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個西方式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故事
如果說我們的一生只是別人的一個夢,那么夢醒來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感到難過?
一定程度上講,本片是唯心主義觀點的大集合,以直觀和現(xiàn)代人最能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作為個人而言,把握現(xiàn)實的愿望和能力產生強烈反差的沖突時,使我們產生深深的困惑和迷惘,無比地渴望找到絕對的真相、掌握絕對真理、從而找到困境的出口。當現(xiàn)實總是使我們無所適從的時候,最可靠的也許只有我們的心,所以產生了眾多的看似荒誕的囈語般的思想。
就如兩千年多前我們的老祖宗莊子就發(fā)出的那樣的感慨:夢境和現(xiàn)實高度的雷同度和真實感使我們產生界限之間的迷惑,夢中我們成為自己內心中最真實的自己,而現(xiàn)實中卻不得不變成自己不想變成的那個樣子,那么到底哪一個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呢?也許,我們的一生只是蝴蝶作的一個夢吧。
然后到了一千多年前,一個叫李商隱的詩人,他的作品風格在中國幾千年的詩史中獨樹一幟,極盡晦澀雋永之能事,解讀起來相當困難,“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拋開詩人坎坷的生平機遇對這種風格的造就成因不說,單說詩,也許詩人也是獲得了太多的人生感嘆而無從抒發(fā)吧。我想,如果當時就有電影這一門藝術表現(xiàn)手段,李商隱可以去當導演,專門拍攝這種供人探軼的片子,也許,一部《無題》的系列科幻影片會以“莊生曉夢迷蝴蝶”等內容傳世吧,那時,也許我們也會像現(xiàn)在這樣寫影評來表達自己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吧。
然后又過了八百年,一個偉大的思想從遙遠的西方誕生,他就是笛卡兒(Rene Descartes)。學數(shù)學的人都很熟悉這個名字,因為他是近代解析幾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但是更多的人更熟悉的關于他的是他說過的一句話:
I think therefor I am.
我思故我在。
這也是本片所涉及到的一個人生哲學思考主題。
世界上的人們分兩種:思考人生的人和不思考人生的人。兩種人的區(qū)別與其說是性格的差距,不如說來自于經歷的不同。生活恬淡、平靜、幸福的人是不會對人生產生太多懷疑的,所以他們就像一個小火爐,不但自己的生活紅紅火火,而且散發(fā)出溫暖和微光,仿佛周邊的人也能夠被他們所感染;而被命運剝奪了幸福生活的另一部分人,卻容易得到深刻的思想,我們縱觀古今中外,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思想深沉的偉人身后都隱藏著一個滄桑的成長故事。
我們說不清哪一種人生才是人生的真諦,不過叫人自由挑選的話,每個人都寧可選擇幸福,而不愿意要沉重的思想。正如我們說的那句話“這年頭,除了豬,誰會真正幸福?”如果用人們常說的衡量標準“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而在于質量”那么像豬那樣一生快樂是不是也是一種質量呢?但是,甚至想作為一頭豬都不能由我們自己選擇。我們也不想那樣孤獨、那樣迷惑、那樣苦惱,但是沒有辦法,我們甚至無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我們甚至無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正如本片以開始的臺詞“無知是福,我一生中第一次贊成這種說法。我希望,我從來就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可怕的真相……你是唯一可以信賴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理解這件事的……”當我們發(fā)現(xiàn)真相的時候,被滿足的求知欲帶來的欣喜和成就感并不足以填補真相的殘酷性。后半句話,反映出人類另一個永恒的內心感受——深入骨髓的孤獨感,極度渴望被理解。
但我們剛開始在頭腦里出現(xiàn)諸如“我是誰?”“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什么是真實的真相?什么是真實的意義?”“為什么活著”“什么是絕對真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想是不是每個人也都像自己這樣的想法呢,或者世界上也許只有一個這樣的我,那樣獨特,就像世界是為我一個人的意識而存在的。我們永遠得不到答案,永遠得不到真相,永遠困惑、迷惘、孤獨……
積極的解決方法應該是:根本不去思考這些,不要用這些像悖論一樣的想法折磨自己,把心思放在解決具體的事情上,才能獲得世間的幸福。也就是說,鑒于這些問題的近似于無解,執(zhí)著于這樣的問題是無益于行動的。
但是影片可以選擇,人生也可以選擇嗎?正如影片里不斷回響的插曲“easy come, easy go...easy go, easy go...”
人生哪有那么easy,想go就go?
