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會中特殊的弱勢群體,身心皆不成熟。一旦發(fā)生疑似傷害孩子的事情,整個社會總是會毫無保留的站在孩子一邊,對施害者群起攻之。
但倘若這種毫無保留的道德指責(zé)被誤用,對一個人的傷害就是毀滅性的。丹麥電影《狩獵》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深感寒冷絕望的故事。
剛剛離婚的盧卡斯是一位幼兒園的老師。男孩子們最喜歡和他玩狩獵的游戲,他也非常樂意配合他們。
細膩敏感的盧卡斯對孩子們的需求從不拒絕,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特別喜歡他(對,男主演過《漢尼拔》,但相信我,這部片子里他真的是個好人,也不吃小孩...)
一天傍晚,從超市出來的盧卡斯看到了一個人站著的克拉拉。
盧卡斯決定送迷路的克拉拉回家,她是盧卡斯好兄弟的小女兒。
一路上克拉拉問了很多問題:“你最喜歡的菜是什么”“你為什么在幼兒園工作”……盧卡斯都一一回答。克拉拉非常喜愛盧卡斯的小狗芬妮,還想要帶它去散步。
隔天上班,盧卡斯又一次碰到了因為爸媽吵架而坐在房子外面的克拉拉,便順路帶她去幼兒園。
一次次的相處,讓克拉拉對盧卡斯產(chǎn)生了好感。她親手制作了心形的小禮物塞到盧卡斯包里。
還在盧卡斯和男孩子們打鬧的時候沖過去親吻了他的嘴唇。
面對女孩幼稚而單純的示好,盧卡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至于包里的禮物,他溫和地讓克拉拉送給媽媽或者其他人,并告訴她:
被拒絕的克拉拉憤怒地轉(zhuǎn)身離開。
盧卡斯萬萬想不到,就是這一句小小的告誡將他的生活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
晚上,園長發(fā)現(xiàn)了沒有回家并坐在黑暗里的克拉拉,與她閑聊時,意外地聽到克拉拉說:
克拉拉的這一系列關(guān)于“性器官”的言論,其實是從一些大孩子那里偶然聽來的,而還在氣頭上的克拉拉隨口向園長復(fù)述了出來。
但園長卻很震驚,因為在這種北歐小鎮(zhèn)里,性騷擾小孩是極其嚴重的指控。
而這個時候的盧卡斯,剛剛說服前妻同意讓孩子和他住在一起,也交到了新女友。下班和席奧等一大幫好朋友打獵,晚上聚在一起喝酒玩鬧,生活正處于好轉(zhuǎn)的狀態(tài)。
園長隔天立刻找盧卡斯談話,說他和一個小孩之間發(fā)生了些“成人的事情”。
盧卡斯對于這無端的誣陷毫無頭緒。出于保護的原則,園長沒有透露這個小孩是男是女等個人信息,她停掉了盧卡斯的工作并找來警察調(diào)查事情始末。
此時的克拉拉已經(jīng)沒有當(dāng)時想要報復(fù)的心理,搖搖頭說自己什么都沒有說過,一心想要出去玩。
園長和警察擔(dān)心她因為害怕而不敢講出真相,繼續(xù)堅持詢問:
此時的克拉拉或許只想早點出去玩,或許是太過害怕,對每一個問題都點了頭,撒了謊。
因為相信小孩子不會說謊,原本懷疑是克拉拉胡思亂想的園長開始相信她的確受到了猥褻。
在取得克拉拉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園長在家長會上通知了所有家長幼兒園內(nèi)疑有猥褻兒童的事情發(fā)生,需要家長配合留意是否還有更多孩子出現(xiàn)異常行為,并報警進行進一步處理。
深夜,在休息的盧卡斯接到了兒子馬庫斯的電話:
對事情依舊毫無頭緒的盧卡斯告訴兒子不要相信,那不是真的。但因為這件事已經(jīng)傳的沸沸揚揚,前妻也禁止孩子來到盧卡斯身邊。
天亮后盧卡斯立刻去找園長了解真相,反復(fù)強調(diào)自己沒有做那種事。園長根本不相信,不小心在爭執(zhí)中將克拉拉的名字說出了口。
盧卡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誣告自己的人居然是克拉拉。在被保安強制趕出幼兒園后,他立刻去了克拉拉家,想在事情完全惡化之前搞清楚緣由。
