕,無法解釋,看過方知。如果是對劇本寫作有興趣的話,人物對話必須看昆汀;但是如果想學(xué)習(xí)“如何讓觀眾記忘記導(dǎo)演只記得你”,那就非考夫曼天馬行空驚為天人的本子莫屬了??挤蚵膭”臼怯悬c難懂,但是回味無窮,可以一看再看。(雖然我并沒有。)
這篇東拉西扯的,其實也就是想安利下考夫曼。也是給自己個提醒,哪天得把《紐約提喻法》補了。
3 ) 萬綠從中一點紅
不看預(yù)告和影評先有時候是會被騙到的,當(dāng)這部動畫里男主的前配偶以男聲并和一張雌雄莫辨的臉出現(xiàn)時我一度以為這是不是部GAY動畫啊,直到一半才意識到這種詭異設(shè)計的目的。
有人說這是中年危機,我倒覺得這是很多人的現(xiàn)實狀態(tài),跟年齡,甚至跟性別都沒有太大關(guān)系,就如 同男主的那個多年前的前任配偶,我相信她當(dāng)初也是萬綠叢中的那一點紅,只是激情過去,現(xiàn)實蓋過了一切夢幻,于是她變得和其他人一樣千篇一律,就如同男主的一夜情,那一刻他都相信這就是此生真愛,她是那么特別,那么與眾不同,別的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因為世上唯一兩個不同的你我遇到了,可惜夢還是醒了,那個與眾不同終究變成了另一個千篇一律,而且是那么迅速。男主依然迷茫,依然活在一個自己痛苦萬分的世界里,他孤獨,因為他永遠不知道如何看清自己,如何欣賞他人,他要的是不一樣的刺激,就像那個詭異的日本娃娃,雖然詭異,但是不一樣啊~~~醒醒吧,愚蠢滴男人,愚蠢滴人類~~~~娃娃如是說。
雖然這是木偶定格動畫,但細節(jié)真的很有趣,那張疑似面具一樣的臉,其他人一模一樣的臉孔,其實最后那個鏡頭,主敘人變成了lisa,大家發(fā)現(xiàn)Emily換了一張臉孔了嗎,不再是男主眼中那個千篇一律了。這也是我頭一會看到定格動畫的OOXX場景,這定格起來是有多么有趣啊,把OOXX的動作分割成無數(shù)份,再一個一個擺,極致的強迫癥啊~~~
4 ) 這堅固的世界,或許是我們自己設(shè)下的騙局
(文/楊時旸)
動畫電影很容易讓觀眾注意到它的形式特征,很多時候,人們都覺得這種形式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萌萌的感覺,但這部《失?!穮s用拙樸的定格木偶動畫講述了一個哀傷又絕望的故事。這個有關(guān)中年危機,精神世界崩塌的故事,和動畫形式的反差之間,形成了一種難以言傳的力度。
它的故事異常簡單,中年暢銷書作家邁克爾?斯通出差去做一場演講,在酒店偶遇一位姑娘麗莎,陷入了一段婚外情,而最終,他離開了那個女孩,回到了無聊的生活。但就是這個單調(diào)的故事,卻充滿了各種有趣的隱喻
首先,這部動畫的幾乎所有人物配音都是男聲,從主角到服務(wù)員,甚至主角的前女友和妻子、兒子也都如是。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這讓人感到迷惑,但這正是導(dǎo)演故意為之的結(jié)果。因為在邁克爾?斯通的心中,這個世界是荒蕪的,在他眼中,每個人之間都毫無差池。通過用同一種嗓音來呈現(xiàn)這種深切的孤獨,確實十分絕妙。但是只有他邂逅的那個姑娘麗莎擁有女聲,這意味著,這個女人對他而言如此不同,她迥異于全世界。全世界都那么無聊、蒼白,而這個女人獨樹一幟。男主角的這種精神狀態(tài)直接與第二個隱喻相關(guān)。
男主角住的酒店的名字叫fregoli,這個詞的本意是弗雷格利妄想綜合癥,這類患者認為身所有人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的偽裝,屬于錯覺認知綜合癥的一種。在這種病的患者眼中,那些人可能就是某一迫害者的化身。這個有趣的細節(jié)暗指了男主角的精神狀態(tài),而且又與之前那個“聲音隱喻”互文又互證。