關于影片的涉及到的愛情,本片觀點巧妙而浪漫的解釋了我們之間那種微妙的感覺,似曾相識也好、一見鐘情也好、惺惺相惜也好、“認錯人的奇怪感覺”也好,也許都是緣分(“因為我們另一生曾將相識”),所以我們要珍惜。珍惜,再珍惜。
關于本片情節(jié)的具體設置,其實也受到了美國六七十年代出現(xiàn)的一種“機器人進化”的深層次心理憂慮思潮影響,也就是科技的日益高度擬人化發(fā)展是否會最終帶來一種趨勢:產生人類之外的意識,能夠自我學習、自我復制,并對人類倫理道德的底線產生沖擊。
關于影片中的一個具體情節(jié):2002年的道格拉斯來到了1937年,成為一個叫范強尼的銀行職員,想想吧,意識的突然轉移,記憶的不連貫性,像不像《蝴蝶效應2》里面的內容,既真實有陌生的世界和場景,一點點無所適從,又一點點欣喜:經歷的現(xiàn)實中太多的錯誤后悔卻無濟于事,從糟糕的現(xiàn)實中解脫出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一個全新的開始,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會……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掠過心頭的想法呢?
2 ) 來看看《13樓》的原型,博爾赫斯的小說
環(huán)形廢墟
--------------------------------------------------------------------------------
假如他不再夢到你……
《鏡中世界》①,VI
?、佟剁R中世界》,英國作家卡羅爾(1832—1898)繼《艾麗絲漫游奇境記》之后寫的另一部童話小說??_爾根據(jù)兒童心理作種種幻想,尤其是描寫夢中世界,看來似乎荒誕,其實寓意深遠,對世道人情微諷輕嘲,幽默風趣。
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誰也沒有看到他上岸,誰也沒有看到那條竹扎的小劃子沉入神圣的沼澤。但是幾天后,誰都知道這個沉默寡言的人來自南方,他的家鄉(xiāng)是河上游無數(shù)村落中的一個,坐落在山那邊的蠻荒里,那里的古波斯語還未受到希臘語的影響,麻風病也不常見??梢钥隙ǖ氖?,這個灰不溜秋的人吻了淤泥,爬上陡岸,顧不得避開那些把他劃得遍體鱗傷的、邊緣鋒利的茅草,頭昏眼花、渾身血污地爬到中央有個石虎或者石馬的環(huán)形場所。這個以前是赭紅色、現(xiàn)在成了灰色的場所是被焚毀的廟宇的遺跡,遭到瘴雨蠻煙的欺凌,里面的神只不再得到人們的供奉。外鄉(xiāng)人躺在墩座下面。升到頭頂?shù)奶柊阉麜裥蚜?。他并不驚異地發(fā)現(xiàn)傷口已經停止流血;他閉上蒼白的眼瞼睡覺,不是由于疲憊,而是出于意志決定,他知道那座廟宇是他不可戰(zhàn)勝的意志向往的場所;他知道河下游也有一座合適的廟宇,焚毀后已經廢棄,但那些不斷擴張的樹木未能把它埋沒;他知道緊接著的任務是睡覺做夢。午夜時分,他被凄厲的鳥叫聲吵醒。地上零亂的光腳板印、一些無花果和一個水罐,說明當?shù)厝艘呀浲低祦砜催^,但不敢驚動他,他們祈求他庇護,或者怕他的魔法。他感到一陣寒栗,在斷垣殘壁中間找到一個墓穴藏身,蓋了一些不知名的樹葉。
引導他到這里來的目的雖然異乎尋常,但并非不能實現(xiàn)。他要夢見一個人:要毫發(fā)不爽地夢見那人,使之成為現(xiàn)實。這個魔幻般的想法占領了他的全部心靈;如果有誰問他叫什么名字,以前有什么經歷,他可能茫然不知所對。傾圮荒廢的廟宇符合他的要求,因為那是有形世界的最小部分;附近有打柴人也是一個條件,因為那些人負責滿足他儉樸的生活需要。他們供奉的稻谷和水果足以維持他專門睡覺做夢的肉體。
那些夢境起初是一片混亂;不久后,有點辯證的味道了。外鄉(xiāng)人夢見自己在一個環(huán)形階梯劇場中央,劇場和焚毀的廟宇有相似之處:階梯上黑壓壓地坐滿了不聲不響的學生;學生們的臉離現(xiàn)在有幾個世紀,高高掛在云端,但仍清晰可辨。他給他們講授解剖學、宇宙結構學、魔法。一張張的臉專心致志地聽課,努力作出得體的回答,似乎都知道考試的重要性,考試及格就能讓他們擺脫虛有其表的狀況,臍身真實的世界。那人無論在夢中或在清醒時都在思考那些幻影的答題,不放過一個企圖蒙混過關的學生。同時從某些困惑中發(fā)現(xiàn)可以造就之材。他在尋找值得參與宇宙的靈魂。