但盧卡斯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失去了好朋友一家的信任。母親處于暴怒狀態(tài),破口大罵,完全不想看到他,更不用說談話。
好友席奧也出手打了他。往日的好兄弟反目成仇。
爭吵聲吵醒了午睡的克拉拉,父母立馬把盧卡斯推出門外。目睹這一切的克拉拉說:
這是克拉拉第一次對事情的澄清,然而母親卻抱緊她說:“這可能很難理解,你的腦袋會選擇性的忘記發(fā)生過的事,因為回憶總是不讓人愉快的,但它真的發(fā)生了,而我們很高興你告訴了我們?!?/span>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稱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了疑似受到虐待后的癥狀,比如做噩夢、尿床等等。事情就這樣繼續(xù)發(fā)酵著……
十二月的一個早晨,盧卡斯的兒子偷偷跑到了盧卡斯家。終于見面的父子倆深深相擁,他完全相信父親的為人,也為父親的遭遇感到荒謬難過。
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兒子還相信他是清白的,我想那種感覺應(yīng)該是復(fù)雜和欣慰并存吧……
曾經(jīng)交好的朋友和鄰居,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認識的善良的盧卡斯,他們對于“猥褻兒童”的謠言選擇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
盧卡斯的兒子去超市的時候,店員讓他轉(zhuǎn)告父親,讓他不要再來了,其他客人因為他都不光臨超市了。
但他從超市回來時,正好看到父親被警察帶走,沒有地方可去的他來到了教父家。
教父告訴他,父親明天要參加初步聽證會,有兩種結(jié)果,判決預(yù)留性監(jiān)押,或是無罪釋放。
而目前所有的孩子口徑一致,他們都描述出了盧卡斯家地下室、墻紙還有沙發(fā)的顏色。似乎真的有更多的孩子被盧卡斯猥褻過。
但盧卡斯家根本沒有地下室。
盧卡斯的教父說了一段話,他說:“人們都堅信小孩子不會說謊,這世界上沒有空穴來風(fēng)。但人們錯了?!?/span>
所有指認盧卡斯的小孩,都被刻意的引導(dǎo)或是被影響著說了謊,說了一個可能會毀了別人一生的謊。
調(diào)查了盧卡斯家之后,法院確認盧卡斯是無罪的,是被冤枉的。重獲清白的盧卡斯和孩子在家里享受著來之不易的安寧。
突然間,一塊巨大的石頭從窗外丟進來,目標很明顯是盧卡斯的腦袋。
受驚的盧卡斯想出去看看發(fā)生了什么,卻只看到一個很大的黑色塑料袋。
里面包著的竟然是白天出去玩耍的芬妮(盧卡斯的狗)的尸體。
法律還給了盧卡斯清白,但對于小鎮(zhèn)居民而言,事情顯然并非如此。
他們深信盧卡斯不過是因為證據(jù)不足而逃脫了懲罰,他們用殺死盧卡斯心愛的狗來表達自己對于審判結(jié)果的不滿意。
小鎮(zhèn)人民堅信自己不是施害人,而是正義的伸張者。悲痛的盧卡斯只能將芬妮親手埋葬。
洗刷罪名后并沒有得到所謂的風(fēng)平浪靜,芬妮的死僅僅是警告的開始。小鎮(zhèn)居民們惡劣的言行與審判前相比,有過之無不及。他們用行動將小孩子無知的殘忍放大到極致。
商店的售貨員不賣東西給盧卡斯,甚至合起伙來對他拳腳相加。盧卡斯的臉被打得血跡斑斑,還像丟垃圾一樣被丟了出去。
而正好經(jīng)過的克拉拉一家只是呆在一旁等他走掉,看著這個被自己女兒毀了名聲,被打的滿臉血污的以前的好友,慢慢走掉。
從超市回來的盧卡斯,一個人在黑暗里坐了很久。
今晚是平安夜,一個原本應(yīng)該和家人團聚幸福滿滿的日子,他卻忍受著無中生有的不公正對待和排斥。
將臉洗干凈,換好西裝,盧卡斯像往年一樣去往教堂參與平安夜的祈禱。
臺上,童真的兒童合唱團在唱著頌歌。
而臺下,盧卡斯回望著坐在后面的克拉拉的父親、自己以前的好友。
內(nèi)心充滿了無限的失望和掙扎……
盧卡斯最終還是爆發(fā)了。揪著好友的脖領(lǐng)對他怒吼道:“看著我!看著我的眼睛!看看我的眼睛里有什么?什么都沒有了?!?/p>
