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終也沒明白丹南的實驗目的
整個星球歷史就是一個實驗,但是沒有達成預期目標,項目主管輸入一段指令啟動了數據清除程序(顯然舊實驗室以后還有用),然后就完了……結尾關于實驗目標的臺詞太隱晦了,加上翻譯問題,原意更加霧里看花。
人類歷史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網上看過一個段子。霍金一次去歐洲參加研討會,期間當地正在推動頒布一項法律條文‘禁止把魚養(yǎng)在曲面魚缸里’,因為魚會看到不真實的完全扭曲的世界(還好我家魚缸是方的,可惜我家不在歐洲)。霍金覺得,如果魚中出了一位魚頓或者魚因斯坦,通過扭曲的物體運動總結出一套物理定律,那么該定律也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所有物體運動都能通過定律計算預期結果。那么如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光速就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就是我們的魚缸。
我認為宗教和科學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解答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去。顯然對于這個目標宗教已經領先科學很多了,但最終帶我們見到造物主的必定是科學。
2 ) 看電影能不能帶上腦子?
我是剛才看完的,晚飯前看到押的新片出來了興奮地不得了,據說這個是他15年的夢想,以前被腰斬過一次,但是我看完卻沒有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驚艷,也許是太晚完成,也許是沒這么多錢,很多東西縮水了,我就當做一個縮水版的看吧,他似乎在制作這么一種電影,介于動畫和電影之間的風格,運用各種光和濾鏡,刻意將畫面單純化,不知道是不是做動畫太苦了?還是做好萊塢式的特效沒這么多錢,這電影絕壁是簡省了很多
這電影看起來整個像一個游戲開場CG一樣,讓人趕腳后面似乎還有劇情,這只是個開頭,但是你錯了,這個電影沒有續(xù)集!讓我們探討一下這個電影講了些啥子,一個克隆人發(fā)現自己是別人的小白鼠,好像是這樣,但問題是,電影的開頭就告訴了我們,這些人都是神創(chuàng)造出來的子民,結尾跟開頭也沒有什么區(qū)別,女主領悟了什么?這電影究竟是怎么回事?
也許很多人要罵了,說這電影怎么怎么垃 圾,就像上部的那個東京無國籍少女一樣,我要來洗白最喜歡的押井守,堅決抵制你們這些 無 腦 噴 的,自己 腦 殘 就不要出來亂噴好嗎?
我并沒有完全領悟這個電影,押井守的電影要完全領悟是要看很多遍的,但是我可以說一些思路,最后的真相和開頭的世界歷史有什么不同?答案是最后女主招致了加爾姆的毀滅,這就是不同,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加爾姆人本身的存在問題,他們戰(zhàn)斗死亡,但是記憶被保存下來換了一個軀體繼續(xù)戰(zhàn)斗,有趣的地方在哪?他們是永生的,也就是人類的夢想:不死,但是他們雖然是永生,在別人的眼里,他們時間卻是停止了,當造物主開始毀滅他們,加爾姆的時間才開始流動,這是個悖論,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沒有死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死,像個程式一般永生和像影片的最后面對無法打敗的造物主,瞬間死亡,這都是個地獄般的抉擇,這就是加爾姆人所面臨的問題,最后女主望了一眼藍星,我覺得是隱喻地球,那人說造物主又做了新實驗,大概是在地球上做實驗