過了九夜或者十夜之后,他有點傷心地發(fā)現(xiàn),對那些被動地接受他學說的學生不能寄予厚望;那些偶爾提出一個大膽而合理的相反見解的學生倒是孺子可教。前者雖然可愛,值得關心,卻成不了有個性的人;后者比他們略勝一籌。一天下午(現(xiàn)在下午也用來做夢了,除了一早清醒一兩個小時以外,他整天睡覺),他讓那幻想的龐大學院永久停課,只留一名學生。那孩子沉默,憂郁,有時不聽話,瘦削的臉龐同他的老師相似。同學們的突然解散并沒有使他長久地倉皇失措;經過幾次單獨授課后,他的進步使老師大為驚奇。然而,災難來了。一天,那人仿佛從黏糊糊的沙漠里醒來,發(fā)現(xiàn)朦朧的暮色突然和晨曦沒有什么區(qū)別,他明白自己不在做夢。那天晚上和第二天白天,難以忍受的清醒把他搞得走投無路。他想到叢林里去踏勘一下,讓自己疲憊不堪;可是在毒芹叢中,他只做了幾個短暫而模糊的夢,得到一些稍縱即逝的、支離破碎的印象,毫無用處。他想重新召集學生,剛說了幾句規(guī)勸的話,學院就變了形,消失了。在那幾乎無休無止的清醒中,他氣得老淚縱橫。
他明白,即使識破了高低層次的所有謎團,要把紛繁無序的夢境材料塑造成形,仍是一個人所能從事的最艱巨的工作:比用沙子編繩或者用無形的風鑄錢艱難得多。他明白,開始的失敗是難免的。他發(fā)誓要忘掉一開始就誤導他的巨大錯覺,而去尋找另一種工作方法。實施那方法之前,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恢復由于譫妄而浪費的體力。他事先根本不去考慮做夢的問題,每天幾乎都能有一段合理的睡眠時間。在此期間,他難得做夢,即使做了,也不注意夢中的情景。他要等到月亮最圓的時候再恢復工作。與此同時,他下午在河里沐浴凈身,膜拜星宿神只,用標準發(fā)音念出一個強有力的名字,然后入睡。他幾乎馬上夢見了一顆跳動的心臟。
他夢見一個幽暗的還沒有臉和性別的人體里有一顆活躍、熱烈、隱秘的心臟,大小和拳頭差不多,石榴紅色;在十四個月明之夜,他無限深情地夢見它。每晚,他以更大的把握黨察它。他不去觸摸:只限于證實,觀察,或許用眼光去糾正它。他從各種距離、各種角度去覺察、經歷。第十四夜,他用食指輕輕觸摸肺動脈,然后由表及里地觸摸整個心臟。檢查結果讓他感到滿意。有一夜,他故意不做夢:然后再揀起那顆心臟,呼喚一顆行星的名字,開始揣摩另一個主要器官的形狀。不出一年,他到達了骨骼和眼瞼。不計其數(shù)的毛發(fā)或許是最困難的工作。他在夢中模擬了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少年,但是這少年站不起來,不能說話,也不能睜開眼睛。夜復一夜,他夢見少年在睡覺。
根據(jù)諾斯替教派的宇宙起源學說,造物主塑造了一個紅色的、站不起來的亞當;魔法師花了那么多夜晚塑造出來的夢中的亞當,同那個泥土捏的亞當一樣笨拙、粗糙、原始。一天下午,那人一怒之下幾乎毀了整個工程,但隨即又后悔了。(其實毀了更好。)他求通了地上和河里的神靈,便匍匐在那個也許是虎也許是馬的塑像腳下,祈求毫無把握的幫助。那天黃昏,他夢見了塑像,夢見它有了生氣,在顫動:不是虎和馬的、難以形容的雜種,而兼有那兩種動物的性質,同時又是一頭公牛、一朵玫瑰、一場暴風雨。那個多重性的神只告訴他,它在塵世的名字是“火”,曾在那座環(huán)形的廟宇(以及別的相似的廟宇)里接受人們的供奉和膜拜,它使他夢見的幻影奇妙地有了生氣,以致所有的生物,除了“火”本身和那做夢的人之外,都認為它是有血有肉的人。它命令他一旦教了那人種種儀式之后,就把他派往河下游有金字塔遺跡的傾圮的廟宇,讓人頂禮膜拜。在那做夢的人的夢中,被夢見的人醒了。
魔法師執(zhí)行了命令。他花了一段時間(結果有兩年之久)向那少年披露宇宙的奧秘和拜火的儀式。他打心底里不愿和少年分手。他借口教學方面的需要,每天延長用于做夢的時間。同時他重新塑造了那個或許還有缺陷的少年。有時他不安地感到那一切已經發(fā)生……總的說來,他的日子過得很幸福;他一閉上眼睛就想:現(xiàn)在我要和我的兒子在一起了。偶爾也想;我創(chuàng)造的兒子在等我,我如不去,他就活不成。
他使那少年逐漸熟悉現(xiàn)實。有一次,他命令少年把一面旗子插到遠處山頂上。第二天,旗于果然在山頂飄揚起來。他做了其他類似的試驗,一次比一次更為大膽。他有點傷心地感到,他的兒子快要誕生了——也許等不及了。那晚,他第一次吻了少年,派他穿過荊棘叢生的森林和沼澤到河下游另一座荒廢的廟宇去。此前,(為了永遠不讓他知道他是個幻影,而讓他以為自己是同別人一模一樣的人),他讓少年徹底忘掉這些年的學習。
