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彼一切色相
《畫皮》是我知道的第一個聊齋故事。字還不識的時候,家里有本連環(huán)畫講《畫皮》的故事,彩色的,外婆給我講的,對鬼脫下皮來畫皮的情節(jié)印象很深。《畫皮之陰陽法王》是我看的第一部胡金銓的電影。大約也是還不識字或剛剛識字的時候看的,只記得陰陽界里的鬼影幢幢。想來我小時候膽兒真肥,竟然一點也不怕。
后來看了祖賢大美女的《倩女幽魂》,看了08年和12年的《畫皮》。直到這幾天重溫胡金銓的電影,才發(fā)現(xiàn)《畫皮之陰陽法王》一點也不辱沒胡金銓的名頭。
《畫皮》是胡金銓向商業(yè)妥協(xié)之作,迎合了當時港片的口味??雌莻€大爛片,但片中某些手筆,是其他導演綁在一塊兒也望塵莫及的。比如片頭王生在花街柳巷、脂粉環(huán)繞之中鼓琴,一個賤人的形象躍然而出,這個情節(jié)恐怕其他任何導演都拍不出來。王生身后的女子持各色樂器伴奏,幾個嫖客摟抱女子取樂,更有一個高帽美髯的文士擊鼓,這個《韓熙載夜宴圖》的彩蛋便不俗(擊鼓的梗在后面又出現(xiàn)了一次)?!秱b女》中楊慧貞的琴歌《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一何清冷,《畫皮》中這段鼓琴卻管弦嘈雜,可見什么“琴德最優(yōu)”全是扯〇。琴之為器,在某些人手里是悲風流水,在某些人手里就是庸脂俗粉。欲效風雅,不過更俗而已。如果不是對音樂的掌控游刃有余,怎么能拍出這樣的情節(jié)?
接下來30分鐘是胡金銓拿手的家常戲碼。王生半夜撞見祖賢大美人,見色起意,領(lǐng)回家里就要求歡,又拉著老婆要納妾。這30分鐘拍得極生動。拍好人容易,拍賤人難。能把賤人拍得惟妙惟肖,一定是好導演。30分鐘之后是神展開,場景從王生宅院轉(zhuǎn)到陰陽界和世外山中。有人說《畫皮》頭重腳輕,其實這是胡金銓電影的常見結(jié)構(gòu),《龍門客棧》《俠女》《山中傳奇》都是如此。
陰陽界登場,一眾嘍啰邊拜邊唱,“大王,大王,萬壽無疆。我等忠心耿耿,侍奉大王,大王乃圣主明君,恩情勝過親爹娘?!蹦岈斶@貨不是東方不敗么!看到此處已經(jīng)了然,胡金銓并未放棄他熟稔的錦衣衛(wèi)題材。錦衣衛(wèi)、東方不敗、陰陽法王都是一回事,只是后兩者避了G點。陰陽法王的詭譎,自然比東方不敗猶有過之。法王甫一登場便表示,“有不心甘情愿留在陰陽界的都說出來,我送你們?nèi)リ庨g入輪回?!敝笞サ揭粋€從陰陽界逃走的,被扔到“清水鍋”凈化,永不超生,尸骨無存。這個諷喻真是精妙絕倫!徐克、程小東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里啰嗦了100分鐘,也不如這個“清水鍋”的隱喻痛快淋漓。《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是求“滄海一聲笑”而不得,《畫皮》是生不能做人、死不能做鬼,在不生不死的陰陽界中無路可投。兩相比較,高下立現(xiàn)。
不得不佩服,胡金銓和鐘阿城即使插科打諢都比別人強。片子里讓人忍俊不禁的地方不勝枚舉。王生被陰陽法王附身,法王做的第一件事是看上了王生的老婆,脫了衣服就要上,一邊運動一邊納悶“怎么不成”。窗外一個嘍啰喊:“啟稟大王,您忘了陰陽不能交泰,這事兒大王您辦不了啊!”私心揣測,胡金銓以前都是鏡頭一轉(zhuǎn),以自然景物表現(xiàn)云雨之情;這句話,或許是導演對《倩女幽魂(87年版)》《新龍門客?!返入娪爸邢闫G鏡頭的回應:這事兒真辦不了啊。
法王訓導一眾嘍啰:“穿上人皮,就得有個人樣!”之后帶著嘍啰們逛窯子,就是所謂的到“花柳繁華地”去“消遣性情”了。
法王:“你們這幫小子,生前就知道偷雞摸狗,坑蒙拐騙,現(xiàn)在讓你們學點琴棋書畫,陶冶陶冶你們的性子,懂不懂???”