生與死也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人類是要面對死亡的,但也要面對生存,兩者都有面對,我是覺得現在大多數人都是像程式一樣活著
人類的發(fā)展的過程也很像這些加爾姆人,分成各個國家,相互爭斗,也許到最后一些國家滅了其他國,但那又怎么樣呢,人類不過是造物主的玩偶,宇宙中的微塵
這就是最后女主為啥這么悲傷,她領悟到了,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押井守是日本動畫三大師的最后一位,他的電影都是拍給核心粉絲看的,沒有知識沒有大腦的人是根本摸不著毛的,但是你們不可以因為沒看懂就侮辱大師,現在能看到他的電影已經是三生有幸,以后的時代也不會再有押井守,這電影票房暴死是肯定會暴死的,因為我知道,觀眾們沒有一個能看懂的,全尼瑪大 S B,然后他們沒看懂就各種罵
3 ) 這是部向早期經典科幻、動畫甚至游戲致敬的片子,有濃厚的時代背景,我想很多評論者并不了解。
如標題所言,這部無論你多不喜歡的科幻電影,其實并不浮淺。包括它的畫面風格、旁白、故事描述風格、造型、元素等等,稱其為時代的告別之作并不過分。
首先說明,我不是押井守的粉絲,雖然久聞《攻殼機動隊》的大名,但始終沒看過,完全是做為一個科幻迷和普通觀眾的角度。這部片子是百無聊賴中無意看的,之前對劇情導演之類完全不了解,也沒報什么希望,本以為是部7、8流的低成本渣片。但開始的畫面就讓我喚醒了久違的記憶,因此一股腦看下去,甚至連看兩遍。
究其原因,它致敬的東西太多了,幾乎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從早期歐美硬科幻、蒸汽朋克美學、死亡風格、有機機械生命體、沙丘和歐美經典游戲、到日式虛無主義、攻殼系列、包括后來的機甲系列等等。
關于畫風柔光,那個時代涌現了一大批超現實硬科幻風格的作品,在當時具有一種既讓人不適又無法忘懷的吸引力。它們有獨特的風格,背景荒涼或沒有背景、匪夷所思詭異卻又鮮活的設定,蒸汽機械元素大行其道,黑暗、昏黃的色彩充斥畫面,甚至有些畫紙本身就是昏黃陳舊的顏色。
印象最深的幾幅畫作因為年代久遠根本無從查找,現在我唯一能找到的是吉格的異形系列原型畫,《大都會》黑白德國版。另外一部法國黑白動畫《國王與小鳥》雖然故事與此無關,但里面的機器人也帶有那個時代的痕跡,包括宮崎駿在內很多日本漫畫家和作品無不深受影響。
而最后的德魯伊廣受詬病的昏暗色澤、柔光鏡造成的模糊感恰恰是那個時代獨具一格的科幻經典風格的體現,以至于對此了解的人一眼就會被被吸引。那種無法形容的昏暗末世風格體現了蒸汽時代的遺風,新動力的發(fā)明帶給人無數幻想,并且是前人無法啟及的,甚至包括當時這些作者也只能勾勒出一個模糊的大概。能施以細致筆墨的只有機械或主體本身,悲觀情緒和荒誕風格的融入則給予它們獨特的視角??梢哉f這種風格無論從什么時代看都有其魅力,并且現在依舊影響著今天,只是電子網絡的革命令新新人類不了解,沖淡了它們的存在感罷了。
其他日本元素和虛無主義相關的大家多少了解些,在此不多贅述,只能說涉及的元素太多了。歐美電影、游戲相關的:《黑暗之蠱》、《異形》、《沙丘魔堡》、《機械迷城》、《銀翼殺手》、《生化危機》、《寂靜嶺》、《時光機器》、《童夢失魂夜》、《天空上尉和明日世界》《機器人9號》等等都與此片有共通之處,有興趣的觀者去看看就能理解。