他的勝利和寧靜充滿了膩煩。每天晨昏,他跪在那座石像前面,也許在想像中看到他那不現(xiàn)實的兒子,在河下游別的環(huán)形廢墟里舉行同樣的儀式;夜里他不做夢了,即使做夢,也像普通人那樣。他隱約感到宇宙的聲息和形狀:那個不在眼前的兒子從他逐漸衰退的靈魂汲取營養(yǎng)。他生活的目的已經實現(xiàn);一直處于某種狂喜之中。過了一段時期(某些敘說故事的人計算這段時期時以年為單位,另一些人則以五年為單位),兩個劃船的人半夜里叫醒了他:他看不清他們的臉,但聽到他們說,北方一個廟宇里有個會魔法的人,踩在火上不會被火燒傷。魔法師突然想起神批的話,他想起世上萬物唯有火知道他的兒子是個幻影。這件事起初給了他安慰,后來卻讓他煩惱不已。他擔心兒子想到那個異乎尋常的特點,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一個幻影。不是人,而是另一個人的夢的投影,那該有多么沮喪,多么困惑!身為人父的人都關心他們在迷惘或者幸福時刻生育的子女;魔法師花了一千零一個秘密的夜晚,零零星星揣摩出來的那個兒子的前途,當然使他牽腸掛肚。
他思索的結局來得十分突然,但并不是沒有先兆可循。首先(經過長期干旱之后),一片云彩像鳥一般輕靈地飄到遠處小山頂上;接著,南方的天空成了豹子牙床似的粉紅色;然后,煙霧在夜間銹蝕了金屬;最后,禽獸驚恐地四散奔逃。幾百年前發(fā)生過的事情又重演了。火神廟宇的廢墟再次遭到火焚。在一個飛鳥絕跡的黎明,魔法師看到大火朝斷垣殘壁中央卷去。剎那間,他想跳進水里躲避,隨即又想到死亡是來結束他的晚年,替他解脫辛勞的。他朝火焰走去?;鹧鏇]有吞噬他的皮肉,而是不燙不灼地撫慰他,淹沒了他。他寬慰地、慚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個幻影,另一個人夢中的幻影。
以上譯自《虛構集》
3 ) 虛擬現(xiàn)實
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或許這個世界是為我設計的;或許所有的一切在我所不能感知的時候都不曾存在;或許有一天我會“醒來”——或許就是死后。
這樣的想法很唯心。在這個國家里我們崇尚唯物主義。但如此高度的哲學基本問題在我們局限的大腦里實際是無解的。我們只能根據(jù)生活經歷擇選其一。(不得不說這方面還是唯物更“好用”。)
也就是說,也許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假的,比方說這會兒正有“人”在某處實驗般觀察并記錄著我在打字以及置疑這一切。
可怕的是這個說法其實也沒破綻。你一旦肯定了自己的渺小,所有高級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但是,可能有破綻會更可怕吧。謊言總是在揭穿之后才傷人。
人常說要有信仰也是這個道理,抓出若干解不清的問題,給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信了心里安穩(wěn),盡管你也不能確知那就是真理。(“信我者得永生”,萬一死了啥都沒有,又能怎樣,你告我啊。)
影片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在那個虛擬出來的世界里,有“人”發(fā)現(xiàn)它的破綻,一切都不是真的。而創(chuàng)造出這個虛擬世界的人,他們所在的世界,又是真的嗎?……我不得不慶幸,活了二十年多了,我活的這個世界,還沒啥破綻。
這個劇情容易讓人想到《The Matrix》,盡管兩者是同一年上映。很多人所沒看懂(這是事實)的是,“黑客帝國”中的錫安(Zion)以及那整個逃離了“母體”的世界,其實也不是真的。很多人光顧著看特效了。但說實話具體的關系我也沒理太清,貌似那個虛擬世界就是兩層的,錫安那層是用來解決那些不能安分在“母體”的人,并定期毀滅,以維持整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注:其實也有另外的解釋。后來發(fā)現(xiàn)我當年寫的這段不太對,但懶得修改了?!?br>《The Thirteen Floor》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里面的虛擬世界并不倚賴人來作為能源供給,是純電子化的、虛無的。其實這里還有另外幾個哲學難題:究竟怎樣的程度才可稱為(智慧)生命?我們的所想所為是我們的意愿還是“上天”的程序代碼?這些問題都沒有解答。也許沒有解答才是好的。情愿被愚昧。
這部影片本身并不夠好看,尤其前半部有點悶。但留給人的思考頗多。那個海報上的世界盡頭也有點震撼。不過效果還是不夠華麗,演員也很平庸,大概是投資少的緣故。
《The Truman Show》里,Truman坐著小船離開小島出海,卻碰觸到邊壁。那里,就是“世界”的盡頭。旁邊“憑空”切開了一道門,仿佛在說,“你被耍了,才發(fā)現(xiàn)啊”。我們探索這個宇宙,會不會哪天到了邊緣,發(fā)現(xiàn)一道柵欄,像Blizzard在魔獸世界(Wolrd of Warcraft)中那樣,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Under Construction”?;蛘呔拖襁@部影片中那樣,勾好了線條,尚未著色或貼圖。