眾嘍啰:“懂啦?!?br>
法王:“呸!懂個屁!”
祖賢大美人的話更讓人拍案叫絕。
女鬼:“我看這個人,不是個平常人,他身上沒那股陽騷味兒。”
道士甲:“他又不是趕羊的,當然沒羊騷味兒?!?br>
女鬼:“不是不是。我是說,陽間的人身上有股子味兒。這幾天趕路,累倒是不累,就是被那股子陽騷味兒熏得我難過。”
道士乙:“哦~我能聞到鬼氣,人氣倒聞不出來?!?br>
之后祖賢大美人忽然頭暈欲嘔,急忙以衣物掩住口鼻。原來是來了幾個索要賄賂的差官。這個情節(jié)真得《聊齋》之神!
之后是意料之中的得遇高人,想辦法除掉法王。這個段落多少落了同時期港片的俗套,沒有超過胡金銓以前的電影,就不詳說了。有人認為后半段應該砍掉或重新制作,也大可不必?!读凝S》也不是通篇講大道理,要是沒有鬼狐就沒人看了。何況鄭少秋的法王扮相狀如鬼魅,陰陽莫辨,足可養(yǎng)眼。十三陵的松柏和胡金銓拿手的煙霧、拿手的黑白紅水墨色彩搭配,在畫面的古樸意蘊上依然超過了同時期的其他電影。陰陽法王以十三陵城墻上的板兒磚作為兵器,十分有北京特色,足以博人一笑。
法王被消滅,女鬼蹈入火海,得以解脫。王家生了個小公子,喜氣洋洋,賓客盈門。道士前來道喜,原來小公子是女鬼的轉(zhuǎn)世!至此如醍醐灌頂:女鬼披了畫皮,法王附身的王生是張皮囊,眾鬼附身的公差披了人皮,連這剛出世的小公子,也是又一副皮囊!這滿是陽騷味兒的人世,不也是一張畫皮?!花柳繁華的人世,與霧靄消長的山間,孰為真,孰為幻?《畫皮》為胡金銓的戲謔之作,連深山中的幾聲鴉叫也帶著漫畫式的喜感。書卷上積滿塵土、只為黃金屋和顏如玉的賤人與或道行不高、或為了補純陰純陽得道升仙的道士,是對前作中書生和高人形象的顛覆。然而皮相之下,是與《空山靈雨》《山中傳奇》主題的一脈相承。嬉笑怒罵,已臻化境?!懂嬈ぁ烦蔀楹疸尩慕^作,可以無憾矣!
《畫皮之陰陽法王》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甚至被稱為胡金銓的晚年敗筆。祖賢大美人在劇中裹得嚴嚴實實,如同《指環(huán)王》中的戒靈(當然也可以說如同觀音大士),被稱為花瓶,甚至“花瓶都不合格”。同時期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等電影,則被奉為圭臬,塑造了一代人對俠客、對鬼怪、對古人的想象。08年和12年的《畫皮》,雖然不甚叫好,至少賣座。世人皆愛皮相,實不妄也。蒲公、胡公泉下有知,也可作一笑吧。
2 ) 胡金銓導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是我看過的,對服飾,道具,建筑考證最嚴謹?shù)碾娪爸弧?/h4>
胡金銓導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是我看過的,對服飾,道具,建筑考證最嚴謹?shù)碾娪爸?。當然了凡事不好苛求,畢竟誰也不知道明代究竟什么樣子。這部電影的片頭尤其精彩,古裝片那么多,但是拍出中國古典山水畫風致,我看過的,這是唯一一部。公子頭戴小斗笠騎驢(驢背還有墊子,能騎馬的是少數(shù),大部分都只能騎驢),仆人挑擔,緩緩行于雪中,和古代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qū)別。遠景的山巒樹林斜陽長城,刻意調(diào)成暖黃色,給人以山水小品畫的感覺。配合黃霑的詞:"漫漫長路遠/冷冷幽夢清/雪里一片清靜/可笑我在獨行/要找天邊的星",真是絕了。 可惜的是,正片部分劇情略差,尤其是后面部分,明顯是為了票房而妥協(xié),關(guān)鍵妥協(xié)得很不到位...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與其說是劇情差,還不如說胡金銓的電影有一種古典小說的感覺,不會像商業(yè)片那樣討好觀眾或者說不知道如何討好觀眾,票房大多慘淡,跟侯孝賢惺惺相惜啊。
