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部片其實就是講我們自己。
很好的影片,但這里居然打了這么低的分,幸好看影片之前沒有看這里,不然,恐怕一輩子都會錯過這部片子。
想想也是可怕的,在我們這看似漫長卻短暫的一生,錯過了多少值得去珍惜的人和事,即使有著比影片中描繪的人物的記憶保存時間要長得多的記憶,但我們卻盡是用這些記憶做無趣之事,反觀影片中的他們,雖然記憶短暫,卻活得更自然了,不必裝模作樣,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用盡全力展現(xiàn)真實,即使粗暴,他們仍是那么的美。而擁有眾多記憶的我們,卻顯得這么虛偽,這么丑陋。
戀人:
這對戀人很有趣,躺在一起,醒來,卻忘記了對方和自己,看到自己手上綁著一樣的布條,他們便想象兩人的關系可能是夫妻,別問答案,因為在一部到處都是失憶者的影片中,誰也不能給你答案。就連這個世界為什么會遍布失憶者,也沒有答案,看到斷壁殘垣的房屋,難免會讓人想起是戰(zhàn)爭,但也許只是年久失修,或許只是幾個患了失憶癥的家伙坐在武器操作平臺上亂按一通,把眾多的房子炸壞了,哪個也可能是真實答案,哪一個可能都不是,知道了又如何,你的記憶讓你成為了你,但不應該讓你拘泥于此。
這對戀人,每次醒來都要為對方起一個名字,今天是邁克爾,明天可能就是湯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可能是你和你的愛人,他們代替了你,在這個失憶世界里演出。戀人離開了破敗的房子,到了其他的地方,然后,再度醒來,接著重新給對方一個名字。某天,女人被鐵釘扎到腳,男人跑到遠處去尋找為她清洗傷口的水,當他拿到水以后,他忘記了女人,忘記了自己為何要去拿水,他扭開瓶蓋,把水喝了。而女人仍在那里等著他回來,接著,女人也忘記了他,忘記了腳為什么會痛,她離開了那里。兩人各自走了一段路,不知道過去多久,兩人又重遇了,因為綁在手上的同款布條。這條繩子,讓我想起中國的神話,月老會在兩個注定會成為夫妻的人身上綁上紅繩,這兩個本來毫不相關的兩個人,會因為這條紅繩,而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對方。
小孩:
小孩不喜歡說話,可能是有點自我封閉,一個人在路上漫無目的的走著。別人招呼他過來,他便會過去。剛開始他遇到一個中年男人,男人送給他一塊表,并試圖用自己短暫的記憶講解時間,講著講著卻變成了有點哲學味道,畢竟他記憶中的詞匯十分有限。這個男人后來被一個狂暴的男人打死,只是因為狂暴男人想要拿走他手上的罐頭。
小孩陪著已死去的男人躺在那里,他大概不知道死亡,但他明白男人已經(jīng)不能起來了。他便自己獨自上路。
小孩來到了一個喜歡玩小朋友游戲的女人的家中,片中各人的失憶程度都有所不同,這個女人可能并非這間充斥著玩具的房子的主人,但被這么多的玩具喚起了童心,讓她以為自己是小女孩。也許她真的是智力遲緩。沒有答案,別索求答案。
小孩被女人熱情招待,他們躺在一堆棉質玩具上睡了個午覺,醒來時,女人不知所蹤,小孩發(fā)現(xiàn)房間的門被鎖了。他爬窗離開,這小孩的生存能力也挺強的,房間可是在二樓,他爬下去居然毫發(fā)無損。
小孩最后一站,來到了一個老人的家中,老人讓他住下了,兩人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狂暴分子:
狂暴分子即使失憶也改不了他的暴脾氣,見人不順眼就打。即使殺了人,也不會受到制裁。他展現(xiàn)的是我們的性本惡。在沒有約束的社會中,讓這種可怕的本能任意妄為,這算是種警示。
狂暴分子后來被另外兩個狂暴分子痛打了,他痛苦得哭了,因為孤獨?因為自己的暴脾氣?還是因為沒有了記憶?還是說僅僅因為想不起自己為什么這么痛?他爬上房子的天臺,站在護欄旁邊,本以為他會跳下去,卻沒有真跳,反而那種痛感和眼淚,讓他的暴脾氣升級到了一個更高的程度。
狂暴分子后來一直就帶著自己的暴脾氣,到處打砸破壞,發(fā)出難聽的吼叫,算是沒救了。
老人:
老人是個一直在研究記憶的人,他房子在森林里,到處綁著帶鈴鐺的線,算是一種警報系統(tǒng)。老人試圖讀懂書中的內容,但是,他卻剛讀到這句很妙,想要寫下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筆記本上已經(jīng)有了這句。這種短暫的記憶保存,讓一個讀書的人很痛苦,特別是,他還是研究記憶的人。
