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從電影名字到演員,從場景到劇情都是我很喜歡的 ,是部有溫度的影片。梅子酒,沙丁魚吐司,櫻花隧道,鐮倉的海,煙火,幾乎組成了所有的生活片段。整片臺詞不多,處處滿溢著簡單的溫暖。當(dāng)蟬鳴暫歇,謝謝你感動又讓人充滿希望。 影片風(fēng)格淡雅清新,充滿了治愈系的味道,用細(xì)膩的情感描寫展現(xiàn)家人之間的羈絆。這是一部正如想象的那樣細(xì)膩溫暖的感動電影。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想法的,我覺得最美的一個場景就是玲坐在自行車后座上,閉著眼在櫻花“隧道”穿行的那段,景美人美心情美~
同樣還很美的就是最后四個人在海邊,聊著天,打打鬧鬧。
還有四個人穿著浴衣在院子里放煙花那段也很美~
另外綾瀨遙和長澤雅美是之前就覺得很美了,這部影片讓我又發(fā)現(xiàn)了廣瀨絲絲的美,特別耐看,而且不管是穿開頭的校服,日常的衣服,浴衣,甚至球服,都有一種特別好看的感覺~
推薦在平靜的心境下看~
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movie432,文末有二維碼噢~
在日本,有一個說法叫“物哀”,意思是為外部世界的萬事萬物,致上最深的感受。
它贊美了逝去生命的哀愁,比起枝頭的綠葉,更欣賞落葉的美。靈魂的哀傷,就像是對事物美感的表達(dá)。 Instagram 被墻了一年多,年輕人卻大致還記得,關(guān)于那些方格子照片,有種調(diào)色參數(shù),叫日系風(fēng)格。畫面干凈,簡潔,美好,以冷調(diào),褪色和輕微過曝為主打。這類照片,與小清新保持了時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在濾鏡強(qiáng)度上,也不會侵犯到觀看者。 看到 《海街日記》 的青綠背景,你會聯(lián)系到這種色調(diào),更會感慨,是枝裕和還是那個是枝裕和。這部電影繼續(xù)大咖配角亂入,過去作品的影子不斷重現(xiàn)。是枝自己的 《步履不?!?到 《奇跡》 ,河瀨直美到橋口亮輔。 日本到底有多少關(guān)于四姐妹的影視劇呢?從1965年西河克己《四姐妹的故事》開始,還有1983年市川昆《細(xì)雪》、1985年大林宣彥《姊妹坡》、1995年本田昌廣《四姐妹物語》,2003年森田芳光《宛如阿修羅》、2015年是枝裕和《海街日記》,日劇《四姐妹偵探團(tuán)》《華和家四姐妹》,還有動畫片《若草四姐妹》…… 從山形的森林到鐮倉的大海, 《海街日記》 講述一個關(guān)于接納、包容和生命恩澤的故事。閃閃發(fā)亮的,是少女的明眸,是灑進(jìn)老房子的牛奶光,是性情不同但心心相印的姐妹情深,更是侯孝賢口中無從名之也難以歸類的吉光片羽。這種靈光閃爍,也被引申成聲音,像輕盈細(xì)碎的風(fēng)鈴,炸天婦羅的滋滋聲,周而復(fù)始的列車經(jīng)過,假裝敲門的咚咚咚。還有重逢的沙丁魚刺身味道,很久沒有體驗過的梅時雨,甚至是故意被隱去表現(xiàn)的一樹櫻花。 是枝裕和的影像世界,它不僅打通自己,也連接了同時代的導(dǎo)演,延續(xù)黃金時代的大師印記。更神奇的還有,對如今的中國影迷來說,他的電影,就是日本或日本的想象——你很難找到其他的替代者。
老房子生輝,靠的是人氣。四姐妹的出出入入,張羅收拾,令影像得以呼吸和流動,也讓這出少女漫畫加攝影寫真的家族故事真正成立。實際上,要把綾瀨遙、長澤雅美和夏帆拍得美,那很簡單。就像她們拍過的電影,再不然像開頭,就讓長澤雅美穿 bra ,秀個長腿。但在多數(shù)時候,尤其是那些近景特寫,是枝故意把她們拍得“沒有那么美”,淡妝,隨性還有些顯老。選角上,四人的年齡階差是完全成立的,如同那些標(biāo)記身高的刻度,她們的生命,也成了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的現(xiàn)實存證。 《海街日記》 的鐮倉,看上去人很少,生活節(jié)奏緩慢,自帶了生活流逝和時間駐留的意味。十五年不見的父親,二十年前的一道菜式,五十五年的梅子樹。