3 ) 這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寓言
本片處處擬世,看得出是用心的作品而非矯作。最喜影片對太乙上人的塑造,升仙尚缺純陰和純陽,助尤楓便是為自己積純陰,又經(jīng)尤楓提醒,除去陰陽法王便是積累純陽。上人在修煉途中亦是肉體凡胎,沒有終極價值,倒是個人升遷才是最終動力。片中還說明了佛道本不相涉,但如若一者得利的同時也是為另一者除患,其中的權(quán)利便可讓渡。影片后半部分的打戲艱澀繁復,恰好與斗爭過程的漫長坎坷相應,也許是嫁接了香港道士題材的模式,也許是受洪金寶個人影響,但即使是無心之作也確實具有上述的象征意義。個人看來,本片帶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被豆瓣上大量的觀眾出于對"文藝"價值的觀賞而責備后半部分的擬真。此外演員陣容很強,個個都有不淺的功力
4 ) 看片筆記——《畫皮之陰陽法王》
1. 胡金銓導演,編劇也有阿城,可惜動作戲份不重,高潮戲也是隔空對打。2. 陰陽法王出場那段自白,頗有諷刺某黨的意思呵,什么法王比爹娘親云云,什么跟著我的過好日子不跟我的地獄報道去云云。3. 《俠女》里的大師濟世救人,這里的上人卻斤斤計較自己道行的得失,害師兄無端慘死??峙逻@里也難掩導演對世事人心的失望。4.一看就是內(nèi)地拍攝的,蒼茫大地拍得格外有氣勢。拍武俠片的都應該學學大師選景的功力。
5 ) 《畫皮之陰陽法王》:幾分詭譎,幾分邪魅
看完了,有種不可名狀的感覺,有幾分詭譎,幾分邪魅。胡金銓1993年的作品,當時周星馳無厘頭喜劇、徐克武俠片正是并霸香港影壇的時候,該片的風格顯得不合時宜,票房亦慘淡。驚喜的是,《摘下滿天星》原來是這部電影的片頭曲,剛點開電影就聽到經(jīng)典老歌,給人一種輕松、樂觀的感覺,沒想到后面越看越詭異?;瘖y師真厲害,鄭少秋大帥哥,在被陰陽法王附身之后的妝容,讓人不寒而栗。另外,感覺王祖賢的演技沒有得到發(fā)揮。
劇情: 落第書生王生(鄭少秋飾)娶妻多年,無子無女。一日自城中趕路回家時,偶遇一明艷照人之少婦尤楓(王祖賢飾)。 因擔心其安危,便將其帶進家中,有意娶為妾室。不巧,尤楓梳妝時揭下畫皮,被王生夫婦看到,王生急忙上山請兩道士( 劉洵 、午馬)幫忙降妖。尤楓善良,告訴王生自己非人非鬼,入冥界轉(zhuǎn)世投胎卻被陰陽法王阻攔。陰陽法王老妖怪,糾集游魂野鬼,為害人間,更亂了閻王法則。尤楓請兩道人幫忙制服陰陽法王,以便轉(zhuǎn)世,無奈兩人道行有限,無能為力,決定尋找太乙上人(洪金寶)降妖。此時,陰陽法王為捉拿尤楓,帶手下來到人間,自己則附身到王生身上。
(以下文字,注意劇透)
太乙上人升仙尚缺純陰和純陽,助尤楓便是積純陰,救王生、除去陰陽法王便是積純陽,便決定幫助她。 由于道、佛不一家,太乙上人請示閻王,請求懲治陰陽法王,獲得閻王批準。最后太乙上人與陰陽法王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斗法,終于消滅陰陽法王。尤楓得以赴冥界轉(zhuǎn)世,臨走前把畫皮交給太乙上人留作紀念。王生家中也生娃了,太乙上人去賀喜,為孩子取名尤楓,還送王生一幅畫。王生打開后,看到竟然是之前偶遇過的尤楓,緣分?