雖然故事的架構沒有展開,不像歐美系世界那么細致龐大,帶有明顯的日式虛無風格,但也恰恰是一種經典日式動漫的特質。所謂神的創(chuàng)造理由和幾個部落包括巨型機器人的設定,無非是虛無的人類形而上寫照。帶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卻又不詳細描述,倒可以讓觀者產生更多聯想。從我個人的角度理解,部落戰(zhàn)爭無疑影射人類歷史,克隆人的無感覺影射人的麻木,個體的反叛追尋答案代表少數清醒和敏感的人,而悲劇結尾則預示人類原罪導致的宿命無法改變。
總體來說,這部片子以現在來看立意并不算新,但融合了諸多元素、觀點并能結合的不錯,亦屬不易,堪稱一部告別懷念之作。有共同記憶的人可以收藏,對此不了解的人感興趣的話也值得一看,包括相關的衍生作品其實深入了解也蠻有意思的。
ps一點小聯想:
片頭旁白畫面:黑島系列游戲。
六翼戰(zhàn)機:原型應該來自埃及的圣甲蟲,獨角仙。
背景:沙丘魔堡、人猿星球。
里面的大大小小的戰(zhàn)艦:最接近的原畫是很早以前看到的,無從查找。類似的是太空堡壘、變形金剛、駭客帝國里的,其實它們都有更早的原畫原型。
法庭和人體連接裝置:駭客帝國。
雙核圣山:異形1飛船的殘骸。
巨型機器人:國王與小鳥、天空之城中的機器人和魂狩的結合體,當然類似惡魔骨翅或爪子的原型太多了,盡可引申。
德魯伊:令人無法不想起生化危機里的電腦系統(tǒng)小女孩,跟日本很多動漫中的類似角色的結合體。沒脫面罩時又令人想起星球大戰(zhàn)系列。
德魯伊的蛇身:變形金剛、駭客帝國里的機械。
生命之樹:魔獸系列、博德之門
4 ) 立意好遠的爛片
實在一般。通篇帶有很重的攻殼機動隊的痕跡,同樣灰暗的世界觀,同樣雋永的祭神樂,同樣架空的世界以及是非觀。就這樣拼湊出的東西~~~實在差強人意。
連故事都講得稀里糊涂的,更別想深層內涵了。除了機械設計還有亮點外,就乏善可陳了。那大寫的章回標題,像極了俺修羅之怒這個游戲~~~立意如此好遠,但依舊是爛。
5 ) 轉折點?
名字是夠俗的(讓我想起了最后的氣宗這種爛片),劇本也有點落俗套的,架空世界(沒后面神使簡要“介紹”的話)背景給的太大,在沒有前傳或觀者沒看過小說,還沒有某人強行解說的情況下,要一下分清電影里繁雜的異世界的名詞還有些吃力,但是我依然會給4分這電影因為場景和音樂,沒有開頭的那段我估計又要棄片了,雖然蛋疼的柔光讓我不斷在腦海里浮現出《300》的肌肉滿滿的景象,但是整篇都其實都是在講他們的神,而且情節(jié)也略偏史詩,機體設定也是走protoss 的風格,所以再想想這種科技宗教般設定下的神話風格特效也未嘗不可,估計以后戰(zhàn)錘4k出真人也應該是這種風格吧,若拍成starship那種寫實風格,那皇帝傳教也太沒基情了。
押井守的動漫看了挺多(雖然從不記導演名字,攻殼也沒看完),作為80后被強制洗腦過。所以看這片的時候愈發(fā)覺得是來自11區(qū)的本子,和歐美的科幻風格真的差異好明顯。這點其實挺高興,因為私下以為很多本子的動漫從來不是給兒童看的,而是電影技術和成本限制下想象力的妥協(xié)體,雖然在老輩人眼里永遠是和喜羊羊無異的東西。那么這片可以看做是本子科幻史詩劇本真人化的轉折點嗎?
還有就是妹子挺美的特別露出精靈耳的時候,但是歐美人演亞洲科幻的劇本果然還是欠點什么,總覺得不夠細膩,11區(qū)的人來演又太用力,而天朝人演得話暫時有點作,所以作為二次元先入為主的我們這一代,果然看三次元都怎么也順眼不了。。。。。
6 ) 所以這次鴨子真的也要晚節(jié)不保了么?
