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的一生都是那么可憐可嘆復可悲。童年時自不必說,被父親改變了體內的東西,那么壓抑、弱小,在恐怖的記憶中父母雙亡;少年時代被他人收養(yǎng);成年后他沒有選擇的變成綠巨人,處處遭人追殺、圍捕,他只能憤怒地反抗,他想成為綠巨人嗎?他能選擇嗎?
影片到中后期,不斷有鏡頭回到童年時父親對BRUCE的撫愛,這內容最讓我心動。我寧可相信那個瘋狂的父親是愛自己的兒子的,不管是童年還是三十年后----盡管這父愛是那么稀薄。
首先,這片子不像先前想象得那么差;
其次,這片子評論和票房上的失敗,并不冤枉。
李安是我特別喜愛的導演,這片子可算做他的一次陰溝翻船,不過并非是因為不好看,而應算作一次對類型片的挑戰(zhàn)失敗。
記得李安在《臥虎藏龍》評論音軌里說,觀眾肯定會不習慣武俠片開頭十五分鐘竟然沒有打斗。不過,看來李安從內心并不認為這是缺點,反而是在《綠巨人》里發(fā)揚光大,開片30分鐘才有點刺激的劇情,主人公的綠巨人變身形象到了42分鐘才出現(xiàn)。天啊,這是漫畫動作電影嗎?!違背了觀眾的觀影初衷,果真死得很慘。
估計李安也預料到了觀眾的不耐煩,所以在影片中采用了無數(shù)次分割畫面。記得第一次看這種處理方式是在《挑戰(zhàn)星期天》里,當時覺得眼睛都不夠使了。這次看倒是不至于太匆忙,但覺得很多時候這些畫面分割得特別沒意義,而且很亂,尤其是需要表現(xiàn)大場面時畫面突然被分割成了幾小塊,那叫一個惱人。唯一喜歡的一次分割就是盧卡斯背對巴納、正對康納利時,畫面上出現(xiàn)了三個人此刻的眼神,很有韻味。
影片的特效一般吧,綠巨人和三條大狗打得火熱,不過這些形象都過于粗笨,導致線條不太明朗,顯示不出技術的優(yōu)勢。最后的綠巨人他爸的變身也是,本以為會是本片最大的特效亮點,沒想到變成雷、石頭、水、綠光的形象都那么寫意,是要往中國畫的風格上靠,還是沒錢做細致特效了?!
艾瑞克.巴納長相可以,演得一般般吧,一直不太看得慣珍妮弗.康納利,覺得她眼睛顏色太淺,有點像失明的人。倒是最近看喬什.盧卡斯比較順眼,眼睛真藍啊,就是角色猥瑣了一點。男配角比男主角還帥,沒天理?。?/div>
5 ) 漫威竟然可以這樣拍
所以美國人真的不會喜歡這樣的綠巨人吧,走進電影院想看一部傳統(tǒng)的特效漫威電影,結果被一個披著綠色皮囊的巨人灌輸了兩個小時東方哲學,而且最后發(fā)現(xiàn)superhero竟然這么悲劇。突然想到張黎拍的《武動乾坤》,觀眾以為是一部逆天改命的玄幻爽劇,結果是披著玄幻皮的哲學命題。這種對于自我表達的追求和討論,是像李安和張黎這樣的導演很難放棄的吧。
李大師真的很執(zhí)著于展示人的困境,人與環(huán)境、與他人、與自我的格格不入,十幾年前的他也還是喜歡討論父子關系、父女關系,綠巨人是非?!袄畎病钡碾娪?。
很喜歡的幾個鏡頭,當bruce第一次變成綠巨人,摧毀了實驗室,撕毀一切之后轉身,驀然和父親第一次對視;晚上躲在樹后和女友對視。這兩個鏡頭都沒有對話,鏡頭節(jié)奏很慢,給了足夠的時間讓彼此靠近和試探,以及用眼神交流。心懷怒氣的綠巨人在這個號稱是自己父親的人和自己愛的人面前,努力想要維持最后一絲清明和尊嚴,努力想要證明自己的無害。
另一組很喜歡的鏡頭是bruce出逃之后在沙漠峽谷間飛躍,天地間感受到力量帶來的快感和不受束縛的自由,就像他說的,i like it。從bruce到綠巨人的過程,也是他探索與自我關系的過程,是從外在到內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中探尋。
影片中有很多畫中畫,可能是為了匹配漫畫感,其實個人覺得不是太有必要,而且轉場顯得有點土氣。不過這是一部內容大于形式的漫威電影,恐怕也是唯一一部把superhero的內心一點一點剖開了給人看的電影。在復聯(lián)已經(jīng)完結的現(xiàn)在再回頭去看綠巨人,就會想,到底有誰是自愿變成superhero的呢?在成為superhero的路上,他們每個人都失去了生命中寶貴的一部分,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也并沒有其他選擇,其實這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會面臨的問題和選擇。李安的視角看的是月之陰面,陽光下的陰影,不那么討喜,但是永遠存在。