它們借助某種獨特的記憶形式,被留存了下來,寄托著后來者對先人的思慕與懷念。 青春明麗的調(diào)性,瑣碎日記的編排,電影想讓人物吵個架,都變成很難的一件事。要么迅速被打斷,要么事后被沖淡。連海貓食堂的老板娘,她對無賴弟弟的行為,沒有一句怨言,只是擱在心里頭,隨他去吧。 真要說這部片子有什么缺點,那大概是太輕太慢了,近乎理想,與世無爭。它用云淡風(fēng)輕的方式,來講述悠然自得的故事。換前作 《如父如子》 ,故事太狗血。 《空氣人偶》 ,太重口。它是去了童趣的 《奇跡》 ,是抽身得更遠(yuǎn)的 《步履不停》 。再往更早的,是枝裕和的電影,其實又苦又沉,跟今天“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的模樣,全然不同。 不難想象 《海街日記》 的黑暗版本或中國版本。也許,并不是電影離我們太遠(yuǎn),而是我們離生活的樂趣太遠(yuǎn)。一個剛被允許二胎和熱衷打小三的國度,如何去進(jìn)入一個存在于電影當(dāng)中的東方理想國。未婚,姐妹成群,不與父母居住,甚至還重復(fù)了上一輩的蹉跎故事。她們也會問大自然索取,但索取的東西,少之又少。待人處事都懂得感謝,愿意回報。就像有數(shù)據(jù)分析的,外國網(wǎng)友更喜歡在 Instagram 上給陌生人熱情點贊。這是禮貌,也是平凡的美德,太容易做到,卻好像是我們身邊所缺失的。
你大可說,就像小津的電影,從未發(fā)生于真實的日本社會。是枝裕和的故事,同樣不屬于今天的日本現(xiàn)實。但電影總有一種魔力,能夠帶我們審視周圍,遠(yuǎn)離丑陋,去追求美好事物,向往新生活。 滿枝的青梅,如果你不摘它,就落在地上,自個腐爛。如果你貪圖嘗鮮,吃完了,恐怕也就吃完了。但在 《海街日記》 ,姐妹們的處理方式,延續(xù)了老一輩的做法。分給親鄰,用來釀酒。原來梅子成熟多時,只是為了你的一醉。 電影還多次出現(xiàn)葬禮儀式,這在日本電影里很常見。 《海街日記》 盡量去除了與悲慟有關(guān)的細(xì)節(jié),而是希望所有人能感謝生活,感受平凡事物的美好。總之就是,活著真好。至于死,我都記住了樹木希林勸架的那句話: 姐姐死了,真是太好了。 如果不是生死兩隔,對父親的記憶,以及家族的信念,小妹不會被接納,老房子也不會被保留。再說煙花和櫻花,這些東西確實短暫,但它們會重復(fù)出現(xiàn),年復(fù)一年,出現(xiàn)在幾代人的生命當(dāng)中,作為被延長和傳承的記憶,代代相傳,久存不逝。就像一組照片,就像這部電影?!究凇吨袊侣勚芸贰? -------------------------------------------------------------------------------------------------
我簡直沒有辦法不給五顆星
舒服貼心,又一次洗心洗肺的日式熏陶,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舍得不結(jié)束,希望溫煦克制的家長里短連續(xù)劇一樣演下去,像鐮倉的風(fēng)物,憑海臨風(fēng)百年不變。四姐妹,四千金,大姐沉穩(wěn)傳統(tǒng),二姐活潑開放,三姐怪咖自在,小妹靈動早慧,融洽呼吸,各得其美。起始于葬禮,有點回到《步履不?!窔庀⒘?。
一開始以為是個《飲食男女》式的故事,尤其是兩部電影的三姐妹還真有點性格的對應(yīng)性。但看到后來,我認(rèn)為這部電影的主題其實根本不是講家庭,而是講時間的綿延。外婆釀下的梅子酒、外公種下的梅子樹、外婆的咖喱魚餅、浴衣上外婆的味道、海貓食堂的竹莢魚菜譜、爸爸的沙丁魚蓋飯,人對于綿延的感知,往往就是依靠于這些穿透了時間的味道、氣味。人都會長大、都會老去、都會死亡,再漂亮的美女也會成為五十歲的老太婆,再溫馨的房子也有人去樓空的一天。但因為我們還能感知到這種時間的綿延,所以人生才沒那么孤獨和冰冷。
實在太喜歡這類一條直線的日本電影了,沒有棱角,連偶爾的小矛盾看起來都很溫情,但卻足以讓人回味。平淡的講述生活,又美好的不像現(xiàn)實生活。ps.日本姑娘吃東西的鏡頭可以治療心情抑郁~
平庸?!遠(yuǎn)了的先不說,就是和被捧上天的上一部《如父如子》比,這部也明明更有味道,根本舍不得它結(jié)束。年度十佳