第三,有關(guān)麗莎。這個邂逅的姑娘,在床上和邁克爾?斯通閑聊,談及一個詞匯anomaly,它的意思是“失?!薄爱惓!?,這個詞匯是麗莎從他的書里學(xué)會的。在這個沒什么文化的姑娘看來,這個詞語很有逼格,而且,她覺得,它也正巧描述了自己這種疏離于很多人的狀態(tài)。男主角在她耳邊說了一句,anomalisa,發(fā)音像一句浪漫的歐洲語言,姑娘瞬間愛上了這個叫法,她覺得這就像“失?!被齑盍俗约旱拿郑@個詞也正是這部電影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也暗指了男主角失常、混沌的精神世界。
更有趣的一點在結(jié)尾出現(xiàn)了,男主角本想給小兒子買玩具做禮物,但醉醺醺地意外闖入了一間成人枕邊玩具店,無意間看到一個上發(fā)條的日本古董裝飾玩偶。他帶回了家,送給了兒子。兒子嫌棄地擺弄,妻子突然說,“那流出來的是什么,像是精液?!边@句話戳破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麗莎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過,那一夜情到底是不是男主角自己幻想出來的。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這個已經(jīng)無比混沌和失常的世界,就更加劇烈地搖晃了一下,因為真實和虛構(gòu)的界限被打破了,在男主角混亂的大腦中,這世界的真假已經(jīng)變得可疑,或者說無關(guān)輕重了。那么之前的一切故事,到底哪些是真的發(fā)生過,哪些又是他自己的幻覺呢?
游離、失常、焦慮和厭倦,是這部電影的核心,而這也正是當(dāng)代的都市病癥的普遍征兆。邁克爾?斯通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鏡像。他困于情感,逃離情感,又追逐情感的狀態(tài),誰說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樣貌呢?
這個男人經(jīng)歷了兩次同樣的臨陣脫逃,一次是11年前,前一分鐘還對女友海誓山盟,第二天就逃得無影無蹤,以至于11年過去,女人仍然無法釋懷;第二次,就是和麗莎,他主動談及要與她共度余生,第二天,卻頭也不回地離開。他自己無法解釋這種行為。但這本身已經(jīng)無疑地透露出他對于親密關(guān)系的恐懼。他其實是想把情感維系在最熾烈的峰值上,并且到此為止,對于廝守所產(chǎn)生的親昵與厭倦,他無法接受。所以,他現(xiàn)在的家庭,對他而言猶如災(zāi)難。但同時,他也無法接受孤獨。他被困在了縫隙里。
邁克爾?斯通的動作永遠都是懈怠的,一副極端勞累的、在絕望中掙扎的樣子,甩著胳膊,拖著腿,說話時間雜著fuck和shit,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作為一個寫作“自助成功學(xué)”書籍的作家,在書的封面上,他一臉自信的笑著。在書中,他為企業(yè)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現(xiàn)實里,他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解釋。
動畫片的形式,造成了一種更加抽離的視角,讓人們得以審視每一個細節(jié),而有時,就會讓我們覺得,這就是在審視自我的生活。這個動畫長片獲得了金獅、金球、奧斯卡等等多項提名,它混雜著魔幻與夢境,卻轉(zhuǎn)身給了現(xiàn)實鋒利的一刀。
最后的那一幕意味深長,她的妻子扭身而去,朋友們顧自享樂,只有男主角兀自對著那個機械構(gòu)造的日本玩偶,孤獨地聽她唱歌。這就是他的宿命。和一種虛擬的、幻想投射的“物”——而不是“人”,相互陪伴,或者孤獨對峙。
5 ) 反常的天堂