假如有一個負責任的創(chuàng)世者,他應該把我們蒙得團團轉,好比井底之蛙一輩子就不能出去了。我??梢韵胍?,飛船沿著一個方向一直飛,最終會回到起點,好比某種“二維生物”生活在一個球體世界表面上,平行線最后可能會相交。
抑或他換個牌子,寫著“Congratulations!”,給我們驚喜,像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那樣,“你們終于發(fā)展到這個程度/層次了,歡迎進入我們的世界?!蹦悄銈兊氖澜缬质窃鯓?,活在更高級的圈套之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那些信神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的人們說,人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神。那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其實神也不知道,所以神造點人玩玩。
影片最后一個鏡頭經典而隱晦,看起來像被突然拔掉插頭的電視畫面。你以為是現(xiàn)實?未必不是虛擬?;蛟S下一秒我們的世界就被中斷,而我還沒有存盤。且讓我點看看。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23886822.html 4 ) 劇情解析
具體分析影片內容:
科學家福勒創(chuàng)造了虛擬世界1937,而福勒所在的世界1999其實又是世界2024的人物大衛(wèi)和他妻子創(chuàng)造的(關于這一點影片交代的不是特別清楚,無法弄清大衛(wèi)夫婦背后是否另有一個團隊)。影片一開始,福勒就已經知道了真相——他的現(xiàn)實竟然也是別人創(chuàng)造的虛擬。他決定將這個駭人事實告訴他的實驗小組成員道格拉斯。福勒在虛擬世界1937中給道格拉斯留了一個字條,交給一個酒保,托他轉交。他回到現(xiàn)實中后還沒有來得及告訴道格拉斯,就被虛擬世界1999的創(chuàng)造者,來自2024的大衛(wèi)殺死。大衛(wèi)殺人時借助的是道格拉斯的軀體。道格拉斯身陷謀殺指控,為弄清真相,于是進入虛擬世界1937來尋找線索。在酒吧,道格拉斯和酒保進行了一場打斗之后,陷入癲狂狀態(tài)的酒保告訴道格拉斯,自己偷看了福勒留給他的信,信的內容其實就是一句話:我們的世界不是真實的。這本來是指1999,但是酒保錯誤理解,以為說的是1937,加上酒保早對福勒和道格拉斯兩人的怪異行徑產生了深深懷疑,為弄清真相,酒保驅車去了城外,便看到了令他難以置信的一幕——世界原來有盡頭。
道格拉斯在1937沒有找到線索,倒是在現(xiàn)實中1999發(fā)現(xiàn)蹊蹺。福勒憑空冒出一個女兒,試圖繼承他遺留下來的公司全部業(yè)務,之后又突然消失,等再次見到,真實的身份卻是一個超市收銀員。福勒陡然想起酒保說的,恍惚中也駕車向城外駛去,結果,正如你我都猜到的,也看到了酒保看到的場景。
故事本可以到此結束,但是導演劍走偏鋒,實驗小組的另一個成員惠特尼,因為經受不住心中疑惑終于也選擇走入虛擬世界1937想要一探究竟,他進入的正好是酒保的軀體。惠特尼顯然運氣不佳,剛剛到達1937,就差點出一場車禍,緊接著又被警察盯上,最后在與警察的對峙中不幸被車撞死。這時候,決定影片后面走向的關鍵一步出現(xiàn)了:在虛擬世界1937掛掉的惠特尼,其在現(xiàn)實1999中的意識即宣告死亡,而被其借用軀體的酒保的意識則從1937里得到釋放,反進入惠特尼1999的軀體,成為從虛擬世界中逃入上一級別世界的第一人。醒來的惠特尼,已不再是惠特尼,而是酒保,更確切地說,在意識上是酒保。酒保站在放滿巨大服務器的機房過道上,喃喃自語“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張開雙臂,盡情享受新生(雖然片刻之后就成為大衛(wèi)的槍下鬼)。這是全片的一個經典段落,處于被動地位的程序反而進入創(chuàng)造者的軀體,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表現(xiàn)出一種極端反抗精神,《黑客帝國》沒有做到這一點,或者說沒有往這方面走。看到這里,你怎么能說這部片子比不上黑客帝國?