6 ) 《綠巨人》的李安色彩
2008-08-04 13:19:46 來自: 今日
如果沒有看說明,你也許很難想象像《綠巨人》這樣的好萊塢動作大片,居然是李安導演的作品。
李安被認為是既懂中國又懂美國以至可以自如進出中西文化的導演,李安電影也似乎成為票房的保證,成為像他那招牌式的酒窩(據(jù)說系兒時被狗咬留下的傷疤)一樣的自我品牌,其獨特之處是直指人性,強調作品的文化思考。他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這一早期“父親三部曲”即是如此,后來的《臥虎藏龍》也不必多言。即使像《斷背山》這樣較另類的同性戀題材作品也表現(xiàn)了當代亞文化的重要一種,是“李安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人性角落”的又一證明,能引起東西方的關注和爭議也是在所必然。
《綠巨人》改編自美國家喻戶曉的同名漫畫,斥資超1.5億美元,是李安繼《臥虎藏龍》風靡全球之后的科幻作品,2003年好萊塢夏天強檔之一。應該說,科幻電影對李安而言是陌生領域,當時被認為是他證明自己在主流商業(yè)片領域亦有能力的嘗試。的確,李安成功了。但仔細想來,這部電影仍然保有李安一貫的思想精神。
在好萊塢混,當然要先混出好萊塢的顏色。從視覺表現(xiàn)來說,為了吻合美國商業(yè)電影的口味,《綠巨人》和其他科幻大片并無顯著不同。首先,基本結構設計仍屬老套:一個吸引人的主場景--絕對能忽悠觀眾的高科技實驗室;一種神秘古怪的高科技力量;一位身世奇特、深度卷入事件的可憐孤兒英雄、“科學怪人”或“化身博士”(《蝙蝠俠》和《蜘蛛俠》亦然);一位不可或缺的與綠巨人相戀的最佳女搭檔;一種牽連軍方或政府機密的控制與反控制;影片最后,同樣是要摧毀這種帶來破壞性的可怕力量。其次,這部電影也有精妙的科技想象和創(chuàng)意。李安說,為了這部電影,“從科學知識的角度說,我專門研究了很多生物學知識,例如細胞是如何發(fā)育擴展的,還有一個人怎樣發(fā)育才能轉變成一個‘綠巨人’的??苹闷^對不是憑空想象,要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才能做出劇情的合理安排。”因此,為達到逼真效果,美術、三維、數(shù)字技術在這部電影中得到充分運用,后期制作工程浩大。此外,也不乏大場面、火爆的動作戲及其帶來的震撼視聽(尤其是軍方對綠巨人的圍剿行動),甚至為了加速情節(jié)發(fā)展而大量使用了今天看來已非常落后笨拙的“分割畫面”技巧,但卻因此帶來了更貼近好萊塢大片風格的敘事節(jié)奏和新穎的感覺。
《綠巨人》最吸引人的部分仍然是瘋狂科技中表達出來的復雜人性,這也是不少科幻巨片的傳統(tǒng)主題。在這部電影中,李安在眩目的電腦特效之外,表達出了更濃厚的人文氣息,試圖通過怪物綠巨人的遭遇來隱喻人性和哲理。
有報道說,李安特別強調《綠巨人》的文化思考,說:“從文化上說,我必須洞悉為什么綠巨人會這樣言行舉止?它代表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精神?從心理上說,我也必須了解綠巨人究竟代表了一種什么樣的象征?為什么綠巨人會受到大眾如此歡迎?”對藝術的社會性和文化性來說,這顯然是兩個非常本質的問題。
如果說,在《綠巨人》中有一貫的李安色彩,那么“父子關系”就是該片的深層結構。李安一向重視父子(父女)關系題材,在“父親三部曲”中,已經(jīng)奠定了李安電影中十分鮮明的父親形象,并證明了李安傳達復雜人性和情緒的藝術能力,這種能力在最近的《色戒》中再次得到映證。