Fregoli delusion,弗雷格利妄想癥,一種認知錯覺的精神病。臨床表現(xiàn)是患者會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的化身和偽裝。
Fregoli最早出現(xiàn)于1927年的醫(yī)師報告,名字取自意大利一位善于快速變的演員Leopoldo Fregoli。
所以全世界都是一樣的表情一樣的聲音一樣的讓人陷入恐怖的無聊和虛空的窒息。
生活孤獨而冰冷??鞓忿D(zhuǎn)瞬即逝。愛是反常。
放不下的舊愛和一夜情的新歡,你在那一秒那一夜以為的你終于找到的那個與眾不同的能夠?qū)⒛阃铣鏊谰车慕裆異鄣奶焓梗谙乱粋€日出之后還是化為令你退避三舍心生厭煩的惡心。
所以她和她和她和她沒什么差別。所以這座城市和那座城市和別的土地沒什么差別。
就像Cavafy說的:
沒有新的土地,沒有別的海洋。
沒有渡你的船,沒有別的道路。
最絕望的不是徹底絕望,而是你不肯死心總以為還會有奇跡發(fā)生救世主出現(xiàn)在眼前,可結(jié)局依然是如同過往的千百次的幻滅。
她叫Lisa,她說她特別喜歡他書中的anomaly這個單詞。他于是叫她Anomolisa。在一夜情一拍兩散之后,她說,anomolisa在日語里,是上帝之天堂。
也或許,那一夜的反常真的是天堂,至少他一度聽見了看見了本以為不存在的不同的聲音和天使的臉龐。
Charlie Kaufman新作,木偶定格動畫,改編自舞臺劇,眾籌資金拍攝而成。
應(yīng)該是2015心中第一,不是因為剛剛被奧斯卡提名,而是在那部當(dāng)年看了多少次都依然幾乎泣不成聲肝腸寸斷的《暖暖淚含光》之后,又一次讓我輾轉(zhuǎn)難眠。
6 ) [FW] ★榮獲本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
麥可史東是丈夫,是孩子的爸,還是備受尊敬的作者,著有《讓你更能夠幫助顧客》,卻深受平凡的人生所苦。有一次他到辛辛那提出差,即將在客服人員大會演講,入住弗瑞格里酒店那一晚,邂逅了食品公司的客服代表麗莎,這位恬靜的女子能夠讓他暫時擺脫失落感,很可能是他這輩子的真愛。這個美妙而溫暖的故事,挾帶著荒謬和詼諧,出自鬼才導(dǎo)演查理考夫曼(《紐約浮世繪》)和杜克強森(《廢柴聯(lián)盟》第二季耶誕特輯)之手,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大衛(wèi)修里斯獻聲配音,卡特伯威爾跨刀製作配樂。天才導(dǎo)演查理考夫曼以黑色喜劇和超現(xiàn)實定格動畫,刻劃出一位男性的午夜靈魂夢迴,印證了考夫曼深厚的編劇功力和原創(chuàng)實力。
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的首部動畫作品,可以從2005年開始講起。當(dāng)時查理考夫曼和柯恩兄弟,為作曲家卡特伯威爾的實驗劇場寫了有聲獨幕劇,在紐約、倫敦和洛杉磯巡迴演出??ㄌ夭枮榱诉@幾齣獨幕劇,籌組室內(nèi)樂團現(xiàn)場伴奏,再搭配擬音師馬克柯斯坦左的特殊音效,總能吸引大牌明星共襄盛舉,其中查理考夫曼的獨幕劇《希望離開劇院》,更請來霍普戴維斯、彼得丁拉奇和梅莉史翠普擔(dān)綱要角,柯恩兄弟的獨幕劇《外科醫(yī)師》仿效以前的廣播劇,舞臺上幾乎沒有佈置,演員直接坐在高椅朗誦臺詞。洛杉磯巡迴演出期間,由於時程安排不佳,只好臨時把柯恩兄弟的獨幕劇,換成法蘭西弗瑞格里的獨幕劇《安諾瑪麗莎》,法蘭西弗瑞格里其實就是考夫曼的筆名。
舞臺劇《安諾瑪麗莎》是勵志演說家麥可史東的故事,這位英國紳士跟妻兒住在洛杉磯,巡迴美國各地為客服人員演講,有一天在辛辛那提短暫停留,邂逅了他的忠實書迷麗莎海左曼,一位不善交際的業(yè)務(wù)代表。舞臺劇演員陣容有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和大衛(wèi)修里斯,當(dāng)時執(zhí)行製片夫妻檔凱斯考爾德和潔絲考爾德(《神祕訪客》、《下一個就是你》),正好坐在觀眾席品味這齣戲。凱斯考爾德說:「我很喜歡舞臺劇《安諾瑪麗莎》,這集結(jié)了電影手法、管弦樂和特殊音效,不僅能夠讓人感動,也觸及孤獨與愛的主題,以及身為人的本質(zhì),這些都是千年不敗的題材,我不禁考慮把它拍成長篇動畫?!?br>