導演弄出這樣一個段落不僅僅是用來提升影片思想高度的,事實上,這是為影片最后的結尾做好鋪墊。影片里的女主人公,大衛(wèi)的妻子娜塔莎,也就是借用超市收銀員的軀體冒充福勒女兒的人,此時將全部隱情全盤托出。她告訴道格拉斯像他們1999這樣的虛擬世界還有成百上千,福勒他們所在的世界只是其中一個,但卻是唯一一個也創(chuàng)造出了虛擬世界的虛擬世界。作為1999的創(chuàng)造者,大衛(wèi)夫婦必須立即阻止這場意外事故。這也是大衛(wèi)進入1999殺死福勒的原因,娜塔莎則負責善后,需要不擇手段把福勒的公司搞到手然后毀滅。這個不擇手段甚至包括和道格拉斯上床。
影片到了這里又扯到愛情。娜塔莎早就對嗜血的有些變態(tài)的大衛(wèi)失去愛意,而對虛擬世界里的道格拉斯產生了綿綿愛意。按她的說法,道格拉斯正直、善良,這些都是大衛(wèi)所沒有的。不過我們也可以這么認為,當初創(chuàng)造道格拉斯的時候,大衛(wèi)之妻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創(chuàng)造他的,愛上他也是計劃內的事。大衛(wèi)早就察覺妻子移情別戀,變態(tài)到底就是殺妻泄憤,遂進入1999找到借用超市收銀員軀體剛剛和道格拉斯親熱完畢的妻子。娜塔莎早已料到大衛(wèi)會有這么一手,并早早采取了措施,在這緊急關頭,一直調查福勒案件的警探出現(xiàn)并開槍打死了大衛(wèi),也就是被借用了軀體的道格拉斯。根據(jù)酒保的先前經驗,我們欣慰地預感到影片的愉快結局:道格拉斯逃離了虛擬世界1999,在2024獲得新生,成為真正有血有肉的人,更關鍵的是,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真愛,取代大衛(wèi)和娜塔莎過上快樂生活。
在影片結束字幕出現(xiàn)前的兩秒鐘你都可以這樣想,但是且慢,根據(jù)這些年的觀影經驗我們也能猜測得出,外國人不怎么喜歡大團圓式的喜慶結尾,總是要留點懸念以備續(xù)集之用。我們先回憶道格拉斯說過的一句話。他在意識到自己所處的1999不過是一個虛擬世界、自己不過是虛擬世界中的一個微小程序而已之后,對于創(chuàng)造者娜塔莎他們的行為做了一個精辟的總結:你拔掉插頭,我就消失。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是,道格拉斯和娜塔莎站在風景無限好的陽臺上遠眺海景,突然,就像電視機被人拔了插頭一樣,畫面一閃,沒了。
《異次元駭客》探討的主題正是數(shù)千年來人類哲學家們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我究竟是不是別人做的一個夢”,這是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疑惑的問題,再加上影片留有懸念的結尾,相信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會對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產生強烈的懷疑,電影結束了,思考才剛剛開始。
5 ) 忘了真相吧,我們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看過這個片的,會覺得這篇評論是個冷笑話。沒看過的,建議就別先看評論了,容易誤導,敗壞看片時的情緒。)
我強烈地認為,科幻片里壓根兒就不該提愛情。
什么叫科幻片兒???科幻片兒就是編瞎話兒唄。
那玄幻魔幻也是編瞎話兒呀!科幻片兒的瞎話兒得編的科學。
什么叫科學、什么叫不科學呀?
比如黑客帝國里邊,尼奧往快死的崔尼蒂臉上滴一粒愛情的眼淚,崔尼蒂就復活了,這就叫不科學。跟黃金圣斗士滴血修理青銅圣衣一個道理了,就玄幻了,魔幻了。
但尼奧把編碼手伸進崔尼蒂的編碼心臟里修理一下……應該是是修復一下,崔尼蒂就復活了……應該是就重啟了,這就叫科學。
======
在港劇韓劇臺劇日劇里,愛情是可以解決一切麻煩的。身患絕癥,斷手斷腳,生意破產,牢獄之災……沒事兒,只要有愛情,咱就能有盼頭兒,片兒就能大團圓結局。
愛情本來就是最難達成共識的領域——沒有哪個度量衡能測算它的數(shù)量和質量,所以每個人都在心里給它畫不同的肖像;
愛情又如此被濫用——每當編劇們不能自圓其說時,愛情就成了萬能藥,涂涂抹抹,就立刻在漏洞百出的劇中角色身上創(chuàng)造了圓滿的、感人的奇跡。
所以,愛情對于編故事的人來說,是最普適的工具、也是最無力的手段。
所以,請放過科幻吧。差不多也就剩下這片兒相對嚴謹?shù)臒o愛凈土了。
======
必須得說,這是個比黑客帝國還牛逼的科幻片兒。
它沒有用勺子那么故弄玄虛的橋段,也沒有用機器章魚集團軍襲擊錫安那么慘烈的大場面,就利落地抓住了莊周和蝴蝶,畫出了博爾赫斯的環(huán)形廢墟。
我不是程序員,也不懂宗教和哲學,就不深入分析這片兒到底如何跟莊子和博爾赫斯不謀而合了。
現(xiàn)在唯一阻礙我給它五星的就是女主角那句“從一開始我便開始留意你了,你的仁慈,你的正直,未見到你之前,我已愛上你”。
瞧見沒,愛情跟美國似的,到處裹亂,沒它不插手的。
怎么才能給這個片兒五星呢?我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這其實是一起家庭糾紛。
這個女的,對丈夫十分不滿,因為丈夫是個程序員,開發(fā)了一款叫做“圓環(huán)套圓環(huán)”的網游,自己還玩兒的特來勁。
原來這個丈夫仁慈又正直,現(xiàn)在成天掛在游戲上,變得乖張又冷漠。
她很懷念沒玩網游之前的丈夫。
她決定自己也開始玩這款網游,只在游戲里跟丈夫的虛擬角色搞對象,對丈夫本人卻越來越冷淡。
丈夫開始嫉妒自己的虛擬角色,想讓角色自殺,甚至想刪除了整個游戲,可又舍不得——在游戲里他可是上帝呢。
于是丈夫左邊一個小天使說:別玩游戲了,媳婦都急了。右邊一個小魔鬼說: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怎么辦怎么辦???