盧卡斯的眼里已經(jīng)熄滅了對人性的希望,揮出的幾拳不僅僅發(fā)泄著自己的憤怒,還有對往日朋友不愿信任自己的痛心疾首。
從教堂回家后,克拉拉的父親坐在床邊向孩子回憶著自己與盧卡斯的曾經(jīng)。他們是最好的朋友,騎著摩托車去偷蘋果……似乎他終于認識到,自己好像,做錯了。
看到爸爸傷心的流淚,克拉拉再次說道:“我說了些傻話,他什么都沒有干?!?/span>
父親摸摸女兒,告訴她:
時間來到了一年后,一切風(fēng)波似乎都已平息。盧卡斯和克拉拉的父親也重歸于好,似乎惡意真的消散了。
原先與盧卡斯決裂、遠離甚至反目成仇的人們也再次聚在一起,為盧卡斯的兒子慶祝成年。
盧卡斯將家傳的獵槍送給兒子,還帶著他去打獵。
10月的北歐森林里,陽光正好,盧卡斯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一切的黑暗和流言終于過去了,人們終于又重新接受他、相信他了。久違的安寧生活又回來了。
正當(dāng)他享受著這久違的安寧時,突然一聲槍響,一枚子彈從他頭上險險擦過,打在了旁邊的樹上。
這突如其來的槍聲仿佛在告訴觀眾,所謂的和解都是虛偽的,笑容和擁抱是假惺惺的。
表面上修復(fù)了的友情是徹頭徹尾的易碎品,你根本不知道背后還有多少驚濤駭浪,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還是認定,盧卡斯就是一個猥褻兒童的變態(tài)。
盧卡斯就像是森林中那只被追獵的麋鹿,毫無防備,無數(shù)躲在暗中的獵人可以中傷他。
還是在一樣的陽光里,剛剛?cè)计鹣M谋R卡斯,眼睛中的光又慢慢黯淡了,他知道人性再一次辜負了他,他的眼睛里,又什么也沒有了。
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
克拉拉是小惡魔嗎?她的確因為被拒絕做出了報復(fù)的舉動,也因為接二連三不負責(zé)任的說謊,讓觀影時的我感到憤怒,但她后來也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講出了真相。
友誼不夠深厚嗎?我們之前也講過熟人性侵,夫婦保護孩子的行為無可厚非,任何一位家長也許都會如此。
而片中那種侵入骨髓的惡意,似乎不是來自于所謂的“兒童受害者”和“受害者父母”,而是來自于那一個個旁觀的小鎮(zhèn)居民,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都覺得自己在懲罰壞人,在做應(yīng)該做的事。
我覺得你是個壞人,壞人就該死,你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那就由我們來制裁你,我們排斥你,打你,殺你的狗,甚至想要開槍殺你,因為我們是正義的。
但事實上,這盲目的正義是最可怕的。
人往往是不理智的。我們一旦相信自己是正義的,便自動帶上了有色眼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支持我們想法的證據(jù),與之相悖的線索全部被刻意忽略或者曲解。
事實是,盲目的正義者們不會關(guān)心真相究竟是什么。
就像是小鎮(zhèn)居民不相信盧卡斯一次次的澄清,也不認真看待克拉拉一次次的解釋一樣。他們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而自己的言行會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影響卻很難預(yù)料。
我們害怕偏見,但很多時候親自促成了偏見。類似的故事生活中相信也不會少見,個中真相我們無從可知,唯一能夠告誡自己的是:
童言不應(yīng)無忌,人言真正可畏。
「我們每天都在閉著眼跳下懸崖,但這里是一片柔軟的土地?!?
點了喜歡?不如順便關(guān)注下我們,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心理學(xué)知識,全都給你給你~(?????)