動畫工作室Starburns Industries創(chuàng)辦人迪諾史坦默托普勒斯,拿到《安諾瑪麗莎》的舞臺劇劇本後,立刻著手改編成電影劇本,這將是查理考夫曼的首部動畫作品,也是Starburns首次進軍大螢?zāi)?。Starburns創(chuàng)立於2010年,堪稱劃時代的製作公司,專門製作定格動畫和傳統(tǒng)2D動畫,曾以《廢柴聯(lián)盟》第二季耶誕特輯《Abed’s Uncontrollable Christmas》,贏得艾美獎角色動畫傑出成就獎。《安諾瑪麗莎》的導(dǎo)演兼製片杜克強森,曾參與迪諾史坦默托普勒斯的動畫專案,被選為《安諾瑪麗莎》前進大螢?zāi)坏闹匾剖?。杜克強森說:「迪諾有個節(jié)目告一段落,我們正在考慮接下來的計畫,他手上剛好有查理考夫曼的劇本,而我又是考夫曼的大粉絲,二話不說就加入了?!寡u片羅莎崔恩(動畫《機器雞》)也加入這個創(chuàng)作團隊,跟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聯(lián)手合作,把《安諾瑪麗莎》改編成動畫。
查理考夫曼有個怪癖,他喜歡留白讓觀眾自行做結(jié)論。查理考夫曼、杜克強森和羅莎崔恩,在募資網(wǎng)站Kickstarter成功募得資金後,就開始廣邀定格動畫專家,把主角麥可史東和麗莎海左曼的磨難和苦痛化為動畫,刻劃出他們在弗瑞格里飯店發(fā)生的點點滴滴,舞臺劇本幾乎原封不動搬上大螢?zāi)?,查理考夫曼表示:「角色都一樣,演員都一樣,劇本都一樣,幾乎一模一樣?!苟趴藦娚a充:「這齣舞臺劇本來就有改編成動畫的潛力?!?br>
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聯(lián)手合作,賦予《安諾瑪麗莎》獨特的風(fēng)格。除了借助羅莎崔恩的定格動畫長才,還網(wǎng)羅雕塑、模具和鑄造、服裝、髮型設(shè)計、佈景製作、佈景和木偶動畫等專家,為每個鏡頭調(diào)整小人偶的動作,並且完成精密的紀(jì)錄,他們還請來攝影指導(dǎo)喬帕瑟瑞里。雖然《安諾瑪麗莎》是動畫作品,但故事背景都是再平凡不過的現(xiàn)實生活,舉凡主角所穿戴的服裝,旅館的套房、走廊、酒吧和會議室。
《安諾瑪麗莎》製作團隊對每個細節(jié)近乎苛求,盡量把故事場景做到逼真為止,有些設(shè)計師專門負責(zé)微乎其微的細節(jié),例如閃亮的眼睛、粗糙的質(zhì)地、厚實的雙手。查理考夫曼說:「我們希望人體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人偶體積很小,動畫師必須小心調(diào)整動作,讓那些眼睛彷彿有了生命。我們的目標(biāo),就是讓角色有了靈魂和感情?!谷欢u作團隊卻不掩飾麥可和麗莎等角色的臉部縫合線,這有別於一般的定格動畫,以數(shù)位手法修飾前額和下半臉的接縫,形成更光滑的擬人面孔。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偏好不修飾,以呼應(yīng)麥可史東的存在困境。查理考夫曼說:「你注意看大製作的動畫片,他們都會在後製階段,把人偶修到完美無缺,看起來跟電腦動畫毫無差別,但我們不想抗拒素材的本質(zhì),這同時是一種象徵和隱喻?!?br>