經過慘烈的思想斗爭,丈夫終于決定,聽媳婦的話又不丟人,安定團結才最重要。而且游戲系統(tǒng)中有一個黑人警察(類似黑客帝國里的史密斯,權限超大),正好殺了丈夫在游戲里叫道格拉斯的角色,丈夫干脆就徹底刪了游戲。
最后女的終于覺得,丈夫又變得跟以前一樣仁慈又聰明。
從此這兩口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end。
——謝謝觀賞——
========
又想到關于這部電影的一些東西。
王朔的和女兒談話里,說寫書還是寫給女人看,因為女人沒有臟心眼,男的比女的面臨的競爭更殘酷,所以助長了男的互相算計,爭權奪利,互相攻擊,臟心眼就多了,就不配看他的書,尤其是和女兒談話這樣一部掏心窩子的書。
也許這部片子的導演也認為女的相對臟心眼少,相對心地純潔。因為她們眼界狹窄,只能看到愛情。
而男人卻關注更廣范圍的真相,所以他們要開車去路的盡頭,揭露bug,他們不甘心被愚弄。什么是臟心眼?臟心眼就是懷疑,懷疑所感所知是圈套,是陰謀。
可識破圈套,真相卻往往并不美好,男人的真相之旅把原有的平衡弄得一團糟。男人能夠發(fā)現(xiàn)真相,卻未必能愛上真相。
但男人是可以愛上女人的呀,當男人為了殘酷的真相身心俱疲時,還是要回到女人溫和的愛情中休養(yǎng)生息。
女人恰到好處的愛情,永遠像子宮里的溫暖的羊水:男人被淹沒其中卻呼吸自如——換成別的任何液體,你都得窒息,真的沒比這更舒服的了。
于是男人就自動忘記真相這回事了。當他們習慣了拐彎n次尋找真相時,反而越單純的圈套越容易讓他們上當。
著名的受虐者,作家莫索克認為的那樣:女人是被制造出來馴服男人的獸性沖動的。
同理可證,該片創(chuàng)作者認為:女人是被制造出來使用愛情馴服男人不斷揭露丑惡真相的沖動的。
========
又想起一些東西。
男人去發(fā)現(xiàn)真相做什么?
恐怕是為了更大的權力。
掌握權力為了什么?權力究竟是什么?
好像是1984里說的那樣。權力就是為了權力本身,權力本身就是朝其他人臉上使勁踩,不斷的踩。
我個人的看法,男人也許是天生,也許是這么多年進化的結果,總有“我不踩別人就必被別人踩”的危機感。
比如本片,下層空間的道格拉斯如果不去發(fā)掘上層,就只能被上層的大衛(wèi)侵入和操控。
女人可能也有這種危機感,但沒有男人嚴重,女性縱向上升的空間,由于她本身興趣不大,欲望不強,所以比男人狹窄。但作為補償,她們橫向迂回周旋的空間就比男性廣闊。
就比如莫小姐,無論在哪個層次的空間,她最看重的都是愛情。權力層面,她并不在乎被誰操控。她更善于把握愛情,因為愛情無論在哪一層的世界中,無論這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都是絕對屬我的感覺。并且,無論什么層次的他人,都無法直接干涉這種絕然屬我的東西。所以,莫小姐,女人們,并不在乎上升到更接近真實,還是墮落到虛假之中。
權力是從小到大計算的,是縱向的。愛情是……反正不能論多少,論大小,是橫向的混沌的一團。
縱向的男性只會在混沌中暫時休養(yǎng)生息,而不會永遠留在混沌中。所以愛情總是打不敗權力。
6 ) 游戲的bug
有一個游戲的bug,不是影片的bug。
bug描述:在現(xiàn)實角色連入虛擬角色期間,這個虛擬角色的生命不能被終結,否則,虛擬角色的意識和記憶將會反噬現(xiàn)實角色。
現(xiàn)實中,任何一個工程師都不會犯這么嚴重的錯誤,如果我們可以設計類似的虛擬游戲,那么玩家的自身安全將會是受到重重保護的,即使發(fā)生意外,也會有專門的退出程序負責處理,我們不會允許這樣的bug或者邏輯存在。
不過正是這個bug賦予個電影最精彩的看點,很顯然,道格的世界并不知道這種反噬效應,但珍妮的世界對此了解得很清楚,這也是珍妮計劃好的,道格中彈死去,她悲傷的眼神是留給大衛(wèi)的,而從2024年的現(xiàn)實中醒來,看到道格后平靜的表情,是對前面的佐證。
最后那個鏡頭表達的意義很隱晦。想了會兒才明白過來。有點兒意思
豆瓣上有三部叫這個名字的電影,用的是一張圖!很想知道88年的此片講的是啥~如果故事情節(jié)很像的話,那編劇可真有想像力!你確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實的嗎?你確定你不是一段程序或電路?