老人遇到小孩,他讓小孩綁著線,線的另一端在房子上,小孩走,線就會變長,老人說這樣小孩就不會迷路了。然后他就回去繼續(xù)自己的研究。老人后來讀到,所謂的記憶,其實就是不斷的重復,重復到記住為止。小孩就在這個時候,走到了所有線都扯完了。便開始沿著來時的路,把線慢慢收回。
老人教小孩學會了騎車,并且從一個細節(jié)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不再沉迷于書中的內容,而是踏進現(xiàn)實生活中,去讓自己的記憶得以保存,這個細節(jié),就是他從一本書中撕下一頁,這一頁畫著一幅畫,看畫風應該是小孩畫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老人如此展示道。
父女:
在一所有著各種高科技設備的密閉房子里,有兩父女,房子里只有他們兩個,這兩人生活十分規(guī)律,在上好的環(huán)境里吃很好的食物,而且很講究地坐在桌子的兩端,父親每天都問女兒做了什么,女人不是說練琴了,就是背書。顯然兩人的失憶情況沒有外面的人嚴重,女兒多次表示想要出去,而且從兩人談話的內容可知,那些在外面流浪的人當中有一些曾經(jīng)住在這間房子里的。這里顯然是一個避難所,或者還有其他類似的地方。但沒有答案。
父親看著畫中的大海,哭了,他大概也是很想出去看看真正的大海,但是不能,因為出去就意味著會更快失去記憶。
女兒每天都需要做一些記憶測試,之前都是恪守本分地在做。后來她真的很想要出去,自由真可貴??!她便亂弄一通,后來趁著父親在睡覺,她便留下一封信,離開了。
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但她仍會憂心自己的父親,最后還是義無反顧地走進了荒草中,邁向未知之中。
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某一個部分,看到其他評論有人說希望故事展現(xiàn)一些人因為失去記憶繼而也失去了情感,這個想法不是不可行,但是那就會是其他的主題。這個故事講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強烈的情感,每一個人都如此。他們正是我們自己。
2 ) 余燼之中,還有希望。(非影評)
本來奔著科幻的標簽在B站看的,結果看完覺得里面的科幻元素并沒有那么重要,花特效做點未來AR科技的經(jīng)費還不如拿來再加強下人物,可能不對一些人的口味所以只給4星,推薦給喜歡品嘗細節(jié)的人。
我是來隨便講講故事的( ̄▽ ̄)~
背景很簡單,未來某天有種病毒或細菌導致了全人類范圍爆發(fā)的重度傳染病——失憶癥。
片子里有幾類人,從出場順序來說是,戀人,小孩,雨傘男,隔離區(qū)父女,科學家(?存疑),暴徒男,屋子女。
以下按照我個人覺得比較容易看懂這個故事的順序來分組講一下故事。
戀人組:在公寓房里睡覺的兩人,從一開始起床看似完全不認識,依靠著手上相同的腕帶這個薄弱的信息載體,使得信任度呈指數(shù)形增長,兩人接納對方后,在各處小細節(jié)的地方表現(xiàn)了兩人肌肉記憶和長期記憶里的熟悉,看到戀人男對著戀人女說“我就知道,我在你做那個動作前就知道你會做那個動作!”,真是甜的不行。而后兩人的意見可能是作者想用來代表在如此情況下不同性別會做出的不同決定,男性天性冒險積極,女性天性求穩(wěn)消極,不過最終戀人女還是跟著戀人男一起離開了他們醒來的那個公寓:到外面后兩人玩的真開心,兩人的談話也是甜的不行,不過在滑滑梯那兒,戀人男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失憶癥加深的癥狀,真是讓人捏一把汗。到晚上臨睡時兩人害怕忘記對方于是決定不睡(當然那是不可能滴)來記住對方,結果后來還是睡著了,愛的力量是偉大的,起來后依舊是很快恢復的你儂我儂的關系,每日都是初戀呀~之后女的受傷,男的去找水洗傷口,結果失憶癥加重導致了他忘記了女友orz。留著女友一個人我看著好緊張好怕編輯安排女友遇到暴力男,我都準備好寄給編劇的刀片了!