6 ) 經(jīng)典胚子
真沒想到,這部1993年的舊作,氣場竟有磅礴之勢,胡金銓與阿城不僅秉承了蒲松齡在《畫皮》中對王生賤人賤態(tài)的描繪,更在這基礎(chǔ)上大肆拓展,干脆造出來一個不仙不鬼的陰陽界,諷刺人世道德的虛偽僵化,這比原著僅僅諷刺一個書生要來得宏大得多。可惜,后面陰陽界法王與道界高人斗法,又跑回香港武打片的老路子去了,噼里啪啦稀里糊涂,遠不如前面王生對女鬼見色起心那段有意思。
扮演王生的鄭少秋,那是多么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磻T了秋官演楚留香這樣的俠客,或者乾隆爺這樣的貴賓,怎么也想不到他這樣的氣場也能演那么一猥瑣齷齪偽書生!這家伙在戲里不僅不讀書,書房滿是積塵,還是個急色鬼,剛把貌美的女鬼帶回家抱住就要上床。待女鬼問他讀書為何,他竟毫不遮掩——黃金屋+顏如玉啊,還洋洋自得自己對世事洞察清明;跟老婆通報自己要納妾,理由除了延續(xù)香火,還要加上美女自己撞上門一條——這不花錢就納妾的美事兒怎么能錯過?!王生的老婆也不是什么高明貨色,老公納妾她倒也不嫉妒,唯一關(guān)心的就是要瞅仔細了,看新來的肚皮有沒有兒子相。瞧這一家子,從頭到腳從里到外活得那是赤裸裸,明白白,精透透!編劇編得辣,演員演得拽,過癮!
陳嘉上的精致版《畫皮》跟這部比起來,思想性上實在一瀉千里,娛樂的皮囊下包裹的是空洞的商業(yè)之心,賴著一副軟骨頭,無非又一部過眼云煙罷了。
似乎這電影除了音樂和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之外,我還真的描述不了他好在哪里,太稀里糊涂了,一團糟,亂七八糟的。
愿世上的鬼,都不再畫皮。當下電影對于長鏡頭,以及遠景的運用實在太少,總是那么滿的近景和中景;也明白了《南京》的布景問題不僅在于簡陋,更在于電影對于色彩的運用,好的色彩可以渲染氣氛,有點睛之妙——不是高清就好,不是故事精彩就好,電影語言更是一種氣氛,一種意境。
實地的雪景與法王處舞臺化設置倒是對比鮮明。作為胡的遺作,總有些無力感。劇作有些問題,前后兩段故事,人物也就單薄了。
前面不胡不徐,徒具鬼畫皮。后來不急不緩,金銓氣抖升。鬼節(jié)夜半無人私語時,陰使陽差看此片,荒山野嶺鬼門關(guān),平添古國幽冥氣,電光影落古中國,從此再無胡金銓
處處擬世,是用心的作品而非矯作。最喜影片對太乙上人的塑造,升仙尚缺純陰和純陽,助尤楓便是為自己積純陰,又經(jīng)尤楓提醒,除去陰陽法王便是積累純陽。佛道本不相涉,但如若一者得利的同時也是為另一者除患,其中的權(quán)利便可讓渡。影片后半部分的打戲艱澀繁復,恰好與斗爭過程的漫長坎坷相應
三星半,我覺得這部畫皮電影在畫面和語言上是最接近蒲松齡小說的一個版本。
胡金銓對自然的迷戀,質(zhì)樸的配樂、選景、角度、演技,中間那段陰陽法王很可能在影射“樣板戲”。如同屠格涅夫一樣的木匠風格,在浮躁的時代已難尋蹤影。
1、與當時正在崛起的新武俠相比,‘畫’的特技可以說是雕蟲小技,面對被各種特技吊高胃口的觀眾,它的慘淡票房可以說是注定,但是我們必須佩服胡金銓這位老人的堅持;2、鐘阿城的劇本也有問題,人物都不出彩;3、新舊交替,觀眾選擇了徐克等新派武俠,不由不讓人嗟嘆!