動畫版的配音員,也是舞臺劇的原班人馬: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大衛(wèi)修里斯?!栋仓Z瑪麗莎》的聲音不同於其他電影,查理考夫曼只說他很滿意原班人馬:「我們聚在一起拍這部戲,大家全力以赴且樂在其中,這完全憑藉著一股熱情,就如同回到高中戲劇社,每個人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而來,所以才會令人感動,我還想跟這些人再瘋狂一次?!?br>
執(zhí)行製片凱斯卡爾德,早從2012年開始參與《安諾瑪麗莎》,他看完舞臺劇版本後,跟查理考夫曼、杜克強森和Starburns團隊相談甚歡,隨即投注大筆資金。他本人也是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的粉絲:「我看完《變腦》就被查理考夫曼收服了,杜克強森《廢柴聯(lián)盟》第二季耶誕特輯也是上乘之作??柕碌难u片公司Snoot Entertainment,製作過五花八門的電影,恐怖片、紀(jì)錄片和電腦動畫不一而足,但定格動畫倒是初次嘗試。凱斯卡爾德說:「我們很想嘗試以前沒做過的類型,定格動畫、查理考夫曼和Starburns的夢幻組合,根本令我們無法抗拒?!?br>
《安諾瑪麗莎》跟查理考夫曼其他大螢?zāi)蛔髌凡恢\而合,無論是《變腦》、《蘭花賊》、《王牌冤家》或《紐約浮世繪》,這些經(jīng)典電影描述令人難以忘懷的悲劇主角,不幸的靈魂無盡忍受著超現(xiàn)實的黑色喜劇,《安諾瑪麗莎》片名大玩雙關(guān)語,突顯查理考夫曼對文字遊戲的熱愛,探討考夫曼深愛不已的主題,例如孤立、孤獨、憂鬱、沮喪和對關(guān)係的渴望。
對考夫曼和強森來說,把《安諾瑪麗莎》搬上大螢?zāi)?,最大的挑?zhàn)就是把聽覺作品付諸視覺。查理考夫曼說:「這部作品有一些隱喻,需要觀眾自行領(lǐng)會,我們不想把事情說得太白,這時候如何透過圖像來詮釋,就變成漫長而繁複的過程,隨著有聲獨幕劇逐漸淡化,電影於焉成形,一切端視什麼想呈現(xiàn)在螢?zāi)簧?,什麼想留存在觀眾心中?!?/div>
看海報小圖,以為查理?考夫曼生動地刻畫出趙本山的近況。
被考夫曼這個心思細膩的悲觀主義者擊潰了。一見鐘情大約就是如此:世界是灰色的,每個人都有同樣的面孔,用同樣的聲音說著同樣的話。(發(fā)覺這個設(shè)定的瞬間大概是今年最奇妙的觀影體驗。)這時她出現(xiàn)了,聲音就像天使,只有她和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同。但一切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夢吧,是嗎?
垃圾,就算獲得了奧斯卡也不能說明啥。
【B】看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塊能用真人電影表現(xiàn)嗎?”,考夫曼對世界的懷疑在動畫形式下顯得更荒誕了
對心理的刻畫非常細膩,對所有的旮旯暗角腌臜毫不留情,統(tǒng)統(tǒng)曝光,但也正因如此,觀影過程太難受了,包括人物造型,實在是部超超級難看的好電影。
這是部用聲音來表現(xiàn)的電影,千篇一律的低沉聲音中出現(xiàn)女聲,激情過后也消逝了,結(jié)尾部分的麗莎的聲音以及日本娃娃聲音是女聲,只能說幸福都是幻夢,而孤獨卻是永恒。
查理·考夫曼首部人偶定格動畫(還是限制級的),獲2015威尼斯評審團大獎。一個人前是成功學(xué)大師人后則孤獨而疲憊的中年男人的一夜情故事。千人一面與千人同聲的呈現(xiàn)方式更彰顯出了主人公對交際的厭倦,如此頹喪而失落。縱使是唯一具有女聲與特異面孔的Lisa,也終究在陽光下失掉了新鮮的底質(zhì)。兇猛熾烈的激情在死水一潭的生命中耗散得太快,徒留異域的人偶面面相覷。短暫的失常注定要墮退為恒久的庸常。(8.0/10)
已婚老男人約炮無知女粉絲的故事,失常不過是中年危機的代名詞。迷失東京+在云端,細節(jié)贊但三觀亂,最后居然虎頭蛇尾就結(jié)束了。這是史上第一部限制級定格動畫嗎?