未完待續(xù)。
小孩和雨傘男組:影片出來小孩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妙。這小孩在這種世界里怎么活啊,結果我錯了,人類的生存本能還是很好的,背著個背包,看來還懂得存留食物衣服之類的,然后在路上遇到了貌似是老師的雨傘男,雨傘男就帶上了小孩,怕小孩一個人會出事,還給了小孩一只表介紹起了時間的概念,結果失憶癥發(fā)作,自己在講著空間與時間的介紹時忘記了小孩,幸好小孩子還看得到一溜煙的跑上去牽住了雨傘男的手,雨傘男還把剛剛給小孩的表收回來了,當時的我看到是懵逼的,你失憶也別搶小孩子的手表呀orz。雨傘男走到一處廢墟,看到了一把雨傘,拿起雨傘跳起了舞(原諒我知識不夠淵博不知道是什么舞),舞蹈完畢,小孩沒有鼓掌。走到了一處建筑物的臺階,與小孩一起休息。
未完待續(xù)。
暴力男:暴徒男一出場就是續(xù)著雨傘男和小孩坐在臺階上準備吃罐頭的時間點,好不利索,一個箭步搶罐頭,完了給雨傘男腦袋一擊必殺。
小孩與雨傘男劇情結束。
搶完罐頭后看了一眼小孩,貌似沒什么興趣的樣子走掉了,貌似只是生存本能作怪。
后面還有試圖QJ一個路人女,失敗,隨即不知道哪冒出的一匹母馬,于是進化成了草馬的漢子(雖然沒給鏡頭)。
可能編劇覺得QJ情節(jié)已經(jīng)足夠引起觀眾們對暴力男的怒意了,于是就讓他在停車場砸砸車后,被另一群暴徒毆打(并爆菊?),然后痛不欲生的暴力男站上了樓頂準備自殺,恰逢失憶癥發(fā)作,忘記了自己為什么在樓頂了,然后看到樓下的路人男,掄起身邊的酒瓶就砸過去,暴力本性難改呀。
未完待續(xù)。
科學家男:貌似在亞馬遜買了好多好多關于記憶的書,然后努力地研究有沒有治療方案,但是看到一段很有feel的意見準備記下來時,發(fā)現(xiàn)筆記本里剛剛已經(jīng)抄錄過這一段了,看到這里我瞬間感到了深深的悲哀,他翻著筆記的前幾頁,能看出來他已經(jīng)感染了病毒一段時間了,所以現(xiàn)在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他用盡了方法來是自己能維持正常生活,看著那些防止迷路的線,和無處不在的生活小提示,就能感覺到那種無言的絕望感。
未完待續(xù)。
隔離區(qū)父女:隔離區(qū)里住著的當然是正常人類(未感染的)父女倆,每天起床都得做一次記憶測試來確認沒感染失憶癥,然后……里面的科技說明了......這的確是發(fā)生在未來的事,有記憶的能力,被隔離,兩個點就能讓人想明白這樣的生活是多么乏味,(什么?PS4,Xbox?嘛,估計也玩不了多久吧,總會厭倦的,樓主喜歡的怪物獵人X除外),每日只能翻著小時候病毒爆發(fā)前的照片回憶,靠著藝術品和書創(chuàng)造生活樂趣。
反正對青春期的少年們來說是挺難受的。簡直是困在籠子里的鳥。
未完待續(xù)。
小孩和屋子女:小孩看到雨傘男死了后,可能也患上失憶癥,一臉淡定地走了,然后偶遇了屋子女,屋子女是一個生活在自己家庭的房子里的,靠著墻上的照片來獲取生活記憶的成年女性,由于照片都是未成年前拍的(看來這病爆發(fā)了挺久了),于是屋子女一直把自己當小孩,看到小孩的屋子女就把小孩當過家家客人邀請進屋了,向小孩炫耀一下自己美美噠皇冠和一屋子小玩偶后,還請小孩吃糖還是藥片啥的,小孩一臉MDZZ地看著屋子女,在屋里睡了一覺第二天就翻窗戶跑了(為什么有門不走偏要翻窗?。?。
屋子女劇情完。
小孩和科學家:小孩之后就遇到科學家了,科學家很委屈很勉強地接受了小孩,然后開開心心地教起了小孩各種事情。小孩學的還挺快,等下,說好的全球失憶癥呢???這小屁孩???