在《綠巨人》中,綠巨人班納與其父親有著一段糾葛無盡的關系。班納的父親是個瘋狂的科學怪人(和搭檔貝蒂的將軍父親一樣,類似于中國傳統(tǒng)中典型的父權形象)。作為隱形的控制,他與班納之間是控制與反控制的關系。在班納幼時,他就想手刃親生兒子卻意外將妻子殺死,黑暗的記憶從此植入班納幼小的心靈。為達成瘋狂目的,父親甚至可以漠視兒子的性命,由此在父子之間引發(fā)了一連串的對抗、挑戰(zhàn)和失控。在影片后部,導演安排被捕的班納被迫直面父親,矛盾最后爆發(fā),關系就要終結,讓人聯(lián)想起李安處女作《推手》中父子關系的面對面解決。在此,一個象征的場景是,班納和同樣變成巨怪的父親在湖水中生死決戰(zhàn),超強的父親已融為湖水,而班納痛苦掙扎,試圖把來自父親的無處不在的夢魘從身體驅逐,可謂剪不斷,理還亂的無窮糾結。另一方面,這種壓抑與挑戰(zhàn)的關系也呈現(xiàn)在貝蒂與她的父親之間,以及班納和以貝蒂的父親為代表的軍方之間,而這種矛盾關系成為推動全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總的來說,《綠巨人》也是一部解剖父子情結與心理創(chuàng)傷的影片,而愛是最后的救贖。不過,在李安影片中父權實際上已泛化為一種內涵豐富的象征。除父親角色外,它具體還表現(xiàn)有莫名壓力的文化傳統(tǒng)(比如三部曲)、嚴格的禮教或江湖規(guī)矩(比如《臥虎藏龍》)、霸道的軍方或政府高層,乃至抽象的國家體制,后兩種在這部影片中也有所表現(xiàn)。
李安認為,真正的好電影,是一個刺激想象、情感和討論的東西。而在《綠巨人》中對這種壓抑與挑戰(zhàn)的主題的承襲,對人物在正義與邪惡之間掙扎的細致表現(xiàn),是它區(qū)別于其他好萊塢動作大片的李安色彩。
D+ / 雖然小學生科教碟片一般的分屏很好笑,雖然自愈的蟲合很好笑,雖然綠巨人的美術設計很好笑,雖然一毛錢的特效很好笑,雖然有些文縐縐的臺詞很好笑,但李安水平還是在線的。以及最后才發(fā)覺我看的莫非是《湮滅》前傳?
-拍完臥虎藏龍以后拍綠巨人浩克 你有故意把武俠片的元素帶進科幻片吧 -我沒有啊 -那為什么綠巨人會輕功 -那不是輕功 那是他跳得高
所以,這個故事就講最強生化武器是怎樣煉成的。有利的,就是超人,不利的,就是怪物。李安作為一個華人導演,影片里面確實有一種細膩的東西,那種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無關劇情,只是一種氣氛。不過這也導致故事講得黏黏嗒嗒的看得不痛快。
感覺李安在以一種七八十年的恐怖片風格去處理這部影片,怎么說呢,看著很不過癮,不過結尾他父親變閃電人的那幾處定格實在是神來之筆。
有點懷疑自己是喜歡這出戲還是出于對李安的迷信。評論那么爛,可我還真是覺得不錯。那個傻大個被世界拋棄,自己在空中大地瘋跑的場景令人難忘
米國老師說:“你沒看綠巨人?因為評價不高?但你要是喜歡李安,一定得看綠巨人,它和其他所有科幻片都不同?!?我笑。。今天忽然想起久遠的建議。??蓯鄣陌泊笫?,男主總是與世無爭睜著迷蒙溫柔大眼的樣子。在臥虎藏龍里沒飛夠,安叔就讓綠巨人也會了輕功。再次證明世上只有兩種電影:奇特的,狗血的
李安活生生把一美漫拍成了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只可惜優(yōu)等生這次終于摔了跟頭。李安不是不懂美國(且看[冰風暴]),但這部片子和[伍德斯托克]說明他對大眾文化的處理尚有問題;同時也不是因為他不媚俗或者太文藝,號錯脈了而已。李安終究是Hulk一樣的他者存在。真好奇Hulk的內褲是什么材質的……
要是沒有Jennifer Connelly就再扣一顆星
李安每次都體裁不同,主題相同
一點沒發(fā)揮出李安的風格。|23.5.12重看,確實糟糕的一塌糊涂,感覺導演就署了個名一樣,一點點也沒看出來他的任何東西??!尤其是像PPT一樣的轉場剪切風格,濫用到不適的地步,真的無法想象李安究竟為何要拍一部這樣的片子?
節(jié)奏很不對。李安真是不適合拍商業(yè)片。但是賦予綠巨人如此憂郁的眼神,也太難能可貴。
只有李安能把超級英雄類電影拍成這個樣子。。。
從沒有看過一個超級英雄無時無刻不在逃。一個超級卑微超級迷茫超級痛苦超級渴望的超級英雄。
當我聽說這是李安拍的,我崩潰了……看來真是每個導演都擁有古怪的過去……
李安的細膩確實不適合這種不需要腦子的電影
這個大個子的故事沒有各種沒過小個子吸引人啊
2012.08.23 破壞力好棒
東方人理解中的美國英雄,帶著濃重的悲劇色彩,在披著的科幻外衣下,是李安對于個人和家庭命運的敏感憂慮
惡評如潮,可居然把我看涌動了,丑陋的綠大個多么憂傷??!
只有東方人眼中的超級英雄才是悲情的;可我覺得這片太冗長了,而且剪輯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