心痛,胡金銓93年的遺作,面對《青蛇》、《黃飛鴻》這樣的電影,顯得那么老舊而不合時宜。素雅的水墨和飄渺的蘆葦蕩再也不是意境,而成了老土,王祖賢從頭到尾裹得嚴嚴實實,還不及87年的《倩女幽魂》妖艷動人。胡金銓屬于70年代,在90年代里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徐克這群小屁孩瞎胡鬧。
徐式撞浴最有名要算笑傲葉童那段,疑似構(gòu)成坊間傳聞胡徐不和風格沖突的證據(jù)之一。個人持謹慎懷疑態(tài)度。題材上看,倩2很像在翻拍俠女龍門。翻拍并不稀罕,94新龍門聲名遠播,口碑甚已超越前作。關(guān)鍵是,倩女系列本為聊齋鬼戲,主營樹妖小倩俠道佛法,與奸佞當?shù)乐伊济稍┐嬖谙喈斁嚯x??尚炜艘廊粡挠邢奁袚艹鲆患齑钷D(zhuǎn)述。崇敬之意,可見一斑。作為回報,胡金銓也應在同年掛名作品笑傲中,盡量容留一些徐式母題,葉童出浴或由此而來?互通非互斗的進步證據(jù)來自兩年后的收官之作。陰陽法王不擔還是鬼戲,更出現(xiàn)了早期徐片的一個重要扮演者:鄭少秋。單是演員重復并不稀罕,關(guān)鍵鄭的兩個造型相近角色,一儒俠,一書生,都在中途由善轉(zhuǎn)惡! 這偏偏又不是胡氏傳統(tǒng)角塑風格(回想下顧省齋蕭少镃們的俠義始終),而更像徐老邪的敘事求變西學中用。
半部好戲。
對于一個看慣現(xiàn)代特效的觀眾來說,洪金寶身上厚實的道士服與靈活的奔跑、粗糙的打斗、丟擲的桃木刀、白色稠密的蜘蛛網(wǎng)、黑云壓城的氛圍,還有五臺山的取景,這些都是新鮮的,在當代妖怪電影里都是看不到的。還有臺詞,像一開始王生被啐“說大話使小錢”What a bluffer(′?Д?)」
前半段挺好,有聊齋味道。后面就又走向了胡金銓一貫的路子,在劇本無力的情況下用打斗來耗時間,在他的作品多多少少均有體現(xiàn)。比如《忠烈圖》是換各種人打,《陰陽法王》是跟一個人換好幾個地方打。
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很無奈。片子拍的還是很有意境的,時有點睛佳句,大腕云集,可惜還是有失粗糙,缺少打磨,片頭片尾曲子都很好聽,片尾曲《只有夢里來去》竟然是陳松伶與鄭少秋唱的,意境很不錯??上慌溆葪髋c王生。
目前的這個評分,很大程度上是“失望分”。同樣是畫皮還能比《鬼叫春》差嗎?兩片橫向比過,胡就算落魄也還是比李考究的,與同時期的其它導演比更是強出一大截。
最喜歡看香港古裝武打片了,對中國潛文化吃得透透的。1,太乙上人一開始各種不管,到陰陽法王欺到他的地盤,才隨便找了個借口說管。2,找人要找對,紫衣真人說這事我管不了,你得去找誰誰誰。3,辦事前先各種拜碼頭,問清冥府可不可為,當如何為。4,依然最喜歡招牌港式結(jié)尾了。
小時候看覺得沒什么,長大了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就覺得很古色古香,一個場景是王生會賓客彈琴的自在風雅,另一個是王生老婆問話小妾的端方大度,忽然就覺得也許很久以前的中國就是這樣的吧,那種氛圍并非特效所能比擬,就是正本清源的起范特別正。。。與此類似的是同時期,香港的《聊齋》里扮演歌伎的女演員唱蘇州小曲,唱腔出奇的正。那種奇妙的感覺,就好像穿過了熒幕觸摸到了一些已隨歷史進程逝去的東西,類似失而復得的感覺。。。
前面很好,對白仍然很有勁道喜感,鄭少秋有種電視劇的流氣,但喜劇感是對的,后面法王就癲了。王祖賢那身衣服太贊,只露出小臉,補了身形上的僵化。幾位道長真是正氣浩然。道界干涉佛界也是有趣的點
不好看,但有味道
王祖賢比《小倩》少了幾分凄艷多了幾分詭譎,比《青蛇》少了幾分妖冶多了幾分鬼氣,說實話倒是覺得有點像《阿嬰》。胡金銓還是去拍俠女醉俠笑傲江湖吧,他真的不適合這種邪氣鬼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