說得深沉一點就笛卡爾“我思故我在”,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神上身,高科技神打……
十年前的片子了……很強大……《駭客帝國》《盜夢空間》的前身之一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不要讓邊界存在,做成循環(huán)的結構,往任何方向一直走下去都會回到原點,嗯……就像是地球一樣……
我還以為是無限循環(huán)。。。
看完這部電影,立刻有很多同學開始善待NPC了= =
算是很早期的拋出了“似曾相識”的某種假設,同時提出了VR和AI結合的反噬悖論,還非常出彩的展示了VR中AR和數(shù)據(jù)交界的震撼畫面。概念先行,比《黑客帝國》更朋克,比《盜夢空間》更前瞻,比《西部世界》更實際。只是論細節(jié)和格局都比這些后者略遜一籌,比如VR世界的時間居然是線性的,使用者居然無法指定某個非年份以外的具體時間節(jié)點進入,以及對于哲學思考的部分較少。不過電影所預言的這項真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影片設定的2024年是很有可能實現(xiàn)的,只是不存在替代只是較為真實的程序,拭目以待。
概念不錯。只不過還是簡單了一丟丟。蠻好看
柏拉圖說: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中。假如這個世界原來就是虛假的,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會怎樣?《異次元駭客》預示了這種誘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影片指出了人類可悲又可憐的心靈狀態(tài),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支配者,不惜以操縱別人的生活作為代價。而最明智者也成了最可悲者,當你在同類中走的更遠,當你擴大眼光,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局限性與生存的虛假性時,你就成了最可憐的人。生存就是這樣荒誕與悲哀,而最大的悲哀在于:了解真相的人太少了。我思故我在。但誰知道呢?也許世俗的幸福,正是來自無知。
你虛擬的人生,就是別人的生活。立意不錯,情節(jié)淺了。突然發(fā)現(xiàn)好多科幻電影都沿襲了這層創(chuàng)意——黑客、盜夢、源代碼...
柏拉圖的“理念說”最佳詮釋。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自以為正在征服大自然改造世界操縱他人的同時,焉知自己的世界又不過是他人的一道線路一場夢境?8.5( 盜夢空間、黑客帝國、移魂都市)
“他離真相越來越近了……近到窒息…… ”瓊瑤么= =豆瓣簡介真是越來越雷人了……
其實這個片子的概念很像盜夢空間,只是當年木有紅。。。
別一看見層套層的就比作盜夢,看見虛擬世界就黑客帝國,那點見識,設定明明是像X接觸好吧,但是人家還有原著,博爾赫斯。女主長得非常復古啊!科幻愛情片在我這兒的起評分還是是很高的。
概念先行,deja vu,造物主與被造物,虛擬現(xiàn)實,意識上傳,模擬錯亂,時空機器,閉環(huán)輪回,存在主義,自由意志危機,AI意識覺醒,復古未來主義,高次元壓縮,記憶篡改,人類的特殊性,潛意識探索…… 這種mind fuck主題永遠是我最喜歡的電影類型
開篇即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蛟S我思考,站在高于普通人的位置上看世界獲得的感悟反而成為了最可悲的人,即若得知自己的人生是在別人的手中操縱,生活的虛擬和真是不再容易辨別的出,或許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生最快樂的人莫過于少點智慧和思考罷。十幾年前的片卻超越了現(xiàn)在太多科幻片,比異次元更棒。
和黑客帝國同時期的片子,但這部好懂得多了。P.S.原來那句:“在未遇見你之前,我已愛上你。”和阿凡達那個心靈傳輸都是出自這里??!
此片和【駭客帝國】是很相似,同是現(xiàn)實和超智能的虛擬世界間的故事,為何【駭客帝國】這么成功而此片卻如此無聞,除了【駭客帝國】融入了視覺特效和武打動作等感官刺激而此片只是靠劇情吸引人的差別外,主旨立意也有關系…… movie.douban.com/review/4738016/
這片應該叫《未來謀殺及離婚指南》,有了這種技術以后,都不需要離婚了,看老公不爽了,就虛擬一個好的,然后把現(xiàn)在的老公帶進虛擬軟件里干掉就OK了。