美好生活的范本,即便父母離異工作受挫感情不順,回到小小的家依然灑掃庭除洗衣做飯,把日子過得云淡風(fēng)輕波瀾不驚。該爬山爬山,該騎車騎車,該賞花賞花,看春櫻夏帆秋楓冬雪,保持房間窗明幾凈內(nèi)心清潔澄澈。舍不得結(jié)束的一部電影,想看著四姐妹一起繼續(xù)生活下去。
是枝裕和依舊干凈細(xì)膩的日?;L(fēng)格。仲夏,煙火,梅子酒,沙丁魚,貼窗花的推拉門,四人的暖爐桌,櫻花匯成的隧道,火車經(jīng)過的小鎮(zhèn),梅雨時節(jié)走過的階梯,沙灘上的腳印,最后所有溫柔雋永的情感都堆積成隨著海風(fēng)輕輕拍打過來的海浪。真想也這樣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這部電影里你能找到所有你喜歡日本原因:美食、美景、美人、溫情人際等。但正因此,電影里所搭建那個終將逝去世界是與真正現(xiàn)實缺乏關(guān)聯(lián)的。以那個社會觀察家的高度來要求是枝裕和,這部作品無疑是甜膩而又平庸,堆砌日本情調(diào)式商業(yè)元素。但好在是枝細(xì)膩筆法都在,所以一定舒心好看。
波瀾不驚的生活表面,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洶涌的。即使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依然能感到美麗的東西是美的。大和民族深入骨髓的物哀情結(jié),在大熒幕上絮絮叨叨上演了這么多年,還是能一次又一次讓人莫名其妙地落淚。
是枝裕和永遠(yuǎn)我的菜啊,暖暖慢慢的,有點悲傷有點小高潮卻不會改變太多,攝影臺詞配樂節(jié)奏都扎實的要命,沒見過寫異母姐妹寫的這么棒的,夏帆的咖喱,MA醬的長腿啤酒,奶遙的情婦輪回與母性逆轉(zhuǎn),當(dāng)然還有小妹,那個最像成人的人,看得人數(shù)次落淚。#戛納電影節(jié)#
多么溫柔的海浪,都舍不得打濕衣襟。
是枝裕和真是快夠到了小津的境界了啊…各種一招一式都是滿滿的小津味道(所以這次干脆在鐮倉了么)…這個故事明明是個甜美版/長大版的[無人知曉],就是沒黑化,大叔拍治愈系糖水片都這么與眾不同。
不能以過去的眼光去看是枝裕和了,發(fā)行從藝術(shù)院線到東寶,五十多歲的是枝裕和才第一次拍攝人氣女優(yōu)主演映畫,一來還是四個,“壓力”確實不小。電影雖然劇本和剪輯上都有些問題,但“女優(yōu)美,長腿美,鐮倉美,日料美,生活美”可以掩蓋了這些問題。四姐妹幾乎都完成了自己最好的表演,年度推薦!
把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拍得美,是一件太簡單的事——譬如開頭。但在多數(shù)時候,是枝裕和故意讓她們顯得沒有那么美,與那座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緊密粘合。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反正打開二十秒,后面就停不下來,不想快進(jìn)不想暫停更不會想關(guān)掉。說很平淡很無聊的,開什么國際玩笑啊。
“有些電影驚心動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電影,而有些電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訴你這是生活?!?/p>
太棒啦,看得心都徹底軟掉了。放入復(fù)刷名單。
簡單、干凈、溫暖、治愈,海邊的風(fēng)與陽光,又一部是枝裕和親情劇。難得的大牌云集,雖然在導(dǎo)演最近幾部作品里,算平庸的,卻也足夠感人與回味,何況,還有一群養(yǎng)眼的妹子
總覺得一種日式情趣壓倒了電影本身
人世間沒有比女孩子更美好的了 以前想來世要當(dāng)個男孩 可以沒有拘束 現(xiàn)在想來 無論來幾世 永遠(yuǎn)想做女孩子 一切的溫柔美好都為女孩子留下
“活著的東西都是很費(fèi)工夫的” 淡淡的日本家庭片。只需微笑和淡然,便可解開心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