世人皆病態(tài),人身變換癥,愛是一縷光,總在寂寞時;千人一聲,孤獨如你,不要入戲太深,也不要脫離人生
尺度最大的動畫片,中年危機,有點悶。
蝕骨的落寞,濃烈的憂郁,我和世界之間隔了一面厚重的城墻,無意打破,不愿掙脫;沒有哪個個體與自己完全合拍,沒有哪個心靈完全共振,沒有誰能體察到任何一個其他人所處的困境和焦慮,人人都是孤島,這真是最最絕望的事。
為什么沒有人旗幟鮮明的站出來討厭那些打著愛情的旗號獵取新鮮詐騙真心,事后還一副受害者狀痛苦的男人們??!電影最后麗莎寫下一封傻且天真的信,道出無意義的真諦:這個世界,痛苦的人,就算有高的階級能輕易獲得一切,但依然痛苦;善良的人,被騙被傷,平凡沒有光彩,快樂卻是真的。
影片整體給人一種怪誕的不適感,也許是源于定格動畫的滯后和僵硬,也許是源于人物面部細節(jié)的高仿真,也許是源于統(tǒng)一聲音的設(shè)定。讓人聯(lián)想到《迷失東京》和《在云端》,討論的命題仍是人類的永恒孤獨和抵抗庸俗的徒勞嘗試。Lisa變成常人的過程是讓人絕望的,似乎象征著所有的美好都是轉(zhuǎn)瞬即逝。
威尼斯評委會大獎(好久沒有動畫入圍了?。?,這個故事只能用動畫來表現(xiàn),把主觀用到極致了(只有最后一個是客觀鏡頭!),但是這種極簡相信也是工期問題(考夫曼明明是極多主義的……)??挤蚵氖裁炊寄X洞如此大,這也是他拍什么都一片叫好的原因啊。
考夫曼的劇本依然將絕妙的呈現(xiàn)方式與幾近殘酷的精準(zhǔn)和悲觀結(jié)合,深深潛入心碎、孤獨與恐懼之中。以為特別的人能為乏味沉悶的日常賦予某種意義,她卻在一場噩夢后漸漸溶解在千人一面的灰暗世界中。畢竟孤注一擲地想從他人身上尋找幸福,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
故事普通,形式卻異常有效,考夫曼用千篇一律的聲音和面孔來重演當(dāng)年《紐約提喻法》中的絕對孤獨,但震撼和深度也隨著簡單化的形式弱了許多。開頭的信件與結(jié)尾的留言形成精妙回環(huán),此時的Lisa又演變成十年前的Bella,所有的非同尋常都在陌生的面紗被揭下的一刻速朽。
這部詭異的動畫片講述的,正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遠方的茍且”,“如果只想著詩和遠方,眼前的一切都必然茍且”,“覺得眼前一切都是茍且的人,不是因為太熱愛詩和遠方,而是因為他自己就茍且”。我懷疑這是查理.考夫曼的夫子自道。雖還是他一貫的腦洞,帶著墻裂的個人風(fēng)格烙印,只不過比起
觀影時一直把男主想象成喬治克魯尼
配音處理有趣,一夜情動心的女人聲音才是女聲,但當(dāng)她開始談?wù)撋畹哪强?,聲音又快模糊變成其他大眾那樣粗糙?大叔有點快#
喪且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