看罷預告片,心裏有股擔憂隱隱作祟——作為押井守賭上自尊心的最後作品 Garm Wars很有可能無法比肩攻殼,甚至會造成票房與業(yè)界口碑兩失的尷尬局面。
首先畫面效果肯定要遭人詬病。柔光打得太特麼猛了,3D特效還停留在「光暈傳奇」宣傳片的水平。攻殼在業(yè)界受到熱烈追捧,跟起率先3D混合2D效果的運用分不開關係,可是現在觀眾的眼睛已然被好萊塢的3D特效慣壞了,這種遊戲畫面只會造成觀眾觀影不適。
再者,創(chuàng)意也會被人唱衰老調重彈。其實如果Garm Wars十年前不遭遇資金連鍛鍊而流產,能如期上映的話,影片的創(chuàng)意和理念還是可以像攻殼一樣領先業(yè)界,風騷十幾載的。問題是這片子比《阿凡達》晚了七八年才上映。儘管本來這兩者就是一部原定於98年押井守聯手卡梅隆推出的3d混2d推出的映畫,結果押井守這邊資金鏈先斷掉,於是十年之後有了風靡全球的《阿凡達》,讓卡梅隆撿了個大便宜?,F在「Garm Wars」就算得以上映,不明真相的廣大觀眾,估計只會以為在模仿卡梅隆的「阿凡達」。
最後,仍然擔心票房的問題。鴨子作為導演&監(jiān)督的映畫,即便是95攻殼,在日本本土,票房也是平平,與之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美市場狂銷百萬的錄像帶,也算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了。《Garm Wars》的企劃曾一度迫於萬代的投資斷掉而不了了之。十多年後企劃在加拿大片商注資再開,考慮鴨子對於市場一貫“愛看不看,不看就滾”的態(tài)度,即便是在導演光環(huán)加持下,這次的《Garm Wars》能否收回成本?或是複製攻殼收支平衡,贏在口碑?還是票房與口碑雙輸,鴨子從此心灰意冷,導演生涯就此畫上句號? 最後一個結果當然是本質鴨迷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海外飯們盡量支持支持票房跟正版吧,中華炮也會與字幕組一起與乃們同在。
美術方面非常強大。劇情就弱多了。
高等文明用克隆人做實驗,失敗后,卻派出機器巨人毀滅整個星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E411H73n
祈福犬,飛機姐,坦克哥,賽博人偶巫師,天問生命之意義;綠林有線聯網巨人戰(zhàn)和部落糾紛邪神重生星球清零都不錯,但押井守的真人電影總少不了大段尬戲啊……
押井守對狗還真是愛得深沉
我看不下去,本來是挺期待的。不知是真人還是3D動畫制作,感覺做得挺美的,但劇情看著好累啊,無感。
拿這劇本去吃下設定還是力不從心,非常賣力地想撐起世界觀反而拖累故事難以帶入,感覺上留個尾巴又是憋得慌。想說深入了解也許還得補小說,但已經留下悶的印象,買來也懶得啃所以還是作罷。
押老師這是帶著小姨子跑路的節(jié)奏
押井守不會拍真人片。
《阿瓦隆》導演??寺?zhàn)士の覺醒。主題,反戰(zhàn)。架構的世界還算新奇。劇透:act01、特洛伊攻艦,act02、尋找雙核之地,act03、三英戰(zhàn)BOSS,cycle999、與巨人之戰(zhàn)。
4/10。押井守痛批過EVA世界觀曖昧、沒有中心思想,這話可以說給他自己聽。背景宏大故事格局卻不大,他依然探討個體精神像編碼一樣復制、下載的設定,可除去前半小時的絢麗空戰(zhàn)格斗和十分鐘飆坦克打森林巨人的視覺場面,沒有任何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余地,真人演員模仿動漫的神經質語氣和cospla造型太傻x。
不看的爛片也要標記一下
世上唯一一個不知道押井守拍不出真人佳片的原因的,大概只有他自己吧……
證明了純粹賣設定的片子可以有多無聊
世界設定還是很有意思,六翼人機一體飛行器感覺不錯。
用最小的成本拍攝最炫酷的場面,但是,依然,不好看,押井守這幾年真是瞎了
外星版《空中殺手》,依然是輪回的戰(zhàn)士執(zhí)著地叩問生命的真相,畫面和音樂都全對。就是大神要毀滅世界還需要派出大軍這個梗實在太搞笑了。
只想說這啥JB玩意?
題材很好,配樂與運動鏡頭很絕妙地渲染出氛圍,唯獨故事性偏弱。
第一次看東西看的這么著急.................
跟異形/普羅米修斯系列多有暗合,包括許多設計元素,場景(地貌俯瞰),甚至劇情(尋貓/狗),甚至都請了主教主演,還包括被神棄置離去的設定等等,感覺蓄謀滿滿。下了近24G的藍光版本,感覺只有這樣才可無障礙腦補,押井從阿瓦隆后,包括攻殼2,對顏色感知肯定出了問題,畫面作舊但色彩又缺乏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