科學家劇情基本結束。
戀人組后續(xù):后來戀人女一個人就到處逛啊逛,逛啊逛,看著挺揪心的,別遇上暴力男了啊啊啊啊。緊繃著的心一直守著戀人女,然后看到了要下暴雨的預兆,鏡頭拉遠,遠處有幾個人在屋檐下躲雨,于是戀人女跟風跑了過去。
而后,戀人女在躲雨的屋檐下瞄到了那個帶著一樣腕帶的人。
總之,刀片我退貨了!
暴力男后續(xù):暴力男貌似走到了一開場戀人組所在的公寓,幸好戀人女聽了戀人男的主意離開了~~~,沒人在,只好砸東西發(fā)泄一下那些被遺忘了卻又殘留在精神與身體的痛苦和憤怒,莫名地覺得這貨還挺可憐。
隔離組后續(xù):女主還是決定要離開隔離地堡,于是完成了老爸想聽大提琴的愿望后,趁著老爸睡覺離開了,初到外界,天是亮著的,看來在地堡貌似生物鐘都亂了,本來開開心心的,眺望著已成廢墟的城市,眼神從亮到慢慢淡下來,貌似一出來便感染了病毒,然后連地堡的門都忘關了(可憐的老爸)。
小孩后續(xù):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小孩在他的書上亂涂亂畫,沒有猶豫,科學家放棄了研究治療方法,把小孩畫了畫的那頁撕下來貼在墻上,畫里有個撐著傘的人在跳舞。
然后畫面轉到小孩不需要繩子就在外面游蕩,還能回來,我看到這總算是確認了這小破孩就是免疫者!www人類有救了,有一個就有兩個,四舍五入就是一個億啊同志們??!
這個故事到這總算是讓人放下了心頭的郁結,認真想這片子除了故事還真有幾層意思。
1,隔離組的女兒的行動說明了:人類永遠不會放棄作死。
2,戀人組的結局說明了: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是最特殊的記憶。
3,存活的小孩說明了:愛的結晶也是偉大的,生命之火永不熄滅。
4,可憐又可恨的暴力男和屋子女說明了:記憶對于人來說,是過去也是未來,合起來才是“我”。
5,happy ending說明了:希望永存。
————————————————————————————————————————————
以上個人意見,不喜。。。就不喜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 ╮( ̄▽ ̄)╭
3 ) 患阿茲海默者的世界也許就是這樣的
影片想要展現(xiàn)的是老年癡呆癥的世界。以前不關注老年癡呆,看這部片子沒有什么感受,但在知道一些老年癡呆的事情以后,片中的情景常常引發(fā)自己的感慨。科幻,對這部片子來說只是個標簽而已。我們對于老年癡呆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這部影片則從這個視角來展現(xiàn)老年癡呆的世界里好的或者不好的方方面面。由此,不禁有一問,即使在老年癡呆的世界里面,生活不也照常運轉嗎?不見得就少了多少顏色。
4 ) 文明的最后回響
少見的一部清新之作。情節(jié)簡單,但很多場景都可細細品味。
余燼,既是人類記憶的最后火花,亦是文明的最后回響。
在末世之中,所有沒有了記憶的人都變成了純真的孩童,影片中所有的演員,無論從選 角到演技,確實都精雕細琢,所有的人臉上都充滿了一種天性中最直白的神情。男女主角在游樂場之時,從男主角隱隱困惑而又不斷掩飾的細微神情中不難看出,其實那時他就已經(jīng)在不斷地忘記了眼前人,又不斷地重新認識,所以最終走散也就是必然的了。這一點作者當然并非無意為之,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這種忘記初心,中途“走散”的愛侶,無疑是再平常不過的故事。
而另一面,作者也沒有回避人性中天生的惡,但即使是CHAOS這樣天生憤怒,暴力,破壞欲極強的人,失去記憶的能力之后,也會因為突然忘記了自己傷心和跳樓的理由而率真大笑,也會因為看到猶如神話中的獨角獸一般的白馬后流露出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多數(shù)人像動物一樣流浪時,曾經(jīng)的學者們,仍然還在拼命地努力,試圖解釋和理解曾經(jīng)的文明與知識,而躲在地堡中的父親,守護著人類最后的藝術與文明,也守著孤獨徒然傷心落淚,但作者在種種無助與荒漠之中,依然展開了兩處希望,一個是美琳達終于決定鼓起能力走出地堡去尋找曾經(jīng)的世界,第二個是因為沒有記憶能力而沒能學會說話的小男孩最終學會了騎單車,這似乎是在隱喻著人類的記憶力已經(jīng)開始復蘇,文明的火種再次冒出星星之火。而影片的結局在走失的愛人再次重逢中結束,似乎也是在預示著文明的輪回。
無疑,開頭那些話,正是像美琳達一樣勇敢的人們,在踏出地堡前作出的最后的關于他們人生的悼詞,從此之后,他們便成了下一個輪回中的開荒者。不過從聲音上聽,開頭旁白的倒似乎并非一開始出現(xiàn)的情侶男子,否則的話,倒是極有可能就是他們倆一同走出地堡時說的話。
5 ) 我是快進看完的
關于長久記憶或者短時記憶消失題材的電影已經(jīng)屢見不鮮了,記憶碎片就是一部比較成功的。這部電影沒有高潮,幾乎沒有對這種記憶消失現(xiàn)象的背景過程以及未來做出任何解釋,一直在圍繞著人們不停的找回記憶又再度失去記憶的循環(huán)。
電影里有些場景降速是為了給觀眾一種思考及感受的空間,然而這部電影對于環(huán)境及人物的移動方面過多的鏡頭反而顯得十分拖沓,不得不一直在摁著手指下的快進.....