權(quán)力的反轉(zhuǎn),受害者卻成加害者,有趣。其實小孩很早就說是自己瞎說的,但是她周圍的大人選擇相信這件事真的發(fā)生,畢竟,我們心裡都隱隱希望罪行真的發(fā)生過,這樣我們就都能成為善良正義的人了。
Mads Mikkelsen被冤枉以后變成漢尼拔報復(fù)社會了
由一件不經(jīng)意的小事引起的連鎖反應(yīng),最怕的是它一發(fā)不可收拾,沒想到劇情豈止是不可收拾,竟然到了萬劫不復(fù)。當(dāng)所有人都站在你的對立面,當(dāng)你以為還可以據(jù)理力爭一下,到后來的破罐破摔、百口莫辯,甚至以為隱忍退讓、順其自然或許一切就會好起來、最后不了了之,然而深入骨髓的東西永遠超乎你想象……
即使整個社會拋棄了你,也要活得有尊嚴。叔頂著滿頭鮮血回到超市去要回屬于自己的東西真是帥爆了=口=盧卡斯從沒有抱怨過我什么都沒有做你們卻要這樣對待我之類弱爆的怨言,而是咬牙挺胸堂堂正正的挺過去。如果惡意無法避免,至少要活得堅強。順說我總覺得下一幕叔就會化身漢尼拔把全鎮(zhèn)下飯…
這個男人從始至終都善良、寬容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最讓我感動的,最后Lucas教堂里爆發(fā)那場戲看哭了,Mads演得真心好,個人認為結(jié)尾開槍的是Klara的哥哥~
如果你有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會明白,大多數(shù)情況下,通過誘導(dǎo)的方式,成人都能從孩子的口中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信息,所以,關(guān)鍵問題是大人們想得到什么,而不是孩子說了什么
不懂事的孩子撒謊惹禍,而孩子還根本就不懂事件的嚴重性,這是個有趣的創(chuàng)意。在兒童性侵如此重口的丑聞面前,所有人物和角色的行為和立場都變得清楚而極端化,孩子的純真讓善良的人們變得極端的可怕,整部電影的壓抑情緒讓觀眾不寒而栗,甚至想要男主爆發(fā)報復(fù)社會,這幾乎是一部完美電影!★★★★★
1、看的人想死的心都有了;2、……還得活著。
占據(jù)道德的制高點獵殺他者,你手上可有血污?。?/p>
這電影要是早兩年看,不會有這么深感觸。很多情況下,真相是什么對圍觀者并不重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支點,讓自己站在虛妄的道德制高點上,得意一時是一時,反正過幾天他們就會遺忘,任由真相被新的獵奇淹沒,微博上這樣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媽的,還是當(dāng)漢尼拔吃人比較好。
童言無忌的威懾力足以將成人置于死地,但更怕的是人言可畏的成人世界,一味愚蠢、盲從、暴力,善良的獵人最終變成眾人眼中的獵物。
逃脫了世人的誣網(wǎng),躲過了森林的暗槍。沒有打中你的子彈,它擊中了我。繼去年《單車少年》后,再一次出現(xiàn)被擊中心口的感覺,達內(nèi)兄弟和李滄東的混合物。平安夜教堂一段,虐慘了。小女孩并非罪魁禍首,他們完全不知道一個謊言的殺傷力,其他人的添油加醋方才可恨(尤其幼兒園那大媽等)
實在是一部虐心的片子。感覺這樣的故事很像時下微博流行的一些謠言,我們都喜歡聳動的新聞,人們不關(guān)注真相,更關(guān)注這個故事是否與自己預(yù)想的一致,或是對自己有利。而惡意一旦形成,將伴你一生。黑暗壓抑的故事,麥德斯的表演很棒。這是個寓言,所以情節(jié)會略有刻意,盡可能的虐心。
前半部分懸念鋪設(shè)出色,后半部分情緒掌控直擊人心,點睛之筆的結(jié)局讓人想起《家宴》。盡管是已經(jīng)被講過無數(shù)遍的故事,但溫特伯格仍然能一步步將你帶入其中,所有角色的心理和行為都是如此真實可信,也因此更感可怕,觀影體驗如身臨其境般痛苦難熬,堪稱一大虐片。麥德斯的表演依然上乘。
天真無邪才是最大的邪,童言無忌才是最大的忌,天使有時候才是惡魔。能說出口的委屈都不叫委屈,最大的委屈是承受不白之冤還百口莫辯。
?本片極度絕望壓抑(但毫不沉悶),易產(chǎn)生諸如替男主抬起獵槍從幼兒園園長超市店員開始殺起這樣的沖動,請謹慎觀看。?我們都可能成為那些拋棄盧卡斯的人。就像我們認定一個人精神病,他的所有舉止就是精神病。?熊孩子的惡意比任何惡意都可怕,因為他們不知道后果。
極度深寒。很難不聯(lián)想到韓寒事件、杰克遜孌童案、及阿瑟米勒劇本的<妒焰飛灰>。孩童之惡源于無知。成人之惡卻發(fā)乎偏見、道聽盲從、各種嗜血癖嗜尸癖嗜黑癖,對惡的無反思、不推己、不自知。誣名者往往善假正義之幟,無不高舉道德刑具。潑糞殺人的最大恐懼是誰也無法預(yù)知,這冤假錯何時會降臨自己頭上。
女人好可怕。。男人好愚蠢。。。。
1.蘿莉由愛生怨的報復(fù)手段又狠又蠢 2.孩子最可怕就在于明明無知,卻會本能地以純真作為武器,讓他人深信不疑 3.人們習(xí)慣于自以為是,站在弱者角度分發(fā)所謂的正義和憐憫心,本身就是一種不公 4.信任和聲譽一樣,一旦破壞就無法修復(fù) 5.你永遠活在他人的目光里,而世界本就有太多惡意~結(jié)局很現(xiàn)實,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