電影分幾個線路,中間也沒有任何的交叉,分別是一對貌似的夫妻的男女,一對在高科技(為什么地堡里的科技會比外面發(fā)達那么多)地堡里還未感染(為什么在地堡里就不會被感染,感染方式到底是什么)的父女,一個到處行惡的男子,一個到處游逛一個字也沒有說過的小女孩和一個想研究記憶缺失卻不太可能的老頭(也許是小女孩的爺爺)。生活在外面每一個人都處在尋找記憶尋找生活卻瞬間又什么都忘了的痛苦之中,他們有人想要親情伙伴,食物,性,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他們都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循環(huán),罐頭里的食物終究會吃完,他們終究會死去。而地堡里的人一個出來后會是同樣的下場,一個可能老死或者餓死在地堡里。
如果說主題的話,可能就是記憶對人來說有多么的重要吧?!罢驗槟阌心切┯洃洠阅悴攀悄恪?,父親面對準備放棄記憶追求自由的女兒無奈的說到。有了記憶,我們才知道誰是我們值得珍惜的人,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除了最基本的吃喝睡還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走過的路。
6 ) 記憶
據(jù)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之后,世界重新開始!就像這部電影——余燼,人們被某種病毒感染,記憶只能存在一天,一覺起來,什么都能忘!其實這部電影大概講的就是我,有時候看一部書,過段時間再翻開,跟發(fā)現(xiàn)一本新書似的!也好,其實我只要一本書就足夠。所以這是我為什么會突然在朋友圈上面發(fā)看過的電影和書,怕忘了!
你會忘記讓你成為你自己的東西。
有點莫名其妙的一部電影
請以2.5倍速觀看。
發(fā)現(xiàn)如今女導演拍科幻片就像國產女司機上道一樣讓人無語。
剛看完無緣無故大停電,現(xiàn)在又是無緣無故大失憶,擁有記憶的人痛苦不堪,失憶的人反而因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活得怡然自得
失憶現(xiàn)象學....點子不錯,劇本太爛...
見識了什么叫低成本
隔靴撓癢的偽科幻,編劇是個白癡,失憶的人如何能組織語言?這種類型的片子拍的比較好的比如《盲流感》
故弄玄虛。
在一次全球神經(jīng)流行病后,幸存者們在一個失去記憶的世界中尋找意義和聯(lián)系。不錯的創(chuàng)意可惜導演并沒有在科幻和文藝之間尋得平衡。
說實話,的確有點莫名其妙的一部電影。一開始的劇情會稍微讓我們知道大概是什么劇情,但是影片始終停留在現(xiàn)象上,不肯捅破那層神秘的科幻紙膜,結果到了最后還是沒有捅破??戳?5分鐘的現(xiàn)象,到了最后也沒給出個所以然,還是挺莫名其妙的。但背景其實還是很好發(fā)揮的,如果善以利用,相信作品會很不俗。
8.7
一片廢墟之中的三個階層。底層的軟弱暴戾,隨風飄蕩。中產的汲汲營營,徒勞無功。高層的自我封閉,空虛。
科幻不足 文藝有余 昏昏欲睡
異常沉悶,異常沉悶
片段式呈現(xiàn)在沒有記憶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情侶這對有點科幻版初戀50次的味道。
人類癡呆癥。不科學,外面的人怎么記得單詞的?
偽科幻,不高潮
好男!?。。。?!
沉悶 不斷的找自己么不就是 然后又徒勞 老哲學問題 我是誰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